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处理流程

2024-06-14

工伤处理流程(通用10篇)

篇1:工伤处理流程

上海一片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YPT Catering Management Stock Co.,Ltd.工伤的处理流程与工伤认定范围

一、工伤流程

请各位负责人平时工作中做好安全培训,若有员工发生工伤后,请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步:做好紧急救护并及时送医院就诊,需正规医院,可以提供正规发票(无发票的费用,公司不予承担),另工伤保险仅负责医保范围内部分,如果医生有建议非医保范围内的设备或服务,因此额外产生的费用由员工或其家属自行承担;

第二步:指定代理人接手员工手头工作,通知人事部及上级主管,说明工伤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同时通知员工家属;

第三步:部门负责人分析工伤产生的原因,形成《工伤发生原因分析报告与应对措施》发送到人事部及其上级主管,并做好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及员工培训,以消除隐患,避免同类工伤的再次发生;

第四步:保管好员工就诊的所有单据,在员工就诊结束后,寄送到人事部,由人事部跟进理赔事宜;

第五步:人事部理赔完毕,将相关人员垫付的费用返还;

第六步:人事部将工伤事迹编辑成《安全培训教材》之案例,定期对相关部门进行培训,以提高公司整体的工伤防范意识。

二、工伤认定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上海一片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Shanghai YPT Catering Management Stock Co.,Ltd.(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篇2:工伤处理流程

一、事故伤害发生后﹐单位主管及同事应协助受伤害员工于第一时间内,送往社会保险定点医院救治﹐伤情危急的可先送就近医院抢救。

二、单位主管需提出报告﹐详述事故发生经过﹐具体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送人事单位留存。

三、人事单位应检附相关数据向社保部门书面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依规定申请医疗补助。

四、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数据如下﹐需请单位主管和受伤员工配合提供﹕ 1.工伤认定申请表(社保局领取)2.工伤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3.工伤员工的初次诊疗记录原件、复印作(可为疾病诊断证明书或门诊病历)4.工伤员工的劳动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可为劳动合同或入职档案)、受伤当月的考勤记录(受伤时间为每月1日的需提供上月考勤记录)

5.见证人的证人证言(2人)和证人工作证复印件,证言需证人签名并按指模。

五、工伤申领待遇(工伤医疗待遇与工伤补偿待遇需一同预约时间办理)1.工伤认定书复印件1份

2.工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一寸免冠彩照1张 3.定点医院医疗费用单据及对应的费用明细清单、门诊处方(注:清单与单据金额要相符)

4.定点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和出院证明、门诊病历、仪检(CT、MRI、B超、X光等)报告

5.用人单位公章、用人单位开户帐号的印鉴卡或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6.工伤职工本人银行帐号资料(无住院无伙食补助的不需要提供)

篇3:工伤事故处理问题探讨

地质勘探队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地质灾害高边坡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问题1 工伤性质的认定是否受当事人事故责任大小的影响?

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纠纷, 最首要的就是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使工伤认定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工伤认定取决于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凡是与用人单位有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认定其有劳动关系。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 但是在事实上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的, 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按照劳动关系同等对待。至于用工的种类和用工的期限, 都不是特别考虑的因素。因此, 职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 发生工伤事故后无论责任大小都不影响其工伤的认定。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2010年6月3日, 钻机班长冯某带班操作ZPC钻机施工, 钻机技术状况良好。18时20分因空压机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停止送气, 造成钻机无法工作而停机。19时15分恢复送气到机场 (安装钻机的地方) , 冯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独自一人回到离地面高度3m的12号钻孔平台开机作业。因钻机操作平台脚手板铺设有缺陷, 下雨湿滑, 冯某在操作过程中重心偏移脚踏空失稳, 导致衣服前摆被绞进钻机卡盘上带毛刺的固定螺帽上, 身体随同主动钻杆在空中旋转, 人体猛烈撞击钢架管, 造成颅脑外伤, 身体多处严重撞伤, 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1时在送往医院途中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操作责任事故, 但是按照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和工伤事故赔偿无过错责任的原则, 冯某工伤性质的确定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益并不因此而受影响。

问题2 工伤认定是否完全考虑三要素与行为目的一致性?

