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

2024-06-09

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共6篇)

篇1: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

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

刘纯文

一、并列式话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象棋有三十二枚棋子,每一枚都有自己的位臵。车、马、炮纵横驰骋,杀伤力强;兵卒相对是弱子,它步步为营,一般情况下,其杀伤力大不如车、马、炮,所以有“弃卒保车”之着。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兵卒同样能发挥出色的所用,甚至能斩将夺帅,决定棋局的胜负。

人生如棋。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时期会处于不同的位置,我们应根据所处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位置与作用”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可从这几个角度立意: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作用。不同的人,所处的职位有高低之别,岗位有显要与平常之分,但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一番成绩。只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有助于发挥自身的作用。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主题活动在2006年1月7日下午启动,整个活动亮点多多,其中包括组建国内第一支环保登山队、建立地球海拔最高的教育工作站以及定期进行珠峰地区的环境教育宣传工作等。

据悉,新成立的国内第一支“中国珠峰环保登山队”将包括中国西藏登山队员和历届珠峰环保大行动的志愿者。除了每年为珠穆朗玛峰进行清扫行动外,他们还将联手完成对中国名山大川的环境清理工作。

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可从这几个角度立意: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针和秒针是一对好兄弟。一天,时针冲秒针抱怨道:“每天都得来二十四次三百六十度转体,累死我了。”秒针不紧不慢地对时针说:“没有啊,我每天一下一下慢慢来,每转完一下,我就将下一次作为要实现的目标,到了最后也觉不出累来。不知不觉地我竟转了你的三千六百倍。”

也许我们实现的目标太多了,结果老是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以致容易产生挫败感。我们为何不分清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每天专注地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自己行动的累赘,而那些最近的目标才是追求的快乐所在。正如秒针一样,只要我们奔着每个小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总能意外地发现成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

请以“远大理想与近期目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审题提示】这是一个并列型话题,“远大”和“近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没有“远大”,行而不远;没有“近期”,如空中楼阁。像秒针一样把目标分解,成功就在今天。

二、独词式话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较量”一词在词典中这样解释: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去比本领、实力的高低。在现实生活中,“较量”无处不在。譬如,警察与罪犯,商家与消费者,写手与读者,演员与观众,雇主与雇员都存在着较量;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带与城市带之间,也正发生着悄悄然却激烈的较量;较量有时是无形的,有时又是有形的……

请以“较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

一、审材料。1.“较量”的含义。2.举例说明“较量”存在哪些方面。3.较量的形式。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去比本领、实力的高低。竞争: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

二、立意。1.是什么?见原材料,人类社会,自然界,人与自然等。(时时处处有较量)2.为什么?社会的发展需要较量;较量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较量能维护正义;较量能提高水平;较量能增进了解;较量能达到双赢„„有没有不好的较量?恶性竞争,最后双输。如:鹬蚌相争、六国破灭、倾销„„(点到即可,不宜大篇幅展开)3.怎么办?①较量要有“道”(规则、道德)。②较量须具备相应的实力。(有心无力,无功而返)③较量要讲方法:认清形势、了解对象;把握分寸,不因小失大;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智慧、勇气„„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桥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人们通过桥渡河,城市通过立交桥缓解交通压力,古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句子,汉语还有“鹊桥”“心桥”的说法,等等。那么,关于桥,你有哪些理解?哪些想法呢?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材料点明了“桥”的沟通作用和审美作用,文章可实写桥,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桥,说明桥的沟通作用;也可从实到虚,从现实中的桥写到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还可以只写心灵之桥;还可以写古典诗歌中的桥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但不能写桥上的故事,把文章的主体转移到故事上,而桥只作为一个线索出现。

三、动宾式话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粉皮。晴天时,老太太愁眉不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啊!雨天了,老太太泪水涟涟:卖粉皮的女儿赚不到钱啊!邻居知道了,就劝老太太:你真有福气,晴天时,卖粉皮的女儿赚大钱;雨天时,卖伞的女儿生意兴隆。从此,老太太脸上写满幸福。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感悟幸福”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提示】1.首先审话题。话题是一个动宾短语,题眼一般在动词,所以弄懂“感悟”的含义很重要。“感悟”的意思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即包含两层意思:先是面对一件事(或物)有所感触,然后才有所领悟。“感悟”的对象是“幸福”而不是别的。2.审提示语。“很多时候„„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这段提示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话题的含义,即命题者的意图。提示语多次提到“自己的幸福”,很显然,命题者希望我们“感悟”的是“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别人的幸福”。3.审材料。材料中老太太总是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愁眉不展”,后来在邻居的提醒下终于感悟到自己的幸福,从此脸上“写满幸福”。立意:我们要学会感悟自己的幸福。记叙文可写平常面对父母亲对自己的爱无动于衷,直到经历过一件事,自己才深深感悟到,其实自己已经很幸福。议论文可举历史上的文学大师因为感悟到自己的幸福,所以面对困境,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才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文名作。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在商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每次让顾客投票挑选优秀店员时,有一位收银员总会名列榜首。原因当然是她彬彬有礼,热情待客,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深受顾客欢迎的好习惯——每次找钱给顾客,她总会在抽屉里拿出最新的钞票。

