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2024-06-11

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精选8篇)

篇1: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近来,开发区马庄小学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改为主线,努力把该校办成具有特色的小学。为进一步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构建特色教研文化,在该校领导的部署下,本校的教研活动搞的有声有色。

一、狠抓备课环节,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效益,以集体备课为特色,每周设校本教研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集体备课活动,分享彼此的思想、知识、情感和智慧,以“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个案——课堂跟踪——课后交流”的基本方式议课、上课、研讨。

二、实行师徒结对工程,各教研组教学能手要与本组内的 1— 2位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年长的教学能手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听课后反思后再加上自己的想法重上一节课,最后,师徒共反思总结不足。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了整个学校教学的档次。

三、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每位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40节,并且计入本人的工作量。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开发区马庄小学蔡鸿燕)

篇2: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身心健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开发区马庄小学于4月9日下午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牡丹种植基地。

在参观过程中,牡丹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张先生边领着学生参观边讲解油用牡丹的栽培、育苗及套种技术等,并对牡丹的品种、色泽、行情、前景等一一向学生介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对牡丹知识的了解。

篇3:品牌社团建设中特色活动的开发

大学生社团是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的非盈利性群众性学生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 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 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大学生社团具有自发性、多样性、整体性、不稳定灵活性等鲜明的特性。通过总结近几年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 发现在高校社团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建设意识,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 定位模糊

目前, 许多学生社团发展起初大多因为兴趣爱好, 并没有深入发掘社团活动的内涵, 没有明确的可持续的社团活动理念、活动宗旨和活动思路, 其活动也不能围绕定位及内涵展开, 使活动大多缺乏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2. 发展动力不足

学生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组织。在学院中数量多、类型繁杂, 规模大小不一, 由于学院支持有限, 社团的发展一直饱受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场地、经费等一些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困扰, 造成一些社团无法深入开展活动, 社员参与缺乏热情, 社员流失严重等情况, 甚至有些社团在不知不觉中销声匿迹。

3. 社团类型发展不均衡

经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问卷调查研究显示, 很多学院许多社团都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 文体类型学生社团占大多数, 理论研究型、科技学术型专业社团数量少、质量低、发展缓慢, 社团活动延展力不足。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 还有一些问题, 如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缺乏科学性等等。

二、社团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 优化结构, 使学院学生社团类型均衡发展

我院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从中职升入高职, 高职学生更加注重独立的人格, 有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方式, 学生社团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载体。学生社团数量逐年增加, 从团委学生社团管理者的角度来讲, 无疑增大了学生社团管理难度。为我院学生社团能够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评优等鼓励机制宏观调控学生社团类型结构是必要举措。学院大力支持专业类、学习研究类社团发展, 年度评优连续三年的佼佼者被评为品牌社团。树立专业类社团典型, 学院将给予相应资金、专业指导、场地等相关支持的偏重, 促进优胜劣汰, 在数量众多的学生社团拉开层次, 引导更多学生建立与学习、研究、及以后就业相关的专业性社团。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

2. 精益求精, 增强学院社团在同类社团中竞争力

狭义的“品牌”是一种拥有对内对外两面性的“标准”或“规则”, 是通过对理念、行为、视觉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则化, 使之具备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一种识别系统总称。这套系统我们也称之为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体系。

品牌社团是学生对这个社团及其活动开展、社团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 是一种信任。社团中的品牌社团是社团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 当学生想到某一品牌社团的同时总会和相关的精品活及其文社团化联想到一起, 社团在创品牌时不断地创造精品的活动, 培育社团文化, 随着品牌社团的做强做大, 不断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 向社团活动开发优势、活动质量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转变。

高品质的社团活动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追捧, 能够提高社团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样的社团品牌文化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 慢慢的社团的品牌价值也被学生们认可。品牌社团的竞争力将慢慢凸显。

三、打造品牌社团的途径——以我院房地产协会为例

1. 追根溯源---为社团品牌建设打好物质根基

房地产社团以我院房产管理系为依托, 以房产专业为导向, 以我院房地产研发中心为实践平台。社团内配备房研中心专家若干、房产系专业教师多名, 社团成员以房产专业学生为主, 具备相关的专业基础, 学习积极性高, 有相对稳定, 集中的特点。系部及中心为社团提供活动的资金、专业知识、实践场地等多方面支持。社团组织机构建设由系部老师监督指导, 在学生内自发推举产生。专业类社团在系部的专业支持下得以管理有序, 良性运转, 迈进社团品牌建设第一步。

