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2024-06-17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共11篇)

篇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论文题目(黑体加粗、居中、三号字)

姓名:学号:(宋体、小四)

[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小四号宋体,200-300字)

[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空一行写正文)

正文(小四号宋体)

(如有标题按照如下格式:标题均为小四号黑体加粗)

一、标题内容

1、小标题内容

(1)下级小标题内容

(空一行写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

篇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数学新课标》为指导,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实施县教研室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环节”构建高效率课堂为重点,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研能力为保障,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规范意识,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力能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教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一至五年级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的业务、备课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各个班级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及口算比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4)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课堂教学方面:

我深知课堂才是做教师的根本,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结合双向五环教学方法,计划从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做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用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这样,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最后我会积极配合班主任孔老师做好学生的安全、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工作。

篇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1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的设计 (见表1)

(1) 横向由左至右分为6个部分: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情况及负责教员。

(2) 纵向由上至下分为6个部分:按照护理专业实习大纲以时间顺序分岗前培训、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针对这6个时间段分别设计该时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情况及负责教员。教学目标包括两个内容, 即该时间段需要掌握的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 教学内容根据各科室的专业特点设计具体内容。

2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的应用

临床护理教学从7月中旬开始, 次年3月底结束。护生到医院的第一周进行集中岗前培训, 然后轮转每一个临床科室, 共5周。 (1) 岗前培训:我们的岗前培训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前由护理部组织, 所有护生集中参加培训, 主要涉及规章制度及公共卫生防预知识等。培训合格后, 按照护生临床科室轮转表安排到各科室实习; (2) 第一周多以熟悉环境、学习和培养良好习惯为主, 由总带教教师安排一对一带教教师; (3) 第二周开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沟通技能, 从基础护理操作开始, 护生不能单独操作, 本周进行一次集中小讲课; (4) 第三周开始根据该临床科室的专业特点实践专科操作, 注重法律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 本周进行一次床旁示教, 以专科护理操作为主; (5) 第四周注重综合技能的实践, 本周进行一次小讲课, 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 如情景模拟培养应急能力、反思能力等; (6) 第五周注重日常护理工作的实践, 能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护理任务, 完成出科考核及师生互评, 本周进行一次护理教学查房, 以本专科疾病为主, 检验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护士长或本科总带教教师组织。护生的结业考试由护理部在实习结束时统一出卷, 统一考试。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应用于临床后, 护生考核成绩合格率100%, 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上升至95.6%。

3讨论

3.1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简洁、实用, 可操作性强

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有助于护理教学规范化、程序化, 适用于各临床科室, 适用于每批次轮转的护生, 每一位经过师资培训的带教教师均能实施, 每一位临床实习的护生也能明确自己的实习目标、内容和程序。

3.2有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应用性, 避免师生互动的盲目性

在临床实习期间, 护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内容、程序, 能主动预习相关专业的专科护理知识, 基础护理能得到反复训练, 带教教师规范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带教质量, 师生互动更具有质性, 能进一步熟悉护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及动手能力程度,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教学。调查显示, 护生对带教教师教学满意度上升至95.6%。

3.3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3]。该表融合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临床实用的工作技巧、相关人文知识, 使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调查显示, 护生考核成绩合格率100%。

3.4有助于带教教师规范教学内容, 提高带教质量和责任感

以往不同的科室拥有不同的临床护理教学程序, 内容不一定相同, 护生轮转科室后不能适应, 护理教学临床路径表规定带教教师在某一阶段培养护生的某一临床实践能力, 由浅入深, 实习层次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而提升。尤其在第三周以后, 带教教师根据本科室的专业特点培训专科操作, 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操作能力。调查显示, 95%的护生认为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越高, 护生的动手能力越强。

3.5有助于护理部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规范督导

每月按照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对各临床科室的临床教学进行督导, 因为标准统一, 教学质量进行量化, 便于分析、统计, 达到了不断完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申瑶, 田利杰.教学双向评价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1) :34.

[2]赵京, 毛影华, 奚少莲.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 2004, 17 (5) :780-781.

