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

2024-06-10

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通用9篇)

篇1: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因式分解》导学案

2.分解因式

(1)-24x3 –12x2 +28x(2)m(a-3)+2(3-a)(3)4x-9y

回顾与思考

主备人: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灵活运用常见的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分解因式。

二、学习重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因式分解.三、学习难点:

运用因式分解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知识点1因式分解的概念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知识点2提公因式法

多项式ma+mb+mc中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我们把这个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ma+mb+mc=就是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另一个因式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例如:x2

– x = x(),8a2

b-4ab+2a = 2a()知识点3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a2-b2

=()().例如:4x2-9=()2-()2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2

其中,叫做完全平方式.例如:4x2-12xy+9y2=()2

(二)基础训练:

1.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是的打“∨”,•不是的打“×”):(1)(x+3)(x-3)=x2-9;();(2)x2+2x+2=(x+1)2+1;()(3)x2-x-12=(x+3)(x-4);();(4)x2+3xy+2y2=(x+2y)(x+y);()(5)1-

1x2=(1+1x)(1-1x);();(6)m2+1m+2=(m+12m);()(7)a3-b3=(a-b)(a2+ab+b2).()

(4)-x2-4y2+4xy

(5)9(a-b)2+6(a-b)+1(6)2x3

8x

3.如果2x2+mx-2可因式分解为(2x+1)(x-2),那么m的值是()A.-1B.1C.-3D.3

4.计算:7.6×199.8+4.3×199.8-1.9×199.85.计算:9992+999.

(三)课堂小测:

1.在下列四个式子中,从等号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5x2y3=-5xy(xy2)B、x2-4-3x=(x+2)(x-2)-3xC、ab2-2ab=ab(b-2)D、(x-3)(x+3)=x2-9

2.49a3bc3+14a2b2c2-21ab2c2在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A、7abc2B、7ab2c2C、7a2b2c2D、7a3bc3 3.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A)-a2+b2(B)-x2-y2(C)49x2y2-z2(D)16m4-25n2p2

4.分解因式:(1)-4x3+16x2-26x(2)a2(x-y)+b2(y-x)(3)9(mn)216(mn)2;

(4)m4

16n4

(5)-3ma3+6ma2-12ma(6)4a2b2(a2b2)

25、先分解因式,在求值:已知ab2,ab2,求12a3ba2b21

ab3的值

篇2: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

这学期选择了《法律与生活》作为选修课,我收获很多,我从中了解了很多法律及道德方面的知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不错,每节课安排一段视频,让我们从观看视频中了解到其中所讲述的法律知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感受也最深的几节课分别是

一、法治的力量-201110大法治人物;

二、法眼看醉驾-高晓松醉驾被捕;

三、消费与维权-观看央视3.15晚会;

四、村规与国法-观看电影《被告山杠爷》;

五、观看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看了走进法治人物,感受法治力量的颁奖典礼后,感受颇深的是他们既有个人,也有集体。他们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年龄层次,教育程度,他们的故事也呈现出丰富的内容与形态,种种不同的基础上,有着一个基本共性-他们承载了中国的法治进程中的点滴进步,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律师施杰,是孙伟铭案中被告的二审辩护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他发现类似的醉驾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两难境地。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以及与国内一些知名的刑法学专家、医学专家的深入探讨,2010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施杰率先提交了一份《关于增加危险驾驶罪》的提案,并很快得到采纳。与此同时,一些法律界人士也开始呼吁“醉驾入刑”。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将醉酒驾驶列为犯罪,5月1日正式施行。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醉驾入刑”成为了2011年的法治热点,引起广泛热议。

郑喜兰,现任唐山市丰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在任基层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的十多年里,她组织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93件,侦破过某国企会计挪用公款1150万元等大案要案,有罪判决率100%,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并亲自组织抓逃3次4人。郑喜兰先后被高检院记一等功,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56项荣誉及奖励,被群众誉为“执法为民的好检察官”。

虽然评选出了十大法治人物,但是他们都是用自身的力量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杰出代表,她们的行动也必将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法制建设当中,并将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看完了法治人物颁奖典礼,更多的是感动,那么下面要说的则是高晓松醉驾案以及一些感想。

当年以一首《同桌的你》而走红乐坛的知名音乐人高晓松,2011年5月9日22时50分,在北京东城区驾车与前车追尾因醉驾被拘,造成四车连撞,4人轻伤。因涉嫌酒后驾车,高晓松随后被警方带走。5月10日凌晨1时30分,警方对高晓松进行抽取血液样本检测,结果为每百毫升血液中C2H5OH含量为243.04毫克,已经超过醉酒驾车标准3倍。事发后,高晓松写下简短的保证书:“对不起!永不酒驾!”

