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2024-06-18

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共6篇)

篇1: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这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D.阶级和国家消亡

2.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预见未来上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是否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

C.是否提出未来社会的具体方案

D.是否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

3.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马克思预见未来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的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D.立足于揭示未来的社会的细节描绘,而不作详尽的一般特征

2.列宁指出:“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这里强调的是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

A.要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B.要与空想社会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划清界限

C.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对未来社会作详尽的描绘

D.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4.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

A.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

B.社会不存在矛盾,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

C.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D.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5.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过程,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B.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C.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在于

A.“两个必然”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B.“两个决不会”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C.“两个决不会”是根本的方面

D.“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纠正

7.1894年,恩格斯在回答意大利人卡内帕提出的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指出,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所说的自由发展是指

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

B.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C.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性”

D.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的发展

8.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述,实际上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

B.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

C.规定了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己国家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革命方法

D.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

9.列宁在讲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时说:“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共有财产,那么‘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

B.本质上不同

C.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存在重大差别

D.共产主义可以跨越社会主义

1.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选习题

2.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练习题

3.2018考研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4.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试题

5.2018考研政治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6.考研政治马哲需重点把握的20个原理

7.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总结

8.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整理

9.2016考研政治复习:马哲需重点把握的原理

10.考研政治马原精选模拟题

篇2: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1.垄断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

A.提高剩余价值

B.增加利润

C.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D.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

2.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

A.获得垄断地位

B.获得垄断利润

C.获得垄断价格

D.获得垄断统治

3.垄断利润是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

4.马克思指出:“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格的商品上。”这句话说明

A.垄断资本家剥削了中小资本家

B.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中小资本家创造的

C.垄断价格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D.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随便制定的

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

A.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托拉斯

D.国际康采恩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普遍的发展,国家干预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尽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

A.国家政权取代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

C.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D.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7.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B.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

C.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D.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司法部起诉苹果公司与美国5家出版社非法合谋抬高电子书价格,以削弱亚马逊公司在电子书市场的地位。20纽约州一家联邦地区法院判定苹果公司违反反垄断法。为此,苹果公司提出上诉,认为判决背离反垄断法、扼杀创新、影响竞争并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垄断虽然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行为是目前各国反垄断法的规制重点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2.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式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3.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

A.否定了价值规律

B.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C.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

D.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4.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A.加强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B.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5.马克思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竞争、垄断和它们的对抗,而且可以找到它们的合题。这个合题不是公式,而是运动。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这表明

A.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B.垄断是从竞争中形成的

C.垄断和竞争并存

D.竞争在垄断产生后日趋灭亡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表现有

A.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B.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C.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D.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7.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划分世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

B.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跨国公司

C.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际卡特尔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9.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10.垄断资本向世界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C.争夺商品的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11.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D.发展中国家的斗争

12.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已过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B.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

C.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D.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全球化

1.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选习题

2.2018考研政治马哲专项习题

3.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4.2018考研政治马哲精练习题

5.考研政治马哲精选巩固题2018

6.2018考研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7.2018考研政治复习题及答案

8.2018考研政治马原精选试题

9.考研政治复习:马哲需重点把握的原理

篇3:精选习题 减负增效

因此, 我觉得我们平时的习题课应如何上, 已经成为教学中看起来不起眼, 但却十分重要、急待解决的问题了。平时的交流听课, 多数为新授课, 通常有操作、新知识的讲授、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课堂练习及反馈、分析等穿插在一起, 应该说形式是丰富的, 学生的思维神经是不容易疲劳的。即使能听到一些复习课, 大部分也会准备了归纳题型, 举一反三, 延伸、拓展、讨论等新要求来调节学生的思维。那么我们自己在自家的“家常”习题课怎么上才能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实到实处, 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呢?

笔者认为练习与作业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练习, 布置作业时应对习题进行质的选择与量的把握, 不能满足于学生一道道题的做下去, 在学生做完习题之后, 除了关注结果的正确与否, 还要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挖掘习题的价值,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

