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2024-06-19

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通用8篇)

篇1: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1、conversation:段落开头提到的缘由必考:problem/question。

2、段落开头提到的本次主题必考(如Today……),段落结尾的点评和总结必考。

3、段落中反复两次的中央必考。通常为本节课的要点,师生各反复一次的中央必考,留意在笔记中划双线,反复两次的名词必考,普通反复的名词是选项中的交换词。

4、段落中的强调句型多引出分论点,是考点:

This is the first time…

One thing importa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should remember/notice/bear inmind/keep in mind---conversation引出倡议的句型。

5、针对上下文化显的肯定或者否认的答复必考:definitely,absolutely, exactly, it’s a good question, excellent question, 留意听好教授在这些答复之后的解释,一定会对重要内容作同义的反复。

6、段中主论点下有定义加举例的必考(配对表格题);

罗列多个事实处必考(是非型表格题);

阐明多个程序、步骤的必考(排序题),中间的步骤一定留意:then, so, ok, well, replace, the next stage.

7、难点的解释阐明必考(中心概念):小黑板,带字的笔记本,只需出小黑板都会有停顿。

留意引导词:it refers to, that is, that means, which means, This is to say, inother words, in another words, by that he meant, let me make it clear, let memake it simpler, let’s put it this way.

8、段中援用的观念必考,对应都是对分论点的见地:think,argue,believe,一定有小黑板,或者人物肖像。

9、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后面的点重要,themost important, biggest, 由于是形容重要特性。

10、一定留意教授跑题的内容,话题的转移、布置作业、一会儿再谈、我打算先谈些什么、谈一下个人的阅历……会在语义了解上出题(细节)。

11、教授对学生的正告或指令必考(重听):Conversation表倡议,Lecture中表强调重点。

12、托福出题的次第和文章次第完整分歧,一定留意干扰选项:后面的内容在本题中会作为干扰项呈现。

13、一定留意教授的点评,会作为结尾的标题呈现(whatdoes the prof think of)。

细数托福听力中的表达方式

1.时态的表达方式

汉语中用副词表达时态,而英语中是用动词的变形来表达时态的。中国考生一般都对时态缺乏敏感度,这是很正常的,这就像外国人很难掌握我们汉语中的声调一样。

在托福听力中,尤其是在lecture(讲座)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时态的变化。因为在托福的lecture文段开头部分,教授常常会通过讨论过去讲的内容来引出本次讲座的内容,或者讨论过去的理论和观点与当前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进行对比。如果不注意时态,一股脑地听下来,很容易会混淆lecture的主题,影响答题。

例如,托福tpo听力中一篇lecture的开头如下:

Up until now in our discussions and readings about the broken early classical periods, we’ve been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styles and genres within the relatively narrow social context of its patronage by the upper classes…

But I think if I were asked to identify a single crucial development in European music of this time, it would be the invention of the piano…

这篇lecture主要讲的是钢琴的发明对西方音乐史的影响,教授在讲座开头回忆了上几节课谈到的出资人如何影响音乐家的创作风格。第一句中“we’ve been talking about…”这样的现在完成进行时,表明了教授在讨论过去讲过的内容。后面由表达转折的“But”引导的用一般现在时讲述的内容才是lecture的真正重心。

所以,如果在托福听力备考中能够抓住时态的变化,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段的结构和层次,将文章听得更有调理。

2.否定含义的表达方式和双重否定

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汉语和英语的表述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别。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妈妈让小明吃菠菜补充营养,可是小明非常不喜欢菠菜的味道,于是小明对妈妈说:“妈妈,你别让我吃了,我_____菠菜了。”

如果根据场景,帮小明把话补全来表达对菠菜的厌恶和否定,那么汉语表达大概会是:“妈妈,你别让我吃了,我最不喜欢菠菜来了。”否定的语气会很直接的表达出来。

那么,美语的表达会是怎么样的呢,大概会是:“Mommy, please, the la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eat is spinach. ”是的,美国人会说他想吃的东西中的最后一个是菠菜。这个逻辑对中国人来说是比较“曲折”的,但是我们必须适应,否则听力中的某些关键句就会反应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含义。