篇4: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以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和5A一样,共有十个单元。其中第一至第四单元和第六至第九单元为新授单元。每个新授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结合功能和结构,安排了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这样设计和安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技巧,完成学习任务;同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的互动过程。 Learn to say /Read and say 通过情景对话,着重训练听说技能,提高会话能力;同时呈现新的词语、句型、功能和话题等。 Look and learn/Look, read and learn 主要是以话题归类和图词结合的方式呈现新的词语,并通过多种形式操练巩固。 Look and say/Ask and answer/Work in pairs等是以图为主,并提供了主要句型的板块,旨在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用滚动的方法操练本单元内容以及其它学过的内容。 Read and act /Look and read/Read the passage等主【您现在访问的`是由提供的英语教学计划,请勿或建立镜像】要通过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将本单元以及已学过的词语和句型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操练,以达到复习巩固及灵活运用的目的。 Listen and repeat 通过听、读所提供的例词和句子,帮助学生了解字母与其读音之间的联系。 Play a game/Do a survey/Sing a song/Say a rhyme等通过做游戏,诵童谣、唱歌、调查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听说和思维等能力。

 

教学总目标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

4、能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能诵读已学过的英语歌谣。

 

提升质

量的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周次

 

序号

(Unit)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数

 

1~3

 

Unit 1

 

A new

term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Chinese, English, a week.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 We have … and …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I like…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How about you?

4、了解元音字母o 在闭音节单词中的读音。

5、会唱歌曲Wish you are happy every day.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What day is it today?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一周的所有英文单词和读音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3~5

 

Unit 2

 

A

telepho

call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her,speak,bad,get,feel,cold,fine.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How do you feel now? I feel …What’s wrong with you? I’ve got …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May I speak to …? This is … speaking. I’m sorry to hear that. See you soon. Sorry, wrong number.

4、了解元音字母o 在闭音节单词中的读音。

5、会诵读歌谣I’m ill.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How do you feel now?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生病类的所有英文单词和读音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5~7

 

Unit 3

 

Hobbies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collect, a stamp, many, a ship, go shopping, very, an aunt, an uncle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He/She likes… He/She doesn’t.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Show us…, please. Here they are. Can you …?

4、了解元音字母u在单词中的读音。

5、会唱歌曲Do you have any hobbies?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Do you have any hobbies?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7~8

 

Unit 4

 

An

English

friend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an e-mail, busy, a town, usually, well, fast, high,from。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Does he/she …? Yes, he/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 He/She usually…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I’m busy.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4、了解元音字母u在单词中的读音。

5、会诵读歌谣 A letter for me.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5

 

9~

10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前面四个单元的单词。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前面四个单元的句型。

3、能听得懂、会说和会读前面四个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4、初步掌握情态动词can、助动词do、 have的基本用法。

5、了解元音字母o、u在部分单词中的读音。

6、能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1、能正确理解、掌握部分对话内容,并能朗读,组织表演对话。

2、能正确听、说、读、写单词和句型。

3、初步掌握情态动词can、助动词do、 have的基本用法。

 

 

6

 

10~

12

 

Unit 6

 

At a PE

lesson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time, left, right, touch, touch, an arm, a hand, a leg, a foot。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Put... on… Touch… with… All right.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Stand in a line. Let’s do some exercise. Now, listen carefully. Jump up and down. Do this …times. Now, stand up everybody!

4、了解元音字母组合ai, ay在单词中的读音。

5、会唱歌曲Do same exercise with me.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Put... on… Touch… with…祈使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身体的所有英文单词和读音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13~

14

 

Unit 7

 

A busy day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half, night, past, ready, really,take,begin。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time for … Do you want to …? I want to …

3、能听得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Are you ready for breakfast? Let’s hurry. I’m on duty today. Be quick. I’m coming.

4、了解元音字母组合ar在单词中的读音。

5、能有表情地诵读歌谣A clock。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听、说、读、写What time is it? It’s time for …句型。

3、初步掌握由past 和to构成的表示时间的词组的基本用法。

 

 

6

 

14~

15

 

Unit 8

 

 

At the

weekends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talk, weekend, very, learn from, sport, often, spend, catch。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How does he/she spend his/her weekends? I often … Sometimes I ….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I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Of course, I do.