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其实这也是一种生财之道,为政之方呢。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请以“注重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1.首先审话题。关键词语是“注重”而不是“注意”,“注重”除了“注意”外,还有“重视”之意,即“注意并重视”。“注重”的对象是“细节”——细小的环节。2.审提示语。“注重细节,以人为本„„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这段提示语透露两个信息:一是注重细节的结果——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是一种生财之道,为政之方;二是“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在写作中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3.审材料。那位店员每次总会在抽屉里拿出最新的钞票找给顾客,正因这个细节,她每次都能当选为优秀店员,可见注重细节可助人成功。立意:注重细节,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可写生活中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举历史上注重细节而功成名就或不注重细节而失败的事例,写议论文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主谓式话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提起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想起他笔下的“桃花源”。“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的梦,作者借此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及憧憬。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心中的梦,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请以“心中有个桃花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但诗歌和剧本除外。

【审题提示】“心中有个桃花源”,关键是要搞清楚“桃花源”的特定的文化内涵。首先,此“桃花源”非彼“桃花园”,它是由陶渊明所塑造、成就的“桃花源”——一个静谧、平等、和谐的理想国而引申出来的特殊的象征物。当然,它可以是如陶氏类似的一种追求,如同《诗经·硕鼠》中所言“适彼乐土,爰得我所”;但也更可用以象征世俗尘世的人们的一种理想的境界和精神状态,而这又可以是因人而异的。既是“有个”,就意味着还不曾是现实,而是一种设想,或者是一种追求。也正因如此,引发出的心理、思考、幻想和分析议论便会异常丰富和奇妙。从这一意义上讲,写作此文的过程,应该是一次极具冲击和刺激的生命体验,是一次极具深度和情感内涵的心灵洗礼。

五、偏正式话题

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型西瓜,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世纪就中除了方形西瓜。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这是一个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从形式上看,它是一个偏正式的结构话题,指出是“生活中的”,思维的定点应确立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形;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带有比喻义的话题,“方西瓜”指的是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话题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我们可以知道:本题其实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文章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新事物”等。

六、填空式话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鲜艳如火的木棉花;中通外直的竹子;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高耸入云的山峰;海纳百川的大海。它们或纯洁,或灿烂,或挺拔,或苍凉,或雄伟,或广博。

请以“__________的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横线里的词语必须从加点词语中选择)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非完整性的话题,但根据题意,将其完整,如:“纯洁的美”或“灿烂的美”等,它就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话题。中心在“美”。“纯洁”、“灿烂”等,是限制“美”的写作范围。而无论选择哪一个修饰语,文章都应在材料的提示下,从自然之美联想到人的某种(纯洁、乐观、坚韧等)精神、品德、气节等等之美。

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旁边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的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

请以“痛苦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空缺处补上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使之变成一个完整的题目;②话题提供的材料,在作文中可以使用,也可以不用;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书写工整,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1.拟题。根据材料和说明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痛苦是有价值的,痛苦是必要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痛苦并非如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可怕或者令人深恶痛绝„„那么,我们可以补上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题目。根据立意的不同,可以有很多题目可命,姑且命作《痛苦是生命的厚度》2.解题。没有人不希望自己一帆风顺,但是,绝对的一帆风顺是没有的,在人生的长河中,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总会遭到一些挫折或不幸,从而使我们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足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毅力和斗志,那样的痛苦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适度的痛苦,是有价值的,它可以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不同的人,其内涵千差万别;不同的内涵,形成生命厚度的差别。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有内涵的,也就是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有厚度的——厚度从何而来,从痛苦中来。一个人,只有经受过足够多的痛苦,并且没有被打倒,仍然坚强,依然奋斗,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样的人,生命就有厚度。一个生命有厚度的人,能够经得起风浪,不会轻易搁浅或者抛锚;能够体会生命的本质,不会一味地抱怨或者怨天尤人,他们像秋天一样,成熟、稳重、不张扬、不炫耀。当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要时时保持警惕;当我们遭受痛苦的时候,要心存感激,那是上天对我们厚爱,为了给我们的生命增加厚度。3.适应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

