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教学讲义

2024-06-10

阅读与写作教学讲义(精选6篇)

篇1:阅读与写作教学讲义

三年级三年级阅读与写作讲义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一讲 趣味语文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阅读积累 制作地球仪

今天,我们班刚发了“寒假小制作”的奖状,我还得了第一名哩!乐滋滋的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做小制作的情景„„

那是放假前,老师说:“这次我们班举行一次小制作比赛,到时看谁做得最好,可以得第一名?”回到家,我就开始构思做什么东西好。我东翻西找,一下子看见摆在书橱里的地球仪,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我就用校外兴趣小组学的泥塑技术做一只地球仪,也好让它带着同学们领略一番世界各地的美景。”

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我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团黄泥,用力把它摔成正方形,接着我又用刻刀把四个棱角削圆滑,再把它放到面板上挤、按了一番,尽力把它弄圆。然后我又捏了一小块黄泥给它做了一个小碗形的底座,再跑到厨房抽屉找出一根铁钉,用力插在地球仪上把它固定住。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个托盘里,端到阳台的阴凉处,等它晾干。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发现它已经完全干了,于是我用铅笔在它脸上轻轻地描出陆地、山川和海洋,然后又分别把它涂成黄、绿、蓝相互交错的颜色,眨眼之间,一个逼真的地球仪就诞生了。阅读训练

(一)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

()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

()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

()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

()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

(二)我的心意

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

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

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她教会了我画画。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我祝老师节日快乐!

1、填空。

(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节前,画了____________送给老师,感谢____________的培养。

(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近处____________。水中有____________,岸边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好看极了。

2、“我”制作小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在()里填上“先”、“再”、“然后”。()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挑选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

3、短文中划“______”的句子,是“我”自己问自己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问一问吗?

(1)妈妈的生日快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天是星期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用“∽∽∽”划出短文中表示祝贺的话。(2)想想“我”把彩蛋送给赵老师时会怎么说,写下来。

赵老师,这个彩蛋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说祝贺的话?

(1)奶奶过生日,我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八一”建军节,我对解放军叔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训练:一张贺卡--------把顺序写清楚

(一)习作要求:9月10日是教师节,人们都向老师表示祝贺。你能动手做一张贺卡,在教师节时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吗?

(二)习作指导:最好一边做贺卡,一边小声说。如:教师节到了,我要做张„„我先找了„„然后画上了„„最后写上了„„等。做完后完整地说一遍,再写下来。

(三)习作例文: 一张贺卡

记得以前,我对电脑一点也不熟悉,像陌生人一样,每次走到爸爸的电脑旁都不敢碰它,怕把爸爸的电脑搞坏。自从读了三年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有关电脑的知识。

这不,“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老师让我们每人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我想制作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送给我最亲爱的妈妈。

星期一的信息技术课,我打开电脑,先点“程序”,再找“电子幻灯片”。找到之后,我在幻灯片上画了一个中国结,然后写上“祝妈妈节日快乐,永远年轻!”最后插入边框,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张精美的贺卡很快就做好了。于是,我又通过发邮件的方式将它送给了妈妈。我想:当妈妈收到我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定会很高兴,更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妈妈收到我做的贺卡,高兴地说:“我的宝贝真能干,我不会的东西你却会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真高兴。

以后我还要认真上信息技术课,学习更多的知识。

(四)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二讲 趣味语文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聪明而且勇敢。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他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财主又没打成王勇,倒赔了元宝。

阅读积累 怎样写好对话

1、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对话

写人物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而是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这样读文章的人才能清楚地知道,这段对话到底想说什么。示例: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去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子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这段对话写的是列宁和小男孩谈论“丢失”的灰雀的事。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的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2、要注意对话的形式

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对话形式,归纳起来,共有四种,用公式表示如下: 第一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二种对话形式: “„„”甲。“„„”乙。

第三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四种对话形式: “„„” “„„”

写对话,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适当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这样能对话的内容更加鲜明、生动、突出。阅读训练:

(一)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恰当的标点。

小女孩走到柜台前

对售货员说

阿姨

我要买块巧克力

买什么牌子的售货员阿姨问

选得好

这个牌子的巧克力就是好吃

阿姨收了钱,递给小女孩一块金帝巧克力

(二)墨鱼不是鱼

鲨鱼是大海里的霸王。他发出命令:所有的鱼儿,在他生日那天,都得为它送礼祝寿。

鲨鱼的命令谁敢违抗呢 ?到时候,鱼儿们一个个乖乖地来了,恭恭敬敬上礼物。查查名册,鲨鱼发现墨鱼没有来,十分恼怒。他马上把墨鱼找来,杀气腾腾地说:“你为什么不来送礼?”

墨鱼顶了他一句:“我又不是鱼,当然不来送礼!” 鲨鱼气得跳起来:“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

墨鱼平静地说:“虽然我的名字叫墨鱼,也和鱼一样用鳃呼吸,但是鱼有脊椎,我却没有;鱼用鳍游泳,而我靠头部下的漏斗喷水推动自己前进。我和鱼不是同类。” 鲨鱼冷笑一声:“哼,你不都是鱼是什么?”

墨鱼说:“海里的牡蛎,河中的蛤蚌,陆上的蜗牛,他们才是我的亲戚。” 鲨鱼凶狠地追问说:“牡蛎他们身上都有坚硬的贝壳,你为什么没有?” 墨鱼从容地说:“我能快速游戏,用不着那笨重的贝壳来保护自己。我们的祖先原来也有贝壳,以后慢慢退化了,变成外套膜里支持身体的‘主心骨’。” “哼,不是鱼我也不能饶你!你不送礼,我就把你当点心吃了!”说着,鲨鱼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嗤”的一下,墨鱼喷出墨汁似的黑水,飞快地向大海深处游去。鲨鱼什么也看不清了,只好在那里干瞪眼。

1、读一读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说

()地说

()地说

()地说

()地说

()地说

3、从童话人物的态度和语言中感受人物的美丑是我们读书的方法。你瞧鲨鱼说话的态度:冷笑一声、凶狠地„„再读读它说的话“你为什么不来送礼”“你叫墨鱼,怎么不是鱼?”读完这篇童话,鲨鱼的(),墨鱼的(),就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4、想像一下,其他的鱼儿看到气急败坏的鲨鱼,会说什么呢?选一两句写在下面,注意冒号和引号的正确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训练:客厅里真热闹——练习写一段对话

(一)习作要求:节假日期间,家里的客厅总是热热闹闹的。请你通过想像,写一段对话。

(二)习作指导:

客厅里,白天会有哪些人?他们会围绕哪一个话题进行对话?夜深人静时,客厅里只剩下了沙发、茶几等摆设,它们之间会有交流吗?也可发挥想像写一写呀!

