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大师学本事?

2024-06-19

如何向大师学本事?(通用5篇)

篇1:如何向大师学本事?

来源:《经理人》时间:2009-3-4

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近九成的世界500强大企业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危机,像有上百年历史的北电网络正面临破产,曾经称霸全球的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岌岌可危,最赚钱的汽车企业丰田也开始亏损,而在全球范围,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更令人担忧,

但是,欧洲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却注意到,在那些遭遇危机的知名企业背后,有一批为它们服务、提供零部件的企业,却不受危机所累,相反发展得很好。它们就是常被誉为“隐形冠军”的企业。为什么隐形冠军企业能从容应对危机?Hermann Simon接受了《经理人》的专访―Simon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被评为继已故管理大师德鲁克之后最有影响力的欧洲管理大师。

正确认识危机

《经理人》:企业现在都受经济危机所累,你认为,应对危机的关键是什么?

Simon:首先要认清经济危机给市场带来的变化是什么。理解不同,应对的措施就不同。很多人认为,这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如果这么理解,他们就会拼命降低成本,通过降价以最快速度清仓。

但实际上,这不是一场成本危机,而是需求不足的危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消费者不敢随便花钱。这样理解的话,那就应该想尽办法把产品卖出去。这是中国企业很明显的一个弱点。

《经理人》:你认为中国企业具体弱在哪里?

Simon:中国企业看上去国际化程度很高,能把50%~70%的产品卖到国外,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在被动地等订单,等着通过阿里巴巴这样的中间商带来订单。而真正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它一定有直接的海外市场,能直面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顾客需求,并且能准确地把企业信息传递出去。

应对危机的三个建议

《经理人》: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还将持续下去,您对企业应对这场危机有些什么样的具体建议?

Simon:就像我刚才说的,把危机理解清楚很重要,然后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办法。

我给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轻易采取低价战略。因为即使你降价了,消费者也不会增加购买,并且你的竞争对手会跟进。结果会是,经济危机让销售量下降,价格再下降,那么收入就降得更多。宁可缩小规模、产量,也要保持价格相对稳定、顶住市场压力,你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特殊假期、缩短工作时间,甚至裁员等方式以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点建议是,充分利用内部员工和资源以增加服务或销售。比如,欧洲最大的家电公司media-saturn―2000万欧元的公司,之前它从未提供过额外服务,但现在增加了配送、安装等服务,这就是通过把以前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投入到服务领域而实现的,

第三点建议是,采用非价格型的折扣方式。比如把降价20%变成买五送一,这样既保持了价格稳定,也增加了销量,有利于盈利。

《经理人》:针对当前消费不足的情况,企业是不是要在营销创新上多下功夫?

Simon:这时候谈营销创新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般都需要时间,像提高营销技能、培训人员都得花时间。而我们现在的情况需要迅速的反应,像提高在营销领域的投入,还有物流、渠道等等,做那些以前做得少,或者没有做的事情。

这些行动是更重要的。就像房子着火了,你必须立刻做的是灭火,而不是建一个新房子。当然,也不是说不去创新,而是危机的解决方案主要不在于营销创新。

隐形冠军从容过冬

《经理人》: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你观察到的隐形冠军企业,它们抵抗危机的表现怎样?

Simon:繁荣时期,谁都可以挣钱,但在危机中,弱者被淘汰,强者就会更强,市场会在此时被重新分配。我认为,很多隐形冠军会在危机中盈利,并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既然是冠军公司,一定是市场份额最大或者在某些领域很优秀的公司,客户对它的依赖度是比较高的,不到迫不得已不会不买,越是困难时期,越不会轻易选择其他企业。

另外从内部看,绝大部分公司隐形冠军]]公司采取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我们看到许多出事的企业,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

全球化程度也代表了风险分散程度,大部分公司隐形冠军]]公司不过分依赖某个市场,其市场不仅包括欧美,也有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即使欧美市场衰退,它们仍会从中国的增长中盈利,不像日本企业那么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经理人》:多数隐形冠军企业都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当他们附属的行业或者企业出现问题了,它们又该怎么办呢?

