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森林防火培训课件

2024-06-19

村级森林防火培训课件(精选4篇)

篇1:村级森林防火培训课件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基本知识

本次培训班的目的在于让在座的各位能够了解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掌握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技能,树立森林防火的工作理念,达到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目的,确实做到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打早、打小、打了”。

今天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什么是森林火灾

二、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三、森林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四、护林员工作职责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什么是森林火灾。

(一)森林火灾的概念

森林火灾是指森林可燃物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烧死,烧伤林木及其他森林中的动植物,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对森林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燃烧现象。森林火灾也是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

(二)森林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森林火灾分为四种: 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15亩)以下; 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 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 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三)森林火灾燃烧的种类

森林火灾燃烧的种类,通常分为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和树干火。

地下火:在泥炭和腐殖质层燃烧蔓延的火称为地下火。它有三个特点:

一是见不到火焰,只看得到少量的烟;

二是持续时间长,蔓延速度不快,4-5米/小时; 三是破坏力大,火灾后树木死亡率高。

地表火: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表层的植被物,危害幼林、灌木、草丛、烧死,烧伤树木,沿地表蔓延的火称为地表火。树冠火:就是引起树枝、树叶层燃烧的火。

树干火:引起树干燃烧的火称为树干火。

(四)森林火灾的火源分类

一般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

自然火源。是一种自然现象,常见的是雷击火、枯枝落叶发酵生热以及树枝摩擦生热产生的自然燃烧现象。我们南方的森林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

人为火源。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火源,目前,98%的森林火灾是人为火源引发的。按性质分为3种:

一是生产性火源,如烧荒积肥、开垦烧荒、炼山造林等;二是非生产性火源,如上坟烧纸、烧香、放鞭炮、小孩玩火等;三 是人为故意放火。但是人为故意放火都是“五类”人员。

二、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一)扑救的原则和要求

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是指扑火行动迅速,扑打初发火;“打小”是指要扑打火势弱、面积小的火;“打了”是指灭火的彻底性。

(二)扑救的基本方法(1)直接灭火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器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这种方法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主要采取有人工扑打、复土灭火、以水灭火、风力灭火等。

①人工扑打法:是最原始的一种扑救方法,常用于扑救弱度地表火。

常用的扑火工具:树枝条子(以阔叶为主)、扫把、二号扑火工具。

扑打时的人员编组:根据地形条件和火势强度,可一人为战或多人合力扑救。

扑打的方法:扑打时,扑火队员应站在火边外侧,由外向里,沿火线边缘斜向火焰成45°角,轻举猛抽,边抽边扫,一打一拖,或拖滚几下,切忌直上直下,或猛起猛落,以免煽动风力,引起火星飞扬,助长火势。

注意的事项:要坚持做到“五打五不打”,即:打下山火不 打上山火,打地表火不打树冠火,打顺风火不打逆风火,打地形好的火不打地形不好的火,打便于安全撤退的火不打没有退路的火。

②复土灭火

一般在枯枝落叶层厚、森林可燃物多的火场,当扑打法不易直接扑灭时使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用铁锹、镐以及机械等铲土将火覆盖,不让火线扩大范围。

③以水灭火

是最普通、方便、廉价,效果又好的灭火方法,如果在火场附近有水源,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④风力灭火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扑打幼林或次生林、荒山草坡火灾,但不能扑灭地下火和树冠火,不适用于高山陡坡,适用的工具主要是风力灭火机。

使用风力灭火机应掌握的技术要点:一台风力灭火机配备机手2人,一人背机,一人背油,轮流操作。扑火时,操作人员手持风力灭火机,侧身于火线外侧,离火越近越好,适当左右摇摆灭火机,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孤立火头,最后一举灭掉。灭火时,要瞻前顾后,对复燃的火要及时消灭。应注意事项:一是使用风力灭火机要坚持“四不打”:第一,火焰高度超过2.5米不打;第二,灌木丛高度达1米以上的火不打;第三,草超过1.5米的沟塘火不打;第四,迎面火的火焰超过1米时不打。上述条 件下扑火太危险应改变策略,如暂避火烽,待火焰降低时冲上去扑灭,不能打的地段待火烧过后再扑打。迎面火焰高,可使用交叉法扑灭。二是使用风力灭火机必须掌握好灭火角度,使用最大风速。距火太远,风力太小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助燃。

