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

2024-06-21

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精选6篇)

篇1: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

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

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1】爱是责任,情是包容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

有一束花闻了许久枯萎了也不肯丢

有一种爱希望到永久……

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深深保留……

爱……

没有对与错

有包容和理解

真正爱的人是不会说佷多爱你的话,而是做许多爱你的事。而为你担心和牵挂的人,反而是离你最近的人。爱能够在心灵的深处给人以触动,彼此谅解,我们互相默默地关心。

十一年前,伴随着母亲的痛苦,一个小生命降临到这个世上,那就是我。我重一个哭哭涕涕的小孩子健康的成长到一个十一的青少年,是离不开母亲的呵护和关爱的。

在平常的生活中,母亲早早的就爬起来为我煮早餐,然后叫我起床。吃饭时,你总是怕我烫着,总是吹干了才让我吃。出门时,你总是不望提醒我要注意车子,走路时要小心。虽说是冬天,但天气也冷的怪异,路上结了一层冰,您拉着我去上学。当您冰冷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颊,一直,我走着,躲在妈妈的怀报里。看起来佷普通的事情,妈妈您每天都要做佷多遍。

回想一下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不过母爱,我们身上的每一条血管,全靠母亲的血液滋润。您贯注了许多精力在我身上哪怕我受到一点伤害,因为您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回来晚了。当我推开家门时,发现妈妈正坐在沙发上掉眼泪,她一见到我就把我紧紧搂在怀里,仿佛再也不愿松手。原来,全家人到处都找不着我,正为我担心呢。当时,爸爸还在外面四处寻找我呢,爷爷奶奶一直守着电话,桌上的饭菜早已凉了,谁也没有吃一口。

入学的时候新书包有人给你拿,雨中有花折伞给你打,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妈妈,她是给我生命的人,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个家,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啊,温暖的母爱,伟大的母爱。在繁忙的世界中您把温馨的世界搂在胸怀。啊!母爱,啊!母爱。你是在我哭泣的时候为我擦眼泪的人;你是在夜里为盖被子的人;你是在我生病的时候带我看医生的人;你是早上叫醒我起床的人。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篇2: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诗的美就蕴藉包容的美。

文豪雨果就曾说:世界上最宽阔者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人的胸怀可以包容一切,正如俗谚:将军额前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包容,是虚怀若谷,求同存异;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和为贵,以德报怨等等,是人的情操的升华,真善美的闪光。

世界需要包容,人应学会包容。

包容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包容,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生活就充满阳光。别怨天空阴霾,或许这正好给在大野中耕耘、勘探辛劳的人们投下凉爽;别怨公交车偶然短暂迟到,或许司机正在用这分秒时间扶掖一位老人上车;别怨旁人的缺点,或许他也在忍受像你一样的缺点的折磨;别怨命运坎坷,或许它正在磨砺你的意志。少抱怨,多包容,才能在世间播撒快乐的种子。

包容是友谊的基石。真正的友情,从真诚开始,用包容维护。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是因包容而凝结友谊,共同保国。林肯在政治舞台上活跃时,常有一批人和他对立;他入主白宫后,并未报复这种势力,而是包容化为朋友。

包容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公子小白尽弃前嫌,任管仲为相,终成春秋首霸。诸葛亮更是以宽广胸怀赢得孟获和少数民族的信服。古今成大事业者,必有大胸襟,学会包容,能把胜利也包容过来。

但包容不是纵容,不是全部容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下句:“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假恶丑不能包容,因为那是对卑鄙罪愆的包容。

或许,多一点包容,便不会有伊拉克的战火硝烟,巴以形势的纷乱动荡。

我们伟大祖国,要建立和谐社会,要争取和平统一,也需包容。

学会包容,让心灵拂扫暗影,卸除负担,驰骋在更广阔的天地!

包容

远方似乎总是令人神往的。

越来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些神秘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原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

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常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那儿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

山之所以伟大,因为它的高峻,它的无怨。因为它的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大小,一样地收容。

海应是横的远方。无垠的大海总能让人看到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平面,让人欣喜又让人哀伤。远远望去,海天相连的感觉让人感到舒畅,内心也平静了。大海也有汹涌的时候,波涛澎湃,卷起千堆雪。

大海之所以浩瀚,因为它的无垠,它的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海纳白川,有容乃大。”

天空是立体的远方。无限的广阔是无垠的远方。天空中白云随意地浮动,鸟儿自由地飞翔,天空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些许白云,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随即便没了踪影。