通常, 工伤的概念可理解为:在工作场所, 工作的时间内履行工作职责或接受单位委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但在实际工作中, 时限、场所和职责三要素往往不是全部具备, 此时应重点考虑其行为目的来确定是否为工伤。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因建设、设计单位工期要求时间短任务重, 经常安排施工人员加班赶工期。2009年国庆放假期间, 公司一名职工未经安排, 私自来到工地加班, 结果被高处落物击中头部造成脑震荡重伤。

事故发生后, 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规定, 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工作时间, 不仅是指劳动合同规定或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 也包括单位要求的加班加点时间。但该单位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 未经单位安排, 主动加班, 只要是在从事本职工作, 也应认定为工作时间, 在此时间内工作受伤, 应按照工伤处理。单位能够证明该职工是在从事私人事务的除外。

问题3 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伤责任自负”的条款是否有效?

为避免工伤事故责任, 雇方采取所谓“个人承包”, 并在合同中明确“工伤事故雇方概不负责”的做法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其实, 雇佣之间的合同只是双方用工的一种形式而已, 而非真正承包, 雇方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责任不会因为雇佣关系密切而消失, “概不负责”的约定是无效的。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招用临时工, 要求工人进公司前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8月, 公司一名工人在一次施工中不小心被砸伤, 右腿骨折, 先后花去医药费6.4万多元, 造成该工人不能正常出工, 回家养伤。伤者向公司要求补偿, 但公司以进公司时签订的劳动合同已经规定:“发生工伤概不负责”为依据, 且医药费已经给予报销, 所以不能再给伤者工伤补偿。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9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均有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的权力。因此, 公司与该农民工在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无效, 属于违法合同, 公司应承担该农民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

问题4 委派与被借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 谁承担主体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决定了用人单位是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 单位人员受派外出, 委派单位是委派行为和旨意的发出者, 受派人员是行为和旨意的执行者, 委派期间发生伤亡事故, 委派单位是当然的责任主体。

同样, 单位外借职工的工伤事故也应由原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因被借调职工的工资、履历等与工伤保险有关的档案资料, 一般应由原用人单位保管, 并不在借调单位之间转移, 所以, 原用人单位应是责任主体。

但是委派和借调, 原用人单位都可与接受委派的单位或借调单位签订有关工伤协约, 共同解决工伤保险补偿。

【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 2010年甲公司因设备检查维修, 请乙公司技术员李某帮忙维修, 双方约定, 将乙公司技术员李某暂时借调到甲公司, 借调期为6个月, 在借用期间, 李某的工资由甲方支付。李某在甲公司维修设备时发生了工伤事故, 并被认定为工伤。

出院后, 李某找到甲公司支付其治疗费和其他伤残待遇。甲公司认为, 在其与乙公司的借用协议中, 双方只约定了甲公司在借用期间只需要支付李某工资, 但是对于工伤保险事项, 双方未作约定。因此, 李某的治疗费用和工伤保险待遇该由李某的单位乙公司承担支付。于是李某找到乙公司, 要求乙公司赔付其治疗费及伤残待遇, 但是乙公司称李某受伤发生在为甲公司工作过程中, 而非发生在原单位。因此, 乙公司认为, 李某的伤残待遇及治疗费用应该由甲方承担。

根据我国《工作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 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因此, 本案中, 李某的工伤保险待遇应该由原用人单位即乙方承担, 甲方因没有签有关工伤协议, 可不承担工伤补偿费用。

问题5 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

国家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 如何划分事故单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在租赁、承包过程中, 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无经营证照, 仅为个人 (或合伙) 与出租方或发包方签订租赁 (或承包) 合同,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不是独立法人, 属于单独核算单位,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是独立法人或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 若其生产经营活动完全脱离了出租方或发包单位而自主生产经营, 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承租方或承包方为事故单位。

