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2024-06-09

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精选7篇)

篇1: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村民主法治村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村两委积极参与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村级组织,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村现有总人口959人,13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共有党员13人,村两委干部7人。村两委是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村民的行为,经过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选出了能为村民办实事、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的新一届班子。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其调解、治保等配套组织健全,村两委充分发扬民主,将那些肯说话、肯说实话、肯干实事的村民充实到村两委配套组织中,创建了一个有人做事,做事有人充满战斗力的集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各项决定。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村两委班子平时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吸收优秀年青同志入党,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后,更进一步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建设工作。

二、加强团结协作,强化民主建设。村两委班子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般事项由村两委班子讨论通过,充分体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在村里形成一个 良好的良性循环,村民有事愿意找村两委,村两委也一心一意为村民利益着想,村民过着平安和蔼的生活。

三、加强法制宣传,强化阵地建设。投资1千多元,在村中心地带建了一块法制宣传窗。为使宣传窗内容经常更新并丰富多采,请村里的退休老教师当村里的宣传窗编写员,定期刊出国内外新闻、健康信息、法律法规等内容,为村民学法用法提供了方便。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生公开栏、村务、财务两公开栏,根据镇里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如森林防火期、计生宣传活动月等,积极利用广播、标语等对村民进行深入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综治建设,强化社会稳定。一村两委重视平安建设工作,积极打造平安村,成立了护村治安巡逻队,坚持每夜巡逻,在近两年里,村内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有利地发挥了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也确保了村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二是成立了村级护林扑火队。挑选村里身体健康、素质好的50岁以下的男性村民为村里的护村队员,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扑火常识和扑救技术的培训,两年来先后参加了全镇范围内的30余场森林扑火,得到了镇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好评。三是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室。村民有纠纷需村里解决的,均在村调解室进行,排除了外界的干扰,使纠纷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顺利得到解决。规范了村级调解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促进了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良好的村风村貌。一是村两委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村里多年来一直提倡和坚持移风易俗、崇尚文明,邻里关系和睦,婚丧、生育、建房等事项中,没有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现象;在生态墓区建设和殡葬改革中,得到村民的现解和支持,走在全镇的前列;重视村民文化生活,开展了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多次邀请戏班子到村里唱戏,邀请放映员到村里放电影。二是美化村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两年来,村两委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努力方向,对村民建房进行了统一规划,为建设新村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通过多方筹资,投入了近10万多元,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投入1万多元安装了35盏照明路灯;投入12万元改装了村民居户的自来水。还充分利用2003年春夏防非典情势,清除了村内的所有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投入2万多元建立了一座由专人清扫的公厕;同时聘用了一名卫生保洁员每天对村中的主要街道进行清扫,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定时清运。

XX村委员会

XXXX年XX月XX日

篇2: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我们##村位于

近几年来,我们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探索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新路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活动,把创建“民主法治村”作为“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从而有力促进了全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建立创建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村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2名班子成员任组员的##村普法领导小组和民主法治村创建领导小组。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普法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及时排查村里矛盾纠纷,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使我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以有效实行。

(一)营造民主氛围,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我村将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民主法制建设,村委会利用法制宣传栏、村民代表会议、文化活动等多渠道宣传有关“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将创建工作的标准、制度上墙,力求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各自责任归属。从制定和完善村 1

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规范村党建工作责任制、村委会工作制度、村两委会会议、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12项规章制度。

(三)加大普法教育,以干部带动群众。为了提高整个村的民主法制意识、村两委会成员在法制学习与宣传中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促进了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法律意识的提高。村两委会成员利用党员学习日、村两委会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等时间,组织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多部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法制宣传栏,张贴各类法律题材的报刊、资料,从主动与被动两方面来增强村民的法律观念。

