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2024-06-10

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共14篇)

篇1: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认识表现为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识,也就是人能将自己的情况,包括外观、生理情况及自己的感知、思考、体验、意图、行为等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心理内容及其特点报告给自己。在婴儿后期——幼儿早期,形成最初的比较薄弱的自我认识。在幼儿后期,对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逐渐有了较实际的认识,并学会了按一定社会准则进行自我评价,但主要是对自己外部的评价,而且基本上是“复写”成人对他的评价和要求。到了少年期,已能对内部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进行自我评价,但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片面性。青年期,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进入较稳定的发展时期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说,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人们形成的否定情绪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暂的,痛苦一阵以后,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

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情绪最基本的4种表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解决生活、工作和人际活动能力的人,他们的压力少,情绪也比较稳定、成熟。健康方面——愿意运动,注意饮食和生活。人际方面——能包容、互相支持和关爱。工作方面——不断求知和学习,不浪费时间,做有效的时间管理。生活的情趣——情趣和乐观。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著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再以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你之所以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著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例如:你指责他:「每次约会都迟到,你为什么都不考虑我的感觉?」当你指责对方时,也会引起他负面的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著防御外来的攻击,没有办法站在你的立场为你著想,他的反应可能是:「路上塞车嘛!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不想准时吗?」如此一来,两人开始吵架,别提什么愉快的约会了。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的体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确实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适宜的方式纾解情绪。纾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找三五好友诉苦一番、另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比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飙车,甚至自杀。要提醒各位的是,纾解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理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好过一点,也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纾解情绪的方式只是暂时逃避痛苦,而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便不是一个适宜的方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要勇敢的面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我可以怎么做,将来才不会再重蹈覆彻?怎么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这么做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纾解情绪的方式,你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如何做自己,同时在关系中与他人互动是一个困难的课题。我们常常会在关系中“忘了我是谁”,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接纳真正的别人。如何直接面对对并且梳理这些过程对于拥有健康的关系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实现个人生命抱负的秘诀。

一般说来,在关系中,我们的焦点通常会放在如何去处理它,却忽略了如何使关系加深及成长。了解如何加强关系的深度,而不是只去维持现状,给了我们机会去选择创造一个令自己满意同时也值得尊重的生命。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定义 在定义亲密关系之前,我们先需要对关系加以定义。心理学家Kelly(1983)认为,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我们才能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关系。Levinger和Snoek(1972)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并用它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他们以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阶段为例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一是两个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相向性;二是单向性: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三是双向性:两个人开始互动,如借谈话或书信来往;四是多项性: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篇2: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每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从家长学校中学习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这次主要讨论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听完讲座之后,更近一步体会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成长以及成才的重要意义。心理素质是一切素质的中心和基础。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自信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期,他们可塑性强,随意性大,正是建立自信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重和孩子进行交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学习了解到了多数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和家庭影响有关,在家尽量和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表扬少说否定的话,多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相信孩子能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的话,不羞辱孩子,给孩子心理营养。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地给予育分的肯定,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处理好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有助于孩子好性格的培养。尤其是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孩子小学期间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而刚强的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身为父亲者如果能够在此阶段对子女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可以使子女建立自信和开放的性格。

最后,要给孩子创造量好的读书氛围,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经常陪伴孩子读书,因为阅读是一种最好的亲子陪伴方式,简单易行。

篇3: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 (Sweeter W) 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 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它包括了人的知、情、意、行的健康状况, 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操、情绪、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健康不断地有新的认识。在重视生理卫生, 维护身体健康的同时, 将生理、心理和社会医学并为一体。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转换。在转换过程中, 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的心理主动适应和调节与外界的关系, 是个体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概括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和安全、安宁”。可见, 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的保证。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 由于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及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 在总体上, 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调查显示, 71.3%的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生活事件的压力, 28.6%的学生承受着压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困扰, 这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 进而使得其能够更为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所以, 要想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 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较充分的探讨。

国家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建设, 重在教育。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 如何通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进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文试图从伊犁师范学院近几年开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经验出发, 谈谈如何通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些思考。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要点