Simon: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关键。隐形冠军企业有69%是做中间产品的,21%左右做消费品,剩下的做服务业。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不是做中间产品的一定会受制于下游的公司?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绝对。

比如汽车行业做刹车片、轮胎的公司,即使在平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并不是卖给汽车制造商的。像轮胎,70%是卖给修车厂等,而不是直接卖给汽车制造商;另外像刹车片行业都有相当一部分利润来自大的客户以外的服务收入。

再举个取暖器行业的例子,欧美购买新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取暖器企业将重点放在旧房子的暖气片翻新上,为提高旧房子能源使用效率服务,这就变成一个好机会。

附文:隐形冠军的特征

● 在各自行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企业发展迅速;● 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存能力;● 它们的产品往往很不起眼;● 已成为了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虽然不能将它们神话,但它们的确取得了令人赞赏的成功。

篇2:如何向大师学本事?

一 梵高

提及梵高, 不得不提到其代表作《向日葵》 (见图1) , 这幅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的画作是梵高向日葵系列之一, 也是最著名的。

画面的整体色彩是光亮而热烈的, 画家运用充满动感的笔触, 粗厚有力地表现了葵花的体态样貌, 花盘或正面或侧面, 或昂首、或低垂, 其色彩对比单纯而富有激情, 那朵朵应太阳而生的花朵, 花蕊部分被火红的颜色描绘, 似一团团炽热的火球, 热情有力;用黄色呈现的花瓣像太阳所散射的光芒一样, 明亮夺目, 背景几乎没有任何修饰, 有的是简明的绿色线条和微妙变化的黄色, 这样看似“冷清”的背景恰巧与葵花主体的张扬呈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画家在粗厚与单纯中寻求了画面最终的平衡点。学生可借鉴其大胆的笔触和独具个人特色的色彩构成形式, 那些笔触和色彩为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大生命力以外的艺术魅力, 相信也能为学生的设计色彩画面带来新的创作灵感, 使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作手法。梵高曾如此评价自己的《向日葵》:“这样的画能够改变人的眼睛, 长时间地注视它的时候, 它会自动地呈现出自身的丰富性来。你知道芥南的芍药, 科斯特的蜀菊, 那么, 我的就是向日葵。”

二 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 被称为“装饰象征主义”。这种装饰意味从他的作品《吻》 (见图2) 中被完美地呈现出来。

《吻》中男女主人翁被放置在画面的中心部位, 彼此相拥跪于绿草地上, 没有大的空间透视, 形象刻画借鉴日本浮世绘风格, 采用重彩和线描, 其图案纹样以色块、图形、装饰线条组合而成, 男士衣服以黑白灰大小不等的方块布局, “条形”“块面”蕴含着男性刚毅的性格特征, 女士衣衫则是选择彩色波点和波纹式样, 寓意女性的柔美温婉, 是形象视觉符号化、符号情感化的结果。画面以金色调为主, 除人物面貌、肢体、草地及局部纹饰外, 大体都是以金色黄色作为画面主要色彩气氛, 这种构图平面化、形象符号化、颜色装饰化的表现方式, 正是广告、电脑、动画三个专业的学生需要感知的, 工艺性极强的装饰画作对于学生后期专业方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 毕加索

毕加索, 立体画派的创始人,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 (见图3) 是其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

画面由五位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 裸女姿态各异, 或站立或蹲坐, 以几何形变异组合描绘体态各异的女性, 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画面运用名为“同时性视象”的绘画手法, 即在二维平面上展现三维空间景象, 具体表现是裸女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 而侧面的脸上则有正面的眼睛, 这种解构形体的手法, 可以帮助学生重新理解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情景、事物, 开阔自己的眼界, 突破形体的单一具象性表现, 有助于培养发散性的思维。另外, 画面背景是以纯净的蓝色作为衬托, 与人体肤色形成对比, 用色简洁概括, 装饰意味浓厚。

四 结论

向油画大师学色彩, 是一个绘画性、趣味性和创作性相结合的教学项目,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赏析,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 寻找画面中的兴趣点, 将自己对所给范例构形、构图、构色的认知进行画面反馈, 教师结合反馈画面给出意见, 学生参考意见, 完成最终画稿, 如此一来, 学生眼中的“经典”跃然纸上, 这个重新解读的过程可以见证学生的专业成长, 而这正是向油画大师学色彩项目设立的初衷。

摘要:“向油画大师学色彩”计划以大师作品为参照, 选取画面中的部分元素, 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画作, 本文以梵高、克里姆特、毕加索的代表作品为切入点, 阐述其艺术风格, 提出学习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色彩,油画大师,设计色彩教学

参考文献

[1][荷兰]梵高.梵高自传 (陶文江、施袁喜译)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孙欣.克里姆特绘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3:如何向大师学本事?