5月11日,高晓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警方刑事拘留。5月16日,北京交管部门将在东城法院吊销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驾驶执照。17日下午,相关案件公开审理,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人民币,成为“醉驾入刑第一明星”。

2011年11月8日凌晨,因醉驾被判六个月拘役的高晓松从北京

东城区看守所获释。由于认罪态度良好,高晓松人气不跌反升。

对此我想说人孰无过,知错能承认、悔过、改正,就值得认可,同时,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后果,不能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严格遵守法律,做一位守法的公民。

下面要讲的是带给人们对道德的审视的3.15晚会。

“名义上是公益,该收钱时我们也绝不手软。”打着“中华学生爱眼工程”旗号的“工程理事长”“中华学生爱眼工程”是近几年活跃在全国很多县市的一项活动,在全国有上百个工作站。然而这个公益组织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打着公益慈善为幌子的骗钱公司。这个所谓的爱眼工程,丧尽了爱心。

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在北京三里屯麦当劳店却执行着双重标准。该公司的“品质参考手册”明确规定食品的保存时间,而在实际操作中,确使用着过期食品。虽然事后,麦当劳公司给晚会发来邮件表示会就这一个别事件立即进行认真调查,并严肃处理,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示歉意。但这件事,也给国人提了一个醒,不一定外国货都是好的,对于舶来品我们同样要注意食品安全。

“人无信则不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诚信,也同样不能立足这个社会。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在利益面前却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甚至被践踏的道理,从今年3.15晚会所曝光的事件来看,也同样反映出这点。

下面我来介绍一部关于法律方面的影片《被告山杠爷》。影片中山杠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村主任,在那个公安都很少去的太平的村子

里,山杠爷一直很好的主持着大局。后来因为用游街的方式教育村里的一名叼妇而使其上吊自杀,被人检举揭发而被告。影片中我对于山杠爷的孙子这个角色思索了很久。自己的爷爷做的,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完全不同。他问过他爷爷,得到的回答是:国有国法,村有村规。如果把一个村看成一个国家,那么村规就是国法。而似懂非懂的孙子直接写信给了《法制报》引出了下面的情节。

看完这部影片,我感受良多:农村社会是一个 “熟人”社会,大家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村规是大家所认同的行政规范,而山杠爷那种方式,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合理的。只有他孙子认为那似乎是违法的,这反映出当代人们特别是在农村法制观念的淡薄。出了事情总是按照村约民规来解决。当然这同时也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法制的不健全,导致这一法律所不能触及的事情只能用村约民规来解决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一局面,我相信会逐步得到改善。可是我不禁在想:堆堆村里一直所认同的权威去坐牢了,村名的脑海里隐约有了一个法治社会的概念。

法制是人们创造出的政治文明成果,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在社会人人都应该依法办事,也就是说,要依法治国。这是当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情理与法律的冲突。这又该如何处理呢?我想,立法者是不是应该更加深入民情,考虑到实际的民情呢?是不是应该考虑到去填补现代法律的空白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而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遵守维护法律。这是这部影片

带给我们的启示。

下面要说的是观看《肖申克的救赎》后带给我的一些想法与感触: 事业有成的银行家安迪因被误认为谋杀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在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沉重压抑的背景,还有瑞德那平静缓慢的叙述,让作为观影者的我一开始一直为安迪的命运纠结着,无法想象这该有一个怎样的合理结局。

影片中这个意味深长的句子“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希望是件好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而且美好的事情永不磨灭。),一个普通的词——“希望”,却因他在狱中用一把六英寸长的小石锤掘出了一条逃往外界之路,于19年后成功越狱的那刻给予了深刻的诠释。安迪在那个司法黑暗狱政暴戾的环境中坚守,尽管现实的残酷吞噬着他的肉体,而他那永不放弃希望的人性却在自我救赎中,净化了许多人的心灵。狱中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希望在这里是个可怕的东西”,因为哪怕是个无谓的逃跑的念头也会遭到典狱官们的毒打。他在肖申克似乎是个异数,喜欢整天把玩各种石子,阅读很多书籍„„

老布在肖申克服刑50年后假释出狱。本应该庆幸他获得了自由,然而长年累月的“制度化”生活,让他在陌生的社会中如同一只没有了翅膀的鸟儿,无助地生活着。终于,在墙上刻下“老布到此一游”的留言后放弃了生命。自由给了他希望,而这希望带给他的却是惶恐不安的生活,每次噩梦过后都要思考一番后才能明白自己身处何方。也许,那50年监狱生涯让他忘却了自由之感,而所谓希望,则只是

心中的那份虚妄罢了,所以他选择了死亡。

瑞德在狱中多次申请假释,却一次又一次未能获准。当他几乎绝望时,却又戏剧般获得自由。狱中的他神通广大,似乎没有他买不到的物品。然而当他重获自由回归社会后,却也如老布般感到无助与失落。看到了墙上老布的遗言,本以为他也会追随老布而去,幸而他想起了安迪留给他的话,重拾了希望之火。最终他见到了老友,并拥有了真正自由的生活。

