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2024-06-12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精选6篇)

篇1: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研究生招生信息返回 中国传媒大学 首页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0-09-18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管、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类别。

一、招生计划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约为13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占7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占600名。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数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数的15%,各专业拟招收人数参阅我校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数在复试前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是我校按照2010年招生计划数制定的,2011年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我校2011年招生计划数为准)。

我校2011年继续执行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方式招收学生。详情请查阅当年教育部网页相关规定。

二、考试方式及报考条件

我校2011年考试方式:全国统一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且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成绩并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注:目前国家本科毕业证书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叁类。

凡毕业时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此类考生包括某些学校的专续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应届毕业考生);凡毕业时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考生即为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教育除外)。考生毕业证书的类型请咨询所在学校。

报名时,有些考生既是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也有大专毕业证书且符合专科报考的所有条件,此类考生可以选其中一种类别报考。选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要以毕业当的时间、学历水平为准;选专科身份报考时,填写毕业时间、学历等项目时,以专科的毕业时间、学历水平为准。因网报要填写毕业证书编号(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外),所有证书的认定以网报截止时间(2010年10月31)为准。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2010年11月14日)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5)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7)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的其它专业学位(艺术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学术型硕士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

2.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 ②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者不限年龄。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外,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各招生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具体接收办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三、报名程序及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可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查询相关信息。

3.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为报名第一阶段,即全国网报时间。考生网报时注意查看报名点及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仔细浏览各项说明。网报成功后,考生可在此期间内凭报名号和密码修改个人信息及报考信息,网报信息必须准确无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11月5日至12日期间,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核对报考信息并打印现场报名预约单,预约现场报名。

4.11月10日-14日为报名第二阶段,即在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在此期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名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

在其他报名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名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特别说明]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招生单位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6.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

7.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8.考生在报名考试期间因事外出,可就地报名和考试,报名方式同上。9.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考生报名时报考点必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

四、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全国统一考试初试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初试时间:2011年1月15、16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3.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4.初试成绩:每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

(二)复试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上线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http://yz.cuc.edu.cn/)。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1.复试分三项内容。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笔试;二是各复试考核小组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为面试或面试和笔试结合,一般情况下为面试;三是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他两项考试详情复试时另行通知。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②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③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④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⑤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五、体格检查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要求。

六、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录取办法,复试时见当复试录取办法。

七、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八、奖学金

我校2010年开始推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

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纳入培养机制改革范围,须按规定缴纳学费。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评定程序如下: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统考生主要依据其入学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来确定;推荐免试生根据复试成绩(或结合本科段综合表现)来确定。2.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学年,奖学金的评定主要依据其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3.硕士研究生享受奖学金资助的期限为2~3年(由各学院及专业的学制决定),延期不享受奖学金。

九、学习年限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

十、毕业生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其他

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一定将本人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因通讯地址不详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3.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专业展示光盘,具体要求请见考试大纲。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该节目作为业务一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①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邮编:100024 ②联系电话:010-65779227、65779702-网站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1998-2011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考研网-联系地址:上海市邮政信箱088-014号 邮编:200092 Tel & Fax:021-5589 1949 沪ICP备05011204号页面加载时间:0.08963秒

篇2: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一、新生在入学报到前,请于7月20日17:00—7月31日17:00到我校研究生招生网

(http://yz.cuc.edu.cn/)确定录取意愿,填报《2014年研究生新生报到数据表》。核对准确后,用A4纸打印数据表2份,本人签字,入学报到当日提交。

请于7月20日17:00—7月31日17:00登录研究生质量管理工作网站(http://zlb.cuc.edu.cn/),完成研究生新生问卷调查,请认真填答,无需打印。

未按规定时间填报数据的新生,按自动放弃我校录取资格处理。此数据是录取、注册学籍、上报户口的重要依据,请新生对各项数据要认真填写,务必准确。

二、凭《录取通知书》、《2014年研究生新生报到数据表》等相关材料按指定时间来学校集中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无故逾期两周以上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以书面方式请假]。

1.报到时间:2014年9月12日[提前到校者不办理报到手续,食宿自理]。

2.报到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报到当日,各培养单位和职能部门在中国传媒大学南院核桃林集中办理报到手续。

学校不安排接站 [报到期间,学校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设有咨询处]。

①在北京西站下车的新生:可乘21路、320路公共汽车在军事博物馆站换乘728路公共汽车到梆子井站下车;或从军事博物馆站换乘地铁到四惠站再换乘八通线地铁至传媒大学站。

②在北京站下车的新生:可乘639路公共汽车向东在慈云寺站换乘731路、快速公交2号线、411路公共汽车到定福庄站下车;或在北京站乘728路公共汽车到梆子井站下车;或在北京站乘环线地铁到建国门站换乘一线地铁到四惠站再换乘八通线地铁至传媒大学站。

3.新生行李:报到期间学校展卖卧具等生活必备品,新生可自愿购买或自行准备。新生若托运行李,需将行李签粘贴在行李两端,可托运至北京站或北京西站,报到后凭行李单在学校领取[学校统一到车站提取,新生在校内领取,一般领取地点为中蓝学生公寓大厅]。

三、人事档案转递

人事档案请于9月12日(邮戳为准)前调至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办。以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录取的新生,不转人事档案。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接收部门: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邮政编号:100024

联系电话:010-65779614

邮寄时信封表面请标注“研究生档案”以及考生姓名、录取学院、专业、学号(或考生编号)。

注:不接受自带档案,单位不办理转寄的,请同学自己办理邮寄,并保存好邮单[只接收EMS或机要形式转寄的档案,不接收快递(快递件直接退回)]。

四、报到时须带的材料

以下材料请报到时随身携带,并按要求递交至相应部门,切记不要放入人事档案随档案寄送。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考取硕士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成人本科毕业生请携带本人最终学历的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报到当日交验。推荐免试研究生还须携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党、团组织关系

①团员:自带团组织关系介绍信、团员证,入学后以学院为单位收齐,交校团委。

[团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团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出具,是团组织关系迁移的凭证,不同于团组织关系。团组织关系,包括入团申请书、入团志愿书及相关材料,应放入人事档案中统一邮寄。] 主管部门:团委,咨询电话:010-65783229

②党员[含预备党员]:自带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入学后以学院为单位收齐,交校组织部统一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组织关系在中央驻京单位和外省市的,须持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或全国可转组织关系的党的组织部门]出具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介绍信的抬头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

组织关系在北京市属单位的,须持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出具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介绍信的抬头为“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组织部”。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出具,是党组织关系迁移的凭证,不同于党组织关系。党组织关系,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及相关材料,应放入人事档案中统一邮寄。]

