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2

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感恩中聆听 实践中成长

——2017年省教育厅小学英语“名师送培”活动心得

金秋十月,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小学英语“名师送培”活动在我们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隆重举办。

感谢领导们,工作如此的细心周到,为我们一线教师着想,把培训班办到了家门口,让我们如此方便地接受到了这么高级别的培训。

感谢名师们,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地从远方赶来,给我们射阳县的老师们带来了思想的盛宴、精神的洗礼。

一、“安全大于天”——人文关怀送温暖

10月19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首先是薛校长的欢迎辞和教师代表发言,然后戴局长强调培训的时间安排与到会纪律,最后由邵书记具体介绍了省级培训项目及内容,邵书记提出培训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还特别强调了“安全大于天”,提醒老师们来回路上注意安全,这种培训之外的人文关怀从一开始就给老师们带来了温暖。

二、专家讲座 —— 提升的智慧说出来

常州市教研员薛国民老师《小学英语“课堂转型”的三个关注点》,《课堂情景教学设计六步法》和《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观课评课水平》可以说是我们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指路灯”。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案例细致入微地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景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把先进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如何设计小组活动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薛老师有条不紊的分析讲解,让大家豁然开朗,方向明确。郭有吉老师《小学英语板块间的整合与设计》从课型特点、学生实际、整体教学、文化对比等几方面对文本板块的整合作了详尽的解说和指导。专家的精彩讲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升着我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在享受语言带来的精神食粮同时,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名师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先锋

沈国峰老师的独特教学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他流利纯正的口语表达,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鱼骨形状的思维导图以及下课前的反思探究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建华老师专业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实在的课堂流程和联系实际的情感升华向我们展示了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勤恳的工作态度。王展老师优美的板书设计,巧妙的语法板块教学以及与学生的完美互动使学生们在愉悦中享受知识与收获。还有董老师大胆尝试新教法的创新精神也值得大家点赞。

两天半的培训不知不觉就要过去了,此次培训可以说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它给一线老师最关注的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解除了困惑,指明了方向!我们通过这次学习,要将专家和名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以期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效果。

篇2: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2013“名师送培”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班(泗阳)

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这是一个满载喜悦的季节。当学校通知我可以到泗阳实小参加“名师送培”的时候,心中是无比的激动,满心的期待。从10月18日到10月20号这三天的时间里,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场场让人回味无穷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在落实我们班的阅读工作指引了方向,它们也将成为我的精神粮食,是我永久的宝贵财富。

孙慧芳老师的《李白的友谊》如长江之水,缠缠绵绵,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的情是如此的绵长,也体会到李白的孤独,然而我也感受到孙老师的崇高的精神,因为孙老师左手臂还绑着绷带,同时我感到了孙老师的孤独,因为孙老师声情并茂的上课,却没有换来孩子的热情回应。

汝筱燕是非常活泼可爱的一位老师,她的话语是那么亲切,那么低让人着迷,让孩子仿佛置身在《爷爷的肉丸子》里,让我这个听课的人也好想坐在上面,参与其中。可以感受到汝老师一定准备了好久,磨了很多次,所以这是一节成熟的课,一节成功的课。

金苏华老师在开始之前就出示了这样一句话“改变从阅读开始”,是的,想改变自己,想提升自己,那就读书吧。此时我想说:阅读改变我们的思想,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金老师同时也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课外优秀的儿童书籍,令我影响深刻的一个作品就是《失落的一角》,让我们明白了残缺也是一种美。金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了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让我们了解这位深有影响力的作家,也让

我知道了“一本伟大的书,为所有人打开了通往从未想象过的理想的大门。”最后金老师又以“改变从阅读开始”,其实也在呼吁我们所有的人,不论老的少的,大的小的,都要阅读。不过金老师以一节课的形式来展开的,觉得这课还可以更好,没想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

钱群老师就《小学低段儿童读写绘课程的教学视角与思考》展开了充分的论述,主要从读写绘课程的内容的安排、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等进行讲述,让我领略了不一样的读写绘课程,受益匪浅。

程明霞用她长达六年的诵读行动,构筑了不一样的儿童阅读的精神高地,有畅想篇、行动篇、策略篇、成果篇,真的很震撼,真的很令人敬佩,她这样的精神令我们所有教育者学习和效仿。

