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2024-06-18

上海图书馆观后感(精选6篇)

篇1: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8月6号带老公去看的南京点映,特效真的做的很不错,个人最喜欢的场景就是上海陆沉的瞬间,效果真的很震撼,外星人怪兽特效做的也很逼真,感情线导演处理的比较细腻,少年的暗恋,末日战争的降临,最后灰鹰小队几人的抉择,看哭了好几次,说实话,鹿晗很适合江洋这个角色,眼神感觉很到位,跟舒淇搭戏也很有感觉,9号之后要再去二刷了,也很适合带家人和小朋友一起看,推荐

篇2: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天黑黑,会不会,让我忘了你是谁” 如果到了世界末日,你会对自己暗恋的那个人,说一句我喜欢你吗?没想到合肥也能在电影路演的时候拥有姓名,正好暑假闲着无聊,遂买了张票前往观看,结果效果好的超乎我的想象首先,特效非常棒,3D看得非常爽,战舰,无人机,上海大炮,战斗场面配上恢宏的配乐看得人热血沸腾其次,我想重点说说感情,我认为上海堡垒对于感情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关于爱情,上海堡垒讲的是暗恋,小心翼翼地喜欢着,为有资格站在她身边而努力着,末日来临之前,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关于友情,是一起守卫地球的勇气,是危难之际不离不弃的陪伴最后,是人物,江洋开始的内敛到后来的成长,林澜坚硬外表下的柔软,以及每位战士为守护地球可以付出生命的勇气。所以,放下偏见,8月9号一起去支持这部电影吧,绝对值回票价!

篇3: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2009年3月某天, 那个上午我都是在南大图书馆的机房里昏沉沉地度过, 过了12点半才觉得应该出去吃点东西。室外的空气闷热而混沌, 吃的过饱的我强打精神到处闲逛。正愁无法打发时间, 忽然想起还有一家看起来比较雅致的书店——万象书店。这家书店我早就知道, 但怵于它的外观:宽大的玻璃门、有点欧式的装潢, 一切看起来幽静而雅致, 与门外喧嚣的马路似乎是两个世界。而我喜欢书堆得满满的到处都是且无从入脚的书店, 因为这样显得很亲切。但鉴于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于是还是步入这家书店。

走入万象书店, 发现所有的书架都不是很高, 书按类别整齐地摆放着, 店里的人也不很多, 我就这样随便浏览着书的封面或书脊, 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图书馆之恋》, 原名:L’Amour des bibliotheques, 法国人古勒莫 (Jean Marie Goulemot) 写的。

我在图书馆工作有些年头了, 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对图书馆的感情有多深, 也没有认真去探究读者对图书馆的感觉是怎样的, 于是乎这么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立即买了下来。

1、阅读是一种自由

在古勒莫先生看来阅读是一种自由, 它让人在没有优劣之分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心灵的自由与舒适。他对于书的这种爱跨越了凡尘俗世, 这种深厚的情感对身处丰饶阅读时代的我们, 显得是那么的纯粹与高尚[1]。

阅读通常是那么的让人愉悦, 五柳先生曾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在《图书馆之恋》书中古勒莫先生也产生了类似的感受:他认为在图书馆阅读时, 人们会不在于甚至忘记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不管是愉快还是不以为然的目光, 人们也会逐渐忘却了身体的束缚[2]。可见在图书馆, 在那里阅读是一件让人放松、忘记烦恼而惬意的事情。

2、阅读与图书馆

2.1 阅读与图书馆环境

阅读离不开图书馆, 古勒莫先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 发现了“阅读”对于图书馆的意义, 即图书馆特有的环境对阅读的意义。

古勒莫先生注意到虽然自己家里有很多书, 但他仍喜欢到图书馆去阅读这些书籍。在图书馆他感受到与在家中读书完全不同的、奇妙而独特的体验:在书房里, 没有其他人的存在, 没有了“图书馆里的成千上万种细小的声音, 像胳膊在桌子上的摩擦声、翻书声、用笔写字的声音, 加上现在的电脑开机的声音”[3], 他已经无法进行阅读。对他来说图书馆所有这些声音包括无数其他的声音是在阅读时不可缺少的。这一切构成了古勒莫先生所希望的书和阅读的那种生活。古勒莫先生说:“我从书上抬起头, 是为了欣赏对面那个沉浸在书中或是梦想中的一张脸, 它就像是另一个我一样让我感动”[4]。图书馆具有的群书环绕的独特环境, 及人与物所凝成的那种的静谧美好的氛围深深吸引着古勒莫先生, 也就促使他能够安心地、微笑地投入到美妙的阅读中去[5]。而这就是在图书馆阅读的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 是现代网络快餐式的阅读无法给予的。孔子曾云:学而不思则罔。一个阅读的空间加上一个思考的空间这一切使得在图书馆阅读显得非同寻常。但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再次体验到图书馆阅读的那种自由、舒适的心境呢?

2.2 读者与图书馆

图书馆之于读者是怎样的呢?对于古勒莫先生而言:“它们 (指图书馆) 奠定了我的阅读生涯, 甚至还可能奠定了我的生活本身”[6]。对于作者来说“在整体上赋予图书馆特性的, 是阅读在书籍和公众之间建立的身体和智力的联系”[7], 读者身体与图书的密切接触使读者沉醉于图书馆, 图书馆的这种特性促成了读者对阅读的喜爱, 也融入了人的生活中。

古勒莫先生认为图书馆也是读者们的梦想滋生的地方。“在读者们的沉静中孕育着欲望, 酝酿着梦想, 进行着暧昧的摩擦和转瞬即逝的碰撞”[8]。梦想就在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活动中孕育、繁衍, 并迸发出闪烁而亮丽的光芒。

古勒莫先生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港湾。对于他经常光顾的黎塞留路的图书馆, 他说:“ (图书馆) 是一个理想之地, 不会受到世间沧桑和偶然事件的影响, 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能够被它接纳, 我感到骄傲和幸福”, “对我来说, 这个图书馆就是天堂存在的证据[9]”。

图书馆有这样的魅力?它具有怎样的宽厚的心胸接纳它的读者?图书馆具有怎样的气质, 让它的读者流连?图书馆就是天堂?这是怎样的褒奖啊!

