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

2024-06-16

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共16篇)

篇1: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

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在中学听了„老师《品德与生活》与彭开燕老师的微格教育的教育方法,让我受益无穷。

《品德与生活》这节课使我懂得了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第二,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三,课堂亲切,教师具有亲和力。

第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五,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继而听彭老师的《微格教育》教学理论,使我茅塞顿开。让我懂得了微格教学的方法是由受训者(人数以10人为宜)用10至15分钟的时间,对某个教学环节,如“组织教学”或“授新课”进行试讲。试讲情况由录像机记录,指导教师和受训者一起观看,共同分析优缺点,然后再作训练,直至掌握正确的教学技能。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还处在上世纪80年代末,听了彭老师的《微格教育》这一堂课,使我深受感触,懂得了许多关于微格教育的知识,比如:

一、教材特点鲜明,理论与实际相呼应。

二、二、积极开展培训,促进教研改革教材具有的鲜明特色,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可以发挥的舞台。

三、结合实际,探究学习任何培训如果离开教学实际都是空谈,所以要求教师注重总结自己的经验。并通过微格训练,与自己

教学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总之,时间匆匆,转眼即逝,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

篇2: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

2012年3月11日,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参加了孝义市组织的优质课观摩会,会上认真听取了优秀教师的现场课,她展示了自己的精彩,从精彩的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备课的精心,上课的用心,育人的细心,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我从这位教师的身上学到不少知识,课堂上能给人新的方法,新的知识,而且他们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电教的设备,课件做得很切实际,与课本紧紧相扣。都能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里,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次讲课的内容是《通信连万家》,教师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情景,***想要给家里人寄去东西,用什么方式?回到家,没有车票,不能回公司,如何告知老板?等等,这些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让同学很快地联想到通信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位老师的这种导课方式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善于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儿童参与度高。

听了这位教师关于新课改的示范课,也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在汇报通信方式时,给学生组,让学生自己来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以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新课标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本次讲课中,教师体现了这一新课改精神,成为本次讲课的最大亮点,当然也让我受益非浅。

三、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能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教师积极走入行间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指导、点拨。在汇报时,教师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

篇3:一节特殊的《品德与生活》课

久违了的欢笑声

《品德与生活》里的内容大多需要走出课堂, 可是众多原因的制约使得我们的课堂总是受限, 今天终于有了走出课堂的机会。课堂伊始, 我给孩子们留下了悬念, 今天咱们去学校食堂上课好不好?孩子们当时就有点摸不着头脑,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狐疑着说:“干什么呀?”我故意夸大了语气说:“很有趣的, 想不想吧?”一听到“有趣”, 孩子们兴奋了, “想!”声音响亮极了。

组织好学生, 我们来到食堂, 其实就是在食堂学习扒蒜皮。在我们大人看来多简单的一项工作呀, 一会儿就应该完成。可是事实可不是这样, 孩子们一进食堂, 看着桌面上摆着的蒜就是兴奋。“生活课在这里上?”“生活课咋上这个呀?”“这个挺好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课堂异常的热闹。好不容易安静下来, 我讲清了要求后, 扒蒜比赛就开始了。课堂啥时出现了久违的欢笑声, 那笑声是那样的甜美, 那样的让人舒畅!

合作中增长智慧

扒蒜皮比赛是在小组中进行的。看, 田甜组急急忙忙地把蒜拿到手里, 一个个扒开。分工比较明确, 这小家伙组织能力很强。梁闻育组则是先忙着分工, 然后讲了一遍扒的要求才开始的, 干活还是挺有头脑的。孙淼组就更有意思了, 拿着蒜不知道咋办才好, 还是在组员的提醒下才想起来要把蒜掰开。呵呵, 有意思!扒蒜皮比赛活动在学生们热火朝天的“忙碌”中开始了。

邹文豪说, “老师, 这蒜不好扒, 害得我老是用嘴啃, 特别辣!”一个男孩插嘴说:“是呀, 老师这蒜皮扒不下来, 手指甲可疼了!”另一个女孩插言了:“我告诉你们, 从头开始, 找到棱角用手推一推, 再扒就好扒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声中, 不会扒的渐渐学会了, 会扒的越来越快了, 20分钟后一盆干净的蒜摆在了眼前。

