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2024-06-11

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共5篇)

篇1: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1.读后感题目:

一:泪落红楼;叹息声中寻金钗,

二:细品红楼;梦萦金陵品红楼。

三:金陵嫣然笑。

四:大家族为背景

五:红楼梦

六:红楼梦未完

七:梦醒时分

八:木石结

九:梦回红楼

十:红楼一梦

2.读后感结尾:

一.真是精彩的一部书。

二.纵观历史朝代,前尘滚滚、后世硝烟,我们历代经历生存都逃脱不了情感的洪潮。 然后红楼,则成了历史中的一叶典型的情感扁舟。

三.它成为了古代情感的终始递接到现代情感的开端,成为了情感史的递接桥梁。

四.现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红楼,但是仍然参悟不透其中的高深与妙绝。

五.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情感的激烈执着、凄怨哀美,在强有力的精神推动下展现了他们对爱情 在精神力上的质感。我们看到的是镜中花、水中月,月朦胧、鸟朦胧的神秘情感境界。

六.他们那种精神上、肉体上的迷离情感,都含蕴着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锢使得他们 都成为了爱情的奴隶、历史情感中的悲剧角色。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疏离和冷淡。

七.转身走开,徒留下的却是自己那苍凉、惨痛,甚至是可悲、可怜的脚印。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和时空中表演着自己绚丽却也不失味道的情感。

八.即使遗憾,却拥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却拥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即使可怜,却拥有了他人后世的同情与怜叹;即使成为历史,却也拥有了后世人无尽的膜拜与赞叹,

九.转眼现在我们的这个繁荣、快速进步的.现代社会。我们以为我们很快乐,我们以为我们很幸福,我们以为我们这样,就什么都比古代的一切还要完善。也许,我们满足了物质的给予;也许我们满足了现在都市的喧嚣;也许我们满足了周遭环境的科学与现代,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也许我们在精神方面却是贫瘠的、荒凉的。 我们有充实的科学知识,我们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见识,但是也许我们没有古人那种可以灰肥湮灭般的爱情真理。

十.也许是我们没有勇气去体验那种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也许爱情的悲剧存在于每个时代。痴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轰轰烈烈和遗憾惋惜都成为了历史潮流中的一点飞灰。 樯橹灰飞湮灭般的痴缠恩怨都在历史的前进中被我们叹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际遇和悲剧,歌功颂德和情感悲剧都是历史中不可少的一个点缀体。

十一.〈红楼梦〉在我看来是一部复杂、高深、抽象的文学巨作。书中的痴男怨女都在爱情光芒的笼罩下演绎着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剧,只是情感悲剧的方式会过去,可是情感与悲剧却不会流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剧与体验。转眼看看我们自己,也许我们也有自己的悲剧历史可以观看,也许在发生,也.许已经发生,只是我们都没有完全的看到红尘中情感悲剧的颗粒的漂移。 纵使黛玉和宝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许他们过不了历史考验的每一天,在不同的历史角度观看也有着不同的结局。

十二.注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许是在给予机会给他偿还,缘分就是这么微妙不可言,无论前生前世是谁欠了谁,今生今世是谁来报答谁,情感的冲击和铭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十三.文中语言的精细、优美、哀怨,让我们不但体验了书中人物的凄凉与哀伤,也让我们体验到了文中描绘景色的华丽唯美和书中字里行间的古典美。

篇2: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1、事件在直线式的时间轴上展开

《红楼梦》所讲述故事的时间跨度前后将近百年, 《京华烟云》讲述的是北平三大家族近30多年间的恩怨情仇。两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都是比较大的, 但是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两书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叙事方法。在《红楼梦》中故事的讲述并没有在单一方向的时间轴上完成, 插叙、倒叙的手法在全书中时随处可见, 甚至也时常出现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与此不同, 《京华烟云》中的事件几乎都是在向性直线式的时间轴上展开的, 若非必要, 就连倒叙也很少见。

在《红楼梦》的整个叙述过程中, 有以事件的因果为线索的, 也有借书中人物之口讲述的, 因此, 读者对其中各个故事的了解并不一定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顺序。甚至在《红楼梦》中, 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 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空隧道, 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的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2]《红楼梦》中讲述了四大家族近百年的兴衰史, 这当然是要涉及到时间的推移的, 但曹雪芹叙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以直线式向前推进的时间轴为主线, 他更注重以一种动态的“势”和“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即通过在多重的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立体空间内发生的多个故事来表明四大家族和主要人物命运的走向已经势不可挡, 无可挽回。