操作人员正在对钻机做开钻前的最后调试

篇4:工伤处理流程

关键词:公司注销;工伤待遇;股东赔偿

如本律师最近代理的一起典型案件:郑某自2012年2月起在某金属制品公司上班,主要从事钢管捡料及搬运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金属制品公司亦未给郑某缴纳工伤保险。2012年8月20日14时许,郑某在工厂工作时左手中指被机器压伤,经医院诊断为左手中指指骨骨折、左手中指血管神经损伤。因金属制品公司拒绝支付郑某相应的赔偿费用,郑某于2013年2月28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其与金属制品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金属制品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差额部分及经济补偿金等。在仲裁过程中,金属制品公司于2013年5月30日办理了注销登记。2013年9月17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郑某与金属制品公司从2012年2月到该公司注销之日的事实劳动关系成立,并支持了郑某关于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仲裁请求。金属制品公司不服该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于2014年2月18日判决金属制品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等。金属制品公司不服法院判决向中级法院上诉,中级法院于2014年8月12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4年11月21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郑某2012年8月20日左手中指指骨骨折、左手中指血管神经损伤为工伤。2015年1月21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十级。郑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该会认为本案的主体不适格,遂于2015年8月26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郑某不服该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此案的处理,涉及两个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一是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系自然人,他是否是劳动争议案件的适格主体;二是郑某的工伤保险待遇由谁赔偿。

一、公司注销后,用人单位的自然人股东是否是劳动争议案件的适格主体

有人认为,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和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调整的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但均不包括公民自然人。并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更是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而本案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纠纷,由于主体不适格,因此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本律师认为: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其法人资格丧失,确实不能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案就成为一个死案。因为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号令)第八条“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依法将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该部门规章明确规定了在“有些时候用人单位已消失”的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将用人单位的出资人列为案件当事人的,因此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可以成为本案中的当事人。所以本案将刘某列为当事人符合法律的规定,刘某是适格的主体,本案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二、公司注销后,公司股东是否应当对原工伤职工承担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虽然解决了刘某的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本案的核心问题,即郑某的工伤待遇到底由谁来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并且《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可是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现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其法人资格已经丧失,无法承担民事责任。即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金属制品公司注销后分别作出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伤残等级的评定,但是郑某依然无法找金属制品公司支付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

既然刘某是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那么他是否应当承担郑某的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呢?

本律师通过查询金属制品公司的工商档案得知,其系刘某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而《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另外,该金属制品公司在注销时既未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在清算组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也未于六十日内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更没有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在公司清算结束后制作《清算报告》。所以,作为清算组成员的刘某没有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且,作为该金属制品公司负责人和清算组成员的刘某,在明知郑某正在申请劳动仲裁,应当考虑到郑某工伤待遇的给付问题,但他仍然在未支付郑某工伤待遇的情况下注销了公司,给郑某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此有恶意逃避债务之嫌。

终上所述:本律师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予以保护,郑某在金属制品公司工作期间遭受工伤,依法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国家设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由于金属制品公司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因此应由金属制品公司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负担郑某的工伤保险待遇。虽然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但其系一人有限公司,其股东刘某无法证明其个人财产独立于公司财产,且刘某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因而其应当依法承担对郑某的工伤待遇赔偿责任。这样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更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邹汉英诉孙立根、刘珍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蒋文虎(1987.6~),男,四川省营山县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3级政法干警硕士研究生。

篇5:工伤赔偿处理流程

第一步: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保机构工伤部门领取)

第二步: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2)首诊病历(医疗诊断证明)及有关检查报告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复印件(验原件);

(3)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4)员工工作考勤记录卡(考勤表)复印件(验原件);

(5)现场目击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及其它旁证材料(如:物证、书证、片、录音等);

(6)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须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它有效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7)属暴力人身伤害的须提供案发地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法院的判决书复印件验原件);

