包容是对人的尊重

2024-06-19

包容是对人的尊重(精选4篇)

篇1:包容是对人的尊重

开年后,介入了一个成功企业的营运;由于刚从一个衰败的企业中出来,各种对比就觉得特别强烈,二个都是民企,又处于比较接近的行业,使得对比非常鲜明。二者几乎在所有层面的问题上,都既相似又反差极大,非常有意思。

穿过企业营运的层层迷雾,发现最终二者的差别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企业对人价值的认识。

成功的A企业所关注的是人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人对企业未来的潜在价值,广纳人才。衷败的B企业关注的是少一个人好一个,工资与奖金发得越低越好,结果人才四散逃逸,留下的大多是没什么生气或需要企业养着的人。

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薪酬平均水平

普通员工A企业是B企业近一倍,管理人员是二倍,高管是三倍。

薪酬待遇当然是最重要的,任何花言巧语面对这个问题,都会崩溃。而且,待遇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是对人的尊重与价值评估的问题。薪水上不去,喊再漂亮的口号都是废话。

二、人员比例结构

管理人员与生产线员工比例,A企业是B企业的1.5倍。

好的企业,生产一线劳动力的会通过合理的安排充分利用,而优秀管理人员的数量,却不一定非要精减得非常紧凑;甚至对于人材,可以备以待用,

三、专业人员水平

A企业是B企业的五倍。

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对前沿技术的把握,代表着企业未来前景的好坏。配备足够优秀的专业人员,才具备创新突破的技术力量。这方面不重视,企业在技术、产品上不会有先进性。社会与进俱进,你不动,别人动,就会落在浪潮的后面。

四、员工面试方式

A企业为求职部门、老板二道过关式面试,B企业一般都是一朝天子一朝丞,自带的人马或不清楚谁面试。

员工――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员工――的面试,反映出企业对人的重视程度,以及进入企业的将会是一群怎样的人。以私人介绍或拉帮结伙组合的人,与真正通过合理的机制招骋的人选,效果与后果都会不一样。

五、诚信

A企业信守承诺;B企业轻诺而不求兑现。

诚信对企业而言,不是说给人听的好话。管理者言必行、行必果,员工也会言出必行;反过来,管理者言而无信,员工也不会对其所承担的工作负责。企业与员工的诚信是等量交换的。

这个世界没有笨人,只是醒悟的时间稍有迟早而已。对人厚道,假不得;对人的好与恶,无论埋藏得多深,终究对方都会明白。

当然,人力资源管理远不是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在排序上还有更靠前的管理内容,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各种要素都到位,都运行正常。另一方面,如何对待人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基石,若企业在用人上持保守与抠门的心态,将会在本质上动摇企业的根基。道理很简单――企业中任何事都不会自动发生,都需要人去推动。

用人观念的不同,直接导致企业的结果不同。

篇2:包容是对人的尊重

在上大学之前,我是没接触过智能手机的,那时候的碎片时间,一般都是在和别人聊天扯淡或者是观察周遭事物,或者是胡思乱想中度过的。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悠闲,没有争分夺秒的焦虑感。

上大学以后,有了智能手机之后,我开始各种探索手机上的软件,开始了焦虑之旅,想要充分利用每一个碎片时间,比如说在手机里载了多看阅读刷电子书,在微信里订阅了几个公共账号进行碎片化阅读,下了虾米音乐听歌,诸如此类,无非就是聊天收发信息,视频音乐用来娱乐,电子书文章试图多吸收点知识,微博新闻多了解些时讯。

回顾过去三年,看上去,我好像利用了很多碎片时间,实际上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时候,大部分普通人的自制力是没那么强的,你的碎片化时间往往会扩大。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了一上午或者工作了一上午之后想休息一下,于是就拿出微博刷一下,放松一下大脑,但是一打开客户端就停不下来了,首页跳出了各种消息,看到有趣的一条,点进去看评论,看相关的微博,一下子就花了一两个小时在上面。另外,人是易被诱惑的。娱乐聊天的诱惑力是比学习知识的诱惑力大的,碎片化阅读是比深度阅读诱惑力强的。点开手机屏幕,看一条微博和看一本电子书,你更愿意选择哪个?

而且,更重要的是,过度利用碎片化时间,会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和现实。是,我们是被环境限制住了,在某些环境里面,我们没办法大块利用时间,网络的便捷化给我们提供一个渠道来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但是,难道这些环境里面就没有一些能让我们愉快的元素吗?

