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2024-06-18

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共8篇)

篇1: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再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再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再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

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再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再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再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学情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2&&&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学流程: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强调的是数学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以数学活动贯穿始终的。整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以数学思考与合作交流穿插有序的进行,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活动氛围。

(一)、联系生活,习旧引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遵循这一理念,我以复习导入,说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接着判断各题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然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素材 生活用水、包装图书等信息,让学生判断题中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列出等式,为下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类似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生活中素材很多。学生再生活中也有用水收费和包装图书的经验,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领悟解题方法:

1、感知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

(1)我先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接着让学生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分析解答,我出示思考题,小组交流,并试着解决,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集体交流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可代替,在这当中教师要逐渐打开学生独立思考的闸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自己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给以指点和总结。所以在学生完成例题后,紧接着进行变式练习,进而总结解题方法,为学生独立解决例6做准备。

2、再比较中体会知识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再学生充分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

(三)、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1、练习的设计,紧扣例题,让学生再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所以我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计算学校旗杆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深化认识,加深理解。<<<12&&&

篇2: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说说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已知 A÷B=C。

当A一定时,B和C()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2)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3)总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提出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

2.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预设1:

28÷8×10

=3.5×10

=35(元)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需要多少钱)

预设2:

10÷8×28

=1.25×28

=35(元)

(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教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

3.激励引新。

教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说说变化情况。

(2)()一定,()和()成()比例关系。

(3)用关系式表示是()。

(4)集体交流、反馈。

板书:

教师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5)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反馈学生解题情况。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8 =x:10 或(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6)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教师:你认为李奶奶用了10吨水的水费为35元钱,这个答案符合实际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7)学生交流,汇报。

4.变式练习。

教师: 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的问题,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

张大妈: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1)比较一下此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3)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概括总结。

教师:刚才我们用正比例知识帮李奶奶和王大爷解决了生活中的水费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解题思路,再想一想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1)分析找出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断它们是否是正比例关系。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4)最后解比例。

(5)检验作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但会解决问题,而且还善于归纳总结方法。就像大家想的那样,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三)巩固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个。

(189:3=x:9)

(2)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x元钱。

(x:3=6:4)

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1)小兰的身高1.5米,她的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是4米,这棵树有多高?

(2)小红计划每天跳绳600下,2分钟跳了240下,照这样计算,还要跳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计划?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篇3: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片段一

师:养羊大户王大叔要新办一个养羊场。现在王大叔打算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再围一个长方形羊圈。可以怎么围?每一种围法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学生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作业并介绍:18÷2=9 (米) , 根据长方形周长先算出长和宽的和是9米, 再想长和宽可以是8米和1米, 面积就是8平方米;长和宽可以是7米和2米, 面积就是14平方米;长和宽可以是6米和3米, 面积就是18平方米;长和宽可以是5米和4米, 面积就是20平方米。

师:像这样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列举。 (板书:一一列举) 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赏析: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原是“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 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陈老师设计的情境和内容看似相同, 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教材中的问法, 学生不用思考用什么方法, 一定会写出很多种不同的答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包括如何选择解决某个问题的策略。“问题”才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出发点, 所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才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关键。

片段二

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后, 师接着问:用18根1米长的栅栏, 能围成一个面积是24平方米的长方形羊圈吗?

生:不能, 因为刚才我们经过一一列举已经讨论出了18根1米长的羊圈可以围成四种不同的羊圈, 面积分别是8平方米、14平方米、18平方米、20平方米。

师:那到底多少根就能围成面积是24平方米的长方形羊圈呢?

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

因为24=1×24=2×12=3×8=4×6, 所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4米和1米、12米和2米、8米和3米、6米和4米, 再算出周长就可以了, 一共有四种答案。

赏析:这是第一个问题的逆向思维, 刚才是从周长算到面积, 现在是从面积算到周长。学生在克服思维定势后的回答无疑是非常精彩的, 这是思维上的跳跃。同样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巩固了一一列举这一策略, 并再一次体会了一一列举时有序思考的重要。

片段三

师:市场上有黑羊、白羊、灰羊三种, 王大叔最少买1种羊, 最多买3种羊, 可以怎么买?

