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2024-06-13

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09301028 张如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 的兼容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QQ群论坛里使我对测试方法和设计分析有了大致的接触和深入了解。收印象深刻的有一下几点。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由此我自认为测试就是为了找到bug,然而一个学期的测试学习经验告诉我这是错误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到BUG,那么BUG会成天缠着你。

2.在大家协力测试论坛的时期内,我曾认为这种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真的很乏味,可是在这乏味中真心发生挺多有意思的bug,意想不到的bug,所以我认为只要掌握了方法,在重复中寻到到创新的小惊喜,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特点。

作为测试新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能独立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精通一种测试工具,理解一种bug管理软件是新手晋级老手的必备素质。任重而道远?!

在最后,我不得不提的就是细心和耐心了。这是我认为这个学期测试课上收获最大的了,课程要求测试时必须细心和耐心,我在想,如果以后真的工作在测试一系列的岗位上,要学会坐得住,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bug斗争,分离、识别还有归类bug,是不是也能真的改变我粗心大意和三分钟热度的毛病。

最后感谢刘老师这学期的课程讲授,和实践中的指导和帮助。测试路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在没有接触软件工程这门课时,我一直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能编出解决问题的程序就ok了,从没有想过,在写一个程序之前还要构思几份文档(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不过对于那些大型软件如植物僵尸大战(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比较大型的了)怎么去实现它,想得我一头雾水。绚丽的界面、40种植物、一大堆不同类型的僵尸,怎样编代码去实现它呢?

第一次上软件工程的课,裴老师问“软件是什么?” 我的第一想法是:这个问题太过愚昧了!谁不知道软件就是程序呀? “软件是由计算机程序、数据及文档组成。”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先是一惊,慌忙翻了下书“软件是程序和所有使程序正确运行所需的相关文档和配置信息。”赫然映入我眼帘。突然间我发现,就算是植物僵尸大战这样复杂的游戏,如果设计者实现分模块把每一部分如何实现用文档描叙出来,那这个软件实现起来不是很容易吗?

第一次课后我明白了软件工程是致力于专业化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虽然我从初中开始信息奥赛,高中继续这个爱好,但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接触在软件开发中这么有引导意义的学科,不觉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自然它的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我牢记于心。

短短的四周,裴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尤深的是:

做软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团队的实力。

如果别人给你50万让你们团队开发一个软件,如果他要求你们团队给这个软件永久维护,那么你要去跟他协商付100万。很多软件公司倒闭就是因为维护上的问题。至此我才明白维护软件是软件生存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它是最花费精力与钱财的一个阶段。

如果将来你们碰到了我,你跟我说你是se那么我会很高兴,如果你告诉我你是软件工程师,我只会“嗯嗯”两下。

其实在我接触软件后,渴望的是当一名软件工程师。现在才知道学软件工程专业后,去当一名软件工程师是最低层的也是最没“技术”含量的。要做就做系统构架师,当然这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系统构架师的职责是设计一个公司的基础构架,并提供关于怎样建立和维护系统的指导方针。恍然发现学软件不仅是学软件,相关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

当然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亲身体验才能领悟软件工程的妙用。课设我们选择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是这个系统我们接触比较多,对于它的流程还是比较清楚的。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花了很大的时间去完成它。记得当时我们定下这个题目是晚上,在讨论用什么语言实现时,大家各自说出自己比较善于的语言。然后均衡了下,定下用java做开发语言。在实现过程中,突然发现java环境连接数据库和tomcat超级麻烦且数据库老是连接不上。趁时间还早我们三再次讨论,决定用c#做开发语言,主要是c#相对于c++与java来说简易写。同时我们定下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的准则。在课设期间我们没少跑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对比各本书上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代码。终于在4月11日把所有课设的所有事情弄好了。当然这只是个概述。