走在路上,如果一边听音乐,一边聊微信,当然是不会去细细欣赏湖边绵延一片的荷花。和朋友一起等着上课铃响,如果埋头刷微博,当然是不会想到抬起头来跟身边这个活生生的人聊聊今天发生的趣事。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消化复杂的知识,需要在一个较放松的模式下进行,诸如说散步等,如果我们把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拼命去学习,却没有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消化知识的机会,那么学习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篇3:德育的根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道德教育危机的实质: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德育的——个重大进步,是从所谓“天国”的极左状态走向了“人间”的现实。但问题是,这种没有“天国”的“人间”德育并没有取得原先预想的实效,反而因方向感的失去或价值上的无根而出现了新的危机。

的确,“天国”中的德育更多地是作为稳定国家机器的工具,却丢失了德育的本体性价值,而德育本体性价值的丢失,使得德育缺失了对人的灵魂深层的人性关怀和真实诚性,致使德育停留于浅表层甚而呈现虚假化、形式化、表面化。德育不能抵达青年的心灵深处,不能给予青年应有的人文关怀,这是学校德育长期以来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而当德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后,没有“天国”的“人间”德育由于失去了价值的支撑,变得如一盘散沙,没有根基而庸俗化。这正是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目前道德教育的最大病痛:“现代社会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有一种庸俗唯物主义倾向,将许多反映人类尊严的价值还原为赤裸裸的现实利益关系和对感性生活的追求。其结果是使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成为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的游戏规则的确立过程,缺乏深层次的价值归依,从而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非精神的物理的运动。”他尖锐地批评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得“人们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往往对关怀和终极关怀缺乏理直气壮的规定”,“节节后退的教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限了,因为再没有比‘不讲脏话、粗话’之类更低的德育目标了”,学校德育“其实是在训练‘白鼠’,而不是在建构道德主体”。二是德育内容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使得“许多人庸庸碌碌、麻木不仁的生活;一部分人在价值失落中倍感苦恼而无所着落;而另一个极端则是丧失价值目标(‘丧尽天良’)后的无所顾忌的犯罪行为。”三是德育目标和内容终极关怀的缺失,直接导致“德育实效上的低迷”。失去价值目标的世俗德育,将那些神圣的真理变成了一个个被风干的文字和语言符号,不再具有感召人们为了神圣的理想而奋斗的生命活力,这是德育实效低下出现的一个更为危险的倾向。他还强调指出:“目前这一德育实效低下所隐含的更深重的价值危机,这一危机会使德育的失误延伸到远远超过道德规范授受的全部价值教育领域。”

走出道德教育误区的关键: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

作者认为: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是走出道德教育误区的关键。应“使信仰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或‘灵魂”’。“用信仰教育统整过去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教育等概念,研究信仰教育高于上述范畴的价值内容和心理特质,从而完成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

目前在人们亲近“人性”而远离“神性”的年代,如何使人们接受德育的根本问题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即“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信仰教育。作者在书中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证。

首先,作者从人性出发,对人性的本原性和本质性的关系研究中找到德育终极关怀的本质性依据,得出“人的本质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因此,“道德教育的本质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其次,作者还对人生信仰这一作为宗教信仰、政治信仰而普遍存在的中介信仰形态进行了专题研究。找出了关系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乃是幸福观与圣贤人格问题。将人生还原为对幸福的追寻,而对这种追寻的关键必然是道德实践规范问题。这就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在人性的终极关怀上,赋予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任务,那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因为,“幸福(由于精神含量)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无论是感受幸福或是创造幸福,主体都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体系,又需要建构其日常道德行为的规范系统”。

当“天国”的德育在人们的心中破灭之时,“神圣感”也随着人们对曾经敬重、神往和仰望的“神化”人物的“人化”而逐渐消失。人们开始从敬畏“神圣”到远离“神圣”,再从远离“神圣”,到漠视“神圣”。丢失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神性感”,则必然会导致价值的失落,一步步走向平庸。本书的“圣贤教育论”专题,通过对中国古代德育智慧的再认识,提出了“中国古代德育充分肯定‘学为圣贤’的必要性。通过对‘圣贤人格’优越性的充分展示,设计出具体分层次的圣贤学习目标,以及试图在政治与教育体制上对圣贤教育予以制度保证等等努力,使‘圣贤教育’的理念成为一种智慧,成为今日德育可资分析、借鉴的宝藏”。作者充分论述了“人具有未完成性及超越自身的需要。‘学为圣贤’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而且也是其人性的根据”。道德的人亦即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的人。