(一)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进一步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是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又要有阶段针对性。新生和毕业生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 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心理教育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其个性和谐,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开发潜能, 发挥自我优势, 增强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 预防心理偏差的产生,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接受各种困难和挫折, 掌握和应用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增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维护、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达到此目标, 必须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包括:适应、人际、个性、动力系统、自我、归因方式、应付方式和认知风格等八个因素。也就是说, 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们应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完善自身的个性、动力系统、增加悦纳自我的程度、建立科学全面的归因方式, 学会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和合理的认知风格。

(三) 要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一种素质教育, 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中。更新观念, 优化教育环境, 建立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机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观察者, 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 教师与学生在进行生命的共享与互动,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 教师也在活动中与学生一起体验成长。

(四) 要选择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 一般应加强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 培养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身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发掘智力潜能, 优化智力因素, 培养创新能力用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预防心理疾病教育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以及挫折教育等。使学生能正确处理心理卫生与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恋爱、就业的关系。掌握解决心理矛盾冲突、平衡的方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增加心理教育课程,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

(五) 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中,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团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 结合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知识竞赛、案例分析、即兴演讲、歌曲欣赏等多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知、情、意多方位干预。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的加剧, 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一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地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安排, 协调发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 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并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加强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 就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篇4: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素质之我见

1. 增强自信。每个学生都希望学好语文并能正确运用。成绩差的初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自信心曾被挫伤,当他们升入初中后,虽然也可以流利地发言,但语文成绩却实在不敢恭维,这与语文能力的高低不无关系。这时,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尽管怀疑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怀疑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明显的心理障碍。为此,我首先了解学生,考察他们的实际水平,分析他们的薄弱环节和有利条件,在课堂上“扬长避短”,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们词汇量特别少,就要求他们多阅读;学生们有时会词不达意,就建议他们熟背名家名句、名家句段甚至名家名作。其次,有计划地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对他们每一次取得的进步都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事实上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渐浓,当然也不再害怕成绩不会提高了。

2. 锻炼意志。学不好语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慢功夫。也就是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些学生取得一点进步后热情高涨,豪情满怀,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搁置了当初的“豪言壮志”,虎头蛇尾。对这样的同学,要从思想上给予教育:“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同时还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我的做法是让他们完成规定的作业,并定期统计,当众宣布,奖优罚劣。营造“意志坚强,持之以恒”的气氛。这样做比泛泛地号召好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的意志得到了锻炼,语文学习的韧劲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学习的心理素质也会水涨船高。

3. 集中神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表现之一。注意力分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应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课堂的气氛,控制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通过举例、提问、创设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学生单调地接受重复的授课方式,使他们每节课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课,教师的备课要细要精,不但要使学生吃得好,更得让他们吃得饱。我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预习,并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储备知识能量,以便课堂上能够丰富学习内容,并做好习题的预设,带着疑问上课,又在课堂之中将疑难解决。这样,思想的火花在人人积极思考、个个争先发言的课堂环境中迸发、碰撞,学习能力便水到渠成提高了,心理素质也顺理成章培养了。在每一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避免注意力的分散,这才合乎一堂好课的标准。

4. 沟通感情。有人说:一个人只有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为了强化主体意识,教育教学中优化师生关系事关重大。语文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人际交往而达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再通俗些讲,就是进行有效地沟通。此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无穷的热能,这热能就能轉化为动能,推动他们的学习。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觉,还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语文学习的总体设想,了解每一阶段的总体目标,使他们能跟你更密切配合。如果师生间产生了隔阂,教师不应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要通过谈心,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求得相互理解,良好的感情沟通,必然会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自主地学习。

篇5: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在几个周日上了好几节课程之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是深有体会。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初入大学的我们更是必不可少的优良素质。

心理和生理是构成自然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附、彼此制约、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首先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健康的体魄则要求我们勤加锻炼,合理膳食。和谐的环境不仅需要个人做到慎独慎行,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参与。正确的疏导则要求个人在遇到烦躁不安的事情的时候,懂得运用科学的方法适当缓解情绪,或是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科学的诊治则需要个人在遇到迈不过去的坎儿,如长期抑郁,或是有外向孤独症的前兆时寻求医学上的帮助。

记得老师还提到了爱情学习以及个人成就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意见。

爱情上要求我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正常的积极向上的恋爱;学习上要求我们在完成个人学业的同时积极进取而不是在四年过去后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个人成就感方面建议我们无需刻意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以此心情会变得沮丧失落,建议我们与过去的自己比较,有进步则有成就;还要求我们建立健康的价值观,谋前途念未来,而不是所谓的什么都无所谓的“佛系生活”。