七、比喻式话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鱼靠着能胀缩的鳔,储气浮沉。但鲨鱼无鳔,它需要拼命游才能不葬身大海。那是它的悲,也是它的幸。结果,它成为海上霸王。鲨鱼无鳔却成为海上霸王,这“无鳔”现象引发我们什么感想呢?请以“无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这是一种比喻型的话题作文。写这样的话题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譬如在城市的一些闯荡者、打工者,他们无钱无房无户口使他们无“鳔”,他们四处游荡,不惧深浅,生命力旺盛,最终他们成为太鲨大鲸大鳗,这无不启迪我们应自强不息才能变劣势为优势。

注意:写这类话题时一般应出现这个喻体,然后再引申到本体。(培英中学

林泽权)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次,当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托马斯库克率领船队到大西洋中央时,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鸟群。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了全部体力后,义无返顾地投入茫茫大海,海面上不断激起阵阵水花。原来,海鸟们葬身的地方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个小岛。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们来说,这个小岛是它们迁徙途中的一个落脚点,一个在浩瀚大海中不可缺少的“安全岛”。然而,在一次地震中,这个无名的小岛沉入大海,永远地消失了。所以,在茫茫的大海上,它们却再也无法找到寄予生的希望的那个小岛了。在全身力气已经耗费殆尽时,它们只能将自己的身躯化为汪洋大海中的点点白浪,营造出一个个瞬息即逝的“小岛”。

在你人生漫长的“迁徙”旅途中,是否曾经拥有一个可让自己喘上一口气,稍作休整的“小岛”?而当你有一天发现这个“小岛”突然消失的时候,你是否会像那些海鸟一样,为自己的生存或未来而进行最后一搏?请以“生命中的‘小岛’”为话题,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岛”比喻的就是“一个可让自己喘上一口气,稍作休整的”。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拥有与之分享一切,无所顾忌地与之同路前行的朋友,或拥有任何时候都会给你安宁与幸福的亲人?再好好地想一想,你在危难时刻周围到底有几个可让你歇歇脚、喘口气的“小岛”?而你自己,又能成为几个人的“安全岛”,在他们最需要庇护的时候,向他们敞开自己的胸膛和臂膀?

八、其他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晴久盼雨,雨久盼晴。入秋以后,连续晴空,艳阳高照,久违了的雨水倒也叫人挂念。偶尔有一两天下起了秋雨,尽管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稍许不便,但感觉也很不错;当然,秋雨也可能会给你带来烦恼。这一切,能引起人们多方面的想象和联想,勾起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景,展开恰当的想象与联想,描写久晴偶雨或久雨放晴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抒写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审题提示】这个题目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话题作文,因为它没有给定话题。但写作也不是漫无边际,它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所给的材料是作文的“起点”,需要我们调动生活的经验加以想象和联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如家里或校园),或描写久晴偶雨的情景,或描写久雨放晴的情景,然后过渡到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一定要从眼前所见的景自然引发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不能离开题目所要求设置的情景空发议论,也不能仅以久晴偶雨或久雨放晴为开头却不加以具体描写就展开议论或引起叙述。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应优先考虑现实性、针对性强的热点,如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体味人生,思考人生,热爱祖国,畅想未来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总想找一个“最好的”专业,学一门“最好的”学问,然后设计一个“最好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可以直接、简捷地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实,这种想法未免太简单,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谁能界定呢?请针对这一问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可以转换成话题——“什么才是最好的”

审读题意:此题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要求就一种错误的想法,围绕“什么才是最好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谁能界定呢”这个设问句很有启发性,它意味着“最好”是很难说清的。作文立意参考:

一、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角度切入话题,论述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道理。

二、好与不好没有绝对的标准,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可以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三、某种情况下,最稳妥的也就是最好的。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可以转换为话题——“坐在生活的前排”。

审读题意:“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因此,写本题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篇2: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医院接收了一位昏迷不醒的患者,经过急救医生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然而患者的父亲几天后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并要求医院赔偿。最终,医院急诊科赔偿给家属1000元。

在患者的父亲是否应该索赔和医院是否应该赔偿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既谈出老人索赔的合理性,又侧重表达对理解、感恩的倡议。

②既表达对理解、感恩的倡议,又指出老人索赔的合理性以及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服务水平的意义。

③对医生既治病救人又能规范职业行为充分肯定。④对道德绑架进行理性批判。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秋天到了,秋风婆婆拿着画笔,给绿叶着色来了。枫树说:“我要红色,火红火红的。” 银杏说:“我要黄色,金黄金黄的。” 秋风婆婆来到小松树跟前,问:“小松树,你要什么颜色呢?” 小松树认真地说:“我挺喜欢这绿色,就不染了吧,谢谢您!”

