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2024-06-19

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精选6篇)

篇1: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本网站江西中烟讯2月18日—19日,江西中烟2011年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副省长洪礼和的重要批示,总结了江西中烟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及“十二五”时期全省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

在江西烟草工商两家联合召开会议阶段,江西省副省长洪礼和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洪礼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省烟草系统为江西经济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他指出,2010年江西省烟草系统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目标任务,卷烟产销和税利稳步提升,“金圣”品牌发展明显加快,烟叶生产保持稳定,卷烟市场和内部经营规范有序,赣州卷烟厂技改项目全面启动,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他强调,2011年要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烟草系统发展新局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卷烟产销规模稳定增长;集中各方面力量,努力做强“金圣”品牌;稳步扩大烟叶规模,积极打造江西烟叶品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着力抓好技改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狠抓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会上,江西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郑伟作《坚定信念创新求变努力实现江西中烟“卷烟上水平”各项目标任务》的工作报告。郑总指出,2010年是江西中烟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公司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行业“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长;金圣品牌培育取得明显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础管理取得明显成效;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江西中烟在加快企业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培育主导品牌、夯实发展基础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这些,郑总总结了四点启示,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增强实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必须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在深刻总结江西中烟“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郑总也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各位干部职工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在分析展望“十二五”发展形势时,郑总指出,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行业“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四个更加注

重、三个全面目标”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要充分认识江西中烟“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压力,准确把握江西中烟“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心任务、重大举措,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念,力求创新求变,集中一切资源加快“金圣”品牌发展,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江西中烟“卷烟上水平”的各项目标任务。郑总特别强调指出,要按照“坚定信念、保持特色、创新求变、提升能力”16字方针的要求,真正做到在坚定信念上要确保在坚定品牌发展目标、坚定改革发展信心、坚定企业未来愿景上形成新共识;在保持特色上要通过坚持本草减害领域发展不动摇,力求在行业新一轮低害低焦产品竞争中有新作为;在创新求变上要确保在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上有新进步;在提升能力上要确保在提升品牌培育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文化建设和员工履职能力上有新成效。

郑总强调,在“十二五”改革发展中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着力推进机制创新,不断激活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着力提升金圣品牌价值,加速推进“金圣”品牌发展;要更加注重技术进步,着力健全创新体系,提高员工素质,突破核心技术,努力在保持特色上有更大作为;要更加注重共同发展,自觉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以原料、营销、科技为抓手,全力加快“金圣”品牌发展;以管理、队伍、文化为抓手,全面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全面提升卷烟生产制造能力。尤其是在“十二五”时期的头三年要突出抓好赣州烟厂技术改造工作,力争把赣州烟厂建设成为全国卷烟合作生产加工基地。

对于2011年工作,郑总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加快“金圣”品牌发展为核心,以市场营销和科技创新为关键,以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基础管理和队伍建设为支撑,努力实现金圣品牌培育有新突破、经济运行质量有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新进步、队伍文化建设有新气象,努力为“十二五”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会上,江西中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志彬进行了总结讲话。王副总指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首要的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敢于挑战、抓住机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重点是要围绕目标、抓好落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定要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另悉,会议对“十一五”期间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和个人、2010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管理创新优秀成果、宣传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员工新形象代表、先进车间和先进班组进行了表彰。

篇2: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1.本学期传染病防控工作工作计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3.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主要制度)4.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主要制度)

5.学生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登记制度(主要制度)6.晨检制度(主要制度)

7.小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主要制度

8.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检查制度主要制度

1.本是否对学生进行体检是否有许可证(健康管理制度)

1.学生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制度)

2.体检机构是否提供的学生健康状况群体评价及健康指导建议(健康管理制度)3.对有健康问题的学生是否有对家长的反馈报告。(健康管理制度)4.接种证是否进行查验(查记录)预防接种

1.是否对无证学生进行补种(查记录)

2.对漏种学生进行补种(查记录)

1.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册或报告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

2.询问疫情报告员相关知识(1.疫情报告方式2.应报告的疫情信息3.报告时限等)

1.是否执行晨检制度(问学生抽查班级记录)晨检

2.是否执行学生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登记制度(问学生抽查班级记录)晨检

3.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检查制度(询问、查记录)晨检

篇3: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近日, 2011年全省信息动员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国动委秘书长、省军区庞士勇参谋长, 省信动办主任苏少林局长, 省信动办成员单位, 各市信动办领导、联络员以及军方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信动办常务副主任许二宁巡视员主持。

会议听取了苏少林主任关于“十一五”期间全省信息动员工作总结及“十二五”主要任务、2011年主要工作的报告。会议还传达了省国动委第十四次会议精神。会议表彰了2010年度全省信息动员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共有12个单位和17位同志受到表彰。先进单位代表镇江信动办、淮安信动办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最后, 省国动委秘书长、省军区庞士勇参谋长作重要讲话。会后, 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专家作了有关军事形势的专题报告, 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篇4: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关键词烟草;企业文化;政工工作;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90-01