(四)实行民主管理,加强“三公开”、“四民主”机制。我村实行村务、财务、政务“三公开”将向村民公开的财务收支账、重大事项村民代表的结果、计划生育指标的分配、农村低保对象的公示内容等记录在案,有据可查,避免了各项公开只图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同时,我村把“四民主”落实到实处:

1.民主选举。今年是我村换届选举的一年,根据区、镇两级组织的统一部署,分两部最大限度的体现村民的民主选举权。第一步,由各村民将依据自己意愿选择候选人,根据村民的提名,按票数多少确定候选人名单;第二步,村民根据候选人名单再次投票,最后根据差额选举、不记名投票的方法确定村委名单,在选举中确保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

2.民主决策。我村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通过;涉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事项,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通过,做到事事从村民的利

益出发。

3.民主管理。我村从实际考虑,从建章立制入手,狠抓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招标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了村干部因决策失误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较好在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和村干部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

4.民主监督。我村实行村务、财务、政务公开,充分做到让村民都“看得见”:一是公开时间规范,财务收支每季公开,在方便群众阅览的位置设立公开栏;二是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的内容全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公开管理体制规范,建立村务公开档案,便于群众查询、监督。

(五)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和村民整体素质

村两委会重视干部和村民的素质教育。

1、每月定期对两委会干部,各村民小组长、队长、宣传员进行政策、法规制度等培训学习。

2、积极推进普法和“法律进村入户”活动,从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入手,村两委会干部对全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电话会议精神和《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为教材,将法律法规政策送到村民手中,达到一户一册。治安巡逻队一年四季都给村民宣传防火、防盗、防煤气的安全教育宣传。

3、利用村民小组长,宣传员逐户发放宣传单及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传播法律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

干部和村民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了,法律意识普遍有所增强,懂法的人多了,依法维权的人多了,遇事能主动寻求法律援助,在经济利益分配中注意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了。

(六)做好调解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认真检查各类矛盾纠纷,摸规规、抓苗头,把民间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是人民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促进社会稳定,给群众一个安居乐业环境的保证。

我们村以村长莘伟荣为主任的领导下,由4名两委会成员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民小线为调解信息员,按调委会工作制度,设立了调解办公室,认真组织了矛盾纠纷的排查,作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消除了不安定因素,为村民的安宁,村里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环境。

二、存在不足

一是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在位作用认识不高。二是部份村民的法制观念不强,法律素质不高,对依法行政理解不深,民主意识和对处理村务解决问题的基本法律法规知识不够。

在“民主法治村”建设中,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做了以上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通过不断努力,借鉴其它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将我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的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我们要加大民主法制建设力度,把村民自治推向新阶段,把我们##村建设成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村村民委员会

篇3: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从天津市宝坻区司法局获悉, 宝坻区郝各庄镇东郝各庄村近日被司法部、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近年来, 宝坻区按照天津市市法建办关于“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部署, 围绕加快打造“桥头堡重要支点”, 建设“平安宝坻”、“法治宝坻”、“美丽宝坻”的发展目标要求, 把“民主法治村 (社区) ”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注重扶持培育、突出创建重点, 取得了“民主法治村 (社区) ”创建工作的新成效。

截至目前, 宝坻区已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村 (社区) 192个, 创建率达25%, 有6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篇4:民主法治村汇报资料

 村级基本情况:本村有市级规模企业2家,私营企业88家,是电脑绣花机生产基地。20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亿元,人均年收入16800元,本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环境卫生村、文明村、一级综治工作站等。

 村级基本设施:村图书室有超过300册法律书籍,远程教育每月播放不少于十次,聘请法律顾问,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法治学校等,设法制宣传专栏、意见箱。

 换届选举工作:2011年3月 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的村两委会,李益顺任书记,陈孟儿任主任,同时选举产生34位村民小组长。

 法制宣传工作:利用宣传窗、黑板报、村公开栏展多种形式的进行宣传教育,及时更换内容,一年来,共出宣传窗11期,黑板报11期;举办创建民主法治村专题会议8次、培训班8次、各种活动7次,村民知晓率达95%,分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

