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音乐做游戏

2024-06-18

我和音乐做游戏(精选15篇)

篇1:我和音乐做游戏

我和音乐做游戏-------奥尔夫音乐游戏实操

心得

教师:周业娟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起的,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没有任何心理负荷。它运用生活中的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创造性,它注重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健全人格。本文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适合幼儿心理和个性的形成。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是指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它是适合于儿童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它让幼儿体会到探索、创造、自我表达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它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从出生就具有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性的需要、特征、独特的权利、个人发展、自我实现、个体在世界上的唯一性等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奥尔夫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它运用生活中的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创造性,它注重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人的素质达到全民教育的效果。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节奏变化练习有利于幼儿求异个性的培养

二、节奏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它包括节拍和速度而节奏变化是指节拍和速度的变化。在节奏变化学习过程中,对节奏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幼儿个性的影响。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要求。极大的满足幼儿求趣求异心理,满足幼儿好奇的欲望。一听说节奏接龙,小朋友个个摩拳擦掌,个个都出奇出新,想和别人不一样。如:

第一个幼儿拍: ×

× | ×

×||、第二个幼儿拍出与第一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

—||、第三个幼儿拍出与第二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

××||、第四个幼儿拍出与第三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

×||、第五个幼儿拍出与第四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一直往下接下去,幼儿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从而达到节奏变化练习。

三、音乐创作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个性意识的培养 所谓自主个性意识,指实践主体自己自觉自愿自发地主动地去实施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它是实施某种活动中实践主体的内驱力。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一旦形成自主个性意识,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将会在这个个性意识主导下,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成功。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倡导“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的同时,特别强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乐学习环境。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同时提供一些简单的以节奏性的体验来感觉运动的拍手游戏,提供不同的乐器,提供一些生活中最熟悉的杯子、餐具、罐盖等作为儿童创造乐器的自然材料,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帮助幼儿自由的表达自我感受,自我认识等,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幼儿的主体潜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促使幼儿自主表现,敢想、敢说、敢动、敢创造,能在积极投入的最初做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自我创作中进入并体验音乐,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并显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大班音乐活动中,我们分别以《卡门序曲》,童话音乐《龟兔赛跑》及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等进行尝试,小朋友的兴趣特别是在《卡门序曲》的音乐,小朋友由欢呼的动作和斗牛士出场以及斗牛士斗牛的动作表演;在《哆来咪》的歌曲演绎中,小朋友融入了不同国家的民族游戏和数字游戏进行创造性地演绎等。促使幼儿性格、心理受到变化,并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会在比较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在探索过程中,迫切地要求表现自己。如在《彩带舞》中,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发给每位孩子一件礼物(绸带),让孩子通过触觉来猜是什么,然后逐个请每个孩子用动作表现绸带的用途和可以怎样舞动,要求每个人都不同。接下来放一首非常舒缓轻柔的慢板音乐,请孩子用绸带来表现音乐,然后是两个人合作用绸带来表现,最后发展到集体的创作,成为一个很丰满的作品。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即兴的创作,通过一种简单的道具“绸带”,让孩子自由组合自由创作。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在音乐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相应的动作。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随音乐起舞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舞蹈的创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呈现出精彩的音乐舞蹈。而且,学生在合作中有时会有惊人的表现,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出新的舞蹈动作,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开展音乐舞蹈《小雨和花》的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再引导学生多人合作组成一朵美丽的大花,或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不同造型的花。接着,教师让学生玩“粘胶水”(即头与头相连、屁股与屁股相连)的游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立刻行动起来,刚开始是两个学生“粘”在一起,后来是几个学生“粘”在一起。最后,学生在音乐律动中组成一朵更大的花。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趣味性的语言,领会教师的意思,积极进行合作,懂得在合作中如何去表达自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并在合作中学会创新与变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关键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因此,教师可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即兴性原则组织游戏教学,通过即性表演体现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理念。即兴表演和创作是学生体会音乐创作快乐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即兴表演和创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学大鼓和小鼓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大鼓和小鼓发出的声音,通过划分男生组和女生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听鼓声表演的音乐活动。也就是说,男生听到大鼓的声音就跺跺脚,女生听到小鼓的声音就拍拍肩。接着,教师播放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女生听到小鼓的声音就会去拍旁边小伙伴的肩膀,对方也会做出回应,而男生听到大鼓的声音时会去敲打他们面前的大鼓,发出“咚咚”的声音。这样在歌曲的引导下,学生都用新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并在集体的配合表演中演奏出具有创新性的乐曲。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总而言之,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既可以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又能营造愉快、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篇2:我和音乐做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

设计意图:

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因此,我们在班级中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设立音乐区角,让他们与音乐做朋友。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时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投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角上做背景,并制作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和打击乐器(彩带、头饰、花环、手铃、响板、圆舞板等)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动中无意发现小朋友会边听着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来伴奏,虽然节奏有些凌乱,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缺乏合作与互动。于是,我设计了《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通过活动,来让孩子加深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节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2、初步学习应用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节奏活动中合作能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一张(小熊的脚印、荷花、小白兔、青蛙)

