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24-06-16

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共9篇)

篇1: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药物防治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并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为此,笔者将结合我国农业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kinds and

engineering level at hom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machinery in China.And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n how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level of protection machinery was

given.Key Words: protection machinery;present situation;developing strategy

植物保护机械和农药、防治技术一样被誉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植保机械的产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高效防治病草虫害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了植保机械,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植保机械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我国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的农业机械,其质量和使用的好坏牵涉到操作人员和农产品的安全。在我国入世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产品(CCC)目录,但就如何改变施药技术和植保机械落后现状,至今还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相关行业和部门应该改变观念,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国内植保机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经历了由仿制国外先进产品到自行研制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机械。但是,目前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四五十年代水平[5]。我国植保机械的产品结构组成包括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手动踏板式喷雾器、背负式喷粉喷雾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小型机动喷烟机、拖拉机悬挂或牵引的喷杆式及风送式喷雾机、航空喷雾喷粉设备等。

植保机械的种类很多,由于农药的剂型和作物种类多种多样,以及喷洒方式方法不同,决定了植保机具多种多样性。从手持式小型喷雾器到拖拉机机引或自走式大型喷雾机;从地面喷洒机具到航空喷洒装置,型式多种多样。例如国外的一些植保新机具:

1.农药直接注入系统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 Mid-West Technology CCI-2000 型农药直接注入系统。该系统将水与药液进行分置,由蠕动泵控制使药液定量进入主水管道与水混合。与传统喷雾机相比,农药

直接注入系统在药液处理及清洗方面更加安全、方便。

2.多级过滤系统

国外大中型喷雾机一般都具备 4 级过滤系统,即在药液箱加液口、加液斗和水源吸水头处都装有过滤网,在系统中还装有一种自洁压力过滤器。设置这 4 级过滤装置避免了系统堵塞、漏喷和雾化不良现象。

3.防漂设施

雾滴漂移和沉降是喷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雾滴漂移和沉降严重时,引起的浪费可达施药量的 70%~80%。少漂喷头和防风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少漂(LD)喷头是在扇形喷头后面安装一孔片,使药液环绕内腔“涡动”雾化成窄雾普雾滴,易漂移的雾滴大大减少。防风屏则是辅助阻挡雾滴漂移和沉降的,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试验表明:机械式防风屏能使常规喷杆的漂移和沉降减少 65%~81%,气力式则只在风速小于 2m/s 时起作用。丹麦哈迪公司研制的 ALPHA2000 型风送式杆喷雾机,采用了气力辅助喷雾技术,大大提高了雾滴在作物各个部位的附着量。Bertelli,Randell 公司生产的静电喷头可用于喷杆喷雾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上,该喷头提高了雾滴的附着率,比普通喷头可减少药液损失 65%以上。另外,吸油绳式涂抹机也克服了喷雾不易对靶与雾滴漂移等难题,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

4.无人驾驶喷雾机。

为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日本开发了一种感应电缆式无人驾

驶果树喷雾机。该机作业时无人操作,沿事先设好的感应电缆行走。

5.航空植保设备。

农用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施药作业效率。有人驾驶的飞机效率高、省力且成本较低,但在农田与住宅混杂区以及轮作栽培区则难以使用。因此,无人驾驶飞机作为补充手段进行喷洒作业已开始实用化。

6.光电技术

在喷雾机上设有近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利用近红外线光的反射来辨别杂草,通过控制电路 和喷洒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洒。

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一是植保机械落后。我国植保机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当前市场上面广量大的手动喷雾器产品技术水平低,结构陈旧落后,喷射部件品种单一,而且施药液量大,雾化性能不良,作业功效低,农药浪费现象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产品品种规格少,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不同病虫害的防治作业需要。

3)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相对落后,加工精度低,成本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较低。

4)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少,自动化监测、调控水平低。

二是施药技术落后。施药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浪费大、流失严重。我国平均667m2用药量是以色列、日本的1/8~1/4,美国、德国的1/2,但农产品上残留却是他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其原因是采用现有植保机具和施药技术,农药的有效利用效率最好的也不足30%,农药的流失量高达60%~70%以上,使用工农-16型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施农药,农药分布不均匀度高达46.6%,不仅经济损失重大,也造成了严重的“农残问题”和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施药过程中飘移、流失的农药是一种环境污染源,我国每年因除草剂雾滴飘移而引起作物药害造成的损失达数亿人民币。另外,农药环境污染也是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太湖流域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稻田流失的农药落入田水后再进入水系,最后汇入太湖而造成污染。