随着黑龙江省烟草改革步伐加快,新形势、新问题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以全省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行业文化氛围,树立烟草企业的良好形象,将企业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烟草企业政工水平的有效途径。

1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和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是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我们必须要努力培养“荣辱与共”的核心价值观,促使全体干部员工不断加强主人翁责任感,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人企合一”。

1)烟草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烟草企业文化包含着“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还包含着:“讲责任、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这样的行为准则,这些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都是经过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烟草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素质和行为规范。

2)烟草企业文化的特性。作为烟草企业,我们所构建的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稳定功能和塑造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认同的功能。

总之,我们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和层次,就必须以人为本,采用观念沟通和形成共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要着眼于对烟草行业广大干部员工良好精神状态和组织风气的塑造,真正形成烟草企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意识,提升烟草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把企业的目标变成为广大员工自觉的追求。

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互为依托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虽是不同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1)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学科,其研究对象都是以人为本。烟草企业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就都必须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激励员工为出发点,就要进一步协调好我们内部的人际关系,必须要重视培养烟草人的集体意识和员工的品德素质,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两项工作均致力于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提升人的素养。

2)烟草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注定要为提升行业经济基础服务。我们说,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其基础都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这说明,二者的建设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当然,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出其左右。

3)利用全省“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激发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烟草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目的完全一致。

4)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工作方式及途径无比相似。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黑龙江烟草要利用“企业文化年”,真正开展起多彩多姿的文体活动;要致力于创造和谐的人文关系环境;提倡利用树立典型,学习榜样等方式方法开展具体工作,这些途径,都能达到“一托二”的目的,使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全省烟草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势

烟草行业由于受国家政策保护,十几年来,企业效益持续上升,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条件优越,行业内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中心环节”和“生命线”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应有的活力。主要表现为:

1)缺乏长远规划。由于员工素质偏低,以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为内容的业务素质长期教育缺乏,即便有针对性的日常教育也常常被一般的口号和要求所代替,造成许多员工疏于提高岗位技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员工缺乏积极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差。在许多工作中,被动接受的成分较多,常有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现象。同时,团队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部门之间、业务之间、员工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甚至有相互推委、扯皮等现象,造成企业整体效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3)“两张皮”现象。由于企业突出经营的特点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一些企业无形中形成偏重于经营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一手硬,一手软”的表现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4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黑龙江烟草历来重视行业内各单位的思想政治以及企业文化工作的建设,一直致力于建设既体现社会主流方向,又有企业个性,将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职业技能融于一体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此,各单位要紧紧抓住行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机会,加强、改进和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1)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内在精神和理念的塑造是十分注重的,并且把“人和”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例如,要树立“求真务实”、“人人做主人、人人负责任”的企业文化核心。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一是注重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例如统一企业标识、确立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传播网络。通过网络、宣传栏、信息公开栏等,教育引导职工弘扬正气,团结协作,钻研业务,丰富内涵;三是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切实开展“两个维护在岗位”主体实践活动等,将和谐烟草企业形象以具体、鲜明、生动的表现,实实在在的渗透到社会公众的心目当中。

3)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与公司的各项制度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服务于企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要结合一般制度的建立,将企业文化工作融入其中,对员工的行为起约束作用,保证企业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如:专卖管理制度、人事劳资管理制度等等。其次,要根据特殊制度的特性,巧妙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能够反映企业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程序化制度,例如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员工评议工作制度等。

4)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如海尔,其努力奋进的优良文化范围,在世界上树立了服务重信誉,真诚到永远的具有海尔特色的、成功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强的同一性和相容性,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激发员工的精神力量,形成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群体竞争意识,继而推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以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使新时期党的工作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黑龙江烟草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作者简介:

篇5: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建满

(2011年1月12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在全省上下喜迎省“两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这是全省交通系统认真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部署“十二五”的一次重要会议。

对于交通工作,赵书记、吕省长一直高度重视。会前,赵书记又专门对交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吕祖善省长同时对会议的召开发来贺信。两位主要领导对“十一五”交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并对“十二五”交通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刚才,剑彪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对“十一五”交通工作的回顾总结,全面、系统、切合实际,提出的“十二五”交通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也符合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完全赞同。