比赛结果异彩纷呈

比赛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看着孩子们那张张笑脸, 我也异常兴奋。

开始总结了, “同学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感受?”我询问着。陈希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我学会扒蒜皮了, 我挺高兴的!”刘小佳说:“我教会我同桌怎么扒才会快了!”田茗宇说:“扒蒜原来也挺累的, 我的手都疼了, 我得谢谢食堂的叔叔阿姨!”看, 一次小小的活动就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别人的辛劳。“你们喜欢这样的课吗?你们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我接着问。一个一直不爱发言的男孩子说:“老师, 劳动挺快乐的, 专科课也挺快乐的!”一直默不作声的一个女孩子说:“我喜欢这样合作上课, 好玩!”一直在下面负责收蒜皮的孔祥宇说:“老师, 这是我有史以来最愿意上的一节课!”有几个平时课堂上很特别的孩子, 写字慢, 好动, 平时很少受到欢迎, 今天的课堂他们居然拿得了头彩, 扒得快, 收拾得干净, 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看着孩子们脸上呈现出来的自信的笑容, 我突然觉得当老师真好!

就是一节劳动体验课, 孩子们体会就如此深刻。没有过多的语言组织, 没有过多的现代手段, 可是我却看到了孩子们最纯真的笑脸。就是一节《品德与生活》, 他们就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 他们就在劳动中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 就懂得了体会别人的辛劳, 就懂得了为同学服务的快乐。课结束快一个小时了, 可是我依然沉浸在孩子们的快乐之中。走到操场上, 孩子们也围着我问,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还上这样的课?看着操场上雀跃的孩子, 我的心也异常兴奋。

篇4: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

王林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六小学 我们的左邻右舍 葛金玲陈定立

马慧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实验小学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史莉周炜

孙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二小学 合理购物 ABC 李芳

王新燕 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师范附小 陆地与海洋高冬玲

浦婧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一小学快快乐乐上学去 沈万平焦桂芳

牛嘉鑫 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 战争,人类的灾难 王淑丽

诸丽华 广东省佛山大良嘉信西山小学 我和动物交朋友

曾晓晖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 爸爸妈妈抚育我 晏利红

朱红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火炬小学 各族儿女手拉手 王彦铭刘英梅

姜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从古到今话交通 王艳秀

方崇彬 山东省青岛市新世纪学校妙趣横生话语言 王志强

于丽 山东省威海市孙家疃小学走进商场

林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阳路小学 心中的110董永钰黄新清刘慧兰

袁雪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岩村路小学 我在长大 韦秋玉唐丽

梁晓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我从哪里来王淑贤

池昌斌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我们这样生活邬冬星

茅燕琴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实验小学 节日大观 张敏华

吴芳琴 浙江省衢州市石梁镇中心小学 我也棒施燕红

苏艳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我就是我 黄黎明

房丽丽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小学秋天在哪里邱援军

李莹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城四校烦恼来了我不烦 向心丽苏爱敏

冯彧 辽宁省锦州市洛阳小学影响深远的汉字 屈志红李平马玲

张彦 河南省郑州市伊河路小学让世界充满爱王玉娟杨爱珍

陈艳蕊 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伟大的先人武凤霞张瑞丽

郭高伶 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杨建芳郭爱德

何辉 山西省实验小学集体力量大刘丽萍

李艳红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 日新月异的交通 郭建岗

张莉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我们的大地妈妈 赖文锋俞建

周伟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大塘小学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叶国翠

马维莎 云南省个旧市鸡街镇中心小学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王林

黄原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水厂路小学我很整洁 孙玮熊卉

刘晟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泰安路小学交通安全要注意 王玲平

姚智泓 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认一认祖国政区 穆宝环

范伟敏 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二附小 买卖中的道德穆宝环

鲁付华 天津市津南区双闸小学秋天的收获褚成红

王良 陕西省西安市兴华小学不要忘记 邵亚茹周晓燕

张婕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小窗口大世界 郑颖新王蕾

廖泽萍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小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陶元红车立安