2. 明确社团定位, 挖掘品牌文化内涵---为社团品牌建设明确中心方向

品牌文化是指品牌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 代表了社团和社员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 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社团个性形象的总和。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 要挖掘出社团最本质的内涵和宗旨、目标, 进而构建自身的社团理念。以品牌意识为出发点, 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发掘丰富社团理念。我院房地产社团属于专业类社团, 社团开展的活动具有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项目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社团实践中, 能促进专业学生的交流, 开阔知识视野,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为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3. 打造品牌社团核心价值---品牌活动

打造品牌活动, 增强社团活动力。对于社团来说, 活动是理念输出的最佳载体, 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最快捷、有效。

专业类社团活动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组织课程专业相关实践活动。开展对于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的精品社团活动是打造品牌社团的灵魂。

4. 打造品牌社团外在形象巩固品牌定位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它由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它们的组合构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

源泉来自于学生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借鉴营销学理论品牌定位是在综合分析目标市场与竞争情况的。所以打造品牌社团也要有自己的徽标和响亮的社团名称, 这也是增加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专业类社团与文体类社团相比专业性强, 学习氛围浓厚, 难免气质严肃、高冷, 如何使专业类社团走下高贵的神坛, 接地气受到更多专业外学生青睐, 需要鲜活的社团外在包装, 从宣传上来营造轻松活泼的专业社团氛围。为专业类社团营造亲切的社团氛围。而不是充满压力的专业补习组织, 使学生们自愿加入, 欣然融入, 增强学生被认可、被重视的快乐参与体验。包括活动室的装潢, 也一定要与专业课堂相鉴别, 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开放的无阻碍的思考、交流空间。在活动中着统一服装, 烘托专业的, 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气氛当然更是必不可少。

四、品牌社团特色活动开发的思路——将专业类社团打造成为品牌社团中的名牌

1. 活动开发围绕中心, 将品牌社团内涵作为活动指南

将品牌定位包含在特色活动之中, 开发突出品牌社团专业特色的活动, 以我院房地产社团为例, 围绕房地产工程管理专业背景, 开展专业性强的社团活动, 专业就是特色的源泉。

2. 增进院校间交流, 增强活动特色, 提高专业水平

围绕专业类社团省市级大赛的相关内容, 在社团内部开展专业性强的竞技类社团活动, 例如辽宁省模拟售楼大赛、房地产模型大赛等等, 为参与比赛大赛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提高学生学科专业水平, 为在省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有参与省级比赛作为活动社团目标,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动力与热情。

3. 参与社会实践, 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线, 积极寻求社团发展的途径, 在社会实践中, 磨砺社团成员的意志,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全身心地投入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从学院办学理念出发, 利用高职学院的办学特色, 及与建设厅、企业合作的便利条件, 通过为合作企业和建设厅里做相关专业调研工作, 为社员增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为学生搭建更便捷的就业平台。

4. 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出发

组织群体参与性强的专业活动, 增强社团成员参与感, 使成员在活动中体会归属感。在社团活动中, 充分尊重学生对于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意愿, 少一些管理, 多一些引导, 使学生成为专业类社团的主人, 而非指导老师的一言堂。增加活动的奖惩机制, 增强学生成就感, 使社团成员体会活动价值感。

结语

对于高职院品牌社团特色活动的开发, 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技术性特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懂得其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某一岗位实践能力, 具备解决生产及组织管理过程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建设应紧密结合培养目标, 突显技术性特色。从而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有别于普通院校学生社团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支林.《CI企业形象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第一版.

[2]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4) 第三版.

[3]贾生鑫.《市场营销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黄静.《品牌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 第一版.

篇4: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关键词】吴文化 传承 木渎 少先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1-01

中华民族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而吴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吴文化拥有着广阔的范围和深厚的底蕴,是校园活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极好题材。所以我们学校把传承地方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与现代的行为养成教育链接起来,决心探索出一条特色少先队活动的有效途径。

秀丽的江南古镇,江南园林第一镇,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木渎。作为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渎这座千年古镇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古色古香的私家园林,细声轻语的吴侬软语……土生土长的学生,对木渎的风土人情较熟悉,在学习、了解木渎文化的同时,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所以,我们将从吴文化中的木渎文化开始着手,在学校开展传承地方文化的特色少先队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个多方面影响学生的载体,学生每天在校园中都会无形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传承地方文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将在学校精心的布置,使其拥有浓厚的木渎文化氛围,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现木渎的千年文化。