另外,双重否定的形式在汉语的固定词组中比较常用,如“不得不”、“无不”等等。但是双重否定在英语中用得更为灵活,不单单以固定词组的形式出现。

3.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在托福听力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往往都是由简单的单词组成,非常容易望文生义。如果不知道这些表达方式的正确含义,以美式思维方式理解和记忆,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听力文段。

如何应对托福听力中的难点

托福听力备考中,考生出现涉及句子层面的常见问题不仅会涉及复杂的长难句,简单句也会出现理解问题。这是由托福听力内容的决定的。托福听力对话部分模拟校园生活场景,讲座部分模仿教师授课场景,尤其是教授在讲授学术话题时会和学生进行互动,因而口语特征明显,会用到很多地道的表达。考生对于口语化的表达没有足够积累,会影响考生对文章的理解。

首先,从简单句开始。托福听力材料中涉及部分简单句,由于是比较口语化的表达,很多句子的用法,考生们不熟悉,虽然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还是理解不了。例如:well, there is no other way to put it. You look a little bit taken back.前一句表达“没有别的方式来形容了”。Put 在这里面是“表达、描述”的意思。后一句中take back 也不再是“拿回、取回”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你看上去有点意外”。例如:“Let’s back up a bit”这一句中back up只知道向后退的意思是不能正确理解的,这一句的用法是“我们进入正题前来了解下背景”。这类问题的应对方法是,积累该类短语的含义,了解具有口语化特点较强的短语。

其次,简单句中除了熟悉短语的生僻用法,还涉及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类句型涉及一定的修辞手法,因而理解了表面含义,还有一定的引申意义。例如:It would take me a million years to explain even just the basics of this movement as Precession is quite complex. 考生在听到这句后,反应的意思是解释Precession(岁差)运动的基础需要花费我一百万年的时间。简单说解释需要一百万年。这里的一百万年不能理解成一个确切的数字,少一年都不行。而是,都是在说解释起来太耗时了,所以教授的态度是不做解释了。这一句还出现在该篇听力的重听题中,问教授说这句话的意思。有一个迷惑选项是解释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同学总结了一下字面的意思,就只能理解到这。而正确的选项是,教授不准备继续解释了。对于这一类型的问题,考生应该在听力中多注意类似的表达,同时也要注重上下文,帮助理解。

考生还会听到托福听力文章中的长难句,在较长的句子中迷失了主语和动词,因而难以抓住核心意思,例如,“This gas is hydrogen sulfide, rises up and mixes with oxygen in the underground water that sits in the cracks and fissures in the limestone. ”这一句翻译起来内容依然繁杂,这个气体是硫化氢,上升,和氧气混合,氧气来自石灰石裂缝中存在的地下水。对于长难句,考生不必太过耗时,应对方法一是通过抓住句子主语,及重要动词,来理解句子大意,此外,也注意上下文。

托福听力内容口语化特征明显,所以要通过在平时练习中多关注、积累没听出来的表达,习惯听力讲座中的口语化表达,同时注意说话人的语气,以及上下文来辅助理解。

四个实用的托福听力技巧

托福听力技巧一:听历年真题

刚刚说了每一点就是听写,那么听写用什么材料呢?小编推荐用真题。你可以找到原来老托福的听力真题,坚持把它们听写下来。在你完全翻烂托福听力真题前,不建议去听别的听力材料,像美剧、VOA等,其一是因为各自涵盖的内容有差异,涉及领域不同;其二是因为它们难度太大,等你把它们拿下,你留给另外三项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所以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死磕着,听了4次再不懂就看文章。有些你查字典才能明白的东西,又如何指望自己在一遍遍听中搞懂呢?如果你把全部真题听完,你可以试着背托福听力里面一些句子。