3.户口迁移

原则上以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录取的新生,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其他新生须将户口迁移至我校。户口迁移只限本人。

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报到时自带《户口迁移证》,以学院为单位收齐,由保卫处户籍科统一入户手续。

户口为北京市常住户口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临时性学生集体户口的新生不必办理。

新生在填写《2014年研究生新生报到数据表》中“户口所在地”项时,应和《户口迁移证》上信息保持一致,即从那个省市迁往我校的,此省市即为该生的户口所在地(无论常住性户口或临时性集体户口)。

根据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新生迁入中国传媒大学集体户口要求如下:

① 学校保卫处户籍办接收新生户口迁移证截止时间为入学当年10月15日。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期交

户口迁移证的必须向户籍办说明,逾期按自愿不迁户口处理。

②凡京外新生入学,其《户口迁移证》中的各项内容要填写清楚。填写时不得出现差错、涂改,并应加盖“户口专用”章。注意户口迁往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7号中国传媒大学。

③户口迁移证中籍贯及出生地栏必须详细到市县。

④户口迁移证原则上用计算机打印,且字迹清晰,不得手写。如确因条件不允许,只能手写,要求字迹工整,并在迁移证上由开具迁移证的工作人员注明手写原因。

⑤《户口迁移证》上的姓名必须与《入学通知书》中的姓名相一致,必须填写清楚个人的身份证编号。新生入户必须交一寸、正面、免冠、黑白、大头近照两张。

4.外语水平成绩单及证书

所有录取的新生,入学报到时须交验证能证明本人英语或其他语种能力的证书。TOEFL、IELTS、GRE、GMAT、TOEIC、BEC、WSK(PETS 5)等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国外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外语水平(含专业英语八级、CET6、小语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个人证件照片

本人近期免冠半身正身一寸证件照片十张左右,备用[不得提供艺术照]。

6.本人最高学历成绩单

为方便办理课程免修,以及各类资格考试、出国、应聘等相关手续,请录取的新生提供由毕业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本人最高学历成绩单一份,成绩单要完整记录所学各项课程及论文成绩。

7.《录取通知书》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办报到手续,入学通知书交至相关部门(白色),录取通知书可留存(黄色)。

8.《2014年研究生新生报到数据表》两份。

五、培养费及其它杂费收取项目与标准

1.培养费: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所有研究生按规定缴费。学杂费金额参见《入学须知》所附的《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新生交费办法》。

培养费标准:博士:10000元人民币/学年;

学术型硕士:8000元人民币/学年;

专业学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除外):10000元人民币/学年;

工商管理硕士:54000元人民币/学年

2.住宿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我校研究生实际住宿面积等因素,住宿费每人每学年预计750-1500元(按国家批复标准多退少补)。

工商管理硕士住宿费根据住宿标准,开学后缴纳。

3.卧具物品费:学校有卧具等生活必备品展卖,新生可自愿购买或自行准备。

4.其它杂费:

①入学体检费:120元/人。

②办理校内餐卡费100元/人。

5.收取办法:按本《入学须知》所附的《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新生交费办法》缴纳。培养费、住宿费、入学体检费汇入校园卡中,其他费用自备现金交纳。

6.学生入学应遵循“先交费、后注册”的原则。新生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凭《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报到手续,可暂不交纳贷款额度内的学费。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资助措施。

六、研究生培养期间的有关待遇

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基础,校内优秀奖学金与助学金相结合的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具体包括: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2.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3.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研究生助研、助管、助教);

4.研究生资助金(研究生“创新、创作、创业” 资助金、研究生学术会议资助金等)。

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2.医疗待遇

按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公费医疗管理办法执行。

七、新生入学后的复查及外语教学分班

①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为复查期,复查期内暂无正式学籍。复查期间发现有不符合招生条件和手续的,经上级批准,退回原地区原单位。

②为了保证录取质量,在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除进行常规复查外,还要统一进行专业复查。对于不符合入学条件者,要取消其录取资格。

③新生入学一周内,我校将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级分班教学。

④对弄虚作假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八、身高超过190CM的新生,请在接到录取通知后,尽快拨打公寓电话010-65779566,订制加长床。

九、未尽事宜,请新生入学前及时浏览我校网站的有关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6月

篇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关键词: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自1999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合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立以来, 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便如同雨后春笋, 蓬勃繁荣起来。这些独立学院, 均由国内知名的本科院校申办, 并承担教学管理和监督工作, 其专业设置多以市场为导向, 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关注社会快速变化和人力资源市场急缺的短线领域发展。[1]

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起来了, 最早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开班, 目前全国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高校为80所。[2]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开展的年份比较晚, 开设的学校数量不多, 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模式培养编辑出版学人才:一是单独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直接招生。二是通过开设方向班来体现, 如数字出版方向。三是在一些较具社会知名度的专业如新媒体、新闻学等专业下设置相关出版课程, 这种模式体现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快速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特点。

一、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存在与业界需求脱节的现象,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数字化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矛盾愈发突出。例如, 较早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在第一批毕业生就业时, 专业对口的就业率较低, 不少学生都未能如愿进入出版单位工作, 这种境况一度威胁到该专业的生存, 甚至曾出现专业短暂停办的情况, 直至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才解决了这一困境。

从独立学院自身来看, 编辑出版学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密切相关。不少独立学院在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时办学思路和专业建设不同程度地受到母体学校的影响, 但在社会认同、师资力量, 以及学生生源质量方面又稍逊于母体学校, 学生必然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充分反映出版市场的转型与需求变化, 抓住新的发展契机灵活设置专业, 进行人才培养;如果仍以老眼光看问题, 就有可能错失发展的机会。

二、实践与特色: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与教学, 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办学条件,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公办本科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好、有学习自觉性;师资力量强, 在理论教学和传统编辑业务指导方面具有优势;学校学科门类齐全, 具备多专业兼修的条件。而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不太扎实、但头脑灵活、创新意识较强;学校的专业教学缺乏传统优势, 但可在市场导向下实行灵活的办学机制, 在专业设置、特色方向以及课程安排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教学师资的来源多样, 不拘一格。可见独立学院虽有一些劣势, 但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也很明显, 完全可以充分寻找市场的空间, 找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找准出版产业链新的就业空间培养特色化人才

传统出版行业对编辑文字功底的要求和重视程度很高, 体现在教学上, 学校往往设置不少编辑、校对的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作风。

但随着出版业转型和数字时代的到来, “出版”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出版业务的三大块——编辑、印刷、发行, 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分工专业化、经营多元化、技术细分化、流程复合化以及出版数字化等均产生了对多种新型专门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因此, 独立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应抓住出版的现实新变化, 以市场为导向, 为某些领域培养新型专门性人才, 既解决业界的用人困境, 也为自身寻求独特的发展道路。