2、乐器若干:双响棒子5个、圆舞板5个、响铃5个、铃鼓5个、玩具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

1、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玩具熊)

2、师:对了,这只小熊要去小溪边散步。走,走,走,看见一朵荷花开,又走,走,走,又看见一朵荷花开,小熊和荷花在小溪边玩的很开心,这时候来了两只大青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远处又跳跳,跳跳地来了一只小白兔。

3、师:你听到这故事里面讲到了谁??(幼儿幼儿举手发言)

4、师:我把这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谱)

5、提问:(1)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啊?

(2)小熊是怎么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

(3)小熊看见什么花开了?(荷花开了,做荷花开的动作)

(4)青蛙是怎么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

(5)小白兔是怎么来的?(跳跳,跳跳)

6、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

二、熟悉节奏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讲将这个故事啊?(看图谱讲故事,用拍手来表示)

师:刚才我们是用拍手的方法讲故事,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讲讲好不好?

师:先来说说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用手来怎么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师:那荷花用手又是怎么表示呢?(用手来表示荷花)

师:小白兔走路怎么走的呢?(用手来做小兔跳)

师:青蛙怎么叫的呢?(用手来表示)注:大青蛙声音响,小青蛙声音轻

(3)看着图谱边念边用手来表示

2、分角色徒手练习

(1)分段练习1、请小朋友练习小熊和小花;2、请小朋友练习小白兔和青蛙;3、合作表演

(2)跟音乐徒手练习,三、乐器演奏。

1、师:我小朋友学得真棒,乐器宝宝呀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介绍乐器及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讨论各种乐器应该放在哪个地方比较适合?请幼儿自由发言)

2、第一次演奏(乐器和音乐的配合)

师:你们想不想和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啊?

师:好,那我来当指挥,我们用乐器宝宝来讲故事(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

3、完整地演奏一次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再来一次,注意听着音乐一起来!

四、结束活动

师:好玩吗??我先把乐器宝宝送回家,下次再请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

教学反思: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传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是从教学目的出发,学会一定数量的打击乐作品,教学方法的单纯的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动作,而忽视教学过程,忽视幼儿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合作、创新能力呢?我在这节课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要求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听众和观众,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细心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表情、感觉等,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各种机能均能得到发展。在这节课中我借助讲故事的方法,用拟人的口吻配合音乐一起讲故事,让孩子们都感觉到这首音乐中藏着这么好听的故事。同时,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如:有的小朋友说小熊走路用跺跺小脚,有的幼儿说大家玩的很开心就用拍拍小手,有的幼儿说拍腿,有的说拍肩等等。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幼儿用声音,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

2、在乐器合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行为及心理,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有许多可利用的点进行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动的培养。打击乐活动就是一跟好的途径。

如:在这节课中,我拿出乐器让小朋友看并介绍是什么乐器,并请他们自己来敲打。然后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不好听,太乱了等等。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演奏这首乐曲呢?老师引导幼儿试验不同乐器,感觉高低音及不同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后引导幼儿分别用手鼓、小铃等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乐器节奏,让他们讨论什么乐器用于什么部位比较合适。让他们自己请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幼儿看着老师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乐,这需要幼儿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篇3:我和中文做朋友

那时我想:中文非常难学, 我能学会吗?可是每当我嘟嘟囔囔地发牢骚时, 妈妈都会告诉我:“你只有喜欢中文, 学好中文, 中文才会和你交朋友。”这是真的吗?

我在中文学校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起来, 慢慢地学会了很多字、词、句子。我现在已经能读很长的文章了, 中文真的开始和我做朋友了。我们一起组词、造句和填空。它还告诉我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成语, 还有优美的诗词呢!

因为我和中文做了好朋友, 我常常把自己会背的诗词和会唱的中文歌曲, 打电话表演给在中国的爷爷、姥爷和姥姥听, 他们总是夸我很棒, 我高兴极了。

因为我和中文做了好朋友, 每当春节时, 我和家人一定要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看小沈阳幽默、诙谐的表演, 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他吗?