下面,我再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成就斐然、贡献突出,值得充分肯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经历了大喜大悲、大风大浪的考验。这五年,是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五年,我们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可谓惊心动魄;我们又办成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博会,可以说精彩纷呈;我们应对了5.12汶川大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可以说众志成城,这些都是难忘的。面对重重困难矛盾和纷繁复杂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全省围绕巩固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部署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000亿元,同比增长11.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10亿元,增长17%;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增长10%以上;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增长1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的结果,也倾注了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十一五”期间,全省交通系统积极主动地当好“富民强省”的先行官,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全力推进三大建设,着力打造畅通浙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许多工作走在了前列,为建设惠及全 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十一五”交通工作成就,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用数据说话,数字说明发展成果。一是投资创历史记录。五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035亿元,是“十五”的1.6倍,创历史记录,居全国首位。特别是港航建设,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资超百亿,力度全国罕见。二是高速公路全面贯通成网。全省新增高速公路1517公里,总里程达到3383公里,全省11个地市高速公路全部贯通成网。三是宁波-舟山港建成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3亿吨,雄踞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标箱,稳居世界前列。四是运输生产连年跨越。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分别突破22亿人次、16.5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7.8亿吨、1400万标箱。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8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万吨。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十一五”交通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二)用事实说话,事实证明率先转型。一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实施港航强省战略。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全省港航联盟建设,在全国较早提出和启动实施覆盖全省的内河水运复兴计划,研究推进“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战略构想。二是统筹城乡交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和推广“嘉善经验”,成为交通运输部高度关注的统筹城乡交通科学发展的示范试验点,下发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力 推动了全省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三是交通大物流成为全国示范。率先在全国推进交通大物流建设,成为浙江交通的一个响亮品牌。建立了交通物流发展首个部省共建机制,浙江交通物流发展成为全国试验先行区。交通物流信息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示范试点工程,与16个省开展共建合作,牵头建立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我们坚决抓、坚定抓、坚持抓大物流建设的工作理念,成为了系统内外的广泛共识。

(三)用亮点说话,亮点展现工作水平。大港口建设方面,建成了全国第一条30万吨级航道——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航道;建成全国第一条现代人工开挖运河——杭甬运河;建成了全省第一条千吨级内河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航道。此外,还建成了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岙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大榭30万吨级中油燃料油码头、六横煤炭中转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大路网建设方面,建成了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中的西堠门大桥单跨1650米,在世界钢箱梁悬索桥中位居第一,金塘大桥长26公里,长度在世界排名第六。建成了地质条件最复杂、建设环境最复杂的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其中的括苍山隧道是华东最长的隧道工程。此外,还建成了申苏浙皖、杭徽、杭新景、申嘉湖(杭州)、龙丽丽龙、宁波绕城西段、大碶疏港等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大物流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了5个代表不同类型的典型 物流园区建设,即运输物流类的传化物流中心、商贸物流类的义乌物流园区、制造物流类的绍兴柯桥物流园区、综合物流类的嘉兴现代物流园区、国际物流类的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等项目的建设。创新发展方面,五年来,交通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共完成科研项目的鉴定、评审278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达103项,国内领先的118项。特别是两座世界级跨海大桥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省桥梁工程技术走在了世界前沿,标志着我省从桥梁大省迈向桥梁强省。

(四)用口碑说话,口碑反映民心民意。一是全力支持欠发达地区交通发展。建成两龙、诸永、台缙等一批扶贫高速公路,以及沟通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一大批市域、县域干线通道,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全面改善农村交通面貌。通村公路建设实现了五年目标三年完成,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上等级公路并实现路面硬化。全省班车通村率达91.6%,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48.6%,使全省3200多万农民兄弟坐上了方便车、踏上了水泥沥青路,让近1500万农民兄弟享受了与城里人相近的出行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全省千人以上岛屿配齐交通码头,基本解决了海岛居民的出行困难,大岛及经济发达岛屿的陆岛码头基础设施能够较好适应海岛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三是积极落实惠民支农政策。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2005年以来累计减免通行费18.6亿元。全部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轻了全社会生产生 活的交通成本。五年来,浙江交通坚持交通为了民生、交通服务民生,认真履行交通的社会责任,在富民、便民、惠民上,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认。

与此同时,无论是在推进重大建设,还是在扩内需保增长、抗雪救灾、抗震救灾、奥运安保、世博安保以及执行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都充分展现了交通人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良好作风,充分展现出了交通人“惠民、奉献、服务”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朱汉华、赵长军、朱定勤、张启标、杨彬、胡建东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的同志还为交通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值得我们骄傲!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政府对在座各位并通过大家向全省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认清形势、紧扣大局,科学谋划“十二五”交通工作

2011年是转折、转变、转型的重要之年。我们面临着科学谋划“十二五”和扎实干好今年工作的双重任务。谋长远,干当年,必须突出地坚持三个导向:

第一,坚持战略导向,以正确战略引领发展。首先要有战略意识。就是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从国内看,“十二五”是我国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从我省看,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面临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群众新需求新期待三大机遇。“十二五”时期仍然是交通建设高潮的持续期、综合交通的整合期、交通物流的提升期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二是要有战略定位。就是要紧扣大局、融入大局。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这个总体战略要求来确定浙江交通的战略定位。在“十二五”时期,深刻理解和把握好“经济的交通”、“体系的交通”、“绿色的交通”、“民生的交通”“四个交通”的战略定位,通过交通运输的转型发展来满足和推进全局的转型升级。浙江交通要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官、新型城市化的先行官。三要有战略谋划。就是要重视研究,善于踱方步。要立足现实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研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课题。从交通工作而言,要很好地回答大局要求什么,人民需要什么,交通该干什么,交通能干成什么,科学制定并实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努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第二,坚持目标导向,以科学目标凝聚力量。一是目标要集中,要有突破性。交通系统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面广量大。必须善于统筹兼顾,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有限的精力下,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目标,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集中火力,聚精会神干大事。二是目标要清晰,要有有效性。要把大事想实,要事抓实,实事办实。今后一个时期,浙江交通工作聚焦的目标就是“通”到“畅”的问题。所谓畅,就是“人便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以“畅通”作为奋斗目标,以“畅通”检验交通发展成败,从注重客观指标转向尊重主观体验,从硬邦邦的数字转向活生生的感受,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判交通事业发展的成功度。三是目标要坚定,要有持续性。“十二五”目标是一个五年的中长期目标。政绩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首先就要在目标上一以贯之。对于科学的目标、认准的目标,必须执着坚定、持之以恒。只有咬定目标,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畅通浙江”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创造业绩。问题是着力点。讲成绩是为了鼓舞信心、增强信心;讲问题是为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有些同志对待问题的态度存在问题:一是坐而论道。不接触实际也不谈实际问题。二是视而不见。看到了也当没看到,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三是能推则推。认为不 是自己手上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不是自己造成的问题更不是问题。四是得过且过。认为过得去就是,总会有人来解决问题。当前处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今年将是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一年,尤其需要形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风气。一要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成绩和问题始终相伴相随,充分肯定成绩,同时认真对待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态度。把不足当作工作重点,把差距当作发展潜力。以提倡研究问题为导向,以能否解决问题为标准,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二要把准分析问题的深度。要找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最尖锐、最迫切的矛盾,找准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找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在交通最大的问题是“通而不畅”,没有真正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行的能力和效率还不高,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主要原因是:衔接不密。区际交通断头路、瓶颈路还不少,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各种交通方式、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甚至与铁路衔接得不够好,无缝对接的问题没有解决。管理不强。路容路况、公路收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整合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服务不优。如高速公路服务站问题突出,环境卫生等基本服务跟不上。三要强化解决问题的力度。研究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最终在工作效果上会出现强烈的 落差:思路差不多,力度差得多;想法差不多,办法差得多;语言差不多,行动差得多。要以实际的行动、管用的办法、强劲的力度去解决问题,真正以解决问题出业绩、见成效。

三、认真落实2011年交通各项任务,为“十二五”交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对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围绕如何更加突出畅通的主题再强调四项重点。

(一)通道要更加通畅。通道是交通的基本框架,必须坚强可靠。一是要拓展水路通道,围绕建设“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内河航运复兴计划,深入推进港航联盟建设,积极培育发展航运市场,努力打造省内成网、省外延伸、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联络世界的水陆通道布局体系。今年要加快启动一批“三位一体”平台项目,确保建成8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配套建设条帚门、蛇移门航道;加快建设钱塘江中上游航道衢州段、瓯江航道、长湖申线航道、湖嘉申线嘉兴段,加快推进京杭运河四改

三、富春江大坝船闸改造、杭甬运河宁波段三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要打通公路通道,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省际接口路”、“国高扩容路”、“重要疏港路”等难点,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发 展启动区等重点区域,完善高速公路骨架结构,强化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交通联系;着力加快嘉绍通道、龙庆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建成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力争建成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绍诸高速公路,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建成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至金华段拓宽、开工建设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开化段。普通公路建设要强调“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加快国省道、重要县道等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扫尾工作。三是要提升民航通道,要加快提升杭州、宁波、温州、台州、义乌五个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增强其客货运吞吐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民航部门和部队等方面的理解支持,争取更多的空域和航路资源,拓展、加密国际国内航线航班,提升民航运输综合能力。

(二)衔接要更加顺畅。枢纽是机体运行的关节部位,必须灵活管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零换乘,要通过科学规划统领、综合枢纽建设、场站布局优化,真正发挥交通枢纽整合运输方式,纲举目张的中心作用。一是要加强规划衔接。认真履行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协调职责,按照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编制规划,统分结合、衔接紧密,组织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形成相互衔接、结构完善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二是要加强城市交通枢纽建设。城市交通枢纽是统筹城内交通与城外 交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顺畅对接的关键部位,各项建设、各种政策应当向其倾斜,既要重视交通主枢纽建设,也要加快都市圈、城市群范围内重点城市的节点建设。三是要加强衔接城乡的运输场站布局建设。要结合中心镇培育工作,探索推进客货运一体的中心镇场站建设,优化场站资源配置,提升场站布局建设的综合效率。

(三)物流要更加流畅。车流、人流、物流是交通运输承载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快速流动才能体现效率。抓交通物流发展,我省已经在全国率先破题,关键是推进三个平台建设。一是要深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服务对象、强化服务功能、延伸共建合作,将物流信息平台打造成具有信息交互、商务交易、运营分析等综合性功能的大物流平台。二是要建立物流园区服务指导平台。总结推广物流园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园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统一标准、形成规范,加强服务指导。三是要探索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整合平台。加快建立龙头企业培育的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建立物流龙头企业发展的融资保障体系,引导物流企业通过重组、合作、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