生:可以买1种、2种、3种。 (隐含分类)

师:黑羊每只300元、灰羊每只250元、白羊每只200元。王大叔带了500元, 决定就买2只羊, 可以怎么买?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 教师总结:一一列举后还要对结果进行筛选。

赏析: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出“一一列举后还需对结果进行筛选”。学生在解题, 学生在体验, 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意识, 从中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没有灌输、没有硬塞, 一切都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中。

片段四

A师:让我们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 看能否找到一一列举的身影。怎么解决?有没有找到一一列举。

一年级上册:把7个苹果分成2堆, 可以怎么分?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拿出5角, 可以怎样拿?

三年级上册: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能想到几种拼法?哪种拼法周长最大?

B师:以下三个问题是否都要用上一一列举, 你是怎么解决的?

(1) 中山桥是1路和2路公共汽车的起始站。1路车早上6:20开始发车, 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趟车。2路车早上6:40开始发车, 以后每隔15分钟发一趟车。这两路车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

1路车:6:20 6:30 6:40:40:40:40:40

2路车:6:40:40:40:40:40:40:40

(2) 有一种笔记本, 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 小华用去多少元?

(3) 有粉上衣、蓝上衣和连衣裙、长裤、短裙, 要想每天都变着花样穿, 可以穿一个星期吗?

C师:一张靶纸共三圈, 投中内圈得10环, 投中中圈得8环, 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两次, 可能得多少环? (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把“投中”改成”投了”, 答案还一样吗?

赏析:这里是三个层次的巩固, 但各有侧重。A“回顾链接、系统梳理”, 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沟通, 将新知纳入已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中去, 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形成一个知识网, 让学生感觉到一一列举其实并不陌生, 是很有用处的。B“辨析判断、深入体会”, 学生通过辨析发现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一一列举只是策略中的一种, 有时适用有时不适用, 要合理判断、灵活选择, 而如第3题似乎没有用到一一列举, 只要列出一道简单的算式就可以了, 实际背后隐含的却是一一列举的思想。这样的辨析判断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策略和用好策略。C“灵活运用、合理选择”, 通过刚才的一番辨析后, 学生对一一列举这样一种策略已经有了全面认识, 接着就让学生综合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打靶问题, 策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篇4: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精心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让他们由不愿意学到想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一课中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

11111×1111=?

教学时,我反其道而行之,先直接出示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挑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有的学生提出妙招:先分别算出1×1、11×1、111×11、1111×111的积,再观察它们的积有什么规律,如果有规律就用规律推算11111111×1111111的积。这时,再让学生探索其他几组算式的规律,学生均感到有目标、有意义。他们兴趣盎然地计算起来,并自觉主动地观察得数的变化规律,很快就发现了,推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思考,发现数学规律,再根据规律进行推算……像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二、发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探究交流中活用策略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努力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学生通过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后,要让学生探讨各种不同的策略,比较不同策略的特征,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举一反三。

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花边有多长”一课时,在学生明确了求花边的长度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把它围上花边,花边至少需要多少分米?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生1:34×2+12×2=92(分米)

生2:(34+12)×2=92(分米)

生3:34+34+12+12=92(分米)

生4:34+12+34+12=92(分米)

生5:34+12+12+34=92(分米)

……

学生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后,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说出每种算式的意思,问哪种方法最好,进而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课堂走向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会用策略

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生掌握与应用知识如同学习游泳:听教练讲游泳的要领易懂,但要真正学会游泳,还需到水中去练习,把练习要领跟水中动作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应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深层理解。

教学“统计图”一课后,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统计自己家里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并完成统计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又补充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四、倡导反思概括,培养学生善用策略意识

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反思、领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策略,增强学生灵活选择问题的解决策略,才能有效地获得数学上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米,宽是8米。如果用它剪成直径2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成几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即16×8÷[3.14×(2÷2)2]≈41(个),学生讨论后认为可用“去尾法”,即40个。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解答,学生陷入了惯性思维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用画图分析、思考、讨论。学生画出草图后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32(个),根本不能剪出40个圆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认真地错一回,在摔倒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思考。只有提高分析能力,学生方能提升策略意识。

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策略,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渗透在每一节课之中,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教学因策略而精彩,让我们的学生因策略而睿智。