3、图书馆阅读的困境

古勒莫先生在那个时代也已发现图书馆的阅读慢慢离我们渐行渐远。网络阅读促使更年轻的人们也坐在了家里面对着电脑或手机进行阅读, 曾经有过的图书馆阅读的感受人们在逐渐忘却。

在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无比丰富, 各种网络阅读手段层出不穷, 无论是电脑阅读还是手机阅读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据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10]。有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 读过一本电子书的成年人比例有所上升, 从16%增加到23%[11]。网络阅读带来的更多是快餐式文化, 带给读者的不仅是信息密集式的轰炸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实际阅读的贫瘠。读者从阅读中获得的有多少或许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据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10万种图书中, 有3万种图书读者没怎么使用过。10万新书只有60%是在两次以上的借率, 40%是在两次以下和零借次的现状[12]。人大图书馆副刘春鸿先生在反省图书馆借阅问题的同时提到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即读者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改变。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自由阅读史。当代图书馆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没有人来阅读的图书馆还能称为图书馆吗?图书馆与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是否会从此断裂了呢?

4、未来的图书馆阅读

未来的图书馆阅读会怎样呢?

据2012年第九次全民国民阅读调查统计结果:让人欣喜的是图书阅读率由2010年的52.3%增加到53.9%[13]。同时75.3%的18—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报告发现在2012年经常读书的人当中整整89%的人都表示之前12个月至少读过一本纸质书[14]。可见人们还是需要纸本图书的阅读并且愿意去阅读的。

现在手机、电脑及平板的运用, 虽然当读者不再被图书馆及其开放时间的所限制。但由于这些阅读器在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方面的原因, 极大地影响到数字阅读的愉悦感;同时网上信息海量丰富, 其特有的链接、交互方式很容易诱惑读者迷失其中, 难以专注阅读。从这里可以看出图书馆在阅读环境中的优势也依然存在。

因此我坚信热爱图书馆、热爱阅读的人们依然很多, 就像古勒莫先生认为的那样, 图书馆是热爱阅读的人的天堂。我想念起我的图书馆来, 虽然它很普通, 但它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念图书馆中书的味道, 想念刚清洁过地板后空气中弥漫的气息, 想念走廊上同事熟悉的脚步声以及她们爽朗的笑声。

让我们坚守我们的天堂,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摘要:法国人古勒莫的作品《图书馆之恋》是一部有着隽永而清丽文字的书稿, 当我们阅读了这本书不由得热爱阅读, 热爱图书馆, 更让我们这些图书馆人更加珍视我们的工作。

关键词:图书馆之恋,古勒莫,阅读,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祖逵.阅读—图书馆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兼评让.马里.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7) :138-140

[2-4]让.马里.古勒莫, 孙圣英译.图书馆之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范梅兰.深深的眷恋漫漫的忧虑— (法) 古勒莫《图书馆之恋》试评[J].图书馆杂志, 2010 (3) :21-22, 66

[6-9]让.马里.古勒莫, 孙圣英译.图书馆之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年7月) [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2013-4-9]

[11]纸质书会彻底消亡吗?[EB/OL].http://www.cn.wsj.com/gb/20130115/opn071912.asp[2013-04-09]

[1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4/24/content_11246685.htm[2012-04-11]

[13]纸质书会彻底消亡吗?[EB/OL].http://www.cn.wsj.com/gb/20130115/opn071912.asp[2013-04-09]

篇4: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

手稿以其独一无二的文物价值,历来备受收藏界追捧。如钱毂的遗墨,在明代末年已与宋椠等视,据清李果《在亭丛稿》卷十《徐瑶圃画云间往哲遗像跋》记载,为得到钱毂的件书画稿,文震孟曾质其家藏宋椠《史记》。以此推论,则上图馆藏钱毂《吴都文粹续集》手稿即使置之明代,价值亦当不菲。

再如钱谦益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存世仅四册,其中卷十区区一册,在二零零四年嘉德拍卖会上,竞拍出人民币二百四十五万元的天价,其身价可想而知。而上图馆藏二册,一为卷五,一为卷八之四、卷九,齐齐亮相,分外夺人眼目。

至于文徵明、文彭等影响一代书法风气的大家,其诗文手稿即使为残缣剩楮,在后世亦珍于球璧。尤为不同凡响的是祝允明《艳体诗册》,行书《双娃歌》等艳体诗九首,均系《祝氏集略》未收之作,且卷末自题“畅哉道士”,这一别号在传世的祝氏作品中尚为仅见。此稿曾著录于清人方溶颐的《梦园书画录》中,被方氏称为“字体异样精彩,殊具龙跳虎卧之致”,是祝氏法书中极为罕见、极为别致的精品,为书家所激赏,自是意料中事。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更揭示其诗作题材的特殊性,以为这作品的发现,将会更新对祝允明及明代诗歌创作习尚的认识。这一论断,正点出了手稿在学术研究中极其突出的文献价值之所在。

就文献价值而论,首推未刊之手稿。如上图所藏的清程穆衡辑《舄吟集》、程晋芳《读诗疏笺钞》、钱大昕《演易》、周广业《读相台五经随笔》、翁方纲《墨子校记》、顾广圻《释梧溪集订讹》、彭兆荪《全上古三代文八卷全秦文》、林则徐《粤海即事诗》、吴式芬《待访碑目》、龚橙《古文说》、丁士涵《集韵札记》等,均属未刻之本,其文献价值自不待言。但既为已刊之撰述,其手稿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上图的馆藏,在在能够说明这点。

例如明高攀龙诗文稿,存共《观梅诗》、《陈责闻墓志》、《柬赵师》、《束朱平涵阁老》、《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柬刘念台太仆》、《水居饮酒诗》七篇,与《高子遗书》刻本互勘,字句颇有详略异同。《柬朱平涵阁老》,全首为《遗书》本所无。《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遗书》本只“满目蒿莱”、“竹径茅斋”、“城头曾筑”三首,手稿本十首全。则此手稿足可校刻本之异,补刻本之遗。

