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2024-06-18

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精选6篇)

篇1: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自我评价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的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使评价体现科学性、公正性、公开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不断提升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达标”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车间实际情况每半年对车间的安全工作实施一次自我评价。

第二章自我评价标准

第三条车间成立自检自查评价领导小组,车间主任任组长,支部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安全员、设备员、工程技术人员、各班组组长为评价小组成员。

第四条车间安全生产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危险性辨识、风险评价、设备设施评价、员工行为评价、工艺技术评价、环境因素评价等,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和安全指标。

第五条车间安全生产自我评价主要区域为:三联跨厂房各作业区、热处理、下料锯床作业区、油品存储区、毛坯区,成品区、氧气乙炔存放区、特种设备设施作业区等的安全隐患,运行缺陷等问题有效及时加以整改。

第六条车间安全自我评价,要做到对要害部位、危险部位、薄弱环节、特种设备、关键装置进行认真评估,分析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进行事前预防,保证达到安全目标。

第八条认真贯彻落实“五阶段”梯进式安全管控模式的评价方法,从七个层面对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进行评价。

第九条车间评价小组各职能相关人员要本着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认真对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价。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2: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加工车间的现场安全文明生产以及安全管理,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创建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环境,保障车间、班组以及岗位员工安全文明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加工车间各生产班组、生产岗位的现场安全管理,车间各职能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各生产班组、岗位员工除应遵循本制度外,还应符合国家、省以及两级公司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等安全管理文件要求。

第二章安全文明生产

第三条安全警示

(一)生产现场应使用人性化安全警示用语牌。

(二)安全警示用语牌应悬挂在生产现场的醒目位置。

(三)警示用语牌要统一、规范,数量要满足警示需求。

(四)安全标志应针对作业危险部位悬挂,不得将安全标志不分位置、集中悬挂。

(五)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1996《安全标志》的要求。

第四条排班室、更衣室要清洁整齐,布置各类生产图表要美观大方,填写及时,准确清晰。

第五条岗位员工要准确填写设备运行、点检记录、交接班记录、隐患排查检查表、岗前安全确认表等相关记录,并保证各项记录完整、按规定填写。

第六条生产现场要保持清洁,不准随意堆放垃圾,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和垃圾等杂物,切削液、油品必须用专用容器定点存放。

第七条生产区域严禁吸烟、打闹嬉戏、吃东西、玩手机、脱岗等违规违纪行为。

第八条各类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冒、滴、漏,禁止长流水、长明灯。

第九条所有的井、沟、坑、池必须有安全防护盖板和防护围栏,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严禁堵塞;所有的转动部位和传动部位必须有必要的安全防护罩(网)。

第十条坚持现场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每天上下班必须要对设备进行擦洗保养及润滑,工件按规定放置,工具摆放整齐,定制管理。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车间各生产操作岗位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二条对于检查发现的岗位安全隐患,岗位人员必须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并形成闭环管理。

第十三条各岗位人员按规定规范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做好个人劳动防护。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证书原件应随身携带以备查验,做到人、证相符,证件有效。

第十五条学徒工、实习生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或专人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

第十六条外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必要的防护用品,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生产现场。

第十七条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第十八条消防器材要定期保养,有效期标志明显,按规定期限更新或翻修;消防器材的配备执行按《金川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防丢失。

第二十条生产现场应当根据紧急预案要求设立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规范、保持畅通的安全出口。禁止封闭、堵塞或占用生产场所的安全出口。

第二十一条安全检查

(一)车间应对生产作业现场每周1次的全面性安全大检查。

(二)岗位职工负责对本部门、本岗位生产区域的安全工作自查、进入工作现场检查、班中检查和交接班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第二十二条安全教育培训

(一)认真执行集团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车间要对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篇3: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1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目前应遵照执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8)、《钢丝绳报废标准》GB5972-86。各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严格按此执行。

2 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重点条款如下:

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

4)主要机械设备(含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混凝土搅拌楼(站)、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装载机、挖掘机、桩工机械等)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一般机械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和多班作业的交接班制度。

5)施工现场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如,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编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6)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实施。

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8)任何人员不得命令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对违反规定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9)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10)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擦洗和修理,修理时应挂牌标识,并由专业人员按照原厂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不得任意使用代用部件或改装、改造。机械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应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2)施工现场长期停用的设备,必须拆除电源,并办理封存手续。

