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

2024-06-14

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共5篇)

篇1: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

《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试行)》

宿松县人民政府令

第1号

《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试行)》已经2007年11月22日县十四届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县 长:张小青

二OO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行政责任制,促进行政首长恪尽职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政府对县政府各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乡(镇)政府的乡(镇)长(均含主持工作的副职)的行政问责,适用本办法。

县政府各部门包括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组成部门、县政府直属机构、县政府部门管理的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问责,是指县政府对县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政府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以下统称行政问责对象),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造成行政工作贻误或损失,给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责任。

本办法所称不履行法定职责,包括拒绝、推诿、放弃、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四条 行政问责对象应当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和县政府依法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行使权力,认真完成县政府交办的特定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五条 行政问责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遵循有错必纠,过错与责任追究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问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责任意识淡薄,致使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1、在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事关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时刻,拖延懈怠,推诿敷衍,未及时尽可能地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

2、虚报、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或重要情况、重要数据的;

3、组织大型群众性活动,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

4、对涉及群众合法利益的问题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能够解决而不解决,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5、未按规定制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发现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生产安全隐患而未采取处置措施,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执行不力,效能低下,致使政令不畅或影响县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的行为:

1、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或者上级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不落实或者拒不执行的;

2、对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目标分解任务及签订的责任状任务无正当理由未按期完成的;

3、经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或一个时期内县政府中心工作应由其承担的任务,因工作不力未完成的;

4、未认真执行县政府的决策、督查事项以及交办的工作任务,影响政令畅通和县政府全局工作部署的;

5、对县政府领导布置的临时性重要工作任务,消极对待、敷衍了事,不及时办理,贻误工作的;

6、对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不认真办理、不答复,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

7、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权限或程序,决策不当,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或重大损失的行为:

1、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失误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2、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或专业性较强的事项未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的;

3、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未按规定事前向社会公布,或未经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公开听取社会意见的;

4、因决策问题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或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

5、采取的行政措施违法或者工作方法严重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的。

(四)在经济活动中造成政府形象受损害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

1、在招商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中,违反法律、法规或县政府有关政策规定,承诺优惠政策或给予信用、财产担保的,或者不守诚信,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严重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2、违反规定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造成资金损失或者国有资产流失的;

3、截留、滞留、挤占或者挪用财政资金或政府代管资金的;

4、在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资源项目招投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活动中,违法违规操作的;

5、在资金融通或其他市场经济活动中有非法干预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五)治政不严,监管不力,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1、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与上位法或上级规范性文件、政策相抵触,内容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2、行政效率低下,工作态度生、硬、冷,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

3、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本单位工作人员多次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其他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4、授意或指使单位工作人员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从事违法、违纪活动的;

5、对所属单位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予以包庇、袒护、纵容的;

6、利用权力或地位影响为本人、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亲属谋取利益的。

(六)在所负责的工作或管辖的范围内不严格依法行政,造成工作秩序混乱,贻误工作或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的行为:

1、无法定依据或超越法定权限违规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或对符合法定行政许可条件者不予办理,或者违法收取或减免费用的;

2、未按法定职责、权限、程序和事实实施行政执法检查或行政处罚,或者擅自变更检查范围、处罚幅度的;

3、无法定依据、违反法定程序或超过法定时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占用、丢失、侵吞、毁损被扣押、封存财物的;

4、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拒绝受理或不予答复,不按照规定转送复议材料,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或办理案件中徇私舞弊的;

5、无正当理由不受理对行政违法、行政不当行为的投诉、举报,对应当追究责任的行政行为不作处理的。

(七)行政问责对象本人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或者举止不端庄、言行不检点,有损公务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八)县政府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县长发现行政问责对象有前述情形之一,或根据下列情况,可以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一)上级机关的指示、批示;

(二)县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的问责建议;

(三)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问责建议;

(四)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政务督查机构的问责建议;

(五)工作考核结果或者政风、行风评议结果;

(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问责建议;

(七)新闻媒体等宣传舆论渠道反映的材料;

(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附有相关证据的举报、控告等。

第八条 问责程序启动后,县长或县长委托的副县长可以责成行政问责对象当面回报情况。

县长或县长委托的副县长听取情况回报后,认为行政问责对象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且事实清楚的,县长可以直接决定提交县政府有关会议讨论,研究追究责任的方式;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可责成县监察机关或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调查核实。