 法制学习工作:村两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进行法制培训,每年召开不少于8次。经常性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宣传日、纪念日,今年开展“六五”普法活动。

平安调解工作:学习枫桥经验,发挥治调组织作用。一年来,共调处各种纠纷30余次,受理率达100%,成功率达100%。调处的矛盾纠纷及时登记。做好出租房、企业安全调查,发展巡防队伍。

 2011年村级工程:李村二村农贸市场----投资300万元。

篇5:杨盛民主法治村汇报1

新仓镇杨盛村位于新仓镇北部,北面与上海市廊下镇接壤,南面与新仓镇中华村、大利村,西面与广陈镇泗泾村、山塘村相邻,东面与新征村接攘,总面积3.2平方公里,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22个,全村672户,常住人口3459人,外来人口1100人。村级道路28公里,其中水泥路面5.2公里, 沙石路面22.8公里。平廊公路贯穿我村东部。2010年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40余万,全村实现生产总值10123.9万元,人均纯收入12859元。

全村工业企业18家,以服装、童车行业为主,纸箱、印刷、为副的发展格局。规模以上企业有金健锋集团杨盛服装厂(金银时装厂)、新海包装材料厂、帝豪达制衣有限公司、乐中乐童车厂等。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规模种植苗木、蘑菇、葡萄等果树,特色种植为红菱。

几年来,我村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依法治村,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干部、村民学法用法,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紧紧依靠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组织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坚决贯彻和落实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民主法治村创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1)组建工作班子。为推进创建工作,我村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顾春雷为组长,村民委主任为刘元君副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调解治保主任姚喜强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同时,建立健全

了村、自然村普法及法治创建工作网络,并聘请村法治监督信息员16名、村务财务监督员7名、法制宣传员16名,从而促进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2)落实工作责任。在创建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并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和工作计划,使全体村民代表都能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做到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村民自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1)加强制度建设。在创建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是村民自治的标准。村两委会坚持按制度做事,以制度管人,始终把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按照创建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廉洁制度、农民宅基地审批程序、调解制度、村民主自治章程等10余项规章制度,确保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推进了全村民主自治工作走向制度化。

(2)开展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选出好班子,用好人,对于村两委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年初根据村党总支选举办法,经过广泛宣传,按程序要求,由77名党员采用……方法选举出新一届党总支书记和委员。二是完成了村委会换届工作,以公推直选的方法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从去年11月开始的宣传发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选民登记、核对公示到正式选举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和引导村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村两委会班子建立后,及时制定出任期目标,明确职责和任务,完善工作制度,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财务预决算、日常收支等公开的项目,坚持审核监督,不断加强管理,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及党群议事会,征求意见建议,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完善。

(4)实施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为调动和保护村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凡在水利建设、水泥路修建、重大项目实施前,我村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群议事会听取意见,最后由村两委研究确定。同时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提高村民代表的参政能力,增强民主决策的科学性。二是每年年初由村委会负责人就村全年发展目标及重大事项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征求村民代表意见;每半年由村主要负责人向村民代表会议汇报上半年工作落实情况,提出下半年工作目标;每年年终,由村委会全体委员向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全年工作完成情况。三是坚持集体研究,共同讨论,公开透明,凡遇有重大事项,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由村民代表在会前就会议事项广泛征求所有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做到“一事一议”。如土地开发、修路集资、桥梁维修、安置费分配等,要求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这样既体现出村民自己的民主权力真正得到发挥,又体现出民主决策的公开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

(5)强化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村务、财务、党务公开是村民监督的重要形式。一是村委会坚持将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作为村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监督员,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都要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进行处理。二是对于村民关心的一些敏感问题,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土地征用、承包、租赁、救济保障、粮食直补发放等,都通过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及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公布,由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在村务公开栏及自然村进行张贴,确保村两委干部能依法、规范、合理使用手中的权力,确保全体村民的知情权和有效行使监督权。