还有最近面临的期末考试,老师要求以客观的角度看待,尽力去复习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持无所谓的态度。

心理健康也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篇6: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教育中的尝试及其成果

天津财经大学杨晓梅

心理学,这门一向被视为只有少数人才问津的、“高深”而又“神秘”的学科,如今已走进许多高校课堂成为面向更多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们,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并喜爱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心目中,心理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导师”,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是“走向成熟的捷径”。我校心理学课程建设已走过12年的历程。成功的教学实践充分说明,心理学走进高校课堂符合时代呼唤,它有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现代化经济建设人才的目标要求,为我市乃至全国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它已成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走在天津市各高校的前列,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它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创设了新的工作平台。

一、“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提升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新理念

从1993年起至今,心理学在我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自成体系、较为成熟的公共素质教育基础课程。

心理学进入财经类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项大胆创新。现代社会信息科技发达,社会变化急速,大学生毕业后在生活和工作上所面对的问题,往往需要运用横跨不同范畴的知识去解决,单凭一个专业范畴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应付。所以,无论是培养专才或是通才的学系,除了使学生在学术上、专业上获得技能外,还要协助学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发展成熟的人格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全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先进国家高校教育的共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开发潜能,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技能;有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是我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我院公共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在2000年春季市教委组织的天津市高校心理咨询评估中,评估组专家称:“这在天津高校中是不多见的。”在2004年市教委再次组织的天津市高校心理咨询评估中,评估组专家对我校多年来心理学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积累的成果资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心理学”课程教学在促进大学生能力提高、人格完善和

学习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照般传统的体系,而是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及择业问题等,着重介绍人际交往心理;气质、性格与能力;学习心理;情绪与情感;需要与动机;就业心理等内容。由于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所以在促进大学生能力提高、人格完善和学习进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身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业和生活,而且关系到今后走向职业岗位如何适应社会。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恰恰是人际关系问题,被列在学业和就业之首。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人际关系心理”作为心理学课程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心理学课堂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实质、作用、原则和艺术,分析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等,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消除人际交往困扰。一位来自天津的法学0111班的学生说:“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交流是很重要的。多一些交流,多一份了解。”来自河南的一位学生这样指出:“心理学课让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更学会与他人和谐融洽的相处,学会交流,展示自己,完善自我。”财政系2000级一位男同学则说:“我以前很少和女同学说话,更没有想过和女生握手。但是通过此次心理学教学活动才使我发现,其实与异性同学交往没有什么难的,只要你真诚、自然。一节课下来,我已经能同女生自如地交谈了。相信以后我再也不会因此而难为情了。”

大学学习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必须调整角色,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从僵化的“升学主义”中解脱出来。把“念书”提升为“求知”,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用“扩散式”代替“封闭式”的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并逐渐使读书变得越来越有兴趣。然而,对于刚刚结束高中学习生活走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他们在内心充满喜悦、兴奋和新奇的同时,难免产生种种不安、困惑和担忧。针对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选择了“学习心理”作为心理学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概述”、“ 大学学习的特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等内容的阐述,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一般含义、特点和种类,特别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了解影响学习效率的心理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金融系99级一位学生在他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到:“进入大学后,就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什么都和中学不一样。正当我们迷惘的时候,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心理学。通过学习心理学使我对学习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我意识到,在大学期间假如我们对学习的心理没有全面的了解,不能在学习上正确的把握自己,那么毕业以后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流传的著名格言同样表达出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浓厚兴趣和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和动机,为此我们着重讲授个性心理。心理学认为,气质、性格、能力构成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它更多的是由先天素质,即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特性决定的,其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点和缺点(如多血质的人活泼、开朗、善交际,但又容易多变、轻浮等)。通过学习“气质、性格与能力”这一章,使大学生懂得健康的人格作为非智力因素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经外系9908班的赵娜同学以“红日破云弄金影,云雾散尽看青山”为题目表达了学习心理学之后的体会。她说:“我是属于抑郁类型的人,但心理学课上分析了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对我很有启发。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以比较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我曾经认为灰蒙蒙的世界,心情不再象以前那样沉重了,就好像一个长期负重的人一下子没有了负担那样轻松,就好像一个长期卧床的人突然摆脱了病魔的缠绕那样快乐。心理学