托福听力技巧二:背材料里的单词

我建议大家把历年托福听力中出现名词背一下,很管用,这些词汇都是长对话里的重要特征,其实听懂这些往往对你猜测答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托福听力中长对话一般不会说和我们常识相反的事物,你能够听明白在说个什么东西,即使后来很多不懂,连蒙带猜也可以做对3-4个。背听力词汇的方法可以不拘于以往的狂读的背单词的形式,这是听力不是朗诵会,其次是很多人很多单词读音不标准,用听的方法还可以纠正发音。小编这样说是为表明听一次效率比读一次好

托福听力技巧三:听写训练

想要让自己的听力成绩能稳步提高,最妥的办法就是听写。很多考友总是认为听写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的方法,还十分考验人的耐心。相比于听写很多同学更愿意有听关键词、记笔记的方法,因为这样的托福听力技巧见效更快些。但是你出国之后呢,要到一个全是英语的国度,光靠听关键词半猜着理解怎么足够,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听写吧。如果听写能够坚持一个月的话,有可能就能让你提升5分左右的空间,而且对于口语和作文的连带提分效果。用听写的方法来提高相当于是一个长期投资,训练足够你还能做些同声传译的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托福听力技巧四:听完之后再做真题

边听边做题容易造成听后不反应文章意思的恶习,的确大部分你能够听懂,基本都可以做对题,但是你边听边做可能会把全题意思理解错误。其次虽然听力选项答案简单,但是个体浏览和理解速度有差异,长期只听不作题必定导致你扫描答案速度降低。托福听力答案偶有陷阱,D比A好,可是一上来就选A,所以这种细心和灵感是需要平时养成的。最后,在你万一听不懂的情况下,你看着选项必须猜题,这个猜其实包含了你使用一些听到的词汇来推测答案,这也是能力,试问你平时不猜,考试的时候怎么会猜对?所以听完之后再做题也可以帮你提高猜题的准确性

篇2: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如,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形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引入。在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再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以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又如,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注意拓宽学生的探索空间,加强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在操作中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对圆柱表面积的教学,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展开观察,再进一步探索:长方形的长、宽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的关系,宽与圆柱的高的关系是学生在自主操作、观察与探索过程中获取的。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呢?使学生探索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篇3: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对话中,中韩双方就产业政策、集成电路、机器人、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确定了下一步合作重点。

苗圩在致辞中表示,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友邻,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相依存、高度互补,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产业大国,中韩两国都处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希望双方抓住中韩自贸区签署的重要机遇,扩大相互开放,加强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周亨焕在致辞中表示,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中韩两国企业可探讨在新材料、化妆品等领域开展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会后,苗圩和周亨焕签署了会议纪要,共同见证闪联信息产业协会与韩国电子部品研究院签署合作文件。双方商定将于2017年在韩国举行第三次中韩产业合作部级对话。

篇4: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和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重难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实验准备: Cu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石灰石、稀盐酸、酒精灯、固体CuSO4、试管2支、烧杯1个。

教学过程预设:

一、引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停的变化的。今天我就来了解一下物质的变化。

二、知识建构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实验 水的加热的实验

胆矾的碾碎的实验

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实验

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实验

(2)让学生自己填写看到的现象。

(3)分析:通过对比前后不同结果总结出两类变化:

一类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另一类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伴随的现象。

5物理变化的举例

酒精挥发、石蜡的融化、物体的破碎、木制成舟、铁水铸锅、水结成冰、电灯发光、轮胎晒爆、人工降雨、石器制作、磁铁吸钉、物质溶解。

6、化学变化的举例

可燃物燃烧、火药爆炸、饭菜煮熟、金属生锈、食物变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酒醋酿造。

教学反思:

篇5: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中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单倍体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马和驴属于不同的物种,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A 2.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B.含有2组中心体

C.每一极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 D.含有4个染色体组

解析:由题干可推出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0条,染色体组为4个。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的两条链中,一条是新合成的,带有32P标记,另一条来自母链,故80条染色体全部被32P标记,A、D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两极各有一组中心体,B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后期每一极都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C错误。

答案:C 3.(2016·山西四校联考)正常情况下,同一动物体中染色体组数一定相等的细胞是()A.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B.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染色体组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半;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是体细胞的两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同。