第三,作者还用了一个专题,研究了信仰对道德人格建构的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提出了“要提高中国德育实效就必须落实地开展信仰教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信仰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

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改善学校德育

作者用了三个专题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宗教与信仰,信仰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宗教信仰教育成功的经验中,大胆地提出了“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的十分必要”。

作者在对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理论体系进行了鞭辟人里的分析,揭示了在全世界58亿人口中拥有47亿宗教信徒的这一事实。作者用实事求是的精神,辩证的科学态度,研究了宗教的局限性以及宗教道德体系中有多少成分可能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他批判那种一味简单地否定宗教的“偏”和“隔”的做法。在从对宗教的人生关照的研究中,发现其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宗教几乎利用了人类文化全部可资利用的成果,具有十分突出的神圣性、精神性和文化性。这正是宗教道德教育深入人心的一大奥秘。在宗教信仰体系中,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践行道德的精神依据和神圣体验。因此他大胆提出: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来改善学校德育。提出了学校德育与宗教“在如何使道德学习主体获得价值上的信心和道德实践的神圣性等方面机制相同”,“宗教道德教育的文化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它的象征的、隐喻的表达方式同直接的道德宣传浑然一体”。学校德育可借鉴宗教德育方式,“应当直、间接德育并举。应当最大限度地使直接德育课程吸收更多的文化成就,具有更大的文化陶冶能力;与此同时最大地开发整体文化资源,获得更多更有效的间接德育时空。”这些观点对改进目前学校德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研究方法的启示

如何对信仰教育这个巨大的工程进行研究,作者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采取了以点突破,以小见大,以微观宏的策略,精心地选择了牵动本质和全局的理论论点,运用了大量可供借鉴和操作的实际例证,分十个专题,用“冰糖葫芦串”的形式相接,进行了剖析研究。比如:从“中国古代和现代在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的两种抉择”的专题的历史研究中,找到了中国人在信仰和道德建设上的特殊形态和特殊经历,分析了在中国进行信仰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即“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儒家)总体上是以哲学形态的信仰的方式去满足其对于终极价值的需要的。中国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去求得其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以道德推进政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逻辑之一”。指出“‘文革’时期,现代中国(大陆)则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幕以政治取代道德的社会悲剧”。他认为:“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正确的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关系。”

作者还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处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两位教育家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关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关系,及其展开方面的相似性等,讨论在目前德育现实中应当如何实现两者有机统一及教育实效性。研究结果证明,虽然“他们都坚信各自所持的政治理想和教育信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并没有使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毫无共同之处。相反,在德育理念及其实践设计上他们都有许多不约而同的思想”。譬如:有效的德育目的必须内在于德育过程之中,同时也必须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才能实现;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互动,是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教育环境的创造是有效德育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活动是教育之本,无论是信仰教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都是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而这些思想的共同性则可能成为今日中国德育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大胆质疑,精辟论证。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复兴人类文明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和科学精神,以及他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德育的希望和中国现代化文明的未来!

这本书2003年7月获得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人,每一位关心中国人精神建设的人,都能认真地读一下这本书。

篇4:包容是对人的尊重

——德国幼儿教育考察感悟

杭州近江艺术幼儿园徐亚娟

2013年暑期,我有幸参与了对德国幼儿教育的访问和考察。走进德国,听导游讲历史,看同行做教育,真切感受了德国的文化。其中感受最强烈,并深受启发的,是德国社会对人的尊重。

1、尊重儿童意愿——让儿童自主

在埃尔福特大学研修期间,教授讲儿童的教育,首先出示的是一本联合国的 《儿童权利公约》。德国人做事必讲法,且有法必依。教授谈到“对儿童意愿的保障”时,从《公约》中找出12—15等相应的条款,指出,这些就是德国幼儿教育的依据之一。

《公约》中讲到:“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发表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应尊重儿童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在德国的幼儿园,许多事充分体现了教育者对《公约》的执行,以及对儿童的尊重。

在“世界的发现者”幼儿园,我们看到儿童可以根据意愿,选择自

己想去的地方玩。幼儿园创设了丰富的活动情境和内容供孩子们选择和

游戏,老师们也散落在各处进行观

察、陪伴、协助、支持。如园长所说,幼儿园的学习内容,由孩子们说了

算,老师根据孩子的意愿提供材料和

支持。这里的孩子很自主,也有规则;

很快乐,更有成长!