张学青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更不用说了,她用她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她谈到了自己对于共读文学经典的忧与优,以及整本书阅读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实施策略、评价,她讲的容量是大的,我自己回来还要好好的慢慢消化。

王一梅老师是一名作家,我崇拜和敬仰的人,然而真正聆听了她的报告之后,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姐,一位充满正义感的大姐姐。从她讲的《儿童文学的力量》和《文学阅读的方法》里面,真的能学到很多。儿童文学其实不仅儿童要读,作为我们大人来讲,也有必要读。

然而最最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陈国安教授,他以他独特的嗓音和歌喉、不一样的视角和切入点、以及他个人的魅力,让在座所有的学

员们听的是如痴如醉。以前我也听过很多教授、专家的讲座,也看过一些书籍,可以说“百家争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教授对四大名著里的一些角色定位进行了批判,我觉得他说的那些,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是领会不到的,他说的那些让成人看来可能会想到,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儿童来讲是想不到的,那么我觉得看四大名著是没有陈教授说的那样“恐怖”的,所以对于陈教授的有些观点我个人还是持保留态度。但是对于陈教授说“世界上就没有坏女人,坏女人都是坏男人造成的。”“一个会哄女人的男人一定不会坏到哪里去?”等,我还是很赞同的。

这次的培训是短暂,可是学到的知识却是“绵长”的。这次的培训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真的令人堪忧。和他们一对比,真的是不能比啊!人家是如此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啊!而我呢,是如此的才疏学浅啊!这次的学习,我的学习的警钟再次响起,一直以来一次一次的告诉自己要看书,要学习,然而我却被困在了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中。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让我对自己、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如果再不学、再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恐怖就会被教育这个行业淘汰了!我们常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知识只有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篇3: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案例一 (本人的)

师:如何画一个和这幅图全等的三角形? (随手在黑板上画三角形) 即至少需要多少组边或角相等?

引导学生讨论, 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1:需要两个条件就可以了。如一对角和一组边对应相等。

师: (我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直接反驳) 你们看这样两个三角形虽然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了, 它们全等吗? (学生摇头)

生2:三个条件就可以了, 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师: (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小的等边三角形) 你看这两个三角形虽然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它们难道全等吗? (学生又摇头)

生3:三个条件就行,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师: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呢?还是两边和它的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呢?

生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师:好,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两边和它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等?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P111)

……

案例二 (沈瑜, 全国好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生 (齐)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师:两个三角形全等,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反过来, 两个三角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即它们至少多少组边或角分别相等时就全等呢?

(学生小声议论, 有的说一组边相等, 有的说三对角相等……)

师:我们能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研究呢?也就是说给它们分分类好吗?我们先从一个条件入手再研究二个条件、三个条件可以吗?

生 (齐) :可以。

师:那么满足一个条件有几种情况? (板书)

生1:一组边对应相等。

生2:一对角对应相等。

师:只有一个条件可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学生举例说明只有一个条件是不行的。 (学生从熟悉的三角板来说明)

师:刚才我们用熟悉的三角板方法说明一个条件不可以, 那两个条件总算可以吧!那两个条件又可以分哪几种情况呢?

生1:一边一角相等。

生2:两对角相等。

生3:两组边相等。

师:两个条件都满足了一定是全等三角形吗?

学生思考。

生1:用手中的三角板反驳。

生2:用教具 (大三角板) 有外侧和内侧, 有两个角对应相等。

生3:画图。

师:既然两个条件和一个条件也不一定行, 那我们就可以升级为三个条件可以了吧?那三个条件可以分为几类?

生:两边一角、两角一边、边边边、角角角。

师:你最先排除这个三个条件的哪一个?

(学生思考一会儿)

生:三个角都相等的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用教具 (大三角板) 有外侧和内侧, 这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但它们就不是全等三角形。

师:两边一角。又可以分为几类呢?

生:两边和它的夹角, 两边和它的一边所对应的角。

师:两角一边又可以分为几类呢?

生:分为两角和它的夹边, 两角和它的一角所对应的边。

师: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这堂课只对两边和它的夹角进行研究好吗?