天空的美丽,因为它的无垠,因为它那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论其美丑的心。

天空的无垠,大海的浩瀚,山的高峻,无一不是雄壮的。因为它们具有那收容万物的心,因为它们不论云朵的美丑,浪花的清浊,岩石的大小。大自然的美也在于此。

人也应该这样,适当地学会包容,学会使心胸变得广大。才会如大自然一般深邃,美丽,充满神奇的力量。

谈包容

仰望苍穹,一群大雁划破苍穹。正是因为大雁包容了天地的浩大,所以它们得以尽情翱翔;环视森林,一群动物自由奔跑于林间。正是因为动物包容了森林的广旷,所以它们得以自由奔跑;俯视海洋,一群鱼儿穿梭于海水之间,正是因为鱼儿包容了海洋的宽阔,所以它们得以快乐的嬉戏。

温总理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遭到一名叫杨克学生扔鞋子扰乱,接着这名学生便被校方带走。事后,温总理却希望校方给这名学生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改过自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温总理包容了杨克的无理取闹,不仅赢得了全中国的赞许,更深受《纽约时报》的好评。温总理这种宽宏之心,不仅使他人生之路绽放光彩,也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正是因为温总理的包容,人性的美好得以流传。

记得报纸曾报导了一位偷窃不成的小偷被被偷的人发现,结果被追得跳水。站在桥上的被偷的人,朝小偷喊着:“你跑啊,再跑啊。我看你往哪跑。救你也行,先把我的手机扔上来。”而小偷根本不会游泳,他在水里死命的挣扎,一个劲地喊着:“救命啊!”……

我不知道那一刻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如果是个人的话,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的。可他们却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水里挣扎!难道一把破手机就抵得上一条人命。为什么不能包容他的一时轻率,为什么不能包容他的一时错误,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民族的包容之心在顷刻间荡然无存。他们将受到全世界的批评,他们给民族抹黑了,他们的人生之路将变得冷漠暗淡,他们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美国游泳健将——菲尔普斯,近来被发现吸食大麻毒品。他,面对这件事坦然承认自己的年少轻率,并承诺改掉这个错误。之后,他的勇于承认错误使他赢得了所有粉丝的赞许。全世界包容了他。也正是因为人们的包容,使得世界不会因此而失去一个游泳天才。全世界的包容,让菲尔普斯得以蜕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又会为我们创造神话。

篇3:关于包容性教育的思考

国家领导人近期多次倡导的“包容性增长”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 其核心理念是“共享性”, 以人为本, 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 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教育领域是什么样的?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出现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局面。然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改革的矛盾异常突出:专家的理想化教育教学理念、社会的功利化教育教学要求、学校的生存性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实践性教育教学困惑、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教学环境、家长的拔苗式教育教学渴望……这些无不是对教育的冲击甚至是戕害!基于中国教育如此之现状, 本人认为, 教育也需要“包容性增长”。而陶行知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教育思想竟然与今天最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惊人的一致, 其思想的前瞻性令人仰高弥止。那“包容性教育”到底有哪些内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如何体现这种理念的?我以为可从一下几方面来探讨:

教育对象的包容

所谓教育对象的包容, 就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人人都有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这关系到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不能合理解决, 建设和谐社会将是一种奢望。作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 不要说对人了, 就连动物也是满怀爱心, 反对把生物弄死来研究, 说这是将生物学变成死物学。他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不都是建立在教育面对大众的底线上?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 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 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 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中。

教育内容的包容

现代学校和教育部门愈来愈关注“增长”, 甚至以“增长”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要素, 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然而, 明显的不足是人们对增长的内涵及实现增长的方式研究薄弱, 对增长的“包容性”缺乏认识, 升学率等功利性指数依然活跃于观念和教育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亟需“包容性增长”, 不是单纯升学率的增长, 是学生在品行修养、生活习惯、学业成绩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在实现方式上, 更多体现人文性和教育性, 更多体现成长需求, 不会人为造成或拉大学生的分化, 而这也正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思想。实现这一切, 需要政府全力倡导督导, 同时学校的行为很关键。改变教育及考核评价模式, 出台具体且刚性的“包容性增长”指标, 比如各个层次学生的增长是否平衡, 需要学校坚定实践。让学生经历一种有幸福感的有尊严感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单纯成绩、升学率的增长。与此相应的国家发展要求, 我们可以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看到, 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再次被提到显眼位置。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了衡量学生衡量教育的标准。“包容性增长”追求人与知识的和谐, 追求德才兼备、情知交融、智体互补、课内外结合等。重视优秀品行、生活和学习习惯建设,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非智力因素建设。“包容性增长”追求知识与能力的和谐, 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 学校的责任在于打好学习和再学习的基础, 能力方法积累甚于知识积累。创造动脑与动手、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条件, 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制度,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 学会与社会、周遭环境的妥协合作。