洪霞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 好书大家看陶元红吴桂兰

薛宝卫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第二小学 青铜铸造一枝独秀贾美华王颖顾瑾玉赵跃

聂满欣 北京市教科院第一实验小学 这里是北京曹增坤

王永伟 北京市密云县第六小学坐 立 走 姿势好胡玲胡忠海李云柱

王静飞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正阳街小学 食品包装上的学问 薛淑珍陈云华

张雨 海南省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 圆明园的诉说王虎林秀霞

叶锋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小窗口大世界 谢爱兰叶丹扬

王文婷 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苏惠珍陈丽芳

王达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粽香满街话端午 关月梅

耿佳琳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相约世博会关月梅

王燕婷 上海市静安区一师附属小学 学做班级小主人 关月梅

徐进 上海市一师附小五星红旗升起来 张蔚芹

黄璐 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小学平安每一天 邱侠华珊赖胜蓉

朱小培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喝水的学问 陈兰

金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可爱的家乡人 胡春娜

柴坤 湖南省长沙市育英学校科技是把“双刃剑”王玲

彭艳如 湖南省长沙市育才学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段晓宏刘英姿

尹荣 湖南省湘潭市风车坪学校汉字的魅力黄建平

薛芸 四川省成都市天涯石小学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孙保雯

褚媛玲 青海省西宁市红星小学我们的生命 刘静如

篇5:品德与生活教案 优质课

教学目标:

1、能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保持和发扬。有自信心。

2、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学会欣赏、赞美他人的优点

3、能学习同学的优点、长处,激励自己进步。

德育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赞美同学,并能以此激励自己进步。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而高兴。

2、在生活中养成欣赏、赞美他人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等实物。

2、教学器材:实物投影、彩色纸、教学用具:课件、优点卡、镜子等。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我真棒

健身操

一、激趣导入。(5分)

师:“孩子们爱听故事吗?现在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皇后,她长得很美丽,但是心却很坏!她有一面神奇的镜子,每天她都会问魔镜:“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每一次魔镜都会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就是你呀,皇后。”皇后高兴极了。但是,有一天,魔镜却告诉她 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是白雪公主。皇后非常生气,她很讨厌诚实的魔镜就把它扔了。结果,这面魔镜被幸运的杨老师捡到了。还带来了我们班,孩子想见一见魔镜吗? 生:想!

师:那你们想不想让诚实的魔镜告诉我们,谁是最棒的老师? 生:想!师:那杨老师问问魔镜,谁是最棒的老师。(师示范:

咱们先得把眼睛闭上,然后念出咒语: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最棒的老师……哦,原来是她呀。)师:孩子们,想问问魔镜吗?(想)那老师要把机会留给坐得最端正的孩子。XXX,你想让魔镜告诉你谁是最漂亮的孩子吗?闭上眼睛念一遍咒语: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最漂亮的人。睁开眼睛,看看镜子里是谁。XXX,你来让镜子告诉你谁是最勤劳的孩子……

现在我请全班的孩子都闭上眼睛,默念咒语: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最棒的人。

二、新授

活动一

演一演

(10分钟)

师:诚实的魔镜告诉了我们,我们是世界上最棒的人,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很棒的地方吧!(师板书:我棒)生:我字写得好,我还会画画呢!

师:你这么棒呀,那请你为我们展示一下!(展示XXX事先准备好的画)

你真棒!请大家夸夸他!(嘿嘿!你真棒……)师:还有谁觉得自己很棒,有长处的孩子?

XXX写字

XXX表演朗诵(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朗诵、讲故事、唱歌……)XXX表演跳舞

XXX 唱歌

师:你们真棒!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其实,你们所展示的自己很棒的地方就是你们的长处、你们的优点。杨老师也觉得自己很棒,还为自己写了一颗“棒棒果”。(我很勇敢,因为我敢在很多老师和同学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杨老师)现在请孩子们也在你们的“棒棒果”上写上你们很棒的事情,也就是你们的优点。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享。

师:XXX,把你的“棒棒果”拿上来展示一下。(展示一些孩子的优点卡)现在请你们有序的把你们的棒棒果挂到你们小组的“棒棒树”上。看!我们的“棒棒树”上结满了“棒棒果”。这些都是你们的优点,你们真棒!夸夸自己!生:嘿嘿!我真棒!嘿嘿!我最棒!活动二

夸一夸

(10分钟)师:孩子们,通过刚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好多同学的优点,你觉得他们棒不棒? 生:棒!