我印象尤深记忆深厚的是最初实现文档那块。刚开始,软件工程这门课还没学多少,基本的设计理念就很模糊。文档到底该怎么写,很纠结。于是我从网上狂下相关文档。通过粘贴与复制终于一份内容乱七八糟的需求分析文档出来了,当然这只是用来借鉴的。后来孟阳分享了十三份关于文档这方面的模板。我们照着那个样子在结合团队项目的相关实例开始了文档的写作。我们的文档总是一个人先写好,再拿给另一个人改,最后由第三个人评审。大家都觉的可以了,才过关。测试报告虽然是我一个人完成了,但也经历了不少时间,当然这时间是按小时算的。首先把大体写出了,然后修改,再增加信息。大量的截图以及思考怎样用例超费脑子,两天的通宵,彻底把我搞垮了,不过在文档出炉后,心里异常开心。

软件工程课程虽已结束,但我对于软件工程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裴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体会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随着软件规模、复杂度的不断增加,项目开发中更多的是协作、管理和控制。我学习到很多一般性的方法,例如:需求获取、模块化、分治、估算、计划等等。同时,我也认识到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在图灵机模型和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框架下,人们认识表达的过程(不断反复、逐步深化)和计算机的实现过程(顺序执行)相差甚远,软件工程方法要提供给程序员们一种更加有效的对客观世界问题域进行形式化的过程方法。

向se进军!至少这是现在的目标。

篇3: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关键词:Hibernate,程序设计,自主学习,框架

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对于学生、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过程,学生难懂、教师难教。同时学生也是一个脆弱、敏感的群体,学习内容简单有一定学习成果,兴趣及信心也逐渐高涨、稳固。而知识一旦复杂难懂,短时间不能见到完整、实际的学习成果,学习兴趣则很容易减弱,甚至厌学。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初接触Struts、Hibernate、Spring三大框架的学习过程中,极容易因为Java语言的基础的问题,导致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故此也极容易产生“听之任之”的消极心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能从事企业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以Hibernate框架课程为例,Hibernate是一种实现对象和关系映射的框架,对JDBC进行轻量级对象封装,使程序员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操作关系数据库,可以减轻开发者与大量普通数据持续性相联系的一些编程任务。在开发中,自动生成的SQL,使开发者减少了进行对象转化等繁琐任务,并能使应用程序移植到所有SQL数据库,提供透明的持续性。在使用Hibernate框架时,通过编写O/R映射描述文件,完成对象、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持久对象则根据映射文件生成,最后,编写业务逻辑类,从而提高实际开发的效率。相对JSP技术WEB开发中繁琐的JDBC技术来说,Hibernate框架是对数据持久层架构的应用,能极大的降低了数据持久逻辑与业务逻辑的耦合度,简化了开发过程,优化了数据访问操作,增强了系统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大大简化编码量的同时,保障了程序开发的流程及编程思路的清晰程度。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对HQL查询及性能优化、Criteria高级查询及与WEB项目的结合,数据库的复杂应用产生了诸多的疑问和不解,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学生兴趣的降低,同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较少,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把握住所有学生的接受状态,更会加剧部分学生对于框架技术的“恐惧感”。

故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要由教师来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同时鉴于学生课堂与教师互动少的情况,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进行自主式的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基于即时通讯软件建立程序研讨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地探索知识。强调预习复习知识点、技能点的重要性,课上检查并记录其表现,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讲解时有所取舍,要求学生自行组合,建立多个学习小组来共同研讨、共同学习,设置竞争机制,激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积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程序语言的学习由于难于理解、外语不过关、不容易记忆等原因,极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创造相应的自主学习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交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勤于研讨的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教师应感性的对待教学活动,通过融洽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高等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技能实训上,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教师如何传授,学生如何实践,缺少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尤其是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故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心态的端正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穿插讲解软件行业新的发展形势及动态,以及软件开发行业的优势,稳固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先保证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软件程序设计多数为团队开发,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沟通能力、研讨协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活动中首先给学生提出适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或项目的需求,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相互交流、查阅资料等手段,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项目测试检验其效果,并强调学生的归纳总结自主学习的结果。针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一些问题及学习方法未知的困惑,教师应强化学习方法的应用,提供给学生相应的网络资源,相似项目实例供学生进行研讨学习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定期给予学生问题汇总答疑的机会并总结其自主学习的成果,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Hibernate框架课程中,挑选部分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及能完整展现学校成果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课程,通过团队的研讨、学习;教师的引导及难点部分的讲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Hibernate框架课程的Filter过滤器、实例项目教学内容为例,设置自主学习课程。