第九条 县监察机关或联合调查组根据县长的指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调查工作。

被调查的行政问责对象应当配合调查,并有权陈述和申辩;必要时应及时采取整改方案纠正错误或改变工作不力的局面,尽量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

第十条 行政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调查人员办理行政问责事项与本人或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一条 调查组在法定期限内完成调查,应当向县政府提交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一)行政问责对象不存在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情形或情节轻微的,应向县长提出终止问责的建议;

(二)行政问责对象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向县长建议具体追究行政责任的方案。

第十二条 县政府接到行政问责调查报告后,应当及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作出是否问责的决定。

第十三条 县政府对行政问责对象的处理决定应当由县监察机关送达其本人,同时告知作出问责批示或者提出问责建议的单位或个人。

决定追究行政责任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应当载明行政问责对象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依据和具体方式,并告知其申请复查、复核的权利。

第十四条 行政问责的方式为:

(一)诫勉;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过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道歉;

(五)取消或建议上级机关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或收回已颁发的荣誉或奖励;

(六)停职反省;

(七)责令辞职;

(八)建议免职。

前款规定的方式,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其中,诫勉是指县长或受县长委托的副县长对行政问责对象予以批评、教育,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等;采用前款第(六)、(七)、(八)项方式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第十五条 行政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法违纪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该行为涉嫌犯罪的,有关机关应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行政问责对象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等行政处分的,县政府仍可以决定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方式追究其责任。

第十七条 行政问责对象对问责处理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申请复核或者申诉。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八条 对县政府部门和乡(镇)政府其他负责人的行政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篇2: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

第233号

《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已经2011年5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行政问责情形

第三章 行政问责方式和适用 第四章 行政问责程序 第五章 复核申诉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行政人员依法履行行政职责,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下统称行政人员)不履行、违法履行、不当履行行政职责,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行政问责工作。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行政问责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 市和区、县监察机关在行政问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一)指导、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问责工作;

(二)研究行政问责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相应建议;

(三)负责受理、调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问责案件,并提出处理建议;

(四)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行政问责的处理情况;(五)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行政问责工作。

其他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监察、法制、人事等部门或者机构在行政问责工作中的职责,负责受理投诉、控告和检举,开展调查,提出拟处理意见等工作。

第五条 行政问责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权责统一、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市监察机关报告行政问责工作情况。

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定期向区、县监察机关报告行政问责工作情况。

第七条 行政人员应当依法行政,自觉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的决定、命令、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察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对行政人员进行有关建设法治政府知识的培训。

第二章 行政问责情形 第八条 行政人员有下列应当履行而未履行行政职责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进行行政问责:

(一)对依申请、请求、申诉的行政行为,未按照规定受理、审查、决定的;(二)未按照规定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的;(三)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未制止、纠正的;

(四)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行为,未予处理的;(五)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后,未按照规定调查、处理的;(六)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法定职责,而未履行的;(七)行政相对人询问有关行政许可、行政给付条件、程序、标准等事项,拒绝答复的;(八)未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行政诉讼应诉职责、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职责,损害政府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

(九)未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告知义务或者保密义务的;(十)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不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

第九条 行政人员有下列违法履行行政职责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进行行政问责:

(一)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的;

(二)无依据实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行政行为的;

(三)违反规定的步骤、顺序、方式、形式等规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四)超过法定时限或者合理时限履行职责的;(五)超越法定权限实施行政行为的;

(六)隐瞒、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行政征收征用款物的;(七)违法查封、扣押、没收、征收、征用财物的;

(八)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或者违反规定使用执法证件的;

(九)违反规定乱收费,或者要求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以及承担其他非法定义务的;

(十)违反规定制作法律文书、使用票据的;(十一)违法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履行职责的;

(十二)实施行政行为无事实根据,或者主要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的;(十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违法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

第十条 行政人员有下列不当履行行政职责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进行行政问责:

(一)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的;

(二)对于明显相同情况的相对人不同对待,歧视特定相对人,或者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采取的行政方法、手段明显失当等滥用自由裁量权履行行政职责的;

(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不当履行行政职责的情形。第三章 行政问责方式和适用 第十一条 行政问责的方式为:(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二)责令道歉;(三)通报批评;(四)行政告诫;(五)停职检查;

(六)调离工作岗位;(七)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八)免职。

行政人员有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违纪情形,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处分的,不得以前款规定的行政问责方式代替行政处分,也不得以行政处分代替前款规定的行政问责方式。

第十二条 对应当问责的行政人员,应当根据其行为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情节轻重,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道歉、通报批评处理;(二)情节较重的,给予行政告诫、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处理;(三)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免职处理。