答案:D 4.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常染色体的XBXB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产生的配子中不含常染色体,可能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分离导致的,也可能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分离导致的,②正确;由题干所给基因型可知,出现含两个XB的配子,原因只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两条X染色体没有移向细胞两极,④正确。

答案:D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为0、1、2,含有标记细胞数可能为2、3、4 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解析: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每个细胞中有2条含标记的染色体,但这两条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所以子细胞中含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是0、1、2,进一步可判断4个细胞中至少有2个细胞含标记,A正确;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和卵细胞(X)结合,可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YY的后代,B错误;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说明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C正确;某二倍体生物正常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仅含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D正确。

答案:B 6.(2016·日照调研)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解析: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都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片段,说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答案:C 7.如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精、卵要通过细胞膜表面蛋白进行识别 B.②、③过程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C.②、③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传递给子代

D.经④产生的细胞不具有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

解析:①是受精过程,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识别,A说法正确;②、③过程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成体的过程,该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B说法正确;②、③过程中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生殖细胞带有突变基因,可能传给子代,C说法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包含控制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D说法错误。

答案:D 8.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细胞。若甲细胞每个DNA分子均由3H标记的核苷酸组成,现将甲细胞移植到正常果蝇体内,通过1次过程①所示的细胞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d B.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条数是4条 C.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

D.丙细胞中出现A和a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已知细胞中同一极有一条染色体含有D基因,根据甲图中的基因组成(Dd)可知,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d,A正确;已知甲细胞中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由3H标记的核苷酸组成,现将甲细胞移植到正常果蝇体内,进行1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所获得的子代DNA均含有3H,而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条数是8条,B错误;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丙细胞中上下两条染色体所含的基因应该相同,即都应该是a基因,出现A和a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答案:B 9.(2016·临沂联考)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正确。

答案:C 10.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上一时期为四分体时期 B.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则图示阶段会形成细胞板

C.若图乙属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则图示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则a组细胞一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上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形成细胞板是在末期,B错误;若图乙属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2N∶4N∶4N,则该图示细胞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由于a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则a组细胞一定没发生着丝点分裂,D错误。

答案:C 11.(2016·长郡月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丙中BC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甲对应,DE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对应,B正确;图丁中a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相同,相对含量都为4,应对应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图丙的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对应图丁中a时期,图丁中b时期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可对应图甲细胞,C错误;图丙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曲线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也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D正确。

答案:C 12.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分裂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在Ⅰ段可以观察到基因突变 B.光学显微镜下,在Ⅱ段可以观察到图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在Ⅱ段不能观察到联会现象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乙所示的上一时期

解析:根据甲图中细胞分裂完成后DNA含量不变可以判断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在显微镜下不能在Ⅰ段观察到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也不会在Ⅱ段观察到联会现象。根据图乙中没有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2016·中山模拟)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①是某植物的体细胞,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所代表的植株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获得。

(2)假设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________段。

(3)图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

(4)图④中CD段所能代表的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体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奇数,一定是单倍体植株,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2)图②细胞内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且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未分离,一定是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与此细胞一样为AaBb;细胞内着丝点未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对应图④中的BC段。

(3)图③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3,为奇数,一定是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推导出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应该有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3个四分体。

(4)图④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由2个DNA变为1个DNA,肯定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能代表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1)有丝分裂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2)AaBb BC(3)卵细胞或极体 3(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4.(2016·齐鲁名校调研)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_段。如果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图甲中细胞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个体为雌性;细胞④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由于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b应为基因突变产生的。(2)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在CD段加倍,故AF段为有丝分裂过程,图甲中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乙AB段。图乙中HI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与图甲中的③④对应。(3)图丙中Ⅰ时期没有b存在,则b为染色单体,Ⅱ时期c为a的2倍,故a为染色体,c为DNA分子,Ⅰ时期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为有丝分裂后期;Ⅱ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故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图甲的①②对应。图丙中Ⅱ→Ⅰ,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乙中的BC段相对应。(4)药物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细胞不再分裂,故停留在图乙的CD段。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量为药物浓度,因变量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设臵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答案:(1)(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2)AB ③④(3)c ①② BC(4)CD 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5.(2015·石家庄模拟)如图(左)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右)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左)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_______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________。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右)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