因为我和中文做了好朋友, 每次放假回中国后, 我都能交到很多的好朋友, 和他们一起学习, 一起做游戏, 开心极了。我还知道了中国是我的家, 我的家非常大, 家里的朋友有很多很多。

我喜欢学中文, 中文是我永远的好朋友。

篇4:我和纸芯筒做游戏

一、转变观念,营造轻松的氛围。

教师在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尽力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环境,以消除幼儿的顾虑和压力,帮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游戏。

瞧!区域时间一到,王皓翔小朋友就飞奔进纸芯筒游戏区,拿起纸芯筒当器械玩。只见他拿了一根长长的纸芯筒当棍棒踩在脚底,然后用两只手抓住两边,躺在地板上想让脚和纸芯筒一起翘起来,可是,左右摇摇晃晃不穩。这时,站在一旁的陈启林小朋友觉得很有趣,也跟着玩起来,皓翔说:“哎呀!我怎么歪来歪去的?啊?我要倒了!”启林:“我不会呀,看我趟的稳稳的。”皓翔:“哈哈,我用一只手扶在墙上,就不会倒了。”启林说:“啊……我也要倒了!”皓翔:“很难呀,脚要用力,手也要用力抓紧。”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探索着游戏、解决着问题。过了一会儿,启林小朋友两只脚站在纸芯筒的上面,把纸筒心当成轮子,想让自己滚动起来。皓翔看见了也跟着玩起来,就连平时不怎么爱玩这个区域的钰淇也被吸引了过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断调整,玩的不亦乐乎,你一句:“哦,我站稳啦!”他一句:“快看我,我不会摔倒!”“哈哈,我还可以滚动起来,耶!” 就是这样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激发着孩子的游戏欲望、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

二、丰富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轻松的游戏氛围的创设同时离不开材料上的自主。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材料的权利更有利于孩子们自主的创造游戏,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激发孩子游戏的潜力。

纸芯筒游戏区的材料除提供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的纸筒芯主材外,还提供了许多辅助的材料和工具,如:颜料、各种球状物、各种笔、剪刀、纸、线、魔术贴、各种粘贴工具等等。并告诉孩子们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你觉得需要什么辅助材料可以自己去找相应的材料,材料超市里还有各种辅助材料,小朋友们自主选择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快乐自主的游戏,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只要我们给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就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自主探索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让自主游戏之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绽放!

三、学会等待,发现游戏价值。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快乐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滑松琰和朱黎熙两个小朋友一起又玩起了滚珠的游戏。朱黎熙小朋友拿了一个圆形的红色珠子放在纸芯筒连接的轨道上让珠子从左边开始滚下去。可是当珠子滚到中间时被卡住了,出不来,这时,他用手试图把珠子抠出来,可是没有成功。站在一旁的滑松琰看见了随手把他手中蓝色珠子重新放入轨道,我猜他想把朱黎熙的红色珠子“撞”出来,结果珠子连同这截纸芯筒轨道一起飞落下来,这时朱黎熙小朋友悻悻地地离开了。“咦?平时爱动脑筋、遇到困难喜欢想办法解决的他就这样不玩了吗?去玩别的了?”原来,他是去材料超市找不一样的珠子想再来试一试。这时,滑松琰继续着他的滚珠子游戏,我以为他会把断掉的一节轨道补上并接好,结果完全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他并没有接好断掉的轨道,而是调整好左右两边轨道连接口的斜度,然后把珠子一放,没想到珠子从轨道的切割口滚落到地板上。他似乎明白珠子会掉原因,只见他用大拇指把两节轨道向上一掰,切割口朝上,珠子顺利通过后并飞滚过断掉的那节轨道直到终点。“哦,耶!”他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发现珠子竟然能从断掉的轨道上飞滚过去。这时,他欣喜若狂,玩了一遍又一遍,虽偶有失败,但收获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没有做任何干预,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观察者,我所做的就是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和游戏语言,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了孩子,在游戏的最后我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他们思考。《指南》提出,孩子学习的方式是在游戏中直接体验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这整个游戏的过程正是《指南》精神的体现,也是如今的倡导:“管住你的嘴!管住你的手!睁开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的践行。

四、适时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无目标努力,如黑暗中远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的介入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明确介入的目标,领悟教师介入游戏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介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介入的作用表现在哪里?介入的意义何在?区域活动的本质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所以教师的介入首先应是激发幼儿主动游戏的愿望,让幼儿感兴趣,吸引幼儿进来。再者,我们要根据《指南》的目标有的放矢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如:我在美工区中投放了许多大小、长短不一的纸芯筒,鼓励幼儿制作各种作品。幼儿刚开始随意摆弄着纸芯筒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纸芯筒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纸芯筒组合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鼓、小汽车、火箭、花、树、人、话筒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发现低结构材料中自主游戏的魅力所在,营造轻松的氛围;丰富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学会等待,发现游戏价值;适时介入,推动游戏发展。以此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化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篇5:我和树叶做游戏

设计意图:

秋天到了,大树上的树叶一片片的落了下来,小朋友们在活动时都喜欢拿这些树叶来玩,对此,我生成了这次的活动:我和树叶做游戏。通过对叶子的观察,让幼儿去发现叶子千姿百态的外型,并以表演的方式体验叶子随风飞舞的动感,借以多种手段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想象、大胆表现的能力;并且通过观察探索这个身边随处可见的小景物,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幼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活动目地:

1、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3、能大胆进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户外有落叶木场地;彩笔、胶水或双面胶、白板纸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音乐录音带;录音机;幼儿画册。活动过程:

一、捡落叶,拾落叶。

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白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纸条或线上,挂在脖子上。

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进行时,幼儿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教师也可参与此游戏,并与全体幼儿一起检查游戏的结果,找到相同叶子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

2、通过游戏使小朋友们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1)、形态各异(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2)、颜色不同(包括枫叶、绿叶、落叶)(3)、树叶的组成(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

三、创设情境,随音乐的旋律,表现叶子的飞舞:

1、教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落叶。

2、欣赏音乐《水族馆》,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幼儿自由表现。

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师可用语言情境随机启发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的飘落,急速的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的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

四、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拼画

1、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请幼儿打开画册,看看画册里由树叶拼贴的叶子画,我们可以根据叶子的不同形态及不同的颜色把他们拼贴在一起组成漂亮的叶子画,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2、幼儿动手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根据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来进行拼贴,幼儿之间可以合作进行。

3、展示幼儿作品,对有想像力的幼儿给予表扬。活动延伸:

叶子的用处(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还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通过孩子们喜欢玩树叶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第一个环节,我充分利用自然场地,让孩子们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叶。孩子们从课堂中来到大自然,与自然融于一体,更容易引起幼儿兴趣。部分孩子其实在与同伴交流时就已经发现了叶子的很多常识,如:孩子们发现叶子里有骨头,其实也就是叶胫。

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拾的同时就发现了很多树叶的秘密,这时候老师则是作一个倾听者,一个引导者。在这个个环节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超出了老师的预想。如:苏博研小朋友,她拿着一大把叶子的叶柄,叶子散开得很像一朵花,她还将这地花作礼物送给我做礼物,气氛非常活跃。

第三个环节,幼儿能积极的随音乐来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恰好,这天有一点点的风,树上的树叶随风飘落,幼儿能跟好的随音乐来模仿飘落的树叶。

第四个环节,我班是第一次制作叶子画,孩子们都觉得稀奇有趣,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捡回的叶子跃跃欲试,使得整个活动又进入了另一个别开生面的高潮。

整个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对这整个活动有新鲜感,我之前并没有做任何铺垫,再加上这次活动的场地太广,导致场面有点乱,不过幸好到第三个环节时孩子们都已经能够安静地作画。

最后,说说我优点和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法吧。我认为,这次活动,我的选材比较新颖,设计较大胆,能利用园内场地,从教室教学转而到大自然中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一个新突破。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课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孩子们做学习的主人,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但在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活动准备仓促,不够充分。其次、场地中由于怕孩子乱,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时间较短,这时可以让孩子们坐下来慢慢仔细观察更好,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能够集中。最后、不注重知识经验的准备,使得孩子作画时虽然非常有兴趣但作业情况只有一部分较好。有部分作品不理想。

篇6:我和风儿做游戏教案

1、通过探索操作活动,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初步感受风产生的原因,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玩具电扇、风叶小狗和汽车、纸飞机;扇子、图书、报纸、帽子、盒子、盘子;各类弹性瓶、塑料玩偶;喷雾器、打气筒;充气玩具、气球等。

2、环境创设:有风便会动的柳枝、彩旗、彩链、风车、乒乓球、花等。

3、记录纸和笔:反映风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最近我们开展了“预防甲流”的活动,都认为勤开窗、勤通风是预防疾病的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自己动脑筋也来变风好吗?

师:老师准备了各种东西,你可以选择一样来变风,等一会儿把你用什么东西、怎么变出风的介绍给大家听。

二.探索操作:变风游戏(探索变风的方法和风产生的原因)

师:小朋友,你们变出风来了吗?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幼:我用扇子扇一扇,就变出风了。/我打开电风扇的开关就变出风来了。/我用力捏空的洗洁精瓶子也会变出风。

师:(教师边总结变风的方法,边出示记录图)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办法。原来――图书、垫板、扇子、手工纸等用手来回扇就会有风;而各种塑料瓶、塑料玩偶和橡皮球等用手连续捏也会有风;针筒、喷雾器等上上下下来回推动拉杆也会有风;有风叶的电扇、电动汽车、飞机等一按开关风叶转动起来就有风……

师:为什么一扇、一捏、一推一拉、一挤、风叶一转动就会有风呢?

幼:小气球里边都是空气,一挤里边空气跑出来了就有风了。/扇子一扇空气也会跑起来,这样就有风了。

师:对了,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当我们一扇、一捏、一推一拉、一挤压、一开开关风叶转动时,空气就流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

三.再探索操作:送风游戏(运用各种感官及参照物感受风)

师:下面我们分组协作来玩送风游戏。你可以把风送给自己或好朋友,也可以送给你喜欢的东西。请一个记录员记下你把风送到了哪里,送风时发现了什么小秘密,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幼:我们把风送给了彩带,彩带飘起来了。/我们用小气球把风送给好朋友时,听到了风的声音。/我们把风送到了好朋友的脸上,好朋友感到很凉快。

师:原来,许多东西有风就会动起来,因此我们能用眼睛找到风。有风的时候,也会听到声音,因此,用耳朵也能找到风。风吹到身上感到很凉快,用我们身体的皮肤也能找到风。

四.讨论:喜欢风吗?为什么?(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自己动脑筋变出了风,平时你发现哪里有风?

