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故事高中作文

2024-06-19

故乡的故事高中作文(精选6篇)

篇1:故乡的故事高中作文

秋,令多少文人墨客倾洒下大把笔墨,而故乡,更是令万千浪子牵肠挂肚,流尽思乡泪。当我把两者摆在一起,不禁让我将洒落在地上的回忆一一拾起,拼凑成我的记忆城堡……

9月30日,9年前,绕过这座千年老城的中心繁华地带,来到了旧城,伴随着“咿咿呀呀”的二胡声,踏着那长满青苔的斑驳的石板羊肠道,从著名的蓉城羊市街左拐进巷,右手边第三户就是我的家。那天我刚满3岁,记得外公送了我一把金钥匙,爷爷送了我一块玉佛挂坠,可印象最深不过的还是爸爸用了各种渠道移回家的大梧桐。我家住的是个四合院,那时的四合院便地都是,有棵大树也是不足为奇,于是爸爸就把它植在了大门偏左一点,据说是又不档财气,阳气又旺,必会福禄双降。而当时我也还小,看不出个名堂来,于是我就痴痴的以为这颗梧桐树好,盼望着它能快些长大。

7年前,我刚满5岁,而那棵梧桐树也长成了有些粗壮的大树。那会儿正值深秋,我因为4岁就读完了大班,从幼儿园毕业,于是在家“修养”了1年。每天清晨,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赶车上班,而我也跟着在这时起来吃早餐。放下盘子,我就亟不可待地冲向梧桐树,拾起树下飘落的枯叶,抚摸着叶子的表面,干干的,滑滑的,伴随着外婆唱京剧的小嗓声一出,我就越发的兴起,一片,两片,三片……当我把枯叶积到一定数量时,一并抛向蓝天。仰望蓝天,一半被金叶分去了,金黄一色,灿烂一片。正午时分,我喜欢学外公似的拿把木椅靠在树柱上,倦了,就靠在椅背上睡会儿,累了,就翻个身放松全身,似乎永远也不会厌倦这样的惬意生活。

7年后的现在,我又将自己的思绪拉回现实,默默地沉思,自从6年前从成都搬来贵阳后,就再也没有回过那栋四合院,那片小院子,再未见过那棵梧桐。多希望有生之年我能像片落叶静静地来,默默地去……我想你了,梧桐……

篇2:故乡的故事高中作文

姥姥最擅长的是做饭,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一定要吃姥姥包的三角状的粽子。有白白的糯米饭,有红红的黄黄的蜜枣。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后,嘴里心里都还漫延着那粽子的香气,许久也无法忘怀。

小的时候,我常常要吃姥姥包的粽子,不管是不是端午节,我吵着闹着都要姥姥包粽子给我解馋。姥姥也无可奈何。

但今天我来,不仅仅是为了吃粽子,还要学着包粽子,今后自己包粽子解馋(妈妈也不会包)。

到了姥姥家的大门口,我走进那漩涡般的黄沙的空气,踏着土地,任着土在我脚上翻来覆去。走进姥姥的屋里,看到的并不是香喷喷的的粽子,而是姥姥早准备好了的食材!姥姥走了过来兴奋地说:“你妈妈打电话说要让你学学包粽子,你行吗?”“怎么不行了,我可以。”我满怀信心地说。

首先姥姥将粽叶取一角卷起,然后加入了糯米后又加入了蜜枣,再加了上一把糯米封口,用马蹄莲绳系紧。一个个像昂首挺胸的粽子将军就做好了。

我看这么容易做,便也生起了信心,我也像姥姥一样将粽叶取一角卷起,可加糯米和蜜枣却不是那么的简单了,糯米光从另一端向下滑,好不容易才把持好,却又有了新麻烦,就是用马蹄莲绳系紧,怎么系都系不紧,最后好不容易系好了,却活像打了打了败仗垂头丧气的小兵。我一下子失去了信心。