3)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农药的使用以及废弃的农药和使用过的农药容器的安全处理都有详细且明确规定。目前,国内机械施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农民得不到相应规范的施药方法的指导,一般根据农药使用手册中规定农田面积确定药液的数量或根据经验进行喷施,这与现代施药技术所要求的根据农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病虫害种群密度,来选择施药机械种类、农药剂型和喷雾方法相去甚远。

上述存在的问题还由于多年来我国植保机械、农药、植物保护等部门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和沟通,特别是缺乏农药和药械的产品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实际需要之间的互作关系、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关系,以及部门之间与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为此,针对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农药、病虫害防治方面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解决措施。

1)由农业部牵头,把植保机械作为特种农机加强管理,实行市场准

入制度,并列入每两年一次必须接受监理检测的机具。

2)加强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加速改革我国的施药机具,植保机械应走专业化的道路。已经沿用了近半个多世纪的老式施药机具,应逐步更新换代。

3)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施药技术水平。通过开发应用先进植保机械,制订相关施药技术规范和法规,加强施药技术与方法研究来提高我国农药施药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正确、高效施药方法。

4)由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共同负责,采取技术培训(逐级培训)、函授教育、文字和声像宣传普及等多种办法,对农民展开有计划的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职业培训教育, 把此项工作列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期计划中,以尽快提高农民的施药技术水平。

面对人口不断增长, 耕地日益减少, 粮食需求加剧, 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 开发和研制更多的“高工效、低喷量、精喷洒、低污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植保机械是当务之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植保技术, 增加科研经费, 培训高科技科研人员,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植保技术一定能赶超发达国家。

篇2: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面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

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透过中国制造看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近。中国制造的身影已无处不在。这折射了我国以机械、汽车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没有机械等重工业的发展,生产各类消费产品的轻工业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加凸现了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在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机械工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共同进步,并充分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向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精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和时代特征。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

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基础设备。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平。而许多关键零部件我国还不能自己生产制造,完全依赖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

械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

自动化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程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生产管理。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

核心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

来投资,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设备却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不仅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存在创新能力薄弱,而创新能力薄弱又导致我们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从而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 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 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2%以上。

自主创新及人才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产品开发周期较长。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走的还是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的道路。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而我国却没有拔尖创新 人才。这充分体现在: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技术创新缺乏动力。高精尖技术的开发相对薄弱。高精尖技术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看,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中占有相当比重,而百强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代表“中国制造”。2008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不含汽车)主营业务收入总计9305.7亿元,为2003年第一届排序时3236.25亿元的2.87倍,平均年增23.5%;2008年汽车工业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4163.3亿元,为2003年5514亿元的2.57倍,平均年增20.8%。这些数据反映

了中国机械、汽车工业大型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同时,以机械、汽车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为各类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发挥自身的集群效应和领跑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是机械大国却不是机械强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及柔性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机械百强、汽车30强企业进行发布,一方面是希望社会各界对我国机械、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入选的企业能够认清自己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比学赶超,带领行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未来前进,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产品高技术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进入年代,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其高新技术含量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服务个性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用户要求,先进的制造企业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信息,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化生产使

得垄断性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篇3: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 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起步早, 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 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 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 加上资金不足, 资源短缺, 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改进和完善, 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 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 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们应该正视现实, 面对挑战,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 励精图治, 奋发图强, 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 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对比其他行业, 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 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 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 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 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 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 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 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 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 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 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 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 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 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 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 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 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 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 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 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 在国外制造产品, 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 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 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 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根本性变化, 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发生在跨国公司, 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 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 制造出最终产品, 并进行全球销售。机械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网络, 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原材料调配、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 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1) 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 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德国格第巴赫机械制造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为大型玻璃制造厂生产玻璃处理系统的公司, 目前该公司的软件控制装置、电子机械装置占据了其产值的1/3。