4、了解元音字母组合ee在开音节单词中的读音。

5、会唱歌曲We know.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句型及其回答。

3、掌握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15~

16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UK, visit, British, USA, American, Japan, Japanese, France, French,a city。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He’s / She’s / It’s /We’re/ They’re from… Do you speak…?及其答语Yes, I do. I speak …,too. No, I don’t. I speak…

3、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Are you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d like to go around China.

4、了解元音字母ea 在单词中的读音。

5、有感情的诵读歌谣Come here and meet us, please。

 

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Where are you from?句型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3、进一步掌握名词复数的词形和读音的变化。

4、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6

 

17~

18

 

Unit

10

 

Review and

check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前面九个单元的单词。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前面九个单元的句型。

3、能听得懂、会说和会读前面九个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

4、初步掌握情态动词can、助动词do、 have的基本用法。

5、了解元音字母o、u以及部分字母组合在部分单词中的读音。

6能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1能正确理解、掌握部分对话内容,并能朗读,组织表演对话。

2能正确听、说、读、写单词和句型。

3初步掌握情态动词can、助动词do、 have的基本用法。

 

 

5

篇5: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 、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 、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 、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 、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 、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2、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教学进度安

第一周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第三周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听《同伴进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苏珊娜》《原谅我》

第七周聆听,《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听《妈妈的歌》《小白菜》

第十周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十一周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第十四周表演〈美丽的黄昏〉

第十五周聆听〈对鸟〉〈空三鸟语〉

第十六周聆听〈一只鸟〉〈小乌鸦爱妈妈〉

第十六周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

第十八周表演〈圆圆和弯弯〉

篇6:小学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音乐课又是是美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责任重大。

我会以新的音乐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体制。通过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1-3年级的小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兴趣爱好尚未定型,是我们引导激发音乐兴趣的最佳时期。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存在个别差异,所以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并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5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了解,也有了一定的组织和纪律,但爱玩的天性仍未变,调皮也是正常现象。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音乐单项训练(如节奏、旋律、音高),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小学教育目标,落实《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面向学生的实际需要。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

《教科书》采用单元的形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单元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分为唱歌和欣赏两大部分。“唱歌”、“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经精心设计,巧妙的被分布到各个单元,较容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任务

1、演唱 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欣赏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乐理 认识基本的节奏、音乐符号等

5、肢体协调性 会跳简单的舞蹈并可以做出简单的声势节奏

五、教学措施

1、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及能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奥尔夫教学法)

2、以“教师的范唱美”、“语言美”、“节奏美” 严格要求自己

3、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吸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4、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旋律”、“图谱”、“游戏”等“原本性”教学内容与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5、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准备丰富精彩的音乐课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的本能,音乐在生命中。主张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唤醒对音乐的需求、享受和期待。在音乐教学中我会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篇7: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石河子地区师市、农牧团场等所中小学音乐教师, 33名音乐教师。采用的方法有:

1. 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了往期国培学员的一些意见反馈, 问卷资料。

2. 走访谈话法:走访了石河子师市部分中小学, 与音乐教师进行谈话访问。

3. 问换调查法:对石河子师市、团场音乐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现状、参培动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需求、原有培训基础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33分, 收回30份, 有效收回91%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 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在男女教师比例上, 兵团音乐教师女性高出男性很多, 性别比例差距较大。在30份有效问卷中, 女教师28名, 占总数比例的93%, 男教师2名, 仅占总数比例的6%。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年轻化且中级职称教师占主体, 参加调查的30名老师, 平均年龄在32岁。年龄在18-20岁教师7名;年龄在31-40岁教师21名, 年龄在40-45岁2人。

在学历方面, 本科学历21名, 占总人数的70.5%, 大专学历9名, 占总人数的29.5%;在职称结构方面, 参与调查的教师19名老师为中级职称, 5名教师为高级职称, 以上数据说明, 石河子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 教龄偏长, 教学经验丰富, 中高级职称占绝大多数比例;学历层次也有所提高, 大部分都达到了本科水平, 基本可以满足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分析