首先, 对图书营销策划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出版业, 重视文字编辑、不重视策划;重视图书发行, 不太在意营销宣传, 人才的培养思路也相应固化。现在的出版业, 营销策划的能力日益被重视, “图书营销策划人才”已成为新型出版业态的核心推动力。出版机构在需要文字编辑的同时, 更急需有能力的营销策划编辑。单本图书的包装设计、丛书的策划;出版物的选题、编辑到营销的全流程策划;品牌出版物立体式的包装开发;内容的多媒体化开发和数字化营销平台的运营策划等, 都已经突破了对传统编辑的素质要求。独立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以市场为导向, 可加强对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 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 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与策划意识, 弥补这块领域人才培养的不足。

其次, 对出版物市场调查人才的需求。出版物市场调查的兴起与发展引人瞩目, 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通过收集、处理、分析数据, 从而为出版机构选题策划提供调研论证、为出版物提供销售反馈、为出版物发行提供认证等都成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业态。出版市场的数据分析结果往往对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市场营销、发行、读者服务、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决策价值, 可以成为媒体进行自我调整的重要手段。因此, 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手段与知识, 并了解出版物的发展规律的专门性人才非常受出版机构的欢迎。

最后,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 出版机构越来越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 探索高质量的数字化内容开发已成为共识, 但目前的状况是懂内容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内容, 在技术和内容之间起衔接作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极受欢迎。目前国内只有5家高校开办了数字出版专业, [2]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数字出版人才需求。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可以根据数字出版的实际需要, 培养既懂出版规律, 又了解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

此外, 出版产业的新变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如图书电子商务、出版信息化建设、现代书业物流等, 产业链的变化产生了对新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的独立学院, 在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抓住出版产业链新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 形成针对性强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 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3]

(二) 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较于公办本科院校重基础、强理论的特点,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应更侧重于学生快速上手的能力, 主要通过教学师资、实践基地与实践类课程等方面的措施来加强教学中的实践因素。

(1) 强化业界师资建设。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应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 大力引进业界教师资源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引进谁?如何引进?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而定。一般来说, 业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 如出版社或杂志社的社长、总编辑, 文化传播公司、图书制作工作室的资深编辑, 畅销书的出版人、策划编辑以及发行单位的负责人等均是具有丰富出版实战经验的出版人, 将他们引进课堂, 对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来说, 具有很好的效果。请业界人士进课堂, 可以采取开设讲座、承担单门课程教学、课堂穿插讲授或者是聘为业界导师等方式进行, 这一方面可以根据业界师资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个人所长, 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 拓展实习实践基。独立学院普遍致力于培养快速适应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 才能让学生尽快上手。例如, 让学生参观出版社、报刊社、印刷厂、数字出版基地等, 了解编辑出版流程, 掌握最基本的印刷知识;与出版社、书店合作开展读者调查等调研活动, 参与组织图书宣传、推广活动等;为出版社提供好的选题策划方案;参与一般书籍的文字编辑与校对工作等。这种专业实践要充分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高度的热情, 鼓励其主动创造机会去参与, 这种由学生自觉开展的专业实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最好锻炼。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 在于借助业界资源扩充编辑出版的专业教学力量。高校与出版单位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 一方面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指导老师, 开设若干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带领学生实战操作出版项目, 以项目代课, 既可以为出版单位服务, 又可以帮学生出实践成果并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 请出版界的专家作课程顾问, 参与设计、修改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共同办学、共同开发教育科研项目。这样的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 专业人士和学生的接触不再是“匆匆一瞥”, 而是有了深入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在实践的安排上, 出版单位也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优势, 既锻炼了学生, 自身也获得了效益, 并为业界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机会, 达到了双方共赢的目的。[4]

(3) 开展以实习实践为主题的假期强化训。出版物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需要较长的实践训练时间才能学好技能出好作品, 单一的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如何充分地利用学生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业界实践中去, 成为不少独立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考虑的空间。利用假期促进学生实习,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由学生根据兴趣, 自由选择领域和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由院系统一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学生的实习由学校老师和业界老师联合指导, 由学校给予一定的学分配比, 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开展实践。

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化培养

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和不同特色的高等教育是大势所趋。不同的办学类型、不同的办学层次, 决定着各自不同的办学方向和目标。独立学院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创建之初就立足传媒市场, 开放办学, 注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 探索适合自身的市场定位, 合理设置课程 (如图1所示) , 培养既符合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又具有南广特色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 能力特长定位:大众出版物的营销与策划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作为艺术传媒类院校, 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 善于创新, 人际交往能力强, 而文字功底不太扎实, 面对这样一类学生, 编辑出版学专业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 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之外, 发挥学生所长。例如, 重点锻炼学生对大众出版物的策划营销与出版能力。

大众出版物, 一般以面向普通大众读者为主, 主要满足一般读者的休闲、兴趣、知识普及的需求, 相对于专业出版物而言, 它所要求的学科知识专业性低, 这一类出版物的出版讲究选题策划的创意出新, 营销方式的独特与受关注度, 在操作方式上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循。这种结合个性特征的专业学习与定位, 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就业领域的选择:民营书业的就业空间巨大

我国的民营书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 最开始涉足于出版产业链下游的图书发行端, 经营规模由小书摊发展到连锁书店, 经营项目由单纯的零售发展成为二级乃至一级批发, 经营模式也由个体运营发展到全国性网络建设, 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民营书业通过与出版社合作, 参与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 推出了不少畅销书品牌。从“富爸爸”系列、“奶酪”系列到《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等, 不少出版物的销售和影响力引人瞩目。“从目前生产能力、市场占有量、经营利润收入上看, 民营都已经超过了国有, 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5]

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营书业也已一跃成为接受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的大户。民营书业对出版人才的要求比较灵活, 少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条件限制, 以毕业生实际的应用能力为主要考察标准, 岗位涉及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活动策划、网站建设、市场调查、数字媒体营销等各方面, 需求量非常大, 其中以对出版物的营销发行与策划编辑的需求最为迫切。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发掘新的民营书业的就业空间, 调整培养方向, 加强专业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一方面积极接触民营书业, 为民营书业与学生搭建了解与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通过与企业的直接接触, 在实践锻炼中自觉明确学习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设计了以培养“出版物策划与营销”能力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 培养“书业调查——大众出版物策划与编辑——营销推广与发行”的一体化和特色化人才, 适应了民营书业市场化竞争的要求。当不少高校编辑出版本科毕业生被事业性的出版机构屡屡拒绝的时候,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动手能力强而广受民营书业的欢迎。