(四)服务要更加舒畅。交通运输业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服务业,最终还是看服务质量。要把交通运输业打造成为人民群众体验更加满意、心情更加舒畅的现代服务业。一是要提升 路网运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要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二义性路径设别系统、计重收费等三大系统的作用;加强公路网络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的全覆盖监控。二是要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研究推进服务区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服务区管理责任,加强服务区考核评比,切实提高服务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三是要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制定出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实行高速公路强制养护措施;着力加强干线公路、干线航道养护管理,健全公路路况、航道功能监测评价系统;严格落实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和制度,确保地方政府配套投入,切实加强乡镇养护管理站建设。四是要研究加强城市公交管理问题。提高城市公交综合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五是要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安全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确保突发事件条件下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运输。

篇6:全省2011年烟草工作会议现场

1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奇葆书记非常重视旅游工作,专门作了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近几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省委和奇葆书记对全省旅游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是对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巨峰省长、彦蓉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巨峰省长还作了重要讲话,为我省“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遭遇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冲击,饱受重大疫情甲流h1n1的深刻影响,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压力,全省旅游行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过去的五年中,也是我省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五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远远高于全国13.7%的水平,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的9.8%提高到10年的10.8%以上(地震前曾达到11.6%),全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州县党政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省级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省旅游行业的拼搏奋斗!刚才会议表彰了“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彦蓉副省长、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落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十二五”的工作任务,吹响“十二五”的进军号角,所以下面我结合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巨峰省长的讲话,以及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全面深刻把握、落实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的重要指示,迅速有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十二五”时期,我们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我们要主动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在大局中做好战略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结合,要把培育旅游消费作为落实“扩内需”和“稳外需”战略的有力渠道,作为落实“保增长”和“稳增长”战略的有生力量,落实“调结构”和“促转变”战略的重要方面,平衡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惠民生”和“促协调”战略的重要工作,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旅游具有消费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消费不仅明显拉动民航、铁路、公路、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发展,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巨峰省长指出,四川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的,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文化是我省的优势之一。去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的比重就达到31.4%,这意味着旅游业已在服务业中占了三分之一,所以要主动的融入到现代服务业中各产业,充分挖掘、利用现代服务业中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产业要与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长旅游新业态的产业链。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既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推进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很好的模式。

第三,把旅游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改善民生”指的是两层意思,一是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如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就不是民生产业。第二旅游具有突出的富民功能,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首先受益的是老百姓,在红色根据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富民功能更突出。其实旅游不仅富民,也富财政,特别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像九寨沟县,旅游对财政的贡献应该说相当大的。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研究市场,细化措施、合理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同志们,我认为,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深刻体会旅游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切实

增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创四川旅游发展奇迹。

二、努力开创“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采取的许多做法值得总结,巨峰省长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概括为五个

方面的经验,一是政府主导、营造环境,二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是细分市场、特色发展,四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五是扩大宣传、开放合作。这五点总结得相当好,把旅游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以及这五个工作相互的有机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是全省旅游发展和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从我们旅游行业内部推动工作来看,我认为也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工作方法,至少有四点:一是坚持紧扣中心、遵循规律。这是旅游部门的基本功,作为旅游部门要看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考旅游工作如何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但光紧扣中心还不行,还要遵循规律发展旅游,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能做到轰轰烈烈,不能做到扎扎实实。二是坚持面向需求、强化服务。面向需求,就是面向游客需求、面向旅游企业的需求、面向基层政府和基层旅游局的需求,要针对需求来强化服务。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最终要依靠基层,要依靠县、市(州)。但旅游部门一定要指导旅游发展。在上次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上,我向巨峰省长宣传灾区“点石成金”旅游投资理念,即在灾区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风貌改造等方面,稍加投入加上旅游的功能就变成旅游产品了。巨峰省长建议我向市州党委书记、市州长宣传,所以,如果相关市州县,能安排一点钱去完善旅游功能,让旅游部门去指导建设、引导发展,就是做好旅游工作了。四是坚持应对危机,主动创新。我旅游是最能创新的行业,如何创新,首先找难点、找问题、找危机,针对这些再去想办法想措施解决,就是创新。同志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经验,这是工作的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对于“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已经明确指出了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要按照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四川新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发展要坚持和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即数质并举,整体跃升;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要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有集群发展,才会有规模效应,才能节约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旅游的集群发展是以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为旅游要素聚集空间,也是旅游产业布局的空间,要在这三个方面引导推动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四是坚持统筹发展,以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三个主体作用,促进文化与生态、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等协调发展,同时要统筹旅游形象、功能和机制;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要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把破坏变成有利,如杭州西溪湿地开发,把老百姓迁出后丢弃的破船、粪桶等全部利用起来,把破船变成了装饰,把粪桶变成了垃圾桶,游客看到又生态又融洽。因此,要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之中。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目标,得到了蒋省长的充分肯定,认为非常用心、非常有新意。我们把“十二五”目标细分成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行业目标。经济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达到12%以上。昨天在《中国旅游报》上我看了上海市旅游业“十二五”目标,要到5200亿,我省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社会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拉动社会就业约450万人。行业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旅游行业发展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00家星级饭店,10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资产1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以上年经营收入过亿的旅游企业小巨人。

