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三个方面

2024-06-16

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三个方面(精选6篇)

篇1: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三个方面

四、毕业论文写作提纲的拟定

确定了自己的论题,又围绕论题搜集到比较充分的资料后,就可以开始动笔写论文了。在动手写作之前,应该先拟定一个写作提纲。所谓提纲就是整个文章的思路和篇章结构。拟定写作提纲,就是给文章搭个架子。除短文外,一般写文章都应该有个提纲。拟写提纲,对初次写论文的学员来说十分重要。它可以有助于学员突出论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疏通思路,周密地安排文章的观点和内容,合理地运用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科学地展开论证,使文章条理性强,富有逻辑性。有了写作提纲,还便于指导老师或其他同志能帮助自己疏通思路,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使自己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有许多初写论文的学员不重视写作提纲的拟定,靠打腹稿,一边写一边想,结果使文章结构松散,内容凌乱,没有头绪。既写得费力,又容易发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提纲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拟定提纲应该是在充分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纲应尽量写得详细一点。通过拟定提纲,将论文的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等一系列论点安排好,使论文的中心突出,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提纲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论文的标题;(2)论文的宗旨或写作目的;(3)总论点(中心论点);(4)从属于总论点的各个分论点;(5)从属于各个分论点的小论点;

(6)论证各个论点的主要论据资料;(7)各个层次采取的论证方法;(8)结论。

篇2: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三个方面

说到论文的提纲,写过论文的朋友大都清楚,写论文之前,是先要拟定提纲的。只有拟定了提纲,写论文才能围绕这个提纲充分地写,写出来的论文,才会围绕论文标题和论文的中心,才会中心明确,不偏题不离题。但是,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拟定提纲,确实很多朋友表示头疼。

那么,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拟定提纲呢?有关学者指出:

首先,我们应当学会构思、想问题,“经常想着它们”,门捷列夫在谈到元素周期率的发现时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二十年。”写文章往往开始几个月都不动笔,而是先构思,直到考虑成熟后再动笔,文章很快就能写好。这就要靠长期构思,长期打腹稿。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腹稿打得好,文章的质量就高。打腹稿的过程,也就是构思的过程,构思初步成熟,论文的提纲也就有了产生的可能,整个论文的骨架也就初步形成。提纲实际上是我们构思的记录,构思就是文章的思路,概括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思路清晰,文章写起来就有条理,思路混乱,写不出好文章,必然牵强附会,杂乱无章。

其次,论文提纲的拟定方向应遵循四个原则:第一要围绕主题;第二要疏通思路;第三结构要完整统一,标题要一致,叙述论文内容的程序,数字要统一;第四层次清楚,不混乱,按主题思想的需要,分清轻重缓急,一环套一环。要学会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构思。写文章靠科学的头脑,没有科学的头脑是写不出合乎科学的文章来的。所谓科学的头脑,就是逻辑思维的头脑。写文章一是要保证时间;二是要善于分析,分析就是逻辑思维的问题。逻辑思维主要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把特殊归纳成一般,即特殊到一般;演绎法就是一般到特殊。

篇3: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三个方面

一、认真分析, 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 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 读懂“主题图”

主题图是新教材一个特点, 目的是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图、动物图、自然景观图等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 通过主题图的教学, 为学生创设情境,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 我们应该如何读懂教材的“主题图”呢?

首先必须读懂它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 是怎样反映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 (上册) 第37页“四边形”的主题图, 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 它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其次, 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那些信息, 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在“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 正方形的地砖, 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 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再次, 要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 (上册) 大数的认识的主题图选取的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配以最能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 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 为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 把握教材的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备课时, 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 理解和尊重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吃透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 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 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为此, 我们教师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的, 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数学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 (2) 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 (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 (4) 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5) 在练习设计时应做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 注意设计弹性练习,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得到发展。