……

以上两个案例, 都是《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一堂课, 但我与名师在切入的角度不同, 也就是说我们所站立的高度不同。案例一是我站在教材的高度去教数学, 唯恐讲不完教材, 该学生探索的, 我就包办代替, 虽然课堂表面上如同“行云流水”, 但从学生思维发展的层面上还只停留在低级阶段。而案例二是站在思想方法渗透的层面上, 该名师能够引导学生分类, 关注的不是讲完教材的重点上, 而是学生上完这堂课会获得什么样的数学思想, 关注的是孩子们今后的发展。

案例一, 是我在上课之前, 想到的是该部分内容太多, 哪有这么多时间让学生去分类, 如果分不好的话, 又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还不如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 直到回答“两边一角”的内容上来, 然后马上组织学生通过剪、观察、猜想等来突破难点。显然, 课堂上经过学生的讨论汇报, 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 符合新课标理念, 但细想一下, 学生没有在宽松的时间内去掌握其思想方法, 他们不会从最简单的一个条件入手, 然后过渡到三个条件, 也没有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 还是停留在思维混乱的层面上, 以后遇到此种情况, 他们也不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繁杂的问题, 更不会去分类研究, 因为这样的课堂已经造就了并且教会了他们“眉毛胡子一把抓”习惯。

案例二, 该名师在课堂上不慌不忙地让学生分类, 是因为在他心中有个理念在支撑着, 那就是学生一定要有所发展, 因为在该名师看来, 让学生分类是必须的, 相信学生有能力并且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 学生一定能从最简单的一个条件入手, 然后过渡到三个条件……在该名师的心中, 这个过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分类思想, 因为其知道这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必备素质, 这就是名师所站立的高度与普通教师的不同之处。

篇4: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

一、做一个执著的小学语文老师

镇江市是名师的摇篮。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来自镇江,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来自镇江丹阳。这次来送培的老师也都是大师级的专家。看了送培专家、授课教师的简介,他们个个都是硕果累累,真得让人“垂涎欲滴”。但光环的背后,他们又是付出了比我们多几百倍的执著与努力。陈跃红校长每节课都写教学反思,年复一年,让我很震惊。一位老师是否能优秀,首先不在于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执著的信念和职业的坚守。

二、做一个有特色的小学语文老师

我不赞成学校课堂教学搞什么模式,什么一校一课,千人一课,但每位老师的课堂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色,把这个特色做到极至,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这次活动共有七节课,每节课都有各自的特点。阜宁实小王海文校长与黄冬琴校长所上的《清平乐 村居》可以说是同课异构。他们展示了不同的风采。王海文校长的书法、写作在阜宁是赫赫有名。他的课大气、厚重,他的课就像一个厚实的壮汉。黄冬琴校长则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她的课款款而来,似春风拂面。大家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黄校长教学生读“溪上青青草”,教的很有味道。大家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让王海文校长用黄校长的教案再来上《清平乐 村居》会是什么效果呢?所以我们的课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磨练自己的特色,让它发扬光大。

三、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 教学生投篮,却不让学生摸篮球,教孩子游泳,却不让孩子下水。这道理很简单。那我们教学生语文,不让学生去实践运用语言,能学好语文吗?正如徐梦吟老师昨天所说,语文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应该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实践出来的。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内容”,让学生得意,也要关注“形式”,让学生得言、得法。这次送培活动的七节课,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如余浩老师在《问路》一课中让学生向台下的听课老师问路,沃国强老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让学生补写作者回到住地后的想法,黄玉红老师在执教《黄鹤楼送别》中让学生想像说李白的话等等,每节课教者都注重了让学生触摸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备课时,上课时,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习惯。

四、做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

篇5:省名师送培团学习心得

----参加省“名师团送培”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学习小结

5月9-10日,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名师团送培”2014灌南县小学语文老师培训活动,这次观摩活动,聆听了三位名师执教的精彩课堂教学——《黄鹤楼送别》与五位专家的讲座,收获颇多。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名师的无穷魅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亟待学习提升。下面就这次培训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学无止境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高子阳老师说的:世界上最好的玩具是图画书;世界上最好的玩伴是桥梁书;世界上最好的游戏是阅读;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写作。人类有那么多的书,不让学生大量阅读是成人之罪,我们不仅要孩子提供阅读的机会,自己更要成为阅读的楷模。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