(8)其它材料等。

第三步:到单位所属区社保工伤部门提交材料。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开出《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开出《补齐材料通知书》;

第四步:材料基本收齐后,如申请人为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工伤保险部门应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事故调查处理通知书》,核对有关情况;收到用人单位书面回复后,如双方有争议,工伤保险部门应进行调查、核实;

第五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并核实后,工伤保险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开出《受理告知书》;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开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第六步:工伤保险部门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并于20个工作日内送达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

工伤职工申请工伤理赔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

1、《深圳市工伤认定书》(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2、《深圳市工伤(职业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深圳市工伤职工自愿不做鉴定保证书》(原件一份);

3、工伤医疗门诊病历本、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收据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一份);

4、单位银行账号、职工本人的银行存折(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保险范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视同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五)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注:该项情形,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一级伤残 为 二十四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 为 二十二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 为 二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 为 十八个月的本人工资。

(2)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残疾退休手续,由工伤保险基金以下列标准按月计发至本人死亡。

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二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三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四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

(3)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如下标准支付护理 费:护理费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计发,一级为百分之六十,二级为百分之五十,三级为百分之四十,四级为百分之三十(护理费按照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同步调整,负增长时不调整)。

(4)一级至四级残疾的职工户籍由深圳迁往原籍的,其伤残津贴可由深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标准每半年发放一次。

用人单位应当按深圳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发给六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等,由用人单位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5至6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何种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伤残 为 十六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 为 十四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

5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70%,6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 计发 五十个月,六级 计发 四十个月。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 计发 十个月,六级 计发 八个月。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7至10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哪些一次性的赔偿?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七级伤残 为 十二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 为 十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 为 八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 为 六个月的本人工资。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七级 计发 二十五个月,八级 计发 十五个月,九级 计发 八个月,十级 计发 四个月。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七级计发六个月,八级计发四个月,九级计发二个月,十级计发一个月。

工伤职工应何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医疗终结期需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

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首次鉴定(伤残等级、医疗终结期、辅助器具安装、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一、申请条件: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本市务工人员,根据《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中中毒医疗终结鉴定标准》(1992)粤劳险第51号文规定,伤情相对稳定,已满最短医疗期伤情相对稳定。

二、申报材料:

(1)、工伤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和被鉴定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工伤医疗有关资料(原始病历、X光片、CT片、MRT片及检查报告单等)、(3)、张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4)、未参保无工伤认定书的应提供所在单位证明;非法用工 的应提交属地工伤管理部门的非法用工证明;

三、办理程序:

1、申请人填写《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经审核符合申请条件者领取《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通知书》;

2、按《鉴定通知书》,上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带齐相关资料进行鉴定并领取回执。

3、申请人凭回执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领取鉴定结论。

篇6:工伤处理流程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5.职工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负举证责任:有劳动合同的,提交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的,提交证明材料,如工资条、银行卡等工资报酬领取的证明或者是单位同事的书面证明。

6.用人单位与职工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可以提交劳动仲裁解决,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7.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8.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9.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劳动能力鉴定流程的说明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5.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篇7:企业职工工伤处理流程

1、接到工伤报告后,安排合适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伤员送到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抢救。

2、保护事发现场,拍片、人员访谈做笔录,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和收集资料工作,并一一归档。

3、最好人力资源方面也慰问一下伤员,顺便再确认一下工伤的整个过程。同时交待其收齐好所有医疗发票。

4、写好工伤报告,下发处理文件

5、在事发30日内上报劳动部门有关方面,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表

伤亡人员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合同)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病历卡)

伤亡人员本人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

伤亡人员或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委托他人申请的,需提交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书)

企业营业执照或机关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

★外来人员综合保险保险凭证封面及被保人清单 ★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材料(行驶证、驾驶证、交通事故责任书)

★伤者受伤当天考勤记录

★市区县综合治理委员会(包括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证明材料

★革命军人伤残证件

★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材料

★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

★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遭致人身伤害的证明材料

其他:事故报告(用人单位盖公章)