调查30名老师中, 其中参加三次以上培训有18人, 占总比例的65%;其中70%的老师认为增加培训机会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新一轮的教师培训中他们最需要接受培训的其中“教学理念、方法的提升”占到了85%;其次是知识的更新与拓展占到了73.6%, 个人音乐技能训练占到了72.4%。

3. 培训方式需求调查分析

在问卷结果中我们可以看的出来, 中小学音乐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多样化的结合, 很多老师都选择了三种以上的培训方式, 其中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为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型, 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 具体数据表二:

4. 培训师资的调查分析

培训师资构成在国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也展开了调查, 其中学员最喜欢的授课教师类型为“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骨干教师”比例高达100%, 其次受欢迎的课改专家比例占到了50%, 教研科研人员占到了35%, 高校教授和教材编写者仅占到25%。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教师需要借鉴优秀同行的经验, 实际有效的提高教学能力, 因此, 一线骨干教师成为他们最受欢迎的师资。

5. 培训考核方式与培训使用教材需求调查分析

培训考核方式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的手段之一, 完善的考核评价方式能促进学员的学习, 在我们调查中, 100%的老师认为主要方式应采取提交论文和撰写培训心得, 20%的认为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及时档案, 15%的老师认为提高教学案例和现场说课, 其中没有人选择考试与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

关于培训教材, 85%的学员希望获得的使用教材是“教材、教法”, 50%的老师希望获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书籍, 35%的学员希望获得专业辅导用书, 其他书籍所占比例很小。

三、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1. 培训方式大胆创新

根据教师师资队伍的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 年轻的教师易于接受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因此在培训内容上以及培训方式上, 可以大胆的创新, 突破传统, 不能僵化。除此之外, 参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层次基本达到本科水平, 教龄长, 是具有一批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 在培训内容上, 旨在提升, 而不是巩固加深基础, 开设的课程绝不能是已培训过的。在培训方式上, 应该转变已有的灌输型的教学, 重视“分享、交流”。

2. 培训内容旨在提升教学技能

在关于培训内容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最受欢迎的是“教学理念、方法提升”, 其次是“知识的拓展和更新”, 三是个人音乐技能。可见, 在学员培训需求方面, 提升教学能力是首位, 其次是音乐技能。这两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很好的整合, 教学不能脱离音乐能力, 没有音乐能力何从教学;但是音乐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也应以教学为基础, 我们的内容设置不能再等同于专业音乐教学的训练, 而是适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能力训练, 如即兴伴奏、中小学合唱队组织与排练, 童声训练方法等。关于教学能力训练内容, 也落实到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 例如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介绍、导课、创设情境等等, 以确保学员培训的需要。

3. 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培训

传统的培训模式一般请专家、学者或者有经验的老师来授课, 因地制宜的开发资源优势就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也可以起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避免培训模式的单一。例如, 当地的名师就是最好的人力资源, 可以组织学员去学校参观、走进课堂听课、观摩;当地的民间艺人、演出团体也是有利的物质资料, 组织学员去采风、考察。利用资源开展教学培训, 即可使培训方式多样, 也可以开放当地的音乐资源, 一举两得。

篇8:小学音乐教学计划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七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十七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二)表现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篇二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也就预示着我需要把每一个年级所有的音乐课程了解透彻才能教好我的学生,针对上述因素我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对自身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备课时注意与课标相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从中总结经验。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课堂持续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用心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

二、对学生的要求

发声训练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视唱、知识、练耳:

1、读谱知识:明白音有高低;明白音有长短;明白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2、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要透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采取必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潜力及创新潜力。

本学期我会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期望透过我的课程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爱音乐的孩子感染内向腼腆的孩子,最后能够到达一个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安排,我会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位走进我们学校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他们,我相信这样必须能够用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孩子。篇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潜质,透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

1、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透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弱起小节、速度记号、跨小节的切分音。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透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潜质,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是否。

4、上好欣赏课,透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说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说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和冼星海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潜质,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潜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潜质。

四、学情分析:

1、二、三年级的歌曲都是单声部歌曲,唱二声部歌曲比较困难,两个声部分别唱效果都不错,而合在一齐难协调统一。因此,要加强练习。

2、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必须的基础,但每班还有四五个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爱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3、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贴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心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潜质。