3 机械管理项目职责制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应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负全面责任。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负责。项目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对项目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负责。

1)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企业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

2)落实设备需用计划,负责组织设备进出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认真做好交接及安装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建立完善现场机械设备台账。

3)做好设备使用安全技术交底,检验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有效性,并监督作业人员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4)组织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全面检查,及时组织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消除机械设备安全隐患。

5)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的原始记录、技术档案资料的整理。

6)负责处理一般机械事故,配合处理严重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4 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不论机械设备来源是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还是外部租赁机械设备(包括分包单位租赁机械设备)、分包单位自带机械设备,必须要纳入项目总包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监督管理。

1)严格制定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准入条件。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必须是具有营业执照(营业范围含租赁)等证照齐全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法人组织。

2)租赁的设备生产单位必须是国家规定的生产厂家,租赁设备必须具有厂家的制造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及有关档案、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应有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测合格证或鉴定报告等文件。

3)严禁使用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或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

4)进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完好,附件、随机工具及备件应齐全,各种限位、安全保护装置、仪器、仪表、报警和信号装置等齐全、灵敏、有效。机械、电气安全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

5)自行研制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有设计图、设计计算书和加工工艺图,由企业技术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鉴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经相关部门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投入使用。

6)进场的机械设备,应由租用双方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合同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5 机械设备现场施工的安全要求

符合安全施工条件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基础(座)必须稳固,并符合出厂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其安装、停放场地应平整、清洁、无障碍物、排水良好。

2)机械设备的作业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周边应留有符合规定的作业和维修空间,作业通道应保持畅通,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及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机械设备使用中所需的辅助设施,移动式起重机的路基,固定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的混凝土基础等均应符合验收标准,机械设备的安装、停放及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使用和安全要求。

4)施工现场宜设置机械设备修理车间或修理点(包括小型料具库)和操作人员休息室。

5)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6)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起重机、混凝土输送泵车和桩工机械等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其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规定。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6 施工前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

1)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按出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测试和试运转,并填写试验验收记录,经试验验收合格,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使用。

2)机械设备应由相应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的单位安装。

3)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必须报请当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施工现场必须制订机械设备分级安全检查制度,即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自查和监督检查。

5)机械设备检查形式:日巡检、周检、月全面检查等,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消除不安全因素,严禁带病运转。

6)施工现场每月组织一次月度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金属结构和焊缝有无变形和开裂;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吊钩、抓斗、钢丝绳、滑轮组、索具、吊具等有无损伤;配电线路、集电装置、配电盘、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顶升机构,主要受力部件有无异常和损伤;轨道的安全状况等。停用一月以上的,使用前应做好上列检查。

7)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对在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巡检,发现有违反岗位纪律、机械运转异常、保养不良、事故隐患、记录不全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排除,并作好检查记录。

8)操作人员每天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限位器、制动器、离合器、控制器以及联锁装置、通讯装置、报警装置和防断绳装置的安全性能,轨道的安全状况,钢丝绳、索具、吊具的安全状况,行走电缆的绝缘及损坏情况,各部位的润滑情况等。

9)大型施工项目及以上应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10)机械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维修人员、起重工和电工等)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不得违章作业;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保持作业区整洁和安全设施的完整。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许可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是工期短,任务重,工程地点变动大,工人和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Z].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Z].

篇4:健全机械制造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一、机械生产单位的特点

机械制造公司基本氛围离散型和流程型两大类。离散型指的是产品形成是由单独零部件工程的,而流程型指的是通过不断加工原材料时期属性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新材料或新产品。绝大多数的机械生产单位都归属于离散型企业,其产品结构较为明确清晰,产成品部件或零件个数明确固定,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单位兼备流程型特点。机械制造公司生产方式多面相订单模式,大多数公司的生产模式都是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其生产设备布置情况大多是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安排的,每一种产品工艺的流程都有些微差异,进行相同产品加工的机床也有很多台,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安置,同时还需适时调度物料。机械制造公司通常面向订单生产,公司基本无法预测订单的到来时间,且公司通常从事小批量单件的生产活动,其工艺过程转变较为频繁。因此,需要相应的计划保障生产的顺利。