所有材料都需加盖单位公章,有★则是根据情况要上交的材料

6、在2个月内等待劳动部门有关方面的《工伤认定》结果。

7、工伤被有关部门认定,下发《工伤认定书》,工伤员工签字,复印存档,复件寄有关部门。

8、医疗期满,病情稳定,申请工伤等级鉴定

9、报销相关医疗费用。所需材料如下:

工伤认定书复印件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复印件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意见书复印件

医疗凭证

工伤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工伤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银行到帐的账户复印件(工商、上海、浦发、农业、邮政)

劳动能力鉴定费发票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加盖公章

委托单位办理的,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 配置辅助器具的证明

10、上保险中心申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1、如果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为其做表发放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2、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记录,记录种类如下: 发薪记录 受伤员工主张权利,人力资源部工作依据

篇8:论工伤的认定及处理

关键词:工伤,工人权益,监督

一、认定工伤存在的法律问题

1. 工伤认定“三要素”的界定模糊。

工伤认定的三要素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及“工作原因”, 但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词条解释, 从而导致相应的执法困难。一方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本身并没有对认定工伤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 在对某些既可作工伤处理亦可不作工伤认定的情形、或者处于二者边缘的情形作出认定时, 执法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同时也会使得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有争议的情形下难以取信于劳动者。

2. 列举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列举法能在具体案件中提供法律依据, 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起到一定的限制, 但同时也会对未被列举在法条中但同时又应被规定在其中的情况关上大门。在这一立法模式下,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中不免陷入无限裁量空间与“无法可依”并存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可能出现法院的认定与行政部门的认定冲突的情况。

3. 部分法律规定不合理。

央视《今日说法》在2009年5月曾做过一期题为“难断的48小时”的有关工伤认定的节目, 讲述了两个案例, 一是一名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 在医院治疗数日后死亡的故事。二是一名职工由于过度劳累在家, 未在工作场所突发疾病死亡, 而是在家休养时48小时内突然死亡, 两起案件的法官做出了不同的判决, 前者不认定是工伤后者认定是工伤。法官的确是依法断了案, 因为根据现行法律, 两起案件确实应得到不同的判决, 但值得反思的是, 如果长此以往, 必将造成法律权威性的缺失和对法律信任感的质疑。

二、对工伤认定的处理建议

1. 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5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即使是这种或复议或诉讼的选择模式, 仍要求社会保障部门对工伤案件进行预决, 而且对行政复议不服, 仍要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还是有程序繁琐之嫌。如能通过另一种简易程序审理工伤案件, 或采用或复议或诉讼的二选一最终程序模式, 那将方便许多。

2. 加强对工伤案件处理的舆论与行政监督。

由于工伤案件的社会性很强, 立法又尚不完善, 对于“过劳残”等一类处于法律边缘的案件, 尤其需要通过社会广泛的监督来健全法制, 指导争议的有效解决。固然舆论不能成为法官定案的依据, 但舆论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却能够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 一方面为作为个人的法官提供参考, 权衡利弊, 另一方面为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依照自由心证合法合理合情断案提供保障。

目前工伤案件认定和处理的核心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工伤的认定决议, 这种认定主体的单一性欠缺监督机制, 法院对于认定的非工伤案件属于非受案范围, 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抗衡, 或者法律体系进行监督, 必然导致对我国工伤案件的处理信服度大打折扣。因此, 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尤其是不认定为工伤的决议, 需要有敢于怀疑的部门, 怀疑的依据是相应的立法、司法解释、甚至是司法既判力, 进行国家相关部门对该认定程序和认定结果的监督抗衡。