(三) 独特方向确立:现代杂志与企业内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 除正规杂志外, 大量的DM杂志、企业内刊以及产品宣传册纷纷出现, 因其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规律, 被人们标以“准杂志”或“类杂志”的称号。掌握和熟悉杂志出版的规律, 成为传媒市场迫切的需要。当前的出版传媒类教育中, 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杂志方面的课程, 且一般为概论性或研究型课程。基本没有高校特别针对杂志编辑环节单独设置系列课程, 为杂志出版培养专门性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面对当前杂志出版领域中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的状况, 采取了在专转本学生中开设“现代杂志”和“企业内刊编辑与制作”特色方向的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围绕杂志出版规律开设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与专题策划、杂志策划与营销、企业内刊采编与制作、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等系列课程 (如图1所示) , 鼓励学生将之前所学专业与杂志编辑规律结合起来, 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杂志出版人才。

(四) 行业前景关注: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已是行业共识, 出版业界各个领域都在探索数字化的发展模式, 对于编辑出版学的专业教育来说, 关注业界前沿、紧跟发展动态是其重要使命。出版人才只有对数字出版物的制作流程有所了解、对当前数字出版发展状况和未来数字化的方向有所关注, 才能适应行业发展。为此,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除了在传统课程上更新课程内容, 强调数字时代的特殊性之外, 还设计了两门单独的课程呼应数字化的发展, 一门是视野拓展课即《出版产业前沿》, 主要关注数字信息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走向和趋势;一门是实践类课程为《数字出版物编辑与制作》, 讲授出版物内容的深度开发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既有前瞻性内容, 又兼顾紧贴业界的发展需求。

形成自身办学特色需要一个长期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以出版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 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从发展历程来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专业就业率每年达到98%以上, 专业对口就业人数接近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人才培养逐步走向规范化与特色化, 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并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之路。

四、结语

21世纪是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 出版业作为文化知识的加工和传播产业, 将会迎来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历史证明, 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学科的应用水平密切相关, 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 如何培养适应出版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出版业界和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和机制, 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 找准自身定位, 加强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络机制,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交流平台, 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鹏虎.中国特色的社会办学——独立学院发展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 2014 (3) :49-50.

[2]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EB/OL].http://media.sohu.com/20131018/n388467179.shtml.2013-10-18.

[3]肖东发.出版人才的需求和出版教育改革[J].科技与出版, 2007 (4) :51-52.

[4]于学军.独立学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 2013 (10) :128-129.

篇4: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1.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这里讲的出版活动,不 包括( )。

A.出版物的出版

B.出版物的印制或者复制

C.出版物的进口

D.出版物的交换赠阅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

A.登记制

B.审批制

C.保证金制

D.登记备案制

3.对出版物的管理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出版物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B.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

C.出版单位实行财务审计制

D.出版物不得载有禁止内容

4.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出版单位法人制

B.年度出版计划与重大选题备案制

C.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D.出版单位利润上缴制

5.图书版本记录不包括以下项目:( )。

A.书名(或者图片名)

B.著作者(或绘制者)、编辑者、翻译者的姓名(或笔名、 单位名称)

C.著作者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

D.出版者、印刷者和发行者的名称

E.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

6.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7.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间空和线条

8.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

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

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

9.出版物从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环节 不包括( )。

A.回款

B.批发

C.零售

D.总发行

10.下列表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

A.编辑在处理上级领导机关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

书稿时,由于不需要也不能对法律条文做任何改动,所 以不需要通读全稿。

B.书稿复审应当审读全部稿件。

C.因时间仓促,书稿三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可以在审读 校样时再进一步修改。

D.在出版社终校时,作者同时审阅另打印的一份校样并进 行了修改,编辑或校对人员应将作者修改的内容全部 誊抄到终校样上,并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11.编辑工作者不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成果的发掘者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12.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B.出版人力资源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13.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 属性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用来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 是(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康熙字典》

15.某种图书定价40元,共印10000册,若以65%的发 行折扣率全部售完,则该书的造货码洋和销售实洋分 别为( )。

A.40万元、26万元

B.40万元、14万元

C.26万元、40万元

D.14万元、26万元

16.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17.某书第1版第1次印5000册,后又重印了两次,各4000册。 现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全面修订后再印4000册,则此次印 刷的版本记录应为( )。

A.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C.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D.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18.“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1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 为( )。

nlc202309022017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2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简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侵犯著作权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结合所读过的书刊,简要陈述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 要求。

三、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参考词:书香,特色,责任,格调,文化;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4.如有错别字和病句要酌情扣分;

材料:

不官不商,有书香

杨 绛

解放前钱钟书和我寓居上海。我们必读的刊物是《生活周刊》。寓所附近有一家生活书店。我们下午四点后经常去看书看报;在那儿会碰见许多熟人,和店里工作人员也熟。有一次,我把围巾落在店里了。回家不多久就接到书店的电话:“你落了一条围巾。恰好傅雷先生来,他给带走了,让我通知你一声。”傅雷带走我的围巾是招我们到他家去夜谈;嘱店员打电话是免我寻找失物。这件小事唤起了我当年的感受:生活书店是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书店后来变成了三联书店。四五十年后,我们决定把《钱钟书集》交三联出版,我也有几本书是三联出版的。因为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简述题答案略

三、综合题答案略

篇5: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对

与郭美美事件相比,动车追尾事件在舆情热度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事发当天起舆情热度就处于高位,几天时间中均高出郭美美事件10分以上,在国际影响方面,境外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量、重视程度都远高于郭美美事件,据艾利艾咨询分析,动车追尾事件中出现的严重的伤亡、涉及的巨大政治经济利益,是境外媒体高度关注、炒作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截止目前,对动车追尾事件的负面评论在网上占压倒性优势,网民质疑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原因、救援措施、伤亡人数与善后、列车残骸处理、中国高铁安全、铁道部、铁道部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表现等8大方面、41点。2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到温州看望动车追尾事故受伤人员,并在事故现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后,网民情绪有所缓和稳定,网上舆情首次出现某种积极态势。

在这起事件中,网民指责声、质疑声高涨,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政府公信力,负面舆论主要关注点如下:

一、追问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由两辆动车发生追尾所致。列车追尾属于低级错误,而铁道部向来对外表现技术自信,媒体也曾宣传我国防追尾技术先进。在多重高科技防护系统下,官方称列车由雷击致追尾发生,难以让网民信服,各种质疑、猜测和谣言大量涌现。截止目前,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新闻报道共10,400篇,论坛主帖395,999篇,微博579,981条。追问1:为何修改事故发生时间?

