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2024-06-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共8篇)

篇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姚锴

【新课导入】

这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他出生于安徽安庆,他是清末秀才,他的很多往事又鲜为人知。他是谁呢?请看这首诗。文化潮头唱大风,科学民主显真情。世间盛传新文化,改故鼎新总司令。神州大地兴马列,引导青年业绩重。殚心竭虑兴中华,创立共党第一功。师:他张起“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他将马克思主义传播于神州大地。他就是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陈独秀。让我们伴随陈独秀一起走进那激情燃烧的红五月。观影,设问:

问:他经历了怎样的一场激情动荡? 生:1919年五四运动。

师: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和精神领袖,他一直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并直接参与了这场运动。【看PPT】

问:五四运动一触即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问:陈独秀和学生们的斗争矛头直指?

生:北洋政府与西方列强 师:可以看出此时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问:哪一口号最能体现? 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师:结合表格与教材,大家花1分钟时间了解一下五四运动的过程。【 PPT、表格】

问:纵观整个五四运动时期,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6月5日起,上海工人六七万人举行罢工,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师: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问:阅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哪里?【PPT】 生: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问:新旧民主革命还有哪些区别?请完善表格。

生: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目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师:陈独秀和激情的红五月带给我们哪些反响?请看中国各界的反应。【PPT】 生:„„

师:军阀吴佩孚对学生爱国运动的支持,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包括常州在内的一百多座城市。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运动,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正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特别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新觉醒。这就是蕴含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课堂讨论】是否应该火烧曹宅?

师:游行从5月4日下午开始,学生们原来的目标是到英美各使馆递交说帖,但因是周日,公使们都不在。失望与愤怒转变为迁怒,有人提出 “到曹汝霖家去”。学生一拥而进,捣毁家具。在曹家做客的章宗祥遭到群殴,被打成脑震荡。学生用汽油点火,烧了曹家的汽车及住宅。

陈独秀肯定学生的过激行为。【PPT】

他认为,五四除了爱国救国以外,还表现出的精神是“直接行动”„„就是人民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于法律,不依赖代表。”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就是这样。

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决不能说我们做的都对,就犯法也使得。”

【总结】五四运动的确是爱国运动。学生出于爱国、公愤,也由于年轻,火烧了赵家楼。但是,以现代的法制观念看,学生的行为明显属于侵入民宅、砸烧私人财产、打人致伤的违法行为。正义应该得到表扬,但因此犯罪仍然要接受法律的审判。道德、道义上的正确,不能掩盖行为上触犯法律。任何人都不能以行为的正义为借口违反法律。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这样的法律意识。传承理性爱国,弘扬五四精神。

师: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的斗争尚处于自发性斗争阶段,难以释放出这个阶级最大能量。迫切需要一个按照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陈独秀就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下展翅凌云缔政党——中共成立(大家请看中共的诞生)问:他出席了这场会议吗?【教材】

生:没有

师:尽管陈独秀因受聘广东省教育厅长(后不到职)没有出席大会,只派包惠僧代表他参加。在缺席情况下被推举为中央书记。为什么?

生:威望„„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大力鼓动,被师生视为领袖,曾一度被捕。出狱后他在思想上转向共产主义,前往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前身。1921年中共召开“一大”时,正是由上海组织发起并通知各地代表到会。

师:他为缔造中共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共的成立还有哪些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国际援助——共产国际的帮助

师:“一大”闭幕后,陈独秀遂回上海专职任党的领导。放弃了北大月薪300块大洋,就靠组织上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贴和出版的《独秀文存》的版费维持生活,有

时只有一件汗衫,一天喝两顿稀粥。

问:陈独秀带领的中共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什么?