而《京华烟云》则不同, 全书以女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为线索, 从木兰年幼时期到青年时期, 再到结婚, 婚后经历为顺序, 几乎是以直线式的时间顺序将故事向前推移。这样以人物命运为线索的写法使得读者很容易看清故事脉络, 也很想顺着作者的笔路快些看到后面的故事, 这种写作手法正好体现了西方近代小说的叙事力强、情节紧凑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 《京华烟云》虽然不如《红楼梦》那么规模宏大、千头万绪, 但是却活灵活现地“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 如何过活, 如何爱, 如何恨, 如何争吵, 如何宽恕, 如何受难, 如何享乐, 如何养成某种生活习惯, 如何形成某些思维” (林语堂《京华烟云》序) 。

从这个角度上说, 《京华烟云》以单一的时间为轴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脉络更为明朗清晰, 更容易为读者所追读。

2、没有“导读”式的叙述结构

《京华烟云》中三大家族的登场方式也与《红楼梦》中对于四大家族的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红楼梦》合计一百二十回, 而仅在前五回, 通过特殊的出场人物的登场以及梦幻等方式, 曹雪芹已经让四大家族的全貌呈现在作者面前, 甚至已经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 《红楼梦》的前五回对于全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五回中有许多独立的叙事因素和叙事意象, 形成了巨大的隐喻结构, 蕴含和诱发着生命信息, 对第六回以后整个叙事形态的演进都构成了思想意蕴和性格能量的辐射。「3」在前五回中, 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三个过场人物的“向导”和贯穿作用, 四大家族的全貌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已经清晰而且立体地建立起来。又由“还泪”故事、冷子兴的解说, 警幻仙子的寓言来暗示了宝黛爱情、大观园, 以及众姐妹的悲情结局。也可以说, 前五回犹如读者走进《红楼梦》艺术殿堂的“导游图”和“解说词”,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最终的没落结局以及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皆可以在前五回中寻到端倪和线索。

与《红楼梦》中先呈现“解说词”的手法不同, 在《京华烟云》中, 作者对于三大家族的介绍是“走马观花”式的, 三大家族的登场顺序呈一字型的排列在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经历为时间主线。随着主人公姚木兰的经历变化, 姚家不断与曾家、牛家有了命运的交集后, 才逐一介绍曾、牛两家的情况。其间, 首先在第一章便登场的自然是主人公所在的姚家, 之后幼年木兰走失, 曾家施以援手, 通过小木兰的眼睛呈现出了曾家的具体面貌, 继而木兰成年, 嫁入曾家, 才通过同嫁入曾家的牛素云来引出了牛家。《京华烟云》一共四十五章, 登场最晚的牛家直至全书的第十章才有了具体介绍, 在此之前, 几乎看不到任何对于牛家的介绍。三大家族只光出场就前后跨了十章之多, 这与红楼梦中在前五回中已经将四大家族的立体关系构建完成的手法是很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 《红楼梦》具有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所惯有的“草蛇灰线”的构成特征, 这种结构往往对人物命运提前“剧透”。而《京华烟云》则更注重故事走向, 读者在全书的开头部分得不到任何关于主人公命运的暗示, 所以只有一步一步跟随故事的发展才能对看清故事的进展, 这能让人物命运的改变对观众来说更突然, 缺乏预期更容易引起观众情绪的波动。这样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书了我国古代小说和近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显著区别。

3、大量采用心理描写

在《红楼梦》的时代, 心理描写尚不流行。但到了《京华烟云》的时代, 多种近代化的叙事手法已经为中国作家们所熟悉和使用, 其中一种就是心理描写。

在《红楼梦》的整个写作过程中作者都是在以局外人第三者的视角把各个部分的故事讲给读者听, 这种视角实际上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纪传体历史的写作手法, 可以最大化地展现故事内容, 很适合这种鸿篇巨制的描写。正因为作者本身身处一个“局外人”的角度, 才得以在前五章就将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势都以定下。曹雪芹以天才的掌控能力, 不慌不忙按部就班地向读者呈现着他想向读者呈现的一切。同时作者不会也没有必要逐一去描写某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 他只是从容地描写人们的行为和举动, 然后让读者一遍遍从这些细节中去捕捉和拿捏人物的心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红楼梦》“已经说了千言万语, 还要说万语千言”的原因之一。

