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2024-06-17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共6篇)

篇1: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开题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对课题《形态学可重构图像处理器的研究与设计》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已经掌握。工作安排合理,态度认真,目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开题报告符合规范格式,准予开题。

中期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的工作中能充分的分析课题任务需求,熟练掌握可重构系统设计要求,完成了整个系统功能设计,对系统的整体工作机制已经较为全面的掌握,并且完成相关形态学算法的实现与测试,所做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期间该生工作安排合理,学习态度认真,学术作风严谨,科研工作量较大,课题进展符合预期计划。

篇2: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开题报告评语:

该生在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对课题《拱桥平面内自由振动模型及特性研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已经掌握。工作安排合理,态度认真,目前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开题报告符合规范格式,准予开题。

中期考核导师意见

该生为人处世和善热情,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意志坚强。尊重师长,和同学关系融洽。学习上努力、勤奋,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锻炼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提升了自身素质 在硕士论文研究期间,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埋头苦干,努力钻研,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按照导师要求积极进行论文创作课题进展符合预期计划。

中期考核小组意见:

篇3: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关键词:开题,答辩,教育学硕士,学术能力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素质与人文情怀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对于丰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会对改革与发展国家教育的创新体制、培养大批高精尖的学术人才起到奠基作用。教育学研究性人才主要任务在于带着深刻的人文情怀发现现实中各级各类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与创新性人才上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揭示现行教育制度以及培养体制上的弊端, 反思影响人们教育与受教育行为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探讨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对策。顺利掌握这种学术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价值追求, 同时也是教育学学科对于其共同体的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 存在着诸如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模糊等一系列的问题, 反映了我们目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以及制度保障上存在有弊端。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而授予硕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因此,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比教育学本科生具有更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 教育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性学位, 因此它区别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有所区别的, 前者主要培养科学接班人, 后者以培养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员为主, 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所以, 教育学硕士学位相对而言更加强调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要求, 这种学术能力不仅要求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 也要求对教育问题的意识水平以及阐述、解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目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养成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到了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及答辩报告上。

1. 问题意识不清楚。

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 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 产生了认知冲突, 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 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地积极地思维, 直至问题解决。”[2]教育学的问题意识就是教育研究者对于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由来以及进化非常清晰, 在意识中相信自己能够设计出问题解决的策略。这里的“问题”是“problems”而不是“questions”。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过程反映了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模糊, 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 假问题。所谓假问题就是学生选择的课题在逻辑上不成立, 或者与事实不相符合。如利用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教师群体内部分层对于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是一个假问题。因为这个假设暗示着教师工作绩效是由教师群体内部的分工, 以及所谓的“分层”所决定的。实际上, 处在所谓“底层”的教师与处在“上层”的学校领导者在工作绩效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比较性。之所以硕士论文选题会出现“假问题”, 一方面源自我们的研究生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 不了解一线教育的细节;另一方面主要源自我们的研究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致使在选择合适的理论解释现实教育问题上茫然无措。

第二, 有问题域, 没有问题。换句话说, 就是“问题太大”, 或者“大题小做”。“大题小做”实际上就是问题意识不清晰, 没有把握住自己所要研究的那个“确切的”问题。“大题小做”的弊端主要在于研究者在论述问题时逻辑混乱, “一旦问题不明确不具体, 涉及的面漫无边际, 肯定不容易论述清楚。现在有些论文动不动就是“论我国……”, “论我国……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但实际上往往文不对题。[3]问题与问题域的关系是主要矛盾与矛盾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多样化的, 但是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却决定着矛盾运动。认识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当于找到了问题域;抓住了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相当于找对了问题。这种认识的逻辑也是我们做任何研究的一般的逻辑。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应该“小题大做”, 也就是找对了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阐发出深刻的、普遍的道理, 这就是“一滴水见太阳” (吴康宁语) 。之所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会出现“大题小做”, 主要因为我们缺乏对问题追根求源的愿望、毅力、能力及其锻炼。

第三, 言说空洞, 缺乏证据。上面两点情况必然反映出论文陈述上的空洞, 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与实证材料的证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般可以采取两条路径:其一走理论逻辑路线, 这条路径对于研究者的理论功底以及逻辑思维水平要求很高, 同时还要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二走实证调查路线, 这条路线要求研究者必须参与问题的实地调查, 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的实证资料。不管走哪一条路线, 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获得丰富完整的理论的支持或者实证的材料的支持。缺乏了这些证据, 教育研究就落入了“假、大、空”的窠臼。文章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严肃性。

2. 研究方法的误用。

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答辩过程中暴露出了我们的研究生在掌握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不能回避的欠缺。