又如明程嘉燧手稿本《松圆居士浪淘集》,存诗凡三百八十四篇,其中多篇未收入刻本。此稿卷末清人张云章跋称:“今人得其逸诗,尚不难名世”,按此说法,则未收之诗也很有价值。

其次,稿本含有反映著者创作过程中与友朋、弟子互相商榷、研讨的第手资料。如清惠栋手稿本《明堂大道录》,经著者修改删削,未有其门人江声校札二叶。江氏检出该书引文脱误、标记模糊处请示,定宇指示当增、当存、当删。定宇去世后,江氏所校本始得刊刻,即毕沅《经训堂丛书》本。执稿本与刻本相校,江氏所说当补之数条内容有些见于刻本,有些未见,与定宇之指示基本相符。通过比较,可以窥见此书初稿、定稿、刻本之嬗递过程,了解江声对此书之贡献。

又如清丁履恒手稿本《谐声类篇》,此稿写定后,丁氏以之就正于王念孙。王氏曾签校三十五条,并有致丁氏书信封。王氏校签的意见,有些刻本(改题《形声类篇》)从而入录,注明“王怀祖日”,有些则未予采纳。如王氏认为,应在丁氏所定十九部基础上再分出质、缉、盍三部,共计二十二部,刻本仍依原稿分为十九部。丁、王两家学术交流之始末,非手稿不能得见。

第三,稿本能反映著作修改、刊刻的动态过程。如清王芑孙手稿本《惕甫未定稿》,不分卷,内有签条,标为“惕甫未定稿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又有未及编次之文若干篇。将此稿已分体归卷的部分与刻本的十六卷本、二十六卷本对比发现,三者的文体分类、次序大致相同,按这分类、次序,著者拟编的本子应该就是十卷。这说明,此书的编集在刻本之前还应有一个十卷本阶段。又如清钱仪吉手稿本《秆于石斋杂记》,中有《题陶云汀漕河祷冰图》 首,撰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卷首题《琴禁集》。按钱氏诗有《韫酝》、《闽游》、《北郭》、《澄观》、《定庐》、《刻楮》诸集传世,《琴禁集》则各家目录均不见著录。经检对,此首已收入《澄观集》卷八。这说明,著者最初编有《琴禁》 集,后始将其中诗作改入《澄观集》。

第四,也是特别有趣的点,稿本内容中有比较敏感的语句,或稿本有著者个人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字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够“厚道”的话),往往为刻本删去。如清沈钦韩手稿本《苏文忠诗集补正》,为光绪间广雅书局刻《苏诗查注补正》四卷本之初稿。此稿所收条数视刻本为少,不是最后定稿,但保存了沈氏对查慎行驳斥、嘲笑、奚落之语。刻本中,此类话或被改得比较中性、客观,或索性被删去。如卷二“荆州烽火畏三巴”条,手稿本“此等议论皆模糊影响之谈,不审于读史也”,刻本改为“读史未审”四字;卷四“寄题兴州晁太守东池”条,手稿本“查氏喜胪列方舆诸书,而孟浪至此邪?”,刻本改为“查注误”三字。卷十三“至今传宝魏华书”条,手稿本“以唐接晋,其懵懂如此”,刻本“懵懂”改为“舛错”。而“不切事情,不通史学”、“开口便错”等语,刻本概从删削。从此例子可以看出,就反映著者的真实感情来说,手稿的价值几乎是刻本完全无法相比的。

“稿本中最具文献与文物价值者当推手稿,除专著、诗文、日记、读书笔记等撰述而外,书信亦是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字长者累书百言,短者单辞片语,或述事阐幽,或宣情吐臆,粗而名象,精而几微。至于其书法,信手写来,自然天成,气韵生动,姿态万状,鉴赏家、收藏家们珍之若美珠文玉。”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先行先生如是说。

确实,在撰述手稿之外,上海图书馆所收藏的明清两代万多家、十万多通尺牍(尚不包括整理中的盛宣怀档案),其文物与文献两方面之价值,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中,都可谓独领风骚。

以明代尺牍而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两家合而计之,恐怕也不过在千通上下,仅此一点,明人书信作为传世文物的价值已自凸显。

上海图书馆所藏明人书信,已大部分汇集在2002年出版的《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中,共计三百四十一家、五百八十通,其中绝大多数作者都不过一二通左右,有些甚至已是仅存的孤品,如明初名臣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士奇,永乐间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金幼孜,成化问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迁,直到被目为绝代散文家的晚明小品文宗师张岱等等都是。今天我们只能从他们仅存的尺牍上,得以一睹其翰墨风华。

正由于明代尺牍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自不免有赝品混迹其中,因此渊源有目的名家收藏就更为人青睐,首次公开露面的明代名媛马湘兰尺牍手卷就是一例。此件为现代著名尺牍收藏家钱镜塘旧物,自清代许乃普、许乃济到民国吴湖帆、潘伯鹰、张宗祥等名家题跋累累,纸色墨痕,动人心目,所以当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钟银兰先生在展观这稀世绝品时,叹为仅见的马湘兰书法真迹,完全可以视做评泊鉴定湘兰书画真赝的标准。

同样,清代初期的名家尺牍也以其稀见罕传而为世人宝重珍护。如清康熙时曲阜颜光敏未信堂所藏故人尺牍,凡二百八十四家、七百九十通,可谓洋洋大观。颜氏为康熙六年进士,除国史院中书舍人,位登枢要,其昆季所订交者皆一时名公俊彦,往返书信由后人汇辑为《颜氏家藏尺牍》。这些尺牍自颜家流出后,先后为吴门陶梁红豆树馆、番禺潘仕成海山仙馆辗转递藏,并被刻入《海山仙馆丛书》,传布世间,民国间又被商务印书馆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向为学界艺林瞩目。但道光之后,除递藏之私家,又有几人能获机缘,得睹孔尚任、洪异、李渔、纳兰性德等人的真迹呢!正因为《颜氏家藏尺牍》为后人保存了如此之多的稀世墨宝,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样级别的尺牍,即在上图的馆藏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尺牍的文物价值还体现在它作为书法艺术品的一面。正如陈先行先生所说,尺牍为信笔书写之物,自然天成,不同于正式的书件,别具一种浓淡成宜,潇洒不拘的独特韵致。明清两代的书画大家若董其昌、王时敏、王铎、陈洪绶、傅山、八大、石涛、金农、郑燮、钱载等传世书件并不稀见,但尺牍则不克多睹。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未入书画家之列的人物,其手书的艺术水准却不容忽视,如清初毛奇龄,并不曾被目为书家,但书法家、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沈培方先生在赏鉴毛氏晚岁尺牍之后,评骘为康熙时的《平复帖》,认为对尺牍书法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会使学术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明清两代的书法艺术。

