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2024-06-09

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共5篇)

篇1: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一个中央政府的职能,除了正常的职能以外,我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所不同,特别是其职能的重点,更是如此。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很多,在这一历史时期,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距很大,贫富差距明显,使我国面临其它国家很少面临的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再加上我国经历了很长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差,既面临发展问题,又面临稳定问题。基于上述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我认为,现阶段中国政府主要职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加强。

一、社会保障职能应有所加强[范文大全-,找范文请到范文大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现在也基本如此,只是其它层次开始出现)。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社会保障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而城市居民,每人都在一个单位,由各单位负责其生老病死,全国范围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单位人(如果把生产队也看作是单位的话)。国家是以全社会所有人员的低生活水平为前提,来保证每个人的生存。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后,情况大大不同,人们一生从事多个职业,每个企业也有生有死,单位已不能包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一大批富余人员出现了短时间的失业,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群体。一方面,涌现了一批富裕阶层,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特困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全体人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这样,就不能保证改革开放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不这样,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这样,就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提供公开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体制保证了国家可以把相当大的财力用于进行公开产品投入,全国范围内的单位制,又保证了各单位把很大财力用于公开福利,单位承担了政府的很大一部分职能,如国有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有学校、幼儿园、医院、澡堂、电影院、理发部,有的企业还帮助周边地区建桥、修路。在农村,大队、生产队也承担了很多公开工程。

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企业办社会已渐渐成为一个历史现象,这些职能,已逐渐由政府承担,政府提供的公开产品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需要政府办的公益事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交通、通信、养老等领域,政府都应起到单个企业和单位无法起到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提供公开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三、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学中,一般认为国家只是鼓励生产,鼓励节约,但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价格的波动与经济发展幅度之间的关系、公开工程的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市场信心指数与投资的关系、利率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总体较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纯粹提倡生产,厉行节约,产品多了就直接分配、产品少了就发票供应的办法已根本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对刺激经济发展的研究,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研究中国市场的的运行规律,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刺激经济的发展,这一职能几乎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公开工程的投入,几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都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已逐渐熟悉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中国政府应加强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

四、确保公开安全职能应再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单位对人们细无巨细的管理已逐渐淡出,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对人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上目前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的矛盾在一定的时间里还很尖锐,甚至还会出现激化,人们已经失去了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何抓好公开安全问题,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强化对所有社会人的管理,强化安全力量,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

五、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应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多,如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发展极需财政给予支持。不加强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就不能保证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不能保证发达地区的长期发展,同样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此外,如刺激经济发展,也需要财政的支持,还有鼓励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建设大型的公开工程(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所以政府要加强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并用强大了的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人群,支持事关全局的公开工程,刺激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要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即所谓的初次分配讲究效率、二次分配讲究公平。

六、自我革命的职能应加强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向纵深领域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现行政府的运作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部分职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中国加入wto后,有不少学者指出,最不适应wto形势的可能不是企业,而是我们的各级政府。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看,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生产力往往会冲破生产关系的阻碍,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以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运行模式已经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自我革命,以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

篇2: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李俊琪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在我国,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并在八十年代达到高潮,从“一职能”学说、二职能“学说到”全职能“学说,各种观点都有,分歧很大,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目前,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占主流地位的是”二职能“学说,即反映(核算)和控制(监督)这种观点主要是从马克思对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这种观点已明显滞后于会计实践。为此,本文将站在会计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会计在新时期的特点,对会计职能进行重新界定,以求人们对会计职能有一更完善的认识。

一、对马克思关干会计基本职能论述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认识角度不同,因此,对会计职能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监督本身的含义为“监察”和“督促”,而会计监督则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其二,从“观念总结”中的“总结”来看,德文原意是“合成”、“综合”,因此,将“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有过窄之嫌,因为,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二、会计职能的定位

要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把握会计职能,需要对会计职能有如下认识

篇3: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关键词:总量平衡,财政赤字,调控货币,社会福利

一、一个社会经济模型的建立

假设一:一个社会经济有四个利益集团组成, 即上游厂商、产业末端厂商、社会居民和国家政府;上游厂商包括最终产品上游厂商和材料性产品上游厂商等两类厂商, 并且上游厂商通过向其产业下游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提供其产品, 来获取其产品利益;社会居民, 通过向社会厂商提供劳动, 来获取劳动收入;产业末端厂商从上游厂商处购得各种社会最终消费品, 并将其交易给经济社会来获得其所追求的产品利益;政府只向社会厂商征收税金, 并且暂时假定政府税收全部被政府用来向政府职员发放工资和购买政府行使其职能所必须的各种最终产品。