首先, 没有分清楚教育学研究的两类基本的方法范式。教育学研究具有两大基本的研究范式, 它们分别是教育中的定量研究与教育中的质性研究。两种范式下分别包括了数种不同的下位的研究方法, 例如教育中的质性研究包括了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批判理论研究以及历史研究等[4]。再往下细分, 更下位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以及文献法等。由于没有分清楚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我们的研究生在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时就出现了诸如把观察法与田野调查法 (民族志方法) 并列, 或者把个案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相并列的逻辑混乱问题。

其次, 研究方法选择得不当。正是由于上面那种逻辑上的混乱, 必然影响到了研究者对于研究问题的把握, 适合质性研究的题目却使用了定量研究, 适合定量研究的题目却被质性研究所取代。例如研究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相关问题, 有研究生竟然使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来统计课堂中学生发表言论的次数, 并认为这个次数是衡量学生话语权强弱的主要指标。这就没有把握住研究此问题最佳的方法。实际上, 话语权的大小并不主要在于言说者发表观点的次数, 而主要在于言说者的地位以及权利, 甚至言说者的话语影响力。显然该研究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再次, 具体研究方法掌握不牢。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论文选题以及论文创作的过程之中。从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以及答辩的情况来看, 研究生缺乏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的掌控能力, 是影响他们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平时缺乏相关具体研究方法的训练, 很少参与具体的教育科研项目, 我们的研究生仅仅通过学习相关研究方法的课程或阅读相关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书籍, 远远不能有效提升自身教育科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缺乏具体教育研究方法的掌控能力与整个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有关, 当然也与研究者自身对教育研究方法重要性的意识程度有关。

3. 研究缺乏创新性。

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失去了创新性, 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性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主要是研究结果的创新, 而人文社科研究的创新包括研究证据、角度以及结论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这种理论与世界的同构度的高低水平”, 如果这个角度或者理论能比较贴切地解释社会现实, 并能比较有效地预期社会发展趋势, 那么其合理性的程度就高[5]。

第一, 研究证据上缺乏创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与答辩的现实情况发映出了一部分研究生在研究证据上缺乏创新性, 用于支撑自己主要观点的证据主要来自多年前的或者已经被研究“烂”了的二手资料。例如有些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生在参考文献中仅仅列举了少数几篇外文文献, 大量的文献来自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 并且这些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有人认为相对于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言之有理”,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底线”则是“言之有据”, 颇有道理。

第二, 研究角度缺乏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一问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角度的变换可以拓展人们对于此问题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 研究角度的创新也是教育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当前的一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某一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发散性思维, 在选择不同研究角度切入研究问题上相当迟钝。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为例, 研究者可以从调查研究入手, 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理路进行研究, 也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职业态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还可以从非连续性理论的角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这种非连续性事件对于师生发展的影响, 当然还可以做相关的叙事研究等。但是, 根据笔者的文献搜索, 相当一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仅仅选择上面第一种研究角度, 只不过在教师前面加上了无谓的“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幼儿园”等限定词, 研究结论以及对策上则没有丝毫的新意。

第三, 研究结论缺乏创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开展教育学研究, 特别是教育法学以及教育政策学的相关研究时, 其研究结论往往会落脚于教育对策的提出, 这些对策极容易变得口号化。很多口号化的研究结论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文章的创新性。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论文结论的得出完全依赖于研究资料的堆积, 答辩委员这时候最经常的、也是最尖锐的话语就是:“你认为论文中哪些结论是自己的?”或者“你认为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研究结论缺乏创新性在参考文献的列举中也能反映出来。例如有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中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论文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的参考文献势必造成作者研究结论的雷同。研究结论缺乏创新与上面证据缺乏创新以及研究角度缺乏创新密切相关, 都体现了硕士研究生“看书多、思考少”的毛病。

4. 写作能力水平不高。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的准备与写作过程中, 也暴露出了写作能力不高的缺点。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它对研究者研究素质的要求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在写作的风格、遣词造句上, 在写作的规范化程度上都必须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提升本学科研究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水平。

第一, 写作规范问题。任何科学研究在陈述本研究的文本时都要讲究文本的规范化。对于教育学研究生而言, 写作的规范化程度反映了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信仰程度, 而这种态度与信仰水平必然会体现在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思路与研究的行为过程当中。从以往研究生开题与答辩的情况来看, 写作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错别字问题、标点符号问题、参考文献与脚注的区别问题、文献的著录格式问题以及排版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小问题, 同时也是大问题。“小问题”意味着这些问题经过研究者的认真细致的审查之后完全可以避免;“大问题”则意味着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研究生论文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因此, 加强研究生规范化写作必须从日常的学术训练中进行。