(6)村务财务公开。村务财务公平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我村实行村务财务双代理制。按照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我村坚持以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一是就村经济合作社的收支情况,每月在两委会上通报,每季在公开栏中张贴,每半年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二是就村务工作情况,一方面将各项工作制度、村干部分工、村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定期进行通报或公示;另一方面就重大项目确定、招投标,村支部、村委会选举的程序、办法或选举结果等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公示公布。由于村务、财务的阳光透明,使村民及时了解,积极参与,让村民更加放心。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村和谐稳定。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成立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针对我村实际,我们把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着重在提高村组干部自身素质和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上下功夫。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一是利用村法制学校,每年举办不少于二次法制课。以案释法,使他们真正懂得以依法维权、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村通过会议、法制宣传栏、远程电教、送法进企业、进家庭等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宪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承包合同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提高了村民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了村民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民主自治进程。二是扎实抓好重点人员学法用法。村干部、党员、企业员工等不同人群根据职业、身份不同,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村干部和党员的学法以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其他人员学法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结合各种主题日、宣传日、纪念日开展活动,扩大宣传教育面,一年来,村民代表集中学习2次,参学率达90%以上。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提高了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了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他们通过正当渠道依法表达诉求。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从2006年开始,我村投入共投入80多万元,先后建造了室内活动室、成立了村民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书籍达210册。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篮球场等室内外健身场地和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还建立了法制宣传橱窗,每月更新法制宣传内容。利用村级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经常性认真组织收看全国远程教育节目《法制宣传教育》、依托文化示范户、广播等有效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的法制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四、有效推进法律服务

(1)法律顾问制度。为更好的推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我村长年聘用镇法律服务所黄伟斌律师为我村法律顾问开展工作。村内重大事务决策全程有法律顾问参与指导,避免出现法律上的不规范情况。同时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制作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发放群众。同时全力为企业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我村和上海相邻,位置特殊,为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我们充分发挥村干部及村民小组信息员的作用,坚持由村民小组每周一次,村每半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制定预案,及时进行处理,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部门汇报。二是坚持调防相结合。为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在全面预防的基础上,按区域、范围由村民小组负责化解本区域内的矛盾,不能处理的就与村调委会共同处理,力争将矛盾化解在一线,消灭在萌芽,并做到调处与预警相结合。今年以来,我村调解民事纠纷11起,调解成功11起,调解成功率100%。全村近几年来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和非正常死亡事件,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

(3)帮教组织健全,积极协助镇相关部门做好村里矫正人员的监督、考察、帮教工作,以安置帮教为切入口,协调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进安置帮教工作逐步走上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轨道。建立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对2名归正人员实行结对帮教管理,无脱管漏管现象,无重新犯罪。近年来,充分发挥法制学校作用,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大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我村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民主法治村创建、生态村创建、省级远程教育示范点创建等一些创建活动。通过各项创建活动。

五、坚持富民强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整合发展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行土地整村流转,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二是今年出资30万

元投资镇农贸市场门面房建设。三是盘活2个存量资产约100万元。四是为做大做强村级经济,配合镇积极招商引资,新发展农业项目5个。

(2)加强公益事业建设。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我们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按照目标逐项抓好落实。一是全村做到户户通有线电视,今年9月有线电视全部升级为数字电视,并且是平湖市第一个通广电网络的纯农业村,互联网入网率达到40%。二是户户接通自来水。三是完成村级主干道的硬化工作,已修建水泥路约5公里,户户通石子路。今年下半年,我们利用省级“一事一议”奖励政策,计划将浇筑通到自然村的水泥路,达到20公里。三是对6个自然村进行村庄卫生整治和村庄绿化工作,完成了23公里河道的清淤和保洁工作。四是做好美丽乡村工作,垃圾实行有偿收集。全村域基本实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目标。