教育阶段的包容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也就是教育阶段的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背景下, 教师创造他人和创造自己就更为重要, 教学始终是创造活动, 而不是刻板的照本宣科, 教师必须完成由牺牲者到创造者的转变。正如陶行知所强调的“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快乐, 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育就是促进“变化”, 不能促进“变化”的不能算是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终生教育”可以认为是“生命全程的教育”,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将人生划分为学龄前、学龄中和学龄后三个阶段, 且只注重学龄阶段的教育, 将人生抛开了一大半, 这实际是一种“短命的教育”。在他看来, 教育不是在学校教育阶段才开始, 也不是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算完事, 应当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 是一种“整个寿命的教育”。他主张“生活教育与生俱来, 与死同去, 出生便是启蒙, 进棺材才算毕业”。当今社会提倡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学校与社会的对接点, 学生一生都要学习, 学校只是一段, 社会再让他进行学习。所以有人提出不要工资最高的那一份, 应该是将来的机会最好的工作, 不要太短视。机会就是来自平时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教育方法的包容

教育方法的包容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有包容, 不论采取何种教育方法, 均以达到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著名教育故事。他看到学生用泥块砸同学, 当即阻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来到校长室。学生等着挨训, 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 因为你能按时来到这里。”随之又掏出一块放到他手里说:“这块还是给你的, 因为我让你不要打人, 你立即就住手了, 说明你尊敬老师。”学生惊疑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巴砸的那些同学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还欺负女生, 这又说明你很正直, 有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的勇气, 应该奖励你。”学生泪流满面, 知道自己错了, 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认识了错误, 我再奖励你一块。”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 犯错误是家常便饭, 面对犯错的孩子,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不会放任自流。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我们会无意地把关爱化作批评与责罚, 虽然孩子们的错误少了, 但是他们信心减退了, 个性磨灭了。

教育方法的包容也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要包容, 作为主管教育的领导部门不能在指导学校教育中背离规律, 轻易取向。比如课堂教学模式有问题模式、朗读模式、讨论模式、背诵模式、情境模式、训练模式、自学模式、发现模式、网络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语文教学是一个立体的空间, 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运作,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活动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采取不同的措施,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程序, 以期取得教学的最优效果, 否则只能导致教学的封闭和僵化, 不利于教与学呈良性循环的态势向前发展。

教育思想的包容

我把教育思想的包容放在最后, 实在是思想的内涵太多太大, 主要就是要包容“异质思维”, 有句经典名言:“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七嘴八舌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北大的辉煌发展与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主张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些教育专家提出所谓的评最差教师, 在教改的道路上思想未免偏激, 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育界有必要容纳各种教育教学理念于一体, 放弃所谓的教育改革优劣的争论, 紧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不放松, 认真践行这种先进性科学理念, 集全中国教育改革志士之力, 努力寻求多样化教育教学行之有效的理念、手段、方法, 全面促进教育改革和谐快速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 更是一种具体的实践, 而教育行为的实践者们, 又有多少人能达成如此高度的思想共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求同”的心态, 浸染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已成为人们心灵深处难以割舍的文化情怀, 比如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表现为教育工作者一厢情愿地要把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把他们视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把他们欣赏的人生理想和价值选择强加给学生, 用独断的方式教育学生。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 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 那么, 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 而几乎不可改变。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 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现代教育应如春风沐雨, 生气盎然, 宽容本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是视觉不能感知的思想的高山流水。将宽容溶入教育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放弃自我的绝对权威, 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心胸诠释教育的思想真谛, 用“知行合一”的态度躬身践行宽容的思想智慧, 以昂扬的生命热情在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培育宽容的花果。套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要知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下有牛顿, 你的讥讽中有爱因斯坦啊!”。

篇4:关于包容的高中作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内涵;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79-2

一、“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及内涵

“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进入国人视野特别是被学术界广泛使用与胡锦涛主席的多次引用有关。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包容性增长”的最基本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说,“实现包容性增长,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中不难看出,就国内而言,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

第一,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核心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与体现。

第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三,反映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让经济和社会发展惠及所有的地区和人群,如实地反映了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一贯的追求。