给予行政告诫、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免职处理的,可以同时适用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道歉、通报批评。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一)拒绝改正错误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碍行政问责工作的;(三)对投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打击报复的;(四)一年内被给予行政问责两次以上的;

(五)在两人以上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六)其他按照规定应当从重处理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理:(一)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三)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的;(四)其他按照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理的。

第十五条 行政人员有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行政问责。

行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情形,但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不予行政问责。

第十六条 行政人员实施行政行为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行政人员应当执行该决定、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行政人员不承担责任;但是,行政人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行政行为的,主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协办人员承担相应责任;责任无法区分的,共同承担责任。

第十七条 行政人员有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违纪情形,受到行政问责,所在单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不得以对行政人员的行政问责代替单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对行政人员的考核、任用、奖励、表彰应当考虑其被行政问责的情况。受到行政问责的行政人员,取消当年相关的考核评优和评选先进的资格。第四章 行政问责程序 第十九条 对下列途径发现的行政人员应当行政问责的线索,按照管理权限初步核实后,对需要行政问责的,应当进行调查:

(一)上级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的监督、检查;(二)监察、审计、法制等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三)本单位的内部监督、检查;(四)行政诉讼;(五)行政复议;

(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诉、控告、检举;

(七)公共媒体披露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且确有证据的报道;(八)其他途径。

第二十条 行政问责案件,应当自决定调查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行政问责案件,应当直接作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 调查行政问责案件,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调查处理行政问责案件,应当听取被调查的行政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予以记录。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参与行政问责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与被调查的行政人员是近亲属关系的,或者与被调查的行政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调查的行政人员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其回避。

行政问责决定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行政问责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其他调查、处理人员的回避,由行政问责决定机关负责人决定。

行政问责决定机关或者行政问责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发现调查、处理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可以直接决定该人员回避。

第二十三条 调查终结,应当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拟处理意见,经行政机关的监察(包括派驻监察机构)、法制、人事等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提交行政机关领导成员集体讨论后,作出给予行政问责、免予行政问责或者撤销行政问责案件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二十四条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给予行政问责的,应当在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书中载明下列内容:

(一)受到问责的行政人员的姓名、职务、级别、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二)违法违纪事实;(三)处理结果和依据;

(四)不服行政问责处理决定的复核、申诉途径和期限;(五)行政问责决定机关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第二十五条 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书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受到问责的行政人员,并应当及时函告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有关机关要求处理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名投诉、控告、检举的,应当书面告知其处理结果。

行政问责处理决定应当在一定范围公开,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政问责案件的处理决定,一般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问责的行政人员已调至其他行政机关工作的,原所在行政机关可以向其现任职行政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其现任职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第五章 复核申诉

第二十七条 受到问责的行政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作出该复核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复核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申诉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诉之日起6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和原处理机关;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原问责处理决定。

受到问责的行政人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被加重处理。

第二十九条 申诉受理机关审查认定原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处理决定书后15日内予以纠正。

第三十条 经复核、申诉认定行政问责处理决定错误,对行政人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原处理机关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补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对经市或者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人员予以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去领导职务、免职处理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篇3: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

关键词:依法治国;行政问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行政問责制

1.行政问责制的内涵

行政问责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为了维护行政秩序、提高行政效率、避免行政失误、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由行政机关监督部门、社会公众、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行政行为、行政权责等进行监督和追责的行为。

行政问责的主体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异体问责是政府行政问责社会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从行政问责的客体来看,主要是指“向谁问责”、“问谁的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定是行政问责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行政问责的范围,主要包括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等。

行政问责的程序,指的是“如何问责”。从当前我国政府行政问责的程序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常态化的听证质询,二是行政追责,与之相伴的包括监督、调查和权利救济。

行政问责的结果是依据行政问责的具体事实,根据问责程序的相关规范性要求,依法追究行政问责客体的责任,包括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等。

2.行政问责制的功能价值分析

从行政问责制度的功能价值来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具有监督与纠偏功能、惩处与教育功能、引导与评价功能。

(1)监督与纠偏功能。在行政问责的制度设计中,监督和纠偏是其所具有的两大基本价值。一方面,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行政权利直指民生,乱作为、不作为都是对权利本身和受益者的伤害,行政问责将常态化的权力运行监督和即时性的权利责任追究相结合,权责明确。另一方面,行政行为的过程性因素繁多,行政目标的期望设定与预期构成不尽相同,常态化的行政问责机制对行政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质询和改善,能够起到纠偏的实效。