(三)习作例文: 客厅里的对话

晚饭后,哥哥扶着奶奶来到客厅,见小明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对他说:“快起来,把沙发让给奶奶坐。”小明不耐烦地说:“那不还有椅子吗?”“你„„”哥哥刚要瞪眼,奶奶赶忙劝阻:“还有呢!由着他,我坐椅子就行了。”这时,听到动静的妈妈从厨房走了出来,大声喝道:“小明„„”这一声吓得小明吐了一下舌头,赶紧站起身来把沙发让给奶奶。

简评: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是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段对话,写的是妈妈和哥哥让小明给奶奶让座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懂事、性子急。弟弟光想自己,又怕妈妈。奶奶溺爱小孙子。妈妈很严厉。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

(四)习作训练: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三讲 趣味语文

分析字形,悟聪明的含义

同学们都想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愿望实现呢?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聪”这个字的字形结婚:左边耳字旁,提醒你要学会用耳朵听;右上是点和撇,像不像你的大眼睛,你可要用它仔细地看周围的事物,你的目光会越来越敏锐:右半部的中间是“口”字,启示你要敢说,并且逐步达到会说、善说;右下是个“心”字,告诉我们,凡事要用心,才能干成功。以上四点很重要,但要持之以恒,坚持去做,才能取得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聪明”的“明”怎么写?前面一个“日”,后面一个“月”,而“日”就可表示“天”,“日”、“月”连在一起,可以这样想: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时间久了,始终坚持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想,养成了习惯,你就会越来越聪明了。阅读训练:

(一)礼花

“砰、砰、砰”,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束束礼花飞上了夜空,我赶忙仰头一看,啊,真美呀!“红连星”在夜空里绽开了花,映得夜空一片火红。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无数串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轻飘飘,慢悠悠,就像在天际挂满了节日的彩灯。“轰隆隆”,又是一声巨响,又一串礼花升腾起来了,它们在彩灯群里穿梭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1、观察的方法很多。上面这篇小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善于()

2、文中的礼花各式各样,听,“()”,那是“红连星”在夜空里绽放工了花。“()”,噢,乘着降落伞的小火花挂满了天空。“()” 原来是“庆祝胜利”在空中升腾。多有意思呀!读着文章,想像当时的情景,我们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石榴

春天到了,石榴花开了。它的花朵是桔红色的,花蕊淡黄,头上有些薄薄的瓣,还时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夏末,有些石榴花的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就和鸡蛋一样大了。几个星期过去了,石榴花的花瓣花的花瓣渐渐地落了,石榴们都咧开嘴笑了,一排排红色的牙齿多么整齐。

秋天来了,石榴熟了,摘下来尝尝,嘿!又酸又甜地,真好吃。冬天,西北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哗啦啦地落下来了。

1、读文章,根据问题摘录语句,抄在横线上。小作者看到了什么?

2、小作者品尝石榴,什么感觉?

3、小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

习作训练

(一)习作要求:请你联系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把下面的这段话扩充具体。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

春天到了,小河的冰融化了,地上的小草绿了,树上的花开了,小鸟在枝头不停地叫,春天真美呀!

(二)习作指导:

先读读上面的原文,看看写了哪些景物?从中找准扩充点,如河水、小草、花及鸟的叫声。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再从生活中获取材料,仔细观察春天到来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如:用耳听河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用眼看小草的颜色;用鼻子嗅花的香味等。最后在文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听、所嗅、所感,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景物特点更突出。

(三)习作例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听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节选自朱自清的《春》

(四)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四讲 趣味小故事 字迹潦草的教训

字要端正,笔划要清楚,这是写字的基本要求。如果字迹潦草,不仅难以辨认,有时还会出差错,闹笑话。这方面,著名文学家茅盾爷爷读书时曾有过一次教训。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茅盾本名)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阅读积累

1、描写小伙伴容貌的词

目光炯炯

细皮嫩肉

伶牙俐齿

白白净净

红扑扑的脸蛋

高挑的个儿

2、描写小伙伴神情的词

破涕为笑

专心致志

兴致勃勃

神采奕奕

急得直跺脚

乐得笑弯了腰

3、描写小伙伴动作的词

手舞足蹈

跃跃欲试

欢呼雀跃

争先恐后

冥思苦想

生龙活虎

4、描写小伙伴性格、品质的词

活泼开朗

性格直率

勤奋刻苦

沉默寡言

人小志大

持之以恒

拾金不昧

5、俗语

好朋友赛过亲兄弟。牡丹花虽好,还得绿叶衬。

时常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对头,时常恭维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阅读训练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买菜,煮饭,洗洗缝缝、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儿她全包了。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她剪裁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她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线,经她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细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熟练、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欢妈妈的这双手。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双手()的裙子

()地板()房间

2、用直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勤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灵巧的语句。

3、妈妈的手是

,可“我”却喜欢这双手,这因为

4、选择短文的题目。()A、勤劳的手

B、勤劳的妈妈

C、妈妈的手

D、我的妈妈

5、模仿最后一段写一句话,用上“既„„又„„”

习作训练

(一)习作要求:我给伙伴 “留个影”

无论是同班同学,还是邻里伙伴,是文静的、活泼的、急性子的,还是天真的、顽皮的、爱幻想的„„我们都可以让他们出现在自己的笔下,给他们“留个影”。

(二)习作指导: 思路一

开头可以从名字入手,比如“我们班有个绰号叫‘小不点儿’的同学”。接下来写她的容貌:个头小,头小,眼睛小,像个小娃娃。然后通过具体记叙她的几个事例写出她的特点,如她积极组织参加班级活动,在一次排演节目时认真积极,不怕困难,可见她人小志气可不小。最后可以夸夸这个 “小不点”。思路二

习作可以先不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而是通过一两个片段,鲜明地展现小伙伴的特点,再点出,这就是我的好伙伴。

(三)习作例文:

“慢性子”班长

我们班有个“慢性子”班长。她长得眉清目秀,端庄秀丽。她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老师得力的好帮手。她做事都是长线放风筝——慢慢来。慢归慢,可却慢得有条有理,有井有序。

一天,轮到我值日,每个同学都在认真打扫,可“调皮大王” 小刚却老鼠逗猫——没事找事。他把纸弄得“粉身碎骨”,接着又“天‘男’散花”,纸都“满地开花”,我揪住他的衣领,瞪了他一眼,火冒三丈地对他吼:“你干啥呀!”他挺机灵的,将身一转,又朝我们做了鬼脸,接着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这时,班长来了,我们便向她诉苦,小刚却死活不认,我们更是火上加火,班长却慢理斯条地说:“大家不要这样,不妨自己动手,来,一起打扫吧!” “好!”小刚第一举起手来。

大家打扫了,教室又干干净净了。这时,班长灵机一动,说:“小刚做好事,应该上光荣榜!”说完,拿起笔要写。小刚脸红了,羞愧地说:“我不能上,纸是我撒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班长笑呵呵地说。你看。我们的“慢性子”说话慢,动作慢,心可不“慢”呀!