(2) 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在从电梯到工厂设备等的各个领域, 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 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 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 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 不是闭门造车, 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如美国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 对由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全球产品开发小组进行改组, 以集思广益开发新产品, 缩短某些产品的开发时间。

(4) 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 振兴我国机械制造业, 把我国的机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际市场, 并牢固地占有国际市场, 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 认清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我国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4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高质量、高生产率一直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四化”: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应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 能适用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灵捷化———使生产力推向市场准备时间缩为最短, 使工厂机制可以灵活转向;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 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因此, 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也将成为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方式的一个全新的机械制造业。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

近年来产品更迭不断加快, 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增加。据一些发达工业国的情况来看, 这种产品更迭加快的步伐更加明显。例如美国、西德、瑞士等国的统计表明, 1995—1998年机械零件的种类增加了约50%;80%的工作人员不直接与材料打交道, 而与信息打交道;85%的活动不直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产品、工艺过程、组织管理日益复杂化;设计、工艺准备等占去的时间为完成用户订货总时间的65%以上。另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供货期与质量往往起着比价格更为重要的作用。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能赢得竞争的胜利。灵捷化又是摆在机械制造业面前的头等重大课题。在技术上要实现柔性化, 在生产组织上要实现变革。

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篇4: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49-02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会受到作业机具、农药制剂及施药技术这3个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农药生产技术虽然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施药机具和施药技术水平仍是比较落后的,因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1 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现状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研究,在1949年以后得到了发展。但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仍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 产品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

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植保机械,并逐步实现了专业化。而我国植保机械的种类较少,大部分都是手动机具和小型机具。此外,我国尚未发展专用植保机械,常利用同一种机具进行多种不同的施药作业,特别是这些器械所使用的喷头数量较少,不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1.2 高新技术应用较少,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保机械产品中,从而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作业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然而我国的植保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简单,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我国植保机械产品还没有广泛应用GPS和GIS技术,不利于推动农业植保机械的快速发展。

1.3 行业技术标准不健全,使用及监控体系不完善

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制定了植保机械行业技术标准,明确规定要定期检验植保机械,只有年检合格的机械才可以进行喷雾作业。然而我国缺乏完整的植保行业技术标准,而且对植保机械产品的监控力度较弱,这就干扰了我国植保机械的正常市场秩序。

1.4 农药与施药器械研究的有机结合缺乏

目前,大容量淋雨式喷雾法是我国很多地方所采用的施药技术。此施药技术较为落后,会导致喷洒农药不均匀,不能将药剂的作用发挥出来,既浪费农药,又污染环境。此外,从事农药药剂的研究人员与从事施药机械的研究人员之间没有协作,这也不利于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1.5 喷雾机械及喷洒部件对科学使用农药的适应性差

圆锥雾喷头存在不能均匀喷施农药的缺点。20世纪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除草剂等喷洒方面开始采用扇型雾喷头替代圆锥雾喷头,但目前我国农业上所使用的喷雾器仍然是圆锥雾喷头。近年来,虽然我国化学除草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扇型喷头,使得单位面积上所使用除草剂的剂量增加,影响了除草效果,同时飘失的除草剂还会危害到周围的农作物。

1.6 对暴发性病虫害的应急防治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的植保机械品种较为单一,因此无法与病虫害适时防治的要求相适应。当前我国农业上使用的都是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其功效较低,无法保证适时防治。1993—1996年间棉铃虫暴发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植保机械功效较低、缺乏应急能力。发达国家已采用了先进的、高效的、专业的植保机械工具,因此我国要充分借鉴其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水平。

2 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措施

2.1 提高植保机械的多样化水平

我国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不同,各个地区的种植制度也不相同。因此,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满足不同地区的专业化植保机械产品,以满足各个地区种植农作物的需求;要结合不同农业区域的特点,研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植保机械,促使农药利用率不断提高。此外,由于大中型植保机械具有较多的优点,因而要加快研发大型、中型植保机械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要求。

2.2 提高植保机械的技术水平

在研制植保机械过程中,我国引进的高新技术较少,从而导致我国植保机械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因此,今后在对植保机械进行研制及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如静电喷雾技术、防飘移技术等。同时,要注重研究喷雾技术及智能喷雾技术,注重研究病虫害数据库。此外,还要对植保机械的整机性能、主要工作部件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满足植保机械的发展要求。