安迪在狱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当他爬出污水管道,在雨中张开双臂,犹如囚鸟重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后,他用了在狱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典狱长洗钱时虚构出的那个人的身份取得了那些账款,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同时,把典狱长的罪证曝光于社会,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他怀抱希望,所以能成功地为狱友争取到一瓶冰啤;他怀抱希望,所以能够用特长取得狱官信任而在广播室播放音乐;他怀抱希望,所以每周一封信最终为监狱争取到了图书馆的旧书;他怀抱希望,所以能够帮助一些狱友学习并获得学历;他怀抱希望,所以最终逃离了肖申克,获得了人生的自由。正因为有了希望,他才一直维持着自己的信仰,一直在前进。

篇3:中考复习回顾与思考

一、注重考法研究, 把握中考动向

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 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 要提高复习的质量, 方向很重要。要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 它可以使我们纵观复习教学全局, 抓住重点, 抓住关键, 增强数学复习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 减少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少走弯路, 少做无用功。, 教研活动中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 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做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 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 纠正复习偏差, 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平时考试中, 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 选题。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 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 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 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 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早下手, 稳中求进。我们认为, 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 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 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复习中要紧扣教材, 夯实基础, 同时关注新教材中螺旋式上升特点, 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

具体布置学生将每个知识块重点画一下知识结构图, 或列表整理, 这样能有效地加深记忆。要求学生每个知识点复习之前作出整理, 重要知识点学生总结基础上教师把关, 点拨指导。在复习时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把零、散、乱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注意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的交织和搭桥, 做到帮助和指导学生构筑知识框架、编织知识网络。

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应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 在复习教学中, 应将学生摆在核心的地位,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主旨是学生复习了那些知识, 而不是教师复习了那部分。

复习教学一定要针对平时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 绝不能不分主次, 应做到有的放矢。

例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 就是知识点的外在考核形式。所以精选例题.搞清了这些题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知识基本可以达到融会贯通, 知识的迁移引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并出示相关典型题目。“题海战术”不好, 但是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把数学学好。练习题目选取要讲求策略, 我们采取分头准备, 分为课堂练习, 课后验收, 单元检测将以往的数学试卷找出来, 将所有的错题分一下类, 找出错的原因,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做有针对性练习。教研活动时, 针对选题斟酌, 研讨。

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一个知识块复习结束后, 教师就要问自己, 指导学生复习效果怎样?进步了没有?还存在什么问题?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改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提升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充分发挥纠错本作用同时也可以记下学生在复习中发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 解题习惯, 总结自己较好的学习习惯, 较为有效的解题习惯。扬长“改”短, 通过复习, 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素质。数学复习教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层要求, 课堂教学推行分层教学。

第二轮, 针对热点, 抓住弱点, 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阶段是把双基推向高潮, 在整个复习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 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 进行专项训练:

(1) 代数综合应用题, (2) 几何综合应用题, (3) 代几综合, 实际应用型问题 (4) 开放探索题, 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 (5) 阅读理解题, 体现自学能力考查 (6) 动手操作题, 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 (7) 图表信息题, 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 (8) 方案设计题。

另一方面“变”可以使人产生新奇, “变”可以提高人的识别能力。不就题论题, 要适当扩散, 善于借题发挥, 将原题改头换面,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引导学生分析, 善于从一道题中引申出其他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去联想,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临考前做题重在适应性练习, 做好做仿真度较高的题目, 避开难度过大的题目, 以免挫伤自信。我们向同学们提倡五个“一”学法:“听一遍不如看一遍, 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做一遍不如讲一遍, 讲一遍不如辩一辩。”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建议学生每周完成一份综合练习, 以提高知识的复现率。

第三轮, 综合训练 (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 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所以在这一阶段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 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 掌握解题方法。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 数量繁多。如果只盲目地追求解题数量, 而不注意题目类型、知识点的全面、完整, 复习效果就不会理想。在复习时要注意:首先, 认真做几份模拟试题, 这样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其次, 对做过的习题要善于归类, 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属于哪一种?或者与哪类题道理相近, 知识点相同?把习题按涉及的知识方法进行分类归纳, 可以以一当十, 触类旁通, 这是使自己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好方法。最后, 错题要纠正, 并认真分析错在哪里, 出错原因是什么, 以免重蹈覆辙。纠正一道错题比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

这一阶段,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 加强解题指导, 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进行训练, 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及时批改, 重点讲评。