同时, 教师还应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 教材为什么先教学对称的物体?它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 如人的脸部左右两边基本相同, 就说脸是对称的。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 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数学里就有中心对称, 轴对称和平面对称等几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 先建立生活中的对称概念, 再形成数学里的轴对称概念, 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面的图形, 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的现实背景。三是可以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 蕴含对称物体的某些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等信息, 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

(三) 疏理教材的结构

在备课时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疏理教材的结构, 这包括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 一册书的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节教材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同册书横向的知识结构, 还包括不同年级纵向的知识结构。如在备课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认识”时, 提出首先要引导学生复习前边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二年级上册“除法的意义”;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再次要告诉学生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及其应用”、“反比例及其应用”、“比例尺”。这样, 就把整个小学阶段有关“比”的知识串联整合起来, 形成一条很清晰的知识线。前边已经学过了什么, 现在要学什么, 后边还要学什么, 我们教师清楚了, 讲课时就不会糊里糊涂的跟着感觉走, 教学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二、精心准备, 预设方案

预设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精心准备后的粗线条勾勒, 教师用框架式备课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走向,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 设计教学目标要合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中, 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摒弃过去空泛、抽象的条文性表述, 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如在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情感目标时, 创设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 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经历各种计算的过程, 培养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经验, 符合学与教的原理。

(二) 创设教学情境要简洁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要让学生学习身边的、现实世界中的数学, 这无疑要求教师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学习素材, 通过创设简单明了的问题情境, 来引领学生学习数学。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 身上有235元, 每双球鞋98元, 妈妈可以怎样付钱, 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许多种付钱办法, 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 再用135元加上找回2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235-100+2的算式。这样,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探究出算的方法, 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 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 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的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这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有效。

数学学习无疑应该顾及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但激发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如果仅仅为了所谓的兴趣和氛围, 而过多地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影响学习的效率, 这是本末倒置, 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师应该用好问题情境, 但不能因为情境而降低数学课堂的效率, 要让问题情境简单一点。

(三) 安排教学流程要有序

教学流程是编排教学方案的关键环节。每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教学流程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指导学生学习作为预设教案的重点。教学流程一般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学预设做到两点, 一是思路要清晰, 清晰的教学思路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环节;二是思路要简明, 简单明晰的教学思路既便于操作。

(四) 组织学生活动要有效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 不经过亲身体验, 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开展学生活动的要扎实、有效, 目标应直接指向数学本质, 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体验、认识所学的内容;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两方面, 一是教师要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因素成分, 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活动的良好情景, 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 不断发现新问题, 增强学习的自主意识。二是教师在“学生活动”不宜将知识全盘托出, 让学生被动接受, 而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 去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同时, 教师要适时适当地调控,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又要针对差异进行点拨, 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五) 选择课堂练习要精练

数学课堂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的目的。在练习设计上, 不要搞题海战术, 应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努力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让练习落在实处。教师可以精选一部分练习题, 也可以自编练习题, 一定要做到量少、题精, 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 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 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要重点知识重点练, 难点知识反复练,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 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 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多样性。应设计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对比题以及游戏题等, 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强化所学知识。

再次, 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有一定坡度、有拓展提高训练, 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 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不可只重视拓展提高训练而忽视基本巩固训练。反之, 也不要只进行巩固练习, 不进行拓展与提高, 这样不能满足优等生需求。

三、灵活调控, 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情变化, 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 让课堂充满真情, 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 教学方法的调控

教学方法可以预设, 但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 也要灵活选择。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即: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 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只有教师明察课堂, 适时调控, 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 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 对学生的基础估计偏高, 全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学生在二月份天数这个难点上卡壳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教师及时进行调控,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年历, 分组列表调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讨论, 顺利解决了这个难点。可见, 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过程, 及时调整教学,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 教学流程的调控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 环节互相关联, 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 环节可以预设, 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 不考虑动态的变化, 就容易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我们认为, 教学流程进度必须纳入鲜活的学情, 随机进行调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突然, 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知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 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来, 再拼成长方形。”师:“那你知道为什么沿着高剪, 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 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 好吗?”这样, 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 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 调控了教学流程。因此, 课堂会千变万化, 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 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三) 学习状态的调控