当然,对史学研究来说,尺牍更是种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文献,其史料涵盖的范围,几乎囊括了学术文化、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

明清学术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如王守仁、王世贞、黄道周、吴伟业、方苞、王鸣盛、段玉裁、孙星衍等名家留下的尺牍中,往往可见有关学问的探讨,如顾炎武尺牍:

然亦有一得之愚欲告诸良友者。自庚中至戊辰邸报。当年皆曾寓目。与后来刻本记载之书珠不相同。今之修史者大段当以邸报为主。两造异同之论一切存之。无轻删抹。而微其论断之辞。以待后人之自定。斯得之矣。

虽只言片语,但仍可供后代修史者的参悟。

再如桐城派文章大家姚鼐的尺牍,话题不离作文:

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此乃是于太史公深有会处。此境又非石士所易到耳。文家有意佳处可以着力。无意佳处不可着力。功深。听其自至可也。

直可视做惜抱轩点评语。

除此以外,尺牍中反映的作者交游情况,也是值得学术史研究者关注的个侧面。如上海师范大学潘建国教授根据上图馆藏凌漾初尺牍,探讨其交游和著述,写出《明凌漾初尺牍真迹考释》一文,为尺牍有裨于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证。

而对于治清代政治史尤其是从太平天国直到洋务运动时期历史的学者来说,上图馆藏的道咸同光之际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虐、陈兰彬、郭嵩焘、冯子材、刘坤一、翁同簖、陈宝箴等等诸多政坛风云人物的尺牍,几乎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例如,历任广西、贵州提督,中法战争时击败法军、赢得镇南关大捷的名将冯子材,读其尺牍,不仅可以了然我军布防御敌的细节,而且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战云压城的紧张气氛:

又据署钦州营参将莫善喜禀报。本月十九日有法国轮船一艘驶至竹山口岸。二十一日已经开往他处。二十二日又有法国大轮船两艘白龙尾一艘。又有小火轮及鬼板数只。各船均载有法兵。来至岳山港口停泊。旋用小鬼板数只驶进硭街。窥伺我军等情。查硭街一带教匪颇多。且距钦州不远。夸该法人忽驶轮船多只来至该处。不知是何意见。材当即函覆该参将。饬令督率所部一营。认真防范。倘兵力单薄。即就近飞调五岗团练帮同守御。不可疏忽。去后窃思。廉府三属兵勇无几。今法人教匪分至北海岳山硭街等处。倘若窥伺廉郡。不独团勇难以抵敌。即合浦钦州所练之勇。如遇大股法匪。若无兵勇协同御敌。诚不足恃。五夜思维珠深。令人焦灼耳。知系锦念。飞肃布陈。

更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的许多尺牍都是由收信人家藏世传保存下来的,因而资料性相当集中。如咸丰三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的朱学勤,与当时各地的封疆大吏书信往来频仍,其家传尺牍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央和地方官僚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就是一个例子。

除以上所述人文、军政等方面外,尺牍所有的 个特别丰富的内容,则是日常生活的记录。例如前面提到的马湘兰尺牍,据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考证,是这位秦淮名姬写寄名士王稚登的情笺,情真意苦,悲怀如诉,而观其笔墨,又与王稚登所云湘兰“书若游丝弱柳,娜娜媚人”之语若合符节。历来慕湘兰盛名而斤斤寻拾其逸闻遗事的好事之徒,只能凭借百谷寥寥二三百字的《马姬传》以寄托想象,又如何能得其仿佛呢!

名家的日常逸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在上图收藏的家书中,在在可见。例如在董其昌致其岳父的书信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叮嘱:

近者同馆年兄进京。乃知舟行事体。凡官船围舱房舱是我家所坐。并不许船头将一亳货物放入。须先细看验过。若到苏州。他要与阿四等矇昽串通。欺瞒岳父。扣头搭货。彼自有船梢小舱。并非中间头上。中间头上舱。不得矇昽与之。盖例合有趁舱银五十余两。同馆兄亦用支持道路者。此须晓得。仍可一物不带。关上人自有分明。倘若容之。必须依例。不可做人情。又阿四等油嘴云自买带者。切不可听。壻差人将一帖在钞关讨分晓也。女眷在船。不可着生人搭船。我家亦不可请它友在内。房舱围舱须要相通。岳父常走来走去检束妇女为要。

读来令人莞尔,使我们见到了吟咏风雅、挥洒翰墨的董思翁的另一面。

当然,以上分别所说的种种,其实在具体的尺牍中并不截然分开,而是糅合在起的。日本金泽大学李庆教授对上图馆藏级文物王守仁尺牍的考证,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个案。

篇5: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上海即将陆沉,这样一座非凡的城市,希望能为人类换取一线生机。”今日,由滕华涛执导,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曝光终极预告。短短两分钟的预告,揭示了外星文明入侵后的人类危机,同时也展现了这场未来战争的热血与悲壮。

终极预告由外星文明入侵地球而拉开序幕,随着世界几大城市陆续遭到重创,中国上海成为了地球最后的战场。以鹿晗、舒淇所扮演的角色为代表的坚守在这座城市中的战士,并肩筑起了最后的防线。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从黄浦江中破水而出的“上海大炮”,据悉,这是片中人类反击外星文明的秘密武器,预告中的短短几秒镜头,便已彰显了它的震撼与威力。目前,电影《上海堡垒》的预售活动正在各大平台火热进行中。