第四轮, 回味练习。1、稳定心态, 增加信心。2、提高速度, 规范解答。在中考的前一周, 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 扫清盲点, 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同学难免会做错一些练习、习题或试题, 无论是否及时改正, 都应回头再审读一遍, 找出错因, 记在心中, 并找几道同类型的题做一下, 这是提高复习效果的一大法宝。因为题海浩瀚, 过去的一学期里曾做过大量的练习, 将这些练习再做一遍已不大可能, 一则时间不允许, 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 没有重点。如果复习时抽出少量时间看看曾经做错的练习, 针对解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 弄清原因, 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能避免一错再错。通过训练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和考试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具体措施为了保证中考试题能够“正确、迅速、整洁”地完成, 平时不要忘记基本功的训练, 过好审题关、计算关和表达关。建议每天进行“15分钟强化训练”, 即在15分钟时间内完成5道填空题, 10道选择题, 并自我评估, 填写好“病例卡”及时弥补知识和能力上的漏洞和不足。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对最后的综合题要做到“大题小做”, 做到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 步步为营, 各个击破, 决不要放弃。

三、调整好心态, 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 不光是学生, 老师也是一样。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 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 (班会课、专家讲座等) , 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 正确看待成绩, 增强自信, 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其次, 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把模拟考试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 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 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 往往会一无所获, 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正确分析问题原因, 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 提高越快。

最后,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 (试题) 、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 合理利用时间, 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 增强自信, 培养兴趣, 做到事半功倍。值得深思的事, 优等生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诚然, 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 但关键是怎样去做题, 不要一味贪多, 而要尽量图全和图新。有的同学只是一本接一本地做题, 但肯定会发现有很多重复的, 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教给学生要在做题中学会总结。看到一道题就多琢磨, 从中把它跟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包括横向和纵向的, 试着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即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该知识点的哪个环节容易出错, 自己应该如何避免,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篇4: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

1 三种不同的引入及分析

1.1体会分解必要性后的类比引入 生4:关键是将数或数的加减运算化成了正整数之积的形式.

师:对,分解成了正质因数积的形式,就能找出所有的因数.师:能被100整除吗? 生6:我还发现对于某些加减运算,如果先提出相同的因数,则可以简化运算的.

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计算卡纸面积

时因数分解的简化运算作用,又通过剪纸直观显现了15的几何意义,让学生从计算式子和几何图形两个角度体会到了因数分解的必要性,紧接着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具体数一般化为字母,由平方差公式中的互逆关系引出本课的课题.情景问题比较恰当,既能有效激活学生原有认知中的因数分解,为接下来的类比得到要学习的因式分解作好准备,也在简化运算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分解的必要性,剪卡纸活动既有简洁的背景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直观呈现因数分解到因式分解的几何特征.相对来说该引入中互逆关系不够突出.

篇5:世纪之交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丁培忠/内蒙古教育厅教研室

[内容]

20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在继承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优秀传统,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探索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客观规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涉及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上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可能在这里一一罗列,只能选主要的列举如下:

(一)语文是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达成共识,应当说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学界取得的重要成果。

语文既然是交际的工具,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那么,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论断。笔者认为,“人文性”只是“工具性”的自然延伸,并不能否定工具性。因为,所谓“人文性”,是指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如果语文不是工具,它就不可能充当文化的载体,也就不可能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标志是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本世纪曾有过多次大的争论。进入80年代以后,这种争论基本上停息。因为大家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或曰“特有的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训练”的思想,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三四十年代,他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多次使用过“训练”这个概念。六十年代初,他更明确地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可见,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语文训练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训练过程。无论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还是积累语言的训练,都必然是把语言形式和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的。语言训练一旦离开思想光辉的辐射,学生面对的只能是一堆苍白、冰冷的符号。

近年来提出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它所针对的是削弱听说读写训练的两种倾向:一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分析毫无意义的问答上,挤掉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二是只重视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四)语文训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统一发展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借助语言进行,思维的结果借助语言表达。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统一,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训练成败的关键。

语文训练中的“训”指的是教师的设计、指导、启发、示范和必要的讲解;“练”指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想练、会练、练好。离开学生的“练”,“训”就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训”导“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六)语文训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语文训练既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又要注意许多最基本的内容(如字词)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是不能忽视的。

这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不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语文基础,简单划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突出一两个重点,是不足取的;一旦划分阶段,就把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绝对化,也会严重影响语文训练的成效。

(七)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这种能力就是语文学科的自学能力。最终目标,不是到“最终”才培养,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启蒙阶段就要开始。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

语文这门学科是最适宜于自学的一门学科,语文这个工具也必须靠自学才能真正掌握。当然,自学的要求随年级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自学的因素随年级的升高应当逐步增加。即使是一年级学生,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借助拼音阅读,借助拼音识字。

(八)语文训练的主渠道是课堂,但课堂不是语文训练唯一的渠道。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九)发挥汉语拼音在语文训练中的多种功能,在学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发展学生语言,是语文训练启蒙阶段的一项创造。

学汉语和识汉字的矛盾,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利用拼音帮助阅读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这对拼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快过拼音关,成了一个新的难题。不过,在没有更理想的办法之前,这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十)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一种练习,它不同于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艺创作。因此,对小学生的作文,一不能要求过高,二要敢于放手,三要培植兴趣,四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脱出来。

既然我们在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已经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将这些认识写入国家的法规性文件教学大纲之中,那么,为什么教学中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比比皆是,而语文教学总是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呢?