总体来看,我省的指标有点保守,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上海把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和自己的旅游发展指标结合得很好,大胆地提出了滞留天数、人均消费、入境人次、出境人次等指标,我们要认真研究,是不是把这些目标提出来,而且把任务下到各市州。各市州要有这个意识,提高质量必须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着力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力争“多核”带动、“多城市”支撑、“多业态”发展。多核带动,过去四川旅游叫得响的只有九寨沟、峨眉山等少数几个,今后要培育多个核心;多城市支撑,过去只有个成都,今后要结合全省城镇化规划,要培育多城镇支撑。要实现“1+5+10+10”的发展框架:“1”就是“1极”,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5”就是“五大旅游经济板块”,分别是大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旅游经济板块,21个市州全部包括在这个5个板块里了。第一个“10”,是指十大精品旅游区,包括成都、大峨眉、大九寨、攀西、嘉陵江流域、中国白酒金三角、“两湖一山”、中华大熊猫、香格里拉、大巴山等旅游区;第二个“10”,就是“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指在全省具有带动性的线路,包括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的九环线、成乐雅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四条精品线,以及下一步要着力新推的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红色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还有一项没有讲,就是“十二五”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原来定了12个旅游项目,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些项目全是宏观项目,而市州提供的项目更多的是产业项目,主要靠市场完成的。因此,会后请各市州花半个月时间,结合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抓紧梳理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如必须开通的旅游公路,必须接通的旅游断头路,旅游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旅游休憩点,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要抓紧报上来,以便争取进入省上计划。

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全省旅游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以下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意义的四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我讲四个工作着力点,或四个大方向的工作。

第一,着力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提了很多年,我也曾专门写了文章,系统阐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但如何在工作中把握,还是个难点,我认为至少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旅游产品升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产品升级就是满足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要高端化,特别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所谓休闲度假,就是把游客留住,增加停留天数,增加人均消费数。怎么留住游客?当前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养生,四川没有海、缺少阳光,但是四川可以发挥健康养生优势,如道教养生,佛教养生、中医药养生等。还有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产品开发中要研究如何留住小孩和老人,我今天在这个会上提出来,这不是细节问题,产品升级必须在这上面下功夫,要去指导企业,既满足成人需求,又适合小孩和老人,时间延长了,消费自然就扩大了。二是推动结构优化,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必须优化,我省在娱乐和购物两方面都比较差,要努力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第二,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一是满足需求创新业态,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认清了需求,找准了需求,满足新的需求,自然就创新了业态。二是产业融合创新业态。旅游和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通过要素的链接,延伸产业领域,自然产生新业态,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创新业态。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数码、激光等高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我们要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今年春节,乐山创新推出了声光秀,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冲击,就是利用高科技创新业态。

第三,着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十二五”时期不能再仅仅推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大熊猫等单一旅游品牌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品牌,一是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相对于“中国制造”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而言,打造“中国服务”,中国旅游是最重要的支撑。在四川,就要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服务品牌。这个品牌是个整体品牌,是由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居民共同完成的,没有行政区域界限,没有所有制界限,更没有政府和老百姓的界限。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体系。“十二五”时期要克服本位主义,不能抱着金品牌不放,虽然还要做好做大,但一定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意识,把“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个总体品牌喊响喊亮,建国际国内多元化细分市场组合品牌形象,不同口号的品牌体系,不断增强对市场的感召力,开创旅游组合品牌营销的新格局。另外,在“四川旅游”品牌下,成都、阿坝、乐山等各市州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

第四,着力实施旅游线路统筹。一是用线路统筹的方法解决如何抓旅游的问题。旅游线路统筹理论是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完成,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把发展旅游的所有方面全部概况了,是科学发展旅游产业的“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的切入口和工作要领。国家旅游局也是认可的,已经把线路统筹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省是线路统筹理论的创始地,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运用好,完善好,发扬光大。二是要用旅游线路统筹促进旅游要素结构的优化。要素结构的优化必须用线路统筹,通过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线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传统旅游要素,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在广元召开了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现场会,广元市运用旅游线路统筹打造剑昭线成效非常好,很多分管旅游副市长说没有想到广元通过这个抓对了,回去一定要抓线路统筹。一个新生事物,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它是真理就会被掌握,就会被认识。三是用旅游线路统筹推动旅游要素集聚发展。要围绕旅游城镇、旅游景区和旅游通道等配置要素,形成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带,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向构筑旅游经济发展“轴”的转变。不仅是一般景区,乡村旅游同样可以运用线路统筹,乡村旅游可以视为一个景区,去乡村旅游的道路同样是旅游通道。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历史发展方位