(四)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五讲 趣味语文

请用十二生肖给下面的成语填空:

()目寸光

()口余生

()急跳墙

守株待()

车水马()

()

呆若木()老态()钟

狡()三窟

()不停蹄

画()点睛

偷()摸狗

藏()卧虎)死狐 胆小如亡()补)狗不

((训练1 砚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具。而今天,随着书写工具的多样化、现代化,砚已成为了艺术品或写毛笔时可用可不用的东西。砚在过去时用来研墨、盛墨、舔笔的。砚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时期。砚可用铁、铜、陶瓷等做成。但最常见的是石砚。

我有一个精美的石砚,那是在江西婺源旅游时爸爸买给我的。它是圆形的,乌黑发亮,似乎与浓浓的墨汁融为一体。它的盖子也是圆形的,上面刻着一条龙,龙身弯曲,龙头刻在中间。整条龙微微凸起,仿佛一条真龙附在盖面上。龙身弯曲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凹洞,用来抓手,但又不破坏龙的样子,真是巧妙呀!将盖子盖上,它们天衣无缝似的连在一起。远远看去,它又像个小飞碟降落在我的书桌上。

我爱这个小砚台,我要用它写出好看的毛笔字,来继承和发扬中国墨文化

1、你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训练2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年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枝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驰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的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连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也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起,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奔在宽广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一笑,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可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格外()

飞驰()宽广()

期望()

猛然()

2、填空。(1)这幅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3、选择本文的中心思想,用“√”标出来。(1)本文反映了画家高超的艺术。

()

(2)本文反映了“我”要做千里马的决心。

()(4)本文反映了妈妈对“我”殷切的希望,“我”决心把妈妈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

()

4、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习作训练五习作内容

在小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许多小伙伴可爱做游戏了!如贴鼻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这些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欢乐,而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们喜爱做游戏,也要学会描写一种游戏。请你参加一种游戏,经历游戏的过程,感受游戏的气氛,再形象地写下来。写法点睛

一、写出游戏的过程和气氛

为了把一种游戏说清楚、写明白,要按游戏的过程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叙述出来。开始怎样,接着怎样,结果怎样,要写前因后果。

二、写出游戏的动作和参加者神态。还应注意:

1、写好典型。

2、描写细节。

3、写出感想。小游戏参考 请你按照下面的规则做一次《斗牛》游戏,然后把游戏的过程写出来。在写的时候,可以选用所给的词语。游戏规则:

参加游戏的是两人,两人的背后分别贴上“斗”字和“牛”字。参加游戏的人双手背后,互相跳跃,谁看见对方身后的字,谁就取得胜利。选用词语:

跳 伸 瞧 一进一退 忽左忽右 欢声笑语 互相追逐 扭 看 摸 急中生智 笑声一串 笑声阵阵 窜 探 瞅 立足未稳 龙腾虎跃 掌声四起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游戏.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六讲 趣味语文

1、考试时,小刚有一道数学应用题不会做,便抄了同桌的答案,又自作聪明地在旁边写了“得数照写,过程省略”8个字。

几天后,考卷发下来了。小刚一看,答案上画着对钩,却一分没加,旁边也有8个字:“()()照打,()()省略。” 多么幽默的老师!请认真思考,在括号中填上字。

2、下面的电报稿可以有几种解释?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分别表述出来,每种意思不超过15个字。电报稿:船已开三日即到。阅读积累: 美丽的花坛

在我们学校操场的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

花坛的中央,种着几棵高大清秀的“美人蕉”,它那深绿色宽大的叶子,像一个绿色的芭蕉扇。它那笔直挺拔的茎,托着几朵艳丽的深红色花朵。多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那里呀!在“美人蕉”的前边,种着几棵“大丽菊”。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蕊,给它增添了几分色彩。在这些花中,我最喜欢那朵花,它第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色的。这朵别具一格的花,是“大丽菊”中的佼佼者。在茂密的绿叶的衬托下;它显得格外美丽。花坛的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是两个日夜守护花坛的卫兵。每当中秋八月,它们的枝头就会挂满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这些石榴有的略显棱角,有的像个大玻璃球,熟透的石榴远远望去,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好像在向人们传送丰收的喜报。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许多盆花,有不畏严寒的麦冬,有粉红的月季,有翠绿的吊兰,还有那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啊!学校的花坛可真美丽呀!

1、短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花坛的?

2、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请用笔划下来吧。阅读训练2 雄伟的南浦大桥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学校秋游活动的内容是参观南浦大桥。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啊!

我们乘车沿着引桥盘旋而上,来到雄伟的南浦大桥塔旁,往下一看,许多高楼大(厦

夏)都在我们的桥下,街上的小汽车如同玩具,行人像娃娃一样小。数不清的轮船边鸣笛欢唱,边吐出白烟,沿着黄浦江逆流而上。江面上一派繁忙景(象

像)。

老师告诉我们,南浦大桥全长8346米,是世界第二长桥,它的通航净空高度46米,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空前的。让我吃惊的是主桥在江中竟没有桥墩,而是采用双塔斜拉桥结构,主桥桥面用180根钢索系在桥塔上,一跨423米过江。这些钢索就像一根根琴(弦

舷),弹(奏

揍)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曲。

眼前的一切,使我想了很多,我为祖国拥有居世界第二长的南浦大桥而自(豪

毫)。

1.找()里的正确的字打“√”

2.“自豪”的“豪”音序是(),部首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①具有才能的人()

②值得骄傲()

③气魄大,直爽痛快()

④强横持特殊势力()

请在正确的解释后打“√”。3.比一比,再组词。

4.第二自然段有()句话,站在桥上往下看,能看见

5.南浦大桥有什么特点?