4、用心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善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六、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资料有: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资料,这些资料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资料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

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歌唱,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感受音乐的不一样情绪。

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潜质。

篇9:小学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发声音,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篇10:小学教学计划音乐

第一课:童年

第二课:草原

第三课:友谊

第四课:牧歌

第五课:妈妈的歌

第六课:四季的歌

第七课:钟声

第八课:爱鸟

第九课:丰收歌舞

二、本册教材分析:

课本包含等部分,并附有器乐训练部分。但在本册欣赏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课本中各项内容互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互相渗透。

(一)歌曲部分

本册歌曲共九首。

《童年》犹如精致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草原》是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抒发了草原人民对生活和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好伙伴》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钟声》钟声能唤起人们的无限的遐想,本课的四首作品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选编的中外不同风格的歌曲乐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爱鸟》通过聆听这四首作品让我们增强环保意识,曾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想象。

《牧歌》与第二课《草原》属于同一主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更好的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妈妈的歌》本课的五首作品充分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四季歌》本课的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儿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丰收歌舞》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

(二)音乐知识

1、mi、so、la及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时值。

2、学习do、re的高音。

3、八分音符的时值。

4、人类分声。

(三)音乐游戏

1、表演《噢!苏珊娜》

2、表演《钟声叮叮当》

3、表演《小牧笛》

4、表演《放牛山歌》

5、跳格子

6、自制乐器

(四)欣赏

1、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合唱《我们多么幸福》

2、器乐曲《草原放牧》,笙曲《草原巡逻兵》

3、吹奏乐《同伴进行曲》,合唱曲《船歌》

4、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电子琴奏曲《灵隐钟声》

5、二胡曲《空山鸟语》,歌曲《对鸟》

6、小提琴曲《牧歌》,民间乐曲《小放牛》

7、歌曲《妈妈之歌》

8、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9、歌曲《鲁冰花》

10、日本名歌《樱花》

11、钢琴曲《雪花飞舞》

12、歌曲《丰收之歌》

13、吹奏乐《丰收的喜悦》

三、歌唱要求:

1、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初步学习有气息支持地歌唱;

2、学习连间唱法,顿音唱法;

3、学习简易和轮唱、二部合唱,做到音高、节奏准确,逐步做到声部的和谐,均衡。

四、教学目标: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新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五、教学重点:

1、认识谱号、谱表、线、间、音符。

2、认识全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间符、十六分音符及组成的节奏。

3、认识4/4,3/8,6/8。

4、认识圆滑线、顿音记号,常用力度记号,常用速度记号,保持音记号,变化音记号。

六、教学难点:

1、识不完全小节,切分音,三连音,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2、逐步认识所学歌曲中的调号,知道唱名在键盘上的位置。

3、进行节奏和音乐唱名的编写练习。

七、课时安排:

篇1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计划格式

关键词:听觉格式塔,音乐训练,音乐节律,整体性认知,大脑可塑性

一、音乐节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一) 音乐节律

音乐节律是一个复合概念, 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有机整合, 在音乐表现和存在形式上具有整体性而非局部性。就更广泛的涵义上来说, 是指人对音乐的感知程度。从听者来说, 节律感是指人们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的变化而带来的一种非自觉的、伴随有肢体动作的感知觉。从音乐家的角度来说, 节律感是指音乐家在音乐演奏或演唱的过程中, 依据音乐作品中的速度、节拍、节奏的要求来表现音乐的综合感知, 他是音乐家的重要音乐认知要素之一, 是音乐的灵魂和动力性要素。

个体的节律感具有鲜明的时间特点, ‘在一些认知任务中, 时间因素可能比调性更为重要’ (Carterrete, Monahan, Holman, Bell, &Fiske, 1982) , 然而, 节奏和音高的结合创造出更加完整的旋律感 (Thompson&Schellenberg, 2002) , 音乐节律包含速度、拍子、节奏、旋律等音乐概念。

