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习题

2024-06-18

语文阅读习题(精选11篇)

篇1:语文阅读习题

拍皮球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tāo)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jiá)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gōu)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fú)上来了。

1、本文共( )节。

2、皮球掉到树冻里去了,小马( ),小石( ),小叶( ),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划出小文的办法。

篇2:语文阅读习题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líng mǐn),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biàn)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jiǎo huá)的老鼠逃(táo)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xǖ)像把尺,能测(cè)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zhuǎ)上有锋利(fēng lì)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句话。

2、段文写了猫的( )、( )、( )和( )。

3、用“”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②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

篇3:用好课后习题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一、语文课后习题的类别

现以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为例,说说语文课后练习题的类别。

1. 感知型。

这类题型课课都有,主要以朗读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的品德、精神。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白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再见了,亲人》)

2. 感悟型。

这类题型也是每课都有,有的课文甚至有两题。它们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如,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草原》)有的从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揣摩语言的绝妙还有的从阅读方法上教学生怎样进行语文学习。如,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感受。(《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道题里的“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就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

3. 积累型。

这类题型不是每课都有,它们往往出现在名家名篇或思想内涵较深厚、历久弥新的经典篇目中。它将品味文章和默写、背诵、抄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会文章绝妙之处的同时,通过抄、记、默的形式来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草原》)

4. 运用型。

它以小练笔的形式出现,五年级下册共有五处。如,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白杨》)

5. 拓展型。

它以选做题的形式呈现如,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跟大家交流(《童年的发现》)

从课后习题的类型不难看出,编者试图通过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揣摩语言、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引导他们更加关注文本。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后习题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课后习题的误区

1. 束之高阁型。

教师上课时以自己的教案为主,很少甚至不关注课后习题,将课后习题束之高阁,致使课后习题成了课文的摆设

2. 以题定教型。

教师的备课、上课都是围绕课后习题转,每一题都要讲到,教学为作业服务,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作业。

3. 挑肥拣瘦型。

教师对课后习题只是有选择地使用。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大都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完成了,积累背诵型习题,大多放在课外;运用、拓展型习题则视教学时间而定,要么草草了事,要么干脆放弃。

三、有效运用课后习题的策略

1. 课后习题,让学生的预习更有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是说,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学习也是这样。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们都喜欢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但山于预习不得法,学生的预习似蜻蜓点水,只是读几遍课文,读读生字新词,既不思亦无问,让预习流于形式。新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目的,强化了导学功能,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教师若能领会编者的用心,用课后习题组织学生预习,能使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明白预习时必做的“功课”,让预习更有效。如《杨氏之子》,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学习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可根据课后习题1“参考注释,理解每个句子,再流利地朗读课文”来布置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2)对照注释,理解“甚”、“惠”、“乃”、“曰”等词语,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3)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习题2要求“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用它作为预习题,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思考了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

2. 课后习题,让教学目标更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例,你会发现,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文体,编者对习题的设计也是略有区别的。作为执教者,应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研读,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取舍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课后习题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指南针”。比如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的课后习题有:1.这个故事很感人,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2.让我们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3.我们来联系实际,交流一下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4.小练笔。我能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除习题外,还有一个生字表。习题1是朗读练习,第2、3题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母亲话中的含义,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课文的深度阅读,蕴含着核心教学目标。解读了课后习题,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把握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3.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联系课后习题,既紧扣学段目标、单元主题又不脱离文本,简洁明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后习题都像《中彩那天》这样能明显地体现了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课文进行“二度加工”。

3. 课后习题,让教学方式更多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怎样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呢?我们不妨把目光再聚焦到课后习题,我们会发现课后习题不仅让教学目标更明了,而且还为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提供了参考。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时,认真落实课后习题中的三项要求: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讨论讨论,“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3.体会课文中有些句子的含义。针对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先同桌分角色朗读,再分配角色台前表演。我将第2题作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我也参与到他们中间,及时给予指点。针对第3题,我先让学生找重点语句,然后圈出关键词语,紧扣关键词语指导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找、议议、圈圈、读读,课文的难点就这样被攻破了。

4. 课后习题,让阅读课堂引导更精彩。

[案例呈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围绕“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这一课后习题展开教学。

投影出示: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

许多年来,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许多年来,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师:伴着哀怨的乐曲,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读:许多年来——(生接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不能动弹。

生2:我仿佛看到宙斯派来的鹫鹰在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英雄这时是怎样的表情?