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这里只能列举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的成果尚未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认识。

教学“大纲”是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中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并在理论界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的概括,它基本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按道理讲,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十分熟悉教学“大纲”,透彻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但事实上,真正熟悉教学“大纲”的为数不多,比较深透地理解“大纲’精神的为数更少。因此,目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大纲”,使“大纲”的基本观点、重要规定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之中。

(二)应试教育机制严重制约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

这是长期以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钱梦龙先生曾慨叹:“现在语文课内教的.一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基本上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当前不少教师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而现在某些颇为风行的试题模式又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东西,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用的“应考语文”。(参见《人民教育》第2期《飞红点翠写春光――访特级教师钱梦龙》)这里主要是针对中学语文讲的,可小学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状况呢?能把责任仅仅推到老师们头上吗?我认为不能。老师们之所以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是应试教育的机制迫使他们做出的选择。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燃眉之急。

(三)在某些理论问题上,我们还没有作过深入的、实事求是的探讨,而理论上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导致实践中的巨大失误。

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看,语文教学中都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这里仅列举几点,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理论界的深入研究。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问题。

在这方面,流行的说法是: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识字、积词,记住了若干句子、片段或诗文等,那我们可以赞同“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诊断;但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等学科的知识,就值得商榷了。因为,“迄今为止,编入课本的那些语修逻文的知识,基本上是语言学家、文章学家研究出来的属于原理定则、常识概念的东西,是一种静态描述的学科知识。这类知识对语文有用,但无大用,可是我们却一直说它是基础。说一个学生基础没打好,就是指的这些知识没学好吗?我们要求学生具备的所有语文能力都是建立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吗?显然不是”。(引自第1期《课程.教材.教法》陈日亮先生的文章)

那么,语文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呢?“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另一种是直接传授,由技能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语文属于后者。”(引自19第7期《课程.教材.教法》刘国正《我的语文工具观》)“学生学习本民族语文,多数情况是‘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而不是相反。就拿幼儿园儿童来说,别看他们年龄小,他们已经会说不少互相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大人说话的结果,而不是先学习知识再转化能力的结果。”(引自《文汇报》年12月9日孙光萱等《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语文学习规律谈》)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一些同志的论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语文知识的积极作用,只是想从中引出下述结论:

第一,笼统地讲“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不符合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的。

第二,有些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到底具体有哪些语文知识是基础,尚需认真研究。

第三,语文的有些理论知识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它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章知识等。

第四,有些语文知识,既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没有指导语言实践的作用。如文学常识等。

作这样的分析,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在教学中的不少微效劳动就是由于大讲一些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造成的。

本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讲语法、修辞的理论知识,不涉及名词术语、可我们不少老师却在课堂上大讲这些知识,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区还在考这些知识。

2.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我这里说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课本的教学。

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国文教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引自《叶圣陶语文论集》第3页)正因如此,一些优秀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在课内和课外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然而,从大范围来看,多数学校、多数教师除了课本之外,基本上不指导学生读书读报,这可以说是学生语文能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看其他的书,而我们却把看课本之外的书看作可有可无。原因何在呢?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语文课本的教学。不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等于语文课本的教学的观念,要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到比较理想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篇6:中国英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英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是主要的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回顾中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只有结合国情,辩证地反思各种教学流派的`利弊,取长补短,在教学实践中,继承前人优点又不墨守成规,才能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方法.

作 者:宫丽娜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回顾   思考  

篇7:中国煤矿历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关于中国煤矿历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近百年来,中国煤炭史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十分可喜的`成绩.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煤矿历史,要建立整体观念,揭示总体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既从时间的维度阐述中国煤矿的产生和发展,又从空间的维度论述其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要加强煤炭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拓宽煤炭史志的研究领域,把中国煤矿史的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作 者:薛毅 XUE Yi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9(4) 分类号:N09 关键词:中国   煤矿历史   整体观   研究方法   群策群力  

篇8:因式分解回顾与思考

在20世纪80年代, 随着外语阅读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术界就对“外语阅读问题是语言还是阅读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辩论, 具体围绕阅读技能的可迁移性及其实现的条件展开, 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问题。在外语阅读迁移问题研究中, 两个假说为此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即阅读的普遍性假说和语言阈限假说。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这两个假说做了详细的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母语与外语阅读关系问题的研究, 探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2“阅读的普遍性假说”和“语言阈限假说”