(二) 音乐节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听赏者还是音乐家, 人的音乐节律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家对音乐节律的感知水平直接决定着其音乐表演的水平。在音乐训练过程中, 演奏者或演唱者要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对节律感的学习、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美国著名音乐学家埃德温.戈登的《音乐学习理论》 (1) 里, 也详细的论述了节奏的学习顺序和内容。就音乐的本质特性来说, 节律的专门训练是最基础, 也是最重要的音乐要素。本文中, 笔者从音乐训练者的角度来研究和探析演奏者或演唱者对音乐节奏、节拍、速度与旋律相结合的一种整体性认知。在这种认知过程里包含人的的多种认知心理 (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语言、思维等) , 它们既有低级认知系统, 也涉及高级认知系统, 这些认知因素协同合作共同在音乐训练中发挥作用, 对完成音乐表演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听觉格式塔

(一) 格式塔

格式塔 (Gestalt) 是德语的中文音译, 一般指经组织了的整体,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试误说”, 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代表人物马克斯.韦特海默 (Max.Wertheimer, 1880-1943) 、库尔特.考夫卡 (Kurt.Koffka, 1886-1941) 、沃尔夫冈.苛勒 (Wolfgang.Köhler, 1887-1967) 。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 格式塔在认知方面的核心概念有:“整体 (Whole) ”、“顿悟 (Insight) ”、“心理场 (Psychophysical field) ”、“同型论 (Isomorphism) ”。这些概念对于研究人的经验与行为的关系给与了详尽的解释和实验研究, 至今仍对认知心理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音乐训练中, 也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运用这些概念来解释音乐要素与音乐训练者的心理认知关系。

在音乐方面, 格式塔理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格式塔 (Gestalt) =整体 (Whole) 、对象-背景关系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完形趋向 (The Law of Pragnanz) 、相近 (Proximity) 与相似Similarity) 、共同方向 (Common direction) 、简约 (Simplicity) 、闭合性 (Closure) 等 (2) 。

(二) 听觉格式塔

格式塔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如今格式塔方法已渗入许多领域的研究和方法应用中。如美国美学家安海姆曾将格式塔方法应用到艺术研究中, 取得了丰硕成果;奥地利理论家埃伦茨韦格和美国音乐家迈耶也成功地应用了这一方法。广义地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将分离的要素组织为‘一个整体’ (或者说格式塔) 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中心原则之一 (Köhler1929;Wertheimer 1923) 。” (3) 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 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样式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 这种最简单的形式被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称为“简约和宜”的形式。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 是先整体再局部, 整体大于局部, 整体性认知是人们知觉组织的的基本特征之一, 且与知觉的对象性、理解性、恒常性一起完成人对事物的感知。

在霍杰斯等著, 刘沛译《人类的音乐经验——音乐心理学导论》中对听觉格式塔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格式塔原理已经不仅用在音乐听觉的组织原则上, 它对音乐认知组织甚至是音乐训练中的人们的音乐独特认知方式都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甚至在研究大脑如何组织音乐的研究上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应用前景。

三、音乐节律的整体性认知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 人们知觉到的事物要大于视觉观察到的事物。音乐是一种通过听觉而获得经验感知, 在音乐听觉中也蕴含着此规律。不同的音乐训练任务 (单个或局部音乐要素的训练) 都是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完成的, 其中的每一种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 每一成分都有其特性, 与其他部分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音乐的整体认知并不决定于其个别元素, 而局部过程 (音乐的节律感知过程) 却取决于音乐整体的内在特性。音乐的完整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 既不能分解为简单要素, 又不包含于要素之内。

(一) 音乐节律中的格式塔认知——正确的认知方式对于音乐训练和音乐表演的重要性

1. 音乐节律的“对象-背景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 部分依从于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上, 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在音乐节律的训练和表演中, 很多音乐学者是用“对象-背景关系”这个概念来表述的, 对象是音乐事件的突出要素或部分, 是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对象的被感知、但未引起有意注意的要素或部分。在音乐节律的训练中, 依据“对象-背景关系”原则演奏者或演唱者可以对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训练, 同时训练的效果和水平提升也受到的个体认知能力、注意力、音乐经验、意志力、思维方式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当然, 分步骤、分层次的练习不是为了把音乐的整体进行分割、分化, 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音乐表演的水平和演奏或演唱效果, 深刻地表达音乐的内核和内涵。在这一过程中, 艺术与技术相辅相成、同时并进, 两者对于我们的音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音乐表演再创造也是不无裨益的。