指定章节学习内容:

1)使用过滤器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2)使用过滤器进行用户权限验证。

3)完成系统模型开发。

4)实现信息查询的功能。

5)实现信息发布的功能。

在自主学习课程中,单纯的学习专业技能不是唯一目的,借助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能力等职业素质。自主学习内容结束后,还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进行一定的考核,如心得体会汇报、演讲、项目简介、产品推销等方式积极推动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通过自主学习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教师对于教学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善飞.基于J2EE的数据持久层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2]张飞,张建.基于Spring与Hibernate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7):1669.

[3]汪萌,曲俊华.基于Hibernate技术的持久层解决方案及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19(3):155.

[4]欧阳宏基.一种基于DAO设计模式与Hibernate框架的数据持久化层模型[J].微计算机应用,2009,30(3):36-37.

[5]严海.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构建WEB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篇4: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我们不能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篇5:数学分层测试卡优秀课例心得体会

在周五的上午,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了《数学分层测试卡》优秀课例,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许多授课的技巧,使我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以下是我看过课例后的几点体会:

1、这位老师的数学素养很高,教态亲切自然,整节课流程设计的非常轻松流畅,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性的赞扬,使学生增添了很大的自信心。

2、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创扇形,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扇形等动手操作,让学生对扇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在教学扇形的认识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又回到数学问题当中,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整堂课上,老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在争辩当中弄清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概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摆脱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4、分层测试卡的灵活运用,在做分层测试卡时提出做的要求,当堂课时间不够的话就挑典型的题来做,评价方式灵活,谁最先做完,让这名同学帮助老师去批其他同学的测试卡,这样保证了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及时的得到批改,批改过后师生共同订正,给学生恰到好处的鼓励,增长自信心,每一名学生都很认真、仔细的完成分层测试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四点是我的体会,同时也是我需要向这位老师学习的几点,通过这次的优秀课例的观看使我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也会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来灵活的运用分层测试卡,总之,使用《分层测试卡》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为根本,在教学中我们也要以“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使每一名学生在每一节的数学课当中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过程当中。

大椅山明德小学

陆琳琳

篇6:例-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学习心得

软件测试项目实训这门课程,是本学期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课程的学习方面,主要是靠老师答疑和查询资料来完成的。这次我选择的是基于JAVA语言下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这个设计在杨扬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在本阶段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杨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参各种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网上查找信息,并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从中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的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虽然这个项目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去解决一个问题。当遇到问题要冷静,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排除障碍,到最后获取成功,这应该就是学习的乐趣。有时候不懂的就需要问别人了,虚心请教,从别人的身上真的能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每一次的挫折都会使我更接近成功。还有学会了在工作中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这次课程设计在老师和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使自己在处理问题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设计基本实现了取款、查询余额、转账、修改密码等功能,但由于时间短、知识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系统仍存在不足,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程序可读性强,易懂易维护

2、用户界面简洁,方便了用户使用。

3、安全性好,系统仍然使用输入密码方式,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4、系统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5、系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数据库的链接上,在代码的编写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代码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6、在系统的的界面效果上也存在不足,系统界面显示应在屏中间。本项目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运行时界面显示效果欠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地改进,设计出漂亮的界面。课程设计中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本知识,操作起来才顺心应手,我这时才明白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激发了学习的欲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前总以为自己学的还不错,一旦应用到实际就大不一样了。