(2)间接灭火法

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或以守为攻型灭火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常用的有隔离带法,以火灭火法。

①开设隔离带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树冠火和高强度地表火。开设隔离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隔离带开设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山脊或沟谷中心线背火一侧。尽可能利用河流、小溪和道路、农田等自然条件,以减少工作量,缩短开设隔离带的时间。如无山脊或沟谷可依托时,则应选择在不同类型可燃物的交界处,但绝对不能在火头前进方向的半山腰开设隔离带。在平坦的地方开设隔离带,隔离带的走向要尽可能地与风向垂直。

b、开设隔离带的距离要与火线蔓延的速度、可燃物类型的变化、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作业人员的多少而定。

c、隔离带的宽度依林火种类、地表可燃物堆积厚度和风力大小而定。

d、隔离带开设好后要有足够的人员看守,防止火场上的飞 火随风飞过隔离带,要保护另一面森林内不产生新的火点。

②以火灭火法

这种方法技术性要求很强,带有很大的危险性,运用此方法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使用。

(三)常见的几种山火的扑打方法(1)怎样扑打初发火?

要集中兵力,全线用兵,四面包围,围歼作战,争取时间。采取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

(2)直冲火怎么打?

沿火头前进方向的两侧,兵分两路扑打,循序前进,绝不可迎面堵截、直接扑打火头,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采取循序渐进,后续追击的战术。

(3)下山火怎么打?

下山火的火速慢,危险性小,容易打灭,必须抢时间迅速扑打,下山火要先攻火头,从火头的两侧夹打,如果是封山育林好的地方,可燃物较多,必须从侧面一步一步扑打前进,万万不可居高临下扑打,危险性大,容易滑倒造成人身伤亡。采取鸡子吃蚯蚓的战术。

(4)火线烧成一直线时,怎样打?

火线烧成一直线时,必须把人力分成几组,把火线截成两段或几段,分段进行,由各段两头夹打。采取一次冲击,全线控制的战术。

(5)火线烧成弧形状或其它形状时,怎么打?

打一步前进一步,多点突破,分段进行,由各段的两头夹打,构成钳形,制止其蔓延扩大,逐渐缩短火线至火消灭。采取多点突破,分击合围的战术。

(四)扑救程序

扑救森林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巩固”的程序,分阶段地进行。

(1)控制火势

主要是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燃烧,是灭火初期阶段,也是灭火的最紧迫阶段。

(2)稳定火势

这是扑火的最关键阶段。控制火势后,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扑打火翼,即火场两侧部,防止火势向两侧扩展蔓延。

(3)清理余火

俗话说“三分打七分清”,余火一旦复燃,扑救更加困难。火被扑灭后,必须派人在火烧迹地上进行巡逻,清查火场各种隐蔽的残余火,发现余火要立即熄灭。

(4)看守火场

主要任务是留守人员看守火场,目的是防止余火复燃。一般 荒山和幼林地起火坚守12个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火坚守24个小时以上,方可考虑撤离。

三、森林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森林火灾发生后,火场由于受地形、植被、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瞬息万变,险情难已预料,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能否做到成功突险,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处置,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努力脱离险境。

第1点、影响灭火作战安全的四种危险环境

(1)设法避开六种危险地形

①陡坡

陡坡会自然地改变林火行为,火向上山燃烧时,火强度增大、蔓延速度加快。因此,越过山顶直接扑救林火或沿山坡向上山逃避林火,都是极其危险的。

②山脊

由于林火使空气升温,沿山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从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空气乱流运动,使林火行为难以预测。

③山谷

山谷是典型的危险地域,当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一氧化碳,并在谷内沉积,造成人员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特别是只有一个进口的葫芦域型山谷,其作用如同排烟管道,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提供通道,很容易产生爆发火。④鞍部