6.“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说明“我”对参观南浦大桥

所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为祖国拥有居世界第二长的南浦大桥而自豪,说明我对祖国

习作训练六

习作内容: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一)习作要求:

1.养成良好的留心观察生活习惯。有顺序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2.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用通顺的语句生动具体地写下来。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表达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二)习作指导:

1、课前活动

(1)学生了解观察景物的方法:

次序观察法,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从静到动或从动到静;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等。

综合观察法,即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观察想象法。

(2)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感兴趣的一处景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下来,如:画、拍照片、录像等。

3、习作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习作要求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已经和你们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有关校园的习作。读读习作的提示,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交流。根据学生发言,课件相机出示以下内容: 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的景物,可以写别处的景物。(2)检查课前活动情况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选择校园内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你观察了什么地方?(小组交流、指名汇报)(3)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的方法。

结合阅读积累,小结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按顺序看,重点突出,抓特征写,抒发真情。

校园处处是美景,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处景物说一说,注意细观察,按顺序,抓特点说具体,说生动。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看你的伙伴还有什么补充。谁愿意当解说员介绍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指名上台看着自己的画、照片、拍摄的画面介绍,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可以,教师播放准备的画面。)

学生评议这名同学说得好吗?好在哪里?(如: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想象丰富,用词准确、生动等。)

你听出了哪些不足之处?(可让代表自评,小组内评议,再指名学生评议。然后请刚才介绍的同学在同学们评价后再介绍一遍。)谁还愿意介绍? 来,咱们每组推举一位小解说员上来吧!(4)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刚才同学们都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把你喜欢的校园一角说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手中多彩的笔记录下来吗?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风景这边独好》《校园一角》《我爱校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教师总结。

同学们眼中的校园处处都是美景,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美,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找得到它。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索,用手中的笔描绘美丽的景色!(三)习作例文 美丽的燕鸣岛

在我们南昌青山湖的东南边,有一个风景迷人的燕鸣岛公园。它离我家很近,我们经常去那儿玩。

它的大门并不显眼,但一走进去,你就能看见那儿绿树成荫,绿草萋萋,弯弯曲曲的小路边长着各色鲜艳的小花。我最喜欢的是那片桂花﹑茶树林。桂花树林最美的是在秋天的时候,在翠绿的枝叶间盛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的桂花,宛如许多小星星藏在叶缝中,对我们眨眼睛呢。一阵清风吹来,扑鼻而至的花香会让你停步细闻,啊,太香了。桂花树并不太高,小伞似的枝叶却足以遮住阳光,让我们在树下玩耍呢!茶树在冬天就开放了,像不怕冷的女孩急着要展示自己的美丽。她们的脸涂得绚丽多彩。有红的﹑粉的﹑白的„„万紫千红。她们叶子碧绿碧绿的,隐隐反射着光芒。阳光下,鲜花被它衬得美丽无比。

在我心中,燕鸣岛的美景犹如燕子的一声鸣叫,带来了春天的快乐,我爱燕鸣岛。

(四)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七讲 趣味语文

有一次,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要求大家用“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什么”说一句话。朋友们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发言。

金琳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个给人带来好运气的摇奖大转盘。”

李翔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只农民伯伯见了眉开眼笑的大风车。”

寸欣说:“我在圆上添几笔,画出了一只祝贺外婆六十大寿的生日蛋糕。”

聪明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美丽的想像

□方 杰

把红灯变成夕阳

冻成长长的梯子 让匆匆忙忙的行人

我要爬到月亮上 来来往往的车辆

看看桂花树 暂时停下来

是不是开了花 给我静静地欣赏

也看看嫦娥漂亮的家 把夕阳当作苹果

把梯子横放 放进冰箱里

当成一座桥梁 永远保持鲜红

搭在我和妈妈的心上

把月光冰冻

让我把这美丽的想象

和妈妈一起分享 阅读训练

这是一个小康之家,三室一厅,从客厅向左走是一间小厨房。在这间厨房里,放着一台冰箱,冰箱下面有一个洞,洞中住着两只老鼠,一只叫机灵鼠,另一只叫小黑鼠。

一天,机灵鼠无聊地在厨房里闲逛,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吓得它连忙 躲到身边的桌后面。机灵鼠看见主人拎 着一袋新鲜的鸡蛋,随手放进了橱柜旁 的一个篮子里。

机灵鼠一瞧见鸡蛋,心里直犯痒痒。它想:“这鸡蛋我还没尝过呢!肯定好吃极了。”它兴高采烈地回到洞中,唤醒熟睡中的小黑鼠,把刚才看到的情况向小黑鼠描述了一遍。小黑鼠听了之后心也动了。于是,它俩就在洞中商量偷蛋的计策。

夜深了,主人的一家都睡熟了,那只老花猫也早进入了梦乡。

小黑鼠和机灵鼠轻轻地从洞中走了出来。它们走到橱柜旁,按照预先商量好的办法开始行动。小黑鼠敏捷地爬上了橱柜,指着篮子里的那些鸡蛋问机灵鼠:“是这个吗?”机灵鼠站在下面,手里拿着个袋子,点点头说:“是的。动作快点,我已经准备好了。”小黑鼠爬进篮子;拿起个鸡蛋,朝袋子里扔。扔得还真准,机灵鼠赶紧把蛋从袋中取出,滚到自己的洞中放好。

也许是小黑鼠太兴奋了,也许是它得意忘了形,在偷第三个蛋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鸡蛋掉在地上,碎了。这声音把老花猫惊醒了。老花猫飞快地跑进厨房。两只老鼠一见是猫来了,吓得乱窜,把厨房搞了个天翻地覆。声音把主人也惊醒了。主人来到厨房,打开电灯,看见老花猫蹲在煤气灶上,再瞧瞧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篮子里的蛋也摔得粉碎。主人捉住老花猫,把老花猫打得半死。老花猫成了两只老鼠的替罪羊。而那两只老鼠早已逃进洞中,去享受美味了。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三个词。

3.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一只老鼠和一个蛋作者想象出了一个什么故事?

(2)是谁在哪里发现鸡蛋的?发现鸡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3)偷蛋的时候用了哪些动作描写?表现了两只老鼠什么特征?

(4)老鼠打碎了鸡蛋,猫为什么会挨打?

4.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象合理吗?它的想象有什么特点?

习作训练七

习作内容: 看图编故事。习作例文: 标点符号学本领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调皮会标点符号在一起学本领呢!叹号教问号跳舞,句号教逗号翻跟头,省略号教顿号弹琴,冒号教引号唱歌„„

叹号高兴地教问号跳舞,可是问号的问题可多啦!一会儿问:“这手怎么摆呀?”一会儿又问:“这脚怎么放啊?”“这头怎么转呢?”唉!叹号摇着头叹着气说:“我还是不教你了,才教了这么一会儿功夫,你就问了这么一大堆问题,你这个‘问题学生’真难教啊!”

