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

2024-06-18

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通用4篇)

篇1: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徐忠杰)

2).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

3).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Tr. Witter Bynner)

4). 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 Tr. Herbert A. Giles)

5). On a Quiet Night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n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 of my far-off home.

(TR. S. Obata)

6).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Tr. W.J.B. Fletcher)

7). 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s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noon, 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Tr. Amy Lowell)

8). Thoughts in a Tranquil Night

A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I raise my head, -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

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

My father land , of thee!

(Tr. L. Cranmer-Byng)

9).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n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篇2: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称接受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德国,后来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文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重建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姚斯认为,“文学史的更新,要求建立一种接受和影响的美学”(姚斯,1987:26),文学史不应该局限于研究作家生平及作品,而应该考虑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理解及阐释。传统的翻译研究或者是以作家为中心,或者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接受美学强调意义来源于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翻译研究应该重视译者这个特殊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以探讨译者的翻译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译者所发挥的主体性。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对诗中的“未定点”、“空白处”进行具体化,对诗的意义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文。

2. 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

“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然而姚斯并未在其著作中给“期待视野”一个明晰的定义。后来研究接受美学的学者根据姚斯的论述,给这个术语赋予不同的意义,Robert C.Holub认为“期待视野”指的是“一个超主体系统或期待结构,‘一个所指系统’或一个假设的个人可能赋予任一本文的思维定向”(1987:341),周宁和金元浦认为“期待视野”指的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者先在结构”(1987:6)。笔者根据姚斯著作中提及的有关“期待视野”的描述,认为“期待视野”可作两种理解。狭义上而言,指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标准或者诗学传统,由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主题、形式、叙事角度等组成。这是接受者在以往的阅读体验中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广义上而言,它指的是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这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决定的。它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他阅读的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

姚斯更多地借鉴了阐释学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另一领军人物伊瑟尔则更多地受到了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的影响,伊瑟尔提出的“空白”这个概念就来自于茵格尔顿提出的“未定点”(places of indeterminacy),他认为“空白来源于文本的未定性”(译自Iser, 1978:182)。首先来探讨一下茵格尔顿提出的“未定点”,“未定点”指的是“文本中所描述的对象没有具体确定的部分或者方面”(译自Ingarden, 1973:50)。这种未定性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是不可能穷尽对人或者事件的方方面面的描述的,“未尽之言”总是存在的。伊瑟尔受此启发,进一步发展了“未定点”,提出了“空白”,他认为,“空白”指的是“文本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空缺”,空白“打破了文本的可联系性”,造成文本中内在联系的中断(译自Iser, 1978:182-183)。“未定点”针对的是文学文本局部具体某个点的理解,而“空白”针对的是文本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这些“未定点”、“空白”是刺激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催化剂,也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构造的开始。读者要想理解文本的意义,就必然要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也就是读者的“具体化”过程。“未定点”必然伴随着未定性,而“未定性则指语言、结构、意象和主题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胡开宝、胡世容,2006:11),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对于文中的模糊歧义处具体化,消除歧义,变未定性为确定性。“空白”意味着联系的中断,文本的连贯性也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联系的可能性,不同的解读方式,读者依据自己的美学体验、生活经历、思维方式、观察习惯等来重新连接这些中断的联系,来获得文本的意义。

3.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晰。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址。

(金启华,1984:274-275)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意境优美,意蕴深厚。但也是颇有争议的诗篇之一,因其含糊歧义,意象模糊,其中一些“未定点”、“空白”也刺激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给予这首诗不同的阐释。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四位译者是如何阐释,翻译这首诗歌的。