2.3 提高植保机械的专业化水平

要加大植保机械研究力度,加快改良施药机具,推动我国植保机械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业上使用的老式施药机具已经沿用半个多世纪,因此急需实现更新换代。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大型机动喷雾机,但是在农业领域中仍多采用小型手动喷雾机。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植保机械的投入力度,安排相关的专家,研究高效、节水、新型的多功能手动喷雾机具。

3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还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小农生产方式仍然会存在很长时间。因此要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植保机械的发展,并且要努力解决在运用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施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大平,田耘.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11):49-50.

[2] 郑文钟,应霞芳.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8(5):219-221.

[3] 贾林.我国植保机械发展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14-15.

[4] 刘丰乐,张晓辉,马伟伟,等.国外大型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发展现状[J].农机化研究,2010(3):246-248.

篇5:我国工会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企业工会的组建率虽高, 但其组建质量低下令人担忧。调查发现, 为了完成上级工会下达的指标,许多企业工会的组建是“先搭台子后规范”的现象。这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式建会方式很难避免出现一些不提取工会经费、不参加上级工会活动、不发工会会员证、职工不知情的“四不”基层工会。同时,企业工会受所在企业的制约太大,使工会的独立性成为形式。独立性缺损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弊病是代表性不充分,并从根本上影响工会维权功能的发挥,工会工作者都是企业的雇员, 在经济上对雇主有依赖, 因而无法独立自主地维护职工利益,致使工会的维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劳资矛盾的调处中, 工会对职工的维权诉求普遍存在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现象, 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 久而久之, 让职工感觉工会与自己并无关联。

求一篇关于“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现实,谈谈工会的现状及其发生的作用”文章

1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与企业以及职工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明晰,凸现出来一些长期被掩盖的利益矛盾。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渐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企业职工要求工会维权的需求日益增多。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其维权的职能也日益突出,这为提升工会的自身职责提出了更高要求。

2工会在企业中发挥职能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工会的维权职能,既面临着独特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有些经营不善的国企中,很多员工由于下岗、待业等的压力,经济地位逐步失落,并导致政治地位随之失落。一些国企存在着比较复杂的腐败现象,常常发生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情。在这样的局面中,一些企业工会却不牺牲职工权益,没有原则地与企业行政“相互配合”,个别工会人员甚至对工人的困难视而不见,激起工人的强烈不满。因此,企业职工对工会维权职能的需求变得很迫切,企业职工对工会加大维权力度的呼声日益升高。工会应该充分考虑职工的实际需求,定位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责所在,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天职。目前一些国企工会却无法做到旗帜鲜明地为职工维权。主要表现为:

2.1没能彻底贯彻《劳动法》

当前,有些国有企业公然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在忙时强令企业职工加班,却并不按照相关规定付给工人加班费。若有不服从的工人,就威胁其下岗,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工人找到工会申请维权时,有的企业工会借故推诿,有的则对工人的诉求敷衍了事,更有甚者,有些企业的工会站在职工的对立面,无视职工的正当权益与合理要求,致使工人与企业间矛盾激化,对企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2.2没有明确独立地位

有些国企的工会在规定中声明其属于一级群众组织,可是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由于过度依附行政领导而使工会的独立性被丧失,工会组织没能从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只能被称作是一个“半独立”性质的行政组织,没能为工人群众的利益代言。还有些工会的领导甘受行政部门的委托,站到职工的对立面,代表行政和职工打官司。

2.3工作重点不明确

现有的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实际现状亟待工会加大自身的维权力度,然而某些企业的工会组织却将工作重心放在诸如文艺演出、唱歌跳舞等方面,由于工会的精力被诸如此例的文体活动所耗费,自然就无法做到将自身的工作重点放在为职工维权上。

2.4工会组织建设不足

即使一些企业的工会愿意充分发挥自身的只能,为职工维权而努力,但是有时却违背了一些领导的医院而受到打击,导致下岗,调离等,这些“下场”使工会干部缩手缩脚,工会组织建设被极大削弱。