师:老师也这样觉得。所以,不仅是“我棒”,而且“你也棒”!(师板书:你也棒

完整的课题:我棒你也棒)

看到我们班这么棒的孩子,老师真想夸夸你们。XXX同学,刚刚你为我们画的画太漂亮了!杨老师真欣赏你!

XXX,你在“棒棒果”上说,你的优点是字写得漂亮,真让老师羡慕,我要向你学习。

孩子们也能像老师这样夸夸你想夸的人吗?请你们互相夸夸你们小组里的朋友。(生自由夸)

谁能站起来把你刚刚夸过的人再大声地夸一次? 生:我要夸夸XXX。

师:看到孩子们这样真诚地夸奖别人,杨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当我们知道了别人有而我们自己没有的优点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向他学习。

师:孩子说得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了。谁能说一说,你要学习谁的优点呢? 生:我要学习。。。

师:你真棒!其实,我们夸奖别人的方式有许多,比如:竖个大拇指、拍拍肩膀、点点头,今天我们要用特别的方式:送“棒棒果”。

杨老师也为一个帮助了我的同学写了一颗“棒棒果”:XX,谢谢你给我借彩笔,你真爱帮助别人,我要向你学习!---杨老师(课件出示)

孩子们,现在请你们像杨老师一样把你夸奖同学的话写到另一张的“棒棒果”上。

活动

三、送一送(5分钟)

师:请XXX把你的“棒棒果”拿上来展示一下。(生读)

师:YYY请你上来,XXX请你把“棒棒果”送给他(YYY)。看呀,收到“棒棒果”的孩子多高兴呀!现在请你们把棒棒果送给你要送的同学。

有一些孩子是不是没有收到“棒棒果”呢?请你们站起来。谢谢你们的诚实,你们的诚实就是一个值得夸奖的优点。让我们用真诚的掌声来赞美他们!

活动

四、访一访(5分钟)

刚才我看孩子们夸奖同学,夸得可真诚了而且满面笑容。我想请一位小记者来采访一下:夸奖了别人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XXX,请问,你夸奖了你的同学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夸奖别人以后,我……

师:那我再请一位小记者采访一下:你被别人夸奖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被夸奖以后……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也谢谢小记者。看来呀,夸奖别人不仅能让自己感到快乐,也能让别人感到快乐。所以呀,平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夸夸他。

可是,被人夸奖以后,我们能不能骄傲? 生:不能……

师:对!我们不能骄傲,我们要发扬优点,变得更棒!

三、总结(5分钟)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呀!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这棵“棒棒树”结出更多的“棒棒果”。

现在让我们一起说:棒!棒!你真棒!你棒我也棒!我棒你也棒!

四、作业

篇6:全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学习心得

一、新课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这12节优质课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见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所有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比较高,尤其是课堂语言都优美动人,充满激情。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替代了过去的单纯说教,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师者形象,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兴趣,我想,这正是新课改的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使单调枯味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 象,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认识社会。12节优质课,几乎每节课都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调查探访的活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习惯也都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每一堂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一句具有亲和力的评价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教学的实效。

五、执教的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极强,能灵活有效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

总之,这十二节优质课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其特点,实施有效的策略,相信我们学习了《品德与社会》新教材教学理念并且通过这次《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的活动之后,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比赛观摩心得

1、名称的变化。既由原来的初中思想政治更名为初中思想品德。这一变化既承接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又进一步说明新课程更加注重青少年自身的实际、与社会生活实际、更加注重青少年道德教育和行为培养,既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2、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

(1)、结构上的变化:旧课程在结构上以初一心理健康常识;初

二、法律常识;初三、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顺序编写。新课程不分年级以模块为单位,在结构上由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顺序编写。

(2)、在内容上的变化: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等四个学习领域有机融进三个模块之中。无论那一个年级的教材均要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逻辑线索组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又分成不同的层次要求。

如:同是文化的内容。在八年级第五课,主要是从我们对待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态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 1

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等。而在九年级第五课,主要是从本民族文化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学习掌握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中华民族精神。

又如:有关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七年级教材第四课“欢乐的青春节拍”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并用“青春误读”一目,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有个性,同时,设计“小菲的日记”引导学生懂得男女生之间正常交往是有益处的。

而在八年级教材第三课“同济携手共进”。讲了怎样交友,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交往的原则;如何把握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八年级教材对异性交往讲的更深入、透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理性,更能很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关于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两个问题: 《投影二》

(一)、如何看待新教材?