24日新华社通稿的事故发生时间为20:27,比23日晚中新社报道的20:34提前了7分钟,而从最早提及此事的“@Smm_苗”微博来看,20:27时事故尚未发生。网民质疑修改时间为掩盖真相自圆谎话。追问2:雷击如何能让重重防护机制失效?

网上出现许多对动车防追尾的专业技术分析,认为天灾绝对不可能造成追尾事故,网民质疑铁道部“雷击论”推卸责任,掩盖 “人祸”事实。

追问3:幸存的D3115次动车司机为何没有公开解释?

D3115次动车司机是事故关键人证,但至今没有公开露面解释事发经过,网民质疑铁道部控制司机掩盖真相,并认为其将成为替罪羊。有报道称,幸存乘客目击司机出事后喃喃自语,问题直指火车调度责任。追问4:车次时刻表上的前车为何撞上了后车?

根据官方的列车时刻表,在台州至温州南段,D3115应该开在D301的后面,可事故却是D301追尾撞上了D3115,舆论矛头直指列车调度。

追问5:为什么列车调度形同虚设?

即使雷击损坏信号系统,工作人员仍可通过多种技术获得行车实况,并与司机取得联系,网民质疑万无一失的列车调度为何完全失效?

二、追问救援措施效力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的救援行动仅持续5小时就宣布无生命体征而结束,舆论哗然。在救援结束十几个小时后,“奇迹女孩”项炜伊从车厢中被救出,令网民完全不相信相关部门的救援效力,救援方式也存众多诟病。截止目前,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救援的新闻报道13,000篇,论坛主帖88,695篇,微博496,887条。追问1:救援行动为何只持续5小时

很多遇难者遗体尚未抬出,救援行动仅5小时即宣布结束,车厢被放倒或者吊到桥下。对比国外事故救援的漫长、细心和人道,网民对为 “尽快通车”而草菅人命、不尊重死者的草率救援极其愤怒。追问2:宣布无生命体征后为何还能救出小女孩伊伊?

宣布无生命体征而结束救援的十几个小时后,事故车厢中的女孩项炜伊被特警救出,铁道部发言人称之为“奇迹”。网民强烈不满“奇迹论”,认为救援行动根本是草率粗暴,放弃了很多可能被救出的生命。追问3:尸体毁坏严重,救援方式是不是太粗暴?

在事故中丧失5位亲人的杨峰称怀孕妻子尸体面目全非,而大姨尸体的头没有了一半,明显是挖掘机所为。网民强烈不满粗暴救援,认为即使幸存也会被救死。

流言1:媒体采访救援特警,显示上级命令罔顾人命。

施救小伊伊的温州特警队长接受报道时说了一句话:“我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万一有生命迹象呢?怎么向人家交待?我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网民称赞特警队长坚拒命令、原地救援的行径,愤怒要求追查下发“吊起车厢”命令的官员。另外,网络上还流言特警队长救人反被处分,因让官方丢脸

流言2:竖立车厢在放倒过程中掉出了人。

网上流传竖立车厢放倒时的视频,网民传言隐约听到尖叫声,还有尸体或活人从下放的车厢中掉出来。媒体已澄清掉落的是动车零件,并非尸体或活人,但网民更愿相信是官方救援不力,导致遇难者没死于车祸而死于不负责任的“人祸”。

三、追问伤亡及善后情况

发生事故的两辆动车接近满员,而四节车厢直接掉落高架桥下,事故惨烈令人揪心。而官方公布的伤亡人数与公众预期相距甚大,网民猜疑不断,善后赔付更牵动人心。截止目前,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伤亡情况、善后赔付,共有新闻报道10,970篇,论坛主帖909,086篇,微博972,148条。追问1:死伤人数究竟几何?

每节车厢可容百人,而接近满员的四节车厢在撞击下从桥上坠落,官方数据显示仅死亡39人,受伤192人。网民强烈质疑其余数百人如何毫发无损

追问2:实名制下为何不能公布乘客名单

动车买票已严格实施实名制,铁道部完全有能力公布事故车次的乘客名单以备公众查询,网民据此加深对官方隐瞒死伤人数的猜疑。追问3:最高2万元的列车乘客意外险保额为何20年不变? 根据1992年修改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此次追尾事故将赔付旅客保险金最高2万元。包含在票价里的2%强制保险费率随票价不断上涨,网民不满20年后仍然最高2万元。追问4:先签订赔偿协议的有“奖励”让人心寒?

媒体报道,铁道部规定遇难者家属在短时间接受谈判并签订协议的,可视情况酌情予以数万元奖励,还有新闻说需拿火化证明才能获得赔付。此传闻令网民心寒。

细节1:中国传媒大学两位学生陆海天和朱平、D301司机潘一恒、最后的幸存者项祎伊双双遇难的父母、杨峰死去的一家五口,他们的遇难细节引发网友强烈的悲伤和愤慨。

细节2:在事故中失去五名亲人的杨峰不再发声,媒体报道其受到铁道部高官威胁,面临再次失去亲人的境地。此事令网民极其愤慨。细节3:20多位遇难者家属对事故处理强烈不满,聚集在温州南站拉起白布黑字横幅要求公布事实真相。网民强烈支持此举,疾呼公布事实真相。

谣言1:死亡35人以上撤职市委书记。

微博上流传“35人死亡上限论”,称超过36人市委书记将被撤职,所以动车事故一开始发生,就注定了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5。微博还列举了从1993年到2011年国内重大事故中死亡的人数,“碰巧”都是35人。此说法更加深网民对死亡人数瞒报的确认,认为官方瞒报死亡人数为降低事故级别,避免丢官免职。

四、追问残骸处理的举动

追尾事故发生后,动车残骸本将是调查真相、吸取教训最好、最需要保护的证物,但相关部门对残骸处理的举动随意粗暴,网民疑窦丛生,认为官方在销毁真相、掩盖真实死亡人数。截止目前,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残骸处理,共有新闻报道7,580篇,论坛主帖63,597篇,微博828,947条。

追问1:24日为何将D301车头拖入水坑?

24日,几辆挖土机将D301次车头推入池塘大坑中,铁道部称为了疏通路面。网民完全不理解、不相信官方解释,强烈质疑此举是毁灭证据。

追问2:为何夜间将车厢车头挖出运走调查?