3企业工会职能发挥不力的原因分析

3.1思想原因

一些企业的干部将工会看作党的一个部门,是工会的工作偏离了目标。在一些企业中,企业党组织领导对工会维权的独立性有所忽视,将工会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一个普通部门,这就使工会工作以党的工作为中心,导致工会“以维权为中心”的目标产生偏差,妨碍了自身维权职能的发挥和强化。

在这种情况下,连企业的职工有时也将工会看作企业的普通管理部门,没有对工会维权形成广泛的群众支持,直接导致工会工作具有明显行政特征,在很大程度完全脱离了职工群体。在职工的观念里,工会已经不是一个群众组织,而是与其他管理机构等同的一个组织。当职工发生了劳资纠纷,无法向工会寻求协助。以上的局面,造成了工会维权职能的缺失,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最终导致职工受害、工会不作为。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工会人事和工会经费上干预,影响了工会的维权工作。企业的旧有观念已经成为工会维权最大的桎梏和工会组织权利缺失最大的思想根源。

3.2制度原因

工会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才能顺利行使维权职责。而独立的行为能力来自独立的经济来源,这就对工会人事和工会工资制度提出了要求。而目前的现实是,工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严重妨害了工会的独立性,进而对工会的维权能力造成巨大影响。《工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工会工资由所在单位发放,这严重束缚了工会行使权利。首先,妨害了工会的经济独立。经济上的不独立导致维权被动。工会工作人员是工会权利的行使者,在经济上无法与企业相互独立,维权时就会难以彻底。由于企业拥有工作工作人员工资的支付权,工会的维权好坏也就难以由职工说了算,维权职能得不到积极行使。所以一些工会干部对企业侵权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会干部成为弱势的维权者,利益关系使工会工作人员维权积极性降低了。

4工会强化自身职能的策略

4.1加强工会人员的队伍建设

传统工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发展,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当前的不少工会工作人员仍在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对工会履行自身职能形成了严重影响和制约。工会在新形势下要着力强化维权职能,前提就是建立高素质的工会队伍。工会工作者从职工中产生,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而工会工作人员的维权意识对工会维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维权工作是否持久化,长效化。

4.2推进工会自身改革

工会自身的建设,需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即职业化、法制化和社会化的维权机制。具体来讲,法制化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工会应该把法律作为维权的基本准绳,提高工会法律素质,借助法律实现个人权益的维护。社会化则指的是工会充分利用维权的社会资源,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强化自身的维权职能。而职业化的内涵则是工会摆脱企业的行政限制,以独立的身份表达职工利益诉求。

工会维权模式的社会化、职业化与法制化,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工会的组织功能强有力的保证。为实现这些模式,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打破了地域限制,从而形成工会维权联动。使维权工作得到社会各相关部门共同的支持。

5结束语

企业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是市场经济对企业工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劳动者对工会的迫切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工会维权的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对企业工会维权职能进行分析,寻求强化职能的策略就更显迫切。

工会是什么?

●工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

工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即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它主要是通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我国工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通过工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工人群众中去。同时,工人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工会反馈上来,作为党的决策依据。工会的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和团体不可代替的。第二,工会是政府的亲密合作者,是人民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的权利。工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在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会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以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第三,工会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是协调劳动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它通过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主持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达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的目的。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地位也会越来越突出,成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工会组织的性质

《工会法》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这一规定从两个方面明确了工会组织的性质,一是阶级性。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二是群众性,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而不是政党或其它组织,只要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此外,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职工参加工会和退出工会都是自愿的。●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工会法》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会会员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或者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章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这一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了工会活动的根本准则。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集中体现了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作为执政党和国家政权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也必须以宪法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来指导和规范工会的一切活动。

工会遵守和维护宪法,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才能保证工会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同时,宪法体现了广大人民意志和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工会只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尊严,才能真正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由工人阶级队伍中最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会和工人运动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工会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又应该按照自身的性质、基本职责和特点,依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会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辩证地统一在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工会与人民政府的关系

篇6: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农业装备产品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1)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实时的监测农业装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够准确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的活动和性状,所以应用农业专用的传感器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2)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农业机械装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现也为农机产品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我国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农业装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灰尘、潮湿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环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农用机器人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农用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农业的作业对象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农用机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确的农业体系。这一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时的获取农作物的产品并掌握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经济上有效并且技术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新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策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也应体现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这一特色,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向着更高的水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耿端阳.浅谈农机发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

[3]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

[4]张学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之精确农业[J].农机化研究,.