(二)、如何使用新教材?

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2、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材料和活动。

3、如何将材料引入课堂、并将材料与教材知识要点相结合。

(一)如何看待新教材 《投影三、四、五》

1、正确认识我区教材使用上的变化。是一件利师利生的好事。 20__年沈阳课改实验区使用人教版和粤版两种教材我区使用粤版 2

教材,时隔两年于20__年改用人教版教材。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改用人教版教材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利师利生的好事。利师:我们可以与市内五区同步教研;利生:可以使我们拥有与市内五区同一张考卷,同等竞争的机会。(这一点九年级的教师感受应该是最深的)

2、这套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教材设置了一系列图文材料及活动,因此应组织学生很好的利用。(如何利用后面讲)

3、从教材各课的内容设计来看:各框题之间是按照由“知”到“行”的顺序设计的。前一个框题讲的是“是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而后一个框题讲的是“怎样做”的问题。(在九年级教材中表现最为明显)而在处理“怎样做”的问题上难度就加大了。要求教师在这一框题的备课及教学要多花些心思,对这一框处理的好坏,也最能展现教师的教学功底。

4、框题下为目题。一般来说,每框有两到三个目。目与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题下面都是“活动”导入,然后是正文。(一个个的材料和活动,是连接正文与正文之间的纽带)导入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入手,选取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在情景、行为、思维和价值冲突中引出有关探究问题,展示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辨析、选择,以利于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3

例如:七年级第六课一框“情绪万花筒”通过四个画面,比较四名同学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反映各自什么样的心情?进而说明我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接下来,教材又用四个表情画,让学生观察,并通过活动,(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得出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5、新教材既然被称作“学本”,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主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调动学生的思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举例、讨论、活动、故事及创设情境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感官效果,充分展现教学内容,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75中的事例)

在感受新教材、研究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更应研究、尝试新教学模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二)、如何使用新教材?

1、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投影六》

对于什么是教学模式,则说法很多。在众多对教学模式的解释中,我们认同下面的观点。

教学模式: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获得某种教学结果,把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模式。

篇8:品德与生活课的引动策略

一、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课堂上, 教师要力图通过再现丰富的、生动的、形象的生活事例, 精心设计问题, 制造悬念, 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 有了这个需要才能萌发内心的冲动, 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如在教《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 课前可让每位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 (1) 爸爸妈妈累了, 你是怎样做的? (2) 妈妈生病了, 你又是怎样做的? (3) 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 (4) 在家里, 你除了学习, 还做了哪些家务活?上课时, 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交流时可以初步认识到: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 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 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 在家中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不让父母操心, 要积极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学习以实际行动给家庭亲人带来欢乐。

二、导辨析——激学生口“动”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 可以是小组的, 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 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议, 认清美丑;还可以自编一些讨论题, 让学生分清是非, 辨明真伪。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教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自编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如:有一个同学平时表现很好, 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可有一次, 他为了帮助一个残疾人寻找亲人, 上课迟到了, 不少同学指责他“不守纪律”。这样指责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辨析, 激学生口“动”。在争议辨析中学生懂得了判断、评议一个人、一件事, 要注意全面地分析, 而后才能作出结论。那位同学能热心帮助别人是对的, 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而他迟到却是不对的, 不过他的迟到与一般的不遵守纪律有着明显的区别, 无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都要正确对待。

三、融生活——诱学生心“动”

《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之类的电视节目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 很有创意, 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为此, 我们的思品课堂也应多一些类似这样的创意, 通过开放课堂, 转换我们的脑筋, 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 品德课老师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 负责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 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 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 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 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 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 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如上《春游去》一课时, 教师就以主持人的角色参加, 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 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在春游购物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最后老师才总结学生的发言, 并提出要求, 这就真正促使学生心“动”起来。

