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2024-06-19

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精选5篇)

篇1: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日期:2003-3-14 新闻来源:学工部 作者: 新闻阅读次数: 26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寓的建设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于1985年与毗邻的仓山区万里村联合首次创办万里大学生公寓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以万里大学生公寓为主的学生公寓楼群,共接纳各类学生4500人。在学生公寓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进公寓、进宿舍的途径,努力做到社区学生公寓建到哪里,思政工作覆盖到哪里,坚决不留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点和薄弱点。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学校又推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的新举措。以社区公寓学生党员示范岗的形式,让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促进社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把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把社区公寓学生党员示范服务岗建设为学生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强化党性教育的一个基地,成为展示新时期青年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窗口,通过学生党员的沟通、引导和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材服务。

学校在社区公寓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在社区公寓建立了学生党员示范服务岗,由33位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学生党员组成社区公寓学生党员组成。示范岗的主要职能是“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每晚学生党员在服务岗值班,接待来访学生,从中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生活实际情况,架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做到小事即办、大事即报。实行党员与社区公寓学生宿舍定点联系制度,他们主动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同学、帮助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实际中的困难,辅导新生适应公寓学习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让公寓学生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生党员以宿舍为阵地参与学生的政治学习、理论探讨等,把思想政治工作向宿舍延伸,把宿舍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每一位学生党员做到走访前有准备、走访中有记录、走访后有反馈。他们组织同学深入社区开展各种文体、公益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氛围,通过公寓学生“三个代表”宣讲服务团、业余电器电脑维修小组等,让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社区,了解社区,把校园的良好文化环境向社区延伸,不断优化社区环境。

学生党员示范服务岗成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和一句话承诺制,让党员的言行在学生的监督之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服务能力。“这就好象是把组织建在连队一样,示范岗是展示党的战斗力和先进性的一个舞台,我们在服务同学中过得更加充实,人生的价值、入党的誓言都在忙碌的节奏中体验。”一位党员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这样说。

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指导和协调公寓学生党员示范服务岗的具体运作,做好上岗学生党员的工作管理、考核和工作指导,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团结协作精神的学生党员示范服务队伍,使其成为以服务为主、具有指导、管理、协调等综合职能的党员服务示范工作站

通过一段时间实践,我们感到在社区学生公寓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形成了“多赢”的局面,每一个示范岗的党员就象一面的流动的党旗飘扬在社区公寓学生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们的言行中闪现,团结了同学,凝聚了人心,优化了环境。

首先,通过党员把社区公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宿舍中,教育引导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成为政工干部队伍的有力补充,缓解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的不足,同时拉近了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刚进入学校,我们真是不知如何应对新环境,这些党员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榜样,我会象他们一样努力的。”一位2002级的新生如此评价示范岗党员的作用。其次,学生党员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深化了思想认识,提高了素质,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在身边,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带领一批同学共同追求进步,在他们的示范作用下,公寓学生中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比例高达77.5%,党的未来新生力量在不断成长和壮大。第三,通过学生党员的无私奉献,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优化了社区生活环境,增进了学生、学校、业主、物业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篇2: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甘棠街道六角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居民区,社区党支部是在2001年整合社区的基础上产生的。辖区面积0.05平方公里,下辖21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544户,总人口3992人,辖区党员147人。近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指导和帮助下,在实施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多方

联动,激发出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夯实了社区党建的基础,社区党员和居民组织为他们的“娘家”。六角石社区先后被江西省评为“人民调解优秀委员会”、“市学习型先进单位”、“市计划生育优秀单位”,“区社区建设名星社区”,连续五年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党员的聚凝之家

在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采取四种方式加强了对社区党员的管理。一是对流动党员进行“协管”,制定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努力做到“三知”:知去向、知现状、知思想。对流入本社区的党员,动员他们参加社区支部的活动;二是动员居住在社区的一些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并做好居住在社区的待职毕业大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分流下岗失业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三是对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的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实行社区和单位“共管”,社区党支部委派专人与退休职工党员进行定期联系,建立“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联系册”,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电话、书信等联系方式,全面掌握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并征求他们的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四是积极探索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以党员活动室为基地,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如何争当先锋,为社区建设作贡献”等专题教育培训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服务意识。社区党支部,帮助张巧表、李德江等26名下岗职工联系到了新的就业单位。支部书记张宝华,居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李金花、张淑芬带头落实党员“一帮一”活动,分别与困难户涂雪平、王富年、赵焱森结成对子,定期到联系户家里走访慰问,与他们交心谈心,时常送去大米和衣服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二、以人为本,居民的贴心之家