大师是一座山,无论是昆仑山、太行山,还是喜马拉雅山……在这些山面前,我们很多人都有压抑感,容易被“镇住”,故而放弃向大师学习,这是很多人成长的瓶颈。其实,这些“山”都是用来攀登的,都是助力于自己成长学习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向大师学习。

前几天公司组织一次品牌传播策划会,邀请到了品牌传播领域的大师前来参与当场点评。大师们讲得很精彩,缜密的思想诙谐的语言展现了他们作为大家的风采和能力。听完这些人讲话,我就有一个担心,员工千万别让他们“镇住”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我们经常请精英来公司传经授课,我们的员工也经常有机会跟一些优秀的人士优秀的团队见面,向他们学习。这种学习依我观察分成了两类:一类如鱼得水,学得不亦乐乎;还有一类觉得挺吃力,有的甚至反而放弃了学习。如何向大师学本事?这倒也成了一个“本事”了。

首先肯定一点的是,我们要想进步,必须向比我们能力强的人学习,交友拜师一定要跟高人高师,正所谓“无友不如己者”。如果跟个庸师,即使他的一百个本事你都学到了,这~百个本事都是教你如何平庸的。有了这种意识和意愿,下面的几种方法才对我们学习有效:

学会用“实用主义”的方法来学习,拿我所需,取我所用。我们听课,听到非常精彩的案例、有特点的论点,肯定是敬佩、服气,但接下来就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大师讲的跟自己联系起来。实用主义的方法是什么?拿我所需取我所用的,我从中吸收对自己最有用的。

比较要考虑自己的绝对高度,不要考虑与大师的相对高度。跟大师相比,可能让那些“小土豆们”感觉有些底气不足。所以跟大师学习 ,一定不要跟人家比。但还是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尺,那就是自己跟自己比,拿自己的今天比昨天,拿听课后自己的思想与听课前的想法比,要比较自己的绝对高度,而不是与大师比相对高度。自己发不发光,绝不是根据他人比自己强不强亮不亮决定的,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积极调整角度,更大程度地吸收太阳的光芒,反而会因为积蓄了更多的能量以至于电量充足,使自己亮得更持久。

要学习大师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另外,大家只看到大师的“台上功”,没看到大师的“台下功”。现在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人都向上每天都在求变,一个人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大师,怎么也得十年八年的功夫才行,其实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看看那些所谓的成功,我们更应该透过大师们现在的光环,看到他们成为大师之前所经历的苦、所过的坎坷和他们学习的精神。

篇4:大师如何学外语

钱钟书少年时在一所教会学校读书, 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为他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至于在考取清华大学时, 他的数学成绩只有15分, 而英文分数却远远高于他的同学。钱钟书日后的英文水平, 在当世也仅有区区几人能与之媲美。留学英国时, 他曾用英文在众人面前演讲, 口语标准流利, 令当地学生赞叹不已。晚年, 他被选入《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

钱钟书在治学方面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但在英语学习方面, 他并没有多少关于记忆力的传奇故事, 翻看他年轻时的英文信件, 里面甚至偶尔出现一些拼写错误。他年轻时学习英语所凭借的是自己的天资与内心动力, 而不是凭借某种严谨的治学方法。

谈到方法, 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大家都曾依赖于最基本的工具——词典。

年轻的钱钟书经常抱着一本厚重的英文词典, 按词条顺序逐个逐个地细读, 有时乐在其中, 一读就是一个月。他赴英国留学时, 也随身带着一本约翰逊博士的《英文词典》, 漫长颠簸的航行中, 他忘记远洋的风浪, 天天置身于词与词的缠绕中, 欣然自得, 自称其中况味,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词典如痴如醉的, 还有林语堂, 他曾经眷恋《简明牛津辞典》和《袖珍牛津辞典》, 称它们为“枕中秘”。当然, 并不是所有大师都对词典怀有积极的印象, 谈到查字典, 季羡林的回忆就没有那么精彩。在一篇自述英文学习历程的文章里, 季羡林提到, 中学时, 他曾产生过将整部英文词典全部背过的疯狂念头, 以为这样一来就再也不会有不认识的词了。他也确实下过工夫去背, 但持续了一段时间, 觉得很多单词实在太冷僻, 而且没有用处, 于是他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凡是在词典上查过的单词, 都用红色铅笔在词下画一横线, 表示这个单词领教过了。但是过不了多久, 他发现自己经常查到已经画过横线的单词——词的海洋将他的记忆淹没。他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几乎无效。