鞍部因受两侧山体影响,形成漏斗状的通风口,风从鞍部通过时,速度会成倍增加,使火行为不稳定。

⑤草塘沟

草塘沟是指林地内或林园集中分布有杂草的沟洼地形。林火在草塘沟燃烧时,火强度大,同时会向两侧山坡蔓延,形成冲火,是林火蔓延的快速通道。

⑥山岩凸起地形

由于地形条件特殊,产生强烈的空气涡流,明火在涡流作用下易产生多个分散的方向。在此类地形上,危险性较高,极易使灭火人员被大火围困。

(2)高度警惕三种植被类型 ①灌木丛林集中连片的植被

灌木丛林多由草本植物和易燃乔灌木构成,燃点低、蔓延速度快、释放能量迅速,加之林内密度大、人员行走困难、透视性不良、危险性极大。

②可燃物垂直连续分布的植被

林火在此类植被燃烧,可迅速蔓延到树冠,形成立体燃烧的树冠火,如遇大风天气,易产生飞火和火旋,造成火势突变,近距离扑打势必造成人员伤亡。

③可燃物载量大的林地植被 通常情况下,当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加一倍时,火灾蔓延速度就会增加一倍,火强度就会增加四倍,当林火从可燃物较少的地方蔓延到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时,火灾蔓延速度和强度就会突然增大,威胁灭火人员的安全。

(3)尽可能避开三个危险时段

①风力超过五级的时段

风不仅能加快可燃物水分蒸发,加速干燥而易燃,同时还能不断补充新的氧气,加速燃烧过程,通常火场风力每增加一级,火头蔓延速度就会增加一倍,如风力增加到五级,火灾就会失控。

②地形险要地带的夜间时段

夜间由于视距不良、能见度低,灭火人员对火场周围地形缺乏准确判断,很容易发生坠崖摔伤、滚石砸伤、倒木伤人、误入火坑等险情。

③温度超过20℃的中午时段

中午通常气温最高、湿度最低、可燃物含水量最少,森林最易燃烧,林火蔓延速度最快,特别是13时左右是森林灭火的高危时段。

(4)不直接扑打三种火线

①强度大的上山火火线; ②火焰高度超过2.5米的火线;

③火焰高度超过1米的灌木丛林段火线。第2点、常见的八种避险方法(1)避开高危火环境避险

灭火作战中,要主动避开危险地形和高强度地表火、树冠火,火场局部产生火爆、火旋风、飞火时,通常不要轻易接近火线,不直接灭火,在密灌丛中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灭火时,应注意观察火场情况,主动避开中午12~17时高温、大风时段。

(2)预设安全区域避险

是指灭火人员在扑打中强度以上地表火,在危险地形灭火或开设隔离带,在高温、大风天气条件下灭火,以及强行阻截高强度火头时,都应预先设置安全避险区,确保在火势突变时,灭火人员能够立即进入安全区域,实施有效避险的方法。开设安全区域,通常应选择在植被稀少、地势相对平坦、据火线较近,且处于上风向的有利位置。同时,要彻底清除安全区域内可燃物、排除安全隐患,并派出观察哨,密切关注火场动态。

(3)快速转移避险

灭火行动展开后,遇有风向突变、风力较大、灭火人员无法以人力控制火势、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如火场附近有有利地形或撤离路线,且时间足够,应立即组织灭火队员快速转移至安全地带避险。

(4)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若被大火突然袭击,无法实施转移时,可充分发挥灭火设施多弹、多击、多具的组合效应,采取多批量、多批次的办法,强行打开火烧缺口,迅速进入火烧迹地避险,并迅速组织人员清理 火烧迹地内剩余可燃物,进一步扩大安全区域,派出安全员,或观察哨密切关注火情变化。(5)点迎面火避险

在遭大火袭击或包围时,来不及转移到安全地带,但附近有道路、河流、农田、植被稀少的林地等有利条件可做依托,且有一定时间准备,可迅速组织向火袭来的方向点烧迎面火,而后,人员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6)点顺风火避险

如火场周围没有依托条件,或虽有依托条件,但不具备点烧迎面火的时间或距离时,迅速组织点烧顺风火,并顺势进入火烧迹地内避险。点烧时,风力灭火机手以弱风跟进助燃,水枪手清理火烧迹地内较大的火星或倒木,灭火弹手集中灭火弹随时准备对袭来的火头实时压制,确保在较短时间内烧出较大的避险区域。

(7)利用有利地形避险

当林火威胁人身安全,无法实施点火避险时,灭火人员应有效利用附近河流、湖泊、沼泽、耕地、沙石裸露地带、火前方下坡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等有利地形实施避险。