这首诗歌分三小节,每个诗节的第一行分别是“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蒹葭指的是芦苇,这一点四位译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关键是其后的“苍苍”、“萋萋”、“采采”,古书上的解释大多是说形容芦苇茂盛,陈奂:“《广雅》:‘苍苍,茂也。’”(金启华,1984:275),而其后的“萋萋”、“采采”的意思同“苍苍”,都是用来形容芦苇的茂盛。但是后来有的学者认为这三个叠词是对芦苇色泽的形容,因此,这三个叠词是“未定点”,既可指芦苇的形态,也可指芦苇的色彩。若指形态,具体指的是芦苇的高大,还是指芦苇长的密集?指色泽,具体指的是哪一种颜色,绿色、黄色、白色,还是其他颜色?译者在翻译时,不得不对这些“未定点”进行具体化。

理雅各(James Legge)的译文,既提到了芦苇的颜色,又提到了芦苇的形态,颜色是墨绿色(dark and green),形态是高大浓密(thick and tall),极言其茂盛状,他所描述的季节,从芦苇的色泽———绿色来看,当属春季。

庞德(Pound)的译文,用“dark”一词,可能是墨绿色的芦苇密密匝匝连成一片,使人觉得色调很暗,虽然只用一个色泽词,确也表述了芦苇丛密集的形态,用词精练。而后面用“chill”来修饰芦苇,季节转入秋季,芦苇在瑟瑟秋风中带来阵阵寒气,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从春季转入秋季。庞德的翻译与他自己的期待视野有关,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翻译也带有鲜明的意象派的风格。意象派要求诗歌必须凝缩、精练,呈现的意象准确鲜明,用词简洁明了。庞德仅仅用“dark”一词,简练地表达了芦苇的茂盛和色泽。

许渊冲的译文则有别于传统的解释,他只是描绘了芦苇颜色的变化,从春季的绿色(grow green),到秋季的白色(turn white)。“蒹葭苍苍”和“蒹葭萋萋”之间的联系中断了,构成了“空白”,许渊冲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重建它们之间的联系,认为联系在于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体现了寻觅“伊人”时间之漫长、寻求之艰辛。

汪榕培的译文中,芦苇的颜色始终都是“绿色”,形态是“茂密高大”(thick, dense, tall),似乎描绘的是春季的芦苇,“蒹葭苍苍”、“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没有时间的变化。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千古传颂的佳句,自古以来存在多种解释。主要是“伊人”对于读者理解来说,是一个“未定点”,“伊人”究竟是男是女?“伊人”相貌如何?“伊人”与诗人的关系如何?

从四位译者的译文来看,理雅各和庞德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而许渊冲和汪榕培则理解为“女”,叙述者的性别是“男”。

理雅各的译文:“Him, the man I have in mind, By thiswater I should find.”

理雅各曾在译这首诗时说过,“这首诗读起来很像谜语”,“有人告诉他,如何去找那个人,看起来容易找,就是找不到”(许渊冲,1992:58)。理雅各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him, the man),叙述者的性别是“男”。如何理解这两个人的关系呢?如果这首诗是谜语的话,那么理雅各的谜底,从他的翻译来看,这个“伊人”应该是圣贤之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理解,与他的期待视野有关。他来中国传教时,发现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基督教很难渗入他们的思想,他决定先了解儒教的经典著作《诗经》,“只有彻底地掌握了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可以说是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担任的职责相称”(Legge,《中国经典·前言》,转引自顾长声,1981:189),因此“理雅各所看重的是诗经的文化价值,即《诗经》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和政教功能”(李玉良,2005:63)。倘若翻译为爱情诗,那这首诗歌的政教意义何在?理雅各的理解,贤良之才难觅,上下求索而不得,暗喻统治者应重视人才。

庞德的译文:“What manner of man is this?Lost?”