句号教逗号翻跟头,句号轻轻一滚,就翻了好几厘米。可小逗号使劲儿一翻,却一个还没翻到就被自己的小尾巴给绊倒了。这样,小逗号也没学会。

再看看省略号教顿号弹琴。省略号弹出了美妙的音符:“1、2、3、4、5、6、6、5、4、3、2、1„„”可顿号弹了老半天都只会弹“1”。省略号不耐烦地说:“你看你,你看你!怎么就只学会弹一个音。”省略号的钢琴教师也没当成。

还有冒号在教引号唱歌。他们这对师徒可认真啦!冒号唱一句,引号也跟着唱一句。很快,引号就学会了唱歌。

最后,字典公公给冒号颁发了“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引号也获得了“优秀学生”的奖状。习作指导:

图上画着些什么?在这些事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看图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八讲 趣味语文

孩子

你能否不增字,不减字,只是 把词序调换一下,把这句话分别变 成十句话(意思不必相同)?

成语中的反义词

在括号里填进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联成四字成语。

出()入()

()辙

说()道()

()斗

虎()蛇()

()怪

顶()立()

()讽

翻()覆()

()叹

扶()携()

()合

弃()投()

()偶

我们都喜欢这些()辕()争()惊()嘲()吁()应()独

扬()避()

()奔()走

改()从()

()尽()来

半()半()

()生()死

(二)美丽的哈巴狗

()它的个子不大,雪白的卷毛覆盖着全身,把小扁的,两只眼睛又黑又大,而且富有表情。因为耳边的毛长得太长。下得不用胸针别住,以免钻进眼睛。

()它只要发现一张彩色的纸片,就用后腿支起全身,两眼盯着你看,表示恳求。

()这条狗的腿很短,奔跑的时候步子又快又小,十分有趣。()它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性格”的。

()假如你不加理睬,它会转过身去,躲在一个角落里呜咽起来。

1、以上是描写“玛留斯——哈巴狗”的片段作文。第一段和第三段里的句子条理不清楚,阅读后,请你调整好句子顺序,把号码标在每句话前面的括号里。

2、围绕下面中心句,描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十分有趣。

阅读训练

“咋呼”妈妈

我有个“咋呼”妈妈,从早到晚都咋呼。听,“儿子,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来?”“儿子,吃饭了,叫你几遍了?”“儿子,自己事情自己办,不要让大人帮忙!”„„看,这就是我的“咋呼”妈妈。只要她在家,家里就充满“噪音”,烦死人了。

我和妈妈常拌嘴,每到关键时候,爸爸就和我站在一起:“凤子(妈妈的小名),太过分啦,事没你说的那么严重!”这时,妈妈就凶巴巴地拿着扫帚向我和爸爸冲来。爸爸“临危不惧”,大喊一声:“儿子,快跑,我断后!”不一会儿,我看见爸爸抱头鼠窜,边跑边喊:“儿了,快跑!”后面是妈妈的“狼嚎”:“有能耐,你们爷俩儿别回来!”

一次,我和爸爸把妈妈气回了娘家,我们俩只好相依为命,度日如年。到这时,我才认识到缺了妈妈还真不行。几天后,当妈妈回来看见我和爸爸的落魄样时,不觉鼻子一酸,说:“你们爷俩儿不是说没我也能活吗?”这时,爸爸给我使了个眼色,我和爸爸就一边一个“亲妈妈”、“好媳妇”地叫。直到妈妈的脸色由阴转晴,我和爸爸才憋着笑溜了出去。

从这件事,我得出个结论:别看妈妈爱咋呼,但对我和爸爸的感情还是很“铁”的。于是,我跟妈妈开玩笑:“妈,你说你离开我和爸爸能活吗?”这一刻,妈妈又恢复了她爱咋呼的本色:“臭小子,别以为我离开你和那个死鬼不能活。我离开你们俩儿,倒落个清静,活得„„”“更好”两个字还未说出,妈妈看见爸爸扮鬼脸,正冲着我挤眼,也不觉笑了起来。看来这“更好”两个字只得留到来世说了。

1.查字典,然后填空。

(1)“咋”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查出“咋”的读音是。

(2)“临危不惧”的“危”字,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这篇文章中应选第()种解释

A.不安全,跟“安”相反 B.损害 C.高的,陡的 D.端正(3)“落魄”的“魄”是一个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它的读音是。

2、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关键——()

能耐——()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相依为命„„

能耐„„

4、这篇文章主要写谁?主要突出她的什么特征?

5、从“我”和妈妈拦嘴爸爸援救和妈妈被气回了娘家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我”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6、文中最后一句“看来这‘更好’两个字只得留到来世说了”是什么意思?

习作训练八习作内容

写自己观察到的一种自然景象。写法点睛

1、观察有序,抓住特点。

2、动态静态相结合

3、写出自己的感受 指导过程

一、议一议

1、如何把“天气太热了”写具体?

2、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太阳、天空、各种物品、动植物、人的感受)

二、说一说

你能从哪一方面具体地说?

三、串一串

看着黑板把句子连成串。

四、仿一仿

擦去“天气太热了”,换成“雨下得太大了”。

同样按这几个方面写。(其中“各种物品”换成“雨的样子”。)

五、写一写

从几个方面把“雨下得太大了”写成一篇短文。

六、参考片段

中午,天气十分闷热,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被晒得软绵绵的。小黄狗趴在地上张着嘴,呼哧呼哧直喘气,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街心花园里,小草弯下腰,花儿低下头,一行行小树直挺挺地站在烈日下,树叶一动也不动。大街上似乎很少有行人来往,连最爱玩耍的小朋友,也只能躲在家里,扇电扇,吹空调。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九讲 趣味语文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坦率表白的话叫(直言)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开玩笑的话叫(戏言)讨人喜欢的话叫(甜言),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虚假伪装的话叫(佯言)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欺骗臆造的话叫(谎言)胡说八道的话叫(胡言),挑拨离间的话叫(谗言)违背事实却有意加以传播的话叫(谣言),不守诺言的话叫(食言)标点的使用

给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

1、她的小手多可爱呀()

2、晒过的棉被为什么会这么暖和呢()

3、小朋友要学会尊重长辈()

4、小松鼠吃什么呢()

5、这里的森林太美了()