篇7: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银行 风险 对策 发展趋势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及运行特点

1.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

(1)业务智能化、虚拟化。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只有网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因特网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主要借助智能资本,客户无须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可以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等银行业务,即可自助式地获得网络银行高质、快速、准确、方便的服务。

(2)服务个性化。因特网向银行服务提供了交互式的沟通渠道,客户可以在访问网络银行站点时提出具体的服务要求,网络银行与客户之间采用一对一金融解决方案,使金融机构在于客户的互动中,实行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客户。

(3)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弊端

1.网络建设方面:就目前发展形式看,中国的网络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网络发展神速,但就宽带、上网费用、覆盖地域等都是网络发展的重头戏,我国网络与业务的实践需求、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偏差,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再者,上网速度和宽带也是阻碍中国网络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上网人数的激增,上网速度慢、访问速度慢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从地域分布上看,地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些发达城市中,互联网设施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基本上实现了门到户的宽带连接,但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设施的不完善等等。网络的支付问题:网络的支付问题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的网络银行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没办法保证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其突出方面就是支付问题,网络支付结算方式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银行都还没办法提供完全全国连网的网络支付服务,在传统和网络支付的变更过程中,银行间未能很好的合作,而且它的网络支付的覆盖面相对教小,在数据和处理过程中也未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这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应用。诚信也是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就中国现在的信用制度来看,社会的整体信用制度还不完善,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讲信用的,所以人们对这种借助INTERNET的网络支付结算服务都是半信半疑。

3.网络的安全问题: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在建设网上支付系统时,最为重视,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分子侵入系统,干扰、破坏系统或盗用资金,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在网络上存在的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泄露、非法使用、假冒、旁路控制和授权侵犯等等。某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实体,非法实体通过种种渠道便获取合法用户的权利和特权,在很多时候,黑客还会用木马控制用户的操作系统,其技术设计是先进的、超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网上交易可能会承担由于法律滞后而造成的风险。

综上所诉,网络银行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它,还需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完善。网络的法律问题:网络银行的技术设计是先进的、超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网上交易可能会承担由于法律滞后而造成的风险,在中国,网络的法律问题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使消费者还不能很放心的使用网上交易,从而影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

综上所诉,网络银行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的,想要更好的发展它,还需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完善。

三、实现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1.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要想加强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加强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宣传和营销

网上业务创新应该从方方面面体现,而体现的是否完美就只能从实践入手,使网络银行可以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希望金融界能提供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使用新型的电子金融工具产生了强烈欲望和要求。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需要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根据网络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严惩利用计算机在网络银行系统中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以完善对网络银行发展在法律制度上的安全保护。网络银行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篇8: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 我国植保机械发展概况

我国农业每年需要化学防治面积在3亿hm2以上, 消耗农药制剂100万t左右。由于农村目前使用的施药机械基本都是20世纪60年代定型的产品, 技术落后, 制造工艺粗糙, 加之农民没有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和方法, 农药利用率一直很低, 一般为20%~30%, 低的不足5% (欧美国家利用率在65%~75%) , 70%~80%的农药流失到土壤、河流及空气中, 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直接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七大报告已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应用先进的施药机械, 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污染, 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应果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 力争短期内改变这种落后局面。

2. 我国植保机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但植保机械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目前, 国产植保机械的品种很多, 但科技含量低, 而且产品质量不高。据农业部门统计, 全国施药机械社会保有量在8 000万台以上, 其中手动喷雾器7 100万台以上,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700万台以上, 担架式喷雾机80万台以上, 拖拉机悬挂及车载式喷雾机50万台以上, 其他类型喷雾机 (包括农民自制) 有几十万台。

(1) 缺乏专业生产企业 我国生产植保机械企业数百家, 但专业厂家很少, 具备自主开发产品能力的更少, 盲目仿造现象十分严重, 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大部分都是从生产其他产品转入植保行业, 不具备植保机械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 主要精力都放在仿造、降低成本的恶性竞争方面。