社区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到基层,使广大居民群众相信党、依靠党,我们努力贴近居民,从为居民办好每一件小事做起,形成为居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工作特色,做居民的贴心人,用党心凝聚民心,做到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一是做到有情必知。我们规定了有情必知的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的“三五”工作标准。“五必访”是指,党支部要做到对新迁居民家庭必访、支持社区工作的领导必访。规定每个社区干部每月必须走访50户居民家庭,同时做好笔记。通过五个必访,不但随时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而且沟通联络了感情,还可以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五必问”是指党支部要求在社区干部要经常通过同居民随意的谈心、聊天,问寒问暖,做社区的有心人,倾听社区的党员和居民群众要求什么?关系什么?随时掌握社区的工作动态,做到“每月户籍变动情况必问,遇到共建单位必问,碰到社区统战对象必问,70岁以上老人情况必问,再就业上岗人员情况必问。“五必记”是,党支部要求社区干部要十分注意收集、记录整理、分析社区的各种工作情况,做到“下岗待业情况必记,困难家庭情况必记,解难设想措施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走访家庭情况必记”使党支部工作有基础、有条理、说得清、做得明。

二是做到有求必应。社区党支部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真规划和建设社区便民、利民设施,设立和开展为民服务的项目。几年来逐步办起了老年人活动室、医疗点、再就业服务中心等公益设施,基本形成“小修小补不出社区、小毛小病不出社区,一般咨询不出社区”的为民服务新格局,不断扩大社区居民群众的受益面。由于我们社区是老城区,存在下岗工人较多、物业管理不全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将下岗工人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建立资料,同时根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联系工作。去年,百岁坊附的有三栋楼的居民由于物业管理不善,造成很长时间用不上水,居民意见很大,想集体上访,我们得知后,修缮公司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了居民用水,又防止了居民上访,维护了社区稳定。

篇3: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关键词:党建,重要性,难点,问题,新途径

作为服务居民的基层组织, 社区党组织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任。因此, 结合新时期社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党建新途径、新方法, 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社区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城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逐渐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因此, 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基层, 社区的综合职能也随之增多。这样, 就要求每个社区必须凝聚人才, 整合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 才能担当起日益繁重的服务和管理职能。那么, 应该由谁来担当领导责任, 发展社区各项事业,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呢?不容置疑, 只有中国共产党在社区设立的组织, 才能担当这一重任。可以说, 加强社区党建, 事关民生大计,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因此, 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 以党建带动社区建设。

二、社区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据调查, 社区党建资源目前存在“五缺五难”现象, 即:缺人才, 社区服务难组织;缺器材, 社区文化难开展;缺队伍, 社区治安难保证;缺场地, 社区教育难落实;缺资金, 社区环境难改善。存在有下岗职工党员不相信社区、单位党员瞧不起社区、离退休党员顾不上社区、纯居民党员帮不上社区的问题。这种整合社区资源的需求与社区认同不到位之间的矛盾, 致使和谐社区建设中社会、居民共同关心支持社区党建的思想和舆论氛围难以形成, 社区党建“一头热”的现象还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集中在:在思想认识上, 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间既不存在依靠和制约关系, 也无密切往来、共建互助的关系, 普遍认为社区党建应当由街道、社区党组织自主承担, 参与社区党建对他们来说是“份外事”, 显得支持、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强;社区党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 离退休党员心怀顾虑, 不甘融入;特殊群体党员, 特别是下岗失业、流动、“两新”组织中的党员, 或忙于生计, 或处于失意之中, 显得参与意识淡漠;部分在职党员, “单位党员意识”较强, 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 不会主动与社区党组织联系, 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在管理体制上, 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党建资源是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前提。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组织, 有责无权, 没有足够的有效手段对各种分散的党建资源进行整合, 传统的以单位管理为主的“条块分割”的局面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改变。在资源投入渠道上, 大量下岗、离退休、流动的党员涌进社区, 对社区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社区党建资源投入渠道单一, 除政府拨付外, 基本没有其他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社区图书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和电教设备、活动经费、活动场所等普遍处于严重匮乏境地。社区又没有完善的有偿服务机制, 驻区单位和小区的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又不对外开放, 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资源不堪重负已成为和谐社区党建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城市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形成“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已经成为社区党建工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

梅河口市有27个社区。几年来, 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途径,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 创新社区工作新机制