帮助了我,告别了忧伤的过去,走出心情的误区,我终于敢于面对今天,面对明天了。”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学习的进步,取得了突出的实效性。

金融系0109班的苏辛同学,在面临严重的丧失——亲人病故,就要失去生活勇气的时候,是心理学课挽救了她。在谈到学习心理学课的收获时苏辛说:“我想退学、想放弃、想死„„这时我们开了心理学课,我仔细阅读了心理学课本上第八章有关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内容,回想起以前的经历,回想起心理学课上杨老师讲述如何面对挫折以及书上关于如何面对重要的丧失的内容,我醒了,我觉得自己应该重新认识生活,重新开始生活。我要好好坚持下去,好好活下去”。后来,苏辛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保持前列,又成为学校学生自律委员会的成员。因为表现突出,学校拟推荐其为保送硕士研究生。

三、“心理学”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课堂,以其独创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学课堂上,以游戏为导入,开展了“人际交往训练”、“火光熊熊——价值观探讨”、“生活满意度”、“自画像”等活动,形成了心理学课独特的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赢得大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下面以法学0111班为例介绍该教学法实施的全过程。

活动由四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做“心有千千结”的游戏为导入。旨在热身,打破拘谨。

第二阶段,以多种新颖的形式变换分组,2人—4人—6人—8人,并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旨在初步相识,体会与人初次交往时的礼仪。

第三阶段,每人画“生活满意度”,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旨在深度了解,促进自我探索,建立同学间的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

第四阶段,全班总结交流。先由6个小组分别推举出的代表发言,然后请每人在纸上写出自己今天参加活动的感想。

全班34名同学每人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参加今天课上活动后的感想,热情洋溢地抒发了美好的情怀,高度评价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下面选自该班团支书陈素芳同学的描述:

“那天上午8点,我们走进被布置得非同寻常的新校区F座204教室。开始上课了。只听杨老师娓娓道来。原来,为了把所学人际关系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杨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真实的交往情景,让我们去体验。这时,大家的脸上都充满诧异和兴奋,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在此之前,还从未经历过这样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玩儿是青年人的天性,杨老师抓住了我们的心理,第一个内容就是通过游戏来打破同学间的拘谨。很快,一张张笑脸展现在眼前,欢声和笑声充满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令同学们兴奋不已,大开眼界。“2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不断变换的组合构筑了交往的平台,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打破宿舍界限、地区界限、男女界限,扩大了交往的空间;从“自我介绍”到“介绍他人”,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同学,更深地认识了他们,彼此多了份了解,而且使我们领悟并掌握了与人交谈时所应持有的真诚态度和方法,尤其体验到“被了解,被理解,被欣赏的感觉真的很好”。“生活曲线图”,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中,却感受着 “不平凡的经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受益匪浅”。全班的总结发言使活动进入高潮。先后分别由我班刘英昊、黄景尧、廖四海、臧轩、陈素芳、刘敏6位同学代表6个组发言,让大家分享共同的感受。他们精彩的肺腑之言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热烈掌声。一个半小时的课结束了,同学们感慨万千。那堂特殊的心理学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理学独特的魅力和杨老师的独具匠心。岁月悠悠,或许很多的细节会随之淡忘。但这节特别的心理学课将永远值得我们回忆,值得永远珍藏在记忆中。”

篇7: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学生学习英语心理素质和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感悟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作 者:陈素敏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中山中学,福建,莆田,351100刊 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年,卷(期):“”(2)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学 心理素质 实践能力

篇8: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一、加强自信培养, 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