今年,2011年是特殊而且关键的一年,从我省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方位来看,今年是5个时间段的交汇节点。

第一,今年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从1999年开始,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四川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总收入和增幅都位居西部地区首位,旅游总收入在西部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八个超过千亿元的旅游经济大省。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十年,四川旅游完成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第二个十年,四川旅游要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第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我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5年累计实现6438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亿,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十一五”的大发展为“十二五”的新跨越奠定了基础,也把我们推上了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快不能慢、只能好不能差的更高平台。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第三,今年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的第二年。地震灾害过后,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年提升计划,制定了十大目标任务,并量化分解到每一和每个市州。从目前来看,2010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那么今年非常关键,要实现2200亿的总收入,旅游投资和招商引资要达到“双100亿”。在这里我要讲一下,这个旅游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给旅游局的钱,凡是用在旅游发展的投入和资金,都是旅游投入,要善于统计旅游投入,要按进度报给省旅游局产业处。

第四,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最后一年。国务院规定的三年重建任务,今年必须完成。我们现在已经开工86%,完工63%,剩下的这一年全部完成,时间点是9月底,不仅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还要以加快产业振兴为支撑,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决胜之年。明年底后年初,本届政府换届,今年的发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本届政府整体工作的完成,必须全力以赴。今年是抓好“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只有抓好了才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创造出新的辉煌!

四、全力以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在准确研判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历史方位后,我们要明确今年全省旅游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全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旅游产业这个主题,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这个总体目标下面还有4个分目标。

第一,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指标永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位指标,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计划要达到2200亿元。按照三年提升计划和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要在的基础上净增1000亿,达到25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以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是1886亿元,按照16%的增长率,今年就要达到2187亿元,2012年才能达到2500亿元,所以今年2200亿元这个目标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第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数”“质”并举。关键是提高游客数量和停留天数。数量上,要完成三年提升计划中的任务,质量上,要完成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大突破和旅游服务质量继续提升两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去年虽然投诉率下降了30%,但是不等于没有服务质量问题。走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道路,是我省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实现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四方面相匹配、相协调、相统一。

第三,旅游信息化、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今年省旅游局来搭建这个信息平台,虽然是信产公司在运作,但这是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请同志们一定重视并加强监督。要用标准化引领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旅游标准化示范省。

第四,在“3+1”四区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这是旅游工作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关键。“3”就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1”就是地震灾区。“3+1”四区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今后要加大力度推动“四区”旅游大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办好国际文化旅游节,展示灾后旅游重建成果。4月份即将召开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和推广我省灾后科学重建的成果和经验。这次活动要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尤其是6个重灾市(州)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围绕“先导产业富民生,科学重建更美丽”的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推广旅游新产品,特别是宣传方面的工作,要提前进行,营造浓厚节庆氛围,注重接待细节,向海内外展示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新形象、新面貌,进一步扩大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力和注意力,3月份就要在省电视台出现题花,3月中旬开始在四川新闻联播播放30多集的报道,希望市州和我们一起来做。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国内旅游主题,推广系列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整合营销联动机制,放大宣传效应;筹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完善旅游商品和引导自助、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开发的平台。

二是编制完成和下发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通过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查,要尽快按照会议要求修改完善,特别是从全省的角度包装策划好项目,各市州也要主动提供项目;还要征求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内外旅游专家意见,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尽快按程序报省政府审定批准实施,同时上报国家旅游局;要尽快收集各市(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汇编成册;编辑出版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相关成果。此外,还要通过印发、讲座等方式在全行业、全系统大力宣传“十二五”规划,让各市(州)、县(市、区)分管旅游的领导、旅游局长,旅游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到底要如何发展,自觉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

三是引导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是引导建立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继续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出台四川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启动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阆中古城、西岭雪山—花水湾、红格温泉等创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工作。鼓励各地积极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业态,发展和培育温泉、中医药养生、运动休闲、湖滨、森林、冰雪、古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第二是指导建设旅游线路精品。要继续巩固市级行政区域内的线路统筹工作,认真总结和全面推广成都、乐山、广元和遂宁等市线路统筹经验和模式,继续完善成乐线、九环线、西环线,要充分利用乐宜、川渝、川陕、川黔、川滇等高速公路开通的机遇,积极探索市际间和省际间联合开展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统筹工作,以打造世界遗产国际精品旅游线、三国文化国际精品旅游线等省际旅游线路产品为抓手,推进成渝、川陕甘等跨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质性协作,实现品牌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第三是指导建立旅游目的地体系。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的交通优势,着力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多层级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构建和完善现代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和现代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旅游“通道经济”发展格局,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综合效益。