庞德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好像是在寻找一位迷路的人,叙述者和“伊人”的关系不明。

许渊冲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女”,叙述者和“伊人”的关系是恋人关系。这体现了译者自己的审美体验,他说:“大多数中国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至于描写的那位恋人是男是女,意见不统一。杨译本用‘他’,而我的译本用‘她’,大多数中国评论家和我的观点是一样的。”(许渊冲,1992:58)许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伊人”的外貌也给予了补充,他认为,“寻觅之途愈加艰辛和遥远,他的寻觅就越显得无望,佳人愈不可接近,她显得越美丽”,据此理解,许用“bright”、“fair”来形容佳人的美丽,对伊人外貌长相的填充亦在情理之中。

汪榕培的译文把“伊人”译为“my love”、“she”,可见“伊人”的性别是女,她与叙述者的关系是情人关系。这与译者对这首诗的期待视野有关,汪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诗人向往意中人,但可望而不可即”(汪榕培、任秀桦,1995:518)。

4. 结论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比较了《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译者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了作出不同的解释,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丰富了原诗的意义。因此,翻译研究不能按照传统的“信”或者“忠实”的标准来评判译文的质量,应该鼓励多样化的译本,把重点放在追寻译者的翻译过程上,而不是孤立、静态地比较译者的原文是否忠实地再现了原文、再现了作者的意图。

摘要: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蒹葭》的四种对英译文, 解释译者做出翻译的原因。不同的译者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以及出于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 必然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作出不同的阐释, 产生多种译文。本文认为不应该按照“信”或者“忠实”的标准来评价译文的优劣, 应该着重探讨译者的翻译过程;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 应该鼓励多种译文的产生, 不断丰富原诗的意义。

关键词:接受美学,《诗经·蒹葭》,四种英译文

参考文献

[1]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2]Ingarden, Roman.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3]Legge, James.The Book of Poetry-Chinese 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M].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931.

[4]Pound, Ezra.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5]姚斯, 霍拉勃著.周宁, 金无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许渊冲译.诗经 (中英文版) [Z].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

[7]许渊冲.中诗音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8]汪榕培, 任秀桦译.诗经 (中英文版) [Z].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9]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

[10]胡开宝, 胡世容.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 2006, (3) :10-14.

[1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189.

篇3: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

关键词:一件小事;文化特色词;环境描写;对比分析

一、引言

《一件小事》是1919年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小说。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以笔名鲁迅而闻名于世。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丰富,包括杂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等,并在这些方面尤其独特的特色与思想。其中他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全文仅一千字左右,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篇幅最小的一篇,也是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历来在现代文学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一件小事》的英译本主要有几个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李明的译本,美国学者威廉﹒莱尔(William A. Lyell)的译本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译本。在译本的选择上,目前进行研究的主要是李明的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和威廉﹒莱尔的译本,而对于埃德加·斯诺与其他译本的对比分析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对埃德加·斯诺的译本与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二、背景介绍

《一件小事》是鲁迅小说中风格独特的名篇,是现代小说和记叙文写作的典范作品。主要讲述的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我”雇了一辆人力车拉我去S门,刚近S门时跌倒出一个女人。“我”对老女人漠不关心,而车夫却放下车子,扶起那老女人,走向巡警分驻所。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车夫的善良、质朴与诚实,而我的私心与推诿责任更是显得车夫的形象愈加高大起来的事情,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目前《一件小事》的英译本主要有几个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李明的译本,美国学者威廉﹒莱尔(William A. Lyell)的译本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译本。本文主要是对埃德加·斯诺的译本与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三、译作对比分析

文化特色词是指某种语言或某个民族中特有的词汇或表达法。在语言系统中,这些词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文化特色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环境词、物质文化词、精神文化词和社会文化词。有人认为,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承认源语中的文化价值并且尊重其异域文化特色,特别是不要因为源语文化处于劣势地位而轻视、排斥并试图取而代之。其二,要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文化的解释、理解和交流。其三,读者阅读翻译作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异国文化。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文化的表达方式更能丰富目的语文化,起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其四,语言除了共性外,还有个性。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以及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也会反映到语言中。《一件小事》虽然字数较少,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几处比较明显的文化特色词。而对于这些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则显示出译者的翻译水平及表达目的等。