市委建立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 把党建工作成果和社区发展建设情况作为考核评价街道党工委、建制镇党委工作业绩的硬指标。把政治素质高, 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选派到社区担任党 (总) 支书记。2010年以来还录用40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 实行全额财政拨款, 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安全社区服务工作。

(二) 探索社区工作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人口流动趋势的加大, 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 特别是“40、50”人员, 这就给社区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 社区领导针对社会就业压力难的实际, 充分认识到就业不仅关系到生存和发展, 实现人生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政权巩固。就业是当前的首要问题。从2008年以来, 社区各级党组织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党员创业帮带工程”, 为有效提升党员创业帮带能力。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 在人事部门的支持下, 依托市委党校, 创立了全市党员创业培训基地。4年来, 结合本市实际, 共开展党员创业培训21期, 培训学员574人。通过培训, 使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当上了老板。

(三) 探索社区工作新内涵

社区工作要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在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上做文章, 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把保障改善民生的阳光送到百姓的心坎上。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社区”活动, 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要创新服务理念。基层党组织服务对象是居民群众, 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 “用党建推动发展服务, 用服务来促进和检验党建”, 不断健全服务体系, 完善服务功能, 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丰富服务内容, 把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 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杜德印.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2009年11月, 第1版.

[2]东方治.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手册.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2011年3月, 第1版.

篇4: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关键词:党团组织大学生社区

.随着新疆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学生社区正成为各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党团组织的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党团组织进大学生社区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新疆高校推进党团组织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新疆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大学生社区的软硬件建设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善,学生社区成为大学生相对集中和固定的生活空间,为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一)党团组织进社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社区作为班级课堂之外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之家”,具有“育人”的特殊功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中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电脑,学生在公寓内已经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现代化设备接触广阔的文化和更多的信息,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党团组织为依托,在学生社区中及时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占领学生社区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阵地。

(二)党团组织进社区是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举措。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区除了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之外,还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功能。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居住在一个社区内,如何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增进了解,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以党团组织进社区为纽带,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共同生活活动中培养感情,增进了解是非常有效的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手段。

(三)党团组织进社区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团组织进社区,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促进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同学联合开展活动,文理渗透,以老带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了学生全面素质。社区党团组织通过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灵活多样和品位高雅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参与率,增强了党团组织的凝聚力,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新疆高校党团组织进社区的模式选择

目前新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并不完善,后勤管理部门仍然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疆高校大学生社区党团组织的建设在定位上应该作为学生班级团支部和学院党支部的重要补充的形式存在。以楼栋、楼层、宿舍为基础设置团总支、团支部、团小组等组织,即每个宿舍设立一个团小组,每个学院在社区内设立一个团支部,每栋楼设立一个团总支。楼栋团总支书记和委员由相关学院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实行轮值。各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社区以楼层为单位设立若干党小组,负责学生社区内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监督。作为班级团支部的重要补充,学生社区团组织主要负责学生社区内学生活动的组织开展,学生团员的日常管理仍然由班级团支部负责。

这种模式的选择既在原有班级学院党团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延伸,同时又没有对原有模式造成大的突破冲击,在现阶段是符合新疆高校学生管理和社区管理实际的。

三、新疆高校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的方法和路径选择

(一)以党建带团建工作为基础,找准党团组织进社区的抓手。第一,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校团委成立社区团组织建设办公室,校团委书记兼任主任,负责统一协调学生社区 团组织建设。每栋宿舍楼建立团总支,每个楼层建立团支部,领导机构由辅导员组成,同时吸纳学生自治组织的骨干进入团总支,由优秀学生担任不同层次团干部,形成精干高效的学生社区团干部队伍体系。同时,加强与后勤管理部门的协调,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二,把社区党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突出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考察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在社区内的表现纳入到学生党员发展的指标体系重点考察,通过党建带团建,提升社区党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扩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二)以队伍建设为纽带,夯实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基础。第一,开展辅导员及青年教师进社区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直接的接触,准确及时地了解党员、团员的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指导并积极参加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类党团活动,在基层融入学生生活,增进党团组织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二,发挥大学生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坚持“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成为学生党团组织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在大学生社区中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三,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素质。通过组织培训考核,促进社区工作人员不断转换角色,社区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大学生对社区工作的整体认同度和满意度。

(三)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为党团组织进社区注入活力。第一,通过利用社区条件开展党团组织生活活动,党章学习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第二,将学生社团活动与社区党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专业性社团,开展社团活动进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建设深层次多样性的宿舍文化。第三通过支持和帮助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处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如读书社、各种小型学术竞赛,并把各项活动统筹安排,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童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红.党建进公寓:高校党建工作新视角[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4).