要想正确认知音乐节律训练中的整体性, 演奏者或演唱者还必须首先对音乐要素 (速度、节拍、节奏、旋律) 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参量的对应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再次, 要处理好音乐要素对于表达人的精神力量 (情绪激发性) 的格式塔组织形式 (整体性、对象-背景关系等) 。最后, 也要处理好音乐本质特性的在音乐审美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自身长期音乐训练中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动作技能的辩证关系。

2. 音乐节律的整体认知

从音乐的心理时间上来看, 在音乐训练和音乐表演中时间因素和音乐的节律紧密相关, 不仅包含纵向的音乐要素 (节奏的变化、节拍的强弱、旋律的跌宕起伏等) 在时空上持续性, 也包含横向的音乐要素 (速度、节拍、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在时空上的共时性。因此, 从时空上横向-纵向的角度研究音乐的节律, 注重音乐要素在时间的同时行和持续性的认知 (时序、时距、运动性、动力性) 对于演奏者或演唱者的整体性认知过程来说是很有必要且必不可少的。在这一过程中, 其注意力的分配对其训练效果有着智力性的决定作用, 音乐自身的复杂性及音乐的艺术性都要求演奏者或演唱者必须合理的分配其注意力。“无论是选择性注意还是分配性注意都十分依赖图示, 图示可以引导我们对随后将要发生什么, 我们要注意什么以及什么会存储于记忆之中等产生期待。” (4) 而“图示”则反映了音乐的操作性知识和智能型知识的综合再现, 更需要演奏者或演唱者的非音乐因素 (如:意志力) 的参与。

在节律感知的研究中, 起奏间隔 (5) (interonset interval, 简称IOI) 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动态注意理论 (Dynamic Attending Thoery, 简称DAT) 试图解释听着如何在追踪节奏性等不断变化中的音乐中事件的同时, 还能保持稳定的时间结构 (Large&Jones, 1999) 。Rivka Elkoshi对《五线谱符号在学生的象征性行为和乐感学习上的学校教育效果》 (6) 的研究历经八年, 该研究证实了长期音乐符号训练对个体的整体性认知是有益的, 间接地说明了格式塔的完形、对象-背景等原则对音乐训练中音乐本体要素 (节奏、节拍、旋律、调性等) 的整合是有帮助的, 抽象的音乐符号对个体的抽象思维也会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从音乐的学科知识来看, 音乐即既需要高超娴熟的技巧、技能, 也需要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语言等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概念、原理。格式塔的“心物场”和“顿悟”概念也是从整体认知的角度进行诠释的, 音乐节律的整体性认知也应该在特定的“场”里进行。音乐节律的训练经验和时间也会对个体认知的提高起着条件刺激的作用, 每次认识方式的变化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 它是发生于瞬间的灵感和领悟, 音乐的训练和表演决不能靠盲目的试误练习。

(二) 音乐节律与读谱

读谱 (7) 是指视谱的同时解释乐谱并进行相应的表演的过程。其过程包括视觉信息 (音符、表情符号、速度标记等) 的识别, 相应的心理反应和身体行动, 以及符合规范的音乐表现。已有的研究表明:1.优秀的音乐家往往在乐谱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表达, 他们不仅仅只是“阅读”符号, 而是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 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2.音乐训练和经验有助于读谱能力的提高;3.读谱能力树之语乐谱的难度和形式;4.读谱速度取决于获取节奏信息的能力;5.读谱与阅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培养读谱能力可以提高儿童在阅读及其他学科领域的能力。

音乐读谱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来完成的, 是演奏者或演唱者进行音乐训练的必经环节, 通过读谱、识谱、识谱等不同的认知任务的训练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创造力。在音乐训练中, 演奏者或演唱者必须具备一种能力——把复杂的、难懂的音乐符号按照一定的音乐规则演奏或演唱出来, 把音乐的乐谱变成优美动听的“时间性声音流”。