二、机械生产单位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1.机械制造公司管理成本观念滞后

机械生产单位因订单生产产品模式的制约,从而形成了重视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重视经营订货效率,轻视成本管理工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管理范畴和手段等内容了解的不是很透彻,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研究工作,没有做到和时代接轨,使得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将战略的成本价值链和成本管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企业的各个生产组织缺乏考核制度,还有很多企业将控制成本问题局限于企业内部,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市场需求的范围值,致使企业的价值链严重脱节,企业成本管控的效果明显下降。还有一部分企业仅将成本管理工作看成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工作,将管理范围局限在产品生产环节中,但却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相关成本控制。

2.信息管理水平滞后

许多机械生产单位通过计算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对于信息长期性和复杂性思维的准备不是很充分,没有将计划经济提上日程。虽然企业投入了很大的物力人力,但投入和利润却不成正比。还有一部分企业在信息实施操作过程中缺乏可行性研究和有利的分析,使得信息技术无法和企业生产工艺结合在一起,无法将降低成本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

3.管理成本的方式较为传统

信息技术在管理成本工作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制造公司的电算化程度较低,严重匮乏数控知识专业技术人员,数控机床开发与研制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虽然很多机械生产单位进行了成本控制方法试点,有一部分单位也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而言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仍然较为陈旧。

三、相应问题的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竞争关系不断加剧,我国机械制造公司要想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严抓成本控制工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将成本控制工作当成一项攸关企业生死的工作,提升成本控制意识。同时,应积极对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内容进行研究与总结,使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真正和时代结合起来,全面完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体制。在管理问题上,不仅应重视生产环节中的成本管控工作,还应在产品设计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下足功夫。企业一般员工应消除多余的浪费和劳动,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平均分配到员工身上,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控工作中,真正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2.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以信息手段为基础建立成本控制系统。机械生产单位应建立生产制造管理中心,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客源订单需求不断变化和调整企业发展的重心,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建立决策体系,从而明确生产任务形成有效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应积极推行资源计划体制,将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整合到一起,将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和材料信息共享到各个部门,将采购原材料、设计产品等环节的各类信息反馈给企业各个部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库存、节约物力人力,进而全面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

3.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应严格管控每一道生产工序的质量,在产品生产环节对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处理,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则应严禁该生产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除此之外,企业应强化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力度,企业的设备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物力人力的消耗情况,影响着产品生产工期和产品生产成本。因此,应全面强化设备现场维护和现场管理的水平,实施责任制,强化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将设备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水平提高上来,强化安全管理,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

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状况。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任何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永远是其存在的最终目的,而获取经济效益的方法只有两种,要么开源要么节流。因此,只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盘锦辽河油田辽海集团有限公司)

篇5: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加工车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车间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机械制造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加工车间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消防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车间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间广大员工应该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车间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条消防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车间主任为车间消防安全责任人,实行安全员全面负责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第四条车间安全员在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的领导下负责车间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能,并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

第五条车间所有人员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车间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员工安全教育内容之中,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

第七条车间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消防法规和本规定。

第三章 消防安全检查

第八条在车间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单位事前应到公安消防机关办理建筑物内部装饰、装修防火审批手续。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技术标准,严禁使用易燃材料。工程竣工后,必须通过公安消防机关的验收方可投入使用。有关验收合格证明(复印件)报送机械制造公司安全生产部备案。

第九条具有易发火灾危险性的岗位禁止使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时,必须申办动火证,采取严密的防火措施,切实保证安全。

第十条车间任何人不准违章用电、不准私自接线、不准随意拆卸控制装置,出现用电故障要及时上报。车间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等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车间在消防检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火灾隐患的,应当发出《火灾隐患协办通知书》,并督促执行。

第四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车间防火责任制: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确定车间及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三)针对车间特点对所属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普及防火安全常识;

(四)对车间的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应指定专人负责保养和维修,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及消防标志完好、有效;

(五)相关人员要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于车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机械制造公司防火委员会;

(六)支持、配合机械制造公司消防安全检查、监督职责;

(七)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并组织扑救,协助疏散人员、物品,保护火灾现场;

(八)协助有关部门查明火灾事故的原因,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九)建立车间义务防火组织,组织义务消防员学习消防知识,接受消防技能训练,参加灭火演练,了解和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发生火灾时的处置方法,能够迅速扑灭初期火灾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