四是引导和指导“3+1”四区旅游大发展。这一点既是今年的目标任务,又是重点工作。民族地区,以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为重点,特别是抓好藏区旅游,重点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特别是抓好乡村旅游,来抓好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藏区精品旅游线路、精美的藏区旅游村寨和规范化的精品藏家乐、牧家乐;革命老区,要配合国家旅游局做好《西南片区红色旅游规划》编制,积极发挥省红办职能,加强与发改、交通、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支持,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城镇和通道的建设力度,增强革命老区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今年重点抓秦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要做好《秦巴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优先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就是大小凉山的扶贫,要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地震灾区,借助“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组织开展《“三基地一窗口”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都江堰减灾防灾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汶川映秀5.12地震纪念馆、北川曲山大爱中国博物馆)、绵竹汉旺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什邡穿心店志愿者公园、青川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都江堰虹口地震遗址地等产品建设;重点深入实施好灾区“新五大旅游行动”,打造大龙门山等新旅游经济区,以树特色品牌、推线路产品、拓客源市场、提服务品质为抓手,提升地震灾区旅游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灾区旅游产业振兴,增强我省灾区造血功能。

五是基本完成旅行社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全面推广使用好旅游信息采集体系,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采纳我们提出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四川旅游综合数据库和四川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推广旅行社600家,构建全省旅游景区、酒店、车辆、乡村旅游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改版四川旅游政务网、资讯网,建立商务网,整合建立“四川旅游网”,政务网改版一定要漂亮,要有特色,一看就是四川旅游;21个市州、80个县市区旅游网站改版要有新亮点,整合省、市、县三级网站系统。深入推进千条线路工程,提高线路编制的数量和质量,探索线路信息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一定要把宣传重点放在网络上,加大网络投入。

六是基本完成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四川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搭建横向从政府到企业,纵向从省—市(州)—县(市、区)的试点体系;举办全省旅游标准化培训会及阶段性工作会,在全省旅游行业普及旅游标准观念,提高旅游标准意识,增强旅游标准技能;对全省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等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价体系;制定涵盖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工作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和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20部,构建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创新标准实施方式,加大对各类创建单位的辅导力度,引进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旅游标准实施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构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宣传和报告机制,定期向社会和媒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中国旅游报和四川旅游政务网开辟“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

七是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一直认为,服务是旅游业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能否提高普通旅游者特别是散客的“快乐指数”,将反作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第一,要求旅游企业和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我省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别是建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主要靠标准化,就是建立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和游客满意度的监控体系机制。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强旅游安全检查、督促、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大旅游应急管理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接待能力,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整体发展联动,使旅游服务提升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第二,就是要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和依法消费,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让游客识别消费陷阱,走出旅游消费误区,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共铸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和谐氛围。今年春节后省旅游局的第一个新闻通气会就是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当然还要两头抓,加强对旅行社的规范和引导,各级旅游协会一定要发挥好作用。

八是进一步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近年来我省旅游行业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旅游系统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赞誉,去年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省旅游局政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100%,对全省旅游行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98%,全省游客百万投诉率为0.4,比上年下降30%。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批过硬的干部队伍。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省旅游局的干部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我觉得也还有些问题,比如向下伸手、对下摊派,尤其是一些个人的事情向下面提要求;全省旅游系统干部作风总体不错,但我觉得还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强化党风廉政和党性建设,要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努力学专业成内行,不要当官做老爷。各级领导务必把队伍建设好,这不光是地方党政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我省旅游行业的作风,务必摆正心态,把各级旅游部门建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树立良好的旅游行风,行业风气,要将旅游行风建设融入到行业监管、法制建设、执法检查、诚信建设之中,变管理为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重点解决损害游客合法权益,损害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权益的突出问题,为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2011年是我省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加以研究,以适应更高的要求。对于旅游业来说,我前面总结了四点,这个地方我只讲两句话,要干好工作就必须“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作为主要思想。跳出旅游抓旅游,实际上就是紧扣中心,怎么紧贴党委政府领导思考的重点。遵循规律抓旅游,是要求我们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供给与需求规律来抓旅游。实现“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根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具体来讲,我提六个方面要求,一是深化需求市场的研究,强化以销定产的意识;二是进行要素配置研究,贯穿线路统筹意识;三是开展横向对比研究,树立学习竞争意识;四是针对重点难点研究,强化创新发展意识;五是搞好统筹协调研究,筑牢团结协作意识;六是注重轻重缓急研究,强化集体领导意识。这是我在省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讲过的,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同志共勉,以便更好地推动旅游工作。

同志们,推动“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要求更高,但机遇更多、信心更足。新的一年,我们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国家旅游局的正确指导,有省直各部门的积极支持,有各市、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省旅游业界的努力拼搏,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按照省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和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犹豫,强势推进、强力执行、强化落实,切实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为建成西部经济高地,特别是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的90周年诞辰!

上一篇:倾心那平凡而新鲜的浪漫作文800字下一篇:高一作文青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