在教学中, 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 平时默不作声。在《范进中举》分析胡屠户这一人物形象时, 其他同学都谈了观点:趋炎附势、爱财如命、嫌贫爱富……只有那位同学轻声说了句:胡屠户也并不全是坏的。他的话引来反对之声。有学生说:范进没中举时是‘现世宝’, 中举就是‘贤婿老爷’, 这样的人会有好的一面?还有学生说:只看他抓银子这一场面, 就足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只有他默不作声, 我笑着对他说:“你反驳一下, 好吗?”那位学生低着头轻声说:”我觉得胡屠户也不是无缘无故就骂范进的, 他把女儿嫁给了范进, 作为一家之主却养不起家小, 时常要靠他, 常常让全家挨饿, 骂他, 是恨铁不成钢啊!”声音虽小, 却句句在理。反对他的学生听完后, 赞赏的目光纷纷转向他, 并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脸顿时通红, 但头却不自觉的抬了起来。自那以后, 他的自信心越来越足, 提问发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充实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 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提高学生受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 掌握论证方法, 进而学会说理, 我在班上搞了两场辩论比赛。辩论前把要求及应准备的材料告诉学生, 指定八位学生分成两组作为辩论的正方与反方, 把其余同学分成两组, 分别找材料。学生们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论据收集的方法, 在辩论中懂得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为了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古诗词, 我结合学校的古诗词朗诵特色教学, 在班级搞了一场古诗词朗读比赛, 要求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 多抓住学生的优点,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这些活动的开展,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引导情感沟通, 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抒发方式的引导。

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 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 又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 达到讲读启发情感的目的。

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写日记、作文, 教师应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一次作文训练时, 我出了个作文题目《我的父亲》, 先给学生读了一篇《一杯薄薄的思念》, 这是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朴实的语言, 深沉的父爱, 让学生泪眼婆娑。典型的亲情回忆在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学生在亲情的感化下, 下笔如有神。

四、加强意志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 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由于语文自身特点, 学生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困难, 因此加强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 以及学习周围的典型, 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动力, 磨练意志。例如, 课文《岳阳楼记》, 主要表现了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体现了范仲淹身处逆境, 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我在教学时, 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他做这篇记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他在逆境中积极进取的品格。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实际思考:如果你现在身处逆境, 你会怎么办?以此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逆境, 在逆境中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

总之, 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很广, 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也很多, 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 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使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广、方法多, 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有差别, 因此教师必须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使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篇9: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1好奇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初三学生尤为强烈。他们特别容易被外界的新鲜奇特的事物所吸引,并为之追根究底,找寻答案。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一个个化学实验像变魔术一样绽放出的新、奇、特将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甚至是震撼的印象。教师演示实验时,课堂上气氛火暴,课后学生围在老师周围,摸摸这个,问问那个。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在满足学生求知欲,保护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能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在做硫、木炭、铁在氧气中反应的演示实验时,面对一系列声色形并举的反应现象,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启发,分析现象和原因,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思考,仿照拉瓦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能不能用它们去替代红磷?原因是什么?要能替代红磷的物质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我们在生活中能不能找到这样的物质?教师可以不公布问题答案,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课后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课后的查阅去获取更广泛更新鲜的答案,这一个过程也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2模仿心理——潜移默化,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教师在教学时不光是在向学生传授着课本知识,也是在向学生传授着严谨的化学科学态度。中学生在这年龄阶段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自己化学实验操作的示范性,绘制化学仪器装置的规范性,板书的工整性,语言的准确性,审题的细致性,解题步骤的标准性等都要严格要求。比如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条件的书写,计算题的格式,单位的带入等都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切不可因为省时或省事而马虎了事。现在的化学中考体现的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检测,也体现着对学生化学素质的检测。教师必须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自信心理——尊重鼓励,培养独立自主的品格

现在的中学生眼界开阔,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又有一定的自我优越感。这决定了他们在学习化学时,会有追求更多独立和自主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得到理解和尊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未来。教学应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善于引导,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哪怕是错误的看法,让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的自信在正确的引导下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演示实验,同学之间多进行比赛,做题时看谁能一题多解,多鼓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愉快学习。

4可塑心理——启发引导,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发展迅速的联想、推理、抽象、概括、逻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易向纵深和横向发展,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很强。但同时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尚薄弱,模仿心理很强,因此容易受到社会正反两方面影响,经常转变学习目标和人生追求方向,思维模式尚未定型,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爱好,通过化学课外活动、知识讲座、化学晚会、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进入初三,面临中考压力,一些同学往往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心理上产生压抑感和恐惧感,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起伏。这时,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建立对考试对人生正确的认识。