[2]李小红.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困境探析[J].文教资料,2009, (2).

[3]胡映君. 高校學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研究[J].世纪桥,2010, (11).

篇5: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宿舍社区;工作模式;构建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66-02

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逐步精细化,学生日常管理的场所由办公室进入到宿舍社区,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印证了高校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大学生宿舍社区既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阵地。如今的高校在学生宿舍硬件和软件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套间、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太阳能等配置到宿舍,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使学生们无后顾之忧。探索和尝试将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社区,以培养发展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也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1 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和宿舍社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同时深入到学生宿舍进行专题访谈。通过一系列调研和走访,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以不同学科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为主,主要涉及农、工、文、理等本科专业,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达98.67%。其中,大一学生占1.9%,大二学生占20.89%,大三学生占34.81%,大四学生占36.71%。调查对象中,是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占60.61%,团员占39.39%。调查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在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认识与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认为发展学生党员的衡量标准首先应是思想先进的比例为58.08%,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习成绩;对于发展党员的要求,有68.1%的人认为比较高;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了解程度,了解及以上的占91.71%;而认为组织上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的比例为50.9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总体状况比较理想,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如各项工作和环节的透明度、细化考核指标、加强持续性培养等。

1.2 对大学生党员在学校中的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在调查中,认为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占80.26%;对学生党支部工作认可的占78.06%;认为对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较好的占60.76%;对教育培养中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专题教育、参观学习等形式认可的占91.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引导其他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作息制度、提高思想认识等方面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3 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度和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 调查发现,认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主动性教育效果好的比例占93.76%;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态度上,认为应该加强学习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的比例占89.7%;在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接受方式的调查中,要求组织讲座论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占82.71%;在对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认为主要集中在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和工作不能落到实处等几个方面。

2 大学生党建进宿舍社区工作模式的构建

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住宿格局和管理方式也逐步向社会化管理过渡。这种转变突出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性,却忽视了高校所应有的教育、管理和育人功能,这就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探索如何以学生宿舍社区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积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进社区,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逐步形成大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社区的6级联动机制 社会学中的社区工作概念主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1]。根据现有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制度,将学生党支部建立在宿舍社区,以阵地的转移为突破口开展学生党员培养和党建创新工作,以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知识基础、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和职业伦理等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个人的6级联动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和建设。

2.2 培养一批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先进模范典型 “用事实说话”是很有信服力的,可以重点建设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先进典型,让他们在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支部建设、个人成长、学习就业等多个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用鲜活的事实说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党支部和优秀的学生党员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强大优势,同时加强学习交流,予以推广。如2012年我校组织的在大学生预备党员中开展签署一份承诺、研读一部经典、开展一项调查、做好一周义工、帮助一个同学、组织一次评议等6项活动(简称“六个一”工程)[2],就是对大学生入党后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党性锻炼,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将党员预备期考核落到实处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先进性再教育、党性再锻炼,全面提高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2.3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机动灵活地贯彻落实 如今的高校发展党员制度已经建立健全,其关键不在于怎样完善各类制度建设,而在于如何机动灵活地贯彻落实,做到既不违背党员发展和组织管理的原则,又不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探索灵活多样的支部建设和培养指导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此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所属学生党员群体和基层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的积累与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互惠共赢,取得成绩与实效。

2.4 合理引导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主动性 影响大学生党支部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理想信念、成功经验、优良传统、领导组成与水平、经验交流、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因此,要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放手的不要过多干涉,该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不要过多阻挠,一定要采取大力提倡、积极鼓励、合理引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以德育为先,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处理问题和协调关系,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沂靖. 社区工作[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新华网. 2012年10月25日,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10/25/c_113492704.htm

[3]朱光钛. 构建新型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工作体系探索[J]. 集美大学学报.2008,9(4):76-8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党旗飘扬在社区学生公寓——福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学生公寓新举措】相关文章:

让党旗在回民社区飘扬04-07

“让党旗在社区飘扬”党课提纲06-30

党旗飘扬在基层06-03

党旗飘扬在民企心中08-07

党旗在飘扬观后感06-25

党旗飘扬在我心中06-26

党旗,在煤海中高高飘扬04-11

让党旗在校园高高飘扬06-10

让党旗在我心中飘扬08-23

党旗飘扬在前方庆七一11-02

上一篇:满意度方案阳河小学下一篇:行政部年终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