篇5: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有效入境, 诱发自主解决问题的热情

问题是一种情境状态。我们给学生提供的问题, 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历的、看得到的事件。本课第一个例题是倒果汁问题: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 甲、乙两杯同样多, 甲、乙两杯原来各有果汁多少毫升?呈现问题时, 采用了文字和图结合的方式;第二个例题是小明的邮票问题: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这两个问题都是贴近学生, 并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这种贴近生活常态的信息呈现方式, 可以激活学生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经验, 熟悉的情境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参与探索的热情。在教学中, 我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 恰当地呈现例题,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问题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比如, 进入问题情境一, 我利用课件“放电影”般地动态呈现倒果汁的过程, 让学生在课件提供的图和文字结合的信息中捕捉问题、提炼问题、形成问题。进入问题情境二, 我以讲故事的形式, 给学生提供例题的信息, 让学生很自然并且饶有兴趣地进入问题情境。

二、实践体验, 寻找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

1. 重视策略的操作体验

探索策略,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过程。多种感官参与到策略探索中, 学生理解得才深刻。比如探索问题一时, 我就根据情境提出:要我们求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你能先不列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吗?学生独立思考, 借助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进行思维操作。反馈时, 学生有用表格表示的, 有用线段图表示的, 也有用示意图表示的, 呈现了各自不同的思维状态。再如问题二, 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后, 我同样提出:这题中小明的邮票张数发生了多次变化, 我们可以怎么办?你能按题中的变化顺序来整理这道题的条件吗?学生通过思维操作, 也出现了不同的整理变化图, 有的用文字叙述摘录了条件, 有的借助文字和符号相结合摘录了条件, 有的直接用数字和符号摘录了条件等等, 呈现出思维的多样性。

2. 重视策略的比较体验

面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差异, 应对问题的策略自然就不同。因此, 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策略, 体会策略的价值。在问题一中, 学生尝试解答后, 大部分都是先根据现在甲、乙两杯果汁同样多, 求出都是200毫升, 再根据题意, 甲杯倒掉40毫升后是200毫升, 那原来是240毫升, 乙杯是从甲杯倒入40毫升后是200毫升, 则原来就是160毫升, 列式为400÷2=200, 200+40=240, 200-40=160。但也有学生用 (400-402) ÷2=160, 160+402=240来解答, 这种解法是借助线段图, 用和差方法来思考的, 理解难度大于倒推。在此, 我引导学生把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分析哪一种解法更容易理解、更快捷, 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了倒推策略的价值所在。

3. 重视策略的沟通体验

探索问题二时, 在整理信息的基础上, 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同样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 一是用倒推法:根据小明现在有邮票52张, 往回倒推, 要回给小军的30张, 去掉又收集到的24张, 就得到原来小明的邮票张数, 列式52+30-24。二是没有完全按照事情发生变化的次序一步步地倒推, 而是先分析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两次变化对小明邮票张数造成的影响:“由于今年收集的邮票比送给小军的邮票少6张, 所以现在的邮票应该比原来少6张”, 然后倒推:现在比原来少6张, 所以52+ (30-24) 就是原来的邮票。三是用方程解, 用顺向思路列出方程x+24-30=52, 再解答。我在反馈时, 抓住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和沟通, 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其实都使用了倒推策略, 只不过第一种解法是从后往前一步一步倒推, 第二种解法是利用差额直接来倒推, 而最后一种解法是在解方程的过

程中利用倒推, 在这里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 既尊重了学生独立思考, 又让学生在比较和沟通中加深了对倒推的认识。

三、回顾反思, 梳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 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形成策略过程的认识, 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的理解。

1. 一题后及时反思

在本课探索问题一后, 我及时组织学生回顾, 本例题是怎样的实际问题, 它是怎样解决的, 本例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你对这种方法有什么感受。这样反思, 使用倒推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化隐为显”。倒推策略并不是由教师简单、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先让学生回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 组织学生在交流时各自表述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来。探索问题二后的处理也是, 我引导学生在得到解题思路后及时回顾, 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运用倒推的策略?我们是怎样倒推的?运用倒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此处的反思也就是反省认知, 侧重于帮助学生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 形成的策略是学生学习的收获, 而对获得策略的过程所进行的反思与获得策略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2. 一课后回顾反思