假设二:社会所有厂商 (包括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 的利润、劳动成本、税金和材料成本各自占其产品销售价格的百分比各均相等, 分别以q、k、t、f表示, 并令q=20%, k=10%, t=10%, f=60%。如果产业末端厂商在本期实现的经营总金额为10亿元, 即本期的社会总供给为10亿元, 那么, 根据以上假设, 对本期的产业末端厂商来讲, 上游厂商在向其提供了6亿元的最终产品;社会居民向其提供了1亿元的劳动;政府本期向其征收了1亿元的税款;根据20%的利润率市场条件其所实现的经营利润为2亿元。

下面我们将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 对社会经济中的上游厂商利润、工资、政府税收等经济变量进行分析。现在将产业末端厂商直接向其采购产品的社会厂商称为第一级上游厂商, 第一级上游厂商直接向其采购材料产品的上游厂商称为第二级上游厂商, ……依次类推。若以G表示本期产业末端厂商向产业上游上游厂商进行采购的总金额, (G=6亿元) , 于是, 有:

产业末端厂商向第一级上游厂商采购6亿元最终消费品, 最终在该产业链条上所导致增加的上游厂商利润、产业工人收入 (单位:亿元) 分别为:上游厂商利润= Gq+ Gfq+ Gf2q+……+ Gfn-1q= Gq (1+f+ f2+……+ fn-1) =Gq (1-fn) / (1-f) ;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 Gk+ Gfk+ Gf2k+……+ Gfn-1k= Gk (1+f+ f2+……+ fn-1) =Gk (1-fn) / (1-f) 。同理可得, 政府本期从上游厂商处征收到的税金金额 (单位:亿元) 为:政府税金= Gt+ Gft+ Gf2t+……+ Gfn-1t= Gt (1+f+ f2+……+ fn-1) =Gt (1-fn) / (1-f) 。当n→∞时, (1-fn) 将等于零。于是, 当n足够大时 (其实, 当n等于产业链条上厂商的层级数时。因为产业链条最上端的厂商是凭借其对某种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 , 上游厂商的利润、产业工人的收入和政府税收分别为:Gq/ (1-f) 、Gk/ (1-f) 和Gt/ (1-f) 。将G=6, f=60%, q=20%, k=10%, t=10%代入上面各式可得, 本期产业末端厂商向上游厂商采购6亿元材料产品分别导致了3亿元的上游厂商利润、1.5亿元的产业工人收入和1.5亿元的政府税收。

至此, 本期的社会居民总需求为 (1+1.5) =2.5亿元, 社会厂商总需求为 (3+2) =5亿元, 政府总税收为 (1.5+1) =2.5亿元。如果像上面所假设的那样本期没有社会储蓄, 即本期所有的社会厂商和社会居民都将其本期的全部利润和收入用于其本期的生活消费, 并且也假使政府本期的税收支出在本期也能完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那么, 本期的社会总需求为: (2.5+5+2.5) =10亿元。这时的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这时的社会经济就是一个自动平衡的经济体。

二、折旧提取下的总量平衡

伴随产品的生产, 进入该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因此, 产品折旧成本会成为该产品价格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假设上述社会模型中的社会厂商 (包括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 开始提取固定资本的折旧基金。如果将折旧率分别定义为社会厂商单位产品折旧金额占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表示为z, 并假定社会厂商现在的利润率和折旧率分别为15%和5%, 即q=15%, z=5%, 而k、t、f不变, 那么, 在上述模型中, 产业末端厂商在本期实现的利润和提取的折旧金额分别为10×15%=1.5亿元和10×5%=0.5亿元。

根据上面的讨论, 同样的道理可知, 产业链条上上游厂商所实现的利润和所提取的折旧分别为:Gq (1-fn) / (1-f) 、Gz (1-fn) / (1-f) 。当n趋向无穷大时, 现在将f=60%、q=15%、z=5%和G=6代入以上各式可得:上游厂商实现的利润= Gq (1-fn) / (1-f) =Gq/ (1-f) =2.25亿元。上游厂商提取的折旧=Gz (1-fn) / (1-f) =Gz/ (1-f) =0.75亿元。也就是说, 上游厂商向产业末端厂商出售6亿元的材料产品后可实现2.25亿元的利润和可提取0.75亿元的折旧金额。