3. 完善工伤法律制度。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之所以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单位的工伤认定标准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认定标准存在不一致, 只是在处理问题时, 我们很多时候片面地将问题原因归咎于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当双方只能根据已有的列举而非实质性标准作判断时, 结论分歧就在所难免。然而即使允许这种推定, 各地部门之间也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认定。所以, 一套完备的、细致的和统一的认定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工伤认定关系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反映着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对劳动者的重视程度, 所以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是详尽完备越具有社会意义。同时, 劳动者作为受保护方, 更加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发生工伤事故之后, 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4. 加大对职工劳动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

劳动者往往由于法律知识欠缺, 维权意识淡薄而在工作中经常遭受不必要的麻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个人健康, 心存侥幸;对用人单位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生产条件视而不见, 对单位不为自己购买工伤保险无认识;维权意识淡薄, 一年的除斥期间过了之后才提起申诉。通过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 让他们更加关注劳动安全和劳动条件, 更加有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 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更不至于等到事故发生之后饱受欺压和诉累。

参考文献

[1]王全兴.劳动法, 法律出版社, 1997.

[2]张文显.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2012.

[3]张绍刚.今日说法工作室:难断的48小时, 2009-5-27.

[4]李静.工伤认定程序复杂, 专家建议简化程序, 工人日报2009-3-16.

[5]段书宇.关于《工伤保险条例》未将劳动者“过劳残”规定为工伤的违宪审查建议书, 2006.

篇9:我国工伤案件处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工伤争议处理时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争议预防

前言

在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已成为三产服务业的中流砥柱,而建筑行业中频发的工伤,也开始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请求工伤待遇也成为劳动争议案件中比例较重的一类案件。

工伤(亦称职业伤害)轻者可引起职工缺勤,重者可导致残废和死亡,且涉及的大都是18-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各项措施及相应活动,避免人身或设备事故,创建安全、健康的生产和操作环境,提高职工生命质量,同时亦可减少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工伤争议案件处理中遇到的问题

1.工伤争议处理时效

时效是权利人申请法律保护其权利的有效期限,权利人在时效期内不行使利即丧失依法申请保护其权利的权利。我国《劳动调解仲裁法》规定,“从当事人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如何界定当事人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无法得到有效界定和证明,很多老工伤都以“超过仲裁受理时效”而被驳回,无法及时依法得到解决,劳动行政部门也需要具体法律条文加以引导进行对其的认定。

2.劳动者基本工资的认定

在工伤待遇案件的处理中,一旦伤残等级确定,其各类补偿项目所计算的月份即可确定,所以真正造成案件难处理的点是在劳动者基本工资的确定上。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地上班时间不足一个月,有的甚至刚上班几个小时便发生了工伤,这部分人的月工资应当如何定夺,是参考解决其工商待遇时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还是应按照该劳动者的工种,且本着同工同酬原则,以每月正常工作21.75天计算其月平均工资(建筑工地上工资标准均为劳动者与用工方商议多少元/日)。在日薪较高的工种中,若按照前种标准算出来的工伤待遇会比后者金额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权益。

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在处理案件时,申请人对哪种情况可申请行政复议有些含糊,故特在此进行阐述,申请行政复议的四种情况。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的那位对工伤认定的结论不服的。(2)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对这种具体行政行为,用人单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3)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4)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而行政诉讼在《工伤保险条例》中有所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一规定说明,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或者超过行政复议期限行政复议机关不作答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工伤处理在选择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所能获得赔偿的比较

在我国,一些具体的赔偿项目中,如伤残补助金和死亡补助金,民事人身伤害赔偿标准要高于工伤保险的赔偿,以一名无供养亲属的劳动者工伤死亡为例说明如下。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费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若不考虑供养亲属的费用,死者家属可以拿到54至6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一名无供养亲属的死者的民事赔偿有三项,即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6个月总额计算;(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军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军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即60个月-240个月;(3)精神损害抚慰金,其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在大部分情况下,法院在裁判时会综合上述因素综合考虑,运用自由裁量权,支持权利人全部或者部分赔偿数额的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处罚的功能。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人身伤害赔偿的法律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可见,民事人身上的赔偿数额高于工伤保险赔偿的数额。