5浮躁心理——化躁为静,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毅力

中学生思想单纯,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但往往是三分钟的热情,难以恒定和持久,尤其是学习意志不够坚强,总想一步成功,一劳永逸,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心浮气躁,容易产生知难而退、受挫消沉、厌学、恐学等心理障碍。中学生对化学的新鲜感过后,随着要记要背的东西越来越多,学生背不下记不牢,也越来越烦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多思考多比较多总结,掌握方法并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毅力。化学史上就有许多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是在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还是其他各种挫折困难时,都能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持之以恒直至成功。教师可以多讲授这方面的名人事例,也可以讲授身边同学克服困难、学好化学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成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挫折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迎难而上,只要坚持不懈,终有收获的一天。

总之,化学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化学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案上尽可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十七中化学组)

篇10:《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心得

作为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运兴衰、民族昌盛。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是我们祖国历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密切,礼仪也愈加突显出了它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似乎并没有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准,但其礼仪修养、道德品质却不如人意。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在校园里到处可见:经常有人穿着拖鞋去上课,尤其在夏天;经常有人在校园里大喊大叫,不顾他人的感受;经常有人早上边走边吃早饭,一点也不注意形象。还有其他不讲礼仪的行为,比如关门的时候总是声震如雷,打电话从来不自我介绍,这些不良现象已不再是个别,而是一种普遍趋势了。所以,我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就坚决选择了社交礼仪这门公选课。学习了这门课程,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礼仪规范。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被自己和他人的认可,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也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自由度的提高,用人单位的择人观发生着变化,不再考虑“名牌高校”效应、户籍等因素,取而代之的则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范围内的因素。通过徐老师的讲解,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职业素质。所谓职业素质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只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

在没有学习“创造双赢快乐的人际关系”这一课之前,就知道在这竞争的时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人际关系不论在生活关系还是工作处理中都相当重要,听了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述,深受启发,也对如何创造双赢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领悟。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开始,交往中必须遵守真诚的原则、互助的原则、信任的原则、理解的原则、谦和的原则。“人无信,不可交”,真诚、诚实是待人的根本,谦和、宽容是美德,是真正的待人之道。但在交往中还必须要把握一定的是非标准,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正如丁远峙老师所讲的人际交往中的“方与

圆”,“方”既处事原则,“圆”是处事技巧,圆润有序。不断培养和提升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你的周围会慢慢的形成一个磁场,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和你交往,自然就会处在一个健康、快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成就事业。这一课重点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调整好心态,树立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我们必须和不同年龄、经历、职位的人一起工作,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造成磨擦,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形成大矛盾,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从自身找原因,换位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自己的确不对,要放下面子,学会道歉,以诚心感人。同事之间交往要有集体意识,以大局为重,形成利益共同体。因此在职场人际关系交往中应从内心建立“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观念,友善对待每一位同事,逐渐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互相受益,这就是双赢。

总的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学生素质教育》即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所获知识和能力体现着学习和实践的成果,是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在大学生素质发展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环境是主体发展的土壤,实践是主体,主体的关键意识注重特色、鼓励创新、富有内涵的环境促进主体的内化和升华。一般而言大学生素质教育是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即“技”的素质,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篇11:大学心理课程心得

很高兴大学开设了这门课程。一个学期在大学心理的课题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了解自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门课程最关注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一定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从各方面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心起了一个推动作用。

上课的老师非常有经验,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课堂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老师会精心挑选出一两套的心理测验给我们做,而这些心理测验都是十分专业准确的,老师会一一讲解分析,结合性格特点,生动的加上具体的典型的任务形象,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十分鼓励我们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心理能力的训练,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交到许多朋友,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就是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有意识去做。而我也在这门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最后开始做事。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教我正视了自己问题,一直以来或许我不敢面对,想改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老师课堂上的小小指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首先,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老师展开的活动和课堂互动中,我积极的参与到了,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

其实这个学期的心理健康课令我收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共处,如何接受爱,报答爱,如何谈恋爱,如何去爱别人。我也懂得了怎么样尊敬父母,怎么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他人。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我们做人要真诚,因为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这些道理是我看了其他的一些心理书本学会的,博大的深渊的心理知识让我懂得了: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也是什么。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的一面,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的喜悦,有时会让人感觉到人性的柔情的一面,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心理课程是实现心理素质的有效形式,是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我学习心理知识的激情,活跃大家上课的气氛,我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交流中受到教益和启迪,解决了很多以前困惑的心理问题。并且在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把许多错误的心里想法都一一解决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充实自己。