本期提取的折旧总金额为上游厂商提取的折旧金额与产业末端厂商提取的折旧金额之和, 即0.5+0.75=1.25亿元。于是, 在没有社会储蓄的情况下, 本期形成的实际社会需求为:上游厂商收入+产业末端厂商收入 (利润) +居民收入+政府税金=2.25 + 1.5 + 2.5 + 2.5 = 8.75亿元。但是, 这时的社会总供给金额并没有因为折旧基金的提取而发生变化, 仍为10亿元。于是, 由于在本期产业末端厂商提取了1.25亿元的折旧金额, 使社会经济中出现了1.25亿元的社会需求空缺。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 政府必须增加货币投放, 以制造和弥补空缺的1.25亿元社会需求 (假设政府为此所投放货币能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而制造1.25亿元社会需求的过程, 也正是政府“制造和背负”财政赤字的过程。由此可见, 在存在社会折旧提取的情况下, 为维系社会经济的总体平衡, 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

三、储蓄与折旧下的总量平衡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经济收入在其生活消费中会逐渐出现剩余。于是, 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储蓄。在这里, 储蓄泛指人们各种未将其本期收入全部用于本期生活消费的经济行为。由于社会储蓄的发生, 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因提取折旧而出现的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扩大。在上述存在折旧提取的社会模型中, 假设所有社会厂商的平均储蓄率为s1 =50%, 社会居民的平均储蓄率为s2 =30%, 那么, 本期的社会经济中将出现2.25亿元×50%+1.5×50%=1.875亿元的社会厂商储蓄和 (1+1.5) ×30%=0.75亿元的社会居民储蓄, 从而在原有社会总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相应制造出 (1.875+0.75) =2.625亿元新的社会需求短缺。这时, 为了实现和维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政府应在一般性的财政开支和因折旧提取必须增加投放1.25亿元调控货币的基础上, 进一步向社会“额外”投放货币, 以弥补本期社会厂商和居民因进行储蓄所造成的2.625亿元的社会需求空缺。由此可见, 如果经济社会中既有折旧提取, 又有储蓄发生, 那么, 为了保持本期社会经济的总体平衡, 本期的政府财政赤字必须进一步扩大。

四、结束语

从对上述简化的社会经济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在假定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能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的情况下, 无论是折旧基金的提取, 还是社会储蓄行为的发生, 它们都会造成社会需求的空缺。为了实现和维持社会经济的总量平衡, 政府必须在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基础上, 通过适当安排“财政赤字”, 来增加“额外”货币的投放, 以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制造出相应数量的社会需求, 来弥补由折旧基金提取和社会储蓄造成的社会需求空缺, 而政府调控货币投放必然导致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财政赤字。所以, 在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搞清一般财政支出与调控货币投放及财政赤字的关系, 非常重要。这对于维系社会总量平衡, 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居民福利具有重大意义。相反, 如果人们还依旧按照传统的财政理论, 总是担心和力图避免财政赤字, 必将导致社会需求不足和整个经济的萎靡与衰退。

参考文献

[1]卢寿祥.经济学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2]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201-216.

[3]卢寿祥.政府临时性贸易措施影响居民福利的理论量化分析[J].山东行政管理学院学报, 2010, (1) :56-65.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卷 (中译本, 1975) [M].北京:人民出版社.

[5]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对现阶段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

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可以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着矛盾,自然、社会和思维也存在着矛盾。矛盾构成了事物,也构成了世界。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矛盾推动,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它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后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积极斗争扩大化理论”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圆圆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将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将赋予之新的内涵,以下从“人民”、“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人民”的范畴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5]就我国而言,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等。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概括起来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加上原来一直存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统称十大阶级阶层,它们都是当代中国“人民”的范畴。

二、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解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低层次的属于生理性的需要,高层次的属于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人类的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动物的欲望因为受本能的限制,有可以满足的生理饱和点,人类则不一样,即使在特定的时期存在着类似的欲望饱和点,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突破。而且某种欲望的满足往往同时导致新需求的出现。[7]随着生理性需要得到满足,人会产生更多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