6、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7、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8、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9、这里太美了。()阅读训练 小罐子

我家书柜上放着一只小罐子,是用椰子壳刻成的。

这只小罐子呈圆球形,高四寸左右,直径约三寸,罐底与碗底相似。罐身表面磨得非常光亮,上面刻着沙滩、海面.海面上帆船点点,天空中海燕振翅飞翔远处有高低起伏的海岛。画面逼真,用金粉磨制而成。左上方刻着“海南风光”四个字。人们一看到这精美的画面就会想起美丽的海南。罐的把儿是原来的椰蒂。小罐子制作得真精美啊!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相似()

精美()

原来()2、小罐子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3、短文中“这精美的画面”上有哪些美丽的图案?用文中的语句写下来。有沙滩、4、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5、仿照句子写话。

人们一看到这精美的画面就会想起美丽的海南。

我一看到这个文具盒,就想起。

一,就

。6、根据短文内容选个合适的题目()A精美的小罐子

B精美的图案 学生习作 写一个童话故事

我们都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我们不仅在课本上学过许多童话,还在课外读了更多的童话,既然我们爱听、爱看童话故事,为什么不自己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呢?请你任选几个动物,想象一下,在这几个动物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讲给同学听一听,再写下来。

1、选择材料:首先说一说你想告诉大家一件什么事呢?再确定故事发生在哪几个动物身上,然后想好在它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2、拟好题目

“题目是眼睛”,一个好的文章标题,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所以题目要生动、要准确形象、要新颖别致、体现创新

3、想象要合理

编写故事情节既要精彩,又要合理,不能荒诞无经。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揭示一个道理。(好学生)一般学生能写得生动有趣就可以了。写出告诉我们什么就可以了。

4、赋予动物以“人性”。

在我们的笔下,他们应该是会说人话且像人一样有思想的。学生习作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第十讲

根据学生接受状况,做培优回顾和复习,或进行补充。

篇2:阅读与写作教学讲义

一、阅读训练

贝 多 芬 的 故 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以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

豪华——()分散——()

镇静——()

5、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二、趣味语文

1、填数字,组成语:

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字。试一试,你准行。

()尘不染

()海为家

()窍生烟

()神无主

()面威风

()霄云外

()感交集

()载难逢

2、小故事,大道理:

“马虎”的来历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二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三、作文训练

如何写好游戏

写作要求:

(1)要交代清楚游戏的时间、地点和参加游戏的人(2)要按游戏的顺序,把过程写具体 写前先回忆游戏的全过程

①重点写游戏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②写过程中的“趣点”

③抓住游戏中任务的动作、语言、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3)写出游戏的热烈场面

要写出游戏的热烈的场面,参加游戏和在场其他同学们的表现,又要抓住个别人的举动重点写,由此突出场面的紧张、热烈。(4)写出自己的收获、体会

篇3:写作与阅读教学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文知识体系, 于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随意性增加了, 但科学性却降低了。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的确, 万丈高楼平地起, “读”是基础, “写”是拓展;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准备, 写作是倾吐、是表达、是创造。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 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互为依存。但近几年来, 语文教育关注的焦点在阅读教学方面, 阅读教学改革如火如荼, 而写作教学的研究总是不温不火。而且每单元后的作文训练尤其让学生与老师头痛, 似乎觉得“无从下口”, 这并不是教材的问题, 而主要是作文与阅读教学联系不紧造成的。能否整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不让作文教学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 自然纯熟。”吕叔湘先生说:“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呢?也许“模仿”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提示。

一、加强阅读, 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 没有内容, 缺乏素材。作文素材是要靠积累的, 阅读教有效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光、色”等特点, 是先进的教学手段, 能优化教学过程。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 一节语文课上学生能学会十几个生字, 而且将识字、阅读相融合, 容量大, 兴趣浓, 效果佳, 为老师解决了一大难题。多媒体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得到解决。

四、复习中寻找规律, 体验识字乐趣。

在复习时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 如“江、河、湖、海”时, 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知道这些字都是与水有关, 揭示构字的规律, 举一反三, 在学习学便是作文素材积累的一个主要源泉。从读中、从理解中、从感悟中、从作品的比较鉴别中, 都可以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了学生“没什么可写”的难题, 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一大突破。阅读的文本来自哪里?叶圣陶说:“课文是例子。”例子意味着隐含规律, 例子意味着是一种示范。这种示范作用可以使学生见识文章思想精神的高度, 形式的多样性, 可以欣赏汉语表达技巧艺术感染力, 感受汉语表达艺术的极致高度, 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建立一个发展平台, 为学生的思维表达作出实例示范。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上完了阅读, 就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 进行写作练习, 写完了再回过头来和文本比较, 找找自己存在的问题, 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掌握。作文教学是富有实践性的, 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就无法有所收获, 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练笔, 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能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 以确保学生作文训练的量和素材。总之,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给他们“内容”, 让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 把素材连缀成篇, 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中, 让学生从能写到写好。

二、用心阅读, 顺势迁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 只有当这种“需要”转化为愿望时, 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 形成积极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只是笼统接受, 当自己写作文时就不会迁移了, 这是因为他们对此缺乏深刻的理解或没有及时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同时也要吃透学生的习作。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上好一节阅读课, 就是让学生用寻求的眼睛去留下美的踪迹。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勤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好修辞、好的写作方法、好的结构布局记录下来, 并拿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这种及时迁移会让学生在作文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例如学生学过《老王》, 就会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也会知道作者对老王的刻画更注重语言、动作的描写。学完这一课后, 让学生作一篇写人的文章, 让学生把教材中的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作品中, 那么他笔下的人物也会活灵活现。

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精美范文的阅读、研习、能动模仿, 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 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 从而为学生写作设置一座灯塔, 使写作教学不再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的茫茫大海。

三、审美顿悟, 提高素质

读是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是拓展,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会意字的教学, 我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 如:“二木林, 三木森, 不正歪。”使学生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分辨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同音的字, 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 抓住异同点, 巧记、活记。如“白和自”, “跑和炮”, “他、她、它”, 都在比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了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感兴趣了, 就会积极主动参与, 掌握汉字规律, 体验成功的喜悦, 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从而使识字效率得到提升。

高三作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武必雄

(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 江苏睢宁

摘要:高三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因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复习的关键。由于复习的科目多, 任务重, 老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作文学习。根据日常的教学研究, 作者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三作文教学写作兴趣教学方法