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可以使人美丽,使人有灵气,使人有张力,有魄力。一切智慧都来源于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二、方法指导,关注积淀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聆听三位名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一课中,他们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从写字、阅读、分析、写作能力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文包诗的学法,层次分明、耐心指导,以读悟情,以情促读。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让课堂疏密有致,灵动自然。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就像全柳芳提出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还原课堂的本真,合理引导,以简驭繁;形成经验,习得方法;以情激情,滋养心灵。让学生触摸文字、章法和思想,在体验中内化。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薛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

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关注学生的语言积淀,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师生和谐,教学互动

薛丽芬老师讲的最精彩,她的口才,真的像奔涌的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薛老师提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一定要有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学习新的可行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篇6:名师送培心得体会(精选)

蒲河九年制学校

杨群喜

10月18日至10月19日,我参加了北京名师支教宁陕培训活动,聆听了二位数学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使我深受震撼,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新理念,新思路”带给我心灵的冲击。同时我还领略了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从名师专家的授课,以及专家的专题讲座中,使我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名师的课,展示了新版课程标准的新视点,刘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名师把讲解动作要领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一个个知识难点,变成了小游戏,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课堂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同时课堂上将“点拨”、“引导”留给了老师,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使我感受到名师对课设计之妙,钻研之深。

3、倾听了汤丰林教授的专题讲座“师生共同成长的心理基础”,第一:教师的目标:助—自助—助人—自助,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及规律。第二:教师的自主成长,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七项职业准则,快乐心情三部曲。汤丰林教授平易近人,求真务实,渊博的学识,和谐的语言,他教会了我们如何选择,如何行动,如何生活,快乐的工作。听了北京专家高萍的讲座《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六步法”》,1、创设学习活动情境。

2、提出开放性问题。

3、提出探究要求。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搜集资源。

5、教师暴漏资源,组织研讨。

6、总结归纳,练习。如何使学生“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给我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篇7:省学前名师“送培下乡”培训心得

奎洋中心吴秀月2012.11.10

省学前教育名师“送培下乡”第一站在南靖县开展,此次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省学前教育名师“送培下乡”的听课活动,在这期间,我们听了中班韵律活动《数青蛙》、体育活动《小青蛙跳跳跳舞》和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等。课后组织听课教师们进行了精彩评课,这些课都各有所长,让我明确了幼儿园应如何教学,对此次活动,我感受颇多,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所得和自己在平时教学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爱心是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尤其是幼儿教师。从沈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她那颗深爱孩子的心。在两堂的观摩课中,她一直保持着亲切友好的微笑,时刻关注着孩子,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并能及时回应孩子的言行举止,用眼神、肯定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在老师创设的温馨环境中学习,身心舒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旁听课的我们都感受到了沈老师那颗爱孩子的心,可见那爱,爱的深沉,爱的真切。

二、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这次听课活动中,两位老师能够很好的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牵引到教学环节中,帮助孩子学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获得相关知识。并且善于运用游戏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天性爱玩,游戏在一个程度上大大吸引了孩子的兴趣,探索的好奇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符合了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玩中学,学中玩”。

三、巧妙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许多老师都头疼于在上课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教材,从这几堂课中,我们看到了钟老师将传统游戏很自然的融入教学环节之中,课件制作精美巧妙,善于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沈老师将材料巧妙结,用绿色荷叶简单粘贴在小蓝子上,让老师省去了需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教具,并能够多次运用材料,增加材料使用的有效性。

四、不做一名“包办”的老师

社会的趋势使然,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已动手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做包办的老师,能让孩子动手的,尽量让孩子自已去做。例如,沈老师在上中班体育活动《小青蛙跳跳跳舞》时,就注重让孩子参与场地布置,既增强了孩子参与兴趣,又提高了孩子动作能力的发展。

篇8: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22日,我有幸在龙海市九湖中心林下小学参加了漳州市“柯智勇品德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活动,一天下来我们聆听了两节来自不同老师的课堂教学和两堂生动精彩的名师讲座,真是受益匪浅,颇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现在结合自己平时对品生品社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品德课堂的气氛应当是和谐的、民主的,学生的学习应当是轻松的、愉悦的。

这两节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一改过去的单纯说教,成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孩子的学习生活出发,以活动、游戏为载体,引导孩子们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来自漳州实小的陈小燕老师的《规则在哪里》,陈老师在上课伊始与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是孩子们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着陈老师以“掰手腕”的游戏导入新课内容——“规则”,课堂上争先恐后发言的童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真诚的回答时时博得听课老师会心的笑声。而来自九湖中心的林少清老师则是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导入新课《我们的母亲河》。老师亲切的话语和巧妙地课堂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洋溢在课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进程中,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真正学有所获。整个课堂让人感觉轻松自然、水到渠成。