一心求助于词典, 并非只有国人这么做过, 被称为“英语写作的一座高峰”的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也是一个公认的“词典狂”。纳博科夫以其代表作《洛丽塔》闻名于世, 他虽然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却有着“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称, 在小说创作和文体创造方面, 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纳博科夫少年时期在前苏联度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流亡德国, 3年后迁往法国, 1940年又移居美国。纳博科夫浪迹的一生, 也是他与语言共舞的一生, 他精通斯拉夫语、罗曼语, 在德法期间又使用德语、法语研究文学并从事创作, 对各个国家的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身世的缘故, 纳博科夫最钟情的还是俄语, 虽然他最好的小说是用英文写就的。回忆自己放弃用俄语创作, 而开始艰难地英语学习时, 他说:“我不得不放弃我的自然语言——我那未经驯化的、丰富的、学无止境的俄罗斯语, 而接受二流品牌的英语。”

移民美国后, 在语言问题上, 纳博科夫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 他后来的小说《普宁》, 就用大量笔墨描绘了那些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在美国的黯淡遭遇。作为极度自负的作家的典型, 纳博科夫刚开始面对英语时显得手足无措, 只能花费大量精力来攻克这门他不怎么看得上的语言, 而他用到的秘笈, 却是地地道道的常规武器——韦氏词典。

很难细致地描述出他到底在那套词典上花了多久的工夫。出生在中国, 出国留学美国后用英文写作, 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家哈金对此的形容是:“那张有着他和他那本快翻烂了的巨大的韦氏词典的著名照片见证了他为精通英语所下的苦功。”作为一个作家, 纳博科夫不断地焊接出英语新词汇——他刚刚学习好这门新语言, 又立即对它进行创造, 从而丰富了它。

跟“先生”学习

胡适在介绍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时曾说:“我个人的意见是奉劝大家, 当衣服, 卖田地, 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比如买一本《韦氏大词典》, 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 终生享受不尽。”

有些语言大师, 甚至以文化水平不高的国外房东为先生。季羡林一生涉猎英语、德语、俄语、梵语、吐火罗语等多种语言, 他曾靠背诵词典学习英文, 而在德语、梵语、俄语的学习方面, 对他影响很大的却是几位怪异的老师。

中学时期, 季羡林曾接触过德语学习, 但由于师资的问题, 他一直没能掌握这门外语的学习方法。在他的心里, 德语还是比英文更有吸引力, 后来他获得留学德国的机会, 兴奋了很久。到了德国, 德语对他来说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教授上课时说的德语他听不懂, 德文教科书上的句子, 也看不出个具体意思。两难之中, 他利用另一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与女房东谈话。当时的德国大学没有学生宿舍, 学生们只能自己寻找民房住下。季羡林的房东是位女士, 文化水平不高, 说话又唠唠叨叨, 每晚她到季羡林屋子里收拾床铺时, 都会把一整天的经过抖一遍。季羡林平时不爱言语, 面对女房东的喋喋不休, 他却是求之不得, 于是利用这些琐碎对话, 练好了自己的口语。

季羡林与德国有缘, 后来他学习梵文, 也是跟从一位德国老师。在德国, 老师们通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赶鸭子上架”, 这种方法来源于德国19世纪一位语言学家的主张, 尽快让学生自己阅读原文, 语法由学生自己去钻, 不在课堂上讲解, 只有实在解不通时, 教授才加以辅导。在这种压力下, 季羡林往往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来预习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回忆这段经历, 他说那是“与原文硬碰硬”, 看上去残酷, 实际上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没有被硬给碰倒, 反而是更牢固地掌握了学习这门语言的方法。