(8)利用防护器材冲越火线

在其他避险手段不能使用时,灭火人员应利用防火服、头盔、面罩、手套等防护装具,选择火势较弱、地形相对平坦的部位,逆风迎火强行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冲越前,要按要求 穿着防护装具,冲越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扔掉装备,快速冲越火线。

第3点、扑火安全规则

(1)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认真分析林火行为地形地貌和扑救方法。

四、护林员的工作职责

护林员是从事林业保护工作的一门职业,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护林员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处理,发生森林火灾,胁助办案机关查处火灾案件。同时护林员也是我县最基层的一支重要的护林力量,在保护我县生态建设成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好本次培训班,在座各位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对于我们林业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希望大家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 泰山”,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森林防火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今天的课讲完了,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谢谢大家!

篇2:村级森林防火培训课件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为突破口,以野外火源管理为重点,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以及国家、省、州、市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全镇范围内不发生森林火灾,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全镇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一)防管并重。坚持预防在先、防管并重的防火原则,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打得早、防得住”。在森林防火高火险期间,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对违反规定者从严从重处罚。同时,严禁在林内和林缘开荒种地,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二)责任联动。镇人民政府行政负责人是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其他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干部包村,村干部和护林员包农户,护林员包山头,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层层追究责任。

(三)群防群控。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在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

(四)突出重点。乐西、亚拉冲等村委会林区是全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部位,要严防死守;3月1日至5月10日是全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时期,要确保巡查监控到位;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用火依法管理、火灾科学扑救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环节,要防范到位;儿童、弱者、精神病患者、进入林区人员和车辆、林区及周边作业人员是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点人群,要监管到位。

三、责任分工

(一)各村委会负责辖区内护林及森林防火工作,制定本村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组建本村扑火队伍,发生火灾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组织人员扑救火灾,并视情况向镇森林防火指挥所汇报;在林区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对出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管理;组织人员对野外烧荒行为的检查,深入各村进行森林防火宣传;监督管理本地区护林员,全方位、全天候开展对林区巡查活动;层层落实责任。

(二)镇政府综合办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协助镇人民政府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召开调度会;协调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和各村委会联合行动;督促检查各村森林防火工作。

(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检查森林防火责任落实情况;确保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系统正常运转,及时监控火情,搞好预警;组建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积极扑救森林火灾;组织实施对全镇护林员业务培训,提高护林员素质;积极与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沟通协调,及时反馈上报情况;负责在防火戒严期,对野外用火行为的查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对野外用火及破坏森林资源的直接责任人上报市森林公安部门进行处罚。

(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各村委会负责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广播深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六)包村委会单位负责与所包村对接联系,帮助解决问题,协助村委会统一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组织专人,定期深入村委会,检查、指导、督促所包村森林防火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七)包重点涉林村单位负责与所包涉林重点村对接联系,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问题,协助村委会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组织专人,定期深入所包涉林重点村,检查、指导、督促森林防火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责任追究。各相关单位、村委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把各项工作抓严、抓细、抓实。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同时,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山林有人管、林区有人护、村屯有人包、责任有人担”,一旦发生火灾,层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二)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从严巡护查处。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同时,在林内要道和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增加巡查人员,进行全方位、不间断巡查,全体森林防火工作人员要延长工作时间,进行死看死守,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

(四)科学合理调度。森林防火期间,各单位要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为扑救森林火灾提供保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村委会要科学合理调配人员、防火物资,避免盲目无序现象。特别是要加强护林员教育培训,合理安排就餐时间,确保巡查不留空档。一旦发生火情,镇人民政府领导及扑救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扑救。

(五)加强火情预警。有关站所及各村委会防火期间必须有领导带班,一旦发生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逐级上报,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护林员要科学使用手台,严禁用手台谈论与防火无关的内容。

篇3:村级森林防火培训课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2,3]和林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 科学经营管理森林, 使森林持续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 我国集体林地面积18630万hm2, 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60.01%, 有林地面积11740万hm2, 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61.41%, 森林蓄积量54.25亿m3, 占全国森林蓄积量36.71%, 这些林地分别由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林业专业合作社、企业、承包大户以及个体农户等不同经营主体经营着。由于这些经营主缺乏森林经营专业知识, 森林经营水平普遍较低, 导致集体林区结构单一的人工林较多, 生产效益低下, 单位面积蓄积量低, 林业森林经营收益不高。