中国上海,首次成为未来战场

秘密武器“上海大炮”重磅亮相

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又一位探索者,《上海堡垒》用六年时间尝试了国产电影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挑战科幻战争的电影类型;第一次迎战外星文明;更是第一次在中国本土打响未来战争,中国上海也成为了守护人类文明希望的主战场。

预告中,上海堡垒的战士与外星文明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在惨烈压抑的战争氛围中,上海也不得不选择陆沉,将昔日辉煌的城市沉入地下,场面震撼却也令人心痛。与之相对的,则是“上海大炮”带来的希望,当“上海大炮”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尽显大国重器的威力,惊艳十足。在电影此前的预告和海报中,已经能窥得“上海大炮”的模样,终极预告的这几个镜头更是令人热血沸腾,究竟“上海大炮”会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令人期待。

英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全人类并肩筑起“最后的堡垒”

电影中,面对外星文明,人类不仅有秘密武器,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深渊之井,战备防御完毕”、“上海大炮,准备完毕”、“灰鹰小队,准备就绪”……江洋(鹿晗饰)、林澜(舒淇饰)等人一声声准备作战的集结宣言,坚定而决绝。正如预告中所表达的那样,“英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全人类并肩抗敌的热血信念,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情怀。

在谈到电影的创作初衷时,导演滕华涛表示:“我们不想要孤胆英雄,还是期待看到一个团队在共同成长,共同承担起保卫人类文明的重担。”原著作者江南也坦言:“《上海堡垒》讲的是一个中国故事,它所体现的‘情’是非常中国化的,有兄弟、战友之间的小爱,也有在灾难面前,人类凝聚力量携手抗敌的大爱。”

2019《上海堡垒》观看有感

定档于8月9日上映的《上海堡垒》昨天发布最新海报,同时宣布开启电影的线上预售,再度引发热议。影片自项目披露之初就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公布舒淇、鹿晗作为主演之时,不少观众担忧该片“会变成‘爱情向’的软科幻电影”,而原著以人物情感为主线的走向、导演滕华涛以爱情电影《失恋33天》为人所熟知等线索,似乎也“坐实”了这样的隐忧。不过,从最新的海报和预告片来看,无论是遮蔽天幕的外星滞空母舰、对弈的人类战机与外星机甲、还是在洪水中行将倾覆的建筑,主创似乎在用更多的激烈战争场面、宏大灾难场景回应这种争议。

如果说“大片”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化的重要标尺,那么将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与宏大宇宙观视觉化、在科学理论与炫目特效中寻找平衡的科幻电影,可谓衡量工业化成熟度的“重工业”产品。春节档《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影迷着实振奋了一把——中国也能拍出彰显工业化成熟度的科幻大片了。也正因如此,中国电影市场给出了上映90天获得近47亿元票房这样热烈而绵延的反响。时隔半年,在《流浪地球》拉高观众对国产科幻影片预期之后,《上海堡垒》能否接过国产科幻电影的重工业之棒,并拿稳、跑好跑出速度?

工业化标志一:6000平方米指挥中心实景搭建,构建一个新世界

工业化科幻电影之难,难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何被实景化、视觉化,呈现恢弘场景之余,不会给人“出戏”的尴尬。这也就是为什么,《流浪地球》尽可能避免大场景展现,而是以人物表演带动观众进入故事。对《流浪地球》来说,这样的设定尚且合理,那么到了《上海堡垒》中的人类与外星人对战,大量的战斗场面则是避无可避的场景,其高达三亿元的制作费用也就变成一个合理的数目。

滕华涛透露,《上海堡垒》的前期准备就花了三年。剧组搭建了1.55万平方米的实景,其中光是影片中的指挥中心场景,就达到6000平方米。滕华涛感慨:“在监视器中看到前期设计的场景成真时,我和江南(原著作者)感慨半天,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把它做成真的了。”

在实际拍摄中,对于特效的重视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影片用了1600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总镜头数的90%。演员王森说,滕华涛致力于让想象中的场景合理化、具象化,“我们开了很多次会,介绍未来世界的每把枪、每棵树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不是在拍一部电影,而是在构架一个新的世界”。

工业化标志二:滞空母舰VS泡防御系统,符合科学逻辑的想象

任何一部科幻影片都需要一个创新的科幻概念作为支撑。这个概念既需要符合基本的科学逻辑,同时要能推动戏剧冲突。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科幻创新之核是用全球分布的发动机做助推,将地球推送出既定轨道,展开流浪之旅;那么《上海堡垒》所构建的地球与外星人对垒局面里,外星人用何种武器攻击,人类最后的“上海堡垒”又以什么为防御,成为影片区别于其他科幻片的重要元素。

影片中,有阿尔法文明和德尔塔文明一正一邪两大外星阵营。预告片伊始,德尔塔即派出巨型航母入侵地球,镜头扫至巨大的母舰局部,结构精密,散弹密扫而出,片方用出“黑云压城,母舰终至”的宣传语。

《上海堡垒》原著对其有详尽描述,比如“那其实是庞大的滞空母舰,最长的一轴达到月球直径的四分之一”,足见这艘遮天航母的威力之大。

面对如此威力的入侵装备,上海堡垒与之对阵的是什么?阿尔法文明为帮助人类,在上海建立一套名为泡防御系统的防御工事。原著描述其“云层高度1700米左右,在1500米的高空中,它遭遇了泡防御界面,这层界面覆盖整个上海,像是一口倒扣的锅”,足见其规模。

从预告片来看,这两个原作者想象出的产物,都会在片中特别呈现。影视化的过程中,难度在于要展现滞空母舰、泡防御系统“遮天蔽日”的磅礴气势,同时又要在特写镜头里,对机械精密之处有所描摹;而在战争对垒之中,两者也要有特别的作战模式,符合科学常识的同时,还要有震撼的视觉效果,其背后涉及的设计草图、数字建模、特效渲染等大量工作,无疑是国产电影驾驭科幻战争视效的一次巨大考验。

工业化标志三:让城市成为银幕的文化符号,引发极强的代入感

好莱坞电影中,外星人要攻打地球,首先从北美、欧洲下手,而“超级英雄”也总是在纽约、伦敦诞生。一次次,看着五角大楼、伦敦大本钟、自由女神像成为灾难目标甚至被摧毁,能够“露脸”的东方一隅,无外乎埃及金字塔、日本东京塔。不知道对中国观众来说,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些海外地标建筑之中,产生文化共情?