二、课堂教学的新策略,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纵观两位老师的课堂,没有以往板块式的结构程序,而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组织游戏,开展活动,在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中

获得知识。如:陈小燕老师通过收集校园各处的图片,引导孩子们在身边找规则,是孩子们对新知的理解更加直观,感悟更深,我想,这便是使我们的品德课回归了生活,使教材的内容“活”了起来。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孩子生活的其他空间,扩大了教学外延,将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说到使品德课回归生活,唐楚璇老师在讲座《有效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的实践》中提到了“把握课堂动态,捕捉生成资源”以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本土德育资源”这两点也让我颇有感触,我想,充分挖掘孩子们熟悉的本土教学资源,开展实践,可以使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这样,课堂教学就真正实现了活动性、开放性。

三、关于“片段教学”的新认识。

在这次活动中,另一个亮点就是连碧红老师的讲座《片段教学若干问题探索》。连老师的讲座使我对片段教学有了更深更正确的认识。连老师不仅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片段教学以及怎么掌握片段教学,而且还亲身示范了一段精彩的片段教学,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片段教学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教师,在进行片段教学时,要做到“座中无童子,处处有学生”。

篇9:2017江苏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实践,在坚持中前行

2017年10月19日至22日我到西安文理学院大礼堂参加了“2017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之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甘、晋三省优秀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观摩研讨会。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2017年“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数学活动第一日

张小刚的《数字编码》一课,课堂构思巧妙,特点鲜明:一是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他的课堂将传授知识与启迪智慧有机结合起来。他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层层设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数字编码的完整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一课将我们的会场推向了高潮,他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动的引导、平等风趣的对话,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在操作中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在质疑中提升对三角形的认识。他在课堂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前,老师在后”,整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学习热情高涨。这样的教学使原本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

精彩的观摩课结束后,黄老师做了题为《“一眼看透一节课”——基于结构化思维的画图注解备课法》的微专题讲座,黄老师让一部分教师坐在舞台上,与大家现场提问,模拟互动,亲自示范,让听课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他的教育理念。他教会老师课堂倾听的技巧,该如何对学生回答做出有效回应;他带领全场教师用肢体动作去表示三角形的高、方程等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习者大开眼界:他指导听课教师学会研读教材,采用“圈”“理”“拎”的方式,学会描绘教学结构图。黄老师告诉大家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甘肃优秀教师王瑜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确定位置》一课,她从本校特色乐器“陶笛”引入,精当选择素材,大胆设疑,注重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将“第几列第几行”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从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都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

陕西优秀教师王媛媛老师执教五年级《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拼摆三角形的规律,王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三角形”,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小棒的个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王老师注重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她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方法,在生生交流中不断修订,逐步完善,让全班学生体会多视角思考问题,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王欣老师的《分物游戏》,王老师创设了孩子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情境,带着学生很快进入学习。她组织学生通过多次实践操作,注重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比较分到的结果,鼓励学生去描述分到的结果。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王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甘肃和陕西的优秀老师公开课结束之后,由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任院玲老师对下午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灵活的教学方法、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都给与会专家和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老师肯定了上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分别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点评,任老师评价她们“没有大腕儿的华彩与绚丽,更多的是家常的平实与自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风采,却展示着同样的教育追求。整个评点过程,让展示的老师及听课教师从中受益匪浅。

2017年“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数学活动第二日

陕西省高级教师、首批省级优秀学科带头人庄孝成执教六年级《生活中的比》一课。课堂设计巧妙,特点鲜明。一是提供多种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并理解比的意义和过程。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充分借助自主学习提纲,让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分享。他的课堂将传授知识与启迪智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看图找关系》一课,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他以细腻灵动的引导、平等风趣的对话,构建了“学导课堂 深度学习”课堂,课堂教学“简约而充满灵性”。他在课堂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前,老师在后”,“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让我们感受到“蕴育儿童智慧生长的数学教育”。

上午的点评互动环节由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课程室主任张炳意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开放自主的课堂、灵动的的教学方法、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都给与会专家和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主任分别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点评。