一节课终, 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倒推策略来解决问题, 我们要注意什么?这样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使用这种策略有着怎样的好处?这是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的再认识。就本节课的学习而言, 教师在全课回顾时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使用倒推策略要先按照事情的变化顺序对变化过程进行整理, 整理信息可以根据问题情境采用列表、画图、摘录等不同的方法, 根据整理后的信息, 再按一定顺序一步一步地倒推。这样的回顾反思, 使学生对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达到某种程度的领悟, 使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和掌握逐步走入“深刻化阶段”。

3. 一单元后总结反思

应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提供的问题丰富多彩, 既有扑克牌游戏, 又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不同领域的数学问题;既有信用卡对账单、回家路线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又有计算、图形推理等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既有充满现代气息的问题, 又有古代算题;既有需要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又有用动手操作和需要口头描述解决的一些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 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 学生对策略的运用会越来越熟练, 对策略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在解答这些从“策略”角度组织起来的各个问题时, 教师并不满足让于学生找到答案一解了之, 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自主探索, 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品质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问题情境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 多种感官参与, 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探索方法,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主动积极思维的良好品质。

1. 自主探索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当本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 我引导学生对信息先进行整理, 这个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果然, 学生整理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有的学生想到用笔去画一画, 把相关的信息表示出来;有的学生想到将信息摘录下来;有的学生不仅想到将信息摘录下来, 还想到用列表的方式、用数学符号的方式, 使信息的整理更具条理性, 从而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同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探索, 同样呈现出不同的解答方法,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实现再创造的过程。事实证明, 学生有着无限的创造能力, 只要教师正确引导,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2. 自主探索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什么都可代替, 唯有思维不可代替。”事实上,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不管学生最先想到的是何种策略, 正是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如果自身想到的就是较为优化的策略, 这也要从别人想到的策略中得以印证;即使自己想到的策略不够优秀, 它同样可以构成内化优化策略的基础。除此之外, 撇开不同策略背后所体现的不同思维层次不谈, 经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去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6: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每学期一个单元的内容中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这一内容的教学只给了三课时,这三个课时对学生形成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常态化训练,是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以致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常态的实际问题引入策略教学,丰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情境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基于学生在中年级已解决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的问题,教学五(上)“一一列举的策略”时,我这样组织教学:

1.呈现例题:有一个团体旅游共23人到旅店住宿,每3人一间房间,至少要用多少间?

学生自行列式:23÷3=7(间)……2(人),7+1=8(间)。

2.理解算式中的“+1”。为什么会出现“1”?第8间房住几人?

3.过渡:第8间的床位空余会浪费开支,我们应该怎么办?(让最后2人住2人间房)。

4.出示例3:23人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而且全部房间都要住满,有几种住法?

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们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了吗?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比较合适?

小结:在有多种结果(或答案)的情况下,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比较合适。

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将书本例题作为导入题,进行例题教学。通过两题的对比,使学生明确“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并进一步明确“在答案有多种的情况下,选择‘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比较合适”。课尾设计一组对比题,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策略解题。在小情境中学习策略,大情境中选择策略,避免学生学习时机械模仿及运用时不会选择策略、不会运用策略等现象。

二、具体的操作过程呈现策略的程序性,指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角度

策略教学的重点,不能仅满足于解答出结果,更要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具体经验转变为宝贵的数学方法,形成解题的策略。比如,六年级(下)关于转化的教学中,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换成解决过的问题,或者将其简单化。教学时,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把转化的策略运用出来:

1.在图形教学中解决面积、体积知识时的运用

回顾: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是怎样研究图形之间面积关系的?

想一想:哪些图形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你还记得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体积计算公式吗?

明确:在学习这些新的公式时要运用以前学会的公式,或者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图形周长、内角和方面的应用

思考:怎样运用转化策略求树叶和硬币的周长?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如何求出来?

明确:内角和等于一个平角。

3.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思考:在学习认数和计算时,我们知道什么可以用来转化?