于是,秋风婆婆便把枫树染得好似一片红霞,把银杏染得好似满树金子,深情地看了看小松树,飘然而去

“小松树,你真傻!总穿着一身绿衣裳,多单调呀!”“你看我,多漂亮啊!” 枫树和银杏整天数落小松树,并把红的枫叶和黄的银杏叶大把大把洒向大地,来炫耀它们的美丽。冬天还没到,它们就已把叶子抛洒光了,只盛下光秃秃的丫权。而小松树知道珍惜自己的每一片绿叶,每萌发一片新叶,才换下一片旧叶。因此,到冬天还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次作文训练选择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关注学生成长,人生价值,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类立意:①着眼于小松树珍惜自己的每一片绿叶,可以围绕“珍惜自己拥有的”“保持本色”立意,赞美坚持与坚守。

②将小松树与枫树、杏树进行对比,强调不同的人生追求便会有不同的人生结果。

若认可枫树、银杏“追求短暂的美丽或刹那辉煌”“尽情展现自我”等属于二类。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加:做什么事,不能光用“口”讲,还要致“力”于行动。②迟:落伍者往往只是比别人少“走”了一“尺”,便晚了很多。③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④财:“财”的真正意义是,凭着自己的“才能”去赚得相应的财富。⑤够:再讲一句话,就多了,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说话的诀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以其独特的构造、深远的意境而特立独行了。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之妙招,是体悟人生之道的一扇门窗,也是读懂中国文化的特殊密码。

看了上面5个汉字,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字为基础确定立意,适度阐释,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给五个汉字的解说,虽然不一定符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说法,但参悟汉字玄机,却可以带给我们别样的感触与思考亦或体悟人生之道,学习处世妙招;或理解深远意境,解读中国文化。因文化博大精深,会意、联想汉字的结构与意蕴,正是本次作文的题中之意。以其中两三个字为基础确定立意,适度阐释,可以有以下数种参考立意:(1)“加”与“出”组合,可以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意义,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如果加上“迟”字,则可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进行论证,进一步说明做事要果敢,看准就行动,不能观望、犹疑不决。(2)“加”与“够”组合,可以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实干兴邦。如果再加上“财”字,则可谈提高自己才能,努力实践,少说废话,就能实现致富理想,践行“中回国梦”。(3)“出“与“财”组合,可以谈用能力提升自我,翻过保守和懒惰两座山,延砌前行,就一定能够找到人生的出路,走向小康生活。如果再添上“加”字,则可谈勇于实践,敢想敢干,不等不靠,寻求人生出路。

无论是哪种组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且能结合现实生活例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就可成文。建议文体上首选议论文,因为相对来说好操作些。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 28 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就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 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 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立意】无论选择“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 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一事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并紧紧围绕材料展开,而不能另起炉灶,不管任务,空发议论。

学生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抄袭、剽窃”等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学生作假不可取(学生“抄袭、剽窃”不可取)。2).诚实做人比学业成绩更重要。3).公民诚信教育应从未成年(学生时代)开始。

教师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等关键词,确立以下 观点: 1).做一个有原则的教育者。2).“立言、立功、立行”远比“成绩”“分数”重要。3).做一个能坚守正确决定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

家长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理解”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纵容孩子作假不可取。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 心,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恶行上的庇护却不可取。《触龙说赵太后》云:“父母之爱子,则为 之计深远。”孩子抄袭作弊,不反思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反对”老师的做法,进而对学校“施压”,其结果只会助长孩子作假的行为,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2).家长应是孩子“诚信”(诚实)做人的榜样。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阿姨/大爷,真抱歉有了玻璃渣,您收拾的时候小心点。天凉了,您注意保暖„„”日前,微博上一张特殊的纸条,引来不少网友的点赞。原来,有同学不小心打碎热水瓶,怕保洁人员清洁时割破手,于是特意在装垃圾的塑料袋上贴了纸条。有网友留言,有时候一张小小的纸条,足以驱散冬日的寒冷。记者辗转找到这位暖暖的纸条妹子,她姓刘,是沈阳工业大学广告专业的大一学生。小刘说:“想法其实很简单,热水瓶碎了,如果将玻璃渣乱倒,肯定会扎到别人,因此,不能因为热水瓶碎了,就把它随手一扔,人要对自己的东西负责。”小刘表示,之前她在网上看到不少保洁阿姨、大爷清理垃圾时被玻璃渣扎伤的新闻,当时就觉得挺心疼的。小刘告诉记者,结尾的暖心话完全是有感而发,这两天沈阳的气温挺低,她不止一次看到,大清早,保洁阿姨拿着湿抹布擦楼梯,也多次在棧下的垃圾桶旁看到,天黑时保洁大爷还站在那里弯腰收拾垃圾。尽管小小的提醒可能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她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天冷了,学生们也关心他们冷不冷”。