第二, 语言风格问题。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他认为:“译事三难, 信、达、雅……。”[6]仔细想来, “信达雅”三字其实也完全适合于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信”就是要求论文在遣词造句、证据收集上可信, 能够让其他研究者顺着自己的思路与证据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达”就是要求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原意, 而不能出现“文不达意”, “所说非所思”;“雅”就是要求论文文辞优美, 诗意盎然。当前很多的硕士生毕业论文显然并没有达到“信达雅”的要求与水平。官方话语不绝于耳, 冗余罗嗦的句子充斥着整篇文章。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养成建议

针对上面所述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开题与答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自身学术能力某些方面欠缺的弊端, 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几方面较为针对性的建议。

1. 加强学术课程的学习与管理。

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 特别是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平时就要加强研究生学术课程的学习。其基本的学术课程有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发展专题、教育心理学进展等。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把握学术前沿, 训练学术思维, 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改革这些学术课程, 必须增强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深度, 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方式应该被小班化的讨论、合作学习所取代, 学生要在课堂下面充分准备, 收集相关专题性知识信息, 做好发言提纲, 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硕士研究生应该自我组织“学术席明纳”, 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学术讨论, 每期都要有几个学生做主题发言, 然后同学们就这些发言从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写作风格以及创新性进行学术批判与学术争鸣, 其形式类似于开题答辩报告会议。这种形式的课程应该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实际上, 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探究、相互促进的研究过程。通过学术课程的学习,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达到以下目标:问题意识清晰, 能够简洁概括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逻辑思维较为严密, 总结概括能力得到提升;表达阐述能力得以增强, 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于学术研究价值的信仰, 能够忠诚于学术的“真”、“善”、“美”。

2. 导师严格负责。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研究阶段的领路人与合作者, 他们的言行以及对待学术、对待学生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生对于学术的自我感觉及其学术行为。研究生导师好坏的标准不在于导师职称、学历的高低, 也不在于其职位的大小, 而在于导师能否在学术上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在于其能否树立起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的信仰与忠诚。研究生导师为人处世的方式, 人格上的魅力对于学生学术行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 研究生导师必须在多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导师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导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 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与研究行为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其次, 导师应该腾出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的研究与学习, 甚至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导师本人的课题研究中来, 在共同研究中促进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再次, 应该形成导师组, 对学生论文的指导放在平时, 在经常性的学术锻炼与批评中发展学术能力。

3. 制订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

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计划, 对于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上文分析了, 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并不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充要条件。在日常学习中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计划, 完成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才是促进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进步的重要条件。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制订的主体可以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 也可以是学院、研究所的科研管理机构, 甚至也可以是导师组。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申报课题名称、申报材料与课题论证、共同体成员、研究计划、预期完成时间、经费申报等。科研激励计划需要学生提交充分的课题证明材料, 需要开展课题的论证会议, 当然也需要竞争。科研激励计划对于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对于养成学生规范化的科学研究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4. 以学习开题答辩为契机开展学术批评与自我总结。

每学期两度的教育学硕士生与博士生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论证会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机会。开题答辩会议需要研究生提交论文选题与答辩的论证材料, 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缘由、文献综述、关键概念界定、创新点与拟创新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论文框架以及参考文献等信息。研究生在这些材料的陈述过程中会体现出自己问题意识水平、对于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水平、创新水平、以及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专家组对于论文选题与答辩的会诊过程就是指出研究者学术能力中相关要素欠缺的过程, 是指导研究者本人正视问题、加以改进的过程, 也是其他研究生引以为戒以及吸收借鉴的过程。这样的会议可以说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习机会, 因此,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会议的旁听中来, 总结他人的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自身学术水平的方案与计划。

(邱关军,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生, 重庆北碚400715;么加利,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重庆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胡玲琳, 潘武玲.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0) .

[2]房寿高, 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01) .

[3]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报, 2008 (04) .

[4]乔伊斯.P.高尔, M.D.高尔, 沃尔特.R.博格.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屈书杰,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03-06.

[5]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

篇4: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语

关键词:开题报告;研究生;培养

G643

一、提高综合素养

开题报告之始为选题,即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来源诸多,可以源自研究生自身的学识积累与判断,来自文献阅读给予的启示,或者来自导师的建议引导。选题过程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观察及总结能力。纵然知识网罗,对于它的运用不能照搬照抄,学会灵活转化与深入才是深刻的自我吸收。

在学生思考进步的同时,学生在与导师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反映学识水平,折射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度与理解力。从某一层面而言,开题报告的选题过程相当于教育反馈系统,对于导师辅导学生教育上具有启示作用。从而完善教育体系并提高教育水准,从侧面促进研究生学业的进步及思想的成熟。

二、夯实理论基础

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把已有研究文献所呈现观点加以论证,加强概述化开题报告要求。通过对科研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追溯研究问题的起源与历史,把握沿用至今的知识锁链,为自己的论文寻求理论根基,从而打下扎实理论基础,构造系统的知识框架与支撑。汲取知识的过程打开学生的学术眼界,迈进广而全的层面。落实研究的基点,确凿有据,周密严谨。通过与前辈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发展过程的优点与不足,取其精华,从而减少课题研究的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晚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迈动科研的步履。