生1:我看到了他坚定的神情。

生2:我看到他一点也不害怕。

师:他的目光中……

生1: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他绝不会向宙斯屈服。

生2:人们因他而得救了,想到这,他露出了欣慰的笑。

师:透过你的读,你的“看”,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哪一点?

生1:勇敢。

生2:坚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次旅程,那么教师的引导就决定着旅行的方向,旅行是否充满激情,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教学中,老师围绕课后习题“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通过读、想、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展开了教学。

篇4:巧用《补充习题》,促进自主阅读

1.先讲后批

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度,采用学生先练,教师讲解后再批,甚至先讲解再练习,再批改,除了部分好学生,大部分学生在惰性的驱使下,逐渐形成了对教师讲解的依赖心理,导致学生不动脑筋。作业整洁了,语文能力未见提高多少。

2.批改滞后

教师批改不及时,或未采取面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不能采取恰当的点拨。作业中的错误在学生脑海里“滞留”过长,不利于以后的纠正。

3.放置课后

教师课堂讲读时间多,学生做《补充习题》时间少了,只能在课间完成,甚至留到回家再做。学生或多或少还是有贪玩的本性,就有部分学生草率完成或抄袭了事,严重影响了作业促思考、提能力的作用,形成了作业马虎、抄袭的不良习惯。

在我校高年级语文教师开展自学指导实践过程中,较好地运用了《补充习题》来优化指导自学,促进学生预习,课堂引导,放手自学,直至课后拓展自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补充习题,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

叶圣陶说:“在指导之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预习好的课堂效率高。我们常见的预习是疏通字词,质疑、提问,把握课文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词。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预习检查,学生往往朗读不到位,马虎了事。而在《补充习题》中,就有许多关于生词、词义、读音的题目,非常好,有的课文易错字多,就会出改错别字;有的读音易错,就出读音选择;有的成语多、有特色的词多就出这方面的题。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为例,易错字改、组词辨别共有6课次,读音选择共7课次,看拼音写汉字20课次,词语解释8课次,填合适词、特色词共13课次。这些题目比较简单,与其放在课后练习,不如用来检查预习,或预习时完成,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他们还能仿照补充习题出题,改错字,选读音,写解释,填词语等,进行小组内学生间的预习检查,成为自主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明确补充习题编写意图,辅助学生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于课文的关键处、含蓄处,苟能作适当之指点,不为详尽之讲说,而唯启迪其思考,与学生最有实益。”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根据文章重难点,设计导学。这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能力不足的老师,就拼命关注参考、网上查询等,结果不尽如人意。其实,课文中的重难点、学法、写作手法等方面在《补充习题》中已经以题目的形式展现,提醒师生。它们是编写教材的专家们精心编制的,完全符合课程目标。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23课《学与问》补充习题中第三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介绍了中外两个名人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 。事例二: 。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

很明显题目提示学生说明事理的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观点。课堂上,教师的主体指导作用,就是等学生完成本题后搭设台阶,点拨体会事例的典型性。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补充习题》中很多题目突出重点,揭示主要写法,值得老师课前好好备课,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阅读。

三、借鉴补充习题,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的任务是用贴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教师在自己可省的时候,不妨省一点讲解的辛劳,腾出功夫来给学生指导、讨论。”教材中有的课文比较简单,没有必要去啰唆,《补充习题》设计了合理的题目,教师与其自己设计不如借用补充习题,放手学生自主学习,解放自己,利在学生。如苏教版语文第11册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补充习题的四、五两题,第四题,批注阅读柳树的坚韧性特点,第五题则侧重了灞河的柳与高原柳的对比,突出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教师完全可以放手学生大胆自主阅读。这里就涉及两个重要写法——正面描写突出高原柳特点;侧面描写,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特点。学生一做,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很容易明白文章的重要写法,比课堂上费时费力分散的朗读感悟来得简单高效。

像这些相对简单的课文,教师应设计一些导学表格,放手让学生阅读。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还能自己设计题目、设计表格、提出问题来一起组内自主合作学习那更好。由此看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课就是读读、议议、讲讲,教师们何必去挖深课文,即使复杂高深,那也是学生聆听你教师自己的文本解读,与他们无多大益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叶圣陶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篇5:语文阅读练习题一