(摘自2017-11-06《沈阳晚报》)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参考:

要对自己的错误、过失负责。(切忌扩大“责任”的范围,比如写“对国家、家庭、集体负责”等。)

要有感恩之心,尤其是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要有恻隐之心、关爱之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势群体。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在西安发生了一起坠楼事故,一名女子从11楼高空坠落,正在巡查的保安李国武试图接住这名女子,却不幸被砸,两人当场身亡。据目击者称,女子与他人发生争吵,一度站在窗口,李国武在楼下呼喊试图功劝阻。

李国武救人身亡的行为在网络上引起了诸多争议。有人赞叹李国武的善良,为他的义举肃然起敬;有人觉得李国武人挺好,就是缺乏常识,不知道高空坠物的势能有多大;有人认为,救人必须量力而行,不能搭进自己的性命;有人用“智商欠费”评价李国武的徒手救人行为,将其视为徒有其勇的莽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为善良者赞叹;

(2)尊重生命,致敬善良;(3)见义勇为不如智为!(4)敬仰英雄,拒绝冷漠;

(5)少些功利的评判,多做有益的善举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1月,一辆公交车失控坠入河中。危急时刻,一位吊车司机迅速开来了吊车,把人一个一个全部“钓”上来。因为这次义举,常州市授予他“见义勇为市民”称号,还奖励他5000元人民币。没想到他竟然拒收奖金:“救完人拿奖金,那救人的性质不就变了吗?”

子贡家里富有,拿钱为国家做了好事,主动不要赏金和名誉。孔子听到此事后表示不妥:这会让别人认为做好事收酬谢钱物就是追名逐利,这会影响人们做好事,于国于人无益。

做好事到底要不要奖励呢?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立意参考:

①要奖金:理所应当,付出应该有回报 ②不要奖金:品德高尚

③自圆其说,其它立意亦可。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播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材料讲述了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舞者,与其羡慕别人的舞姿,不如坚持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跳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贪恋浅水区生活的米罗虾错推了生活之门的内容,材料中隐含看深刻的哲理:不安于现状也要量力而行,在春天里开花,在秋天里结果,应是成长、生活的不二法门。

篇3:作文训练题及审题指导

一、独词类题目。所谓独词类题目,就是题目只有一个词语,如中考中出现的题目:“长辈”、“牵挂”、“品味”、“心愿”等。对于这一类题目,要指导学生走好四步。

第一步,首先要弄懂题目的意思。如:“交往”,就是交流往来的意思;“牵挂”则是思念挂怀,重点是挂怀,放心不下的意思,不能单单理解成“思念”;“品味”的意思是对某事某物观察研究,发现其中的道理和乐趣。

准确理解题目意思这一步很重要,若题目意思理解错了,如把“牵挂”理解成思念,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会不合要求,像有的学生写离开小学后思念自己的母校和老师,这种作文显然没有扣紧题目。

第二步,就是要把这个题目放在生活中来观照,要能够看出命题者是想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哪一类现象,思考哪一类问题,这一步是审题的关键。如果看不出出题者的意图,那么在下面构思作文的时候,就会有点盲目,而一盲目构思,就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了,严重的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语文中考失败。

实际上,命题者出作文题目,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关注生活,是否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出“交往”这个题目,他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关注生活中的交往现象:同学之间的交往,成人之间的交往,学生和大人之间的交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交往,等等;是否思考交往中的问题:交往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交往等。只有考生关注了这些现象,思考了这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来构思,写出的作文才是符合要求的,如果看不出出题者意图盲目构思,肯定是要失败的。

再比如,出题者出“牵挂”这个题目,不就是要引导我们关注生活中我们挂念的亲人,挂念需要解决的问题吗?看出这一点就能构思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第三步,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在弄清引导我们关注生活中的哪一类现象、哪一类问题后,这时考生就要想自己对这一类现象、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这一步实际上就是明确文章的中心。如“交往”这个题目,可以表达这样的中心:交往给我带来的快乐,或者我们应鄙弃物质交往重视纯洁的友谊……这些中心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四步,确定文体。这一步也应放在审题中考虑,因为这一步也是要在动笔之前完成的,另外确定什么文体,跟题目的特点也很有关系,如“牵挂”这个题目,最好是写记叙文,所以在考虑写什么文体时,要注意从题目特点出发来思考。