后来, 季羡林又开始学习斯拉夫语, 教授的老师也是只让他看了一本简单的语法, 就立即进入阅读原文的阶段。因为斯拉夫语与俄语接近, 季羡林学过俄语, 发现了两者的共通处, 再加上此前的梵语学习经历, 很快便有了心得。

季羡林每学一门新语言, 都能虚心拜师, 对老师们的教授法, 也大多无条件接受。而老师对他来说, 也几乎只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 他学习外语, 或者单纯是为了考试, 或者是为了研究之便, 并没有因哪位先生的语言本领而主动受感召去学习, 因此, 他所有的外语学习经历都是艰苦的。

在这方面, 钱钟书的经验就显得特别而又怪异, 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英文老师, 并没有在现实中给他上过课, 而他对钱的英文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却比任何一位有血有肉的老师都要深远。

钱钟书曾在他的著作《林纾的翻译》中谈道:“我自己就是读了他 (林纾) 的翻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 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 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接触了林译, 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欧文、司各特、狄更斯的作品津津有味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文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 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

在林纾的影响下, 在报考清华大学时, 钱钟书选择了英文系, 决心要把外文原著读个够。他认为, 只有通过阅读原著才能学到地道的语言。而谈到林纾, 让人惊奇的是, 林先生并不懂英文, 他所有的翻译作品, 都是“汉译汉”。

这对奇生奇师, 一个奋力奔向原文, 一个执拗抱住汉语, 却都在与英文有关的事业上傲居高峰, 让人迷惑, 让人沉思。

磨砺学习法

陈寅恪先生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 他一生精通8种语言, 能读懂、听懂的语言多达20种,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 有一次他为学生讲解佛经里面的一个概念, 竟在黑板上列出了这个概念在其他15种语言里所代表的词。有学生曾请教陈寅恪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 他只强调了一个“诚”字。

陈寅恪的侄子陈封雄回忆说:“1919年他在哈佛大学时开始学习梵文, 他的表弟俞大维同时也选修这门课, 但是学了半年便畏难而退了, 先叔却一直继续学了二十多年, 当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时, 仍经常到东交民巷向精通梵文的德国教授钢和泰求教。我幼时见过他在书房内朗诵梵文经典拓片。”

陈寅恪的英语学习态度, 并不是孤立的, 这与他的整套治学素养有关, 一言以蔽之, 曰:精微。与纳博科夫对比起来, 他们一个是大盘吸纳, 一个是锐意吐露, 而二人共同之处, 皆在坚持, 在外语的学习中饱受了磨砺。

闻名于世的德语作家卡内蒂的外语学习经历也异常艰辛, 他一生流连于保加利亚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德语之间。幼年父母为了摆脱爷爷的强权迁居伦敦, 卡内蒂受父亲的影响开始学习英语。因他热爱父亲, 对英文并不抵触, 在不久后的法语学习中也充满快乐。8岁时, 父亲突然病逝, 母亲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弟弟搬往维也纳, 因为要就读当地小学, 他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了痛苦的德语学习。

母亲领着他到一家书店探询了英语和德语的语法后, 便拿过店员给她的一本书, 火速领着卡内蒂回家上课。母亲的教育方法令卡内蒂无法理解, 因为她不让他碰书, 而是给他念一句德语, 就让他重复一遍, 她一开始就不满于儿子的发音, 甚至有意嘲弄, 因此简单的一句话往往要重复几遍, 直到卡内蒂念准确了, 她才把那句话的英文意思告诉他, 但从不复述自己的话, 让他必须一遍就记住。

这种日复一日的学习, 令卡内蒂感到恐惧与绝望, 但他不得不服从于母亲的观点:学习上丝毫不可放松, 书籍对学习语言不利, 必须口头学习语言, 只有懂得了口语, 书才无害。

卡内蒂的祖先来自西班牙, 他生于保加利亚, 国籍是英国, 日后坚持用来进行文学创作的, 却是给他童年带去不少阴影的德语。他一生漂泊, 没有归宿感, 却称德语是他的故乡。1981年, 卡内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学习语言的痛苦经历, 后来被他写进了自传三部曲之一的《获救之舌》里。