五是社会保障得到完善。我村去年新农合参保人数为2100人,新农保参保人数为670人;2010年共享受医药费报销?人次,计?元。全村现有困难户为22户,低保户人数为31人,均按规定享受政策补助。

(3)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依章理事。无干涉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无侵犯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财产和合法权益的行为。没有因为管理不当引发信访事件。全村老百姓没有违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现象发生,无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无违章建筑、乱占耕地,无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无刑事案件。无失学儿童,无违反计划生育,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赌博、吸毒等现象,无家庭暴力事件,无非法婚姻、非法收养,无偷税漏税现象,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极大地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规范了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良好行为,大力营造“村风正、民心顺、农民富、班子强”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创建活动的开展和法制、道德的教育,村民的学法、用法及崇尚文明礼貌的风尚,在全村内蔚然成风,大小矛盾锐减,邻里友好互助,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增多,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的风气进一步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1996年我村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1999年被平湖市委市府授予文明单位,市级卫生村。1999年——2003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十佳五好”党支部。村党总支2004年被评为“先锋工程”先进村,2005年被评为平湖市级“生态村”、“信用村”。2006年被评定为市级“文化特色村”。2008年被评定为嘉兴市级“三无达标村”,平湖市级“体育强村”、“平安建设示范村”。2009评定为平湖市级“科普示范村”。“平湖市生态村”、“平湖市文化特色村”,2010年获得“嘉兴市文明村”、“嘉兴市级民主法治村”、“嘉兴市级春泥计划先进村”等称号。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党和国家政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社会工程。我们在基层民主法治村创建中,虽然做一些浅显的尝试,但按创建的标准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以省检查指导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探索,进一步发挥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努力建设村民满意,社会认可的法治、和谐杨盛村。

杨盛村

篇6: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一、全国和省、市创建活动情况简介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2003年6月,司法部、民政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在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05年10月,司法部又制定下发《“全国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试行)》。经各地层层推荐、认真考核、媒体公示等程序,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共命名表彰 “全国民主法治村”1009个。其中2004年7月命名表彰首批299个(包括苏州市1个:太仓市城厢镇伟阳村);2006年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310个(包括苏州市1个: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2008年1月命名表彰第三批400个(包括苏州市1个: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

江苏省的创建活动由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统一部署,2003年10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全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4年11月,经各级考核推荐,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首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00个;2006年,命名表彰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48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0个。2006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决定省级继续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各市、县(市、区)全面转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要求到2010年,9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县(市、区)创建标准;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辖市创建标准;1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创建标准。经各级考核推荐,2007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第三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209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4个;2008年12月,命名表彰第四批省级 “民主法治示范村”353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4个。至今,全省共命名表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1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98个(全省共有23196个村、社区)。

苏州市自2007年开始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组织进行,制定下发申报文件和创建标准。经各地推荐申报、市级检查考核,2007年4月,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命名表彰首批市级“民主法治村”85个、“民主法治社区”74个;2008年1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市级“民主法治村”174个、“民主法治社区”133个。至今,全市共命名表彰市级“民主法治村”259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7个。

二、我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和下阶段工作要点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几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及省、市开展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活动的指示及要求,结合本区实际,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村(居)的法治观念,为加快全区“法治吴中”建设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活动的开展,2005年3月专门制定下发了我区《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步骤和要求,明确了具体创建标准。在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下,区法治办牵头会同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全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考核工作。各镇、街道都成立了创建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各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指导。全区各村、社区也都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措施的具体落实。从而形成了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工作网络,有力保障了全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全区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我区开展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为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先选择数个基础较好的村、社区进行创建工作试点,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创建水平。通过2005年12月进行的区级创建工作检查考核,全区有33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首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区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区上下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将创建工作作为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在2006年12月,经区级检查考核,全区又有67个村、社区达到区级创建标准,被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命名表彰为第二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至今,全区共命名表彰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占全区村、社区总数的62%(全区村、社区共161个)。另在2004至2008年,通过层级组织推荐申报和省、市检查考核,我区有11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一批:横泾街道尧南村、龙西街道水香苑社区;第二批:木渎镇西跨塘村、甪直镇淞南村、苏苑街道嘉宝社区;第三批:长桥街道龙西社区、香山街道小横山村;第四批:胥口镇箭泾村、东山镇陆巷村、临湖镇湖桥村、金庭镇东河社区);有40个村、社区分批被命名表彰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首批15个;第二批25个),实现了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在我区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全区“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基层民主法治