总的来说,通过这学期的心理课,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心理方面有了更好的理解。虽然本学期的心理课结束了,但心理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一生的。

上心理课的老师讲课有很多的特点,给我留下里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学校多开展这样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解决生活的困惑,真正的确立人生的目标。

篇12:《大学生心理学》学习心得

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我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在这个课堂上是多么的少,在心理学这一门学科中,我涉足的是如此之浅。未来的学习路还很长。

心理健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在我没有学习心理课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自认为对“心理”有不小的心得体会,但恐怕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至今日,在老师耐心的讲解下,对其认识不知不觉中已是不同往日。

总的来说,这十几周的学习,老师的耐心教导,由浅入深的涉足,我们为人处事的能力,自我开导的方法,面对挫折的态度,对待问题的思考,都有着不小的进步。

记得一天,我们的心理学老师刘在平教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考察了我们的记忆力,不测试还好,经过测试,吓了一跳,我的记忆力竟然下降如此之快。在教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我们该如何提高记忆力,该使用寿命方法才能快速的记下需要记忆的东西。

在学习中,教授还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冲突,造成关系紧张,思想上不愉快。和同学闹僵之后,如何重新交往,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学会交往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处理同学关系不可简单粗暴,不能委曲求全,既要体谅别人,又要维持自尊,正确走好感情之路。

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

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

篇13: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

随着英语课程内容加深, 难度加大, 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不当,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成绩下降, 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少, 失去学习的动力, 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分析其原因, 对症下药, 加强个别辅导, 帮助他们丢掉包袱, 轻装前进, 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兴趣逐步提高, 发展并使其成为志趣。

由于英语与汉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存在较大差异, 单词记忆量大, 又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习英语是非常艰苦的。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 善于结合教材设计难易适度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 运用直观手段, 创设情景, 精心设疑, 让学生以疑激思, 以疑获知。组织开展游戏, 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诱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采取模拟情景法, 让学生身临其境, 灵活运用学过的语言进行交流, 使他们不再感到学英语枯燥乏味。让学生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 在学习小组内就有关的词汇、句型反复操练运用, 这既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紧张、害羞心理, 又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练习会话的机会, 有利于其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二、培养成功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在调查很多名人的经历之后指出, 在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诸多因素中, 学识和专长技术占15%,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占85%, 自信心在心理素质占第一位。自信是取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 只有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 因而在英语教学中, 应该把学生的自信心放在首位。

尊重、赞许和鼓舞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期望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 教师不但要尊重和信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更要尊重和信任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都有长处, 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求。教师的责任在于充分挖掘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取长补短, 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要以满腔热情趣接近差生, 全面了解差生的爱好、专长、性格、困难和家庭情况等等, 发现闪光点。例如有的学生尽管英语学习成绩不如人意, 但有绘画专长, 就请他们在课堂上帮助画板画, 或在课余时间帮助画教学图片,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这不仅利用和发展了他们的专长, 也会鼓励和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在课堂复习、检查和提问过程中, 要运用礼貌语言, 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让学生观察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和信任。如让学生回答问题要说“请”。当学生答不上来问题时, 要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别紧张, 好好想想。”当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回答时, 要给予表扬, 如说:“好, 非常好, 太精彩了。”当差生答对问题时, 要及时鼓励, 如说:“答得好, 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必要时还可以让全体学生为之鼓掌祝贺。

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 超越他人。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 不断提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个适宜成功的阶梯, 给学生创造争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 提出不同的要求, 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是可望又可及的, 只要自己加倍努力, 是能够摘取成功的果实的。如在讲授新课前的复习检查, 要把检查的内容和要求提前告诉学生, 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要搞突然袭击。难度大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同学回答, 难度适中的问题让中等同学回答, 难度小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次次体验成功的欢乐, 看到自己的能力价值, 克服自卑心理, 激发争取新的成功的期望和信心。