按照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的货币等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和十元级”阶段,消费特点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百元级”阶段,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品的档次都有所提高,比较时髦的消费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千元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在消费品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吃”、“穿”、“用”等一般的消费品需求上已得到基本满足,进入了由吃穿用的一般消费为主向“用”、“住”、“行”以及“娱乐”、“休闲”、“教育”等消费的高级结构升级阶段,消费等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甚至几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阶段迈进。总之,“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消费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破坏有序正常的社会生活;再次,影响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9]我们可以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对私人物品的需要;二是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私人物品是指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主要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并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或服务。公共物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选择。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军队,警察、公园、绿地、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制度安排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国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私人物品上,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时,对私人物品的数量需要降低,转而追求私人物品的质量,同时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10]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各种票证制度,集中反映了社会对私人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私人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早已告别物资短缺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得以缓和,但并不等于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已经解决,比如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等等问题表明人们对私人物品质量和品质的追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公共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公共物品包括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行政服务、社会服务,还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其他公共设施和劳动服务。以上矛盾的变化符合人类需求的变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三、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理解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以下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11]以上诸多问题实际上突出反映了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当前理解“落后的社会生产”,还应包括社会相应制度的落后和社会治理与管理的落后。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0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8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2

[8]大连理工大学组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9]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10]谢地,刘佳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1]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篇5:对会计职能的再认识

关键词:会计职能;反倾销;会计举证;诉讼职能

会计是经济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计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当前,经济不断全球化、市场化,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复杂,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会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会计不仅作为反映经济过程中各种经济事实或经济现象的工具,而且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利益,换句话说,会计已经从“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主动的管理手段”,会计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如美国会计学教授利特尔顿(A.C.Littleton)所指出的:“会计作为帮助经营者确定自己担负责任和帮助合伙人计算各自对其他合伙人责任的简单记录虽然早已形成,但在许多方面已经转变为大量社会关系的直接传导手段,……会计虽然主要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决策提供帮助,但会计又是一种广泛而特殊的信息服务。”[1] 可见,会计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资源,其服务功能及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近年来,我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威胁,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很大冲击,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会计在应对反倾销中的功能与作用,提高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率,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会计职能的演进及会计诉讼职能的生成逻辑

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会计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有哪些职能?值得深入探讨。从国外看,有影响的代表性观点是:1494年意大利学者卢卡·帕乔利的《簿记论》问世,他把会计看作的一种核算工具,认为在资产管理及其所有权中簿记非常重要,为商人欲求经营之顺利。到19世纪中期,由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快速步入工业时代,复式簿记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功能作用突显出来,尤其是公司两权的分离,会计的“核算工具论”上升到“管理工具论”,比如,19世纪英国学者克朗赫尔姆在他的《簿记新法》书中提到:“簿记是记录企业财产物资和反映所有者资本价值及其组织结构的一种技术方法”。尽管作者在这里依然强调簿记的技法作用,但明确指出簿记与所有者权益的关联性,说明簿记具有管理的功能;同时,美国管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福斯特在其《复式簿记解说》一书中有类似的观点:“簿记,乃是反映股东价值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方法,是记录财产的技术”。进入20世纪,以美国为首率先进行信息技术革命,科学研究和生产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经济成为经济的主流,于是,出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等观点,会计本质及职能产生了“两论”之说,即会计技术(艺术)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论。其论一,1941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名词公报》第1号《复查与提要》把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一种技术,是关于诚实有效和以货币形成记录、分类、汇总具有财务性质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以及说明其经营成果的技术”;[2]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中明确写道:“会计是记录、分类和汇总企业交易与说明其成果的技术”;显然,把会计作为一种纯技术是因为只承认纯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忽视了会计的社会属性,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再从性质上讲,把会计看作技术在思想和理论上与管理工具论并无差别。其论二,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决策者对管理效能要求的提高,人们自然想到了涉及会计信息取得中的人机结合问题,这两方面(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了会计信息系统论观点的产生,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和学者西德尼·戴维森。利特尔顿在1953年提出:“会计是一种特殊门类的信息服务,其显著目的在于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某种有意义的信息”;西德尼·戴维森在其《现代会计手册》的序言中强调:“会计是一个用来将企业或组织的经济信息反映给有关决策者的信息系统”。这种观点在当时的会计学说中占主导地位,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受管理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不少专家围绕会计与管理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如德国经济学家施马连巴赫和日本学者铃木英寿通过对动态资产负债表论、成本理论、公司财务与金融理论、公司价值理论等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奠定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后来会计技术观和会计信息系统观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会计管理活动论。