我区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始终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下功夫。一是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不断增强村(居)的法律素质。全区各创建村、社区普遍建立起普法工作网络,健全村(居)委干部和村(居)民学法制度,并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培训活动。每个村、社区内都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橱窗),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都备有各类普法读本和报刊,供村(居)民学习。二是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各创建村、社区按照“四民主、二公开”的制度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各村、社区在2007年的换届选举中,做到规范有序,保障村(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切实抓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村(居)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居)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居)财务实行有效监督。三是以强化综合治理为保障,全力维护村、社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各创建村、社区不断加强综合治理、警务、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和外来人口管理“五位一体”综治办建设,加大硬件投入、组织和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社会治安安全村”、“和谐社区”等各类创建活动,做好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形成群防群治、共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各创建村、社区均无刑事犯罪和群众集访事件发生。

(四)强化指导考核,确保创建活动质量

为确保“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质量,力求工作取得实效,区法治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考核。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区级创建活动和检查考核工作。2005和2006年,区法治办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组织开展两批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及时布置创建工作任务,下发创建申报通知文件,要求各镇、街道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各地创建工作,并按照区级创建标准,将自评达标的村、社区向区有关部门提出创建申报意见。区法治办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内司委、综治办、司法局、民政局组成由各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考核组,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等方式,对各申报村、社区进行百分制考核。工作中,考核组本着宁缺不滥的原则,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评分,把好创建质量关。如在2005年的首批区级创建考核中,就有二个申报村因未达到百分制考核90分以上的达标要求,而未能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考核结束后,区法治办及时汇总情况,发出考核情况通报,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对考核达标的村、社区进行公示后,经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审核,并予以命名表彰,通过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加强对达标村、社区的创建复查工作。在每年组织对各镇、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检查时,都要择点对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巩固工作成果,深化创建效果。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工作。几年来,区法治办会同司法局、民政局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布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推荐申报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按 3 照省、市创建要求和标准,在区级达标村、社区中层级推荐申报,优中选优,把好申报质量关。同时,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申报村、社区对创建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帮助规范和完善创建档案,做好迎检工作准备。至今,由我区组织推荐申报的省级四批和市级两批创建村、社区全部通过了省、市检查考核,获得省、市两级的命名表彰。

(五)下阶段工作要点

1、继续开展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年内组织开展第三批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修订区级创建标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上半年启动工作,下半年组织各镇、街道申报并进行区级检查考核,争取在今年实现全区创建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90%以上。

2、做好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争创工作。一要继续加大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的争创力度,争取在2010年之前实现我区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达50%以上。二要培育先进典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积极争创省、全国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争取在两年内实现我区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在各镇、街道的全覆盖,并争取实现我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零的突破。

3、加强创建活动的工作指导和检查。区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指导和帮助基层做好创建工作,形成上下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考核,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达标考核,把好创建工作质量关;要组织对各级达标村、社区进行创建复查,促进各达标村、社区实行创建长效管理,深化创建活动效果。

附件

1、“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2、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3、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 二00九年四月七日

附 件1: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指导标准(试行)

(司法部、民政部2005年10月)

为深入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第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制定本指导标准。各地可参照本标准制定本级的指导标准或实施细则。