(2) 植保机械种类单一 植保机械型号品种单一, 无法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防治的需要;单一的植保机械品种无法适应病虫适时防治和应急防治。用一种机型防治多种作物的病虫草害, 用一种机械“打百药、治百病”是造成农药用量过大和浪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植保机械技术落后 目前, 植保机械近90%是手动背负式喷雾器, 所承担的防治面积占80%以上, 是植保机械的主体, 由于产品质量差、工作效率低 (1台手动喷雾器1 d防治面积不到0.33 hm2) 很难保证适时防治。

(4) 植保机械科研与生产实际距离较大 近年来, 国家对植保机械落后现状越来越重视, 连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开发新型施药机械。但研发大多侧重于高科技、大型化, 而中国目前的生产规模、耕种模式, 农民的经济状况、使用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之还有一定的差距, 很难实施与推广, 只能束之高阁。针对我国农村小规模经营模式, 研究开发新型实用植保机械的很少。因此, 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自己设计改造一些简陋的, 仅可有限提高工效却大量浪费农药的车载喷秆喷雾器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植保机械科研与生产企业的一种遗憾。

(5) 管理与使用脱节 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农业机械, 绝不单单是提高劳动效率, 使用技术和施药技术是一个整体, 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历史原因, 过去几十年里喷雾机由农机部门销售, 而技术推广工作一直由植保系统来做, 正是由于这种脱节造成了现在植保机械落后, 农民的施药技术更落后的局面。如此下去, 尽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补贴植保机械, 但由于农民施药技术没有同步提高、农药的使用率没有提高, 那么对环境的污染, 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那将是更大的浪费。植保机械有它的特殊性, 技术支持比机械本身更重要。

3. 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 惠农政策陆续出台, 这些对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农业大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我国农药生产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是由于施药机械和技术的落后, 致使整个植保行业不能同步发展。随着国家对植保机械扶持的相关政策陆续实施, 坚信植保机械快速发展时机即将到来。

(1) 千亿斤粮食增产方案已出台 国家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间增加粮食产量一千亿斤 (500亿kg) , 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出台,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加强病虫害防控, 减少生物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大力发展植保机械化专业化防治, 研发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及使用技术, 加速推广应用, 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已经列为计划方案的重要内容。

(2) 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 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对稳定粮食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业部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适时提出了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加快建立一批专业化防治组织, 这些组织的核心是建立机防队, 对病虫害实现统防统治。各地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已全面展开, 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 目标是要在2020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达到50%, 高工效、高防效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3) 国家对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空心化、农业兼职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挖掘农业, 特别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潜力的现实选择。到2015年,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超过55%, 到2020年达到65%, 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总额已由40亿提高到155亿, 植保机械已列入农机补贴目录。目前, 喷洒农药是农民最繁重、最危险的劳动,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植保机械落后, 目前, 全国施药机械化水平不超过10%.

(4) 目前国内植保机械的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植保机械总体水平落后, 经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推算, 目前农民正在使用的植保机械产品有90%已不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应尽快更新和淘汰。根据国家发展需要, 我国植保机械化水平要提高到50%, 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50%, 农药利用率提高到50%, 中国植保机械每年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

中国农民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可以比喻成当年的半导体收音机, 农民对黑白电视、彩色电视还一无所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前, 彩色电视机在农村已经得到了普及。我们相信, 高工效、高防效的新型植保机械和专业化防治技术会像彩电、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一样被农民广泛接受, 植保机械化、专业化防治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大有可为。

4. 建议与对策

(1) 加快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 农药利用率低, 防治效果差, 植保机械落后, 施药技术落后等这些植保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 最好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搞好病虫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

(2) 大力扶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植保机械研究开发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 重点开展针对不同地域, 不同农作物, 不同病虫害防治的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研究。

(3) 加大对植保机械购机的补贴力度改变管理模式, 明确补贴重点, 侧重补贴专业化防治组织和种田大户;从农机补贴中将植保机械专项补助资金单独列支, 做到专款专用。