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此处的民国六年属于文化特色词。杨宪益、戴乃迭(以下简称杨戴)将此句翻译为It happene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17。而斯诺则将其译为It was a winter day in the Sixth Year of the Republic。此处的民国六年指的是中华民国建国后第六个年头,也就是1917年。译为 the Sixth Year of the Republic,其翻译让西方读者了解民国的那些事,尽量尊重原文。杨戴仅仅使用1917,省去其他解释,让译语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即可。二者的策略不同。但是,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对于民国六年的翻译,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为什么选择翻译鲁迅的作品《一件小事》,而不是选择其它人的一件小事进行翻译呢?究其原因,并不仅仅因为作者是鲁迅的缘故,更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篇小说应至少包括三方面的主题一是知识分子对无知大众的批判,二是知识分子对部分群众的赞美,三是知识分子对自我的反省和重新再认识。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一件小事》的主题才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背景,那么这件小事也就仅仅是一件小事,而不会有小中的大了。

在写作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各种线索,或明或暗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其中环境的变化属于其中的一种。在《一件小事》中,情况亦是如此,尤其是天气的变化更为突出。在开始部分,提到了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再到不一会,北风小了。还有微风吹着,之后是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到故事将近结尾处的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其中,开始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车夫工作环境之差,也表明了当时的工人阶级的生活之不易。之后的北风小了,为车夫也跑得更快提供了基础,如果还是刮得正猛的大北风的话,可能车夫跑得就会很慢,也就不会遇到老女人了。可以说这里的环境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再到大风之后,外面也见不到人,为“我”看着车夫毫不迟疑,仍搀着伊的臂膀,便一步一步向前走,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后影霎时高大了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是。在此处,“我”的感情达到了高峰,文章的发展也到了中心之处。如果是大风之中的话,可能“我”也不能看到车夫的背影,而且如果路上的行人很多的话,可能“我”的视线也会被遮挡,看不到车夫的背影,也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感慨而发。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两篇译文均出自名家,堪称佳作,都将文章的内容翻译了出来。但是从对文化特色词的翻译而言,与杨戴相比,斯诺更注重文化的传递;从对环境描写的翻译而言,由于杨戴他们对于中国作家写作方式方面更为了解,在细节方面更为关注。总体而言,杨戴的译文要优于斯诺的译文。但必须说明的是,斯诺的译文创作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先于杨戴的译文将近半个世纪,其译文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是由译者的时代背景造成,杨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重译,当然占尽了优势。同时,就作者个人而言,作者在批评与赏析两个译文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也认识到翻译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和对于作者写作方式的把握的重要性。但是,两个版本的译文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期待以后的译者能够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 陈志红. 从英汉主位结构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鲁迅的《一件小事》个案分析[J]. 作家杂志. 2011(12).

[2] 李慧姿. 功能对等理论下《一件小事》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 2011(4).

[3]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第二版)[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 司显柱. 及物性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一件小事》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5] 唐毅. 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解析《一件小事》的英译本[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6).

[6] 姚国军. 论鲁迅《一件小事》的创作过程与艺术影响[J]. 鲁迅研究月刊. 2014(3).

篇4:桃花源记四种英译文

对文学作品而言, 风格是形与神的集中体现。译作能否充分地再现原著风格, 是衡量译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到风格“应当可以见诸于‘形’, 表现为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被我们认识的风格标记。因此, 掌握风格标记, 使我们能认识原文风格, 就成为在译文中表现风格意义的最基本一步。” (2005) 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类。就汉语诗歌来说, 与语言相关的直观符号如节奏、音韵、形式、语义、修辞等构成诗歌风格的形式标记;而表现诗歌神韵、风骨、气势和情调的意象、意境则构成诗歌风格的非形式标记体系。