一、村级组织健全有力

1、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依法保障村民自治工作正常开展。

2、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

3、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健全,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和三级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5、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村民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6、村委会依法按时换届,严格程序,采用公开竞争、差额、无记名方式选举,无违背群众意愿的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行为发生。罢免村委会成员依法按程序,群众满意度高。

7、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一事一议”制度能落实。

8、村务公开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有规范的集体收支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村财情况清楚、满意,民主换届后能及时交接各项工作。

9、有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10、每年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村级档案台帐齐全规范。

三、法制教育扎实有效

11、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耕地 5 保护工作。

12、建有村级法制学校或开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法进家庭”和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干部、党员、村民遵纪守法。以《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为教材,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法制培训。

13、村有法制宣传组,村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年内无村民刑事犯罪案件发生。

14、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法制文明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5、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村干部和村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6、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农村治保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18、有明确的村内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能连续贯彻执行,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完成。

19、村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民主决定,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20、建立各种适合村民群众需要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民共同致富。

21、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体现节约、美观、可持续发展原则,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23、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24、村级治安秩序良好,农村社会稳定,优抚安置、养老扶幼、扶贫助残工作得到落实。村民关系和谐,互相帮助,民族团结进步。

附 件2:

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基本标准

(省法治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2003年月10月)

我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必须按照司法部、民政部提出的总体要求及我省加强基层依法治理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达到如下要求:

一、自治组织

1、自治组织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居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居民大会代表及村、居委员会成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

3、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

4、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居民代表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村、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侵犯民主权利行为发生。

四、民主管理

6、村、居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居)干部严格实行依法管理,集体财产逐年保值增值,村、居委会公章、财务帐目、用人用工等管理有序。

7、村、居委会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五、民主监督

8、民主监督健全有效,村、居委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村、居委会向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

9、村务公开和社务公开的制度全面落实,广大村民、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六、法治建设

10、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学法形成制度,自觉守法、用法,村(居)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干群依法办事形成风尚,村和社区法治化程度较高。

11、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居委会)成效显著,无刑事犯罪。

12、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无群众集访。

13、各项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 7 自身的合法权益。

14、村、社区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群众安居乐业。

15、村、社区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附3:

苏州市级“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市法治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2007年2月)

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增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创建标准。

一、基层组织健全有力

1、村、居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保障村、居民自治工作依法开展。

2、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选举程序合法,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工作指导。

3、村、居民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4、村、居民委员会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完善,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集体上访事件。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5、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按时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尊重选举人意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直接、普遍、差额的原则进行,选举工作程序规范,群众参与率、满意率高。建立和落实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辞职、职务终止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6、健全和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机制和体制,完善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各项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居民自治章程,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侵犯村、居民合法权益的内容,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

7、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村、居民(代表)会议。凡是与本村村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应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议事决策形式明确、程序规范,有切实可行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8、村务公开和居务公开制度落实,公开内容、形式、设置、时间、程序做到“五规范一满意”。有村、居务公开工作的执行和监督小组,工作开展正常,小组人员民主推荐产生,回避制度执行良好。

9、每年对村、社区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评议为不合格的村、居干部有处理结果。奖惩、责任追究制度能落实。档案台账齐全规范。

三、普法教育扎实有效

10、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工作。

11、建有村、社区级法制学校,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村、社区干部、党员、群众遵纪守法。

12、村、社区有法制宣传组,村、居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普法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及时宣传与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13、建立学法、用法、守法档案,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14、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

15、村、居委会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平安创建工作,管理和控制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16、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民事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社区居委会制定任期目标和发展规划,并通过年度工作计划贯彻执行,按期抓好落实。

18、村、社区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

19、激励和调动村、居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居民共同致富。

20、村、社区环境绿化、美化、净化,村落、街巷整洁美观。乡风文明,村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

21、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村、居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村、居民素质不断提高。

22、讲究科学,反对迷信,讲究公共卫生,农村、社区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发生。