姓名成绩

(一)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句。

2、用“—”画出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轻微”的“微”:查()部,总的笔画数是()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①小,细小;②低下;③精深;④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注视”的“注”:查()部,总的笔画数是()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①灌(guàn)进去;②集中在一点;③记载,登记)

(二)大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对的打“√”。

蜻蜓(qīnqīng)扇着(shān shàn)

乘凉(niángliáng)捉住(zhuō zuō)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漂亮——()喜欢——()

3、用“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4、读读短文中的这个句子“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

这是把蜻蜓的()比作()。

5、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语文阅读练习题二

姓名成绩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ěi)警(jǐ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ō)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1、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里。

2、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

慢——()少——()

3、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匪(fěi)警(jǐng)”的“匪”:查()部,总的笔画数是()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①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②不,不是。)

4、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报警。

(四)()

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

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l、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

2、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和()都开了。

3.菊花的颜色有()、()、()、()。

4、桂花是什么样子?

5、这段话共有()句,主要是围绕第()句来写的,把这句话抄写下来。

语文阅读练习题三

姓名成绩

(五)洗(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的洗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

作,就趁(chân)这个机会到法国巴黎去,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洗星海的生活很艰难(nán)。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给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

乐谱(pǔ),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yì)。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yūn)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洗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他们给洗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

精神上的鼓励。洗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

1、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填空。(动词)

()工作()地(dì)()孩子

()电话()乐谱()提琴

3、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艰难”的“难”: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短文中的意思为()(①不容易;②不大可能;③使人不好办;④不好。)

“卖艺”的“艺”: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短文中的意思为()(①才能、技能;②限度。)

4、用“”画出写洗星海生活艰难的句子。

语文阅读练习题四

姓名成绩

(六)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gîu)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sǎng)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

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dl)。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ào)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

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yàng yàng:不服气,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乌鸦的目的是。

3、怎样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在文中画下来。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七)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和()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小节。第()小节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小节写乌鸦喝到了水。

3、在文中找合适的词填空。

一()石子一()乌鸦一()井一()办法一()水

4、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找出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5、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6、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

语文阅读练习题五姓名成绩

(八)旅游

暑假里,爸爸带我乘飞机去旅(lǚ)游。我在飞机上,透(tîu)过机窗,看到了蓝天,看到了白云,飞机越飞越高,飞得比白云还高。

下了飞机,我们乘上旅游车,来到山脚,发现早来的人已经开始爬山了。我和爸爸也赶紧去爬山。我们爬到半山上,看到了一群猴子。小猴看到我们,跑过来,伸(shēn)出手,向我们要东西吃。我们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山下小路上的人很小很小,都变成了一个矮人国了,真有趣!我喜欢旅游。

1、短文共有()节,第二节有()句话。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赶紧——()反义词:缩(suō)——()

3、“我”在飞机上,透过机窗看见了()和()。

“我们”在()看到早来的人已经开始()了。

“我们”在()看到了一群()。

“我们”在()往下看,看到山下的人很小很小,都变成了一个()。

(九)骄傲的青蛙

有一只骄傲的青蛙,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

有一天,骄傲的青蛙又在跟同伴吹牛自己有多伟大。这时候,刚好一只牛走过来吃草,同伴就说:“你能够比那只牛还大吗?”

骄傲的青蛙说:“当然能啊!”

说完骄傲的青蛙就猛(měng)吸一口气把肚子鼓了起来。

同伴说:“还不够大!”

于是骄傲的青蛙就拼命地吸气,把自己的肚子鼓得大大的,想要赢过那只牛,他吸呀吸的,终于“砰(pēng)”的一声,把自己的肚皮给撑(chēng)破了。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选词填空。

骄傲厉害吹牛拼命伟大

(1)、小雄是一个很贪吃的人,每次去自助餐厅都()地吃。

(2)、美美很喜欢(),常说她家大得可以装进一艘船。

(3)、狮子是草原上面狩(shîu)猎最()的动物。

(4)、孔雀常为它一身美丽的羽毛而感到()。

(5)、妈妈无私地疼爱小孩,是很()的。

语文阅读练习题六

姓名成绩

(十)画鸡蛋

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xùn)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达·芬奇听从老师的话,用心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了许多形状不同的鸡蛋。后来,达·芬奇无论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

1、达·芬奇是什么人?