第四,包含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从“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看,“增长”即效率、“包容”即公平,“包容性增长”就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没有“增长”,“包容”就失去了物质前提。换句话说,“包容”的实现只有在“增长”即生产力发展、经济效率提高、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包容”,“增长”就丧失了实现的保证。也就是说,只有实现“包容”,让经济和社会发展惠及所有的地区和人群,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发展。尤其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处理好“包容”与“增长”的关系,既要加快“增长”,又要促进“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催人奋进,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来看,国内经济发展出现了渐趋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另一个事实同样不能否认,那就是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区域、城乡和行业差距渐趋扩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民群众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日趋加剧,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基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更好地达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三、“包容性增长”实现的途径或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地说,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做到:

第一,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制度保障。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多层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从而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咬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科学、有力的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分配政策,强化国家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导航作用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制度。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等手段,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人们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第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充分挖掘他们作为劳动者、创业者和消费者的潜力,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第七,加大对教育与培训的力度,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实现充分就业。加大财政在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根据地区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就业机会多、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努力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第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人们能得到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总之,“包容性增长”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其“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美好愿景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只要我们的政府切实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科学合理地履行职能,实现“包容性增长”就是可期待的美好愿景。

篇5:【作文】关于包容的作文!!

——祭奠我的四合院

幼时的记忆再也不能重现了。这是当我得知故宅——四合院即将被拆迁后,心里冒出的唯一想法。

一、在四方的天空下

在我心里,天空一直是四四方方的。只因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所能看到的不过是这庭院大小的一片天。再往外望,一片片高耸的楼群,照明灯霓虹灯探照灯湮没了城市的星辰。

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会宁静如夜,我的脸上才会有天真的笑容。多美好啊,这古老的院子包容着我年轻不羁的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紧紧拥在怀里。即使在繁华与喧嚣中迷失了自我,即使摩天大厦将阴影笼罩在我的世界里,这四合院依然会静静的容纳我,容纳我心中那块纯净的土地,也容纳我历经涤荡逐渐成长的灵魂。

在这片四方的天空下,我可以安稳地睡去。

二、在粗壮的枣树上

院子里最古老的不是堂屋里的太师椅,而是南墙下那棵枣树。

枣树又高又粗,枝叶茂密。每到结枣的季节,大人们便督着我们这群嘴馋手懒的孩子上树打枣,也算是一种劳动。

于是我见到红枣噼里啪啦地下落,亦看到被打断的树枝硬生生的落地。

我为这粗暴而震惊,随即感到心疼,忍不住喊:“别打了,枣树都快要死了!”

然而大人们笑着说不会的,这枣树是越打越旺,枝断得愈多,来年枣结得愈好。

我半信半疑:谁会有这么大度量?被打了却还要结更好的枣给我们吃?

转眼到了第二年,我惊讶的发现,树上的枣竟真的比去年更多更大更红。难道它忘记了去年所遭受的摧残?还是它根本不曾记恨于我们的贪婪?

那年夏天,我坐在四方的天空下望着枣树发了一天的呆。

三、在年轻的我的心里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废墟,我的家成了废墟。记忆中的天堂已成人间地狱,断壁残垣,真就是这般景象。

我不敢相信。直到我看到那棵枣树,静静的立在曾经的南墙下,沉默着守护着我童年的记忆。

它知道我会来,它知道我不忍离去。

我无声地落着泪,轻轻的抚着树干,还是那样熟悉的粗糙。我对枣树说:我恨,真的有些恨。家没了,我以后回到哪里去?

我抬起头,突然看到枝头上又挂满了枣,还没熟,泛着青色,在风中微微晃动。

它„„是的,是结枣的时候了,它没有忘记大自然的规则。它能原谅孩子们对它的身躯的摧残,自然也原谅了即将剥夺它安身立命之所的人。

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胸,才能如此忘怀自我,包容天地?

靠在树干上,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成长不就是要我学会坦然面对失去么?四合院虽然已成废墟,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离开前,我又一次爬上枣树,摘了一颗枣。含在嘴里,微微有些发涩,但仔细品味,竟也泛出一丝甜意。

我笑了。这味道和所有关于四合院的记忆将永不会磨灭。因为我会小心地怀抱着它们,哪怕是一时的不快,淡淡的忧伤。

在我的心里,始终留有一块四方的天空包容你。

篇6:论包容高中作文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尖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于廉颇纸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机放在前面,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便背着荆去请罪了。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对他的不满。却不去与他人计较,而选择理解他人,并把国家危机放前面。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赋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便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爱。不与人计较得失、大度处之。

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得到回报。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下一篇:新标准小学英语第四册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