(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1)(2)②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C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方式①是卵原细胞形成过程,故为有丝分裂。(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因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4)图(右)中甲有四分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为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散乱分布于细胞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则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A_bb(3/4×1/2=3/8)+aaBb(1/4×1/2=1/8)=1/2。

篇6: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热和温度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选自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其主要让学生理解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研究的是一杯水热水变凉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杯热水变凉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其中的科学道理。本节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让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学生能够初步形成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已学过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因此只要提醒学生,学生都会说出来,学生对热水变凉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个现象是常见的,但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观察,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提出要他们来研究,学习热情高。

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能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实验过程中,从而得出结论,建立科学探究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难点: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2min)

1、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想要喝水?

2、(教师给学生倒一杯热水)谈话:老师请你喝这一杯水吧?

为什么这杯水不能喝呢?怎样才能喝到这一杯水呢?

同学:回答……

3、谈话:我们知道,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板书:热水降温)

二、揭示探究内容,作出猜测。

(2min)

1、教师:那么,热水降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热水的温度逐渐下降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2、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1)温度下降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即温度下降没有规律)(2)温度会一点一点下降(即温度会均匀下降)(3)温度下降会先快后慢(4)温度下降会先慢后快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并板书学生的四种猜想。)

3、师:热水变凉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水降温的奥秘。

三、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10min)

1、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做实验)实验过程应该怎样做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1min)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2、通过交流,明确试验步骤:

(1min)A:准备一杯热水。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C: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水温,并记录下来。

3、提问:同学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1min)学生回答,通过交流,明确:需要一杯热水,温度计,秒表,记录单

4、师: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min)引导学生明确注意事项:

A:温度计时易碎物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B: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C: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是事项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D: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烫伤。.5、分发实验材料,学生分小组开展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5min)

四、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min)

1、提问: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数据吗? 学生代表上台汇报实验数据。

2、提问:其他小组有不一样的情况吗?

3、提问:现在,同学们觉得在热水降温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3、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一张曲线图,看老师首先来画一下。教师示范,绘制曲线图。

4、学生分小组绘制曲线图,并粘贴到黑板上,教师巡视指导。

5、师:从曲线图当中,你们觉得热水降温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可请其他同学补充,明确:热水降温的时候,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五、课堂小结,拓展研究。

(1min)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课内交流:我们研究了热水变凉的现象,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是温度的下降时先快后慢的。

2、提问:这杯水的温度是否还会下降呢?水温到最后到底会下降到多少度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测。

师: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下一次我们再来研究好吗?

板书提纲

热水降温

猜想(a、无规律b、均匀下降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验证(做实验)

篇7: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浦捷教授指出:“美术学院的学生仅仅接受学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与社会结合,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当下艺术的基本状况;而艺术教学同样必须与社会发生某种必要的关系,艺术教学只有研究社会,研究时代,才能有效地将社会知识转换成有系统的学术知识,培养有学识的艺术家,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6年5月26日下午,系列講座之三,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418演讲厅举行。本次演讲邀请宣一氢先生主讲,题目为“艺术、生活、设计”。宣一氢先生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艺术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喜盈门集团监事长总策划,其专著有《新商业地产实战金典》和《全球70个购物中心成败解码》。

宣一氢先生的演讲围绕“对话趋势”这一核心,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深入社会、研究趋势、明确目标和抓住机会”。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唯有理清思路,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紧跟社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如今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做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艺术的审美标准早已不是停留在作品“像与不像”的阶段。一味地模仿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能不动脑筋,除了埋头苦干,还要思考如何从一个“画匠”成为一个画家。越来越多的装置、影像、声光视频、行为艺术等出现,这恰恰证明了传统的技法时代已经过去,合格的当代艺术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法,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识。