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要及时对情感冷漠处, 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知识冷落处进行加温或聚热,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如有一教师教学“乘法分配律”, 揭示规律后, 引导学生做填数练习:

集体讨论并练习后, 我们发现学生的情绪落差很大, 学生的目光似乎告诉我:真没劲, 就这样讨论、做题!于是教师及时进行调整。教师说:“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也当回老师, 出一些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来考一考老师呢?”话音一落, “唰”了一下, 学生精神抖擞起来了——有的学生立刻动笔, 有的与同座交流、合作出“考题”, 还有的在窃窃私语:得出难点的, 不能便宜老师……对此, 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出的每一道题, 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有根有据地分析解答每一道题, 并让学生判断正误, 直至学生满意为止。这样整个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思维活跃, 并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这样原先冷却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了,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 动态生成的调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况, 注意收集与处理反馈信息, 及时进行调控, 调整教学过程, 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已备的学具) , 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 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得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时, 有一组学生提出质疑:“从刚才的实验与书上的实验都只能说明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容积的三分之一, 而不是体积。”这时教师巧妙地反问到, 若这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的容器, 想象是实心铁质的物体, 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样算出它们的体积?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时课堂又活跃开了, 有的认为把它浸入水槽里的水, 有的认为把它浸入长方体的沙箱里等等, 从而发现许多能测算出它们的体积的办法,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信息反馈的调控

信息反馈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要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 必须善于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 先让学生进行针对训练, 判断几道“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比较好”的题目,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把38看作多少来试商, 并进行尝试练习, 指名板演。结果发现这位学生的做法比教师预计的要好。这时, 教师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表扬, 并追问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把他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这样, 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过程, 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 透过学生的眼神, 神态去识别他们的丰富表情, 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 是否理解、是否满意, 是否感兴趣、是否存在困惑等, 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 并把教学引向深入。

(六) 课堂练习的调控

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 增减练习的数量。如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 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 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 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练习时, 教师还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在设计多样练习的同时, 教师可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 适时调控, 变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 要求学生指出错误地方并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 来节省时间;有时可将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 增加趣味性, 等等。通过变换练习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控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 课堂评价的应用

篇4:拟定结构提纲

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总论点{ { { 1.(称段旨)(一)(称下位论点)2.一、(称上位论点)......(二)......二、......(四)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篇5: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拟定的周记

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拟定的周记

在继上次收集、整理完相关资料之后,本周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着手构建论文提纲,大致点明自己想要写哪些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提纲对于论文的写作极具指导意义,因为一个优秀的提纲能够体现出一篇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能够使论文的条理更加清晰,不至于写作过程中发生逻辑的混乱。我按照一般论文的基本结构,将整篇文章大体分为四个大部分,并将每部分要写的具体内容大致列明,其中包括:第一部分: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概述。包括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特征、第三人资格(理解、特征)、理论基础、功能(意义);第二部分:比较分析与我国行政诉讼法律相近体系相近的德、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立法现状,概括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立法的共同特征,从而为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界定标准重构提供经验;第三部分: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现状(相关立法),分析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理论纷争,指出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界定存在的问题缺陷。(类型划分不统一、“利害关系”的法律界定、行政主体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第四部分: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界定标准的一些分析构想。(合理界定利害关系、完善第三人资格类型、第三人资格的实体要件[利害关系、主体]和程序要件[方式、时间])。

提纲完成之后,当然是要开始着手论文的开题报告,其中包括下面这几个大方面:选题理由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体纲要、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写完之后,当然也要交给老师审阅,并对提纲或开题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改指导完善,不断丰富充实论文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篇6:简述如何拟定医学论文提纲

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一些,提纲的拟写多采用标题式和提要式两种。

医学论文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简明扼要,又便与记忆,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写作方法。例如实验研究型论文提纲通常用以下结构:

题目:……

1、课题对象:

①课题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

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

③操作过程;

上一篇:阿瓦提县畜牧兽医局党支部发展党员计划下一篇:高一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