因此,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经营管理森林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根本措施。但我国目前集体林的经营方案一般以县为单位编制, 属于指导性质的森林经营方案, 不能满足指导林农实施具体经营措施的需要。广大山区群众依靠森林提供的木材、果实、菌类、蔬菜等林副产品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经济收入, 科学编制适合农村森林经营需要。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村级森林经营方案, 对指导林农提科学管理森林, 持续发挥集体林的多重效益, 增加林农收入, 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2.1 定义

森林经营方案是经营主体为了可持续的经营和利用森林[4,5], 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 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林业发展方针的框架下, 根据森林资源现状、立地条件、经营目标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并把经营管理措施和施工顺序落实到小班和山头地块的中长期森林经营规划。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是指集体林区不同的森林经营主体在县级森林经营方案或林业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下,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森林资源现状把各项经营措施和生产顺序落实到山头地块, 指导经营主体或林农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中长期规划。

2.2 编案单位

根据林资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试行) 》[2006]227号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6] (LY/T 2007-2012) , 我国森林经营方案的编案单位包括三类:一类编案单位为国有森林经营单位;二类编案单位为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体林组织、非公有制经营主体;三类编案单位为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林资发[2006]227号和LY/T 2007的主要区别是:LY/T 2007进一步把二类编案单位的“一定规模”界定为“经营面积大于500hm2”;LY/T 2007对三类编案单位的界定中包含了“个体”;林资发[2006]227号规定三类编案单位以县为单位编制经营方案, 而LY/T2007规定三类编案单位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完善, 集体林区林地经营权的多样性导致了森林经营主体的多样性, 现阶段的森林经营主体包括 (但不限于) 以下几种: (1) 乡、村、村民小组等集体经济组织; (2) 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 (3) 承包和通过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的企业、大户; (4) 多个村、村民小组或多个林农组成的联合体。可见, 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主体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林资发[2006]227号和LY/T 2007的规定, 有的属于二类编案单位, 有的属于三类编案单位。

2.3 目标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最重要的目标, 就是科学指导非国有森林经营主体特别是林农科学经营管理森林, 达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经营主体和林农经济收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3.1 编制的深度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目标是指导经营主体和林农组织具体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要根据经营主体的需求确定编案的深度, 由于集体林区的经营主体除部分林业企业外, 大部分经营主体缺乏森林经营专业知识, 因此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深度除符合林资发[2006]227号和LY/T 2007的规定外, 至少还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使编案范围内的每个经营者明确每个地块在经理期每个年度应开展哪些经营活动;二是要使经营者明确每个经营活动如何开展。

3.2 编案的原则

3.2.1 坚持业主自愿原则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应尊重业主的意愿: (1) 是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由业主自行决定; (2) 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公益林区划和森林功能区划要征求业主意见; (3) 制定森林经营目标,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安排森林经营计划要征求业主意见; (4) 是否修订森林经营方案要征求业主的意见。

3.2.2 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

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要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 特别是以乡、村、村民小组等集体经济组织为经营主体的, 以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经营主体的, 以及以联户等联合体为经营主体的村级森林经营方案, 要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公告公示、参与式GIS等多种方法吸引公众参与, 充分听取群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做到编案全过程公众参与。

3.2.3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编制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组织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现行的分类经营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还不完善, 公益林、天然林和商品林、人工林的经营方式、政策限制差别较大, 导致公益林、天然林的经营主体收益较低, 对这些经营主体要通过项目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方式提高其经济效益。

3.3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程序

3.3.1 成立编案工作组

成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编案工作组, 编案工作组除专业技术人员外, 还应有编案单位、当地村委会、林业工作站相关人员参与。

3.3.2 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编案工作组成立后, 应在初步收集编案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 明确工作程序、内容、方法、时限以及工作组相关成员的职责。

3.3.3 收集整理资料

编案工作组成立后, 立即收集编案单位相关资料和数据, 包括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情况、经营措施和成效、编案单位和利益相关者对森林经营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料, 没有数据或数据缺乏时效性时应进行调查。