1 激发学生的激情、变外需为内需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 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 认识就慢, 或者不予接受。就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 一般说来, 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 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 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激情, 充满激情的学习可以激发智力的潜能, 有潜能的智力可使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 最活跃的状态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生进入机房最大的兴趣是能多上会儿网、多挖挖菜、以及各种网页内嵌的FLASH小游戏。在了解学生兴趣需求后, 我抓住这个兴趣点, 编写了一套ASP网页的考试程序, 专门应对教学中的课堂习题, 它涵盖所有书本的知识点, 然后根据教学进度, 随机生成考试题库 (选择题为主) , 并进行自动阅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回答, 如果班级里出现5个80分以上, 就可以开始上网 (100分的算3个;低于60分以下的要倒扣) ;达标以后, 每通过一个开放一个上网。为了让习题课充满趣味性, 调节课堂气氛, 我专门设计了得分图标 (骷髅、青蛙、红心、超级小子、HELLO KITTY;80分以上还现实得分人姓名, 以资鼓励) ,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实践表明, 这样的习题课, 尤其受学生欢迎。学生总是早早做好, 等待第一个弹出的图片, 只要看到HELLOKITTY全场掌声雷动, 很激动 (上网的机会更大了) ;如果拿到骷髅, 都会央求删除重考 (影响大家上网的机会, 而且脸面无光) ;各自邻桌相互比较各自图标, 或喜悦洋溢, 或发誓努力;自信同学急着交卷, 看自己的图标;怯懦的同学等待, 大部分人交, 再混杂期间, 减少注意。

这样的习题课不仅抓住了课堂, 同时学生课前也会进行积极的讨论、准备, 所以也抓住了课后。从效果上来讲, 不仅弄懂、理解题怎么做, 还培养了个人成就感, 荣辱观。使课堂一张一弛, 学生、老师都觉得轻松、愉快,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甚至有时下课了, 有个别学生主动上讲台好好欣赏一下图片的分布。所以, 只有有了发自内心的愿望, 而非外在的要求, 学习才不枯燥, 才能提高效率。

2 注重习题的编排、选择、归类

当然, 学习不仅内因很重要, 外因同等重要。习题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所以要注重习题的编排、选择、归类。有时一节教材的内容要两到三课时讲授新课, 新课结束后的习题量就比较大, 然后可能就需要连续两、三节课评讲习题, 习题课的课堂效果会很不好, 同时学生对新课教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也会存在滞后, 不及时的缺憾。但按照要求, 所有知识点又必须要掌握不能有遗漏, 这样学生如果每题都做可能要花费2~3节课。

于是我采用了建立题库, 随机题库知识点全覆盖 (算法部分输入数字随机产生) , 虽然题目少了, 但是由于每个同学题目都随机产生, 则对于单个学生来说必须复习到所有才可能不遗漏, 而对于全班来说则是所有知识点都覆盖了, 增加成绩可信度。学生要获得好的成绩, 投机取巧的路走不通了, 只有扎扎实实掌握知识点

同时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 通过自动统计得到所有题目的正确率, 有重点的分析题目, 并进行衍生归类, 避免在高正确率的题目上浪费时间。

而从习题的选择上来说应考虑确定适宜的梯度。因为当学生感到新的问题“高不可攀”而气馁, 或者解决问题过于容易而自满时, 学习的热情往往都会下降。为了避免这种可能, 应当根据结果作出调整, 做好及时反馈。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失败了, 而又不能获得有助纠正失败的策略, 他们很容易丧失信心, 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延误。此时应考虑重新确定适宜的梯度, 还要抓准时机, 使学生及时发觉其错误, 并修正你的策略。就是说当学生碰到学习上的失败时, 要通过提供失败的信息, 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反过来, 如果学生易于成功, 也应考虑进一步设置障碍, 然后让他们探索冲破障碍的新方法, 在向成功努力中, 克服骄傲情绪。因此采用练习模式 (学生回答后, 系统直接告诉你对错) ;考试模式 (交卷后会提示你得分和每道题的对错) 组合使用, 强化概念记忆。

3 用情感调动学生, 让学生在练习中充满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课堂中适当地赞美学生, 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习题课上注意加强学生的参与活动, 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 适时地加以赞扬和鼓励, 以赞美来启迪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就会自觉地巩固旧的知识, 弥补不足。

比如有些同学基础比较薄弱, 在练习中多次得到骷髅, 为了让其增加信心。可以采取投降的方式 (直接得60分) , 或多次递交只记录最高分的方式, 鼓励学生多做题, 多获得成功的体验。

那些自制力差, 学习不努力的学生, 有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因为不仅是学生, 人们都是喜欢成功的, 而获得成功是学生最大的快乐, 对于偶尔偷懒, “参考”别人作业的学生, 可以假装一次傻子, 反而好好表扬他一番。因为学生是有自尊的, 他可能为了不让你“发现”他的这次“偷懒”, 不愿破坏他在你心目中的好形象而越发认真、努力。因为当他们因获得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时, 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 学习兴趣会增加, 从而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在习题课上尤其不要吝啬您的表扬, 您的一句话, 会拨动学生的心弦, 不但会让他觉得这节课是有意义的, 而且会觉得所有与之相关的学习, 活动都会是充满绚烂阳光的, 当然, 学习也将变得快乐, 高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 更是一种理念。只有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现减负增效。

当然, 习题课的上法多种多样,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一定可以将习题课上得同新授课一样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美) Weber.E.有效的学生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郑明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沈小碚.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与问题.西南师范大学.