2、用“﹏﹏”画出老师说的话。

3、写近义词。

用心——()著名——()

4、照样子写词语:

又快又像

篇6:语文阅读习题及答案:《鹤群》

鹤群

这只鹤可能在方才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了继续飞翔的力量。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然而无济无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靠近伤鹤身旁。①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上升。

②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又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

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细细长长的细丝。一路向北飞去。

13、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5个字)(2分)

14、意料之外的事是指什么?“竟然”两个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说说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寄寓了什么深意?(3分)

参考答案:

13、救助伤鹤

14、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竟然”表现了作者对鹤群这种充满爱心的救助行为强烈震撼着作者的心扉,字里行间流露的担忧因鹤群起伏,成功救助带来的欣喜随鹤群升腾,敬佩之情顿生,牵挂之情恒久。

15、拟人、比喻或排比,表现了作者对于鹤群的团结互助表示由衷的赞赏,对鹤群飞翔姿势的欣赏,及对鹤群的关切之情。

篇7:语文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_

狗医生让猴护士给动物验血。蜘蛛、蜗牛、小虾、蚯蚓都来了。猴护士把他们的血抽了出来,放在一支支玻璃管里。

狗医生来看化验结果,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原来猴护士忘记写了,她急得哭起来。

狗医生说:“别着急,青绿色的.是蜘蛛的血,浅蓝色的是蜗牛的血,青色的是小虾的血,红色的是蚯蚓的血。”猴护士听了,细心地在玻璃管上写上了名字。狗医生说:“验血时,如果粗心大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的。”猴护士说:“今后,我一定认真,不再马虎了。”

1.这篇小短文的题目可以是( )。

2.i文篇小短文共有( )段,说的是( )和( )的事。

3.你知道吗?蜘蛛的血是( )色,蜗牛的血是( )色,小虾的血是( )色,蚯蚓的血是( )色。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 )危险——( )出来——( )细心——( )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猴护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验血

2.3 猴护士 狗医生

3.青绿 浅蓝 青红

4.牢记 安全 进去 粗心

篇8: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的解析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活动,是指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听说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究,重在突出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因而综合性学习题是中考语言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从内容设计上看,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型。

一般来说,这类考试题不以知识性问题为命题点,不考查具体、单一的语文知识,通常关注的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学习了“鸟”、“广告多棱镜”两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评点: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1) 处处闻啼鸟 (其他符合语境的唐诗亦可) 。 (2) 答题要点:语义双关, “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 (顶上, 最好) 。 (3) 答案示例:保护鸟类,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 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 生命相维系。

(二)书圣诞本节学习低与实践中活动高的紧密低结合型中。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____________。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

答案:(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得体即可)(2)示例 (1) :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示例 (2) :“农家乐”,乐农家。(要求内容明确,表述明晰)(3)要求:推荐内容要具体,特点要鲜明;语言表达富有文学性。

(三)地方特色文化,中华传统文明向学生渗透型。

这种题型通过加大知识面,从而回到语文的“综合性”的根子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如: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1) 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2) 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阳节、母亲节。(2) (1) 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 (2) 【答案示例】“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 (3) 【答案示例】加大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解析综合性学习题时,就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学习活动的选题应贴近学生,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具体指导与开展的操作如下:

(一)积累规律性知识。

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过去的语言运用,也不同于口语交际。它侧重于相关知识的综合,规律性知识的探讨与运用。平时,就应以话题式综合性学习为核心,多积累规律性的知识,这是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

(二)依题择法,依问作答。

综合性学习不但考查知识,而且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做法。有的要注意思维的归纳与演绎,有的要注意发散与思考,也有的要注意创新。要区别对待,不能统一视之。要明确题意,把握要求,抓住重点品味分析,探寻规律,合理答题。

(三)敢于创新。

综合性学习要充分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学科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做题时就需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从中发现个人的新的见解与感悟。展示个人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大胆创新。

篇9:如何让课后习题为阅读教学导航

[关键词]课后习题 阅读教学 导航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大都凝聚着教材编者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它往往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思路的整合运用,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教师如果能够从课后习题入手,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充分挖掘文本教材中课后习题这一课程资源,就能为阅读教学有效导航,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后习题为阅读教学导航呢?