(2)惩处与教育功能。惩处与教育功能是行政问责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价值。对于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中的失误,在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同时,行政决策者在做出决定之前理应进行理性和全方位的考量论证,对于决策失误,决策者应当承担因决策不力带来的损失,这就是行政问责的惩处机制。同时,通过设立行政问责制,将惩处功能引入到该机制的内在逻辑中,对于类似行政行为起到一定的宣传督导和教育功能。

(3)引导与评价功能。行政问责制的另一个功能价值在于引导和评价。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失误的责任归属在于政府机关及其负责人,行政问责制度的设立能够正确引导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避免失误,朝着最大公益性的方向出发。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评价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依法治国视域下行政问责制度存在问题及新要求

从我国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长效型的行政问责机制,问责督查制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动态化的行政问责机制有效的保障了行政问责效力,同时,进一步拓展行政问责的范围,由同体问责向异体问责转变,行政问责文化体系逐步完善,对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问责进一步强化,行政问责的程序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规范性条例的形式推动了政府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化和执行力,有效的保障了行政问责的效能。

1.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逐步建起了相对完善的行政问责制,从行政问责的实施和保障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制、程序、方式、范围和思想层面。

(1)法制层面。依法行政和行政问责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自2003年“非典”以来,相继出台了多个行政问责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等,行政问责制度也从起初的追究重大安全事故拓展到了追究滥用行政职权和行政不作为的责任。但从立法形式来看,有关行政问责制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尚未建立,法律位阶低、问责标准不统一、惩处力度不一致等影响着行政问责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从当前现有的问责规范文件来看,违法违纪的行政处分所占行政问责比例大,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行政问责制未建立。

(2)程序层面。问责程序是行政问责制得以有效性实施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行政问责的实现需要法律层面的程序性规定,通过“法律程序问责权力”①,而从当前的问责程序来看,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权力问责权力”,这就大大增加了行政问责的随意性。与此同时,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程序的制度设计来看,缺乏可操作性,笼统的问责程序抑制了行政问责的执行力和生命力。

(3)方式层面。行政问责的方式既包括主体问责也包括异体问责,但关键在于异体问责②。异体问责是由行政机关以外的问责主体,包括人大、新闻媒体、检察机关、审计机关、第三部门组织而组成的问责主体。这种行政机关外部监督问责主体有效的保障了行政问责的有效性。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的方式来看,大多数是行政机关体制内“自上而下”的同体问责形式,人大问责、司法问责、新闻媒体问责受到制约,问责方式不完善。

(4)范围层面。行政问责制度的范围指的是对问责客体的哪些行为问责,即“问什么”。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范围来看,主要集中于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问责,而对于关涉范围更加广泛、社会公众利益需求指向更加明确的行政效率、行政不作为、用人不当、决策失误等的问责相对较少。同时,行政问责的范围缺乏统一的标准,问责范围的规定笼统模糊,缺乏具体操作性,制约了行政问责应有的效果发挥。

nlc202309040631

(5)思想层面。行政问责的行政文化和政治氛围对于行政生态环境中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自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对匮乏,公务员队伍中的行政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亟待提升,问责势必会关涉到“人”,加之法制意识和政治民主意识的缺乏,使得行政问责男贯彻、难执行。

2.依法治国对行政问责制的新要求

法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国对政府行政问责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依法制约和防止权力滥用的系统性、全方位、无缝隙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行政机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政府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界限,以提高行政效率主要抓手,面向普遍的、大众的、最为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法律体制,明确行政问责的方式、范围、程序规范、承担后果,推进行政问责体系的规范化、统一化建设,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依法治国视域下的行政问责制需要严格的法律规范、严密的制度保障、严苛的执行力度。严格的法律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的立法保障,提升立法位阶,改变原有的“权力问责权力”的问责机制,重新构建新型的“立法程序问责权力”的问责机制;严密的制度保障需要理性规划和确定行政问责的方式、范围、程序、应承担后果,严格遵照行政问责制度进行问责,保障行政问责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有效性;严苛的执行力度需要构建行政问责制的配套措施,通过政府绩效评价制度、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等方式增强行政问责的执行力,同时,通过深化政务公开透明制度、增强行政问责文化体系建设巩固行政问责制的实施。

三、依法治国视域下行政问责制度创新与优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行政问责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统一完善的行政问责机制需要从完善问责主体、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增强问责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