文献综述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思路,它不仅需要对文献有大量广泛的阅读,且更多注重于学生如何看待各方面文献观点,进行总结归拢并评判,为己所用。如果文献阅读是“拿来”,那么它则不是简单“放下”——是“转化”。文献综述不是文献陈述,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理解及创造的元素,站在新的视角上看待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尚未探及的新知识领域。作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产物,必定不是简单堆砌而成的长篇累牍。这就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性及先进性。

三、突破自我局限

问题是研究之源。费德尔指出:“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 [1]于论文之前,始于开题报告,如何选题、如何拓展、如何提炼、如何进展、如何印证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步骤。环环相扣的整体,链条断裂则有待重建。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疑问,后续出错则推敲前一步,依次反推甚至就起初提出的问题合理性划上问号。步步反思,步步完善,步步校正。犹如构建桥梁大厦之前,于内心构想、于图纸描算,开题报告的填写不只是简单填充,字里行间,研究的蓝图跃然纸上。

马斯洛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2]。方法与问题、方法与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思考方法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分,也不可能创造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文献的阅览筛选中,可以发现知识的宝藏、创意的闪光点,但鉴别对比之间,可以察觉构思或实践中的遗漏与欠缺。对于前辈的理论及探索充分思考、大胆质疑,杜绝亦步亦趋。于问题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循序渐进,在质疑与探索中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发掘,“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定,找准位置与价值所在,从而扩充认知,突破自我局限。

四、衔接实践步履

开题报告并非纸上谈兵,对于提出的问题应当能予以解决,这就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正如“你运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3]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转换。[4]如果说问题的起草注重于理论,那么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它将研究者的研究课题立体化、实际化、具体化。而研究生则必须将实施操作罗列出来,对于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过程详尽描述,并进行实打实地预算与估测,评估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深扎理论根基之后,进一步落实后续实际操作。一个看似细致繁杂的过程却锻炼了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化理论为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谓实践出真知,科研的步伐也是猜想与证明的不断循环。列出细致性计劃,指明研究方向,从而脚踏实地地指导行动,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美国哲学家库恩认为:“范式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其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5]在一定的学科领域里,惯用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体现出专业性,又称为学理性,即一项学术研究要符合该领域学术共同体所遵循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标准。[6]当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被业界认可的非“伪研究”,并非华而不实的空洞内容,这便让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使这个学习过程富有研究与教育意义。

此外,于研究生而言,设计出自己研究的具体方法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科研的积极性。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对于研究生而言是行动层面的鼓励,有助于行动力的提高。

开题报告是书面报告,却是内容重于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教案。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加以分析,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研究生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都可以很好地培养研究生的思维模式并锻炼其综合能力。由此可观,作为生动的教科书,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

[1](法)布洛赫, 张和声, 程郁. 为历史学辩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马克斯韦尔. 质的研究设计[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朱旭东.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1):1-4.

[5]鄢显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常见问题分析——兼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理意识[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6):56-60.

通讯作者:汪 丽

篇5: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院(中 心)

学 科、专 业

研 究方 向

指 导教 师

研究生

入 学年 月

论 文题 目

开题报告日期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杨雅茹赵娜2008年: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的影 响因素分析及对策2009年6月

研 究 生 学 院

1: ::::::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题目名称: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00年到2002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范、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那关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就属于多种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和强调了它的重要性。随着个人收入及财产数额的增多,财产性收入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展到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在实践上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来源的途径。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来说,积极努力的创造、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差距及发展趋势是有很必要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的陈宗胜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很多著作。在《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和《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两书中,作者研究了目前我国居民正常收入差别和非法非正常收入差别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未来趋势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提出了著名的“陈氏倒U曲线”,对中国国情下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论断。在《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中,对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

中国在90年代初的收入差别程度“与同样发展水平的公有经济国家在收入概念可比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别大体一致”,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持“两极未分化论”。作者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将我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的许多结论和政策建议更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赵人伟、李实等众多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失当论”。他们有的从静态的横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过高”;有的从动态的纵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恶化”。赵人伟、李实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国际比较: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45,这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但高于亚洲的一些国家,更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但是这种国际比较方法本身却受到了批评。魏众等人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为: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收入分配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3)清华大学的李子奈教授通过基尼系数、人均纯收入等数据表明了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并实证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必然性,还设计了居民收入差距宏观调节的数量界限,提出了计算贫困线的方法,最后论证了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国内研究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少,主要有:

李金凤、李晶龙(2008)在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认为财产性收入的存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基础,财产性收入的流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方式。