3.3.4 森林经营综合评价

通过收集的资料和调查数据, 在广泛征求业主和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 对前期森林经营效果、森林资源结构和质量、立地条件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价。

3.3.5 确定森林经营目标

在森林经营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广泛征求业主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分析业主和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环境和森林经营的需求, 确定经营主体森林经营的长期目标。

3.3.6 森林功能区划

对经营面积较大的经营主体, 要根据《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 (林资发[2004]227号) 进行森林功能区划, 以便根据森林主导利用功能组织森林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

3.3.7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

根据森林经营目标、森林主导利用功能、森林结构现状、立地条件、业主意见组织森林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 并把森林经营类型落实到小班或地块, 把经营措施类型落实到小班或地块、实施年度。

3.3.8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优化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文本、附表和附图, 通过公告公示、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征求编案单位、利益相关者和专家的意见, 优化森林经营方案。

3.3.9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审批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完成后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编案工作组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4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与监测

县乡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林业站要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测:一是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是经营主体是否按经营方案开发经营活动, 以及经营活动的实施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 分析评价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是否提高了森林质量、优化了森林结构, 提升了森林生态效益。

5 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修订

经理期结束前一年, 森林经营主体应组织对上一期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并编制下一经理期的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在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1) 经营主体发现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后效果不佳,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可以申请修订森林经营方案; (2) 经营主体发现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后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破坏, 应该申请修订森林经营方案; (3) 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林业站发现村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后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破坏, 应当责令经营主体组织修订森林经营方案。

摘要:指出了编制与实施村级森林经营方案是推进集体林科学经营管理, 提高集体林区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 研究、发现和解决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是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林业工作站的重要职责, 分析了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概念、编案单位、目标, 探讨了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深度、原则、程序以及实施过程的监测, 以期为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案单位,程序,监测,修订

参考文献

[1]杨轩.谈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 :19~22.

[2]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绿化, 2013 (7) :5~8.

[3]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 2007 (11) :151~153, 159.

[4]索涛, 孙全伶.新形势下加强乡 (村) 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 2010, 42 (2) :6~7.

[5]付纪建, 李玉才, 许志春, 等.浅析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技术方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34 (5) :12~13, 34.

篇4:村级动物防疫员教育培训工作浅谈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员;教育;培训;保障;创新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95-01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组织体系的最基层人员,服务于广大农村养殖户,是各级兽医部门与基层养殖户的纽带。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教育培训工作,把动物疫病防控事业发展和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是当前和今后确保村防疫员队伍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教育培训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1 培训内容要符合基层的实际教育培训需求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日常工作中为广大养殖户生产服务,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因此,培训工作要以基层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以实用性为基础,同时要在培训中引入案例教学,要让村防疫员学会处理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实际情况。

1.2 培训工作的时间、地点等需要与村级动物防疫员实际工作协调

现有的教育培训工作一般采用调训的方式,由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的时间、地点。这种方式培训目的性强、学习效率高、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培训效果显著。

1.3 培训工作要因人而异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专业素质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年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加大了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难度。因此要明确不同人群的现实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2 保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

要牢固树立教育培训工作是基层防疫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基础工作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规划,提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安排部署教育培训工作。

2.2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建设

基层防疫监督人员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要列出专门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对重点培训项目给予支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优化师资配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育培训教学大纲,调整培训内容,组织修订、编写教育培训系列教材。

2.3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培训管理者队伍,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每年举办教育培训管理者培训班,为教育培训工作者提供学习提高和交流的机会。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教育培训

3.1 自学方式

要鼓励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工作之余开展自学,为村级动物防疫员自学创造便利条件,各级部门可以建立图书室,要有能够涵盖基层队伍全部职能的专业书籍。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提出申请,免费使用,到期归还,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

3.2 业务培训

每年要多组织专题培训,每次培训都要有书面资料和影视资料,培训内容要切合村防疫员工作实际,从法律法规、疫情报告、动物检疫、疫苗保存、免疫接种等最基本的常识讲起,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掌握畜牧兽医理论知识。

3.3 技能培训

在业务培训的理论基础上,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使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到的知识吸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比武大练兵活动,通过比武大练兵活动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4 专业教育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通知书综合评语下一篇:一年级向日葵看图写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