1.完善问责主体

完善问责主体是依法治国视域下政府行政问责制度创新和优化的重要保障。问责主体包括主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需要进一步规范同体问责,更为重要的是拓宽和强化异体问责。

(1)规范同体问责。同体问责事行政问责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了执政党的问责,行政官员自身问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专属、权属问责三类③。规范同体问责就是改变原有状态下同体问责不及时、走过场等现状,充分发挥同体问责的洞察力和适应性,在程序上加以完善,在制度上增强配套措施建设,转变同体问责主体的思想观念,增强行政责任感。同时,为了改变同体问责不作为的行政问责现状,可以考虑将问责不作为纳入到行政考核中,以激发和促进行政問责主体的问责主动性。

(2)强化异体问责。完善问责主体的关键在于强化异体问责。异体问责指的是人大、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及公众尤其是第三部门组织对于政府的问责,相对于同体问责,它是一种由外部主体所构成的监督和问责。就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情况来看,行政问责制几乎都是按“自上而下”的体制运作的。第一,完善人大代表问责制。通过法律的形式制定人大代表问责制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代表公示制度和议案、建议、意见、批评采纳的财政补贴制度,以有效地以量化形式,客观、公正地达到对人大代表的问责目的,促使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第二,完善民主党派问责制。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具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功能,因此,民主党派理应成为行政问责的发起主体,提供线索和来源,接受民主党派的问责和监督。第三,完善司法机关问责制。法院、检察院在审理自身管辖范围内的案件时,如果发现行政官员应当被问责,可以通过向问责决定主体提交司法建议书的形式提出问责建议。第四,完善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问责。公共行政管理处理的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公共利益,决定了公共行政过程就是参与过程。从问责制的实施来看,由于政府责任是公共责任,公共责任的审查和追究就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公众是最终裁判者。第五,应完善相关制度,保证公民及低层官员能够参与到问责制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监督官员职责的实施、审查官员责任履行结果动议对官员责任的追究、决定对失职官员处罚。由于参与是否有效,涉及到公民掌握的资源参与意识、参与渠道等方面的因素,目前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在一些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建立公众评议行政机构及其人员的评议制度,吸收公民参与官员的问责过程,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政府部门。

2.明确问责范围

明确问责范围是依法治国视域下行政问责制度创新和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问责范围的确定不可能通过一一列举的形式使其详尽,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框定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

(1)问责范围确定的原则。首先,问责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有限性的原则。所谓有限性就是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问责的范围必须与其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存在一致性,不能无限制扩大问责范围,同时,在法律的要求下,结合具体情况,使得免于问责的情形只存在于法定的抗辩理由。其次,问责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明确性的原则。问责范围的确定不能是模棱两可的,模糊笼统的问责范围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问责效果,相反还会基于行政机关免于问责的缝隙。因此,问责范围的确定要建立统一的普遍的标准,必要时通过列举的方式加以限定。最后,问责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一方面,可操作性需要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对于同一种行政行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需要实行一致的裁量标准。

(2)问责范围内容的倾向性调整。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范围来看,主要集中于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问责,而对于关涉范围更加广泛、社会公众利益需求指向更加明确的行政效率、行政不作为、用人不当、决策失误等的问责相对较少。因此,从问责范围内容的倾向性来看,需要向行政效率、行政不作为、用人不当、决策失误等具体的、与社会公众关联更为密切的内容倾斜。

nlc202309040631

3.规范问责程序

政府行政问责制只有在法定的程序框架范围内运行才能起到良好的问责效果。完整的行政问责程序包括问责启动程序、问责调查程序、问责决定程序、问责申诉程序。

(1)问责启动程序。问责启动程序是整个行政问责体制的开端,行政问责决定主体在对行政问责任人做出逻辑判断后,确定是否对其启动问责程序。问责启动程序同时有包括了依职权启动程序和依申请启动程序两种。

(2)问责调查程序。问责调查程序指的是在问责决定人确定启动问责程序之后,对行政问责责任人的行政行为等展开的调查,为了确保问责调查的公正性,需要充分听取问责相关人员的意见,包括问责发起主题、被问责人和被问责案件的相关人员等。