《离骚》风格典雅, “其诗歌不仅以个人品味和美政理想独步诗坛, 而且熔铸南方楚地神话, 极端富于想象, 经天纬地, 招凤引凰, 造成瑰丽浪漫的诗风, 遗响后世。” (王宏印, 2009) 国内外有很多《离骚》的英译本, 其中不乏佳作。该文节选了《离骚》中一段表现屈原矢志报国伟大情怀的文字 (见附录) , 从风格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方面, 对杨宪益先生的L i Sao (以下简称“杨译”) , 许渊冲先生的Sorrow after Departure (以下简称“许译”) , 孙大雨先生的Lee Sao:Suffering Throes (以下简称“孙译”) 和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先生的On Encountering Sorrow (以下简称“霍译”) 四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 (见附录) , 希望在揭示汉语诗歌英译的风格重构和再现问题上能够有所发现、得到启迪。

1《离骚》风格形式标记再现

1.1 格律

汉英两种语言各有其特点, 汉语诗词的格律与英语诗歌的韵律当然也各具特色。因此, 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诗歌的时候, 寻找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规律, 使诗歌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离骚》音义精美, 声调激昂。屈原虽未着意格律与音韵, 然韵之所至, 自然清切, 意到笔随, 诵之节奏缓急有序, 辞气浓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所决定的, 尤其是“兮”字调的独特运用, 不仅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也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翻译中, 杨译模仿了德莱顿的风格, 采用英雄双韵体, 将韵脚处理为aabbccdd, 句式均衡整齐。这种形式上的归化虽然符合英语阅读者的习惯, 但这种创造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如霍克斯就曾表示杨译的“诗体译文在精神上与原作的相似程度正如一只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鸡蛋和一只煎蛋卷的相似程度一般大” (杨宪益, 2001) , 认为这是对原作艺术的不真实。霍译采用自由诗的形式, 不追求尾韵, 而是以表达原作思想感情为主线, 抓取主要的意思行文。例如, Many a sign I heaved in my desire, 和第二句的Grieving形成元音相同的韵味, 回味无穷, 而在表达“时之不当”时则十分达意贴切。他的翻译宗旨是“I consider my translation is somewhere midway between a literal and a‘free’one...I have endeavored, if not always successfully, to give some slight impression of the sound of the original by the use of rhythm and assonance;but on the whole the sense has always taken precedence over the sounds.”尽管如此, 他的译文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 不乏气势磅礴之美。孙译在韵律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单行不用韵, 只在双行用韵, 且换韵较多。可能考虑到“兮”作为虚词在英语中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形式, 杨译, 霍译和孙译并没有对它进行翻译。许译则采取单行与单行押韵, 双行与双行押韵的方法, 把中间的“兮”翻译成“oh”。这种尝试在英诗中固然很好, 却有将诗体板滞僵化之嫌。并且, 有时为了保证诗歌的韵律美而牺牲了意义的准确性。

1.2 篇章结构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只分行不分节, 《离骚》的诗行便是连续排列的, 没有分节。一些汉语版本采用萧冰先生《楚辞全译》中四行一节的排列方式作为常用的叙事格局, 自然是很有意义的。而霍译采用八行一节, 更显得铺陈而且潇洒、繁复和华丽。这种排列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在于:在这里转行和转节重合的时候, 把准备好了玉龙和凤辇 (team of jade dragons to a phoenix-figured car) 等待起程 (waited for the wind to come) 的时间无形中延长了。因此, 一啸而飞升上天 (to soar up on my journey) 的效果, 也就意外的得到加强。 (王宏印, 2009) 而这种效果在没有分节, 连续排列的杨译、许译和孙译中是体会不到的。

1.3 语言要素

郭建勋 (2004) 在《先唐辞赋研究》中提到“屈宋的辞作, 无一不是忧愁幽思或怀才不遇的发愤之作, 充满着或愁苦或悲愤或伤感等等情绪, 而承载这些情绪的语言形式, 又往往是‘弘博丽稚’的‘华藻’, 再加上屈原、宋玉本人带有浓烈悲剧色彩的身世遭际, 使‘楚辞’这种形式富有文学的抒情韵味。”因此, 在翻译《离骚》的过程中, 语言文学性问题就成了第一重要的问题。下面对四个译本语言进行比较:

例句 (1) “驷玉虬以乘鹥兮, 溘埃风余上征”

此句描述的是诗人乘坐玉龙凤辇, 升腾而上的劲风迅速将其带上神明所在的云霄的景象。对于“风”这一意象, 许译和霍译都为“wind”, 并未译出劲风之意, 这样, 在霍译中“wind”与“to soar up”所构成的韵味就不是很契合了。而杨译的“whirlwind”和孙译的“gusts”虽有强风之意, 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气势汹汹, 不明方向, 与诗人“御风直上”的意思相差颇大。如果将“风”译为“gale”, 无论是诗意的浓郁程度, 亦或是意境气势的优美磅礴, 在表达上就显得淋漓尽致了。

例句 (2) “朝发韧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悬圃。”

“苍梧”为地名, 也就是现在湖南省的九嶷山。霍译的“Cang-wu”和孙译的“Tsoung-ngou Moutains”, 一个为直译, 一个为指类译, 比较忠实的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意象和意义, 但是外国读者无法完全理解原文中“苍梧”所具有的“帝土栖息之地”的神话意境。杨译的“Land of plane-trees grey”和许译为“E’ergreen State”更为不妥。“悬圃”, 神话中地名, 是昆仑山中的仙山。诗人用“悬圃”意在告诉读者他已到达神灵聚集之地, 期望求得神示, 实现他的追求。许译的“mountain’s crest”和孙译的“mid-cliffs of Quen-lung”未曾译出诗人的意蕴, 杨译的“Paradise”和霍译的“Garden of Paradise”较好, 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看, 虽在保持民族文化色彩及汉诗传统风格方面有些不足, 但“Paradise"属于西方的圣经文化, 又是一个上位词, 有其通用的意义层面,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这些差别是微乎其微的。

例句 (3) “揽茹蕙以掩涕兮, 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楚辞章句》曰;“《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花草树木一旦放到作品中, 绝不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而是借以抒写所代表的人物。从译文中可以看出, 对于“茹蕙”这一文化意象, 杨译“草木犀属的叶子”和孙译“柔软的顿加豆”基本属于学术名词, 许译“柔软的草”较为概括, 霍译“荷瓣”虽然具体化了, 但在汉文化中, 荷花象征“高雅, 脱俗”, 与“茹蕙”的契合度较大。

1.4 修辞

修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格标记。汉诗中的修辞标记常见的有拟人、拟声、比喻、用典、夸张等等。为了再现原诗的意境, 译者有时必须摆脱原诗的语言形式, 酌情改换修辞。如:

例句 (1) “揽茹蕙以掩涕兮, 沾余襟之浪浪。”

杨译:And melilotus leaves I took to stem.

Tne tears that streamed down to my garment’s hem.

许译:With soft grass I wipe tears away, oh!

Which have streamed down and wetted my sleeves.

孙译:I pluck soft coumarous to wipe away my tears,

Which, stream down, make my apparel folds dripping.

霍译:I pluck soft lotus petals to wipe my welling tears,

That fell down in rivers and wet my coat front.

《离骚》作为浪漫主义诗文, 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夸张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从译文中可以看出, 四种译文都用了夸张的手法, 泪水“流成河”的浪漫主义情怀跃然纸上。所不同的是, 杨译, 许译和孙译中是使用“stream”这一动词传达的, “泪水如河水般流下来”。而霍译中还用“welling”这一形容词表达了“泪如泉涌”这一意象, 因此, 诗人“用荷瓣抹去如泉的泪水”, 泪水可以“流成河”, “沾湿衣襟”。实际上, 霍译更生动, 更形象。虽然四位译者都略去了中文“浪浪”的声响, 却吸取了其中比喻的精华。

例句 (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杨译:The way was long, and wrapped in gloom did seem,

As I urged on to seek my vanished dream.