姥姥笑着说:“你看,比我第一次包的好。”听完姥姥说的话,我大受鼓舞。接着又包出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终于我学会了包粽子。包出的粽子和姥姥包的一样好,像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将军。

在姥姥的帮助下,我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一个放在锅里面蒸,过了一会会,粽子熟了,我和姥姥在树下一起吃粽子,我们共同踩着乡下的小路,感受风的力量,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篇3: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

1.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课程,学生难免会产生不喜欢、乏味无趣、不想学的心理。高中教师为了提升历史课堂质量,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确实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让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这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以历史故事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意历史故事对学生激发兴趣的作用。比如以高三《中国古代史》课本第四单元中《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这一章节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唐玄宗时期的唐朝盛况。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其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执意要立杨玉环为贵妃,说明其当时掌朝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而有关杨玉环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从侧面反映了杨玉环的得宠和荔枝已经传入中原的史实。同时,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程度,更是让李隆基开始变得骄纵和腐败,其后其朝政的衰弱更直指单元标题中的“封建”二字。[1]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关两人的爱情故事更被拍摄成众多的影视作品。学习这一章节结合杨玉环和李玄宗的故事,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2.以历史故事优化课堂的学习氛围

高中历史知识虽然给人以文化的厚重感,但历史的课堂学习氛围应当是轻松愉悦的。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以《世界近代史》上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先通过故事片《八十天环游世界》引出飞机的发明创造,再通过历史真实故事向学生讲述莱特兄弟的传奇。等学生被莱特兄弟的传奇故事吸引的时候,教师再顺势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带来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哪些东西,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比,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侧重方向又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在历史故事和历史教学融合的授课方式中,除了教师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学生也应该是历史故事的提出者。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比如在《世界近代史》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程,纺纱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纺纱机的创作来源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纺纱机的故事。即纺纱机最初称珍妮机,是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一脚”踢出来的作品,用其女儿命名,叫珍妮机。[2]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3.以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

学习高中历史除了是为高考所需,更重要的应当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了解本民族的亘古渊源和发展进程。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以史为鉴知兴替。高中历史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知历史的能力。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课程时,除了让学生理解熟知必要的知识点,更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比如以《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中《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为例,教师先通过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再让学生对比两个朝代所推崇的思想文化的不同。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个故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统一人民的思想,统一全国文化。[3]除了讲述故事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和“置身其中”感受焚书坑儒场面的残暴和恐惧。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历史。

4.以历史故事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高中历史所要学习的范围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这三个范围无论是哪一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精神文化。比如《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能让学生感受到清末年间中国遭受列强瓜分,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世界近代史》中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能让学生了解到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变化发展,感受中国之外还有其他更强大的国家,引起学生的自立自强感。

具体来讲,以《中国近代史》中第一单元第一章节《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例,教师通过讲述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烟的故事引出鸦片如何进入我国,鸦片对当时社会带的影响和带来哪些危害。同时要提醒学生警惕鸦片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爱国的表现,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

高中历史是一门范围广、知识点多的学科,还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历史教师为了学生能顺利面对历史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历史带来的文化厚重感,历史教师有必要通过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东林.有一种孤独叫唐朝[J].出版广角,2015(16).

[2]吴剑.踢出来的纺纱机[J].发明与创新,2014(10).

篇4:休闲故事 新疆·心灵的故乡

外行看热闹

到达新疆,参观的第一地方便是新疆博物馆,博物馆的收藏大概分三部分:新疆民族民俗、新疆出土文物和古尸展。馆内陈列的干尸约有五六具,据悉,新疆出土的干尸是由于埋葬环境的干旱,多热风沙而导致尸身迅速脱水自然形成。这些干尸的面目栩栩如生,保存完

好。参观的人显然对他们最感兴趣,观看的时间很长。我胆子不算小,但对着它们还是有些惊心,谁想卧躺在透明晶棺中3000 多年前的楼兰女尸面目依稀娟秀,可以遥想象她生前娇美的容颜,若在现代应是与索菲玛苏为同类美女。