一、利用课后习题,理清文本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只有从作者的思路出发,学生理解起文本内容来才能更简单、更透彻。语文教材中,许多课后习题为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脉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后习题中的有效因素,指导学生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做好铺垫,而且也能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第三题是这样要求的:“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再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这一课后习题不仅提出了对学生读书形式的要求,还暗示了文章的描写顺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个课后习题入手,默读课文,并画出描写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然后在统领全文的基础上,把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示意图画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溪流,入山,洞口,外洞,内洞”等词语,顺利画出了游览图,理清了作者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反复朗读,然后再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样教学,既使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又抓住了阅读的重点,教学效果显著。

二、利用课后习题,落实朗读训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要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文本教材课后习题的导向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多次朗读的情况下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真正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如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狼和小羊》课后第一题是这样要求的: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这一课后习题中可以看出,编者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还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基于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对狼和小羊的对话部分进行重点朗读。对于小羊的话,在朗读时力求读得温和一点,读出小羊的善良;在朗读狼的话时,引导学生抓住“故意找茬”“气冲冲”等词语,读出狼的凶狠和蛮不讲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然后师生就朗读的情况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就能在揣摩不同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的同时,读得更加投入、更加生动。阅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只有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倾注,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这里,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课后习题入手,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打通了一条阅读教学的通道。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站在文中人物的立场上去品读、去感受、入情入境,读出了文章的韵味和情感。

三、利用课后习题,感知人物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有心的学生会发现,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大都会设计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思考练习。从这可以看出编者的教学安排:让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点拨、引导下,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感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课程资源,把课后习题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课后第四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爱他的大黑骡子?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他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这个课后习题是编者紧扣新课程理念以及高年级学生特点和本课的重难点设计的。如果在教学时,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的主要问题去引领学生打开教学的突破口,不仅可以减少繁琐的阅读分析,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样教学,学生抓住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抚摸”“悄悄地塞进”,以及杀掉大黑骡子前后关于彭德怀的语言描写的词语“发火”“怒吼”“不耐烦”等品味感受,深深地感受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怀。这样,从课后习题入手展开阅读,既抓住了阅读的重点,又体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教材文本中许多课后习题在编排上都有这个特点,从课后习题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感知得更加深刻、透彻,而且还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凸显出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有效提升阅读品质。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后习题,充分利用课后习题这一有效的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这样处理,不仅可以把编者的编排意图落到实处,还可以提高阅读效果,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课后习题,找到恰当的切入方式,从而使课后习题真正能够为阅读教学导航。

篇10:语文阅读《祝福》的习题及答案

炸果子的这个女人有点儿瘸。

她没有丈夫,丈夫三年前出车祸死了。她有一个女孩,七岁,今年上了小学。她原是一家阀门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放假,她就摆摊炸果子。一张桌,几把椅子,一张案板,十斤面。她和面很有规律,一天十斤面。用刀把面划开,用啤酒瓶子滚滚压压,再用刀切成小长条,两条一拉一捏,放进油锅里用大筷子翻动几下,眼见着果子就黄黄地酥酥地膨起来。

“浆子、果子、豆腐脑 儿哎——”

她喊一声,尾音拖得长长的。

她知道,她喊过一声之后,她的第一个顾客就该到了。

果然,朦胧中那个终年一身蓝衣裤的哑男人 拖着扫帚走过来了。

哑男人是市保洁大队红卫中队的工人,负责扫这条街。他四十几岁的年纪,没家没业,白天扫街,晚上回中队打更,无烟酒嗜好,爱吹口琴,却不识谱,死记硬背了两支歌,一支《洪湖赤卫队》,一支《铁道游击队》。心情好就吹“赤卫队”,心情郁闷就吹“游击队”,他的口琴和他形影不离。

他到女人的摊上吃早点,一碗豆腐脑儿,三根果子,最后喝一碗豆浆。

女人说:“你很会生活。”

他抬头笑笑,从口袋里掏出半截白毛巾在嘴上擦了又擦。

他是一个干净人,一条毛巾截成两半,两半毛巾像两个爱脸面的女孩子,一个赛一个白。

他自己洗衣服,那套不下身的衣服已经由蓝变白 ,领口袖头 都起了毛边。

同事都逗他:“搞套西服穿上,攒那些钱干啥?”