篇7:学习金蝶软件心得

大二下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中小企业软件管理实训课程,也就是认识金蝶软件及操作。

首先打开金碟软件,选择新建帐套,可以进入金碟标准版界面,在这里会出现一个主功能选项模块,以及一个初始设置的子模块。在初始设置模块设置里面可以看到又分为帐套选择;币别;核算项目;会计科目;初始数据;启用帐套等子模块。进入各个子模块可以键入初始数据进入系统,以及设置系统将可以记录的各个可核算项目。当将各项数据及增加或减少的类别设置好,就可以 进入到下一步。此时主功能模块下的子模块就变成了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管理;往来管理;报表与分析;出纳管理;系统维护七个子模块。在每一个的子模块选项下都会出现一个业务处理模块和账簿报表模块。这个软件所包含的内容还是挺复杂的,要求我们自己培养成一种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因为在企业管理中,使用金碟软件当你粗心输错了数据进系统,那么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对金蝶的理解就是它是一个强大的系统,覆盖了企业几乎所有的活动。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这三大环节,从以前传统的人工做账到通过计算机做账,这是一个质的跨越。通过电脑操作,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降低成本,而且还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在使用金蝶的过程中,我觉得对自己的财务知识也是一种考验。我觉得金蝶只是帮你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在具体填制凭证时还是需要自己的财务知识,而且金蝶自动生成的凭证有时有很多的错误,需要去修改,如果自己的财务知识不强,用金蝶做账还是非常麻烦的。我觉得金蝶在财务这块最实用的是只要我们把凭证做好,其他的就非常省事。

在不断的反复重做过程中,不断审核、过账、反审核、反过账,渐渐有了清晰地思路。在应收应付这块,十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我觉得很值,我从中也学会了很多。其实很多东西只有自己动脑筋去做了后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做的过程中,还有一点就是细心。做会计的一定要认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

学习的时候也有不少认识:

做会计需要理清思路,像在建账的时候,要对整个建账的轮廓有较清晰地了解,这样具体工作起来有方向,效率比较高,否则很容易在一个问题上卡住。而理清思路后就是具体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或许会重复,比较枯燥,很需要耐心。

最好在开始项目之前,完成前期数据准备。对于一些基础数据,例如各种基本资料的编码。我们有必要提前完成,免得拉长项目实施周期。基础资料 使用前,必须设置好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是运行K3系统的基石,有点象做房子前要准备好材料一样。基础资料的准备顺序基本上就是系统默认的顺序。这个顺序没有什么特别的,怎么着都行,你在需要时自动提示你需要先处理哪一些。不过我还是要将一般处理顺序说明一下,最好是:币别、凭证字、计量单位、结算方式、仓库、仓位、部门、职员、科目、客户、供应商、物料。一些项目是有必录项与非必录项的,在前期我们可以只录入必录项,以后在需要时再录入非必录信息。

金蝶软件相对比较容易学,但较适合规模小的企业;而用友软件则更适合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的需求,它的购销存系统和应收应付系统对需要处理大量品种及较多往来单位的企业而言是十分方便、简捷的,同时,用友能分部门分项目进行核算,有利于进行企业内部的考核。在网络上有分析说:金碟与用友针对的用户层不同,用友软件核算全面,但操作起来较繁锁,特别是在设置存货,固定资产的参数时较麻烦。如果公司的存货较多,分类较细,建议不要用金碟,可以考虑其他财务软件。如果企业当中的会计人员懂得操作用友软件,那就建议用用友软件,因为用友软件考虑得比较周全,在数据导出导入方面数据接口方面做得比较好。