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有四年了, 不敢说对教学有着怎样的高深见解, 但有一点颇有感触, 即作文教学, 尤其是高三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而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 往往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 不仅老师, 学生也都比较困惑。老师讲学生写, 看似每次都写, 可实效不高。后经多次和学生沟通交流及问卷调查, 我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缺乏主动性, 不能发挥主体作用。

当今高三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忽视作文练习, 没有70分概念;课外阅读的视野太窄;教学教法过于简单;师生之间缺乏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对这些现象作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

第一, 应试教学的影响。高三复习是很紧张的, 时间紧, 任务重, 学生把大多精力都放在数理化上, 大量地做习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作文尤为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这些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立竿见影的。

第二, 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由于我校是民营学校, 要生存, 要发展, 竞争压力大, 成绩是我们的保障。所以, 我们一味地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进入高三, 课外阅读更是没有时间。学生的生活枯燥无味, 整天三点一线, 学习之外还是学习, 考试之外还是考试, 根本没有时间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更不要说写出有感情的文章来。

第三, 教学教法简单。这也许是一贯的传统, 也许是我们自身缺乏研究思考, 也许是我们闭门造车, 没有出去学习交流。其实, 教无定法, 我们应多反思, 多总结, 多试验, 尤其是高三作文教学, 更应讲究实效。

心理学认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不应是负担。”由此可见, 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作文也是一样, 如果有了作文的兴趣, 学生们就会调动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美丽多姿的, 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学会观察, 学会体验, 学会感悟,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作文课上,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 我把这节课搬到校外, 让学生与校园进行亲密接触, 这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浮泛, 教师应当适时引导。我们可以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感受, 去体悟, 去描绘美的生活, 美的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丰富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走近电视, 看《百家讲坛》、《艺术人生》、《走近科学》等栏目, 读名著, 评时政, 谈得失, 析美丑, 看成败……让学生从书中的情境走进生活的现实, 从虚幻的理想步入真实的世界, 提高整体素

里的一花一草, 每天都见, 可今天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平时缺少观察。和同学交流, 他们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 感情充沛, 精神饱满。此时我说:“写作文需要生活素材, 生活是我们创作源源不竭的动力。不过,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我们需要进行再加工。为此, 观察后, 要进行思考锤炼加工。”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的教学策略。作文批改是审题指导、选材指导、立意指导和谋篇布局指导的继续和深入, 是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微辅导,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5]以往都是由老师批改, 然后发给学生参阅, 再进行集中讲评。我大胆地改变这种模式, 发下去由学生互改、互评, 再让学生集中点评, 装订成册, 放在班级让学生讨论学习。学生有了激情, 也有了热情, 人人都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我认为, 要热爱我们的课堂, 就必须先热爱我们的学生, 而热爱我们的学生, 就应尊重他们, 包括他们的言语及思想。师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三:其一, 感到没什么可写;其二, 浪费时间, 还不如背几个外语单词或写几道数学题;其三, 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 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叶圣陶说:“写作就是说话, 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 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 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 我写作时我要说话, 你写作是你要说话, 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 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 当作自己的话, 都是和写作的本意是相违反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 浅近一点, 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 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 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的, 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写作和说话一样, ‘立诚’是最要紧的。”[6]

总之, 要调动高三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就应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深入生活, 体验感悟生活, 培养其兴趣, 努力改变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9页.

[2]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3版, 第150页.

[3]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36页.

[4][美]尼尔·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89页.

[6]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第81页.

质, 既具备看问题的高度, 又具有思考问题的深度。作文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思想深度的创新, 而不是形式的创新。所以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美点, 领悟美的情趣, 写作时情感才能有所依附, 立意才能深远。

篇4:阅读与写作教学讲义

关键词:阅读;写作;积累;情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07-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搞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基础、是根本,是写作前的知识储备;写作是阅读的具体体现,是阅读的外化形式。它们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只奇葩,缺一不可。语文教学就在阅读和写作中穿梭,完成自己的美丽行程。学生正是通过如饥似渴地、广泛地阅读,来增加知识、储备能力、提升精神的。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没有了阅读,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写作时必然无话可说、不知言何,身心俱是痛苦,如去战场赴难一般。相反,如果学生学识广博,必然胸中滔滔,笔下千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阅读。在以阅读促进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阅读积累,让素材成为写作的源泉

“课文不是无情物,化作素材文更佳。”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写作来说,米就是作文素材。这些米从哪来?可以从课外阅读中来,但中学生每天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不太现实;也可以从人生阅历中来,但三点一线的生活使我们的人生阅历也少得可怜;最现实的,是从我们天天相伴的课文中來。最好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课文。对课文中写作资源的挖掘利用是积淀和丰富自己作文素材的捷径。

同学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就是手头缺少素材,在写作中常常苦于有教材却不会运用,不善于对课本里的素材进行叙述、分析、说理,使其为所要表述的文章中心观点服务。我们对教材资源利用的不足就是即使偶有利用,也表述欠准,角度单一。因此,我们应当掌握活学活用课文素材的方法,让素材成为写作的源泉。

二、深化阅读,让情感成为至胜的法宝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爱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以情激情。但是目前学生对亲情没有深刻的理解,写出的作文很平实,深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如《甜甜的泥土》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作者打破这一旧观点,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情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在学习本文时,学生便可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融于其中,细细体会,这样读的时候注入了真情实感,课后让学生练笔,写一则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便也不是难事了。

三、阅读欣赏,让兴趣成为写作的动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篇好的文章可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篇章的感染和诱导作用,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从而激发起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有很大帮助。

优美的语言文字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使学生吸取知识,增长技能的同时,还指导学生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不断吸取语言营养。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拿出“脚步近了”、“刚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等一系列拟人句,指导学生欣赏;特别指导赏析能表现出动态的“近”、“醒”、“张”等词,使学生感悟出作者用传神的妙笔把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从孔乙己的掏钱动作“排”、“摸”两个字来理解人物性格及境遇。一个“排”字活脱的再现出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而站着喝酒,却偏偏要摆读书人架子的穷酸的老书生像;“摸”字则逼真地表现出孔乙己贫病交加、频于死亡的境遇。通过这些语言推敲,一方面促进学生理解和喜爱作品,从另一个角度则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去表现事物、再现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动力。

四、勤于练笔,让写作成为持久的习惯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生文采缺乏,见识阅历不足,知识面窄,文化底蕴不够这些都可以弥补,而弥补这些不足的捷径就是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来丰富自己。当然,这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厚积薄发。为此,我们每周进行一节阅读课,给足学生阅读交流的时间。一周交学生一次读书札记,全班共同讨论,并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新课程规定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参加网络征文活动。