周青梅在《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2008)中认为短期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但长期看,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这的崛起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并最终缩小收入差距。

巴曙松(2008)认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财产是财产行收入的前提。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而财产的形成和积累一般来自与劳动收入的节余。因此,要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等劳动性收入的水平。

丁俊峰(2008)从金融的视角出发,认为发挥金融功能是促进群众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关进因素,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理财市场,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是保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条件。

还有很多学者提到了《物权法》的实施保证了居民的财产有明确的产权,对保护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创新点

1.3.1研究思路

1.3.2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

2.1财产性收入概念界定

2.2 财产性收入基础理论

2.2.1财产所有权理论

2.2.2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2.4 其他相关理论

第3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1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2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比例

3.1.3影响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3.2 河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2.1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2.2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比例

3.2.3影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第4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

4.1.1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4.1.2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4.2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1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2河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第5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5.1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2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3实证比较分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4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整体变化趋势

第6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异同找出原因。

3、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区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情况。

4、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按一定规律输入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用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排序,统计问卷中被选中项占同类调查对象人数的百分比,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5、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的学理分析,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重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状况、缩小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的实例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和概括,运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提炼出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三)创新点

1、通过问卷调查和到相关部门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到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通过对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得出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2、通过对比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得出财产性收入的发展趋势,找出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四、进度安排

2008.4-2008.6理论研究阶段财产性收入的理论研究

2008.6-2008.8实际调研阶段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总体及各地区情况调研 2008.8-2008.9资料分析阶段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08.10-2008.12 论文撰写阶段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2009.1-2009.3论文定稿阶段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09.4论文审查阶段将论文提交送审

2009.5论文答辩

五、研究难点及对策

(一)研究难点

1、不同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数据的获得;

2、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发展趋势分析方法的选择;

1、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资料,以及通过事迹调研及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

2、阅读大量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著作论文和统计预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预测分析方法。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5]周荔,曾为群.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问题及增加策略[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一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11.[7]陈宗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深入研究—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2000,7.[8]林宏,陈广汉.居民收入差距测量的方法和指标[J].统计与预测,2003,6.[9]袁文平.“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意义重大[J].财经科学,2007,11.[10]吴彦艳,丁志卿.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几个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1.[11]宋大力.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博士论文.黑龙江大学,2006

[12]李金凤,李晶龙.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影响[J].天津经济, 2008,1.[13]彭喆.四川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大幅增长[J].四川省情,2007,12.[14]李明章.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实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15]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财经,2004年第3、4期合刊.[16]张辉.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缩小差距的对策[J].理论导刊,1997,5.[17]常江,郭立宏.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4.[18]杨文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19]周青梅.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0]刘飞,谢建文.关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8,3.[21]唐泽富.论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新变化、问题及措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2.[22]丁英.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5.[23]陈泉江.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着力点[J].延边党校学报, 2008,1.[24]李爽.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问题[J].理论参考2008,1.[25]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百姓“财产性收入”看法调查分析[J].理论参考, 2008,1.[26]舒家先.财产性收入:居民收入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J].领导之友,2008,1.[27]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28]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29]王春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篇6: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4

(学术型研究生)

课题

课题

√基础研究 项目所属性质 □名称

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机制

来源 自选课题

姓层

向亚男 2013101023 学

次 本科生

13级中医学(七年制)一班 2017年4月22日 所在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科专业 时

立论依据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近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人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这个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越来越冷漠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业,每天都在为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而烦恼。21世纪,中国人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随之增大。伴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患心理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也随之变多了。研究目的: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以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患病机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因此,文章主要是分析当前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机制。通过本论文的系统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个体社会价值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论研究,可以引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和发现更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第二、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机制的研究,让精神病学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实践意义

第一、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形成机制的研究,让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加理性的对待精神分裂症患者。

第二、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让人们知道如何去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第三、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文献综述(研究结果)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度(risk)要比一般人高得多,血缘关系越近,危险度越高,例如直系亲属就比旁系亲属高。单卵双生儿的同病率要比双卵双生高三倍,比正常人群高30倍。单卵双生儿精神分裂症的同病率为35%一58%。

2.因遗传关系引起的发病高危险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单卵双生儿分

-1-

别抚养者与共同抚养者其患精神分裂症的机率相似。

3。假使我们倒过来研究,即研究已患精神分裂症的过继子女的父母的情况,就可以发现其继父母及其亲属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业不增高,而其亲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患病率则高于一般人群。

4、亲生父母无精神病,其子女过继给患精神分裂症的继父母抚养,这些子女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也不增加。