另一个角度思考:教师在教学图形面积、体积、图形周长、内角和、数与计算等方面知识时,就已经让学生经历了利用转化策略解决不同层面实际问题的过程,只有不断体验、领悟,才能把策略进行内化,才能在以后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我们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对转化策略进行介绍,并将这些过程作为六年级学习“一一列举策略”的重点,让学生形成具体体验与感悟。

三、灵活运用策略凸显策略的思想性,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态势

数学思想促进解题思路的形成,且推进思想的内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数学思想的载体之一,承载并体现着相关的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也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如遇到“订阅《科学世界》、《七彩文学》和《数学乐园》三种杂志,最少订阅1 本,最多订阅3本,有多少不同的订阅方法?”这样的问题时,尽管学生采用的方法和形式不同,但思想要旨和精神实质却是集中合一的,都是对“一一列举策略”的具体演绎。

例如,五(上)《三训》P24“认识小数”单元智慧屋:用数字卡片1、2、3和“.”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方法一:一一列举。1.23、1.32、2.13、2.31、3.12、3.21、12.3、13.2、23.1、21.3、31.2、32.1,共12个。

方法二:排列组合两位小数:3×2×1=6(个);一位小数:3×2×1=6(个)。6+6=12(个)。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以平时的教学素材为依托帮助学生创造思考材料,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的过程,凸显各种数学的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策略意识常态化。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同一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进一步得到思想方法上的提炼,有效升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发展数学思考。

篇7:解决问题的指导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学习稍微有障碍的学生都有害怕做解决问题的题的心理障碍。首先我在指导过程中从遵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中年级解决问题指导中多是对情境所渗透的数学思想, 多花费一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不给施加压力, 不管是“+、-、×、÷”的解决问题的题, 引导他们观察时都用商量的口吻;结合生活实际情景和现有的数学思想, 可不可以从上往下看呀? (或从下往上) ;这个图我们能否从左向右看呀? (或从右向左) , (实际是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个图能从外向里看吗? (或从里向外看) 。这样征求学生意见, 表面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 实际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使他们感到学习解决问题这类题并不费劲。

二、保护学生好奇心, 指导策略

三年级出现解决问题的题是较多的, 我就从遵循保护学生好奇心做起。解决问题时一般应该多读几遍, 我并不明着直接要求必须读几遍, 而是在读第一遍后, 比如出题……后问:“这道题说的什么事情啊?”“说大象和熊猫的事。”“说大象熊猫什么事啊?”“比多比少的事。”“是求谁啊?”“通过读题你知道谁多谁少吗?”“是求多的数还是求少的数呀?”沉默, 这时告诉学生, “其实有办法从实际题里就能够知道的!”此时就是指导策略的关键时刻。先向学生指出:“这道题里呀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语句, 不知你们读出来没有?”这时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答出是:“谁比谁多或谁比少?”那句话, 及时给予表扬, 再提出“那就先把‘比’字圈起来吧!从左到右看谁比谁多呀?” (或谁比谁少呀?) “你能不能当个小翻译家换句话说, 还不改变原来意思说一下呀?”都举手想当翻译家, 并且回答正确后, 让学生在关键语句上确定多的量上面写上“大”字, 在少的量上写上“小”字, 在问题上再标出是求“大”、求“小”, 学生立刻确定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并解答, 此时学生脸上各个露出笑容。因为他们感到学解决问题的题并不难呀!这时老师心里有顾虑、教学进度不等人呀!其实如果老师把“+、-、×、÷”这四种计算方法一旦让学生掌握, 其实在今后千变万化的题中它也没有脱离“加减乘除”之间的确定, 实质是在低年级出现踏步走, 更是为今后大踏步向前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指导乘、除法应用题时, 策略是引导学生找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不但口头上、而是行动中, 让他们确定好, 每份数、份数、总数之间的关系, 为以后高年级的解决问题作铺垫, 到那时在题中就会很快确定出标准量、比较量、分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解答。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生尽管有不太规范的表达形式, 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思维历程, 正确评价, 给学生留下思维创造的空间。

篇8: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41-2

一、学习课文,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课文内容,或多或少地含有异国文化内容,比较典型的有姓氏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的讲解或资料的查询,逐步了解异国文化,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1.透过姓氏文化差异,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①熟读,交朋友。