篇9: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当前植保机械已广泛应用到农业的各个领域,但我国植保机械落后的技术和粗放的使用方式拉大了与国际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作者通过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得到推动我国植保安全施药技术的更新和进步策略。

关键词:植保机械;施药;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41-1

上世纪70年代,欧美已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管理属于特种农业机械的植保机械,走“植保机械专业化、法律化”的道路。除了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植保机械外,法律上还规定,植保机械每2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年检。并且,在我国入世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CCC(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3C标志,也称中国强制认证。

1 国内植保机械现状

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范围内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国产的植保机械80%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使用的施药机械落后近半个世纪。由于用手动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洒农药,调查显示药物喷洒不均匀高达45%,喷洒的农药有一半损失掉,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使“农残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植保面积2000多万公顷,森林病虫害面积达800万公顷,森林病虫害面积防治任务艰巨。果树一年生长期内要喷施农药8~15次。但目前仍使用手动踏板式喷雾器和高压喷枪,采用大容量淋洗式或连续施药方法(苹果园每公顷用药量达10000升),而发达国家用风送式果树喷雾机喷施常用的药液量为每公顷用药200升。使用粗放落后的机械,只有很少的农药沉积在作物的叶片上,不足10%的药剂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由于效率低,同一防治区往往防治还没结束,刚打过药的地方,病虫害又复发蔓延,不得不加大施药次数和药剂量,造成病虫害防治的恶性循环,并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的问题。据国际劳动组织估计,世界上每年农药中毒人数达500万,死亡人数4万,其中绝大部分(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不同的作物对植保机械要求不尽相同,如对飞翔昆虫要求的雾滴直径10~50微米,基叶上昆虫30~50微米,茎叶喷洒时40~100微米,喷洒除草剂时250~500微米,使用不同喷雾机械可大量减少施药量,提高药液对植株的穿透性,同时药物可以对作物植表全面附着,药物对害虫的杀伤力大大提高,节省大量劳动力和能量。

但目前我国植保机械施药技术落后,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当前市场上只有少数植保机械产品能够达到国际上世纪90年代水平。同时,我国植保机械技术水平低,使用方式落后,据统计我国平均在每公顷土地上的用药量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其大约是美国、德国的1/2,是以色列、日本的1/4,但在农产品检测中的残留却是他们的5~20倍。农药分布不均高达46.6%,造成严重的“药残”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科学、经济、安全、均匀有效地对靶施肥,减少农药的损失率,减轻环境污染,降低流失飘移,实现最佳防治效果的目的,因此,安全施药是植保机械使用的核心问题。

2植保技术对策

由于科技进步使农药使用方式大为改善,自从上世纪50年代后,多种新技术、新机具被应用到植保机械中,其包括喷头控滴喷雾技术,喷头反飘喷雾技术,药液循环喷雾技术,药液低容量和超低容量技术,农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研究出满足不同农作物和病虫草害防治的高效精准喷雾施药机械,如采用静电喷头的机具,具有自动对靶功能的机具,使用防飘移和循环技术的机具等,这些都是现代植保机械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在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上作了一些研究和示范推广,但与国外先进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首先应把植保机械作为特种农机加强管理。植保机械是我国WTO协议中被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的唯一农业机械产品,直接涉及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而且实行市场准入制列入每二年一次必须接受监理检查的机具,应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

其次实现精准喷雾作业,走植保机械专业化道路。如牧草专用喷雾机,水稻专用喷雾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机具示范推广。

再次,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施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意大利的罗马建立了“国际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我国也应依托现有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组合农学、农药、农机相关多学科人员组成研究中心,开发新机械,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标准、法规。提供研发推广新机械的科学依据并采取培训函授教育,宣传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农民的施药技术水平,并列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期计划中去。

3 结语

农药使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只有发展植保机械的安全施药技术,才能控制对农药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达到低污染或无污染施药的目的,同时保证操作者自身的安全。

我国植保机械技术通过十几年推广已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在农业大面积增产、稳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在品种、质量、配套、维修及应用技术,安全施药技术方面仍差距很大,应借助国外成功的经验与技术在我国立法、研究、推广是当务之急,以便使植保机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上一篇:国外儿童的寓言故事300字下一篇:六年级下册数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