在这种地方外国人总比中国人来得多,他们参观的方式颇有意思。日本人严谨,他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步骤一板一眼的看下来;而欧美人更多是独自参观,从他们的神态和观察的角度来看,似乎更专业、独到一些。我是典型的外行看法,关注的不过是干尸的性别、容

貌、身高,对他们身着的服饰更是看得津津有味,至于他们是何人种,阶层、身份如何就茫然无知了。

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新疆人口总数的一半有多,而且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他们最重要的宗教场所,据统计在新疆清真寺多达2300 多座。参观清真寺是我这次旅程中的重点,我时常感到它的凛然和一种隐然的拒绝,这在其它宗教场所未能体会的。汗腾格里大寺是我在新疆进入的第一个清真寺,汗腾格里是维语意为“王中之

王”,从两侧的旁道拾阶而上是高大的殿门,铺着地毯的过道上几位身着传统服装的伊斯兰教徒拿着经书匆匆走过,看神情应该是伊斯兰教的知识份子或是学者,他们彼此间微笑示意,当看到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时,面容突然变得愕然而凝重,当询问是否可以进去参观时,一位白色长袍的男子冷淡的摇头,不置一言。

新疆从地域上分南疆和北疆,两地的民歌风格也略有差异,南疆民歌曲调忧伤婉转,如多情的《阿瓦古丽》:“我骑着马儿,跨过了天山,来到了伊犁,看见了美丽的阿瓦古丽。”北疆民歌则是热烈奔放,哈萨克民歌《美丽的姑娘》就是典型,一开头就是爽朗:“美丽的

姑娘见过万万千,独有你最可爱!”

在新疆一路走来,听了不少艺人或牧人的民歌,很诧异与我听惯的王洛宾竟是大不相同,它们的歌声不独有幽默欢乐,热烈里深含着忧伤、高昂中回转着柔情。王洛宾的民歌更倾向于汉化的新疆民歌。

记得在喀什广场的一个下午,那天风很大,我闲极无聊地逛着,在广场一侧的大台上二个维族男子弹唱表演,年长的那位怀抱着一把热瓦普,年轻的男子击打着达普(即手鼓),没有其他的配乐,他们唱得很投入,盘腿坐在台上,微闭着双目,侧着面颊,手流畅的弹拨

着。在风中,就这么唱着,弹着,像诉说,又像是祈祷,声音不经修饰的单薄、苍凉,心中有一根单弦被轻一下、紧一下的拨动,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呆立着听了许久,直至遍体冰凉。

树树皆秋色

富蕴是我北疆之行的第一站,距乌鲁木齐约600 多公里,到了新疆才知道什么叫天远地阔,茫茫的荒漠任人驰骋,地接着连绵的山脉,山连着辽阔的天空。途中经过火焰山,远远望去不过一些橘红色的山丘,寸草不生,与小时候读《西游记》时的想象相差甚远。

虽说已是秋季依然干热,人被热浪炙得昏昏沉沉,车上一个维族小孩颠得呕吐起来,满车异味,身上的衣服被他妈妈脱个精光,他倒也不哭,只有他妈妈下车丢垃圾时才光着屁股哭喊着要妈妈。我无精打采地望着窗外,除了路上扬起的漫天尘土,再没有一丝异域风情

浪漫想法。直到深夜12 点我们终于到达富蕴县,夜色中只见一些疏朗的低层建筑,街头几乎没有行人,远非午夜的深圳依然灯红酒绿。

第二站阿勒泰城市整洁漂亮,空气湿润,仿佛江南小城。新疆空气干燥,一路上鼻子燥到出血,嗓子辣辣的痛,到了这里却非常舒服。阿勒泰有金山银水之称,原以为是形容这里山清水秀,后来方知是指这里金矿丰富,“阿勒泰”是突厥语,意为“金山”。