卡内蒂在回忆里埋怨过母亲, 而两人最终得以和解, 虽然那段以母为师的日子充满苦涩。毕竟, 卡内蒂最终将德语视为自己的母语, 也是母亲赋予的。在这一点上, 他的外语学习经历类似于季羡林, 被动大于主动, 领悟来源于无奈。

胡适学习英语的经历最为曲折, 他没有一个好家庭, 也不曾遇见一个重量级的老师, 最初学习英语的阶段, 他只能自食其力。胡适14岁那年到上海读书, 被视为“乡巴佬”, 分到了最低等的一个班学习。当时的学习科目有英文一科, 但因此前没有任何外语学习经验, 常常窘迫。不久他又因古文功底较好, 一天内连升四级, 到了优生班, 因此英语学习压力更大了, 老师虽有指点, 更多的却是凭自我激励。

三年以后, 他的英文水平已算优秀, 但面临毕业, 因家中贫困, 无法继续求学。幸而他得到去中国新公学当教员的机会, 从此以后, 每天教六点钟的英文, 还要改作文卷子, 勉强支持着, 直到第二年冬天学校解散时为止。

胡适在《四十自述》里谈及这段经历时说:“以学问论, 我那时怎配教英文?但我是个肯负责任的人, 肯下苦工去预备功课, 所以这一年之中还不曾有受窘的时候。这一年的教书生活虽然很苦, 于我自己却有很大的益处。我在中国公学两年, 受姚康侯和王云五两先生的影响很大, 他们都注重文法上的分析, 所以我那时虽不大能说英国话, 却喜欢分析文法的结构, 尤其喜欢拿中国文法来做比较。现在做了英文教师, 我更不能不把字字句句的文法弄清楚。所以这一年之中, 我虽没有多读应该问学术, 却在文法方面得着很好的练习。”

我个人的意见是奉劝大家, 当衣服, 卖田地, 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比如买一本《韦氏大词典》, 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 终生享受不尽。

篇5:向大师学什么?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师?

这是个众口难调、标准各异的问题。我比较认可网络上的一种解释,即大师就是“对某一领域事物、理论理解深刻,有广大深远的见识与见解,以及应用能力;并能将这些东西用书面化、理论化的方式传授给他人、影响他人。”就当前教育行业来看,堪称大师者大中小学皆有。大师们以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为国家前途、民族未来、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而不断探索、劳心劳力。在这个时代,大师离我们并不远,在教育教学的田间地头,细心观察就可以看到大师们辛勤耕耘,一路播种的璀璨风采。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本名王栋生),就是当代教育大师中的一个。2016年4月18日,“1+1教师读书俱乐部”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吴非老师的文章《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短短时间里点击量超过两万,点赞者超过五百,还有许多老师跟帖留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有人说“总算有懂教育的文章了。基础教育的浮躁源于功利!”“教育利益化是社会的悲哀,教师学生身心俱疲,疲于应付,校园早已不是一方净土……一针见血,这就是今天的教育,表面上的高大上,实际上的假大空。学校做什么事都从政绩出发,与学生无关,学生教师成了演员道具,拍下照片,造好资料就是业绩。教育可悲啊!”

还有人说“我属于安静的老师,读自己喜欢的书,搞好自己的课堂。回头看看,越来越多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做了领导,他们却再也不愿意安安静静地读书教学,反而因为他们是领导而成了可以颐指气使的所谓专家。不管怎样,我一如既往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尽管我是个平常到新领导来了好久都不认识的傻子。”“坐在安静的校园里,静静地做安静的教育。有时,这样都是一个教育人的奢望。”“不是教师不安于教育,而是形形色色的所谓评比、检查,让许多老师疲于应付,幸福感就在那忙忙碌碌中消磨殆尽!”“童年只有一次,少年期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只有几年光阴而已。在安静的学校,学生安静地学习,他们的思想在自由飞翔。如果学校能真正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得到他们渴望的美丽人生。……这才是美好的学生时代。”更有老师大声疾呼“说得太好了,说出了我的心声,支持您!”“真实!真话!真理!真正说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静下来,是教育的期待,是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的期待。”

由此可见,吴非老师对教育、学校、教师的深远见识与见解代表了广大教师的心声,引起一线教师的共鸣,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影响。称之为大师,当之无愧。

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什么?