随着Alderson的二语阅读问题究竟是二语语言水平还是基本阅读能力问题的提出, 有人提出了两大既矛盾又联系的著名理论假设:“阅读普遍性假说”和“语言阈限假说”。阅读普遍性假说提出母语阅读能力的迁移与二语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 因为L1阅读能力会迁移到L2 (Goodman, 1971;Coady, 1979) 。语言阈限假说认为如果二语学习者要能熟练地进行二语阅读, 他们的二语水平必须先达到一定的语言阈限水平 (Bernhardt&Kamil, 1995) 。这两个假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它们都表述了语言阅读的迁移论, 根本区别在于它们表达了对学习者母语阅读技能的迁移条件的不同见解。

3 相关实证研究

二十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理论假设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Carrell (1991) 率先提出了二语阅读能力由母语阅读能力和二语水平共同组成的假设模型。Carrell选取L1为西班牙语的英语学习者和L1为英语的西班牙语学习者作为受试对象并在数据分析中第一次采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L1阅读能力和L2水平对L2阅读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母语阅读能力的可迁移性, 还发现L1阅读能力和L2水平都是L2阅读的显著预测变量, 初步证实了语言阈限的存在。

同年, Bossers也对语言阈限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的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 只有二语水平是二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预测因素, 而对L2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 L1阅读能力才是二语阅读能力的主要预测因素。

在Carrell和Bossers的研究基础上, Bernhardt和Kamill (1995) , Taillefer (1996) 又对不同语言的受试者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结果也都与Bossers (1991) 的实验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阅读技能的可迁移性总体得到了支持, 语言阈限假说也得到了初步的证实, 但他们的受试都是选择的L1和L2均为字母语言或者同源语的人 (如英语和西班牙语, 法语和英语等) 。因此, 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似乎不具备普遍性。为了证明这一点, 又有学者对L1和L2不全为字母语言或非同源语的受试做了实验。如Lee&Schallert (1997) 的实验受试是母语为韩语、二语为英语的韩国初中生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 二语水平均为初级。该实验得出了两个结论:1.二语阅读能力的两个预测变量中, 二语水平的贡献作用大于母语阅读能力的贡献作用;2.二语水平高的学生显示出L1阅读成绩与L2阅读成绩的正相关, 而二语水平低的则没有。这两个结论证明了有关阈限假说的两个假设。

尽管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也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取得了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如吴诗玉、王同顺 (2005, 2006) 、鲍贵、林玲 (2008) 等。

吴诗玉、王同顺 (2005, 2006) 从相互补偿理论和结构建构理论研究母语阅读与二语阅读关系, 选取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 (L1为汉语, L2为英语) 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阅读技能的迁移现象, 并且从认知心理角度有了新的发现, 外语阅读技能的迁移是心理表征建构的迁移, 而外语阅读技能迁移的阈值效应是由外语水平与各种心理认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吴诗玉、王同顺, 2006) 。这两个结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支持了阅读技能的可迁移性, 更加深入地研究了阈值效应。

鲍贵、林玲 (2008) 对国内某大学的80名英语专业的不同水平学生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英语发展水平、英语语言水平与汉语阅读能力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贡献不同。这个结论证实了语言阈限假说。

以上研究不仅为两个理论假说在非同源语之间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和适用性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还对外语阅读问题的后续研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 总结与思考

综合以上研究,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L1阅读能力和L2水平这两个变量都与L2阅读显著相关。学习者的阅读技能具有迁移性, 但是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是迁移的必要条件。

尽管以上研究结果都能或者能部分证明阅读普遍性假说和语言阈限假说, 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在操作过程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绝大部分实验中L1阅读能力和L2水平两个变量的操作定义还不够全面和准确。Bernhardt&Kamil (1995) 的研究以受试者入学时的母语测试成绩作为他们的母语阅读能力, 这个成绩距离他们所做的研究已经隔了1到2年。在L2水平测量方面, 有些学者用学习课程的等级来代替二语水平, 更多的学者仅用受试的词汇语法知识来代表二语水平的测量。鲍贵、林玲 (2008) 在L2水平测试实验中开创性地添加了听力理解和自行设计的作文题, 更全面地测量了受试者的二语水平。第二点不足主要体现在、到目前为止, 母语与外语阅读的关系研究针对英语与汉语这种非同源语的还不够多、不够全面, 主要集中在印欧语系。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 对母语与外语阅读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可关注以下研究方向:1、针对英语与非同源语 (如汉语、韩语、日语等) 阅读做更全面更深入的实证研究。2、完善L1阅读能力、L2水平和L2阅读能力三个变量的测试工具。影响L1阅读能力的因素除了母语水平以外, 更深层的因素还有很多, 例如阅读策略、阅读动机等。影响L2水平的因素除了词汇、语法外, 也还有其他因素, 例如:听力理解、语篇分析、口头阅读流利度、写作能力等。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L1阅读能力和L2水平的测量?是否会对L1阅读能力向L2阅读能力的迁移产生影响?又有哪些因素影响L1阅读和L2水平并进而影响到L2阅读的?这些因素对外语阅读的迁移影响力有多大?因素之间是否有交互效应?汉语阅读能力与英语水平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如果有, 那交互作用有多大?这些都将成为今后在研究中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些假设成立与否, 都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二语阅读研究中, 阅读普遍性假说和语言阈限假说都提出:母语阅读能力会迁移到二语阅读。但这两种假说又有不同, 前者认为不论二语水平高低如何, 母语阅读能力都会迁移到二语阅读, 后者则强调只有在二语水平达到阈值以上时, 母语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向二语阅读迁移。两种假设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一些认可, 但仍然存在缺陷。作者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年来的母语与外语阅读关系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总结和思考, 最后指出该研究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