5.单卵双生一方患精神分裂症,另一方不患此病,但双方的下一代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仍约为10%,即相当于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的患病率。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不但患精神分裂症者较多,而且还有许多人具有分裂样性格,因此认为精神分裂症与正常人之间也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即可以有不同分量的精神分裂症成份。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有三种说法,即单基因、多基因及异源性假说,目前对三种说法都有支持和反对的意见,尚需从遗传上做更深入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常常超越一般临床医生的知识范围,必需和遗传学家合作。(2)结构性大脑异常: 1.脑室扩大:

脑室是大脑中充满液体的空间,脑室扩大表明其他脑组织萎缩或坏死。脑室扩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表现出前额叶白质减少,并且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和海马之间连接异常。这可能表明大脑其他许多区域有结构性缺陷。脑室扩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倾向于表现出社交、情绪和行为的缺陷。他们也倾向于表现出比其他精神分裂患者更加严重的症状,并且对药物的反应更弱,这表明患者大脑功能的明显变化使得治疗很难凑效。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可能部分地和脑室大小的性别差异 有关。这可能是因为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与女性相比,男性大脑组织损失更严重,导致脑室体积更大。男性大脑的正常老化也可能恶化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解剖异常,致使病情发展得更加严重。

2.前额叶皮层和其他主要区域

1.额叶及额叶—纹状体环异常:额叶与技巧功能、抽象思维、注意等有关,前额叶损害可导致高级认知功能的障碍。Ingvar(1974).首次报道精神分裂症病人有额叶脑血流减少的现象。Cohen等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额叶PET研究,发现病人额叶葡萄糖代谢较正常人低下(P

现代解剖学、电生理学及行为学研究展示,在正常人脑中存现着许多平行,分离的皮质一纹状体环(Cortieostriatal Loops)即从不同的皮层部位投射,聚合到纹状体区,伴有相应的如运动、空间定向控制等功能;然后反馈到苍白球/黑质至丘脑,再到环形起源的相应皮层区。多巴胺(DA)功能亢进,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DA能投射主要是通过这些皮层一纹状体环进行的。Robbios等(1990)认为将皮层及皮层下改变联系起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2-

具有重要意义。Liddle(1987)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皮层的联合损害,进一步与皮层下改变相互影响,引起纹状体DA功能异常,导致一系列精神症状。Liddle假说与前述皮质一纹状体环假说基本一致,即精神分裂症与皮质一纹状体环的功能改变有关,尤与环中两种主要结构一背侧、眶侧前额叶皮层改变有关。尽管腹侧纹状体主要接受来自颞叶边缘结构的信息输入,如扁桃体核及海马等,但这些结构也是由额叶结构所支配的,包括眶侧额叶皮层及前扣带回皮层。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的异相性可能归因于皮质一纹状体环的各种信息传输失衡所致,而这些环直接或间接地被额叶输入的信息所调控。因此,目前研究认为,额叶一纹状体常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密切相关。

2.基底节 基底节是DA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而DA则是精神药理、生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Resnick等(1988)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PET检查,发现尾状核葡萄糖代谢率显著低于正常。Bushsbaum等(1987)对18例从未服过药物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基底节PET检查,结果表明:绝对及相对代谢率均显著减低。Heckers等(1991)对2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及23例正常人进行脑皮层、白质、基底节容积的对照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纹状体容积较正常人增大。尤以左侧显著;苍白球容积较正常人增大,尤以右侧显著;并发现伴妄想一幻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基底节容积亦较正常人增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底节容积增大是目前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基底节病理学不仅能解释运动障碍,而且能解释认知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行为障碍;伴妄想一幻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纹状体及苍白球增大。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皮层下病理学改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有人认为基底节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灶之一。

3.颞叶 左颞叶是言语功能的关键部位,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性听幻觉及大脑注意功能障碍有关。功能解剖学研究已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左颞叶有受损的可能。PET研究发现左颞叶葡萄糖代谢率降低。颞叶形态学异常已为CT、MRI及尸解发现所证实L工“1。有人在尸解中发现左颞叶损害尤为显著。Crow等(1989)对精神分裂症及Alzheimor(AD)病人进行尸解检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及AD病人的颗叶角(Teolporal11orn)均扩大,精神分裂症病人只见于左侧(P<0.001),而AD病人则无此现象。Dogroef等(1990)对25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MRI检查,提示左侧脑室显著扩大(左枕叶及左颖叶角),Bata等(1990)报告15例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上颗叶脑回容积减少,尤以左侧为著;并发现左上颖叶脑回体积与幻听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因此,有人认为左颗叶亦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灶之一。3.异常的原因: 1.分娩并发症

与正常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可能经历过出生前和分娩时的困难。有一种分娩并发症对神经发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称它为围产期缺氧。研究者认为围产期缺氧和基因因素共同导致患病,因为大部分在产前或分娩中遭受过缺氧的人并没有患上这种疾病。2.产前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病毒的胎儿出生后流行率高。这一时期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大脑发育受到干扰可能导致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的主要结构缺陷产生。3.神经错节综合症

