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4-06-16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共7篇)

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3-5题。(11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也。”

3.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 音:________ ____ 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

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二)3. ①dàn;吃.②zhé;往往,总是.①吃 ②往往,总是 (4分)

4.①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已任”各1分,句子意思基

本正确1分。共3分)

②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2分)

5.岳阳楼记 揭示主题(各1分,共2分)

篇2: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________义: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音:________义:________

③食不给 音:________义:________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________义:________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dàn 吃。②zhé 往往,总是。③jǐ 供应。④chán 说别人坏话

2.B

3.①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篇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篇4: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

翻译

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又嫁给常山姓朱的人。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动得流了泪,离开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睡觉几乎都没有解开衣服,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情绪愤慨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常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出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 世家:家世。

4、既:等……之后。

5、去:离开。

6、之:到,往。

7、南都:指应天府,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8、尝:曾经。

9、就寝:上床睡觉。

10、日昃(zè):太阳偏西。 昃:日偏西。

11、或:有时。

12、昏怠:昏沉困倦。

13、辄(zhé):往往。通常翻译为:就。

14、沃面:洗脸 沃:用水淋洗,这里指“洗”。

15、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6、旨:要义。

17、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8、依:依靠。

19、以:以......作为;用。

20、诵:吟诵。

21、长山:古地名。

篇5: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翻译

版本二翻译:

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

篇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意思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中主要讲述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胸有大志,把治理国家当作自己的责任。范仲淹在两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后来改嫁,此后家里非常贫困而没有依靠。他勤奋苦读,不分昼夜,晚上学习困了,就用凉水洗脸冲头,五年中,甚至没有脱过一次衣服便上床休息睡觉。他白天苦读甚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吃一点,仅仅吃粥以维持生活坚持读书。通过勤奋学习,他领悟到六经的深层含义,便立志造福于天下。在他做官以后,经常激动地谈论国事天下事,从而使人趁机说坏话以致被贬官。

他艰苦磨练自己,从来不多吃肉,妻儿的吃穿总是自给自足。他经常讲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而快乐”,这句话出自于他写的《岳阳楼记》,抒发了范仲淹伟大的爱国精神,成为了范仲淹的名言,一直为后人缅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简要记录了范仲淹勤学苦读、逆境成才的经历,这也造就了他做官清廉、关心民意、刚正不阿的形象,成为后人品学言行优秀的榜样,这篇文章被广泛运用到中学课本中,深得广大学生的感悟,使之成为中学生的楷模。

范仲淹变法

范仲淹变法是宋仁宗庆历期间的改革。宋仁宗时期官僚体系庞大冗杂,行政效率很低,人民生活贫困,西夏和辽严重威胁了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北宋处于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范仲淹变法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历时一年半,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主持的,当时范仲淹正任职参知政事。最终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官员接连被贬黜,各项变革也被废止。

范仲淹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但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效的启示和借鉴。

范仲淹出身贫寒,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改嫁。直到他三十岁才得知自己的真实出身,从此离家自立门户。他性格外柔内刚,心中既有远大的抱负,又有不喜名利的正义,对于国家大事总是有勇敢谏言,并且在处理政务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范仲淹变法就是范仲淹凭借他这远大的抱负和独特的处事方法,认真总结了自他从政二十八年来的改革思想,向朝廷呈上了变法的纲领,提出的改革主张约十余项,如抑侥幸、均公田、择官长等。

篇7:《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及翻译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上一篇:体育学报下一篇:2008教育局电教办公室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