好习惯坚持三个月就可以养成。半年之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自己再也不怕写作文,提起笔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诉、不吐不快。每天都有想写些东西的欲望,甚至个别程度好的学生每天不写些东西就觉得若有所失。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语文教学中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阅读和写作这一双翅膀,自由翱翔在语文学习这片天空。

篇5:阅读与写作教学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这种高层境界。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大都仰仗于先前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叶老先生还告诉我们:“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可以说,一旦离开了生活实践的积累、思维成果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那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当然,阅读有多种目的,为了消遣,为了积累知识,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越能辨真假,明优劣,去糟粕,存精华。正如清代的学者龚自珍在他的《随缘诗话》中写道:“盖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吞食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菜花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读书要吸取精华,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言,写文章得益于广泛的阅读。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让写作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但在多年的农村教学生涯当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再加上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甚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他们认为,早自修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没有去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没有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虽然懂得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套路陈旧,千篇一律,缺乏明显的个性和灵性,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反之,也影响语文教学,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简而言之,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阅读和写作的互动效应。

因此,如果不会把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用到写作上,不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再多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小学语文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基于对阅读和写作的这些认识,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

1.丰富学生的读物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且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

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新的跨越》,明确了消息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5)另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极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如果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我们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看到过的读物互相推荐,彼此交流。这样,学生既可以阅读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吸收经典文学的精华,又能感受到时代的脉博,源源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吸取生活的活水。这样的语文才是活的语文。正如“问君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授之学生读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世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便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若教会了学生阅读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点金术”。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要因人而异,抓住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有创造性地引导他们选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我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即博览群书,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理解其义,晓之其理。

有效地读书,才能积累语言,沉淀情感,才能笔下生花!3.创设学生的读书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唤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做法是:

首先,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有关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书法、写字比赛、报刊剪贴、编辑赛、口头作文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第二,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表扬奖励一批读书收获大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放假期间则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第三,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在班级经常性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会,以学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增进对阅读的进一步了解,这样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动力,促进了读书的劲头。

第四,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浓,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此外,老师可在班级图书角订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如《青年报》、《作文成功之路》、《少年博览》等。学生喜爱的新书报一到,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来看,这样互助传阅也便于形成一种读书气氛。

通过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氛围,丰富课外生活,开拓学语文的天地。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不以为苦,而是生龙活虎,兴味盎然了。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阅读包含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学生会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而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学生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也开拓了视野。

1.读记结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才能将材料积累下来,否则盲目性地阅读会如“水过鸭背”“走马观花”。

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即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即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即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2.读中导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章的意义和情味,那就是只看见待有迹象的死板的文字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因此在学生投入到阅读氛围中,融入到文章情节里,跟作者真正产生情感共鸣后,作为老师应该进一步趁热打铁营造一个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畅说自己在读中的切身感受和真实看法,通过“说”来检验他的“读”,而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把阅读所得渗透到自己的见解阐述中来。因此学生“读后会说”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知识财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再诵读积累,这不仅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识之芽,孕育创新意识之花。

(三)、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

1.读写结合

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当长即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

2.读中想象

儿童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文化方面、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编写故事等。

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相信一定会“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小学生如何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性同)。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篇6: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常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究竟孰重孰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常常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将二者割裂开来,各自呈现单边性,结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训练培养学生二者的能力,效果均不佳。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一、荡阅读之舟,涤写作之愁

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是较多学生的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惑和现象。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的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即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诗词佳句,多扎扎实实的积累。“少做题,多读书”这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华,古为今用。

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理等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广积写作的“粮草”,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有米可炊”,不为作文而愁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在读中悟写,读中练写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叶圣陶)”。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悦考网 悦考网

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

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学习了精彩的语言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写仿写《秋》,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也让学生来写《我的想和做》等,学生一般都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精彩语句作评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

三是通过阅读来积累和历练学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学生作文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历练和丰富学生的思想。

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巧持阅读的彩练,学生作文时才能上演作文的精彩。

三、以写促读,畅流开源

以写促读,即是说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畅流”使“源”更“活”。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形象的说明了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塞则“流”竭。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是间接地认识生活,是吸收;写作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表达。

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对阅读无不起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茅盾),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悦考网 悦考网

总之,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双剑合壁,就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笔底生花。阅读教学思考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来,诸如“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阅读教学术语已渐成时髦,几乎逢教研必讲,逢培训必讲。

“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一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的阅读教学方式无疑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让不少的语文教师深深体会到原来学生并非一无所知,他们有时比教师还懂得多、钻得深,甚至不少生成性问题还不时令老师猝不及防,不得不与学生一道讨论、分析、探究、查找资料„„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起、思维一旦被打开,语文课便枝繁叶茂,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有地生根了。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也好,学习方式也罢,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尤其是在还没有完全理解、领会其实质的情况下,其功效恐怕只能是“有效但有限”了。“个性化阅读”也一样,我们在为它一路高歌的同时,也应该对它进行一些冷思考。原本就是为了表演给大家看的公开课自不待说,就是平常的课堂,不少教师为了“做到”平等对话,“体现”尊重学生差异,常常使整堂整堂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结果学生一无所获,教师也一头雾水,将“尊重”简单化、庸俗化,其课堂教学效果还不如原来的一讲到底,学生还可多少被动吸收点知识,故而不少教师慨叹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甚至对新课程改革也持否定态度。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二。

第一,不少教师、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什么叫“个性化阅读”呢?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包括兴趣、习惯、气质、爱好、性格、智能等)的综合,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由此,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不同学生的阅读个性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学生却因“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由“独特”引申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于是学生便挖空心思去找这种“独特”,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或哗众取宠、或游离主题、或断章取义,诸如“为什么炮弹就是炸悦考网 悦考网

不到育乞西呢?”(《蜡烛》)“韩麦尔是一个不务正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最后一课》)“父亲是因为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背影》)“美国伞兵是一个怕死鬼,因为他的自私害死了法国一对善良无辜的农村夫妇。”(《勇气》)等等,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一堂课只要有这么一个问题,七嘴八舌争个不休,这堂课就算玩完了。

第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得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骑墙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搞好“个性化阅读”教学,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将“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引导、梳理和扬弃。其次,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绝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是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绝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的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最后一课》中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个性化阅读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再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质量。所谓问题意识即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的根据自身的体验、感受进行深入思考、联想与探究,提出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尤其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更应以提高问题质量,提高感悟能力、欣赏水平悦考网 悦考网

和思维的深刻性为核心,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始终。

上一篇:四年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下一篇:怀念青春高中生作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