生:新面貌

①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③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师: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

设问:大家请看陈独秀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共中央局总书记,他是怎样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

生: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这使得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在对抗北洋军阀过程中的弱小,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携手合作促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结果、失败原因)【《学思之窗》】

问: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军校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师:他努力推动的国共合作有什么成果?【PPT,播放国民大革命北伐军军歌】 生: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歼灭吴佩孚、孙传芳等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师:由于政治原因,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共。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想拉陈独秀出来任职,得到的回答是:“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

然而革命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儿子共产党员陈延年在1927年7月4日晚(被捕后第9天),被国民党刽子手以乱刀残忍地砍死。生: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师:其父陈独秀终生伤感。

问:作为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当时在思想上有何错误?【PPT】

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革命的领导权。师:党内合作模式从体制上剥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中共既要按苏联的指令办事,又要服从国民党的纪律;既要加入国民党,又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等于给年轻的中共带上了沉重的镣铐。问: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影响:加速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问:从中给年轻的中共怎样的深刻教训?

教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革命武装!总结:新觉醒——新面貌——新高潮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合作促进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问:陈独秀的一生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请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评价陈独秀。

生:在20世纪初黑暗混乱的中国陈独秀最早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大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陈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为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挫折。由此可见,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唯物辨证思想评价历史人物。

问:陈独秀的一生跌宕起伏,这也反映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有何特点? 生:反映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充满坎坷和挫折,还需革命党人不断努力不懈追求。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重返五四现场》《陈独秀风雨人生》

陈独秀也不仅仅是一个与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密切相联的政治人物,而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经历复杂的、具有思想、文化、性格多个侧面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

通过多方面的叙述,我们可以获得比以往仅仅从政治角度解读的陈独秀更加具体、完整、感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加深我们对陈独秀作为政治人物的悲剧性的理解。

【板书】

五四运动1919

新觉醒 中共诞生1921

新面貌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新高潮

篇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知识与能力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通过对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土地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

教学重点:

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成立

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 五四风雷

1.五四运动的背景

(1)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占领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指出了解放道路。

(2)国内

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阶级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所接受,为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京

青年学生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第二阶段

6月初一6月底

上海

工人阶级

 

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为:(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意义: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难点突破:

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承认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革命范畴

任务

性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资本主义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化的一部分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成立的三大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者出现。

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起了主要作用。《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李达等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继在上海、北京建立共产党组织。此后, 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和日本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些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概况: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197月23日,上海。

(2)主要内容:①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诞生的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 原因:①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体会:认识到敌人的强大,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指示,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2)国民党一大——实现合作

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意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1)兴起: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高潮:北伐战争

①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②开始时间:1926年7月。

③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失败

(1) 标志: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大革命局部失败。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以后又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2)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③中共推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上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篇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思想机制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指的是一切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不能教条主义。在制定国家的相关政策时, 要从实际出发, 分析我国的国情, 充分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方法

将中国革命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但是, 也不能对马克思主义照搬,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从而能够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对我国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 从而能够对我国的国情和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而能够对我国相关制度制定。通过对中国革命运用的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中国革命各个方面的问题, 从而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理论融合在一起。

(三) 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主要条件

真理的本质决定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实现了主观和客观地统一, 这是从实践的本质上分析的, 在分析问题时, 要想得到真理, 既不能过于主观, 也不能过于客观, 而实践是结合主观和客观的物质活动, 其具有普遍性特征, 而且具有客观真实性。人们只有通过社会实践, 才能够找出客观地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 真实有时是确定的, 有时是不确定的, 这二者是辩证的关系, 所以, 在对真理检验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历史性的, 历史在发展, 所以实践也是在发展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认识机制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分析

资产阶级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在帝国主义入侵到我国后,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尖锐。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使中国的封建势力锦衣加深, 所以, 地主阶级是我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其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无产阶级具有自身的特点, 其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压迫, 所以, 在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反抗时具有彻底性, 而且中国无产阶级能够较为集中的分布, 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中国的无产阶级一般是由破产的农民组成的, 力量比较壮大, 所以, 在中国革命中由无产阶级领导会走向胜利。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分析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是中国革命的强大支撑力, 但是, 无产阶级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而且比较单一, 所以, 就应该通过组织统一战线的方式, 使无产阶级的力量能够统一起来。农民是无产阶级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无产阶级最为可靠的依靠力量, 广大农民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对帝国主义非常得憎恨, 而且也深受封建主义的迫害, 所以, 农民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理想, 而且中国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民问题。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构成部分, 他们也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重的性质, 一方面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 他们又惧怕帝国主义, 在反帝反封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妥协性。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 而是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的过程中, 其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 当时我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帝国主义的力量非常强大, 而且统治阶级内部的力量弱小。而且, 当时我国深受小农经济的影响, 大多数人看都分布在农村地区。所以,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结合了这些国情, 建立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的文化机制