许译:My way ahead’s long, long one, oh!

I will seek my beauty high and low.

孙译:My way layeth remote and so far, far away;

I shall go up and down to make my long search aye.

霍译:Long, long had been my road and far, far was the journey;

I will go up and down to seek my heart’s desire.

在此句的翻译中, 许译, 孙译和霍译都使用了中文的重复修辞格, 如许译的“long, long”, 孙译的“far, far”, 霍译的“long, long”和“far, far”, 这样, 路途的遥远和理想的远大便生动的呈献给了读者。并且, 霍译“long, long”和“far, far”共用, 表达效果更强烈。

2《离骚》风格的非形式标记再现

汉语诗歌风格的形式标记虽然直观具体, 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现, 但要从整体上把握、再现原诗的风格还是离不开它的非形式标记。“意象意境是诗歌的格调和诗人的精神气质及思想感情的体现与依托, 其再现与变通是诗歌风格翻译中的最高层次。” (卓振英, 2003) 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节选中得到了最高升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乘坐玉龙凤辇, 御风直上, 敢叫为太阳神驾车的羲和放慢车速。这种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美丽意境如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 下面试以意象、意境的重构对四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例句 (1) “驷玉虬以乘鹥兮, 溘埃风余上征”

龙、凤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圣吉祥之物。诗人胸怀壮志, 乘坐玉龙凤辇, 御风直上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玉虬”、“鹥”、“上征”寥寥数字便使诗歌焕发出崇高、浪漫的色彩。杨译将“鹥”译成"birds with plumage gold", 不仅“凤辇”这一原语文化意象无法准确、形象地传达给读者, 而且诗人帝王之家的高贵出身, 及其对理想的崇高追求不可亵渎的精神内涵也丢失了。为了保持音律美, 许译将“上征”译为“into the blue”以与前边的“true” (中正) 押韵, 这是以牺牲意义的准确性为代价的, 而且“blue”在西方文化中有“忧伤, 悲伤”的意思, 因此整句话表达的浪漫主义意境被抹杀了。孙译虽然在意义上准确无误, 与霍译相比, 却缺乏气势和意境。

例句 (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处对于求索的对象, 除了孙译未给出之外, 其他三位都对此作了回答。无论是杨译的“dream”, 还是许译的“beauty”, 都因具体化而使其僵化, 而诗之美在于它的朦胧和丰富, 因此霍译的“my heart’s desire”更含蓄, 更富有诗味。整体来说, 杨译中“gloom” (阴暗) 在原文中没有体现, 与原诗憧憬光明前途, 积极浪漫的思想情感不符。对于“上下求索”, 与许译的“high and low”相比, 孙译和霍译的“go up and down”更能体现诗人不辞奔波劳苦, 求索于仙境之间的意境。

3 结论

综合四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杨译语言简洁, 富有诗感, 但有时并不忠实于原文;许译着力表现“骚体”特征, 有时又宁美而不信;孙译做到了忠实于原文, 却有大量晦涩难懂的专有学术名词, 信而不顺;霍译虽然不追求尾韵, 但其辞藻华丽, 气势磅礴, 充满典雅之气, 与原始风格最为契合, 算是四个译本中牺牲原作内容最小、重现原作风格最为成功自然的作品了。