26日深夜,事故动车残骸全部移出事故现场,之前埋下的D301次动车车头被挖出运走调查。网民对无法监督、缺乏透明的事故原因调查完全不信任。

追问3:乘客行李物品完全被忽视,公民权利如何得到保障? 整个事故救援和处理草率粗暴,欠缺对乘客行李物品的重视,而铁路事故的行李赔偿限额仅为2000元。网民不满对个人私有财产的轻视,并认为遗物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谣言1:铁道部挖坑掩埋车头车厢以毁灭真相。

因为若干吊车、挖掘机推倒拆毁车头车厢的图片,网络流言铁道部下令捣毁车体、挖巨坑掩埋,以毁灭事实真相。虽然媒体澄清并非掩埋,但网民舆论仍坚信“掩埋论”,认为相关部门试图掩盖事发真相和真实的死亡人数。

五、对中国高铁的整体质疑

发生动车追尾事故的浙江温州双屿路段于25日上午开始通车,但舆论对于中国高铁安全性的关注仍在持续,有国际媒体更质疑中国高铁的技术缺陷。截止目前,关于中国高铁安全性的新闻转载量有405篇,论坛帖文332,992条,博客文章41,599篇,微博24,993条。质疑1:对中国高铁安全性的整体质疑

舆论质疑是否因中国高铁赶工期、动车司机培训时间过少等原因,导致事故最终的发生,前期宣传的“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铁”口号遭到网民嘲讽。

质疑2:高造价下债台高筑

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铁道部负债已近两万亿元。舆论质疑铁道部为了制造高铁神话,已深陷债务危机。质疑3:中国铁路垄断体制

此次铁路安全问题给中国铁路安全蒙上了巨大阴影,加上长时期“春运”一票难求、服务质量普遍低劣等问题,舆论指责铁路成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化程度最低,垄断程度最高,整个系统腐败情况最严重的部门之一。

质疑4:高铁多趟列车再次晚点

事故发生以后,仍有多趟列车因供电设备等故障晚点。高铁开通以来,故障频发,引人关注。甚至有人表态不敢再做坐铁。质疑5:与国外类似事故对比,推崇国外高铁

媒体与网民对比“日本新干线安全神话”,从而推崇国外高铁的安全性并质疑国内高铁安全性。

六、对铁道部本身的质疑 事故发生以后,铁道部在事故排查、救援工作等方面的不力,导致舆论把矛头集体指向铁道部,追问高层腐败、铁路产业链等乱象,诟病中国铁路的安全性。截止目前,有关铁道部本身的相关质疑共有报道1,427篇,论坛帖文519,997条,博客43,096,微博191,182条。追问1:追问腐败与事故的关系

网友联系此前的刘志军贪腐案,以及今年年内铁路系统8个司局级以上因腐败案落马的高官,质疑是否高铁等铁路建设的高额费用多被铁道部内部人士贪污,而并非用于铁道建设,此次动车出事,看似事故,实为长期系统腐败而埋下的“人祸” 追问2:对铁道部官员任免的质疑

起初,网传新任命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为此前胶济铁路特大事故时被免职的局长,后有网民辟谣,证实安路生当时担任的是铁道部总调度长,而非事故责任局长。但同时有媒体报道指出,从总调度长任上调到上海局的安路生此前就是上海局的局长,而此次事故发生所在线路甬台温铁路正是安路生在任上验收的。如果调查出事故原因有工程或设备因素,则安路生负有严重责任。

追问3:胶济铁路受伤者至今未获满意赔偿

2008年,胶济铁路发生特大事故,导致72人死亡、416人受伤。其中一名幸存者的赔偿问题3年未解决。在7.23事故赔偿方案出台后,胶济铁路赔偿问题重回网友视野,“看事大就赶紧主动来平息,见事小就视而不见不当回事”,网友质疑铁道部赔偿的不公正和伪善性。

追问4:对铁道产业链的质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梳理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后发现,在涉足高铁产业利益链的上市公司高管(含独立董事)当中,嫡系高管普遍有在铁道部工作任职的背景,而部分旁系的上市公司高管也与铁道部或其下属企业有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网友对此表示痛心,认为这是央企的缩影,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也有人认为这显示出铁道系统内部关系复杂,因此,调查结果和责任处理等都不具有公信力。

追问5:铁道部长在空调车里接受采访?

7月24日,新闻中盛光祖坐在空调车里接受采访、指挥抢险,被评价为“轻谩”。

追问6:铁道部领导住温州香格里拉? 网络图片表明,7月24日铁道部领导指挥部直接设在温州最好的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领导与工作人员用餐地点不同。网友质疑领导用餐标准,并对比营救现场的子弟兵和热心百姓,指责铁道部。

追问7: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没有高层领导出面道歉?

7月24日,仅有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道歉,和部长盛光祖在电话会议上的道歉,没有高层领导出面直接道歉。由于公信力透支,网友对此类道歉并无好感,责问铁道部长的言论一度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

追问8:辞职员工在论坛爆内幕,引发对铁路行业的不安全感和对铁道部的愤怒;

一名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辞职的员工,在猫扑、天涯等论坛发帖爆高铁厂家惊悚内幕,称产品和技术方面都有问题。引起网友不安全感。责任追查

追问9:对事故责任人追查的缺失,官方对公众质疑的滞后和无动于衷

7月24日,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工作的副局长何胜利被免去现任职务并进行调查。此后铁道部没有进行有力的责任追查,尤其是网传D3115司机“当时我说能过去的,应该走的,但他非要让我停”中的“他”,即对调度人员的追查。网民自发从技术角度进行事故分析,很多人对“雷击说”和“信号灯设计缺陷”说都持怀疑态度,希望尽快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但官方的反应却非常滞后,令人失望。

追问10:与国外事故责任落实的对比

德国98年的高铁事件,称事后每名遇难家属发放3万马克,2官员1工程师被控误杀罪,每名工程师罚款1万欧,全国反思,每年6月21日定为追悼日,并为遇难者立碑。日本2005年JR线事故后,调查组在现场进行了约一个月的调查,后经营这一条铁路的日本JR西日本公司社长山崎正夫等9名经营班子成员以“业务过失致死伤罪”遭到法院的起诉,山崎社长和主要干部引咎辞职。相比7.23事故后,第一时间粉碎车头,破坏现场,亦无高层出面担责,网民表示痛心。

七、对铁道部新闻发布会的质疑

2011年7月24日晚,铁道部在温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发言。截止目前,相关报道2750篇,相关视频258个,引起舆论较强关注。网民对于此次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言谈举止等方面存较多不满。

追问1:新闻发言人为何迟到?为何发笑?

王勇平的现场表现令人不满。铁道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迟到40分钟,笑呵呵开始发布会。迟到的消息主要由在场记者微博发出。发布会结束后,微博上出现大量“微笑”的截图。网友对这种傲慢态度表示强烈愤慨。追问2:发言内容何以如此“雷人”?