大、小东沟位于克兰河上游河谷,距阿勒泰市仅半小时车程,这是一个天然的山林峡谷,两侧的阿尔泰山脉铺绿叠翠,山谷间桦林遍野,尚未近深秋,亭亭的白桦树一半儿青翠一半儿明黄,秋风中伟岸多姿。清澈的溪流穿林而过,不知去向。坐在溪旁的岩石上,微风掠

过,有细细碎碎的光影漏过树叶在水面跳跃,树叶悠悠落下,俏皮地转个圈,随流水一路远去。

林间放养了一些小牛犊,我们倚着牛栏学它哞哞地叫唤,小牛睁大眼睛望着我们,叫得越发急促大声,乐得众人哈哈大笑。许是淡季的缘故,整一天小东沟悄寂无人,除了我们仅见到几位守林人,小东沟虽比不得九寨沟明丽清俊,却有一番野趣天然。在新疆随处可见的

景象大都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或是灼热的荒野,而哈巴河区却是一片莺飞草长的江南风光,沿路不时可见一大片一大片的湿地,洼地四周野草茂密,甚至可见大白鸟从水面低低掠过。到了新疆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水就是一切,只要有水就有一个丰富的生物链,草木生长,牛

羊成群,人群开始居住,大地充满了盈盈生机。

可惜不能多留,在哈巴河稍作停留便继续赶往白哈巴村,盘山土路极为崎岖,有时车身甚至倾斜至四五十度,稍不留意就可能直接翻入山谷中。

到达白哈巴时已是晚上9 时,整个村子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霭气。新疆的夜晚温度比白天要低许多,跳下车时一阵寒风透过外衣,我们最终安顿在蒙古族的澳昌家,这是一个原木搭建的木屋,有四间房,我一眼便喜欢上左厢房中那张大大的通铺,足有五米长,二米宽,

面上铺着漂亮的手工艺羊毛毯,厚厚的棉被叠得整整齐齐,雪白的窗帘与壁挂更让我意外。

清晨,走出山间小屋,尽管穿了厚厚的衣服依然感受到刺骨的寒意,虽然只是九月,地上的草木已凝结了霜冻。我们奔上村后的山峰,想拍摄晨曦中的白哈巴村。日出前的白哈巴,清到了极致,静到了极点,一缕缕的白雾,一点点的冷霜,点染了桦林,染白了草木,

几个早起的人安静如剪影,晨曦中的白哈巴象一幅淡墨山水图。

这里的时间仿佛特别漫长,时间多得任何事都可以慢慢来,我会用一个早上的时间看牧童将羊群赶上山头,整个下午只是看书、睡觉;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只为看一块刻着“中国1997”的界碑。夕阳西下,村庄的上空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个香味已飘扬了上百年。我坐在门槛上呼呼吃着大姐手拉的羊肉皮条子,顺手给在脚边转悠的狗子一块肥羊肉,乐得它直甩尾。这里的冬季如此漫长,天寒地冻,据澳昌说得骑马走上四五天才能到哈巴河县城,妇女们会在冬季花上几个月时间细致地编织一张羊毛毯,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温暖又美丽。

反认它乡是故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多年生活的沉淀才能完成质的转变。在深圳多年的我依旧觉得飘如浮萍,而在白哈巴,那山、那人、那狗都依着梦中故乡的模样,丝丝入微,看着它心里会有一种叫乡愁的细草慢慢的滋长。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

择心灵的故乡。

篇5:故乡的高中作文

都说故乡的美,是一道道数不完、看不尽的风景,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都说故乡的美,是一首首吟不断、咏不歇的诗篇,蕴藏在清风明月里……

归来吧,归来哟,费翔深情的歌声,唱出游子的心声。是的,当人们敞开情怀,放飞对故乡的思念时,最令自己神往的是那故乡的云。故乡的云,留在人们美好的回忆和美妙的联想里,留在游子的床前,留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也留在情人的爱河间……