幼:操场上有风。/教室里有风。/公园里、家里都会有风。

师:原来风就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那你喜欢风吗?为什么?

幼:我喜欢风,天热的时候吹在身上很凉快。/我不喜欢风,天冷的时候,吹在身上很冷的,着凉了会感冒生病的。/我喜欢风,工人叔叔用风来发电。/我不喜欢风,因为台风、龙卷风会把树吹倒,房子吹垮,人吹走。

师:原来风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好处,但有时却很危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台风和龙卷风。

五.结束游戏:与泡泡和风儿共游戏(升华与风儿游戏的快乐情感)

篇7:我和篮球做游戏(中班)

活动目标:1、幼儿能用绘画手段来表示自己和篮球做游戏的情景。

2、体验与小篮球一起做游戏的乐趣。

准备:绘画纸、蜡笔、水彩笔、幼儿和篮球做游戏的图片若干

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1、师:你们看了这些图片后,发现图片上由谁?在干什么?你们先互相讨论一下,再告诉大家。

2、幼儿讨论后回答。

幼:图片上由许多小朋友,他们在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等

3、教师小结:你们说的真好,图片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和小篮球做游戏,有的在拍皮球,有的在滚皮球,有的在抛皮球…………他们玩得真开心。

二、幼儿操作

1、师:那你们想不想把你和小篮球做游戏时的图片用笔画下来?(想)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的作品。

篇8:我和孩子玩“说话”游戏

【游戏一】“接力棒”

航航3岁半时,我每天要领他去幼儿园玩耍。这段大概有10分钟的路上,被我当成了最好的课堂——和他玩词语接龙。

我说“小树”,他说“树叶”;我说“叶子”,他说“子(紫)色”;我说“色彩”,他说“彩色”。当我再说“色彩”时,他立即像公正的裁判员,说:“妈妈你输了!你说过不能倒回去说的!”于是不算数,纠正过来:好吃——吃葱——葱(聪)明——明白——白痴——痴(吃)饭——饭盆——盆饭。

该我纠正了:“哪有叫盆饭的。”

“就有,是我发明的!现在有的话不就是人发明的吗?”嘿,这小子,快输了时就耍赖,还有充分的理由呢!

此外,利用这个路上的机会,我还和孩子玩组词、扩词、简单造句训练。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路上,我还和他玩其它有关词的游戏。比如,用“吃”组词;用“明天”造句,用“乱七八糟”造句等等。由于词句都是来自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所以孩子很愿意配合,也不觉得疲惫,乐在其中。

【游戏二】倒着“走”

一天,我见儿子倒着走路,一时来了灵感,对儿子说:“咦,我们平常都朝前走,而你朝后走,倒着走,很有意思吧?”儿子笑嘻嘻地点头。

我于是说:“我们把词语倒过来说,也像走路一样倒着走,看我们能不能倒过来说?”“这有什么难的!你说,我来倒着走!”儿子把头一昂。游戏开始了——

我说“天上”,儿子说“上天”;我说“黑乎乎”,儿子说“乎黑乎”。

哈哈!我大笑。这下航航尴尬了,放慢速度纠正:“乎——乎——黑!”

我继续说“今天上班”,儿子忙说“班上今天”,我又大笑。

看儿子总出错,我教他一招:用手指头代表一个汉字,像数数一样,每念一个字,就出一个手指头,之后,眼睛看着手指,或用另一只手点代表了汉字的手指头,倒过来念,绝对不会念错。

于是儿子照办。这下,出错率低了。轮到他出题了。他还鬼精,尽找好笑的词说。他说“没毛病”,我说“病毛没”;他说“猴子屁股”,我说“股屁子猴”。听到这些怪异的词,两人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游戏三】接绳子

儿子看完故事书,对“五颜六色”这一新词颇感新鲜,合上书,不停地念叨着。

我灵机一动,说:“你这么喜欢它,我也有我喜欢的词。”我于是用手指点到一个从故事书中随意挑的词“手忙脚乱”,说:“把你喜欢的词和我喜欢的词连成一段话,好不好?”儿子的一声“好”,真让我开心。

儿子开始造句了:“方方穿着衣服,五颜六色的,拿起扫帚,手忙脚乱地扫地。”

“很好,不过,句子停顿多,就像绳子一截一截的,能不能再把它们尽量接起来呢?”