国内学界对会计职能的研究虽然早有涉及,但比较零碎,大多停留在政策和制度性解释层面。真正对会计本质及职能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如已故会计大师杨纪琬、阎达五教授在1982年撰文指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管理的内容是价值运动,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手段是通过多种形式(包括法律形式)来共同实现”。可见,这一论断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又指出了会计的职能,还强调了会计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否定了会计工具论观点。已故会计大师杨时展教授则根据受托责任理论揭示现代会计本质,指出会计目标是解除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解除办法是通过会计一系列方法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控制,这不仅从概念上而且从内容和程序上解释了会计的职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的观点更是另人耳目一新,他认为:“会计是旨在反映企业和各单位经济活动并提高经济效益,为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控制系统”。可以看出,这个定义在阐明会计本质的同时,又强调会计具有反映与控制两大基本职能,即会计数据(会计信息)首先是反映经济活动,然后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又能控制经济活动(包括监督、预测、规划、分析和评价等),两大职能都有助于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这一观点既弥补了会计技术论和工具论的不足,同时又与管理活动论区别开来,对会计职能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市场经济赋予会计的诉讼职能

会计诉讼职能是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结果。首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经济主体行为都必须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社会经济运行及协调必须以法律为依托,法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会计正是提供经济数据、反映经济事实的重要工具或手段。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各种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呈现多元、广泛和复杂,经济矛盾和利益纠纷更加突出,会计诉讼职能正是为解决经济纠纷、客观度量经济损失、平衡各方经济利益、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应运而生。其次,会计诉讼职能是原有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扩展和延伸,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按会计的基本程序、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产生能够满足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监督是在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的审查;诉讼是在核算的基础之上,利用会计的价值即信息证据对特定的经济案件进行会计举证,为诉讼当事人服务并为法庭作出最终裁决提供依据。

会计的诉讼职能在我国鲜为人知,虽然在经济司法实践中,会计的诉讼职能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应用,但相关业务范畴不宽、机构不固定、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程序不规范,加之法律意识不强和法制观念淡薄,所以应用效果不很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反倾销威胁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国会计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反倾销诉讼的司法实践要求,给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带来障碍。

三、反倾销中会计的诉讼职能

(一)反倾销立案前会计的诉讼职能。立案前会计诉讼职能包括申诉职能和预警职能。申诉职能是指进口方根据反倾销法规定以及必备的会计资料对出口方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功能。进口方要提出申诉,必须有充分的会计证据证明出口方存在“以低于进口方产品成本价格销售产品”的倾销行为,而且能够证明这种倾销对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并且具有因果关系,即对倾销作出定性。上述条件得到满足,则将出口产品价格与正常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则可以认定属于倾销,即对倾销作出定量。这里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计算必须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贸易惯例。接下来便是对出口方的倾销幅度作出核定,按照《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的差额不超过正常价值2%,则可以认定不属于倾销;如果超过2%,则应根据倾销幅度的大小来计算征收反倾销税,也就是认定倾销量的大小。由此可以看出,发起反倾销调查,会计的申诉职能不可或缺。

预警职能是指运用会计手段对国际市场和国内主要经济指标以及进口国贸易政策变化等进行跟踪、分析、预测,及时向出口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并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的功能。反倾销源于进口方经营策略的制定,是与特定经济形式相匹配的合适的贸易保护工具,从出口方来看,关键是要随时观察进口方生产“同类产品”的市场结构变化,从成本、价格、产量、利润、市场需求以及进口国政府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概率来综合判断市场结构中受到损害一方可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主体以及提起诉讼的时机。当然,反倾销预警有些因素的判断很难从会计中得到体现,比如出口国政府与企业往往不能完全把握进口国国内要求贸易救济保护压力的大小,这就需要寻求相关的替代变量作出判断。

(二)反倾销立案后会计的诉讼职能。反倾销申请立案后,便开始对出口方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时会计工作是取得胜诉与否的关键。事实上,反倾销应诉是一场法律引导下的会计数据战,是对涉案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素质的较量,因此,企业平时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处理方法、过程、结果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是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基础,一旦反倾销调查机构发现应诉企业提交的会计证据所依据的基本会计体系存在问题,则难以相信应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可能导致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虽然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反倾销会计系统,但只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扎实、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得当、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还是可以发挥会计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诉讼职能。

四、思考与建议

不应把会计仅仅作为一种核算工具或一种纯技术工作来对待,而应把它看作一种综合管理工作和一种能动的社会角色。会计职能的发展变化既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也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连,会计的诉讼职能是否得到认同,要靠实践来证明。在反倾销调查中,企业是否把产品以低于成本价进行销售是反倾销调查的核心内容,所以产品成本信息证据是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关键证据,从这一点来看,会计的确具有诉讼举证的功能。

加强反倾销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与相关法律制度相互衔接、相互协调。重视成本核算特别是环境成本核算,既可以规避或降低反倾销威胁,也能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环境意识、反映真实业绩、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于玉林.论会计服务职能[J].会计之友(中),2009;

上一篇:大学应当怎样度过下一篇:细说考研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