[4]党军.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特点.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6]王荣良.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徐晓东.2000中小学综合学习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8]恩田彰 (日本) 等.创造性心理学.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篇4:高考英语原创练习题精选

最近你班举行了以“中学生是否应该参加社团活动?”为主题的班会,假设你是主持人,请你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为此次班会写一个总结。

[写作要求]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参考词汇:学生社团活动the students’ activities 个性 personality 开阔眼界broaden one’s vision

参考范文

Recently, we have had a class meeting on whether we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students’ activities at school, which includes literature, science, culture, sports and so on. At the class meeting, some students say that they can choose what they lik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terest, and that the students’ activities can enrich their knowledge, broaden their vision and make their spare time colorful. And also they are clear that it can display their personality and build up the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students. Some other students, however, are against it, thinking that it is of no help for their future growth, which will waste their time and energy and affect the learning. In general, I think that it is a stage to display our talent in our spare tim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作者单位:深圳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蒋小青

篇5: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复习提示

一、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在以往考试中不是考察的重点,但联系现实较多,考生必须谨慎对待。

重点:人的本质含义;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本质含义;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难点: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这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二、历年考点分析

主要知识点集中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以及社会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时人的问题又集中在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上面。

在近几年的考研试卷中,考查本章知识的各种题型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质(文科不定项选择题18题);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文科单项选择题第三题、20文科不定项选择题第17题、年理科不定项选择题第18题);物质的基础性作用、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前提属性(单选题第4题);人的价值的实现(20多选题第20题);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单选题第3题);以人为本(20多选题第20题)等。可以看出,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也主要集中在人的本质、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以及社会形态上。

三、命题趋势预测

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选择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些都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重要考察点,考生平时要多与现实联系,深入掌握与领会。

四、大纲解读

篇6:考研政治马哲精选练习题

(一)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E、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A、系统性 B、运动 C、客观实在性 D、开放性 E、静止

3、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统一于物质

E、意识是存在的主观映像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是人们的纯意识活动 C、主体的对象性活动 D、人类的存在方式 E、物质活动

5、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 B、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C、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D、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E、不受同一性制约

6、区别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 B、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事物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有量的扩张 E、事物变化范围的大小

7、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A、社会生产力结构 B、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C、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关系

D、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生产关系结构 E、国家管理经济的机构

8、阶级产生于()A、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E、暴力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A、它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和人的世界 B、它把实践原则作为自己哲学的建构原则 C、它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D、它以改造世界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E、它认为认识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A、宇宙间的一切变化 B、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存在方式 D、以物质为主体的 E、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东家丧妻母,住祭,托馆师撰文,乃按古本误抄祭妻父者与之。识者看出,主人大怪馆师,馆师曰:‘古本上是刊定的,如何会错?只怕是他家错死了人。’”

2、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2、质和属性同事物的存在都是直接同一的。

3、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2、简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简述生产力的构成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论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稳定、改革、发展关系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二)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哲学的党性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斗争 E、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2、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E、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阶级产生于()A、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B、暴力 C、社会分工的发展 D、剩余产品的出现 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4、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A、社会生产力结构 B、社会经济形态 C、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生产关系结构

E、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5、推翻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科学理论有()A、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 B、欧几里德几何学 C、黎曼几何学 D、牛顿力学 E、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B、黑格尔的辩证法

C、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E、康德的先验论

7、从意识活动的实现过程来看意识可区分为()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潜意识和显意识

C、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成 E、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8、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A、生产实践 B、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阶级斗争 D、科学实验 E、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9、正确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在于()A、是划清事物之间界线的前提和基础 B、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C、是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D、是定量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E、是认识事物深化和精确化的标志

10、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B、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C、质决定着属性,属性表现着质 D、质是全体,属性是部分 E、质和属性同事物紧密相连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和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

2、“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人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

3、“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瓦解和统一的现实基础。

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3、人虽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但可以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3、简述联系的条件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原理论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三)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统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E、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

2、可知论是()A、一切唯物主义的主张 B、一切唯心主义的主张 C、彻底唯心主义的主张 D、二元论的主张 E、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张

3、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E、唯心主义物质观

4、哲学是()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土义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我思故我在” D、“宇宙便吾心,吾心便宇宙” E、“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6、实践的客观现实性在于()A、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实在 B、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受规律支配

C、实践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D、实践无须理论的指导 E、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7、下列例子中证明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有()A、“同时的相对性” B、“钟慢效应” C、“动尺缩短”

D、“空间弯曲” E、“三内角之和等于1800”

8、国家和氏族的区别在于()A、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居民,氏族按血缘来划分居民 B、国家是一种特殊权力机关,而氏族则不是 C、国家要征收赋税,氏族则不征税