根据神经成像和认知研究,安德森认为在神经活动的流畅的协调性和大脑皮层、小脑和丘脑的不协调性之间有一个中断。这种不协调可能包括经过这些脑区域的-3-

信息流的时间安排和流程方面的缺陷,导致行为和思维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导致信号混乱,就像信息在计算机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递速度不同时的情况。结果,患者把感觉和联想错误地连接在一起,导致妄想和幻觉。这种信息传递的不协调也会损害语言,导致思维障碍的症状。信息流通也可能时不时地处于瘫痪状态,导致阴性症状出现,如情感迟滞或缺乏动机。基因因素和产前病毒感染会侵害从怀孕时就开始的大脑发育和成熟过程。4.神经递质

近年来动物实验提示谷氨酸在控制精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鼠兴奋行为是由于谷氨酸

能系统受抑制而产生的。已有研究证明皮质一纹状体环谷氨酸能(Glotamatergie)通路活力受损,在一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理生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广义上讲,精神分裂症可被认为是一种大脑反馈调节系统神经递质失衡引起的综合征,而DA、谷氨酸则在控制大脑皮层觉酸及从外周到丘脑、皮层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Carlsson等(1990)实验发现,皮质一纹状体环内的谷氨酸能系统功能缺陷,可引起类似由于DA能促动剂(笨丙胺)导致的精神障碍。苯环已哌啶(FCP)是一种拟精神病药物,其谓精神病作用较笨丙胺更明确。研究表明,PcP主要作用于一种与N一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受体(MMDA)相连接的离子通道。Lodge等(1987)实验证明这种离子通道就是谷氨酸主要受体之一。因此,PCP实质上是一种非完全性的谷氨酸能拮抗剂。作者进而推测,PCP谓精神障碍作用可能由于间接抑制了皮质一纹状体环谷氨酸能系统所致。目前有人认为多巴胺一谷氨酸能平衡失调,在神精分裂症的生化病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提示,多巴胺受体兴奋性缺乏可引起入类的“精神运动活力”(psyehomotor activity)不足,可能是因为皮质一纹状体环谷氨酸能系统通过纹伏体对丘脑及中脑网状结构的抑制作用造成的。如果这种抑制作用被阻断,那么DA致“精神运动活力”便可释放出来。现研究表明,皮质一纹状体环谷氨酸能通路有拮抗中脑纹状DA体能作用。因而,谷氨酸能系统功能不足可引起DA能系统功能亢进,由此导致或加重精神症伏;反之,如提高谷氨酸系统的功能,使DA系统功能降低,则可缓解精神症伏。临床研究表明,谷氨酸能促动剂有抗精神病作用。然而,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种多源性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DA功能亢进或谷氨酸能缺乏可致精神障碍,但其他神经递质异常亦可能在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一llT)及r一氨基丁酸(GABA)等。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学视角;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肯定的影响,这一点已越来越被多数精神科医生所承认,但是由于分裂症的异源性,所以这种影响有大有小,而且不易肯定或预测。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对其他精神疾病(甚至一般疾病)也都有影响,所以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殊病因。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至今不明,但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研究的深入,传统医学从“痰瘀”交互理论来辩证论述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1 痰瘀学说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中对“痰瘀”同病的论证十分精辟。诸痰者,此由血脉堵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首次阐明了瘀血化痰的病理过程:瘀血停滞,脉络不通,而脉道不通,气不往来,可使津液不布,聚为痰涎,与瘀血相结,形成同病。痰瘀是人体津血为病而产生,由于津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

-4- 的关系,所以一旦津病成痰或血病为瘀之后,便能相互影响而产生痰瘀同病。另一方面,津血的代谢全赖气之推动,若气病同时影响津血并使之停聚不行,则亦可产生痰瘀同病。

元·朱丹溪对“痰瘀”学说的论述与总结对后世影响颇大,《丹溪心法·卷四·癫狂六十》曰 :“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脉虚者可治,实则死。大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治当镇心神、开痰结。”对此明·罗周彦《医学粹言》有较明确的论述:“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夹痰„„治宜导消血,若素有痰瘀所积,后因伤血,故血随蓄滞,与痰相聚,名曰痰夹瘀血„„治宜破血导痰。”痰浊和瘀血是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衡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本于津,瘀本于血,津血同源,也就决定了痰浊与瘀血相互交结,痰瘀同病的格局。痰瘀交杂,影响于脑,内不得散,外不得泄,损害脑之阴阳气血的平衡,蕴蓄毒邪。一方面,痰可致瘀。痰形成以后,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由于痰浊的粘滞性质,易阻碍气机,气机不利则瘀血内生;另一方面,瘀可致痰。痰血内阻,津液输不畅,津液凝聚,痰瘀一旦生成,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痰瘀交结,久聚成毒,损伤脑络。李氏此论,见解独到,于认识痰瘀相互关系颇有启迪意义。痰浊,瘀血,即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而阻滞脑。痰为津凝,瘀为血滞,痰瘀常交结在一起阻滞脉道,导致血液运行气血功能障碍,日久必然影响脑神的升降,运转,行令,导致精神症状出现。西医的精神分裂症和中医的癫狂病大体上是同一种疾病,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癫狂病的病机归结为“痰气郁结为患”、“痰火杂至为患”、“痰凝结致瘀”中医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及治疗通过整体观念,充分体现了脑和脏腑相通,脏腑为神所用气血理论,气血可以养脑荣脑,使成脑神之体。