篇9:七十年后的回顾与思考

可谓巧合:出席今天座谈会的三位抗战老兵,都是从山东抗日根据地成长起来的少年。我做梦也没想到活到九十岁还能哇啦哇啦表达自己心声,还能著书立说。八十六岁的徐非光同志,九岁就登上群众大会讲台,宣传抗日救国,十一岁参加胶东(山东半岛)八路军战地剧团,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十四岁被吸收为共产党员……他作为一名文艺兵,一路风雨坎坷,一路烽烟弥漫,一路苦辣酸甜,一路歌声不断。今天拖着病弱的身躯,还在唱,还在写。

我与邓友梅同志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遭遇,所以我称他“老师、老弟、老战友”。他十三岁钻过日军的炮楼子,凭着他在天津读小学时学的几句日语,被八路军派进敌人据点去完成侦察任务。我十六岁也钻过日军的炮楼子,是因为十三岁参加少年先锋队,还当过乡大队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有了点儿名气,遭日伪军迫害,先关监狱,后发配满洲充劳工。巧合的是邓友梅十六岁也被抓了劳工。不同的是,我在满洲住的劳工宿舍叫“协和寮”,他在日本国住的劳工宿舍叫“兴亚寮”。我们在根据地被称为“小不点儿”,而在这里被唤作“小半拉子劳工”。劳工就是亡国奴,我们深深地体会了亡国奴的屈辱滋味!但是,屈辱可以迫使一些人屈膝为奴,也可激起仇恨和反抗。我们懂得了民族的尊严,懂得了抗争,懂得了争自由求解放。于是,几经辗转我们先后逃回山东老家上山当了八路军。我在胶东军区,邓友梅在鲁中军区。钻山沟、打游击、反扫荡,我们抗过来了!

战争年代,战地少年政治早熟,这是共产党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民族抗日战争的成果。

一九四六年春天,新四军北上,成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我和邓友梅同在山东临沂见到陈毅军长。解放战争,部队过江,我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邓友梅在政治部文工团,徐非光随七兵团进军浙江。战争年代我们三人从未见过面,但幸运的是,我们同是陈毅司令员麾下的普通一兵。邓友梅写过散文《我们的军长》,我也写过散文《初见陈毅军长》。我们对我们的军长、对最高统帅毛泽东怀有深深的感情,是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革命摇篮的培育,战火烽烟的熏陶,我们由小学生成长为作家。我们学习、畅谈、交流、作为战争年代的幸存者,我们不约而同的在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土地不足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军队也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可它为什么敢于侵略我们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中国?

上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极力维护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制度,独裁专制,蒋家天下。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政治腐败,领袖无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一句话:“落后”。毛泽东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应牢记这个历史教训。

第二,我们思考的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哪些力量?

台湾的马英九先生说“是国民党军队打赢了抗日战争”。这显然是无知枉说,不以为耻!

70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三百六十万烈士们用头颅和鲜血换来的,是广大的爱国的兵、农、工、学、商和海外侨胞“一齐来救亡”取得的,国民党军队中也不乏精忠报国之士。还有苏美等同盟国的援助。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我们应该深刻探讨的是:为什么说是中国共产党起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一是,是中国共产党首先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抢占东三省”,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反对日本侵略者,并指示满洲省委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先后派遣优秀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忠等同志奔赴东北组建抗日联军,以后发展到十一个军三万多人,与马占山的“义勇军”和十几个地方抗日武装组织十几万人,浴血抗战,奋勇杀敌,作出重大牺牲,也给日本关东军以严重杀伤。在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战场十四年枪声不断,直至日本投降。

二是,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妥善处理“西安事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蒋介石亲临西安,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共产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强迫张、杨对万里长征刚到陕北的工农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并拒绝张学良“打回老家去”的请求。张、杨一怒之下扣押蒋介石十三天。共产党不计前嫌,以抗日救国大业为重,周恩来与宋美龄、宋子文谈判,逼蒋停止反共,联红抗日,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是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自觉的;而蒋政府的抗战是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开始的,是被迫的。这是中国抗战史上一大特点,也是蒋政府的一大耻辱!