(3)问责决定程序。问责决定主体一般是问责委员会所属的人大常委会,其在对整个问责过程进行审议和充分听取被问责人陈述和申辩的基础上做出问责决定书。

4.增强问责保障

问责保障机制包括了问责的动态评价机制和问责文化体制建设。

(1)构建问责动态评价制度。过程问责制的立意,强调健全一整套全过程问责制度,在责任履行的每个阶段都要问责,问责内容与履责内容完全吻合,一一对应,使问责常态化"这样,问责制不仅具有监督与惩戒功能,而且具有了预警和纠错功能,能有效预防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因个别环节的疏漏而铸成大错,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是政府及行政官员的行为和业绩都要受到监督,必须公开自己的政治活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方法和工作绩效负责,接受来自上级和选民的评判,乃至罢免和起诉。必须建立一套职责明确、目标具体、评判有据、标准统一的行政问责制的动态评价系统。建立政府部门责任的动态评价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条件:第一,按照行政工作流程,建立职责相配、明确具体的过程责任制;第二,根据行政职责的目标性和过程性,健全与动态责任制相协调的过程问责机制;第三,问责必须与履责有机结合,使行政问责规范化、常态化。

(2)强化行政问责文化体制。行政问责文化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文化是行政问责文化存在的前提。如果公共行政人员具有充分的行政伦理责任意识,他就能够超越法律制度对他的职业责任的规定,在最充分履行职业责任的同时,使法律的不充分性得到补充,并提升法律责任。行政问责制须有良好的行政环境才能顺利运行。健康的行政文化可以增强行政主体的免疫力,提高其执政为民的自觉性,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推动政治进程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最终促进社会和谐。

四、小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性目标和要求,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政府行政问责制需要充分尊重法治理念,创新问责方式,以推进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创新和法治化进程。

注释:

①姚伟.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9

②黄枧,万泽民.试论我国依法执政条件下的行政问责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97-99

③厉俊.论我国行政问责立法的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方堃,冉鹏程.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行政纠错问责常态化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5(3)

[2]庞丽峰.着力提升行政问责效力[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1)

[3]王晓萍,李景春.政府部门责任的动态维度与过程问责制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

[4]段振东.行政同体问责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黄枧,万泽民.试论我国依法执政条件下的行政问责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97-99

作者简介:

陈鹏,山东青岛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管理系2013级行政管理二班学生。

注:本文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项目,项目编号:XYX201415。

指导老师:王怡然

课题主持人:陈鹏

小组成员:李嘉琦 王明好 陈楠

篇4:宿松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各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促进恪尽职守、依法检测,为服务对象和客户提供科学、公正、高效、满意的服务,根据《云南省质监系统行政问责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问责坚持权责统一、赏罚分明、责罚适当、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确保问责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条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各所、部门正副职负责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四条各所、部门正副职负责人对岗位职责内发生的应该问责行为承担直接责任;各所、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所管辖部门发生的应该问责行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章问责事项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

三、滥用职权、违规检测;

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

五、不求进取、平康无为;

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七、态度野蛮、作风粗暴;

八、铺张浪费、攀比享受;

九、暗箱操作、逃避监督;

十、工作不力、处置不当。

第三章问责方式

第六条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调整工作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劝其引咎辞职;

九、责令辞职;

十、建议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纯使用或并用。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按相应规定追究纪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条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九条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服务对象、客户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四章问责程序

第十一条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情形的:

一、上级机关的指示、批示和通报;

二、院领导以及综合部门在业务工作、纪律检查、政纪监督、法制监督、人事和财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服务对象、客户的投诉和举报;

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监督机关及司法机关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

七、巡视(巡查)、工作检查或工作目标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八、新闻媒体的报道;

九、本院干部、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

十、其他渠道反映的情况。

第十二条经初步核实,如反映的情况存在,由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办公室向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关于是否启动问责程序的建议。

第十三条由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启动问责程序。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办公室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被调查的行政负责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的有关规定,提请暂停其职务。

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的行政负责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如其成立,应当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第十四条调查组一般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书面调查报告,情况复杂的,经过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延长10个工作日。

调查报告包括问责情形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问责建议。

第十五条调查终结后,由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作行政问责决定。

第十六条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被问责人享有对所问责问题向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申辩、申诉的权利。

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或个人。

第十七条被问责的行政负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十八条院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撤消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篇5:吉林省行政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强化依法行政责任,推进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清廉政府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发„2010‟19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不履行、不当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三条 行政问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相结合。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四条 受到行政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省政府统一领导全省行政问责工作。乡(镇)以上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行政问责工作。

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受理、调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由本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问责案件。

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指导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行政问责工作,受理、调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当由本级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问责案件,并提出处理建议;监察机关派驻机构负责监督、指导驻在部门行政问责工作。