二、短语、句子类题目。对于这一类作文题,审题的总的思路与上面独词类文题的四个步骤相同,但是由于是短语、句子类,比独词类文题多了一些修饰限制的成分,这必然需要我们给予另外的注意,要注意的有这样几点:

(一)在弄懂字面意思的时候要注意题目中有几重限制条件。如句子类的,“人生没有草稿”这个题目,首先可以看出第一重限制“人生”,然后可以看出第二重限制“没有”,最后一重限制“草稿”。还比如“我喜爱的一句名言”这个题目里有四重限制:“我”、“喜爱”、“一句”、“名言”,即只能写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或警句,不能写两句,也不能写普通的一句话。

短语类,如“成长的脚印”,这个题目里有“成长”、“脚印”这两重限制。“成长”要求写成长问题,“脚印”则提示考生要写过去。而“说句心里话”,这个题目里有两重限制很明显是“一句”和“心里话”。

(二)在看出多重限制的同时,还要注意找出哪一个或哪几个是重点限制、关键限制。如“人生没有草稿”这个题目,三重限制中“没有”这重限制非常关键,因“草稿”在生活中通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谋划,筹划打算;另一层是修改,重新来。现在题目是“人生没有草稿”,这里的“草稿”很明显是修改,重新来的意思。“人生没有草稿”就是人生无法重新再来,无法进行修改。

(三)不能只看到限制,还要看到自由的空间。实际上现在作文题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现在不能因为我们小心了,在审题时强调突出了限制而让考生只看到了限制,写起来就束手束脚,甚至觉得无话可写,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的。实际上,我们分析“限制”就是为了发现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又不会出格。比如“说句心里话”,这里的“心里话”是随便哪一句都可以的;“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里的“这”,是可以在很广阔的范围内指代的。

只看到限制,思路就会僵涩,觉得无话可写;能看到自由的空间,思路才能打开,发现广阔的天地,任自己驰骋。所以,审题的最后阶段,应该是觉得可写的内容越来越多。

三、话题类作文题目。话题类作文没有明确的题目,它直接用材料和提示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现象和问题。所以,考生读懂话题作文的材料和提示、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是关键。

这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有的是材料和提示两部分都具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归来。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唉!”马说,“我以为它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一点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是啊,人生中的这些“不精彩”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可是,正是由于这些“平凡”、“不精彩”,才孕育了成功与伟大。

请以“感受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要耐心地读懂材料和提示,然后考虑命题者是想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和问题。通过分析联想,可以明白,命题者实际上是让我们思考生活中“平凡而不平庸”的现象和“平凡与伟大”的关系问题。明确了这些,确立中心、文体、拟题就可以有的放矢,确保作文成功一半。

话题作文,有的没有材料只有提示。如:

我们不要总回顾过去,也不要总希望未来,要拥有现在。因为拥有了现在,我们就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要求: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

这个题目只有提示,但并不容易读懂。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出题者实际上是让我们思考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段之间,对于“现在”的认识和把握。审题审到这,基本上就成功了,至于拟题确立中心那就比较容易了。

篇4: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

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命题形式上看,尽管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开放格局,但从整体上来看,话题作文仍以其独特魅力占据着重要席位。命题者为了避免宿构和抄袭成文的可能,在内容上加大了限制。这样,就给学生审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以前较少限制的话题作文,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作文只要粘上话题的边就不算离题。因此,审题的意识相对淡薄了,作文中偏题、离题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这个弱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

一、吃透“材料”,准确把握命题意图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如200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才切合材料的寓意,切合命题者的用意。200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的材料是: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个材料告诉人们,事物具有多面性,应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事物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应保持并张扬个性。读懂了材料,明白了这样的中心,写作时才不至于跑题。

再如2005年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过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了材料的内涵,方能从容应对,写出精彩的文章。“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

二、推敲“提示”,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如2000年高考作文,在引出“话题”之前,有这样一段提示: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信息。如,它提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命题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如果要写成议论文的话,这个提示中的有关内容就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客观原因),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主观原因)。在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里,有这样两个分论点,完全能够把道理说得比较透彻了。这个“提示”还告诉我们,写关于这方面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再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干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正如最后一句“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所言,作文的提示能让考生展开无限的遐想。

萧乾的“几个枣核”写出一个老华侨的深深乡思,张新民的“两次下棋”确定一个车间主任,鲁迅的“一个圆圈”刻画出阿Q的麻木无知,吴敬梓的“两根灯草”写活了严监生的悭吝本性,奥莱尔的“车厢一幕”鞭挞了二战的血腥残酷,茹志鹃的“两棵樟树”讴歌了宋庆龄的人格品质……