开启国产电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就意在打破这种创作定势:长城成为发动机所在地,上海的“东方明珠”遭遇冰封……当这些熟悉的场景遭遇灾难降临,让银幕前的不少观众着实倒吸一口凉气。沉浸在影片故事构架,产生灾难将至对故土情感的文化共情之余,一个信号呼之欲出——中国的科幻电影,正在撼动科幻电影的文化表达逻辑。

这一次《上海堡垒》将更进一步:外星人大举入侵之下,自由女神像被洪水淹没、大本钟轰然倒塌、东京塔拦腰折断……而上海,则成为人类最后坚守的战场。影片中,将呈现一个科幻世界中的上海:南京西路阴云笼罩;“武康大楼”、外滩万国建筑成为前线,南浦大桥成为对战外星入侵势力的重要战场……据滕华涛介绍,除了上海的这些地标性建筑,上海船舶馆、上海科技馆等场馆也将作为电影中的重要场景。

目前,电影能否带动新的文化地标成为旅游热门地还未可知,但是已有观众感慨,科幻电影里成为堡垒的建筑、成为堡垒的上海,已经引发了极强的代入感,让人感受到国产科幻擦亮东方文化符号的骄傲。

2019《上海堡垒》观看影评

将于8月9日上映,由滕华涛执导,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鹿晗、舒淇领衔主演,石凉、高以翔、王宫良、王森、孙嘉灵主演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今日曝光终极海报。海报中,外星母舰和捕食者来势凶猛,半座城市即将沉没地下。鹿晗、舒淇一行人严阵以待,保卫人类的终极一战即将打响。

据悉,电影《上海堡垒》历时六年,进行了一次国产科幻电影的新探索。这是第一次在国产电影中正面迎战外星文明,第一次中国上海成为未来战场,观众也将第一次看到整座城市的沉没,体验“亲临战场”的感受。目前,电影《上海堡垒》的预售活动正在各大平台火热进行中。

将一座城市“陆沉”至地表以下

华语电影中首次“沉没城市”

电影《上海堡垒》中,未来世界外星文明突袭地球,随着其他城市的纷纷沉没,中国上海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今日曝光的海报,就展示了上海的部分战场。母舰降临,战火纷飞,昔日辉煌的都市被硝烟笼罩。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半座城市的沉没,这一场景在电影中被称为“陆沉”。

导演滕华涛介绍说:“上海陆沉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做‘沉没城市’的设计,陆沉镜头涉及到大范围、大面积、大环境的崩塌与陷落,难度非常大。”最终,我们会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未来战场,令人充满期待。

将一段“想象文字”搬上大银幕

原著江南:放大了战争,也保留了魂

电影《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出版的同名小说,十年时间里,积累了无数书迷的青春回忆。此次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江南也参与了全程的编剧工作,当谈及改编的困难,江南直言:“面临了很多挑战,不仅要尊重原著,还要兼顾技术的可行性,我们来来回回做了接近3年的改编工作,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据悉,电影放大了原著中的战争元素,但同时江南也表示,电影保留了原著的“魂”,情感一分未减。江南透露说,电影中有少年开不了口的遗憾暗恋,有队友并肩作战的团队友情,也有全人类为最后希望拼死一搏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它所呈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非常中国化的”。

2019《上海堡垒》观看心得

由滕华涛执导,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鹿晗、舒淇领衔主演,石凉、高以翔、王宫良、王森、孙嘉灵主演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将于8月9日上映。这部讲述人类同外星文明展开生死对决的国产科幻电影,因为第一次把中国上海设置为“未来主战场”而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电影《上海堡垒》以上海为缘起,从故事本体到幕后拍摄,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从立项到剧本打磨,再到取景拍摄都得到了上海市电影局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可以说这是一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国产科幻电影。

《上海堡垒》7月4日曝光“启航特辑”。特辑中,原著作者、也是编剧之一的江南讲述了《上海堡垒》从小说到影像、从想象到现实的艰辛历程。同时江南还表示:“感谢观众的渴望与包容,让我们有机会和勇气,走完这次艰难的探险。”

电影《上海堡垒》用了1600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总镜头数的90%。导演滕华涛介绍说,《上海堡垒》是由中国电影人自己制作的、与外星文明交战的科幻战争片。滕导还表示:“希望通过《上海堡垒》,去挑战中国电影工业现有的制作能力,看看到底能走到多远。”电影将于8月9日全球同步上映。

谈到电影与小说的不同,导演滕华涛透露,“小说更加注重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电影则放大了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热血战争。”对此,江南也在采访中表示,电影保留了原著的“魂”,保留了人与人之间动人的情感,将会呈现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电影《上海堡垒》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尝试,第一次将科幻与战争相结合。电影中大到世界观的设置,小到道具的概念设计,每一步都是“零经验”的挑战。一路见证了《上海堡垒》六年的影视化历程,江南感慨道:“《上海堡垒》是中国科幻电影路上又一次艰难的尝试,希望大家都能满意。”

特辑也为观众展现了电影《上海堡垒》筹备与拍摄的种.种用心细节,概念设计的反复讨论、搭景与道具的不断打磨、演员的全力付出……诸多画面展现了这部电影的满满诚意。

在电影《上海堡垒》中,中国上海首次成为抵御外星文明的主战场。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看到这座与自己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成为地球最后的战场,人类与外星文明在此打响保卫地球的终极一战,内心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

被问到为何选择上海作为故事发生地,江南表示:“上海是一个很像‘大都会’的城市,人其实会特别渺小,如果突如其来的灾难,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想看看人会变成什么样。”把江南的高分小说改编成电影,导演滕华涛则直言:“是中国科幻的一次尝试,也是自己‘跳出舒适圈’的一次尝试。”