第二章 行政问责情形

第六条 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按照 “谁决策、谁负责 ”的原则,有下列违法违规决策或者决策失误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决策内容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或者与上级的决定、命令不一致、相抵触的;

(二)超越法定权限或者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的;

(三)依法应当决策而不作出决策或者不及时决策的;

(四)决策严重失误的;

(五)发现决策错误、失误或者失当,不及时纠正、改正或者调整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决策或者决策失误的情形。

第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不作为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不执行政府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二)对依法申请、请求、申诉的行政行为,未按照规定受理、审查、决定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行政管理服务对象执行法律、法规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未及时监督检查的;

(四)对履职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重大隐患等问题未依法制止、纠正或者处理的,或者不按照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

(五)不执行具有监督管理职能的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或者不采纳其提出的正确建议的;

(六)未依法履行职责,造成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责任事故,或者发生其他较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事故、事件、案件的;

(七)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事故处理未采取预防、风险处臵、应急管控等措施,导致事态恶化的;

(八)对公共资产、资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监管不力,导致管理混乱,或者发生违法违规问题的;

(九)不履行对社会、公众公开承诺的;

(十)其他不作为的情形。

第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乱作为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超越法定权限实施行政行为的;

(二)违反规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

(三)实施行政行为显失公正的;

(四)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五)违规委托、安排或者默许无行政执法资格主体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行为的;

(六)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向当事人提供违法活动实施条件或者创造特定环境,以引诱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七)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事故和其他重要情况的;

(八)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事故处理失当,导致事态恶化的;

(九)工作作风懈怠、工作态度恶劣的;

(十)其他乱作为的情形。

第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慢作为情形之一,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未能完成政府重点工作目标的;

(二)对应当履行的职责,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

(三)遇到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事故未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的;

(四)对违法违规行为、安全隐患等问题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五)其他慢作为的情形。

第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有下列落实内部监管职责不力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履行职责中的重大问题未及时研究、处臵、报告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健全或者依法公开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监管责任清单的;

(三)未按照规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的;

(四)未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履行行政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

(五)未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或者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的;

(六)向上级单位汇报、报告工作时弄虚作假的;

(七)对反映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履行职责中存在的问题,未按规定受理、调查、处理、回告的;

(八)泄露投诉、举报信息,或者压制、打击、报复投诉人、举报人的;

(九)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问题不依法追究责任,或者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和组织处理而不移送或者不及时移送的;

(十)对有关机关依法依规提请支持、配合、协助调查的事项不支持、不配合、不协助的;

(十一)抓作风建设不力,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分管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出,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二)其他监管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第三章 行政问责责任划分

第十一条 应当予以问责的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一)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二)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三)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第十二条 批准人批准的事项,导致行政行为违法、不当或者显失公正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因承办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者工作失误,致使批准人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导致行政行为产生不良后果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三条 承办人未经批准人批准,或者不按照批准人批准事项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行为产生不良后果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四条 因指令、干预,导致行政行为违法、不当或者显失公正的,发出指令、干预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负直接责任。

第十五条 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导致行政行为违法、不当或者显失公正的,行政首长负主要领导责任,持相同意见的人员负重要领导责任。

第十六条 因上级机关改变下级机关意见,导致行政行为违法、不当或者显失公正的,上级机关行政首长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本章所称批准人一般指行政首长。依照内部管理分工规定或者经行政授权,由其他人员行使批准权的,行使批准权的人员视为批准人。承办人一般指具体行政管理事项承办人员。

第四章 行政问责的方式和适用

第十八条 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问责,根据其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等因素,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

(二)情节较重的,给予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停职检查、调离岗位处理;

(三)情节严重的,应当引咎辞职,或者给予责令辞职、免职、罢免处理,符合公务员辞退规定情形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聘条件的给予辞退或者解聘处理。

前款问责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使用。

第十九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到责令公开道歉、诫勉谈话、停职检查、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罢免问责和引咎辞职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诫勉谈话问责的,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受到调离岗位问责的,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的,根据问责情形至少一年不安排职务,至少两年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职务。

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对行政机关的问责,根据其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等因素,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限期整改处理;

(二)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处理;

(三)情节严重的,给予责令公开道歉处理。

前款问责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使用。

对行政机关问责的同时,追究行政机关首长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受到责令限期整改问责的,在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时扣减评分;受到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问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问责处理:

(一)一年内被问责两次以上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行政问责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和证人的;

(四)拒不纠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

(五)有徇私舞弊、收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物、接受宴请、参加其提供的旅游和娱乐活动等行为的;