然而《京华烟云》则不同, 在林语堂所生活的近代, 西方的许多先进的文学理念和写作手法都已被人们普遍运用。何况林语堂本身还具有的特殊西方文化背景, 《京华烟云》最初是用英文写作而成这一点就足见《京华烟云》与西方近代文学渊源之深。近代的心理描写手使得读者对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了更加直接有效的把握, 也和人物更有贴近感, 因为读者不用去揣测, 不用自己去拿捏主人公的心理。如《京华烟云》中多处描写姚木兰对孔立夫的感情时都对女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较长篇幅的细腻描写, 这样明确而细致的心理描写在《红楼梦》中几乎是看不见的。

《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而林语堂说的却是“全书写罢泪涔涔, 献给祖国抗倭人”。同样是“泪”, 曹雪芹只说是“味”, 但“味”的含义终究没有直说, 他是含蓄的, 要靠读者自己去体味的, 而林语堂的“泪”却是直言要献给“祖国抗倭人”的。这种含蓄内敛的深沉与热忱外露的真情之间的区别也让《红楼梦》和《京华烟云》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

4、结语

《京华烟云》成书于一个特殊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 有很多旧的东西慢慢地消灭, 也有很多新式的东西随之出现。林语堂在想要翻译《红楼梦》的初衷没有能够实现的情况下决心写一部小说, 最终成就了《京华烟云》。虽然从一开始,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是时代的脚步毕竟是向前的, 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所接触的近代知识都决定了《京华烟云》在写作手法上必然具有不同于《红楼梦》的近代特色。

摘要:《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虽然《京华烟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但在写作手法上, 《京华烟云》却具有与《红楼梦》迥然不同的独特之处。本文通过与《红楼梦》的比较, 对《京华烟云》写作手法的独特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京华烟云,红楼梦,叙事特点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2]郑铁生.红楼梦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1.

篇3: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一、霍恩比的综合法

综合法最初是由当代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1987年在其著作《翻译研究-综合法》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中提出的。霍恩比的主要观点是:翻译研究不是任何学科或理论的分支, 而是语言、文化和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用原型论 (prototypology) 取代类型论 (typology) , 承认模糊边界, 主张用连续体 (spectrum) 代替翻译的二分法 (dichotomy) 。综合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霍恩比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来研究翻译。人们把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感知, 即一个格式塔体系, 整体不仅仅是各个部分单纯的加和, 对孤立的部分的分析并不能正确地理解整体。翻译是个动态过程, 是译者作为读者把对原文的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完整地创造出来。语言是从系统 (system) 到规范 (norm) 到具体文本 (text) 的一个连续体, 翻译研究必须是个综合的跨文化学科。

二、《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

大多数人认为, 杨宪益的译文比较贴近原文, 重在直译, 而霍克斯则表现出更多的语言和文学技巧, 重在意译。霍克斯是英国人, 所以他必然受到英语文化中翻译规范的制约。英语文化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文化, 这种背景之下, 通顺和透明就成了重要的翻译规范。然而, 中国文化从清末开始处于弱势, 翻译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充分性, 杨宪益、戴乃迭当然受到中国翻译规范的影响。两译本的译者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文中大量俗语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

1. 与物质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1)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第十六回)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杨译)

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霍译)

(2)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第二十四回)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杨译)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霍译)

例 (1) 和例 (2) 都涉及中国的饮食文化, 由于杨宪益和霍克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 对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名词作了不同的翻译。大部分中国人用“碗”吃饭, 杨宪益为了保留中国的饮食习惯, 将这句译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更忠实于原文;而英国人则用“dish”吃饭, 霍克斯按照英国的饮食习惯将其译成“吃着碟里的还看着长柄锅里的饭”。

中国大部分地区以“米”为主食, 因此“米”是有中国饮食文化的词汇, 杨宪益采取直译, 将“米”译成“rice”, “粥”译成“meal”;英国人和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同, 主食多是面包、牛奶和肉类, 霍克斯将这句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有面的面包来”, 则更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

2. 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3) 阎王叫你三更死, 谁敢留人到五更。 (第十六回)