(一) 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世界性的一起,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 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而且又能够结合我国的国情, 能够了解不同时代的特点, 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中国革命, 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作为了分析。

(二) 结合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 能够分析历史, 并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能够将文化加以继承, 肯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 同时也能够结合新的文化。在分析封建文化时, 其运用理性的思维去批判, 并且将封建文化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加以发扬, 而且能够结合外来文化, 丰富我国的文化。在分析资本主义文化中,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正确性, 而且要建立大众的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将那些迷信的思想摒弃, 建立科学的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结合, 从而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群众思想路线。

结语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 能够结合中国的国情, 使中国能够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思想、认识和文化方面都能够加以完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同时也能够运用世界化的眼光, 将我国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壮大革命的力量, 在我国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摘要: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构成, 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机制, 认识机制和文化机制等构成的, 并将革命理论结合起来。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新, 应该在我国新时期的背景下进行。

关键词:创新机制,思想机制,认识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安丽.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新机制的有机构成[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 01:124-128.

[2]董婷婷.近二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研究综述[J].传承, 2015, 01:75-77.

[3]黄爱军.“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说法值得商榷[J].探索, 2010, 05:172-177.

篇4:对体育课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思考

一、体育学科的集体备课形式主义严重

由于高考等各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广大农村学校在热热闹闹的素质教育背后,还在进行着扎扎实实地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非考试学科的中小学校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活动,体育教学的环境和教师的工作量,均得不到领导的充分重视与关心。导致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不能按照课程计划开课,体育场地器材得不到相适应的配备,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育工作保障和监督机制,体育教师无可奈何地沦为了学校的弱势群体。因此,包括体育教师集体备课在内的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也就不会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们的重视。

集体备课是对即将开始的单元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与理解,是对单元内的课时教学过程进行构思与预设。集体备课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积极自觉全身心地投入。积极的、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可以展示体育教师群体的才华和创造力;消极的、马马虎虎的集体备课,则会形成教师之间交流的障碍和知识的壁垒。集体备课是体育教师编写好教案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集体备课,体育教师才能做到“手中有文、心中有案”,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教师上课才能源于教案而又不拘泥于教案。学校管理者对体育工作的偏见,常规的教学检查只追求体育教案有份量、课堂教学队伍整齐和运动队比赛有名次等方面。体育教师教学有困难,没有人指导与帮助;教学出亮点,没有人表扬与鼓励;体育课上好上差一个样,这必然导致体育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本地区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只有一名体育教师,没有集体备课的空间,集体备课记录大部分是自己捏造;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多为兼职,没有能力开展体育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只是走过场,即使在较好的学校,由于缺乏有效地检查与考核,体育集体备课有准备无中心或是有中心无主题,议论没有实质性内容,最后把某一老师或备课组长的备课当成集体备课。体育教师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集体备课和编写体育教案,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不会有质量保证,这是形式主义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体育课教案形式和内容缺乏规范要求

无论什么形式的体育教案,在最后结束的部分总会留有课后小结的位置,可是,体育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案的时候,搞不清楚这些课后小结是一节课的小结呢?还是几节课后的最后小结?因为体育教师往往都要任多个班级的体育课,一份教案计划要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对此,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没有对教案小结部分作出明确规定,学校教务部门也无法作出具体要求,结果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形式上的检查,课后小结记录难以与教案形式和内容相一致,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缺乏深层反思,课后小结没有具体的内容指向,体育教案变成了书写一些形式主义程式的套话。