正确的对待学生在英语会话操练中出现的错误, 讲究纠错方法。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即使对本族语的体系、语法规则、词汇有相当知识的人, 说话时也会出现错误。”学生在学习非本族语言的英语时, 因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如果一味责备, 就会使学生原本紧张的心理更加紧张, 加重心理负担。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天生害羞的学生, 一次责备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在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 会使他们丧失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因此, 教师在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时, 应该暂不挑出错, 而是首先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多操练, 多参与语言交流活动, 使他们受到鼓舞, 然后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自我完善。如通过列举其他例子, 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所在, 让纠错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并体验到纠错成功后的愉悦。

三、培养增强坚强的意志

篇14:大学生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心得

【关键词】小学英语 心理素质 教学指导 分析

小学生初进校门,不光要学习英语,还要学习写语文,数学等等很多科目。所以对于初次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讲,心理的压力要高于学习压力本身。我们教师要时刻根据小学生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用高度的热情及责任心来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指导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指导工作中,不要操之过急,由于小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英语,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耐心,使学生爱上英语,从而将英语学习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慢慢提高。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瓶颈

1.对于字词掌握有待提高。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汉语拼音和英语字词不能有效区分,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得很多语句和固定句式都被打乱,运用不恰当。

2.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由于认知差异和平时学习的认真程度不同,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已经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不及时调整并补救,后续学习过程中之后使得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关照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学习缺乏目的性。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缺乏动机和目的性,只是机械的在这里听课,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效果最差,而且学得的知识记忆也最不牢固,走马观花似的边写边忘,很难为自己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二、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探索

1.有效的对小学英语和语文拼音区分学习。第一、我认为可以通过几首英文歌去记 用旋律辅助发音。第二、记英文单词时可以联系类似的英文单词,比如B (bea 蜜蜂)T(tea 茶)汉语拼音举例:a 阿 S (扑克牌A)。第三、这两套发音 其中有相似的发音,比如:l,m,f,j,k,o,p,q,r,s,u,v,w。其他的不同的再进行特俗区别记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握好汉语拼音的特点:汉语拼音没有复辅音(b p m f d t l n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y w),这辅音字母是不会连用的,而作为英文字母是则可以连用,如empty(空的),其中m p t y 在汉语拼音中属于辅音字母,是不能连用的。汉语拼音有声调而英文字母则没有。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汉字。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的读法不同,汉语拼音字母依次读作:啊摆猜逮鹅……英文字母读作ei鼻席笛姨……

如果让孩子同时学习拼音和英文字母实在是为难人,其实最好就是以其中一个为主教,我就建议先学好拼音,熟了以后在主要学英文字母孩子自然自己就能轻易分辨出其中不同了。必要时可以交一些记忆技巧,实在不行死记硬背也行。

2.你争我抢——我要和你比一比。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英语的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孩子贪玩和好动的本性,于是,我们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大家利用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小组内部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互相约束力,大家互相监督学习的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来检测他们。检测的手段我们也不是用的普通的听写,而是让大家看图说话,我把一幅或者几幅小图画放在大屏幕,让小组内同学共同研讨组织一段话,然后由代表上台为我们诵读。大家互相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写得好。就是这个简单的小组PK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刚开始还是由我指定图片大家来讲,后来善于表现的学生自己看的有趣的图片就喜欢联想和造句,所以后来的课堂大部分成了学生们的挑战赛。A组选好一幅画,为我们讲述一个生活化的故事,B组同学又拿出另一幅优秀作品,生动的给我们展开另一个故事,一节课就在学生愉快的比赛中结束了。不仅锻炼了大家的组词造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还有很多同学在演讲过程中配以生动的表情,逗得大家满堂喝彩,学习兴趣一下就提了上来。

三、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师生关系问题是伴随教学研究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本人。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和希望时,他就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并努力把这门课程学好,以期待来自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学生的这种抵触情绪必然影响知识的接受和学习。

教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需求,课程设计的是否方便学生接受,课后反馈是否有效准确,教师语言运用是否形象生动,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讲求语言传导技巧,“用声传情”,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艺术地传导教学内容的情感,只有真挚朴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倍受感染。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做出合适的调整,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

小结:小学英语教学,做为学生启蒙阶段的学习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从小就热爱英语,爱上学习,那么后续学习的过程就会持久而深入,学生更加乐在其中;而要是启蒙阶段就给学生很枯燥的很陌生的感觉,以后只会更加吃力,因此小学阶段就要主要照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的学习手段、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感染和影响,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一定会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窗外即景下一篇:各工种安全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