If the King summons you at the third watch, who dares keep you till the fifth? (杨译)

If Yama calls at midnight hour.No man can put off death till four-? (霍译)

Yama是印度教中掌管阴间的王, 霍克斯将其拿来用于中国名著的翻译, 是为了让说英语国家的读者看懂, 应为“king”这个词, 在英语里一般是指国王、君主, 而不是掌管阴间的神;再有, “更”是特指中国古代时间的衡量单位, 杨译成“watch”, 但是英国人和我们计量时间的单位不同, 所以霍把“更”换算成以“小时”为单位, 更容易被读者读懂。

霍克斯在翻译俗语的过程中多处采用意译, 把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换成了符合英语文化的表达, 译文流畅、传神, 是地道的英语, 但由于他过多地注意了读者的感受, 因此原文俗语中的文化色彩在译文中显得有些浅淡。而杨宪益在翻译过程中, 大量保留了原语中的语言与文化特征, 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但可能会给读者理解带来难度。如果把两个译本放在文化的大语境下看, 我们会发现, 两个译本是在不同的文化里受不同的规范支配, 无从比较高下。

文化与人的行为及所参与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并依赖于社会行为准则和语言使用准则。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综合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换”。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杨宪益译.红楼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2]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司显柱.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 2002 (5) .

篇4: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近些年来名著翻拍蔚然成风,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本文以87及新版《红楼梦》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了名著改编类电视剧成功的必备因素。

一、文化呈现要以原著为蓝图

真实感是电视剧的必备因素,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早已为大家熟识。所以在改编时,只有尊重原著文化,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

(一)场景布置要体现时代特色

87版《红楼梦》以央视为发起中心,以弘扬中国文化为目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十分注重原著文化的还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相比较而言,新版红楼虽然在场景布置上更为精美,但片面强调梦幻的场景,以此作为噱头,却忽视了文化意义。画面纵然唯美,却缺少真实性。

(二)道具的整体格调要与原著文化相符

87版《红楼梦》,在道具的选择上追求同名著时代气息相吻合,同具体情节相呼应。元妃省亲中,一排华丽的拉花代表她雍容华贵的气质犹如拉花般绚烂夺目;王夫人屋中红色的地毯庄重美丽,映衬她的端庄;老太太作为一家之主,她房间布局更加精致,蓝色的桌布清新高雅,房间的蜡烛把屋子照得犹如白昼。

(三)服饰的选择同人物性格相匹配

87版《红楼梦》的服饰以明清风格为主,依照角色性格做了不同处理。在四位姑娘比诗词歌赋时,探春的大红撒花衣服;惜春绣着玉兰的淡紫色长衣;黛玉绣着红花的白衣;宝钗的黄色长衣,与她们精明、孤僻、傲岸、机智的性格一一对应。

而新版《红楼梦》服饰虽然精美,却同人物性格不匹配。宝钗的白色服饰现代气息太浓,白色蕴含的与世隔绝、标新立异的寓意也同宝钗安分守己的性格不相符。

二、角色塑造要符合原有人物形象

电视剧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用个人命运的发展推动故事情节。因此,改编名著时,荧屏形象的塑造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演员的形态要同作品中人物相符

在选角上,87版红楼以“古典美”为标准,在全国各行各业寻找演员。由身材清瘦,形象清丽脱俗的陈晓旭扮演沉静忧郁的黛玉,由端庄秀丽的张莉扮演宝钗,由精明能干的邓婕饰演个性火辣的王熙凤等,在选角上做到了恰到好处。

而新版红楼中,身材精瘦、下巴尖长、眼睛细窄的于小彤身上缺乏宝玉那富贵闲人的圆润气质,蒋梦婕身材健硕丰美,脸肥若婴儿,也与黛玉“病态”的身姿不符。

(二)演员的妆容要同人物性格相匹配

在妆容上,87版红楼更符合人物性格。黛玉的妆容十分素雅,重在呈现她的柔弱,再用橄榄色修正略显丰满的脸颊,使得整个人更显消瘦,呈现出清雅秀丽的状态。

新版红楼引入了戏曲中的“额妆”,但它将“铜钱贴片”作为所有人的主要造型,忽略了其他五官,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无法体现原著中“金陵十二钗”个性各异的气质。