在我的解释下,儿子总算明白我了的意思,想了想,说:“方方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手忙脚乱地拿起扫帚扫地。”

“对了,这样听起来舒服多了,再来一个。”我鼓励他。

接着他又说:“小猫家的灯五颜六色的,它们手忙脚乱地摇晃。”

“灯摇晃?为什么摇晃?”我惊讶于他的想像力和拟人的修辞。

“怎么啦,妈妈,不是吗?外面要刮大风啦,下大雨啦,灯快要被吹灭啦,它们一着急,就手忙脚乱啦!”

“噢!妙呀!还有吗?我最喜欢听了!”

我又从故事书中抓来一词“气呼呼”,要求他用这三个词组成句子。

他挠了挠头,最后说:“天黑了,五颜六色的灯亮起来了,人们在灯下手忙脚乱地打蚊子,蚊子气呼呼地跑了!”

我用力拍手,在他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篇9:我和影子做游戏作文

一天上午,天气晴朗,我们做完操准备自由活动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大鸟从天上飞过,我忽然想起了好玩的影子游戏。

我把两只手靠在一起当鸟的翅膀,再把两个大拇指勾起来当鸟的头,哈!地上立刻出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就在我得意的.时候,一条“蛇”慢慢爬过来,不好,我的小鸟要被吃掉了。我扭头一看,原来是站在我身后的张飞洋做的。

真是太好了,又多了个玩伴。于是我又把手指一勾一绕,做了一只大大的螳螂,用“钳子”去夹蛇。张飞洋哈哈一笑,也来劲了,立刻做了一只老虎,硬与我对抗。我想了想:比老虎强大的不就是狮子吗?可是我怎么做呢?就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张书洋又变出了一只小狗,我立刻变成了一只老虎与它对抗。哈哈!这下你输了吧!

玩着玩着,有些无聊了,张书洋提议:“我们来玩踩影子吧?”我欣然同意,我还没回过神来,张书洋已跳过来把我的影子踩了一脚,我大叫:“你敢偷袭?”“那又怎样?”我趁他说话当儿,纵身一跃,把他的“屁股”踩了一脚。我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趣,就在这时,“当当当”上课铃响了……

篇10:我和瓶宝宝做游戏教案

活动课题:我和瓶宝宝做游戏 活动班级:中一班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目标

1在与瓶宝宝玩各种游戏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与物的一一对应的能力和颜色匹配的能力

2听辨声音的大小表现歌曲的轻响,并正确控制对瓶子用力的大小

3乐于参与操作 游戏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活动准备

各种透明的瓶子 豆子 音乐《大猫小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让幼儿观察饮料瓶,说说对饮料瓶的认识及了解。

师:“这些瓶子上面都印有什么?它是盛什么的?”(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饮料瓶,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饮料被大家喝完了,这些空瓶子有什么用?”(可以卖钱)(我妈妈用饮料瓶做了一个花瓶)“这些瓶子今天来到我们活动室,想和咱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高兴)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让幼儿利用平时不用的这些瓶子做游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二)通过喂豆豆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数与物的意义对应的能力。

1老师瓶宝宝有几颗纽扣,让幼儿观察。2有没有纽扣比老师瓶宝宝纽扣多的瓶宝宝? 3原来今天的瓶宝宝身上纽扣最多的有五颗。4开始喂豆豆的游戏

(三)给瓶宝宝戴帽子,巩固幼儿对一些基本颜色的认识并学会匹配。

(四)听辨声音的大小表现歌曲轻响,并正确控制对瓶子用力的大小。

篇11:主题教案:我和空气做游戏

主题名称:我和空气做游戏

英语区: 第一阶段:认识新的颜色

活动目标:

2、初步学习游戏的玩法,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五个小动物的指偶、吹气球的墙饰布置(见照片)玩法:先让幼儿复习墙壁上气球颜色的名称、指偶动物的名称和骰子上数字的名称;然后请幼儿自己商量玩游戏的顺序;最后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小动物根据自己投的骰子上的数字进行游戏。

第二阶段:认识跟空气有关的玩具的名称

活动目标:

2、巩固复习游戏的玩法,更有意识地遵守游戏规则。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相关单词的图片粘贴在墙饰上的气球上。

篇12:我和月亮做朋友

摘月亮

仲夏夜,静悄悄,

一弯月牙挂树梢。

小花猫,尾巴摇,

飞身上树爬得高,

想到树上摘月亮,

伸出手来够不着,

愁白了头啊累弯了腰,

月亮在云中轻轻笑。

赏析: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把月亮摘下来一起游戏的想法呢?你看,不光是我们,小花猫也是这样想的。诗歌开头写了一弯月牙,接着小花猫出现了,画面由静到动,动静结合。在诗歌中“愁白了头”、“累弯了腰”,形象地写出了小花猫摘月亮过程中的辛苦和无奈。

品品这本书:

《爸爸,我要月亮》

[美]艾瑞·卡尔文/图林良/译明天出版社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不论把胳膊伸得多长,都抓不到月亮,便拜托爸爸把月亮摘下来。于是爸爸找来一架好长好长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他努力地向上爬呀爬,但是月亮太大摘不下来。月亮告诉小茉莉爸爸,它每天都在变小,等合适了再带回家。爸爸只好等到月亮变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带回家给小茉莉玩。小茉莉拿着月亮跳起舞蹈,搂着月亮扔向空中。可是月亮越来越小,有一天就整个儿不见了。然而几天后又出现了一小片月亮,后来变得越来越大,最后一轮圆月挂在空中。

悟悟这份情: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梦想的图画书。当爸爸听到小茉莉想要月亮的时候,竟然二话没说就架着梯子不停地往上爬、往上爬,一直爬到了月亮上。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和文中的爸爸很像?只要是子女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达成。即使梦想遥不可及,也要付出自己的所有。再回头看看爸爸为什么能把月亮带到小茉莉的身边?是因为他对梦想的勇于追求,在通往月亮的梯子上不知道跨过了多少级,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因为他相信一定能把月亮带回去。

学学这种方法:

寓科学常识于童话之中

我们一定读过很多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都让我们百读不厌。不过同样是童话,有的作者还喜欢在书里掺入一些科学知识、道理与寓意。这本书的作者艾瑞·卡尔,他自写自画的图画书,通常会有一点知识性,但又富有趣味,比如他还有一本图画书《好饿的毛毛虫》,里面讲了一条毛毛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后,每天吃东西,一连吃了七天。最后成了美丽的蝴蝶。他把羽化成蝶的演变过程放在了故事的叙述中,精彩有趣。同样在这本书里,作者又把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放在了爸爸摘月亮的过程中,放在了小莱莉和月亮的游戏过程中。这种把科学常识放在童话之中的表现方式能让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有趣的情节,让大家喜闻乐见。

同时,这本图画书的设计带有很强的游戏意味,书的整体感觉更像玩具。上下打开的多种折页变化,让我们能够惊奇地感受空间延伸的巧妙创意。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中,了解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与形容词,还能从中观察到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写写这篇文章:

月亮,请你告诉栽 方向

我躺在床上想睡觉,

看见月亮对我笑。

我问她:

月亮,月亮,

请你告诉我,

还有谁没睡觉?

月亮姐姐笑眯眯,

医生护士不睡觉,

他们忙着把病瞧;

火车司机不睡觉,

穿越高山和大桥;

警察叔叔不睡觉,

他 们巡逻和放哨,

为了我们唾得好;

还有,你们的老师也没睡觉,

批改作业真操劳。

夜里不睡觉的,还有猫头鹰……

听着,听着,我就睡着了……

老师点评:读完

小诗,才发现当夜幕

降临的时候,原来还

有这么多人都在辛苦

地工作着。这首诗极

富韵律美,中间每一

节的结构基本相同,

读起来朗朗上口。

篇13:我和爸妈做游戏作文

捉迷藏

今天我和妈妈玩捉迷藏游戏,我和爸妈做游戏作文

。我先让妈妈蒙住眼睛,然后我藏,妈妈找。妈妈找了好长

第二章

扑克大战

于是,我和

篇14:小班我和动物做游戏教案

1、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

2、知道幼儿倾听他人说话并能连贯地说出游戏中的语句。

3、帮助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玩具若干(同幼儿人数)

2、小桥、山洞、花篮、彩带标记、小奖品、录音磁带

3、事先将各种小动物藏到室外大型玩具上

活动过程:

一、

1、师:今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做游戏,高兴吗?谁能说说你愿意和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它有什么特点?(你来学一学),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模仿它们做早操吧。

2、随音乐,做模仿操出教室。

二、

1、师:你们瞧,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很早的就来到了幼儿园,想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它们都藏在了小朋友平时最喜欢玩的地方了,让我们一起找找看。

2、随音乐,幼儿寻找小动物,在此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组织找到小动物的小朋友到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并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寻找过程,例如;我在、、、、、、上(下)找到了、、、、、、针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或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帮助。

4、(1)、师:你们说的很棒,小动物们很高兴,想和我们做个“听口令,跑的快”的`游戏,看谁能听懂老师的口令,又快又对的把小动物安全的送到指定地点。

(2)分四组按不同口令进行游戏。

三、师:小朋友们今天和小动物们玩的很开心,表现的都很棒,老师很高兴,想带你们玩滑梯,好吗?(随音乐开汽车来到滑梯面前)。

小朋友你们看,现在我们在哪?(滑梯的下面)。在此,利用现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滑梯下面是很危险的,上面有许多的螺丝钉,一不小心会碰伤小朋友的,因此,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尽量不要到滑梯下面玩。

延伸活动:

随音乐带领幼儿到滑梯上面玩,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上和下。

活动评析:

篇15:小班活动:我和花生宝宝做游戏

设计意图

秋天到了,地里的花生陆续收获了,连续两周周一谈话活动中幼儿都非常兴奋地谈起双休日回老家帮奶奶拾花生的事,没参与活动的幼儿也听的非常认真。当幼儿说到妈妈用花生给我做了一个花生娃娃,可漂亮了,好多幼儿投去羡慕的目光。面对孩子的兴趣,我及时捕捉了这一信息,组织了系列有关花生的活动。如:美工活动《花生皮的粘贴》、科学活动《花生的用途》《花生如何长大》、社会实践活动《采摘花生》、语言活动《花生的故事》等等,本次活动《我和花生宝宝做游戏》是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之一,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孩子在对花生的数数、看看、比比、排排中,提高对数的感知能力,比较和观察能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数中感知5以内的数并了解简单的排序方法。

2、通过剥一剥、摆一摆、串一串提高幼儿动手能力,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对数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多种能力

3、使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活动准备:

1、每人三个花生(大小不一);5以内的红花点卡若干;一头是圆的牙签每人两个;剥好的新花生米每组一小盆;带数字的餐盘每组一个。

2、录音机,轻音乐磁带一盘。幼儿已有知识和原有经验分析

1、幼儿能从1数到5。

2、幼儿有剥花生的经验,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3、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进行过食物和点卡的配对。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五指歌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学习五指歌,幼儿能按顺序数出1~5的数,复习数字1——5)

二、出示花生,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花生问,这是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吗?(花生宝宝)你猜里面有几个花生宝宝?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花生,每个花生里面都有可爱的花生宝宝。

(评析:让幼儿带着疑问和好奇心进行第一次操作,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让幼儿剥花生,数一数花生宝宝,感知5以内的数量 教师提出要求:请每个幼儿剥剥,看看里面有什么?再数一数里面有几个花生宝宝?它们长得一样吗?

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花生宝宝剥出来,一边剥一边数有几个花生宝宝。提问幼儿:你剥到了几个花生宝宝?

教师小结:花生里的花生宝宝有多有少,有的幼儿剥出了2个,有的剥出了3个,还有能干的孩子剥出了4个呢,而且它们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评析:幼儿兴趣盎然的剥花生,在剥的过程中,他们还自然地数起来。同时还和边上的幼儿比一比,我的花生宝宝大,你的花生宝宝小。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数的感知能力、比较和观察能力)

3、实物与点卡匹配

幼儿剥完花生后,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剥出了几个花生宝宝,并对幼儿说,花生宝宝都很可爱,我们奖励它们一些小花给宝宝吧,每个宝宝一朵,看一看,数一数,你剥出了几个宝宝,应该找有几朵小花的卡片送给它。

幼儿尝试用点卡表示实物数量。

如:幼儿说我有4个花生宝宝,送四朵小花给它。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给每个宝宝送一朵小花,宝宝一定会谢谢你们。

(评析:通过此环节使幼儿了解了实物与点卡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举例锻炼幼儿思维灵活性)

4、串花生串,通过串串进一步感知数量的同时,幼儿初步尝试有序排列。

请幼儿将剥好的花生宝宝一颗颗串起来,做成花生串,串的过程中要求幼儿边串边数一数。(在一定时间内,看谁串得又快又好)你串了几个宝宝。速度快的幼儿做好一串还可以再做一串。幼儿串好后请幼儿说说谁串的好看?最多?谁串的不好看?为什么?

幼儿:这一串好看,宝宝上面的最小,下面的大,象糖葫芦。这一串不好看,串的很乱,大小不一。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喜欢整齐的有序的,你们是不是很想按有序的再串一串,老师将这些花生宝宝投放到活动区,我们在区域活动时按有序串好吗?

(评析:幼儿通过串串对数又进行了复习,通过评比幼儿初步感知了有序排列,此环节锻炼幼儿动手点数及有序排列的能力。)

5、相同数量归类

请幼儿将串好的串按多少放到一个托盘中,托盘中提前贴好了相应的数字。

(分析:次环节培养幼儿数与实物配对和归类的能力:)

6、游戏“三轮车”,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听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数字2、3、4个小朋友拉手,游戏反复进行。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在感知数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数数、亲身体验再次对数字进行复习,在这环节中,教师的设计很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活动评析

通过幼儿的兴趣,生成此次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然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要时常关注幼儿并及时捕捉到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次活动《我和花生宝宝做游戏》就是这样产生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和喜欢花生,我们开展了一次有关的讨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同时增加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2、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方便实用

科学的目标要求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本活动教师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喜欢的东西作为教具,幼儿操作起来方便,而且不需小心教具被损坏,幼儿操作起来放心。幼儿在对花生的数数、看看、比比、排排中,提高对数的感知能力,比较和观察能力。从操作材料来看,好的材料不一定是精致豪华的,有时幼儿在使用简单的材料时更能尽兴的“玩”,减少了幼儿的顾虑,更有利于积极操作。

3、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和音乐做游戏】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学德育课程计划下一篇:微信服务号运营策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