青年体育教师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总是要去查找一些资料,对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与理解,也会学习和模仿老教师的教案,摘录一些精品教案中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技巧,以期在体育课的运用中,产生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师生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因为在每一节体育课上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学智慧的激发,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体育教师良好的教学艺术和个性展示,需要学生们在配合中发挥主动性。青年体育教师只有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记录每节课后的教学小结,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即时反思,如同收集每节课闪光的珍珠,经过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后必要的整理和总结,不但能够成为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资料宝库,而且能够成为教师设计教案的教学依据,进而成为体育教学科研和撰写教学论文的信息源泉。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投入不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缺乏,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较大,青年体育教师没有时间进行进修或教研活动,加之体育课教案没有规范的形式与内容,也助长了部分体育教师研究教案编写的惰性,每节课后教案的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进而影响到体育课教案编写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这也是体育教案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下降,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三、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达成要求相差甚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得到了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投入的欠帐太多,学校教育的布局调整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仍然不能满足满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造成了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人数众多,突出了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如本地区的城区学校,学校的班级多,班级的学生多,已经达到了学校的承受极限。虽然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配备比较好,但是与学校的班级数和班级的学生数一比,还是杯水车薪。

体育教师编写教案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其劳动的效益还有赖于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教案编写中预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很好地达成或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也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对教案编写的热情和效果。充足的体育活动器材,宽松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谐的体育运动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也能激起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的信心,编写出高质量的体育教案。试想,一个体育教师面对着众多的学生和不足的场地器材,即使编写出了体育课的教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是不能有效使用,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达成,学生活动不能充分开展,师生间因体育器材不足,造成的教学矛盾非常尖锐,体育教师在无序或无奈的操场上一筹莫展,领导怪其无用、学生愿其无能,体育教师地地道道成了学校的弱势群体。此种情形之下,体育教师还能有编写教案的热情吗?可以这样说,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不能达成,造成了形式主义教案的大量产生,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健康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形式主义教案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配备不足,体育教案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达成率过低,以及体育教案本身形式与内容上缺乏规范的要求。当然,也有体育教师自身努力不够的原因。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包括体育教案在内的各项体育体育工作,在学校的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大的改革动力,收获更多的改革成果。

(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223600)

篇5:《拿来主义》的教案

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及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方法及各比喻的含义。

德育渗透:

我们青少年怎样去面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随着“日流”“韩潮”的不断浸入,我们青少年应怎样面对。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 归纳比较 疑问探讨 讨论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调查;爱看韩剧的人有多少

爱看日本动画片的人有多少

你们家使用的电器都是什么牌子

二、面对这种“日流”“韩潮”的袭来,作为祖国未来希望之星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鲁迅先生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拿来。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我们来看《拿来主义》余下的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部分。

三、掌握文章的思路

〈一〉①―④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后果

〈二〉⑤―⑨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三〉⑩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研读课文、

1、第5段中那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摩登”:时髦,将一味“送去”说成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其讽刺意味很浓烈。

“吝啬”是针对第三段的“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对照鲜明,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第5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5段结尾说到:“‘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请问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理解?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脑髓: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要有选择,自己拿。

3、前四段内容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它们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区别(从特点、实质、利弊方面比较)?

4、文章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怕被污染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外,虚伪主义,左派幼稚病患者

5、第9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论述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喻体 本体 具体做法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使用,吃掉

烟枪烟灯 有害的适当保存一点,可作为反面教材的部分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反动腐朽部分应完全摒弃 走散

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运用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例如《说嫉妒》:“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从心理上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啃啮得满目疮痍”,“整天处于一种既不舒畅、极不安宁的境况中难以解脱”。

这里把嫉妒比喻成毒虫,有力的论 证了嫉妒害己的观点。生动而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

6、研读第三部分:

(1)朗读最后一段

(2)简要说明每一句话的内容。

句数 内容

① 结论是我们要拿来

② 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③ 拿来主义的结果

④ 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

⑤ 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五、小结:

当前社会上有很多种学习古人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1、韶关市27位学龄童在韶州府学宫参加开笔礼。他们端正执笔,朱砂开痣,茶奉双亲,在孔子像前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

2、京剧进入小学课堂

3、佛山祖庙开笔仪式

4、郑大化工学院级毕业生,选择汉服做毕业学位服合影,并给老师行礼。

5、穿着汉服向屈原像行礼。

六、结束语

篇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本节课设计了两条线索,一条以学生熟悉的毛泽东诗词入手,以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雪》中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中心,通过学生欣赏和解读《沁园春·长沙》、《西江月·秋收起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来衔接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包括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长征(包括遵义会议),解放战争等内容,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另一条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路程为线索。通过线索一,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革命努力,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断的进行革命探索,不断的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做出政策的调整,由此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整个历程,从而使本课主题得到提升,从而很自然的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外,在材料的处理上,除了运用学生熟悉的毛泽东诗词外,还运用了直观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帮助学生对问题的解读和理解,从而为主题服务。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教学容量上看,本节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30年的的历史;从课时上看,本节内容要用1节课完成,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毛泽东诗词是记录了中国革命的足迹,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通过选取毛泽东的典型诗词来解读中国革命的典型事件,正好能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征程与基本脉络。

三、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及高中近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大量革命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对中国革命及其相关具体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有不少学生对影视作品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疑问,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正好可以帮助其解决疑问,这样,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毛泽东的多首诗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解读毛泽东诗词的能力。因此,将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愿望和认知水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和解读《沁园春·长沙》、《西江月·秋收起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使学生了解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包括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长征(包括遵义会议),解放战争等史实,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方法解读材料(毛泽东诗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毛泽东诗词及漫画、历史图片)的分析,使学生在阅读、欣赏、分析、比较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自主性与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解读毛泽东诗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同时,感受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探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五、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毛泽东诗词解读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生朗诵、欣赏、解读毛泽东诗词,教师引导学生从毛泽东诗词中汲取有关中国革命的历史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概括,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不懈探索,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

六、课前准备

毛泽东诗词收集 课件制作

七、教学过程

篇7:伟大的十月革命教案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19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最主要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对新经济政策经验教训的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经济政策带有苏俄的民族特色,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导入列宁,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2、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3、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新时代的曙光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历史小沙龙: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故事会: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年国内战争极其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篇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案

一、构建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以后,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党内出现了一些与革命任务和党的建设要求不相符合的新情况。为了防止党内的一些不坚定分子腐化变质, 党及时建立和调整党内监督机构, 探索建立了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早在1926年4月, 党就在广东成立了“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 这是党的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关。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 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1927年4月, 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作为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专门机关, 预防和惩治党内的贪污腐化行为。同年6月, 中央根据党的五大精神,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明确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责, 标志着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初步创立。大革命失败后, 由于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有6人先后牺牲, 仅存4名委员, 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成立了中央审查委员会, 履行原监察委员会的部分职责。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由于红色政权处于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的影响。为了防止和打击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 临时中央政府专门设立了工农检查部控告局, 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工农群众对违纪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和检举。1934年1月, 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 履行党内监察职责。党中央还要求苏维埃各级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 要密切配合群众搞好检举控告腐败分子的工作。