吴非老师近年来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的记录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从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中,可以看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底气;从他《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可以读出他关怀青年教师以及学生成长的长者风范和师者情怀;从他《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旗帜鲜明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勤于思考、不断反思的远见卓识和独立思想。

1. 学大师的魏晋风骨和独立人格:教师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要被世俗所左右。

读过吴非老师书的人,估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非老师的“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吴非老师曾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序》)吴非老师还说“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纵观当下,能够站得直并且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试压力使许多教育教学行为变了味儿,例如在应试教育的学校,承担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基本成了会考过关、高考得分的工具,而政治教师很少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忠实地推着学生朝着应试道路前行。曾听过一节思想政治课,课堂几乎看不出是高一新课教学,更不要说老师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整堂课都是围绕着书本“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做练习巩固强化知识点”,非常像高三的复习课。教师也努力想穿插些生活逻辑,想贴近学生生活,因目标导向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对考试,所以其教学最终是为考试服务而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服务。这不能完全责怪教师,而是和应试教育卷土重来给学校教师带来的压力有关。自从宣布2016年高考重返全国卷后,不少省份、不少地区、学校陷入慌乱之中,甚至连多年在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卓有成效的省份也不例外,应试的氛围较自主命题的年份大幅度提高,那些原来周末、假期不补课,考试不排名的好理念、好做法逐渐被搁置,原来一直因为应试被诟病、被揶揄为“高考工厂”的某些学校纷纷成为新参加全国高考省份教师培训的座上宾。不少教育主管部门耗巨资把教师送到高考大省的学校学习,“勤做题、死背书、抢课余、少休息”等一连串的应试“规定动作”又开始登堂入室。应考压力一层层转嫁,最终实实地落在教师和学生头上,落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吴非老师说“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语是「我认为」,——教师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认为」,学生就更不敢说,久之,也自然不会说出这个「我认为」,因而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教师没有独立的思考,沦为应试的工具固然可悲,但是更可悲的是某些教师庸俗市侩的价值观。吴非老师曾痛心疾首地说到“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悄悄地毁掉一代教师,拉大了我们与文明国家教育上的差距。(《融洽与守法》)”当下家长给教师送礼几乎成了常态,教师对待礼品的态度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手中有调整学生座位、任命学生干部、表扬批评学生等权力。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得到特殊照顾,不惜血本去给老师送礼。我国在教师收礼方面尚缺乏相关法律约束,教师只能靠自己的道德情操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有些不良教师就是通过明示、暗示,或者收受家长礼物,或者托家长办各种私事,同时以给送礼家孩子各种照顾来交换,不仅造成教育不公平,给其他学生心理带来阴影,同时也助长送礼孩子的嚣张跋扈,让教育后患无穷。据报载国外对教师收礼的规定非常细致:“比如韩国对收受学生家长红包的老师,按照数额大小进行从行政警告到开除的严厉处罚;美国规定每名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超过5美元的话老师得退回给学生,否则学校要是知道了,就会开除老师;新加坡则要求老师一旦收到价值超过5新币的礼物,就要上交政府;而澳大利亚明确规定老师收贵重礼物属于受贿。”对此吴非老师提醒广大教师“不要轻易接受家长的馈赠。我们不该怀疑这种馈赠出自于家长的善意,但是这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最好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对双方、对学生都有好处。”(《诫徒》)还说“教师不宜与家长过多接触,关系过于密切对教学工作没好处。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要能在教学上、品格教育上与学生沟通就行了,除此之外,不宜和家长往来。(《理智地保持距离》)”

2. 学大师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教师要用善良点燃学生仁爱的心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爱自己同时爱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因为留守儿童等其他问题,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殴打同学的冷酷残忍,拍摄视频并发到网络的无知和猖獗令人发指。究其原因,和缺乏关爱、缺乏教育有关。吴非老师在《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一文中写到“有没有善良的心,有没有同情与悲悯的情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教学生学会同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吴非老师呼吁“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在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眼中,学生首先是人,是需要关怀的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受应试教育挟裹,德育工作在学校的地位众所周知。很多年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停留在简单灌输、生搬硬套的应付上。从德育的主渠道来看,班主任认真些的国庆节前会召开个“伟大的祖国”主题班会,班会上例举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唱几首爱国歌曲;敷衍的就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几句爱国口号应付学校有关部门的检查。正如吴非老师所说“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永不凋谢的玫瑰》)”这样的教育如何让爱国主义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做到“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究其原因,和教师对自身“传道授业解惑”职业认知的窄化是分不开的,教育方法的应用也与教师对教育规律淡漠有关。