四、重实践———让学生手“动”

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 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 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 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 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的机会,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上《春天来了》, 教师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 积极地参加小种植活动。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老师, 瞧, 这是我种的蒜苗!”“老师, 我种的茉莉花籽已经长出小苗了!”“看, 这是我的观察记录!”……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孩子动手做些小实验、小制作, 来培养孩子的劳动和操作技能。通过亲自动手实践, 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五、借评价, 引学生行“动”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以观察记录、作业、书面或口头测验、竞赛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可融入到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具体行动中, “雏鹰争章”活动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 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 方法多样, 重在激励, 是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学生需要的新型评价模式。如教《我是家中小成员》一课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争“清洁章”、“孝敬章”;教《小手拉小手》时争“礼貌章”、“友爱章”。要按照争章计划开展自我训练, 请家长当教练给予辅导, 督促学生执行训练计划, 还可请家长、同学、其他科任老师当评委, 必须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样多元的评价, 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争章活动的要求去做, 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从而促使学生将一些理论观点内化为行为习惯。

篇9:听《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心得体会

【关键词】 生活;开发;参与;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引言: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尽管学生的年龄还小,但心的领域却很广阔。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就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人。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那么,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根据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要为学习创造宽松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给一些适当的平等的参与机会,增进学生的自主性意识。老师要当好指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对道德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争论中去发现问题,提高认识,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所验证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周围的其它事例。

2、以小组调查、讨论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可通过分小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有自由表达机会,这样学生从不同角度能认识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经常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激励,能够在自然、轻松、和谐、民主的条件下主动把外部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

二、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老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运用直观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培养他们辨析是非、善恶、美丑,帮助学生在道德判断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别人的言行来认识判断自己的言行,学会自我选择,择善而从,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让学生参与实践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特定的情景,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环境发生变化,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创设情境进行活动的同时,可以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巩固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学习真快乐》第二课时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知道在课间活动中不能玩那些有危险和防碍他人的游戏,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我充分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在课后设计了主题活动。这样的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我爱我家》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爸爸妈妈、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父母。以《我爱我家》这一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亲,个别孩子甚至对家长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父母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之二《我的家》。设计了亲子游戏,从游戏中让他们明白虽然自己与父母朝夕相处,但对于他们自己很缺乏了解,倒是父母平日对自己用心良多。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父母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父母形象。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因为,常常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教育,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还需注意的是,实践活动的安排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无论是搜集材料、制作、还是考察,教师都要有布置、有展览、有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篇10:全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学习心得

一、新课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这12节优质课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见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所有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比较高,尤其是课堂语言都优美动人,充满激情。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替代了过去的单纯说教,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师者形象,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兴趣,我想,这正是新课改的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使单调枯味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认识社会。12节优质课,几乎每节课都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调查探访的活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习惯也都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每一堂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一句具有亲和力的评价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激起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教学的实效。

五、执教的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极强,能灵活有效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

总之,这十二节优质课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其特点,实施有效的策略,相信我们学习了《品德与社会》新教材教学理念并且通过这次《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的活动之后,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学习的平台,感谢执教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 「实践与研讨」幼儿教师如何参加观摩活动

★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

★ 全国名师教师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 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 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1:听优质课心得

竹园镇土桥小学 海石安

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省优质课录像,通过观看录像我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

1、精心准备设计教育教学。

平时组织教育活动时,有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充分准备时,教学目标的打成度就会较低,今天通过听几位老师的课,更深深感触到尽心备课得重要性。因为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 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2、多媒体教学,兴趣浓。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习的责任也就能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的学习才是一重真正的自主学习。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优秀的骨干教师请教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12: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1、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2、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3、渗透“转化”的思想

如:吴老师讲的《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本中,在渗透“转化”的思想方面上就做得很好。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课的开始,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老师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知识。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4、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如:吴老师讲的《三角形的面积》在这节课本中,老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及时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老师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靠大家的力量,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同时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5、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开始,老师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西湖的同时,解决园林工人遇到的问题: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开呢?如果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老师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志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6、注重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的整理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来说是重要而必备的技能。但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个技能并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如何在确保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培养学生构建