在翻译过程中, 由于英汉语言因素和文化内涵的差异, 要想实现原作和译文的完美衔接, 实现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 不可否认的一点, 语言本身具有共性, 人类文化也具有融通性, 人类通过不同语言可以做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目的。通过翻译的桥梁将代表一国一时代文化的典籍展示给外国语言读者是具有可行性的, 其中, 如何把握原作在译文中的风格再现幅度是一个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因此, 汉诗英译要做到形神兼备, 再现原诗的风格体系, 须要形到意到、韵到神到。但做到这一点, 不是很容易的。译者首先必须反复研读原作, 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原作的风格特征, 精神风貌、行文气势和神韵, 这是从大处着眼;在翻译时处理具体的节奏、押韵、形式、语言、修辞等等要精斟细酌、反复推敲, 这是从小处着手。译者只有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逐一进行分析, 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语言各个层次对原诗的适应性, 并在必要时予以变通, 才能达到汉诗英译风格的忠实再现。

附录:《离骚》节选和四个译本

《离骚》 (节选)

[战国]屈原

曾歔欷余郁邑兮,

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

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

耿吾既得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

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杨译:Li Sao

Thus I despaired, my face with sad tears marred,

Mourning with bitterness my years ill-starred;

And melilotus leaves I took to stem

The tears that streamed down to my garment's hem.

Soiling my gown, to plead my case I kneeled;

Th'ancestral voice the path to me revealed.

Swift jade-green dragons, birds with plumage gold,

I harnessed to the whirlwind, and behold,

At daybreak from the land of plane-trees grey,

I came to paradise ere close of day.

I wished within the sacred grove to stay,

The sun had sunk, and darkness wrapped the way;

The driver of the sun I bade to stay,

Ere with the setting rays we haste away.

The way was long, and wrapped in gloom did seem,

As I urged on to seek my vanished dream.

许译:Sorrow after Departure

Melancholy sad and I stay, oh!

Why live I at a time that grieves?

With soft grass I wipe tears away, oh!

Which have streamed down and wetted my sleeves.

I kneel aground and plead my case, oh!

My heart is glad to find the true.

Dragons and phoenix start my race, oh!

I rise on wind into the blue.

At down I leave the E’ergreen State, oh!

I halt before Celestial Gate, oh!

To see the sun sink in the west.

I bid the driver of the sun, oh!

To Holy Mountains slowly go。

My way ahead’s long, long one, oh!

I will seek my beauty high and low.

孙译:Lee Sao:Suffering Throes

Oftentimes I do sob, so deeply sink in woe;

I lament my time doth not occur befitting;

I pluck soft coumarous to wipe away my tears,

Which, stream down, make my apparel folds dripping.

Kneeling, I spread them out to free my mind to Suen;

And flushed, feel anon the inner glory of mine;

In a quadriga of jade-bitted dragons, phoenix-Lifted I rise fast into the sand gusts in upward line.

Setting forth early at morn from Tsoung-ngou Mountains;

Later afternoon I reach the mid cliffs of Quen-lung;

I wish to loiter at these carved Heaven’s gates a little.

But the sun hasteth away, the sky turning dun.

I make Shih-hur, the sun’s car driver, to slow off,

Biding his time toward Yan-tze in no hurry;

My way layeth remote and so far, far away;

I shall go up and down to make my long search aye.

霍译:Li Sao (On Encountering Sorrow)

Many a heavy sigh I heaved in my despair,

Grieving that I was born in such an unlucy time.

I pluck soft lotus petals to wipe my welling tears,

That fell down in rivers and wet my coat front.

I knelt on my outspread skirts and poured my plaint out,

And the rightness within me was clearly manifest.

I yoked a team of jade dragons to a phoenix-figured car

And waited for the wind to come, to soar up on my journey.

In the morning I started on my way from Ts’ang-wu;

In the evening I came to the Garden of paradise.

I wanted to stay a while in those fairy precincts,

But the swift-moving sun was dipping to the west;

I ordered His-ho to stay the sun-steeds’gallop,

To stand over Yen-tzu mountain and not go inLong, long had been my road and far, far was the journ

Long, long had been my road and far, far was the journey;

I will go up and down to seek my heart’s desire.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大学, 2009.

[3]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M], 薛鸿时,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

[4]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5]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6]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7]马茂元.楚辞注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公务员初任培训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小班户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