他把六个衣袋都从里往外翻出来,意思是说他没有钱。

同事就佯装去解他的铺盖卷。

他竖竖眼睛,有力地伸出四个手指头。四大碰不得,东北有四大碰不得,其中之一就有光棍儿汉的行李。

见他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同事们开心地散了。他的那些同事,都是些半大岁数的老娘儿们,平日泼辣惯了。她们和他在一起,还多了一些女人的爱护和体贴。

“一个光棍儿不易呀。”她们总这么说。

家里有好吃的,就多带出一口。他的嘴上并不亏。

大家说:“给哑巴介绍个对象。”

他听了,就嘿嘿地笑。

他总去那摊上吃早点,认识了女人的孩子。孩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铃 。

金铃是他的知音。

周日的早上,金铃不去上学,就也扎了个小围裙来帮妈妈经营。她人小脑子却快,一般的账难不倒她。她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红衣红裤梳短头,精神着呢。她早早地起来,还有点儿犯困,到底是孩子。可一见了哑巴她的神儿就提起来。哑巴一吃完早点,她就缠过去,一定要听个曲儿。听个什么曲呢?当然是《洪湖赤卫队》。

这一早,都市小街的口琴和着远处广场上扭秧歌的锣鼓唢呐成了一种特殊的奏鸣。

金铃说:“咱要住一块儿就好了,天天 晚上能听你吹口琴。”

孩子一句无遮挡的话,惊了两个大人。哑巴执了口琴怔怔地坐在那里,一口气叹得悠长。

女人也是,油条在锅里已经变焦变黑了,她拿筷子的手还静静地放在那里。

孩子的话怎能当真呢!

孩子的话怎么就不能当真呢?

有的时候,一些骑车上班的人从瘸女人的摊边过,看了哑巴和金铃的风景还说:“这三口之家的.日子不错嘛。”

这句话像是祝福,也像是证明,只是说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被说的人在想什么。或许他们也在等待。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命运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家庭变故,都能坦然面对生活。

B.哑男人在“同事佯装去解他的铺盖卷”时,急得“脸红脖子粗”,并不是他不信任同事,而是出于一种忌讳。

C.哑男人的同事虽然有时也会开他的玩笑,但对他更多的是爱护和体贴,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D.“歌”是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一方面暗示了哑男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另一方面表明他有较高的艺术素养。

E.本文叙事简洁,语言平实,文笔细腻;作者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与动作,借以表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2.请简要概括“哑男人”的性格特征。(4分)

3.文中说“孩子的话怎能当真呢”,又说“孩子的话怎么就不能当真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1.(5分)AD(A.“哑男人”是“一个光棍儿”,并没有“经历了家庭变故”;D.“死记硬背了两支歌”,未能“表明他有较高的艺术素养”。)(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2.(4分)勤劳朴实,率真随和,善良乐观,热爱生活。(意思答对即可)

篇11:语文课文古诗阅读练习题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写一写。

qǐ qiú qiǎo miào yún xiāo

( ) ( ) ( )

píng fēng là zhú cháng é

( ) ( ) ( )

二、加偏旁,将下面的字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肖 ( )( ) 度( )( )

尧 ( )( ) 俞( )( )

三、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

气( ) 度( ) 晓( ) 喻( )

四、补充诗句。

云海屏风( ),

长河( )沉。

嫦娥应悔( )。

( )夜夜心。

五、默写《乞巧》

六、抄一抄,争取积累下来。

月色如水 月色溶溶 月明星稀 花好月圆

月黑天高 清风明月 月色朦胧 新月如钩

快乐阅读

一 碗 馄 饨

女孩和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见前面有个小吃店,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店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东西?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女孩刚吃了几口 泪就掉了下来 纷纷落在碗里 她说 我们不认识 而你却对我这么好 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和她吵架?

积 累

1、比一比,组词语

摸( ) 馄( ) 感( ) 硬( )

模( ) 混( ) 盛( ) 便( )

2、能在短文的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吗?

感 悟

3、根据原文,你能给故事写个结尾吗?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行为简单的说说吧!

能力拓展

上一篇:天津宴会行业发展现状下一篇:三1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