许多国家人名和我国人名有比较大的差别:或者陌生、拗口、不好读,或者人名比较长、难读,甚至中间有停顿。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一时很难读正确、读流利。我设计“熟读姓名,和异国友人打招呼、交朋友”等办法,一边认识生字、熟读人名,一边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如《半截蜡烛》(第6课)中的伯诺德夫人、小女儿杰奎琳,《夜晚的实验》(第12课)中的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等。

②理解,明文化。

教学外国姓名时还可以适当进行异国姓氏文化的介绍。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外国人姓名与中国姓名不同的特征。比如,《莫泊桑拜师(第21课)》中的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在法国,一般都是名在前、姓在后,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按民族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这就是说,在莫泊桑的全名“居伊·德·莫泊桑”中,“莫泊桑”是“姓”,“居伊”是莫泊桑的“教名”,“德”是他自己取的名字(“de”也表示他的贵族身份)。

通过姓氏文化的对比,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学生就不会在认识中外差异时,简单地概括为长相不同了。

2.学习外来词汇,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日益频繁,许多外来语汇也不断涌入,这些外来语汇有些是新科学、新产品,有些是新文化、新思想,有些是新事物、新变化、新概念……正因为其新,所以这些外来语汇主要是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汉语语素、直接使用原文等方式汇入汉语语汇的,自然也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菩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音译是“菩提萨埵”,或“菩提索多”,简称“菩萨”。“菩萨”的意思是世上觉悟的并且是最有情、最多情的人。当一个人的心地和行为非常的慈悲,所作所为对社会有极大的贡献,而他完全是忘我的无私奉献,甚至连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菩萨”。所以学习这些外来语汇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外来语汇,一边溯本求源地介绍外来语汇的来源,进而深入了解异国文化。

3.进行人文熏陶,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是其重要的教育内容。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性的同时,自然就会受到蕴含其间的人文性的熏陶。而人文熏陶感强的学生,往往学习语言的情味、兴趣等十分浓厚,反过来又有助于他们对工具性的准确把握。因此,对于文中的人文内涵,切不可因现阶段对工具性的重视、强化而对人文性弱化、忽视,两者之间应该是各有特征,互为补充,合为一体的。打个比方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各国货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一面代表了面值,一面代表了国家文化和版权等,两者俱不可偏废。

各国的货币可以通过外汇比率互相流通。同理,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引导学生进行国际人文熏陶,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当然,教学时应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巧妙进行,尽量不要流露教化的痕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人文熏陶主要有以下几类:

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如《山谷中的谜底》等,这类课文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表达心中的震撼和感受。

反对战争,向往和平。如《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引导学生反战爱国。

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如《夜晚的实验》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坚韧执着的品质。

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如《最大的麦穗》(第16课)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好学深思、积极探索的精神。

友情、亲情,至美至真。如《莫泊桑拜师》等,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敬爱长辈,善待他人,仁爱友善的精神。

二、通过中外人物比较,感受思维方式的异同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哲学家总是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窥现真理的本象。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哲学家似乎都有共同点,本册教材中《最大的麦穗》与《孔子游春》(第23课)就体现了这种神秘的内在联系,古代东西方两位哲学巨人,都把抽象的真理,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事物中,寓意深刻又生动形象,循循善诱而不空洞说教,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教育。我们禁不住会由衷慨叹:苏格拉底是一位好教师!苏格拉底的这节人生哲理课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不着痕迹,“低碳”高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约平淡却余音袅袅,给人以深刻的心灵顿悟。到这里我不能不谈起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所谓苏格拉底教学法,就是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批斗之下,不断地修正观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用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铺成一条探求之路(the way of truth)。教师所扮演的是知识“接生婆”(midwife)的角色,而绝不是“填鸭者”。

2.“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莫泊桑拜师》中,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既表现他对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一眼看出,又表现了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本着真心指点的精神讲话,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导师!针对莫泊桑第二次求教“没有什么好写的”错误看法,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既包含了作为老师的严厉,对莫泊桑的轻微责备,而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从“继续说”、“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可以想象出福楼拜在指导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水平、会指导的老师。不是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莫泊桑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然后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然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层层深化,有观点,有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再次看到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上一篇:辩论 成败英雄论 正方下一篇:工商管理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