我心依旧。恋云依旧。

侨乡的人们总爱在晴天仰卧草地上,凝视着天空的云。云一团团,一簇簇,一卷卷,一匹匹,如龙,如凤,如虎,如花,形状交错,变化万千。人们所欣赏的不只是云的舒展自如、变幻莫测,还有云的壮观气势。人们就是这样将故乡的云,融入对故乡的爱之中。

冬去春来,四季交替。故乡的彩云、白云、朝云、暮云……都展示着非凡的天工,把人领进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立体图画中。春晨,山顶上空的一排排白云,被冉冉升起的朝阳镶上了五彩缤纷的光边,侨乡笼罩在红彤彤的霞光中,更显锦绣华丽。夏午,云层如突兀的千山万岭,似呼啸的千军万马,金光耀眼的云,把侨乡的大地和天宇焊在了一起。秋日,天高气爽,万里碧空忽然飘来的那丝云彩,像是仙女掸拂的一方香巾,将蓝天轻拭得亮丽如洗,金灿灿的阳光拥抱着侨乡,侨乡是那样钟灵毓秀。冬时,披着温暖阳光的云彩,捎来了大地又将逢春的消息……如此种种,让人享受,引人向上,催人奋进,令人叫绝。

当人们远离故乡,故乡的云已不仅仅是一种温情的回忆,而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见到天上的云,人们心里常把它看做是从故乡飘来的那一朵,禁不住望了又望,去寻觅梦的开始。人们又把流动的云当做是向故乡飘去的信笺,目送它随风而去,带去对故乡无尽的眷念。

故乡的云啊,无论在何时何地想起你,总觉得你是一块故乡的胎记,风吹不散,雨洗不掉,岁月也改变不了。

篇6:故乡的高中作文

那清灵灵的水,柔和地唱着小调,顺着蜿蜒曲折的小河埂,慢慢的、温和的向着低洼的地方流去。水是洁白洁白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形状多彩的杂草。清晨的早上,农家妇女会端着个衣盆到小河里浆洗,肥皂流出的碱水融化到水里,形成一条乳白色的绫罗,沿着小河埂往下游飘走。

小河埂外面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种有白菜、萝卜和葱蒜等,午饭前的时候会见到三三两两的妇女到菜地里“拿菜”(故乡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大多数去拿菜的人是不带什么工具的,一般都是空着手去,拿一把或是一箩筐,够一家人一天吃的就行了。秋天里的菜地是会泛霜的,早上起来,菜地里总是白花花的,如果去得早拿菜,在菜地里会清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菜地再往前一点,是一片片稻田,稻谷收割后,留下一簇簇低矮的稻桩。秋天的稻田里是没有水的,因为收割前家家会把水放走,为了让割下来的稻谷不被水浸到。在开阔的田野上,放学以后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了。刚收完稻谷的田野,还有很多蚂蚱,孩子们就用一个个矿泉水瓶或者是一个个啤酒瓶,把捉到的蚂蚱放到里面,蚂蚱在瓶子里都是活蹦乱跳的。蚂蚱可是下酒的好菜,晚上劳累一天的父亲会用香油将孩子们捉来的蚂蚱用滚油锅炸一下,再开一瓶包谷酿的烧酒,在男人看来那是很幸福的了。

吃过晚饭后,家里会炒一碗瓜子,家人围着个炉火嗑瓜子、聊天、看电视。庄稼收成不太好的人家,也会晒几袋子南瓜子和葵花籽,留到有亲朋好友、过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凑个数。到了庄稼收完以后,家家会用新米“舂粑粑”(是用大米做的,有的也用糯米做,南方一些地方叫饵块,有点像年糕),粑粑做得多的,逢年过节时会送给亲朋好友,舂粑粑这个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上一篇:2023年福建高考高分作文解读及评析下一篇:圆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