二、争议的预防

工伤事故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劳动者的生命或者健康受到侵害,劳动者再生产遭到破坏,身心受损,为此本文提出四点争议预防的措施。

第一,劳动行政部门应该注重对工伤投诉的处理,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用工制度管理混乱(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用人单位都需为职工上工伤保险,尤其是在高风险作业的行业),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与调查伤亡事故证据应尽快进行。在劳资纠纷发生后,部分企业的老板千方百计逃避责任,一般会走完所有的仲裁、诉讼程序,有时候甚至会上诉到二审,故意用“程序”来拖垮农民工(“拖个三年五年,公司在银行的利息一滚就能起来”,笔者在与某房地产保卫处处长交谈时,该处长直言不讳的如是说),由此造成了法律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法律应强化工伤预防,即强化法律责任。当前,劳动行政部门需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法律知识宣传与教育(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认为“拖”也不失为解决工伤的一个好办法,“我可以给钱,我也给得起钱,但就是乐意拖你几个月或几年”)。即使走到了仲裁阶段也应尽可能以调解为目的,让用人单位从人道主义和人权保障的角度正确理解工伤保险的价值取向。人身伤害既已成事实,用人单位应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为受伤职工谋取今后的福利,最终达到和谐双赢的目的。

第三,高技术措施推进工伤预防。这部分是需要用人单位的某一部门或机构与上层强烈沟通的,公司盈利后应当在可能的基础上提高机器档次,使用更为先进安全的生产机器,进而降低工伤发生的频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第四,完善的工伤保险体系促进工伤预防。我国工伤风险分类表风险档次设置过少,使得整个行业风险分类表显得过于粗略,这不符合风险分类的促进事故预防和损失控制的基本原则。(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通讯作者:秦放鸣

参考文献:

[1]《工伤保险》,孙树菡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工伤保险115问》,黄乐平等编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篇10:工伤处理与费用结算流程

一、目的

为更好规范和完善员工工伤的管理,确保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得到更好、更快、更规范的办理,完善因工伤事故而发生的费用结算程序,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员工工伤办理的作业程序。

三、内容

1、员工发生工伤后的处理

(1)员工发生工伤后,所在分厂或部门必须即时向生产设备部、综合部报告。

(2)分厂员工由当班班长或分厂厂长陪同、护送受伤员工到医保部门指定医院就诊。(3)分厂接获工伤报告后,在发生工伤起24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同时报上工伤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现状等,同时记录“报案号”。

2、工伤的申请审批

分厂填报《人身设备事故登记表》,综合办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工伤处理。

3、工伤的借款办理(1)借款

员工如产生借款意向或行为,分厂应协助财务做好借款手续办理,原则上由工伤员工签名办理。如出现工伤事故,受伤员工不方便办理借款手续的,由受伤员工家属应代为申请借款,填写《借款单》,受伤员工以后能自行办理,由受伤员工借款。(2)监管

员工借款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员工(上月)工资金额;

借款超过50%,由生产设备部、管理部、综合办同意,报总经理批示,财务按批示意见办理。

3、工伤的费用结算(1)领取单据

受伤员工经过治疗后经医院确认痊愈、可出院或已无须进一步治疗时,员工须即时带回《治疗诊断证明》、《费用清单》、《收费单据》等各式单据。(2)办理索赔

受伤员工将医院各式单据原件送综合部,综合部整理索赔资料,填写保险公司发放的赔偿申请表格。

综合部向主管经理报告后,向保险部门协调办理工伤索赔手续,期间岗位部门和受伤员工有协助公司继续提供必要资料或有关工伤相关信息的义务。

综合部接到可以领取理赔款的通知后,由综合部通知工伤员工自行领取。

4、领取赔款

(1)无借款、理赔款与借款金额相同

员工接到领款通知,到财务领取理赔款。(2)借款金额多于理赔款

上一篇:输血培训试题及答案下一篇:2020年度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五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