1.建设“木渎文化展览馆”

以班级中队为单位,每周每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利用学校图书馆与信息教室,收集有关木渎文化的资料,由辅导员组织整理。进行一至两个月后,学校将少先队员活动室布置成木渎文化展览馆,馆中由少先队员们自己动手,将收集来的相关资料陈列开来,在今后的少先队活动中供同学们参观浏览。同时,还要每中队组织“小导游”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讲解介绍木渎的文化。

2.建设“木渎文化长廊”

在每个教室的墙上张贴木渎相关的文化名人及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每一个课间都可以抬头就看见地方文化,久而久之,激发学生更主动的去了解学习木渎传统文化。

3.校园广播

每天放学时,学校的校园广播都会响起。它将容校园好人好事、生活小常识、爱国教育、健康、木渎文化为一体,其中的“木渎文化”向大家介绍木渎地方文艺、民俗风情、民间故事等。

通过“木渎文化展览馆”、“木渎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的宣传,让学生感受木渎文化的魅力,让他们觉得木渎文化无处不在,触手可及。校园处处有风景,校园处处有文化。

二、开展地方文化传承月

1.地方文化传承月之读书比赛

每个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木渎文化书籍,仔细阅读,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谈谈对木渎文化的认识。这样的比赛不单让学生补充了传统文化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2.地方文化传承月之朗诵比赛

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以家乡文化为豪,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写下对木渎文化的赞美,说说家乡的旧貌新颜,并用朗诵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3.地方文化传承月之班队比赛

除了让学生个人认知木渎文化以外,班级的班队活动,也是了解木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地方文化传承月中,每班进行“我爱家乡文化”的主题班会,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评比。

地方文化传承月的活动,一定会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着木渎文化的内涵、品味着木渎文化的韵味、产生着对木渎文化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接受木渎文化,产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地方文化传承的根本点

在营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教育氛围后,学生能够初步深入了解木渎文化;通过开展地方文化传承月,让广大学生能够热爱家乡文化,品味家乡文化。而这一系列的活动与宣传中,我们要有自己学校的立足点与归宿,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木渎文化。

(1)实际感受木渎文化中的特色风格,体验并认同木渎民间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感。

(2)萌发对木渎文化的审美情趣,充分体验、感受、发现木渎文化,并能主动地表现、再创造。

(3)促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创新意识。

四、我校期望

1.感受历史悠久的木渎文化,培养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感

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吴王井、馆娃宫,名胜古迹流传着优美动人的传说。2500年的历史车轮,早已在这座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通过让学生感受地方传统文化,了解祖先为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认识到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国家。

2.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传承木渎文化

天平红枫冠绝江南,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万古流芳;严家花园曲径通幽,沈大学士温柔敦厚的诗风令人神游;虹饮山房神秘的古代圣旨、新奇的科举文化让人争相目睹。我们希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些木渎文化,一方面学习传统文化,增长知识,增加涵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吸取智慧。随着他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些将成为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一辈子受用无穷。

篇5: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1月10日下午,巨野县教育局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组在王光海副局长的带队下来到开发区马庄小学,对该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督导评估。

评估组领导首先听取了赵修汝校长关于办学水平情况的汇报,然后督查组深入班级,深入教师办公室,同学生交谈,与教师交流,并就学校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工作分头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和督查,了解了学校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督查组对该校严格落实上级要求,规范办学行为的举措表示满意,对学校办学成果给予肯定。

篇6:马庄小学常识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根据我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科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其意义和作用,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对兼职教师指导与培养,注重校内交流,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我校任教科学的教师多数是兼职,对于教材了解甚少,所以有必要组织每位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任教的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位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探究——研讨”教学法。

本学期将按照“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形成个性教案——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形成共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的过程进行集体备课。具体安排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地点放在96班教室。

平时我们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期中我们将组织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寻求对策,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加强校内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准备各年级的一堂科学,品德课作为研究课。共同研讨该课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计划

2,教研组(备课组)正常活动

十月:

1,三年级品德教师公开课

2,学生作业本检查评比;

十一月:

1,六年级科学教师公开课

2,组织开展科学知识竞赛活动

十二月:

1,教师基本功(案例评析)比赛;

2,教研组学习:新课标学习、看教学录像 一月:

1,教师备、教、改、辅工作检查、考核、评比 2,教学质量评价

篇7: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全面提高马庄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实施“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的通知》以及马庄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特举行马庄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半路出家的多,专业水平不高。