(三)注重对演员的训练,增强他们对角色的把握程度

87版《红楼梦》在拍摄前对演员进行封闭性训练,让他们同吃同住,彼此磨合。并有“红学大师”对演员的习惯、礼节、文学等进行专业培训,诚邀沈从文、曹禺、周汝昌等文学大师,对演员的每个动作进行具体指点。

而新版很多演员都是边拍摄边培训,在演绎过程中寻求人物感觉。在87版中,黛玉哭时都用手帕掩面,而新版则直接用袖口拭泪,显然前者更符合黛玉大家闺秀的身份。

三、叙事方式的调整要以原著为基础

文本和电视剧一个依靠文字寄托情感,一个则以画面为主要表现方式。因此应将名著改编成适合视频的表现方式。

(一)恰当运用剪辑技巧和旁白,将小说中伏笔转化成画面语言

在原著中曹雪芹大量运用伏笔手法,人物的命运在前面的章节叙事中已有体现。电视剧可以借助剪辑和旁白来变现出伏笔。

旧版《红楼梦》共35集,后6集的内容则根据伏笔,结合红学研究进行合理改编,并在后6集中插入之前的场景,来体现伏笔。

而新版则运用了旁白,借助甄士隐的口吻将伏笔直接讲出来。但旁白过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二)将人物语言进行口语化改编,使其符合现代语言风格

语言和画面是电视剧叙事的两大手段,当语言和画面相结合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因此其言语需要更贴近现实生活。

原著中写到贾瑞同凤姐的一段对话:

贾瑞上下打量着家常打扮的凤姐,饧了眼问:“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凤姐:“不知什么缘故。”

贾瑞笑嘻嘻地:“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了。”

在87版中,贾瑞说的是“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了”。新版的则是“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

两个版本虽然都对语言做了口语化处理,旧版是在保留原著语言特征的基础上,使其更加通俗化,而新版则过多保留了古代言语形式,使台词有些生硬。

四、结语

新版《红楼梦》尽管在制作经费和技术上都更有优势,但从观众反响上看,87版却更受欢迎。其中大多数观众表示,喜欢它是因为它更忠于原著。

如今,名著改编类电视剧已成为一项重要题材,不“忠于原著”的做法,使剧中展现出的效果同受众熟知的名著人物形象相差甚远,无法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

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为制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空间,但是改编不同于戏说,名著电视剧题材的创作只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发展。

摘要:在名著改编逐渐发展为一种电视剧题材时,《红楼梦》作为艺术经典之一也成为热门素材。本文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呈现、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改编几个方面,分析名著改编电视剧成功的必备因素。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名著改编

参考文献

[1]周蕾.论小说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0-29.

[2]崔玉炜.对红楼梦翻拍电视剧的若干思考——由1987版和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对比所做的管窥[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16-22.

篇5:题目为《红楼梦》的读后感

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其创始人汉斯·弗米尔认为,翻译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则,即目的论的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谭载喜,2006)根据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其在很大程度上受目的文本使用者、接受者以及文化背景的制约。连贯法则,即译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忠实法则则指译文和原文之间也必须有连贯性,要忠实原文。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目前评价最高、最受欢迎的两个英译版本分别为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英文版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Hawkes翻译的英文版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于两个版本的译者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语言知识,再加其二者的翻译目的也不相同,所以两个译本在许多细节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2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

2.1 目的法则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应用

目的法则是指,翻译过程由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而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目标文本的使用者、接受者及其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杨氏夫妇和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均在尽力再现原文描述的画面及其意境与内涵,但杨氏夫妇当时所服务的外文出版社的读者以“华人居多”,而华人对《红楼梦》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已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张南峰,2004)因此他们在翻译时多采取异化或直译的翻译策略。而Hawkes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是英美读者,他们对中国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知之甚少,如采取直译法,则会造成理解困难,因此Hawkes在许多中国文化现象的处理上采取意译或归化的翻译方法,将《红楼梦》中许多涉及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的词译作英美读者文化背景中相似的意象,从而促进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例如:王夫人道:“阿弥陀佛,没当家花花的!

杨译:“Amia Buddha!”cried Lady Wang.

霍译:“Blessed name of the Lords!”