知识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呢?这需要老师在备课时想出了几种方案,这单元概念的整理比较难,如在板书方面,该怎样板书既全面又精简呢,总不能把所有的概念的定义都显示出来吧,但如果只写概念的名称,这样做有意义吗?这些问题老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概念记牢。考虑到“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杂,概念多,老师将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分成两个阶段,并采用小组合作,以组跟组之间的竞赛的学习形式,降低了整理的难度,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整理热情。在这里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想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拓,智慧得到碰撞。他们一起经历知识网络的构建,一起感受和体会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意义,并最终形成一种技能。

篇13:谈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对话

1. 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文本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信息资源。教师要在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中发现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需要重点指导的,从而把握切入点,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学生在与文本初次对话中了解了书上的儿童是怎么做的,知道要向他们学什么。这只是浅层次的对话,教师应以书中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察她养的金鱼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交流“我”养兔、养蚕时是怎么做的,从而加深“和动物交朋友”的体验。通过这样的对话,既使教材的范例作用得到体现,又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增强了对话的效果。

2.找准情感点,引领学生换位思考和对话。

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激发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共鸣,产生与文本内容对话的需要和动机。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让学生走进教材,将自己作为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体验、感受。如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一课,教科书中呈现的是同学交往中常会产生冲突的两个事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冲突,以及应该怎样多角度地特别是要从对方的角度体察他人的心情、感受,尊重他人的选择和人格。为了找准激情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一个座位靠后的学生在上讲台做题时不小心把同学的文具盒碰落到地上,两人发生争执,让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分析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接着又交换角色进行体验,说说各自的心情。通过这种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同学们明白了对任何事情都应多角度地思考和分析,学会宽容。

3.抓住课堂生成,引领学生与问题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教师不可能预设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这就使得教学活动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对话。

在教学《我和规则交朋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这一单元时,当师生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时,有一个学生小声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对这一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我并没有怕打乱教学程序而漠然视之,而是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话。我走到这个小男孩身旁,说:“我也发现有的同学排队打水站了很长时间,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其他同学都盯着他。我知道现在让他开口很难,就马上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用水。我又转向那个小男生,说:“这样做课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了。你同意吗?”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我进一步引导:“刚才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们会遵守吗?”全班同学大声地回答:“我们一定会遵守!”

4.点击空白点引领学生多方对话。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了条件,这就让学生与文本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游离于课本之外的旁观者,也不只是倾听的一方,而是对话和参与的另一方,他们的切身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进行表达,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满,学生个性得到彰显。

篇14:让品德与生活课走进儿童生活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例如教学辽师大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课《请跟我来》一课时,根据我校的传统德育活动——为每届的一年级班安排一个高年级班做为联谊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我设计了“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我在高年级布置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一、校园探秘;活动二、与老师交往;活动三、认识新同学。并且对高年级同学做了相关的培训,将高年级同学分成三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让每个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时我将一年级小学生每三到四个同学编一个组,每组由两名高年级同学带领,有顺序地进行“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如“校园探秘”组不仅了解了学校设施,认识了老师的办公室及各个专用教室,而且高年级的同学还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些安全常识教育,如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等。“与老师交往”组模拟表演了与老师交往时的情景,如在操场上或放学路上遇到老师时、进老师办公室时、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时该怎样说、怎样做。在反复的模拟表演中使小学生真正掌握了与老师交往的基本礼节。“认识新同学”组更是别有一番风景:他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圈,正在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对游戏中还不知道名字的同学便主动上前问清楚……这样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捕捉主题,设计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一节课下来学生兴犹未尽。