尽管这几年来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一直在进行,教师的素质较以前有了提高。但是,新课程的高要求仍然使教师普遍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小学英语教师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受过英语专业教育,他们原来是教其他学科的,这部分教师现在也任教班级偏多,跨级现象普遍,如今要面临这种挑战就会感到吃力。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这样,不仅会制约阻碍课改的进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入门时语音语调就没能得到正确的规范引导,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不够娴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

2、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造成课堂游戏、活动有趣,但课堂效益不高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

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强调操作与探究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个性化经验和学习乐趣很有意义。但实践中,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将课改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为活动而活动,为感性和兴趣而活动。课堂表面上显得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玩得很开心,实质上忽略了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掌握应学的知识,明显弱化了教学目标。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中这种情况出现很多,课堂上非常热闹,但学生收益很少,情绪高度兴奋,浪费了很有效的学习时间。

3.课时量安排少,英语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巩固

按照上级关于课程课时安排规定,每周只上3课时英语,而作为一门外语,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时间保障是很难成为熟悉的语言,大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主动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仅凭这几课时教学任务完成起来效果并不太好,质量没有一定的保障。而且由于农村的的家长及学生素质就比较低,大部分家长对英语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可以说学生脱离课堂回到家里找个老师问问都难。再加上教材的教学内容并不少,还有相应的作业、试题,可以说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的。

4、我镇小学地处农村,学校、社会、家长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几年来,学校师资明显不足。学校班额人数太多,大部分教学活动难以收到实效。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与城市小

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确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例如:家长素质、家庭环境和学校条件、语言的应用环境等许多客观因素都是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就如农村小学的学生回家根本不在于学习这方面,都处于学习被动式,欠缺主动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布置学生要巩固的英语单词却完全没有得到巩固,产生了学生对记英语有些恐惧感,在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没法能协助老师共同督促其子女完成所学的内容。在学校课程安排中,我们英语科课时少,任务重,跨级和跨班太多,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果难度较大。

三、本次研讨活动目的意义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单词与语篇教学,即正确处理单词教学与语篇教学的关系。因为在小学阶段英语的单词教学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单词又和语篇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有的老师把单词教学和语篇 教学脱离开了,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的效益低下。通过教学研讨进一步明确单词教学和语篇的关系,提供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给小学英语教师以引领。

三、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主题

单词教学与语篇教学的关系。

四、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吴秀丽

副组长:房远芹

组员:房远芹夏红梅李海英

五、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民族小学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要求

1、活动授课教师:房远芹夏红梅

2、评课教师:所有听课教师均参与评课

3、活动程序:

(一)、指导中心领导致欢迎辞

(二)、由两位执教教师说设计思路

(三)、观摩两节英语课

(四)、听课教师评课

(五)、区教研室孙主任提指导意见

(六)、总结

年10月 马庄镇小学英语教研组 201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实施方案

马庄镇民族小学

篇8:开发区马庄小学教研活动有特色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从课程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去审视社会资源的价值所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家长的人力资源和智慧资源,引进各种社会资源。我校家长中相当部分群体为高素质的白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幸福校园创建的背景下,我校以家校合作为视角,从家校合作中的“家长参与”入手来研究家长课程资源,构建了“三级”(班级、年级、校级)“学生成长助教团”,利用家长资源开发实施了“爸爸妈妈”系列校本课程,成为构建新型家校合作模式、健全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也为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幸福校园建设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一、“爸爸妈妈课程”的功能定位

“爸爸妈妈课程”是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而开发的一系列家长助教校本课程,是我校构建互动、多元、开放的课程文化的主要载体。依托“家校共同发展会”这一有效平台,充分发掘和利用“爸爸妈妈课程”资源,旨在通过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绽放和多元发展,同时提高我校校本课程的适切性和丰富性,并为我们突破校本课程建设的瓶颈提供新的视角。

二、“爸爸妈妈课程”的目标建构

我校开展“爸爸妈妈课程”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基于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通过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丰富学校课程文化内涵,彰显学校课程的育人办学特色,打造“爸爸妈妈课程”品牌。具体来说:

1.以生为本,凸显课程育人价值新取向。通过引领家长以主体角色参与课程助教,扩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加强课程的生活化,凸现课程的综合化,促进学生生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汇、统合。

2.拓展视野,促成家长教育能力新提升。通过家长共同参与“爸爸妈妈课程”实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促进孩子学习的兴趣,提升家长教育能力,丰富家长的教育策略。