(六)其他按照规定应当从重处理的。

第二十三条 问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处理: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按照规定可以从轻处理的。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但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不予行政问责。有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情节轻微并主动改正的,可以免予问责。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对具体行政行为责任人进行问责:

(一)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未作规定或者规定不具体,无法认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责任的;

(二)因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行政行为产生不良后果的;

(三)工作范围内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等事故,责任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查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尽职尽责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情节较轻,是指给管理服务对象或者行政管理秩序造成一般损害,或者较小不良影响的;情节较重,是指给管理服务对象或者行政管理秩序造成较重损害,或者较大不良影响的;情节严重,是指给管理服务对象或者行政管理秩序造成严重损害,或者重大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 行政问责程序

第二十七条 对下列途径发现的行政问责线索,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由监察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受理并初步核查后,对需要问责的应当提出问责建议,经有管理权限的机关批准后启动行政问责程序:

(一)上级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政府的监督、检查;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要求;

(三)上级行政机关的指示、批示;

(四)监察、审计、法制等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本机关的内部监督、检查;

(六)行政诉讼;

(七)行政复议;

(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诉、控告、检举;

(九)公共媒体披露本办法规定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情形且确有证据;

(十)巡视、工作检查或者工作目标考核;

(十一)其他途径。

第二十八条 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者本行政机关负责人发现管辖范围内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应当予以行政问责情形的,可以直接决定启动行政问责程序。

第二十九条 由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决定启动行政问责程序的,由监察部门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审计、法制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或者直接决定启动行政问责程序的,由本机关相关机构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三十条 监察机关对问责对象的调查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执行。其他行政机关对问责对象的调查程序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执行。

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问责的依据应当告知问责对象,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问责对象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

第三十一条 经问责决定机关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对问责对象给予问责、免予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决定。在问责决定作出后15日内,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问责决定报送同级监察机关备案;对实名投诉人,应当告知其问责结果。

第三十二条 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三十三条 问责调查机关或者机构应当代问责决定机关拟定•行政问责决定书‣。

•行政问责决定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问责的行政机关名称、隶属关系和行政首长姓名、年龄、民族、政治面貌、职务、级别等基本情况,或者被问责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年龄、民族、政治面貌、职务、级别、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

(二)经查证应当进行问责的行为事实;

(三)问责方式和依据;

(四)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途径和期限;

(五)问责决定机关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第三十四条 问责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问责决定机关应当在作出问责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将•行政问责决定书‣送达问责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问责决定机关应当指派专人与问责对象谈话,做好其思想工作,需要进行工作交接的要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手续。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到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免职、罢免等方式问责或者引咎辞职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受到辞退或者解聘问责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问责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已调离的,问责调查机关应当向有干部管理权限的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第三十七条 问责对象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经济损失并涉及赔偿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给予赔偿。问责对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行政问责实行回避制度。参与调查人员与问责对象、投诉人有血缘、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申请。问责对象和投诉人有权要求行政问责调查机关行政首长回避。

第三十九条 行政问责调查机关行政首长的回避,由其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调查人员的回避,由行政问责调查机关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问责调查机关或者其上一级机关,发现参与调查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可以直接决定该人员回避。

第六章 复核申诉

第四十条 问责对象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问责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复核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收到•行政问责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第四十一条 作出问责决定机关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后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申诉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诉之日起6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四十二条 受理复核、申诉的行政机关审核后,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下列决定:

(一)原问责决定正确的,维持原决定;

(二)原问责决定所列事实不存在,或者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的,撤销原问责决定;

(三)原问责决定违反规定程序,影响公正处理的,重新调查或者责令原问责决定机关重新调查处理;

(四)原问责决定事实清楚,对问责行为的情节认定有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有误的,可以直接变更问责方式。

第四十三条 受理复核、申诉的行政机关应当将复核或者申诉的书面决定送达问责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并报送同级监察机关备案。

第四十四条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受到问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被加重处理。

第四十五条 问责对象受到错误问责的,作出问责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纠正;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在公布问责决定的范围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补偿或者赔偿。

第四十六条 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调查报告出现错误或者失误的,应当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追究政纪责任。

第七章 附

第四十七条 被问责行为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八条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中由行政机关以委任、派遣、提名等形式任命的人员和专职从事社会团体工作的行政人员,以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部门、中直驻本省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吉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上一篇:展望未来的句子有哪些下一篇:如何根据土壤特点合理使用化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