从吴非老师的书中处处体现着他涓涓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心。他不仅在《不跪着教书》一书中谆谆告诫学生“祖国是什么?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祖国的歌》)”同时大声疾呼“在爱国问题上,不要热衷于空谈,让我们时刻检讨自我感情的真实吧!(《祖国的歌》)”“培养真正的爱国情感,要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步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而不是从空喊开始!”(《祖国的歌》)

前一段南海仲裁案结果传来后,有人煽动抵制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商品事件,还有一些人在肯德基门口拉起所谓“爱国”的条幅,全国“有11个县市发生抵制肯德基事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这正是上好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的最佳契机,学生们从日益便捷的互联网中得来信息,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甄别、如何筛选、如何吸收,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和如何爱国。可以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盲目的爱国热情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表达不仅扰乱社会秩序,同时有损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强化学生的认知:爱国需要理性,要尊重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利。无论多么正义的爱国行为,都得纳入法律框架之下,不能以爱国之名,侵扰、损害他人之权益。

3. 学大师的教育思考和教学主张:好的课堂教学要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吴非老师认为“目前的教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实践,学生能把应试需要的数理化知识定律和文史知识背到滚瓜烂熟,只要有可能考到,什么样的冷门内容都能强记,但他们未必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现今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可是绝大多数中学生从没到过一家工厂,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线。在商品社会,他们不会解释亲眼见到的商业模式,对身边的社会经济现象也一无所知。同样,他们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

今年8月到西安,在西安古城墙上有几位骑山地车的外国朋友向我询问事情,我一句都听不懂。很想帮个忙来表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可惜我想表现友好的能力都没有。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听得出是英语,我想到了团队里有位硕士研究生,马上用手势示意她(他)们等下,大声喊着队友的名字,队友冲了过来,听了下也是一句不懂,好在旁边有位路过的朋友解了围。想想我们的英语学习都超过十年,但是不会说、不会听,甚至不会阅读,只会考试拿分数,这样的语言学习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失败。于此推想,现在最时尚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多少能落到实处?最终是不是又落在应试上?2002年来西安,就听说在兵马俑展馆前买茶叶蛋的老太太至少都会说英语、日语、韩语三国语言,因为要和老外讨价还价。看来“生活即教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吴非老师所说“脱离实践,脱离生活,学习将是枯燥的,不可能有趣味。”吴非老师在他《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提到他去听他们学校的一位政治教师上课,那位老师“总能把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说得有趣。他历数学校附近这条街上的各种店铺,解说各家的经营模式,学生很惊讶,因为他们每天从这条街走过,却没想到这一家家店铺就是活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一次下乡送教活动中,被送教学校的教学设施已经相当先进,但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设施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依然只是将电子白板当普通的多媒体用,整堂课都是用内容满满的ppt课件不停地灌输,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教师思维的局限中,课堂沉闷无趣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多数心不在焉,听课老师也觉得时间漫长难熬。在事后教学反思时,原授课教师解释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的原因时,主要在责怪学生素质低、没预习、不认真……这个“拿着先进武器却瞄不准敌人”的场面在很长一段时间时时敲击着我,刺痛着我。而去送教的教师虽然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电子白板,但因为其从学生实际出发,虽然第一次接触学生,但尽可能课前了解学情,课堂上相信学生,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那堂课,学生的智慧不断被教师激发,学得兴奋,听课教师觉得赏心悦目,授课教师自己也教得舒坦愉悦。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却因为教师理念不同而呈现出活泼和沉闷两种完全不同的课堂。我非常认同那句话“再好的技术都离不开用心为孩子的初衷,教育水准不是写在工具上的虚荣,而是写在人心深处的满足。

大师带给我们的精彩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有跨年代和地域的能力,凡是教师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些东西。特别赞同吴非老师评价一位教师工作的标准,录在此作为文章结尾和所有认同吴非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同仁共鸣,即“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上一篇:高中毕业生教师评语及自我鉴定下一篇:朋友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红包配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