二、模拟现实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感受他人的困难》一课时,考虑到孩子们对残疾人的生活缺乏了解,有的孩子还附和着大人们叫“蔡瞎子”、“王瘸子”、“董哑巴”……甚至故意模仿周围腿脚有残疾的人一瘸一拐地走路,以此来引发他人的哄笑。殊不知,身体的伤残已经给残疾人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缺憾,而健康人的歧视和戏弄更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于是,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一段青海玉树大地震后,救出的那些身体残缺的灾民的录相。在播放录相的同时,教师进行饱含真情的旁白:玉树大地震,掠走了多少同胞的生命,也剥夺了多少人的健康。那些失去双腿的人们,从此只能靠轮椅来行走,那些失去光明的人们,从此只能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吧!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探究活动:蒙上双眼踩石头过河;用单腿走路;用单手穿衣服;不许说话,用动作或肢体语言来告诉大家一些事情……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了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之后,懂得了残疾人渴望有人帮助的心理。我们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不应该歧视、侮辱残疾人,更不应该给残疾人起外号。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残疾人,哪怕是给盲人领一次路,帮坐在轮椅上的朋友跨一次门槛……这些对于我们健全的人,付出的只是举手之劳,而带给残疾人的却是极大的温暖。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那严肃的表情上,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美丽善良的心。

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现在我们每天中午打饭时都帮肖清雨(患先天性脑瘫,不能独立行走)先打回来,然后我们再去打自己的,这样肖清雨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但我相信经过努力,它一定会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贴近身边生活,升华道德情感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应脱离儿童熟悉的生活,应该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一特点。在选择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时,必须贴近儿童的身边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走进春天》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触摸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唱歌、跳舞、吟诵古诗、读儿歌等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唱歌跳舞中、在古诗儿歌的吟诵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篇15: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9月23日,我与陈常娟老师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观摩会,一天不停歇地听了七堂课,虽累但收获颇丰,倍感欣慰。

平时都是自己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指手画脚。如今坐在台下,以旁边者的视角去看再熟悉不过的课堂,却倍感陌生。毋庸置疑这些老师的讲课都是精彩的,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几位老师的讲课对照下来,也发现不少的小瑕疵。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教师的语言。我在赞叹他们语言的丰富与适当的同时,也悲哀地发现有的讲课教师的语言哩唆,颠来倒去,说不明白。看到这个样子,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课堂。小孩子年龄小,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为老师,就怕他们听不明白,不放心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往往是越想讲明白越讲不明白,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却导致认真听讲的学生也索然失味,教学效果不好。这不由不让我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语言,才能使自己好讲,学生爱听呢?

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精,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甚至可以不说话,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应该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思维发展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传授科学知识。数学教师要熟悉数学术语,能自觉,完整地进行表述。数学语言是描述及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语言,表述的这些特性尤其需要数学教师对语言加强锤炼。

篇16:听优质课心得体会

一、教具简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

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儿的老师基本功都很扎实,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了解幼儿的起点,直面幼儿的教学现实。以前上课的时候一般都喜欢准备比较花俏的东西,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师们也都走入过这个误区。但是看到中班数学课《水果篮》这节课的时候我感觉眼前一亮。这节课的执教老师从头到尾就是利用水果篮与孩子们游戏。比如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品种、数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尝试接着数的方法,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机会。我觉得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公开课的时候我们都应遵循简洁这一原则,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让教具真正的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摆设。

二、把时间空间充分的留给孩子。

在这次听课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孩子们拥有的自由,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能畅所欲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大班美术《森林小伙伴》这节课上,老师先播放手影电影,让幼儿自己充分感受和体验手形的变化和组合,孩子们天花乱坠的想象,然后在自己的手上开始画画,有的画了小白兔,大公鸡,斑马,还有海绵宝宝,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次的作画更加记忆深刻。有了这样的活动经验,孩子们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美术更加感兴趣,动手能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在这节课上,老师与孩子们融入到一起,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创意,孩子们为自己能够自己设计的作品而骄傲。

三、培养孩子的社会自我

在听课的时候有一节课非常的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大班的绘本数活动《脚印》这节课不但有创意,也发展了孩子们的.社会性。老师利用脚印的方向和周围事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上课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能正确的认识到周围事物,善于发现,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包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朋友、周围的事物等,大千世界的变化。

四、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许多参评教师都成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例如:辽宁省张红霞老师的《猫和老鼠》时,张老师从幼儿熟悉的猫和老鼠入手创设情境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无锡的朱丹妮老师执教的《变变变》一课时,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了蝴蝶?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下面幼儿探讨问题做好了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开展作风大整顿下一篇:关于勤奋的议论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