生活中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的小事,却往往能挖掘出极丰富、极深刻的内涵。不是常说“一粒砂粒看世界”,“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太阳”吗?相信只要考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进行联想、开拓、深思、挖掘,一定能通过“一枝、一叶”发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写出令人惊喜的文章。

三、看清“话题”,深刻理解话题内涵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是一个词语或者短语,对话题内涵的理解不可脱离材料,应据材料确定词义。汉语词语含义很丰富,如果没有语境,很多词其语义是很难确定的;在话题作文中,话题材料就好比词语的语境,话题中词语的内涵应是明确而固定的。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山东等地用)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强调“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又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偏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吉林等地用)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遭遇挫折”是经历,“放大痛苦”是态度;“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有的人遭受挫折,能坚强面对,化解苦难;有的人遭受挫折,却常常夸大事实,放大痛苦。前者是乐观、积极的;后者是悲观、消极的。

再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内涵是利人利己,“智慧”的内涵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双赢”是目标,“智慧”是方法。“双赢”是话题范围的外圈,“智慧”是话题范围的内圈。作文不能只重视“双赢”而忽视“智慧”,也不能大谈“智慧”而抛弃“双赢”。话题旨在引领考生在将来的为人处世中,不“损人利己”,也不一味“损己利人”。前者有违道德良心,后者有违正常人性,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取得“双赢”。不过,在立意中还必须强调“智慧”两字,解决“如何争得双赢”这个问题。

四、审读“注意”,明确具体写作要求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注意”(有时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明确的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考生绝不能忽视,否则,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注意”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如1998年的试题要求考生“举出自己心理承受方面的实例”,那么你就一定要联系自己来写。又如2000年高考的试题,“注意”中说: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如果你仅仅抱住“四个图形”不放,或者以图形类比不同性格的人,或者以图形类比国家与民族,甚或只是对原来材料进行简单地扩写,都是不切合题意的。近几年在写作字数上都有“不得少于800字”的要求,那么写作时就不能少于800字,低于800字就要扣分。“不得抄袭”,则是要求考生写作时引述材料要特别小心,不可去“穿靴戴帽”进行套作,更不可完整地搬用别人的文章。

总之,话题作文虽然淡化了审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是不要审题。考生写作时,一定要绷紧心弦,认真揣摩题意,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掉以轻心。

篇5:作文审题考前训练与指导

看一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 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审题提示:

思考: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己。

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在人生之路上,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作文立意)

但也有少数考生对话题的理解狭隘、肤浅,有的以门写“门”,没有做到化虚为实;有的仅是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而没有写怎样过“小门”;还有的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也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小门,哪怕是头破血流;更有甚者将“小门”错误地理解为“后门”——后门走不得;要区别开过小门的大智大勇与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少数完内容与话题毫无关联全偏离题意。

精彩开头:

1、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才有了日后的叱咤风云;勾践一时俯首称臣,才实现了越国的复兴大业。(事例对举)

2、瀑布因为悬崖才壮丽,山峰因为云彩而突兀,大海因为海岸而澎湃,人生因为善于穿过“小门”而精彩。(比兴排比)

3、河蚌的“小门”,是那壳中沙砾,包容的结果,终于有了圆润晶亮的珍珠;溪流的“小门”,是那水中岩石,绕行的结果,终于有了奔腾到海的壮丽;太阳的“小门”,是那空中乌云,等待的结果,终于有了云开雾散的朝晖。人生路上的“小门”,只要你善于“弯腰侧身”,终究会走进“豁然开朗”的新境界。(比兴排比)

4、河流自知不可横跃山峰,所以他绕山而走,便能到达大海;小草自知不可俯视大树,所以他落地生根,便能芳草遍天涯;皓月自知不可与红日争辉,所以他深夜铺光,便能清辉朗照……面对生命的“小门”,它们能改变自己——弯腰侧身,从而创造出生命的璀璨。(比兴排比)

5、面对狂风暴雨,小草的屈身弯腰,是为了雨后的绿意盎然;面对寒流袭击,大雁的南飞越冬,是为了明天的展翅翱翔;面对人生“小门”,选择“弯腰侧身”,是为了到达下一个人生驿站。(比兴排比)

6、鸟儿不能改变风向,却可以借助风势,快速疾行;花儿不能改变天气,却可以依凭阳光,吐蕊绽放;人生不能改变“小门”,却可以改变自己,走向胜利之门。(比兴排比)