网民普遍认为,王勇平发言内容“雷人”之处颇多:

“我反正信了” :记者就是否在就地掩埋事发动车提问时,王勇平回答道:“出事位臵周围有泥塘,为了施工车辆进入挖掘土方,并不是为了掩埋车厢。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这是生命的奇迹”:就在当天事故现场救援部门宣布搜救已告一段落,“已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17时左右,人们却又从车厢救出一名2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对此,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这是生命的奇迹,我只能说,事实就是这样,它确实发生了”。

网友认为这样的言论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对生命的漠视和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的不尊重,尤其在温州特警邵曳戎队长的事迹被报道后,网友发现所谓“生命的奇迹”实际是建立在邵队长以经验抵住上级不当命令的情况下才发生的,这更增加了网友对铁道部的不满。

“我反正信了”和“这是生命的奇迹”目前已经作为“高铁体”被网友广泛传播,用来调侃铁道部,表达质疑的情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均已出现相关词条解释,有关新闻1600多篇,微博181万余条。

微博上被大量转发的一条微博指出:“强盛的国家,开放枪支都不会被颠覆;虚弱的政体,买把菜刀都要实名;人性的国家,总统会逐一念出遇难者的名字以致哀悼;冰冷的政府,遇难人数从来都是高度机密;自由的国家,记者可以将内阁大臣追问得满头大汗;禁锢的体制,官员则告诉记者,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八、对主流媒体的质疑

各大主流媒体无疑应该成为灾害事故后人们了解灾情以及救援情况的首要渠道,但在此次“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回避、避重就轻的态度却让网民不由地产生质疑甚至愤怒。截至目前,关于我国主流媒体事后反应不力的新闻转载量共有50篇,论坛主帖1,897条,博客文章967篇,微博15,748条。舆论认为,如何建立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为民众提供准确、真实、客观的灾害信息,提高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成为我国主流媒体必须反思的问题。

质疑1:7月24日晨,人民网和新华网首页为何毫无反应

7月24日凌晨,距此次事故发生已逾五个小时,新华网、人民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大官方网站,媒体行业中的领军者却依旧没有对此次事故的详尽报道,甚至没有将其放在头条的位臵,人民网更将唯一的一条新闻放在了第二屏,相比之下,日本各大主流媒体却将此事故作为首页头条处理。

质疑2:央视表扬时间长,缺乏对客观情况的报道

央电视台从凌晨开始了对于此次事故的报道,但缺乏对于事故发生时及发生后客观情况的详尽报道,将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对武警消防、医疗救助工作的表扬与歌颂上,不禁让人质疑。

质疑3:7月24日,四大报缘何依旧不谈事故?7月25-27日,歌功颂德有何作用?铁道部官网、人民铁道报为何“失声”? 7月24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与《解放军报》的头条标题均为《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一片祥和之声;从25日开始,“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终于登上了四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但不难发现,新闻报道的角度依旧以对参加救灾各部门的歌颂为主,相比之下,香港晨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则更偏重对客观现实的描述以及对救援不力的指责。7月24日在铁道部官方网站以及《人民铁道》报刊均未出现有关此次特大铁路事故的报道,铁道部作为此次事故的责任方所表现的“失声”让网民极其愤怒;而在7月25日的相关报道中,铁道部连用11个关键词来表扬自己在事故救援中的表现,缺乏反思和真诚,引人诟病。

九、温总理新闻发布会对舆情的影响

7月28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抱病抵达温州,看望动车追尾事故受伤人员,并在事故现场回答中外记者问。多家媒体进行了文字直播,引发全网关注。截止下午5点,共有相关报道547篇,微博3464条。

1、感激总理关怀,关心总理健康

发布会后,网民情绪主要呈积极态势,有所缓和与稳定。网友感谢总理的关怀,期待总理对事故调查的要求得到落实,并对于总理的病情表示关注,祝愿总理早日康复。

2、央视为何缺席直播?

有网友指出,最该做直播的,是CCTV-新闻频道,但当凤凰卫视资讯台和香港有线电视台都在直播时,CCTV缺席,有网友表示愤怒和不解。

3、温州媒体提问有何用意?

答中外记者问的程序中,最后安排了《温州日报》的记者提问。有网友评论表示这种做法与讨赏无异;也有网友认为,温州人在此次救援中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素质,非常令人钦佩和感动,发布会上应该有所提及。

4、总理原本下令救人,为何铁道部要求“尽快恢复通车”?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得到消息后立即给铁道部长打电话,说了“救人”二字。7月28日早些时候,铁道部“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救援前线指挥部负责人也表示,一些媒体报道的“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但网民依然质问,为何铁道部如此仓促停止救援并要求尽快通车?是否没有执行总理的要求?

点评回复 引用 举报 返回顶部

.cftv54321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cftv54321 当前离线.高级用户

阅读权限50 经验500 点 威望231 点 积分500 精华0 帖子7 主题0 UID59131.233# 发表于 前天 15:20 |只看该作者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21:12 @facebook--twitter:【殉职司机不获遇难者赔偿金】温州动车惨剧遇难者赔偿金加至91万,但殉职司机潘一恒,目前仅获自行投保的人身保险5万多。善后小组指潘是职工,不能享受遇难者赔偿方案。终年三十九岁的潘一恒是家中独子,也是经济支柱,妻子无工作,儿子仅七岁。潘的父母和妻儿昨到惨剧现场路祭,期间潘母气昏在桥下。匿名 238# 匿名 发表于 前天 22:08 @罗雷Ray:曾担任香港九铁主席六年的田北辰先生昨天致函温总理,表示希望能够加入7.23事故调查小组,以从技术、体制和管理方面找出失误根源!他对铁道部将事故归咎讯号故障的说法有保留,认为今次事故可能源于制度问题。

伊,等你长大的时候

伊伊,等你长大,开始明白这个世界,我们该如何向你解释,2011年7月23日夜发生的一切。那趟永远不能抵达的列车,夺走了40个爱和被爱的生命,其中就有你的父母。等你长大成人,我们和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是否能够坦然地告诉你,我们身边所有的爱与悲伤,愤怒与疑问。

我们该怎样告诉你,当他们宣布废墟中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开始清理现场的时候,你仍然在被挤压的黑暗空间里挣扎。我们是否要告诉你,真相还遥遥无期,他们就埋掉了被作为证据的车头;事故结论还没有确定,那制造了悲剧的线路就已经宣布通车。你活下来了,他们说这是一个奇迹,可是我们该怎样向你解释,当生命的尊严被践踏,对人的关爱被遗忘,对公众的责任被放弃,你仍然能够坚强地活下来,这到底是怎样的奇迹?