音乐家在对抽象符号 (音乐乐谱) 进行加工的过程中, 音乐的整体性认知起着非常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作用, 它是实现音乐训练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觉格式塔。正确的符合音乐本质特征的音乐认知方式是学好音乐、进行高效有艺术性的表演的基础, 也是演奏者进行音乐二度创造的必要条件。只要具备少量的音乐环境接触经历, 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掌握熟悉的音乐韵律结构。演奏者或演唱者在对抽象符号 (音乐乐谱) 进行加工的过程中, 音乐的整体性认知起着非常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作用, 它是实现音乐训练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觉格式塔。

VIRPI KALAKOSKI的《音乐符号的视觉呈现模式的技术水平效应》 (8) 从音乐符号的角度探讨音乐记忆的效应, 特殊符号 (音符) 的记忆存储对记忆尤其是长时记忆的影响是深远而有效地, 对于音乐的整体性认知又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研究工具。听觉、视觉任务的一致性和相似性、闭合性对于音乐训练中的效果起着重要地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经验和行为。无论是音乐训练还是音乐表演, 都离不开演奏或演唱者的反复练习的直接经验, 利用格式塔的一些理论思想和美学概念演奏或演唱者可以更加全面、正确、科学的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心理认知并影响和矫正他们的音乐行为。在音乐训练和音乐表演中, 音乐节律的练习是进行的必经过程和阶段, 正确的音乐认知方式是进行有效练习、高效而富有艺术性表演的先决条件。运用格式塔概念能更加简洁、清晰地对音乐节律的构成要素、练习步骤、认知方式、训练效果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 音乐节律训练与其他音乐要素训练的关系

音乐节律只是音乐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其中一个部分, 以音乐节律进行研究是因为音乐的节律在音乐中是一个“格式塔”, 它能够较有代表性的揭示音乐的组织原则。它与音乐的其他要素 (和声、音色、调性、曲式等) 一起构成音乐的听觉格式塔。在这组关系中又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也是遵循格式塔理论和美学概念的。对于音乐的独特认知方式还需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持久的探讨和研究, 才能不断地探索人类的音乐经验、挖掘音乐的未知涵义和效用。

四、结语

刘沛在研究《格式塔原则与音乐教育中的认识规律》 (9) 中,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格式塔原则和音乐的本质特性是相通的并且是可以应用到音乐教育中去的。同样, 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也可以应用到音乐训练和音乐表演中来。人体生理节律与音乐节律 (康健民.中国音乐, 2003, 07) 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脑的节律与音乐教学的节律》 (韩韧, 音乐探索, 1986, 07) 的研究中证实了音乐与生活节律的紧密联系, 音乐训练的过程是演奏者或演唱者对自己听觉、视觉、体感的多重感知系统的同步活动, 运动系统和高级认知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协调和控制, 音乐训练对大脑和认知发展的有着重要的影响 (10) 。

“长期音乐训练能够影响个体音乐能力与非音乐能力的发展” (11) , 音乐以及音乐训练在调节人的情绪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物作用”, 其特殊的社会符号具有跨语言的共同特质。音乐训练己经成为探究训练导致的大脑可塑性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 (12) 。而音乐训练的最终行为表现是通过听觉 (人的重要认知通路) 的整体性认知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Donald.A.Hodges主编.刘沛, 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2]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08.

[3]Wertheimer.Untersuchungen zur Lehre von der Gestalt.II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1923, Vol.4 (1) , pp.301-350.

[4]尧兰.基于音乐认知的默认模式网络功能连接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 2007, 03:104-112.

[6]李丽, 丁妮, 梅磊磊, 薛峰, 董奇.音乐训练对大脑和认知发展的影响[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 2007:1.

[7]秦媛.音乐学习对4-6岁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D].中国音乐学院, 2011.

[8]侯建成, 董奇.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大脑可塑性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 03:79-84.

[9]比特里兹·伊拉里, 李世钦.关于音乐、人脑和认知发展的研究——音乐教育者们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J].音乐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04:103-110+5.

上一篇:call是什么意思及如何造句下一篇:研究生助学贷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