8、岩石对海浪说:“如果你能经受住阻挡的挫折,那么你将会掀起万丈的巨浪。” 沙砾对河蚌说:“如果你能经受住磨砺的痛苦,那么你将会产出耀眼的珍珠。”

狂风对树苗说:“如果你能经受住鞭打的考验,那么你将会成为参天的大树。”(对话排比)

9、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为他敞开着许多门。有的门高大宽阔,可以无所顾忌的挺胸而

过。而又有许多门又低又窄,只有弯腰侧身才能避免头破血流。(形象对比)

10、人生道路,漫漫而修远。失意,不公平,无人赏识……就像挡在人生路上的一扇小门,阻滞你前进的步伐。悲观者常常望而却步,他们畏惧碰壁撞头的疼痛;惟有成大器者才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弯腰侧身而过。(形象对比)

11、人生的道路好比一组旋律,有高音也有低音,它不会因为音律的起伏而停止,旋律仍在奏响;人生的道路又好比一场戏剧,有高潮也有低潮,它不会因为剧情的跌宕而中止,明天仍要继续。面对“低音”、“低潮”的小门,只有善于改变自己,才能步入壮丽的人生。(形象对比)

12、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和生命坐标。如果奋斗方向错了,就应及时调整,人生坐标定位错了,就要移动生命的坐标。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先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形象对比)

13、弯腰是一种理性的做法,是通向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比喻)

想一想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后,“造就自己”的口号也广为人知。比赛期间,李娜的团队成员人手一件黄色T恤,上面印制的就是“造就自己”这句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娜认为“造就自己”意味着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646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1.6%的人对李娜“造就自己”的精神表示认同,其中“40.3%的人非常认同。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1.造就自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努力的方向,追求人生的理想;

2.造就自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造就自己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为代价;

3.造就自己要从平常小事做起,要有计划,要量力而行,要做最好的自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曾做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他在广泛听取了发言后说:“在我看来,我们大家都有了完全一致的看法了。”会议出席者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是,斯隆突然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与会者先是一愣,接着都会心地笑了。

据说,斯隆领导通用公司33年。他刚到通用公司时,通用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2%,后来上升到56%。他的成功,首先是决策的成功。

审题立意:

1.头脑清醒冷静才能做出正确决策;2.善于倾听不同意见才有最优决策;

3.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创新思维才有最好决策;4.要利用群体智慧,不独断专行才有最好决策;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我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所有行为负责。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

我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我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

我能告诉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确保你能成为善良的人。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以上是节选自文章《父母的能与不能》的一段话,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呢,请据此给父母写一封不少于800字的信。

审题立意:

父母的角度:

1.父母能教育我们,但不能代替我们行动;2.父母与我们需要沟通;

3.忠告背后的深爱;

孩子的角度:

1.生活需要自己创造;2.要学会负责;

3.要学会做出选择;4.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5.交友之道在于纯真;6.声誉是自己赢得的;

7.善良是做人的根基;

练一练

1、请以“失败是常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选角度,不少于800字。

立意:提纲设计:

题目:

开头:内容结尾: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提纲设计:

题目:

开头:内容结尾:解析

1、“失败是常态”的含意:其一,失败本来就是一种常态,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成功者就不会那么令人关注、令人艳羡,成就的事可能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其二,要正确认识成败,把失败看成常态,当做平常的事,才能避免心浮气躁、怨天尤人。当然,把失败看成常态不是聊以自慰,不是逃避成功路上的艰难困苦,而是要我们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成败得失。选材标准:体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要推陈出新,摒弃老套的材料。

2、这则材料是关于如何看待本色、个性与雕饰、圆通之美的。针对山石,可肯定它的自信、豪气、保持本色、追求个性;针对卵石,可从“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人应该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角度思考。也可综合立意,将山石与卵石相互比照提出观点,如“只要活出精彩,活出个性,生命就有价值”“在保持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等。

篇6:高考作文审题训练指导

动物们都在紧张的准备着,天鹅、孔雀还是舞蹈,百灵、画眉自然还是美妙的歌声,只有狐狸犹豫不决,他想到天鹅、百灵等的节目虽好,只是太传统了,自己要时尚一些,狐狸绞尽脑汁,在节目中加进许多新的元素。

演出结束后,狐狸很郁闷,掌声最热烈的竟然还是天鹅、孔雀,百灵、画眉的节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运用由果溯因法

1.全面理解:传统经典和时尚创新的关系。

2.辩证而论:时尚创新不是否定传统经典,创新应建立在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上。

上一篇:2007半年稽查工作总结下一篇:《浮生六记》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