篇7:民主法治村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村民是否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唐支书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经过村班子集体商议, 决定从基层民主入手, 以村民组为单位反复召开群众会的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改变过去村事务单纯由村委会决定的工作方式, 让村民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村设立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该制度规定了以村民组为单位的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召集和主持,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村民都必须参加村民会议签到签离, 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问题, 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决定。村民会议有权对村委会成员及其工作进行监督, 并有权通过一定的形式撤换和补选村委成员, 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同样由村民选举。同时将一事一议落实到每一个村民组, 保证每一户村民都能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两路口村通过发挥民主的力量, 基本实现了村民的事自己议, 村民的事自己定, 真正做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在法治建设中, 村支两委发现本村文化素质不高、普遍缺乏法律意识的实际情况, 于是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成了每一次群众会的必备议程。通过对《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干部群众基本学会了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特别是通过开办法律夜校, 邀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 现场解答和处理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村委会还统一制做《村规民约》手册, 发放给本村每位村民, 手册包含村民日常生活生活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村委会条例, 村民懂得了最基本的法律, 知道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村委会还会组织村民在村民大会等集会中学习, 如果发现有某个违反规定的村民, 村委会将取消该村民的基本保障金。

二、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

村两委为了改变村经济状况, 了解全村的发展实情, 抽样走访了本村部分村民, 发现按照传统种植方式种植水稻玉米, 风调雨顺一年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 除去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增值几乎为零, 农民一年耕种下来只能养活自己。

2004年村两委决定从畜牧产业入手, 实行户户养猪, 规模经营。2006年开始山上种茶, 发展生态茶园, 形成自己的茶产业。2012年, 根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村委会通过召开各村民组会议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了整体流转, 村民自愿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交由村委会集体经营, 至2014年年底, 流转土地2134.7亩, 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6%左右。每年每亩土地流转租金平均600元, 每年每亩递增20元, 由村委会兑现租金, 村委会聘用部分村民在流转土地上打工, 平均每人每天80元。

现在两路口村最为为成熟的项目是稻鱼共生米, 通过前期有效的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化养殖。这个项目充分利用南方水田的优势, 农民既能种植无公害的水稻, 也可以在田中养鱼, 不施化肥, 不施农药, 既节约了种植成本, 又兼顾了生态。其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这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产业化项目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两路口村成立了稻鱼共生合作社, 由村委会集体经营, 通过与外界客商的积极联系, 将村里的产品统一出售, 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保证了产品的销路, 实现了良好的产销循环。自产业化项目落实后, 村集体经济收入高速上升, 从2012年的5万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30万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000元到2014年8500元。村集体将每年的部分收入通过村民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基金、救灾基金等形式返给村民, 同时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 使村民过上了真正的好日子。两路口村的发展思路已成为湄潭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佼佼者。

三、立足实际面向未来

2014年两路口村成功申报了贵州省百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 该项目致力于形成高标准的基本农田, 便于进行集约化、机械化的种植。为了让村民们都能享受到村里的公共服务, 村两委规划了8个新村民居点, 让大家以村民组的形式住一起, 有效提供公共服务。

两路口村从基本制度入手, 通过民主法治和自身努力摸索出了一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 让本村村民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 全村实现了巨大的改变, 发展经验值得西部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借鉴学习。

摘要:近年来, 新农村如何健康、有效的发展被学术界积极的探讨, 全国各地的农村也在不断地尝试。两路口村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探索出了以强化民主法治为基础, 不但了带动本村全面发展的思路与做法, 也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位于湄潭县城北部的两路口村, 距县城32公里, 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 由三个行政小村合并而成, 2003年以前的两路口村, 由于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人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 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村整体情况情况较差, 村民大多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来维持家庭开销。

关键词:民主,法治,乡村治理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3.

[2]张纯明.中国政治两千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3.

上一篇:礼仪之星评比方案下一篇:实习日志(通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