1938年9月, 党中央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规定了在解放区设立党内监察机构的具体条件, 要求各个解放区党委都设立监察委员会, 并对监察委员的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把纪律检查工作的内容进一步细化, 使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1948年8月, 华北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华北人民监察院, 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人民监察制度。1949年4月, 陕甘宁边区也依照华北人民监察院的模式成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 揭开了解放区人民监察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这些构建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尝试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有着不尽完善之处, 但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并为后来党的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和纪检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颁布反腐条例法规, 严惩腐败行为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十分注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确立了严格的组织约束和纪律监督制度。1926年8月, 中央颁布了第一个清洗党内不良分子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 通告指出:“应该很坚决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 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 才能巩固我们的营垒, 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1]这表明了党坚决消除和惩治腐败的态度和决心。1928年, 毛泽东为了防止腐败, 对工农红军规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包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筹款要归公”、“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等反腐内容。1929年12月, 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规定新分子入党除了具备应有的思想政治觉悟, 还必须不吃鸦片、不赌博、没有发洋财的观念。随后全国各地红军都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的要求肃清旧式军队的影响, 保证了红军成为具有坚强战斗力的新型军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 为了防止和打击贪污、浪费、以权谋私等问题, 在1933年12月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第26号训令》, 制定了严格惩治贪污浪费的具体措施, 明确规定了关于贪污浪费行为的量刑标准, 使苏区的反腐败斗争初步走上了法制轨道。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 中央政府正式发布训令, 要求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区、县、省及中央苏维埃政权机关内, 开展一次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惩腐肃贪运动, 规定工作人员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 处以死刑。

1938年8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随后山东、晋西北等根据地也先后颁布了类似的条例, 对贪污的认定标准和惩罚措施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央的决心和采取的果断措施, 有力地震慑和打击了腐化堕落分子。1945年9月,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军队纪律坚决执行城市政策的指示》, 具体规定了党的城市政策和部队的入城纪律, 对于严肃党纪军纪, 防止贪污腐化起到了规范作用。

党领导颁布的一系列反对腐败的条例法规, 使反腐倡廉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党中央严格按照条例法规办事, 对违规违纪者无论官职大小, 一律严惩, 决不姑息包庇。贺子珍的哥哥在长征途中因为饥饿私自吃了老乡的东西, 违反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 被执行枪决。1932年5月, 中央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枪毙了第一个贪官———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此后毛泽东还亲自处理左祥云案、瑞金贪污腐败窝案、黄克功案及肖玉壁案等腐败违纪案件, 可见党的反腐纪律之严明。党通过一系列反腐败斗争, 纯洁了党的队伍, 赢得了民心, 为夺取全国政权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三、注重思想教育, 预防腐败思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 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加入了革命的阵营。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极其广大的国家, 我们党是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 我们又有很大数量的党员是出身于这个阶级的, 他们都不免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进党来。”[2]因此, 为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党非常重视对全党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 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党内一大批党员干部被派往“白区”从事抗日工作, 面临着灯红酒绿和功名利禄的考验。在这个重大历史时刻, 朱德强调, 要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 抵御不良思想的诱惑。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也进行了深刻的思想动员, 告诫党的干部, 要警惕国民党施行的“升官发财酒色逸乐”的引诱, 给全党敲响了警钟。

尽管抗日战争时期的条件极为艰难困苦, 毛泽东依然十分重视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 并予以思想教育, 严厉告诫。1938年5月,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同学会成立题词, 明确提出把培养“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作为抗大的教育方针。1944年9月, 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他强调:“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1944年, 毛泽东指示将历史学家郭沫若作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印成单行本在延安和解放区发行, 要求全党吸取李自成起义军失败的惨痛历史教训, 防止腐化堕落, 打消了一部分干部产生的要在抗战胜利后“三四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安逸思想, 抵御了一些党员干部要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享受的腐败思潮, 为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和反击国民党发动内战作好了思想准备。

1947年5月,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逐渐发生有利变化, 为了防止党内和军内出现因胜而骄、因骄而败的问题, 1947年冬到1948年, 党在各解放区结合土地改革进行整党运动。整党的基本内容是开展三查 (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 三整 (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党员进行无产阶级立场教育, 消除违背党的路线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坚决清除混进党的队伍里的异己分子和不坚定分子, 密切党同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整党的同时, 党还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 解决部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 教育收编过来的国民党士兵克服不良思想和习气, 提高官兵阶级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防止进城后经不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1949年3月, 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要求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 并提出了“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即“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 并对如何坚持“两个务必”提出六条具体规定, 防止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导致党员干部腐化变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2]毛泽东选集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上一篇:《童年》500字读书笔记六年级下一篇:沙盘模拟比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