山西省特级教师苏振希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掷一掷》一课,课堂构思巧妙,特点鲜明,整节课在游戏中展开。苏老师在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中,在游戏活动中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苏老师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经历了操作、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探讨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苏老师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不仅获得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基本技能,还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甘肃省名师马海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教学在和谐的环境中展开。亲切、温和、美丽的马老师和孩子们在和谐的氛围中经历了确定位置的学习旅程。马老师联系学生的位置,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位置,体会数对表达的简洁性。在练习环节,把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放飞了孩子的个性。“爱与美”是这节课的主旋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优化》一课,体现了“趣 实 精 活”的特点。徐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激情四射的老师,他和孩子们一起,在表演、参与、表达、思考、猜测、验证中学习,利用经验的叠加感悟数学的魅力。从经验到规律,从方法到思想。在问题中引发思考,在质疑中解决难点。整节课“欢声笑语绕课堂,潜能激发趣味浓 ”,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创造之美。

课后徐长青老师做了题为《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论述》的讲座,他指出简约:约而简。重于约,而形于简;始于约,而成于简。约,是能力,是内涵。简。是水平,是外延。简约就是复杂性思考后的简单呈现。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浅出的让老师们理解简约教学的魅力,精彩的讲座博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下午的点评互动环节由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杨淑萍老师对下午的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课堂、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杨老师指出,一节好课,从学生层面要体现:有兴趣、能自主、会思考。从老师层面体现:有引领、有提升、评价多元。2017年“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数学活动第三日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郝振华老师执教五年级《百分数》一课,幽默风趣的郝老师创设了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整节课孩子们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展示生命的活力。郝老师在让学生介绍家乡特色和欣赏大美陕西名胜古迹的视频中展开本节课的旅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热爱家乡之情,让我们身为陕西人感到骄傲。从学生身边的素材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开放练习,使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逐渐变宽、变深、变清----名言激励,让学生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情感。这节课的设计别具一格,脉络清晰。在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探讨,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郝老师的大课程观为孩子们的学习带来新体验,让我们感受到魅力老师的魅力课堂,感受到极具温度的数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练习课》,别具一格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严谨风趣的刘老师和孩子们在和谐开放的氛围中经历了学习的螺旋上升。让孩子们在有层次的练习中感受审题要细心,推理要耐心。在课堂上,刘老师对孩子多元、风趣、有明确指向的评价,既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使教学更为流畅。在数学课堂上,刘老师介绍“审”字的由来及“审”字背后的文化知识,让我们感受到学科整合后的无痕教育。在课堂上,刘老师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领学生向高阶思维发展。刘老师对课堂细节的关注,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传递的是一种浓浓的情感,积累了满满的能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完美的落实。

课后,刘德武老师做了题为《练习的层次感与思维性------练习设计的自我剖析》的专题讲座。讲座首先阐述了练习的三位目标:知识性目标、思维性目标、情感性(趣味性)目标。其次结合具体实例,在严谨有深度的分析中,让老师们明确了设计练习要有层次、有思维含量、有拓展意识。练习题的设计做到:常规性描述、扩展性描述、逆向性描述、在量与单位的关系中描述。精彩的讲座,博得了与会老师的阵阵掌声。

随后,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教室主任潘燏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潘主任指出,两节课整体呈现了:设计有思想,内容有内涵,教学有特色,全程有亮点。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两位老师把数学学习内容和抽象的数学知识借助生活情境引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课堂教学主线清晰,围绕练习的层次性展开教学。郝老师的课紧扣百分数知识主线,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感知、体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建立在直观感受上,用数学化的练习设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刘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思想,围绕审题和推理这两个关键点,整合教学内容,反映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和深入性,让二年级学生有思考、有思维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两位老师聚焦核心素养,把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学生思维、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方面有机结合,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语言、教学艺术、教学风度极佳,彰显了数学教育的魅力。

名师的课堂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也是我所受到的启发。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三,“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

总之,专家们用他们的幽默与智慧,给我们展示的是他们的风采,是数学的魅力,更是一种学习的享受。他们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知识不再枯燥,让数学课堂变的丰富有趣!这些课下来,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在轻松氛围中让我们领略了他们教学的魅力,真是受益匪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让我们一起行走在教育大道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唐亮

上一篇:银行消防安全制度范本下一篇:榜样—引领党员干部前进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