学习过程中,还要勤动手,学了一个知识点就去尝试着操作,这样才能使知识得到应用,也才能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学以致用,切合实际;只学不用,很难深入。然而,会写字不等于会写文章。学会了软件的单个操作应用,其实只是学会了“写字”,但是工作上要求交出的作业是“文章”,这就需要自己去融会贯通,在实际业务中积累经验,从而写出一篇篇满意的文章。

这是我学习金蝶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些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不吝指出;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互相交流,以达共勉。

篇8: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一、内容重组, 凸显人物

课文篇幅比较长, 如果逐段教学, 那么既费时又费力, 学生也没有学习兴趣。 因此, 笔者对文章内容进行重组, 抓住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和“设立诺贝尔奖项”这两个要点展开教学, 次要内容一带而过, 从而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发明炸药”这一部分, 让学生默读3-8节, 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 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欣喜的, 他们读出了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一个痛苦的、一波三折的、危险的过程, 理解了课文内容, 对诺贝尔这位名人也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在介绍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金”时, 笔者补充介绍了诺贝尔的遗嘱, 让学生感受到了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成就巨大的科学家, 更是一位有着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人物。

教学时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 目的是通过凸显最有感染力、最震撼人心的材料展现人物的崇高品质,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感人,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语言训练, 扎实有效

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将语言训练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避免了繁琐讲解、机械操练造成的重负低效,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指导学写名人小传。 之前学生已经学过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 对法布尔这位名人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 笔者首先出示了一份介绍法布尔的名人小传, 让学生通过学习法布尔的小传, 知道什么是小传, 即小传指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通过进一步的讨论, 学生了解到一份完整的名人小传具体要写哪些内容:人物的生卒时间、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等。 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 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诺贝尔的相关信息, 学写名人小传。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写名人小传, 而且训练了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2.扣关键词品文悟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要 “一字未宜乎, 语语悟其神”。 意思是读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 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对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 走近语言文字的世界, 触摸文字的温度, 悟出其美妙之处, 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笔者重点抓住诺贝尔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导火线这一特写镜头, 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和感悟。 以下是这一环节的课堂实录:

师:你觉得这两段话中哪个词或哪个标点用得特别精彩, 让你读了怦然心动?

生:从“亲自”“紧盯”我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 诺贝尔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生:“近了! 近了! 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这里有三个感叹号, 说明情况万分危急。

师:情况万分危急, 那诺贝尔当时的心情呢?

生:既紧张又激动。 不知道这次实验能否成功。

师:这儿连用三个感叹号, 写出了情况的危急和诺贝尔的心情。 这段话中感叹号还有吗? 找一找。

生:“轰”后面的感叹号写出了爆炸声音之响。

生:“诺贝尔完了! 诺贝尔完了! ”这里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人们的惊呼。

生:“成功了! 成功了! ”这里也是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写出了实验成功后诺贝尔的兴奋之情。

师:这个特写镜头中一共用了8个感叹号, 让人读来意犹未尽。 还有谁交流其他的地方?

生:我想交流这句话:诺贝尔的心怦 (pēng) 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怦怦直跳”, 写出了当时诺贝尔的心里十分紧张, 因为他不知道实验能否成功。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说明他明知实验的危险, 但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实验。他这种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 很会读书!

师:在这个特写镜头中, 诺贝尔的语言、动作、神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它能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紧紧抓住了8个感叹号、“亲自”、“紧盯”、“怦怦直跳”等关键词, 真切地感受到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 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他这种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

3.写法指导贯穿始终。 学习语文,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 《诺贝尔》是一篇介绍名人诺贝尔生平事迹的课文, 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诺贝尔奖项这两个事例。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并不是一件难事。 因此, 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是怎样展现诺贝尔这位名人风采的, 也就是说让他们重点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发现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如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开头、选择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写人物、写事例时做到详略得当、文章要做到首尾呼应等。 这些写作方面的技巧都是学生通过读文后自主发现的, 相信对他们今后写作文, 特别是写人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怎样做好工程项目经理下一篇:编导艺考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