据悉,电影在上海多个经典地标处取景拍摄,还在开拍前搭建了15500平方米的实景,为后面的大规模特效制作奠定基础。上海市电影局则为电影的拍摄保驾护航,给予了大力支持。滕导介绍说,“电影不仅选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进行拍摄,还将上海船舶馆、上海科技馆等场馆改建,成为电影中的重要场景。十分感谢上海市电影局提供的帮助,一起助力这部国产科幻电影。”

2019《上海堡垒》观看体会

由滕华涛执导,根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鹿晗、舒淇领衔主演,高以翔、石凉、王森、王宫良、孙嘉灵主演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将于暑期档8月9日登陆IMAX全国超600家影院。今日,电影《上海堡垒》IMAX专属海报曝光,“外星文明”和“上海堡垒”在满目疮痍的上海外滩相对峙,危机笼罩着人类文明最后的战场。

在这款专属海报上,黑云压城之势带来了十足的压迫感,外星母舰遮天蔽日并发出一道蓝光攻击城市,被拦腰斩断并陆沉中的黄浦江致使江水倾泻而下,浦江两岸不时有倒塌的摩天大楼被卷入鸿沟中;另一畔,上海堡垒战区的成员手持武器,全员备战誓死抵抗。

篇6:上海图书馆观后感

8月4日,电影《上海堡垒》在京举行首映礼,导演滕华涛,原著作者兼编剧之一江南,制片人王琛,领衔主演鹿晗、舒淇,主演石凉、王宫良、王森、孙嘉灵等人悉数亮相。观影完毕后,《上海堡垒》在家门口迎战外星文明的场面看燃了观众。特别是当“上海大炮”从黄浦江中升起、上海整座城市“陆沉”至地表以下……这些前所未见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这部国产科幻十足的诚意。

首映现场,也播放了一支导演视角的制作特辑,回顾了这六年科幻路的点点滴滴。特辑结尾,滕华涛导演由衷感谢了剧组的两千多名工作人员,“真正的堡垒,是全体工作人员,挑战影视工业体系的决心和勇气。”制片人王琛也感慨说:“特别幸运我们有一支最团结的团队,在没有多少演员相信中国科幻未来的时候,鹿晗、舒淇、石凉和灰鹰小队的演员们,就加入了《上海堡垒》。也特别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一起跑好中国科幻接力中自己的一棒。”

导演滕华涛:六年时间,交出小学毕业的答卷

电影《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的同名小说,亲自参与编剧工作的江南,一路见证着自己的文字变为影像,在现场也感触颇深。江南坦言:“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变成这么恢弘的影像,很欣慰也很感动。”原著中的上海大炮、上海陆沉都是宏大壮观的想象,最终电影中的呈现,也让现场观众为之震撼,对此,导演滕华涛感慨,“江南老师书中‘上海大炮’四个字,真正做起来要好几年”。

小说一行半,特效一年半,耗时六年做一部科幻电影,滕导表示“能在国产电影中,让观众看到中国城市的奇观,我觉得很值得”。他还说,“六年时间刚好是一个小学的阶段,现在我们交出了小学毕业的答卷,也希望这次中国科幻电影的新尝试能为大家积累经验。”

鹿晗:相信中国科幻会越来越好

六年前,《上海堡垒》开始筹备的时候,科幻在国内刚刚起步。会迎来怎样的未来,无人可知。导演滕华涛坦言:“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黑暗中摸索,但这个工作总归是要有人做的。”制片人也王琛表示,“当时最难的就是,如何能让大家相信我们自己人可以做国产科幻。《上海堡垒》很幸运,有一个最团结的团队。鹿晗、舒淇、石凉以及灰鹰小队的演员们,在没有多少演员相信中国科幻未来的时候,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上海堡垒》。”

相比其他更安全的选择,去探索一片空白的领域,是每个演员的勇气。鹿晗也在现场表达了痛快出演的原因:“拿到剧本时,我觉得难度很大,要挑战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但我相信我们所有人的诚意,也相信中国科幻一定会越来越好,所以当这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可考虑的。”

鹿晗舒淇遗憾暗恋戳心动人

六年磨一剑,在恢弘悲壮的科幻战争之下,《上海堡垒》中的动人情感也抓住了观众的心。江洋(鹿晗饰)有勇气力战外星侵略者,却不敢对林澜(舒淇饰)表白,未曾当面开口的“我爱你”成为了一生的遗憾。影片结尾,随着主题曲《世界末日》的响起,电影彩蛋也变成了催泪弹,戳中观众泪腺。

江洋喜欢又不敢表白的眼神,林澜一条条“好好睡,晚安”的短信回复……原著中这段小心翼翼又充满遗憾的暗恋,在电影中被高度还原,隐忍克制却也刻骨铭心。对于江洋的“开不了口”,鹿晗也表示理解,“江洋很含蓄,他身上有着东方人特有的情感。”

“人类命运共同体”尽显中国式热血情怀

除了男女主人公的“遗憾”与“错过”,片中全人类并肩坚守最后战场的热血与勇气,也令不少观众热泪盈眶。首映现场,饰演战区总司令的石凉称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大爱,战士们愿意为了守卫家园去牺牲一切。这其中的代表,就是灰鹰小队,这群年轻人用勇气筑成了一座城市的堡垒,给人带来满满的希望。

由江洋(鹿晗饰)、曾煜(王宫良饰)、潘翰田(王森饰)、路依依(孙嘉灵饰)组成的灰鹰小队,被观众称为了片中的“热血担当”,无畏的牺牲精神令人热血沸腾。小队成员们也在现场表示,从一开始,导演就表示他想做的中国科幻,不是一个孤胆英雄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家国情怀,凝聚在灰鹰小队身上,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情怀。

2019《上海堡垒》观看有感

《上海堡垒》讲述了在未来科幻世界,外星黑暗势力袭击地球,企图夺取仙藤。上海成为地球最后的希望。上海堡垒成立灰鹰小队,由江洋与其好友组成,负责击退外星侵略者。指挥官林澜受命保护击退外星人的秘密武器。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所有人都为保护上海付出努力。