(十)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三条车间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一)建立防火档案,设置防火标志,严格进行重点部位的防火安全管理;

(二)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三)进行防火检查巡检;

(四)监督、检查车间各岗位消防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五章灭火及消防器材

第十四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和值班调度电话8812638报警。任何单位、个人必须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第十五条 车间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组织力量扑救、疏散人员、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和财物,并派人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辆。

第十六条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使用、更换,必须符合防火部位物品的性质,必须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十七条消防器材应置于通风、干燥、便于取用的位置,并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第十八条车间安全员对消防器材要定期保养、检修、更换;要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器材档案,及时记录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使用、更换、检修等情况。

第十九条车间配备的灭火设施、器材,应由车间指定专人管理。第二十条任何人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拆卸、挪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和消防标志,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第六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一条车间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个人予以奖励:

(一)及时组织扑灭火灾,避免了重大损失,表现突出的;

(二)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火灾隐患,制止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避免火灾事故发生的;

(三)积极参与扑灭火灾,抢救伤员和公共财产,表现突出的。第二十二条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问题之一的,视情节轻重、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按《加工车间安全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予以处理,严重者按上级部门规章制度处理:

(一)施工人员不按防火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引发火险、火灾的;

(二)防火工作负责人不认真履行职责,未落实有关规章制度,教育管理不力,未及时整改火险隐患,致使发生火险、火灾的;

(三)值班人员失职或擅离职守,责任区发生火险、火灾的;

(四)违反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引发火灾的;

(五)损坏或擅自动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

(六)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导致火灾事故者。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车间广大员工要切实认识到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预防和杜绝一切可能的火灾事故,保障车间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篇6:机械制造安全生产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检查的组织

第三章隐患整改和核销

第四章考核办法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和规范班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监督检查分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两种形式,定期安全监督检查包括日常巡检、综合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前安全检查等。不定期安全检查包括临时性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实行班组长负责制。

第四条安全监督检查必须将外来施工人员纳入监督检查范畴内。

第二章监督检查的组织

第五条班组必须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将每班检查的各种情况作好记录,将查出的D级隐患进行及时整改核销,C级隐患的及时以《隐患排查报告单》形式上报车间,由车间进行整改核销。

第六条班组检查内容分:班组安全记录检查;班组安全制度检查;班组成员精神状况检查;班组成员安全确认检查;班组成员隐患排查

1检查;劳保用品穿戴检查;现场作业环境安全检查;设备防护缺陷及运转情况安全检查;电器安全检查;工器具安全检查;安全通道疏通检查;安全标识完好检查;物料摆放安全检查;活件摆放安全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员工违章违纪检查以及其他涉及安全生产的检查等。

第七条班组检查由班组长、安全监督员组织每日的全方位安全检查,严格做到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

第八条员工要按照隐患排查表进行自检自查,按照班组安全检查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隐患整改和核销

第九条对安全监督检查中查出的D级隐患,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监督隐患岗位人员限期整改核销,岗位人员无法整改的由班组整改核销。

第十条接到D级隐患整改通知书后,相关人员要按照隐患整改通知书上规定的整改措施、要求及期限,认真进行整改落实。

第十一条整改结束后,应认真填写“隐患整改核销单”,由班组长进行核销确认,将隐患整改核销单返回班组长处存查、核销。第十二条对隐患已整改而未上报核销的,按照未核销处理。

第十三条因客观原因不能或不能按期整改的隐患,隐患所在岗位应该在“隐患整改核销单”上注明原因及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并由班组长签字,上报车间备案。

第十四条各班组、岗位要按照隐患排查、整改、核销流程,认真进行整改落实。

第十五条班组长要及时对车间岗位员工隐患排查检查表进行签字确认,做到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班组长对所在班组所有岗位要经常进行巡查,及时掌握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问题。

第四章考核办法

第十七条凡是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配合或对查出的隐患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岗位员工,责令限期整改,并按照《加工车间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及《班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第十八条对于在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同一部位的重复隐患,对隐患所在岗位给予警告或加倍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岗位员工要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第二十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班组全体员工。

上一篇:乡镇街工会规范化建设调研提纲下一篇:青鸟飞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