“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bha的音译,表示对有觉悟的人致敬。由于杨译本主要针对的是有中文知识背景的华人,因此他在此保留了梵语发音的原样,这样便可以向这部分读者更形象地展示原文的风采。而霍采取意译或归化的翻译策略,改变了原来佛教信仰的原样,采取了西方基督教的祷告词,将其译作Blessed name of the Lords!霍将这一宗教意象进行巧妙的转化更有利于英美国家读者的理解。

根据不同读者的文化背景采取直译或意译固然重要,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同时结合语境来选择翻译策略,一味地采取直译或意译很可能造成目的语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产生较大幅度的偏差。

此处杨采取直译的方法,把“教训教训”译做a good scolding.但《红楼梦》中贾宝玉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一向懂得怜香惜玉,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此处杨选择scolding这个词,将贾宝玉一向和善的形象进行了改变,从而会导致目的语读者对贾宝玉这一形象产生误解。而霍根据语境在此处将“教训”译作a good talking-to,准确把握了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促进了英美读者对其的正确理解。

2.2 连贯法则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应用

连贯法则是指译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其于译入语接受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形和语法结构上具有很大差异,即英语强调“形合”而汉语强调“意合”。英语受到封闭式的句子结构和严谨的形态的制约,而汉语则不受这种制约,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特征,一种流散和疏放的样态。(郭瑞云,2003)英语重视“外在的精准细腻”,而汉语则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受本国语言定势的影响而忽视句子的连贯与衔接。

例如:唱完,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鸡肉说道:“鸡生茅店月。”

杨译:Then,having drunk up,he picked up a piece of chicken.“A cock crows at the moon by the rustic inn.”

霍译:Then he drained his bumper and,picking up a piece of chicken from one of the dishes,ended the performance,prior to popping it into his mouth,with a line from Wen Ting-yun:“From moonlit cot the cry of chanticleer.”

此处,根据上下文语境,冯紫英在酒面唱完曲子之后,在酒底说“鸡生茅店月”前并未将鸡肉放入嘴中。杨在此只是简单地将句子进行字面翻译,并未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关系表示出来。而霍则添加了ended the performance,指出是在唱完曲后才拈起鸡肉的。并且还用了prior to popping it into his mouth,指出冯紫英是在吃鸡肉前说道“鸡生茅店月”的。霍在此处适当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直接表达但却间接隐含的时间关系,使译文文本的逻辑顺序更加明了,从而将此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2.3 忠实法则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应用

忠实法则强调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必须具有连贯性,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这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中的“信”的要求基本一致。“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然而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了达到既定的翻译目的而进行适当的增译或减译,从而使译文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接受。需要指出的是,适当的增译或减译并不违背忠实法则,因为在目的论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一切翻译过程皆受翻译的预期目的支配。

例如:“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地收着,等姑娘吃。”

杨译:“If I knew you fancied a favorite dish of mine,I put it away in a clean place till you came.”

霍译:“If there was something to eat that I specially liked,I had only to hear that you were fond of it too and I would religiously hoard it away to share with you when you got back,not daring even to touch it until you came.”

此处,杨将“干干净净地收着”直接译作put it in a clean place,形式上看似忠实于原文,然则并未将原句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此处,原作中“干干净净地收着”实则是想表达贾宝玉对林黛玉的那种体贴入微的照顾与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杨在此将其直译,只是陈述一个动作,并未把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这种怜爱之情表达出来。而霍在此处则采用增译的方法,挖掘句子中的隐含意,用一系列动作以及一个religiously将宝玉对黛玉这种“捧在手心”的虔诚的爱生动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整本《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霍克斯多次采用增译的方法,而杨氏夫妇则多停留在表层形式而为挖掘其深层含义,因此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比杨氏夫妇的译本篇幅更为巨大。

3 结语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学派的重要翻译理论之一,其核心以“目的”为主,为了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文学作品的翻译则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目的语接受者为出发点,将一词一句放在整个语境中去理解,利用“归化”或“异化”的方法巧妙转化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同时,译者要准确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运用恰当的连接词将译文的内在逻辑表现出来,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准确的描写,从而实现译文内部的连贯,另外要挖掘原文的隐含意,恰当使用“增译”或“减译”的方法以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从而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连贯。

摘要: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学翻译,目的论,《红楼梦》中译本

参考文献

[1]郭瑞云.英汉动词用法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7).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商务印书馆,2006.

上一篇:经典护士节主持词下一篇:思维“相对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