研究内容及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第1章 导 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精神分裂症相关概念 2.1精神分裂症概念 2.1.1精神分裂症概念 第3章 结论

-5-

致谢 参考文献

精神分裂症病机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一、脑组织结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1、实验材料及分组:根据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原理,实验分为精神分裂症组(CCMD-3 标准)和对照组(无精神病、神经系统、脑部疾病及脑部外伤史)。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哈尔滨各地医院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一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发未服抗精神病药或复发但至少两个月未服抗精神病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7一49)岁,平均(29.55士8.72)岁“所有入住患者均无其它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选取年龄、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40名,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0一43)岁,平均(28.00土5.16)岁。

2、实验方法:

(1)大体形态学研究:通过肉眼观察;质量称量;体积测量;大脑皮质厚度测量发现精神分裂症脑组织大体形态学上的改变及较对照组存在的差异。

(2)组织病理学研究:通过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脑组织各部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叶、海马结构、嗅脑、纤维联系、基底核、间脑、脑干、小脑等部位)分别取材,制作石蜡切片,HE 染色、嗜银染色;进行显微镜观察,寻找精神分裂组病理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3)体视学分析:组织切片(HE 染色、嗜银染色)通过体视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4)微量元素检测:脑组织多部位(额前叶、海马、背丘脑、脑干、小脑)取材,浓硝酸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微量元素(Fe、Zn),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

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的两组检验(LSD 法)。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基因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哈尔滨各地医院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一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发未服抗精神病药或复发但至少两个月未服抗精神病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7一49)岁,平均(29.55士8.72)岁“所有入住患者均无其它精神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入组时予以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在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的当天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定”从已选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一级亲属(父母!同胞或子女)中选取一位未患精神障碍的亲属,共选取33例为亲属组,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24一64)岁,平均(51.00士9.59)岁;选取年龄、-6-

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40名,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0一43)岁,平均(28.00土5.16)岁,对亲属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全部数据采用SPSS15.O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处理分析”对患者组!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经检验三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021,p>0.05),但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17,P二0.000),故对三组间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项检测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以校正年龄对结果的影响“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项指标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最后对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O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与队NSS各因子得分的变化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

2.本研究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 HDACs 基因家族上选择 10 个标签 SNPs(tag SNPs)位点,包括 HDAC2基因 rs10499080、rs6568819、rs2499618 和 rs13204445 4 个位点,HDAC3 基因rs11741808 和 rs2530223 2 个位点,HDAC8 基因 rs12690254、rs3012655、rs497551和rs544484 4个位点。利用Sequenom Mass Array 质谱阵列技术检测个体基因型。应用拟合优度χ2检验计算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应用基于核心家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基于单倍体型的单倍体相对风险分析(HHRR)和连锁不平衡检验(TDT)]分析各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应用UNPHASED 分析平台分析各位点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及单倍体分析;应用χ2检验分析 HDACs 基因家族基因上的10个tag SNPs 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关联性;应用 PGMDR 软件分析 HDAC2、HDAC3 和 HDAC8 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精神分裂症相关概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具有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的分类: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表现出以迫害和夸大为主题的,明显的妄想和幻觉。紊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错觉和幻觉,这些错觉和幻觉没有多少可以辨识的意义-所以,被称为“紊乱”。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奇怪的自主行为,有时候出现完全的昏迷。未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症状,但是不满足偏执型、紊乱型和紧张型的诊断标准。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少有过一次急性阳性症状发作史,但是现在没有明显的阳性症状。

参考文献

[1]徐韬元.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病理机制(下)[J].上海精神医学,1985,(03):105-107.[2]徐韬元.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上)[J].上海精神医学,1985,(02):55-59.[3]李伟,赵永厚,张君.基于“痰瘀”交互病机理论与精神分裂症现代生物学机制——氧化自由基损伤之间的关系,论精神分裂症的中医“化痰消瘀”治则[J].黑龙江中医药,2014,(06):5-6.[4]余海鹰.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综述)[J].山东精神医学,1993,(01):37-40.-7-

上一篇: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摘选下一篇:二手市场货物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