在现场,鹿晗表示因为这部电影有滕华涛和舒淇,所以一定要来。二是觉得以前只能在大银幕上看这种题材,现在能够亲自参与这部科幻电影,觉得很好玩很荣幸也很骄傲。导演说当初剧本还没做出来的时候就觉得鹿晗合适。后来有见过其他演员,最终还是觉得鹿晗最合适。

江南谈起改编剧本时,表示片中感情戏和小说差不多,都是一个弟弟对姐姐的爱,和对女人的茫然无知。

导演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电影看到电影从业人员的信心。有些东西之前我们没做过,但是我们现在开始做科幻,最终效果出来了,希望大家能够有信心,中国电影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2019《上海堡垒》观看影评

今日,由滕华涛执导,改编自江南同名小说的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曝光推广曲《如果当时》MV。这首由“新生代实力男声”胡夏深情演唱的歌曲,用细腻真挚的文字和旋律,将少年未曾开口的暗恋心事缓缓道出。“如果当时许下最美承诺,从此整片星空并肩走过……”多年后的回望,一股遗憾在心间弥漫。

MV中,鹿晗饰演的少年江洋,一路追随着舒淇饰演的指挥官林澜,心中有爱却不敢表达。反复删改的短信、不敢送出的礼物、不由自主的凝视,一连串戳心的暗恋细节,真实展现了江洋小心翼翼的喜欢。正如江南在书中写的那般,“我爱你…很难说的,要资格的”,即使鼓足勇气也难以开口的暗恋,令许多人感同身受。

胡夏戳心演绎暗恋遗憾

江南:其后那么悲伤,只因当时那么美

电影《上海堡垒》改编自江南出版的同名小说,在外星文明入侵的未来战争下,不仅有热血青年的并肩作战,还着一段少年的遗憾暗恋。鹿晗饰演的江洋,有舍身赴死的勇气,却始终不敢对舒淇饰演的林澜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如果当时》这首歌,就是对这段遗憾暗恋的追忆与惋惜。

胡夏清澈深情的声线,配上触动人心的歌词,一段与错过、遗憾有关的暗恋故事徐徐展开。MV中,鹿晗追随着舒淇加入上海堡垒战区,一路小心翼翼的喜欢,也逐渐变得有所担当,两人昔日相处的画面满是美好,携手抗敌却尽显悲壮。对于这段感情的解读,江南在书中写道,“其后那么悲伤,只因当时那么美”。

鹿晗舒淇因“角色的距离感”被相中

战争面前,尽显爱情的可贵与渺小

一位是上海堡垒的年轻新兵,一位是沉着冷静的女指挥官,如何让两个角色产生“暗恋”的距离感与火花,导演滕华涛在选角上考虑了很久。在一眼相中鹿晗之后,滕导又选择了舒淇,“是能让江洋这个角色对她仰视又有距离感的一位女神”。

除了两人身份带来的差距,这场抵御外星文明的生死之战也将两人渐渐推开。他们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在战争面前,爱情显得渺小了起来。江南也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是在故事的开始,江洋会选择救心上人;但在故事的结尾,江洋会选择救全人类。这是江洋在故事中的成长,一个非常痛苦的成长。”

2019《上海堡垒》观看心得

科幻战争电影《上海堡垒》举办了首场面向观众的看片。《科幻世界》杂志的读者们,成为了第一批观众。一看完片,现场的科幻迷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被中国科幻燃到了。特别是看到上海陆沉的画面、上海大炮的开炮场景,震撼且自豪。

“中国科幻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科幻迷的体会更深。因此,也更敬佩主创团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六年磨一剑的诚意。这样的作品,值得更多支持和鼓励。”在映后的交流环节,很多观众都对电影的完成度表示超出了预期,也表达了愿意陪中国科幻共同成长的包容。

面对观影后的好评,电影《上海堡垒》的制片人王琛在现场诚恳地说:“在《上海堡垒》之前,中国科幻电影还有《流浪地球》。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科幻就没什么了。《流浪地球》比我们更艰难,更不容易,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干下去。说我们好,是观众包容。我们没有想做得多伟大,只求把中国科幻的接力棒再传下去。让中国科幻,真的能薪火相传。”

也有观众向滕华涛导演提问,为什么坚定地想让鹿晗出演?滕导表示,第一标准,是符合角色,“江洋这个角色并不是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人物,他身上有着很中国的情感。敢牺牲自己,去保卫世界,却不敢向爱的人表白。外表看起来热血,内心却很内敛。在鹿晗身上,我看到了这种难能可贵的感觉。”

滕华涛导演提起鹿晗的仗义出演,依然很感动,“他就答应了出演,对于鹿晗来说,他的选择很多,偏偏选了这样吃力不讨巧的事情,非常不容易,我很敬佩。我跟他说故事的时候,他就很兴奋,说我们也要拍科幻电影了,他也希望能为中国科幻做点什么。”

2019《上海堡垒》观看体会

中国电影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而在发展的领域中也是比较单一,而在科幻电影,一直都是美国好莱坞比较牛,而中国电影发展比较好的都是些文艺片或是校园电影,在科幻电影中,一直是空白,毕竟科幻电影不容易拍,从导演编剧的想象力,无中生有,再有就是特效技术的不足。

即便条件达到,但是也很少有导演敢去涉足这个空白领域,不过《流浪地球》做了一个榜样,而且大获成功,最终46亿的票房也是打破了华语科幻电影的一片空白的局面,同时也是证明中国同样可以做好科幻题材的电影,但只有这一部虽然不能代表未来,但至少打破了现在的僵局。

而在《流浪地球》之后,又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上海堡垒》将要上映,和《流浪地球》一样是通过科幻小说改编而来,这部《上海堡垒》讲述的是外星人进攻地球,而上海即将沦陷,一群热血青年抵抗侵略者的故事。而这部电影也是准备了6年,而导演滕华涛也是说,我们尽量将能够还原实现的概念设计都做成实物,会有更加真实的感觉。

上一篇:有关于大学校园的励志格言下一篇:关于暨南大学2013年春季入学MPA面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