三是,中国共产党从“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始终坚持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社团和个人组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抗战。从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连续发表三十五篇文章,著名的有《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战争与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批判国民党内的“速胜论”和“亡国论”,指导着全国的抗日战争,通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取得抗日战争的的最后胜利,证明毛泽东的英明预见。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规模战役二十二次,大小战斗七千余次,毙伤日军86万,自己也付出惨重代价……。但从一九三八年以后,日本连续三次声明“不再以国民党为敌”,从此蒋介石基本停止对日军的正面作战,把三百万中央军调往大后方保存实力。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始终坚持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依靠小米加步枪与日寇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抵御在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伪军百分之九十五,消灭日伪军一百七十余万,从日伪军手中夺回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拥有一亿人口的十九块根据地,有力牵制了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并使自己由五点三万工农红军发展成拥有100万正规军,二百万民兵,一百二十一万党员的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原因就是共产党始终坚持军民一体抗战到底。

nlc202309032045

还必须指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分作三派的:

以冯玉祥、傅作义、张治中、李宗仁、蔡廷锴、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等爱国将领为代表的抗战派——他们战功卓著,永载史册。

以蒋介石、何应钦、阎锡山为代表的妥协派,他们又抗日,又反共;抗日是被迫的,反共是真心的,蒋介石的三次“反共高潮”足以证明。蒋介石也爱国但他爱的是蒋家一统天下的“党国”,而不是中华“民国”。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南京雨花台埋葬的不只是被日本侵略军屠杀的三十万同胞,还有被蒋介石反动派屠杀的十万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

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代表的投降派。他公开声明“中国要亡,宁亡于日,不亡于共。”他们的“曲线救国”论(即先投降后救国)导致几千万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官员和“愚民”变成汉奸,帮助日军残害自己的同胞!内奸多于侵略军,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唯中国有的一大传奇,是国民党的又一大耻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

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向历史发问:拥有三百万正规军的三军统帅蒋委员长,如果真心抗日,他完全可以再打几个像台儿庄那样的胜仗,再消灭几十万日军;如果中国没有那么多汉奸帮助日军作战,抗日战争何需十四年?!

事实证明:从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蒋介石、汪精卫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消灭共产党的问题上是目标一致、齐心协力。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劳动人民痛苦的基础上。但是他们都没想到,中国共产党会从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的五十七个党员发展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们都失败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三,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应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危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历史。二战以前世界上有六大帝国主义,二战以后只剩下一个完整的帝国主义,就是美国。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但是列宁说的“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点并没有过时;不同的是,过去的帝国主义侵略为了占领,而今天的美国只能侵略无力占领。一位西方历史学家预言:今后欧洲再发生大的战争没有可能;而在亚洲大有可能,战争的因素就在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复辟,后台就是美国。美国打造“全球化同盟”,牵制中国,以实现它独霸亚洲,横行世界的野心,需要日本打先锋。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作为甲级战犯岸信介的外孙子,他要继承祖业,实现军国主义复辟:不顾世界舆论和日本人民的反对,顽固地否定侵略历史,扩军备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美国帮助下已拥有一支超过战前规模的现代化军队,并扬言要建设“能先发制人”的装备,争取出国作战权。拉拢周边国家,背靠美国,敌对中国。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本民族屈辱的历史、忘记战争的危险,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卑微的民族;一个公民,如果忘记本民族屈辱的历史,他就不可能成为爱国者。当今的中国如果把日本军国主义复辟视为“外患”,那么,不断滋生的贪污腐败分子便是“内忧”,还有一批所谓知识分子正在宣扬汪精卫的“曲线救国论”。显然,一旦国际风云突变,他们就是汪氏接班人。

抗战精神雄魂千古,气壮山河,可歌可泣;抗战故事深沉厚重,积淀丰富。仍待文艺工作者深挖细描,千古传承。

爱国主义者不是天生的,战争年代的爱国主义是侵略者和统治者逼出来的;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需要教育再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就是“爱国”。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但必须强调,党爱民,民才能爱国,民爱国,国家就会富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帝国主义宣告: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九一八”时代的中国,也不是“抗美援朝”时代的中国;而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大中国”。

成善一:90岁抗战老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煤炭部干部。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百余篇。出版文集《活着,不要辜负生命》《活着,要有点精神》。

上一篇:青年教师座谈会发言下一篇:瓦检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