3.良性互动,推进家校合作进入新境界。通过“爸爸妈妈课程”的全面实施,促进学校与家长、社区的互动,让“爸爸妈妈课程”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凸显校本特色,发挥校本课程的功能与作用。

三、“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理念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就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的需求。我校“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基于以下理念:

1.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体现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兴趣,课程内容主题的选择应从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多元发展。

2.关注焦点,发挥家长主导作用。关注学生成长是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该围绕这个焦点展开,以体现社会的需求。“爸爸妈妈课程”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呈现,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家长建设课程的主导作用。

3.立足互补,拓展课堂教育外延。“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社会、学校和家长所发挥作用的补充。它因内容丰富而广泛,形式灵活而多样,牢牢抓住了学生和家长的心,成为我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四、“爸爸妈妈课程”的内容模块

我校“爸爸妈妈课程”的开发坚持以教师为主,助教为辅的原则;课程内容建构实施的主要途径,一是注重与德育工作整合实施,二是注重与智育教学整合实施,三是注重与社团活动整合实施。主要涵盖三大类课程:

1.以学科拓展为核心的通识应用课程。课程开发的最重要一条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人性发展,基于此,我们以“学科拓展”为核心,开发学校通识应用课程。六大通识应用课程活动内容为:(1)法制法纪教育类。包括法律知识、预防犯罪、规范行为、远离传销、拒绝毒品、预防网瘾等教育。(2)安全自护教育类。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教育。(3)道德规范教育类。包括尊师、孝亲、感恩、诚信、交友、理智消费、献血救人等教育。(4)绿色环保教育类。包括节能、环保、低碳、节水、节电、生物新技术、新材料等教育。(5)国防传统教育类。包括国防知识、警察职责、军衔制度、拥政爱民、拥军优属、革命传统等教育。(6)生命生存教育类。包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学会健身、注意保健、学会审美创美、近视眼或其他疾病的防治等教育。

2.以素质优化为核心的特长发展课程。在课程资源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们也是“藏龙卧虎”,很多家长有着这样那样“特殊”的本领,不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画、工艺、摄影、戏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或大家。我们通过发展特长家长(精通某一方面特长)资源,适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由“教育共同发展会”组织,学校出资,家长出人、出力,办好“特长发展课程”,以素质拓展为核心开设三大主题系列课程,如下图:

3.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堇秀讲堂课程。堇山小学家长中不乏各行业的知名专家、行业权威、有影响力人士,我们充分利用这些高端资源,通过邀请家长中的“行业精英”开设讲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领略大家、启迪智慧、拓展视野、激发兴趣、学会思考、学会比较,以提升学生的人文整体素养。

围绕人文素养的提升核心目标,我们开设四大系列专题讲堂课程教育:

———“堇地乡韵”地域文化专题。包括鄞州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如《鄞州名人知多少》(301戴子润爷爷鄞州区政协戴松岳)、《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202王泽州外公宁波市民协周静书)等。

———“艺林百态”艺术欣赏专题。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等门类,如《聆听经典,走向高雅》(109郑子杰妈妈宁波大学音乐学院郑洁)、《品读﹤弟子规﹥》(201徐秋怡爸爸鄞州作协副主席徐海蛟)等。

———“大千世界”自然科学专题。揭示自然奥秘,再现探索历程,弘扬科学精神,如《揭秘地震中的紧急救援》(403骆挺俊爸爸区气象局骆后平)、《绿色生活》(209杨达爸爸区环保局杨一平)等。

———“巧手创造”科技创新专题。其讲座内容侧重于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过程,主要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如《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303任斌晨爸爸鄞州区科协任宁兵)、《生物现象探索中的科技创新》(211严紫婷爸爸浙江理工大学严小军)等。

几年来,我校在开发“爸爸妈妈课程”的过程中,有效实现了“五赢”局面:家长助教直面学校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对教师产生敬重之情;教师因受关注而心生自豪感,更加珍爱教育事业;学生因家长助教走进课堂,深感学业受关注;家长助教在参与中找到了自我奉献的价值;家长助教把学校科学的教育方法带入社区和家庭,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爸爸妈妈课程”以其独特的创新探索实践,架设起家校密切联系互动的桥梁,共同携手,促进了幸福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培育出学生如钻石般闪光的品质,照亮学生的光明前程!

摘要:育人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互相配合。在构建幸福学校的背景下,充分调动、科学整合学校与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步调,加强合作,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幸福的育人模式,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中小学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上一篇:小学雨雪天气温馨提示下一篇:财务会计实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