在“娃娃”幼儿园,我们被告知,全园家长和小朋友已经知会当天会有外国老师

来园参观,有个别孩子不能被拍照,因为家长不同意;在参观过程中,幼儿的个人档案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翻看。

幼儿园严格执行对儿童和

家长意愿的保障,我们也积

极遵守。只有当一个孩子自

豪地翻开自己的成长手册

时,我们才了解到德国同行

是怎么记录成长手册的。

为了保障儿童的意愿,德国以《小人书》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儿童讲解《儿童权利公约》,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知道父母、老师,都会帮助他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让儿童感觉到,他的每一个意愿都是被重视的,但不是每一个意愿都可以实现的。

德国幼儿教育有句人人皆知的话:“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大人绝不帮忙;孩子请求帮忙,大人一定去关注、指导!”相对于我国家长的宠爱教育、包办代替行为,这何尝不是对儿童的尊重呢?

2、尊重多元文化——融合的教育

Mandy是一位幼儿园的资深园长,她跟我们交谈了关于“融合教育”的话题。一个游戏“你喜欢„„?”,拉开了话题:因为不同,而需要包容!Mandy总结说:“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都不同,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孩子在一起,能让每个孩子意识到,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的人,并能正常看待不同的人。”

德国《幼儿园法》规定——任何一个孩子都

有权利去想去的幼儿园!我们在“小花”幼儿园、“娃

娃”幼儿园等,都看到融合的教育。“娃娃”幼儿园

有三个黑人兄妹,是三胞胎,体育锻炼中,他们快乐

地奔跑,展示他们的跳跃优势,和其他不同肤色的孩

子一起嬉闹、游戏,可以感觉他们相处的和谐。德国

有很多的移民,有着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孩子,在幼

儿园里的比例逐渐上升。德国倡导的“融合教育”,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小花”幼儿园里,我们看到多位特殊儿童,有孤独症患儿,有发展迟缓儿童等。

他们均与正常儿童融入在各自的班集体中。我们

看到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关心,没有特殊化,更没有歧视。在这里,每个孩子得到公平对待,每个孩子都是不容忽视的个体。融合教育,体现

着接纳、对话、反省、宽容、帮助,对正常儿童、特殊儿童都是尊重和教育。

3、尊重劳动者——快乐的工作者

在与一群德国幼师交流的时候,一位好奇的园长提问:“德国幼师的报酬并不

高,这会不会影响社会地位,对教师找配偶是否也会有影响?”一位年轻幼师回答道:“男朋友喜欢我,并不是因为我的工作,而是我这个人。”一问一答,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德国对人的尊重,并不会因为你的岗位不一样、收入不一样而多一些尊重或少一些尊重。

由此,我想起了在德国途经的一个加油站,我们看到的一位开心的洗手间管理员,她着红色的工作服,因为我们这群外国姑娘的到来而显得热情活跃,她满脸笑容地跟我们打招呼,指导投币,跟出去的客人说拜拜。每个人为她的快乐感染,奉以微笑和问候。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被尊重;而她也因尊重而快乐的工作着。

从社会风气,到教育文化,德国充分践行着“对人的尊重”的理念,所见所闻,带给我很多启示,更让我笃信自己一贯的管理理念:“要让老师尊重儿童,园长先要学会尊重教师;要让每个人快乐工作,园长要能尊重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我在管理工作中的尊重,可分解为“包容不同,维护权利,公平公正,交流沟通”等方面,并通过设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平等化的干群关系,以及畅通的交流渠道和平易亲切的为人风格等一一体现。从德国带回来的启示,将帮助我更好地完善“尊重”的内涵,促进幼儿园的管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包容是对人的尊重】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预测之尊重包容04-10

学会包容作文04-29

包容性05-16

包容议论文04-09

让包容伴随左右04-12

开放包容的精神04-14

议论文:包容04-17

爱信任包容理解04-23

大海的包容作文04-30

包容学生作文05-01

上一篇:圣诞节活动工作汇报以及心得下一篇:招生工作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