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艺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艺术,作为设计师恰恰是沟通艺术与生活的纽带。设计不仅仅是为生活带去美,更要为生活带去便捷。合格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素养,艺术的眼光,而且需要懂得适当地迎合生活和市场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部分设计公司还停留在造型的美观上,更多的是从艺术家、设计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出发,而不是用设计理论满足产品需求,这成了大部分艺术院校出身的设计师的通病。只有满足客户需求、美观大方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宣一氢先生以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卫生间为例,为我们剖析了现代设计理念。日本的大多数设计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美观大方,他们在设计上注重以理论解决需求问题,同时在人性和美观方面具有周全的思考。

宣一氢先生说,在当下,最重要的是看清趋势。只有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掌握未来。我们可以容忍错误的发生,但我们的方向绝不能错。导师会教我们技法,讲述艺术的过往,但绝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创作。因为社会发展很快,越是得到确切的答案,越会将我们自己束缚在已知的答案中,从而无法使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这无疑提醒我们在积攒知识的同时,不要被知识束缚;在研究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不能被过往以及当下的艺术理念所局限,要积极思考,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实践。

在最后的互动讨论中,宣一氢先生建议我们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他指出,不要盲目兼职,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选择兼职。兼职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在其中锻炼吃苦精神,实践理论知识,思考生活目标,明确自我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最后,浦捷教授着重指出:“艺术研究是见识和智慧的发展过程。”他激励我们多多思考,一定要以“学识、思辨、智慧”锤炼自己,“只有具备学识,能独立思考,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篇8:第二单元对话和讲座

一、教学目标

第一节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三节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第四节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第五节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这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同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怎样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并能用遗传图解解释遗传现象。

4、认识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的关系。

5、让学生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三、教学策略

第一节

1、由两句俗语引出遗传变异现象及概念。

2、学生谈谈自已和父母在外貌、行为方式和生理特征方面的相似之处并结合书P25图片,归纳总结性状的概念。

3、请同学举例: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

4、强化对相对性状的理解,“两同”“一不同”。

5、思考:有没有绝对不会遗传怕变异呢?请同学举例并归纳总结:如果受环境影响而没有改变的性状是不会遗传下去的。

6、性状是生物的特征,这些特征由什么决定的?引出基因控制性状。

7、学生看书P26转基因超级鼠,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显微注射器、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输卵管等知识点。

8、完成P27讨论1、2、3,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9、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强调要注意其安全性。第二节

1、由孩子像父母引出思考:父母依靠什么途径把这些性状传递给孩子的?

2、学生看P29图找规律:教师提示从数量、染色体组合情况、着色后颜色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

4、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23对,那么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是否是23对呢?

5、学生自学“比耐登”的发现,老师引导总结规律。

6、学生完成P31填空

7、思考:为什么一对夫妇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不同?为什么通过DNA检测能做亲子鉴定?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理解。

8、练习并小结。

第三节

1、如果一个父亲是双眼皮,控制的基因是AA,母亲是单眼皮aa,那么孩子的基因应该是Aa,他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呢?

1、学生看书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孟德尔,当看到第一代全是高茎时你会怎么思考?矮茎到哪儿去了呢?是吸收了,还是暂时没表现出来?你会不会继续种下去呢?

3、孟德尔是不是只研究了一种性状?为什么研究多种性状?

4、介绍孟德尔总结的遗传学规律,回到课前引入时的单、双眼皮的问题,学生分析

5、老师讲解遗传学图解的画法

6、用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分析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第四节

1、学生观察比较男、女染色体排序图,找出不同之处

2、老师介绍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3、思考:两幅图,哪个是男性的染色体图,哪个是女性的染色体图?图中哪个是X染色体哪个是Y染色体?

4、思考: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5、学生根据遗传学图解:分析并体会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6、进一步介绍:性染色体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基因,也是一小段NDA决定性别。

7、结合练习进一点了解有关性别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第五节

1、展示图片,同种生物的千差万别,引出变异的现象

2、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画出折线图:大家折线图中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总结: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举例让学生分析

5、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6、分析书上三种育种实例的原理

上一篇:小学韵律操比赛策划书下一篇:我最爱的一本书范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