伊伊,总有一天你会再次经过这片土地,当列车的鸣号声又一次惊动这沉寂的大地,我们犹豫要不要告诉你,在悲剧后面的所有虚伪、傲慢、草率和粗暴。

伊伊,我们应该告诉你真相,这是我们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样子。我们想告诉你,你眼中的那些大人们,曾经无数次地怀疑,我们生活的时代也许早就遗忘了爱、关怀和最基本的信任。我们牢骚满腹,我们愤怒但也仅有愤怒而已,我们相信生活就将这样毫无悬念地继续。

然而,在7月23日那个夜晚之后,我们明白,这个国家从未丧失它从一开始就具有的那些信念,那些曾支持这个国家走过5000年文明,屡经磨难却未曾消亡的信念。是这样一种信念,让那些废墟中的战士对放弃救援的声音坚决说不。当你温暖的身体,从一双手传递到另外一双手,我们都明白这种生命的传递意味着什么。我们重新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即使我们见过了最肮脏和丑陋的一切。

在那个黑暗之夜,是这样一种信念,让那些来自乡村或者城市的陌生人,毫不迟疑地将一个个伤员抬上自己的肩头,那些可能在整个旅途中没有互相说一句话的乘客,没有任何犹豫地,在黑暗中将自己的手交托给另外一个陌生人。这也是这个国家的样子,流淌着信任和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希望和对他人的关爱。

伊伊,我们该怎样向你解释,那时候,中国在我们的眼中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盛放于民间,一个混迹于官场。我们不希望当你像妈妈期待的那样,真的“长大懂事”的时候,当你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行动去碰触这个世界,你仍会发现,我们今天所描述的一切没有丝毫改变。

伊伊,从你温软疲惫的身体重见于阳光之下,我们就懂了,我们无法放弃,不该放弃,也不会放弃。我们不能让那个虚伪傲慢粗暴的形象再来践踏生命的尊严,我们确定,那些漠视生命的人必须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7月23日那个黑暗之夜,都可能是那两列追尾的动车上的乘客,我们都可能被巨大的力量裹挟着,被高高地抛起,又重重地摔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残骸和废墟中等待救援,也可能在那个夜晚之后,被失去亲人的哀伤严密包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劝诱,签下为生命标价的那一纸协议——早签有奖。我们的国家就像那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有些人以速度赢得了权位,我们却成为速度的质押品;这个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宣称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福祉的人,却不肯慢下来,倾听那些鲜活生命的诉说,体验平常巷陌的疾苦;他们一路拉响的汽笛声中充满了虚饰的言语和口号,却从来没有谁能保障,我们不会成为速度的殉难者。

伊伊,我们不要这样。等你长大的时候,我们希望你看到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爱和信任。人们不用再那样卑微地活着,不用为了速度放弃优美的环境,畅快地奔跑,悠闲地散步,人们会用最正常的语调,向每一个官员主张自己的权利,不必担心住在自己的屋子里,还会有铲车将屋顶掀掉,也不会觉得自己像在铁皮屋子里呐喊的孤独者。

现在,伊伊,为了躺在病床上的你,还有长眠于地下的那些生命,人们仍在为真相坚守和等待。真相不能被掩埋,没有谁打算放弃追问。我们知道,今天被我们轻易放过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下一次我们的权利被侵犯,生命被漠视的祸因。我们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可能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我们要的真相每一次都成为秘密,我们就永远不可能获得真相,如果我们争取尊严的努力每一次都半途而废,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拥有尊严。

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这从来都不是未经任何风雨就可以期待的彩虹。伊伊,等你长大的时候,或许你会发现,7月23日那个黑暗之夜正是改变的开始。从那一天起,我们不会仅仅抱怨,还学会了主张和行动。我们懂得自己拥有的权利,我们尊重这些权利并愿意不遗余力地捍卫这一切。

篇6: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所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及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 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提交进修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的课程成绩单。

⑵ 提交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提交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

4.双学士按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按硕士学位课程对待;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2年3月26日10:00—2012年4月2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1.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首先需登录我校首页()进入研究生招生网或直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阅有关报考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

2.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⑴ 通过我校研招网填报报名数据。

⑵ 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标准证件电子照片,大小150K以下,jpg格式)。

3.网上交费;

报名费300元。请考生到银行办理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网上交费的具体说明详见网报通知。(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报名截止日期4月20日16:00前,未完成网上缴

费的,报名无效)

4.打印《报考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确定数据无误后,本人签字,与其他报名材料一同邮寄或直接交至我校研招办。

5.报名材料接收方式和时间;

直接提交报名材料日期为:4月23日至24日8:30-11:30,13:30-17:00。

接收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日期为: 4月24日(报名材料寄到日期)。

邮寄方式:只接收EMS。(考生可通过我校研招网邮件查询系统查询是否到达)

6.查看审核结果:4月30日,通过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核结果。不符合报名条件、未按期网上缴纳报名费或报名材料不全者视为资审不合格,报名不成功,已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六、报名材料说明

以下所列材料请用A4幅面纸张打印。报名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一套复印件,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报名材料相关表格,必须到我校研招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统一的模板,并按照要求填写。报名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考生的报名材料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还。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⑴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

⑵ 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档案人事部门盖章);

⑶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⑷ 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⑸ 科研情况表;

⑹ 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⑺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⑼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⑾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应届硕士生(应届硕士生是指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研修班等类型的学生)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生证复印件;

⑼ 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授予证明书;

⑽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部门盖章)。

●以下是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⑼ 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⑾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七、现场报名时间2012年5月10日8:30-11:30,13:30-17:00。

八、现场报名程序

1.准备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2.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3.已获硕士学位考生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需要完成本学期注册手续);同等学力考生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4.领准考证;

5.领空白体检表,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集中体检。

九、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科目。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政治理论免试;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外,还须参加其他两门业务科目加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考试方法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

外语考试时,英语考试外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带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力设备。

为保证外语听力部分考试顺利进行,外语科目8:15后禁止考生入场。

2.复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

十一、考试时间

初试:2012年5月12日-14日;考试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时间为初试结束后,具体时间及安排现场报到时通知。

十二、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三、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时间,我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人事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的,一律按在职博士研究生处理。

2.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四、学业奖学金

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五、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由学校及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六、其他说明

1.考生报考的报名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录取后的赴校路费、行李托运费,均由本人自理。

2.我校博士生每年招收一次,采取春季考试、秋季入学的方式。

3.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提供往年试题,一律不指定参考书目。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⑴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⑵ 联系电话:010-65779227

⑶ 我校主页:

⑷ 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http://yz.cuc.edu.cn/Q&A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3月

上一篇:写给职场小白的一些话下一篇: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