D、国家要使用暴力,氏族则不使用暴力

E、国家要组织经济建设,氏族则不从事经济活动

9、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认为()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地理环境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 D、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E、地理环境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10、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的资料和劳动者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 D、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统一 E、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和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是通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实现的。”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实践是主体对象化和客货体非对象化的统一。

2、阶级是法律规定和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的社会集团。

3、把握量是人识事物的起点,把握质是认识事物的深化。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举例说明哲学的反思性和时代性特点。

2、简述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及其方法意义。

3、简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17分)

试运用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党的“富民”政策(即“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四)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可知论是()A、一切唯物主义的主张 B、一切唯心主义的主张 C、彻底唯心主义的主张 D、二元论的主张 E、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张

2、“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的观点是()A、朴素唯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E、唯心主义物质观

3、哲学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科学

4、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我思故我在” D、“宇宙便吾心,吾心便宇宙” E、“人有多人胆,地有多大产”

5、实践的客观现实性在于()A、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实在 B、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受规律支配

C、实践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D、实践无须理论的指导 E、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6、下列例子中证明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有()A、“同时的相对性” B、“钟慢效应” C、“动尺缩短” D、“空间弯曲” E、“三内角之和等于1800”

7、国家和氏族的区别在于()A、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居民,氏族按血缘来划分居民 B、国家是一种特殊权力机关,而氏族则不是 C、国家要征收赋税,氏族则不征税

D、国家要使用暴力,氏族则不使用暴力

E、国家要组织经济建设,氏族则不从事经济活动

8、在联系问题上,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联系的普遍性 B、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联系的客观性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才有联系的观点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事物之间有确定的界限

9、把握事物质的意义在于()A、是区分事物的前提 B、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C、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 D、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E、是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10、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和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都是辩证法观点 B、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D、前者是形而上学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E、前者承认运动观点,后者否认运动观点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2、“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和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

3、“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人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主体是主观的,客体是客观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能是客观的物质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举例说明哲学的反思性特点和批判功能。

2、简述量变、质变和部分质变的区别联系。

3、简述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17分)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论述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五)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切哲学都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 E、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E、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 B、由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E、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4、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

A、社会生产力结构 B、社会经济形态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

D、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E、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所构成的生产关系结构

5、推翻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科学理论有()A、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 B、欧几里德几何学 C、黎曼几何学 D、量子力学 E、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B、黑格尔的辩证法

C、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E、康德的先验论

7、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 D、否认有同一性的概念 E、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在两者绝对不相容中承认同一

8、实践的基本形式是()

A、生产实践 B、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阶级斗争 D、科学实验 E、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

9、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B、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C、质决定着属性,属性表现着质 D、质是全体,属性是部分 E、质和属性同事物紧密相连

10、动物心理和人的意识的区别在于()A、动物没有自我意识,人有自我意识

B、动物以感性形式反映事物,人以抽象概念反映事物

C、动物心理只反映事物表现现象,人的意识还要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 D、动物心理由自然条件决定,人的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

E、动物心理只有第一信号系统,人的意识只有第二信号系统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是通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实现的。”

2、“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人身体上增加眼睛一只,拉长勃子而已。”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人的活动的辩证法和客观事物的辩证性是统一的。

2、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3、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为什么说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2、简述发展的方向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3、简述社会意识诸形态之间的区别。

五、论述题(17分)

运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六)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哲学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股规律的科学 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科学

2、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心外无物” B、“理在事先”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我思故我在” E、“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牵着走”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B、黑格尔的辩证法 C、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E、康德的先验论

4、割裂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形而上学错误 B、唯心主义错误 C、庸俗唯物主义错误 D、相对主义错误 E、不可知论错误

5、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

A、矛盾斗争是无条件的 B、斗争性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 C、斗争性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矛盾斗争不能离开同一性,但又在破坏着同一性 E、斗争性是广泛的哲学范畴

6、第一种基本实践形式也即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改革

7、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可分为()

A、潜意识 B、显意识 C、对象意识 D、自我意识 E、社会意识

8、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观点有()A、一元论 B、二元论 C、可知论 D、唯物主义一元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9、实践的客观现实性在于()A、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实在

B、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C、实践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D、实践无须理论的指导 E、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受规律支配

10、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

A、生产力结构 B、经济结构 C、政治结构 D、观念结构 E、文化结构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2、“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表明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2、生产关系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3、发展是多向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两方面内容。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3、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五、论述题(17分)

试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七)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统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E、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

2、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某种“原初物质”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3、认识事物的基础是()A、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B、事物质和量相统一的度 C、事物的质 D、事物的量 E、社会实践

4、割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会导致()A、形而上学错误 B、唯心主义错误 C、庸俗唯物主义错误 D、相对主义错误 E、不可知论错误

5、矛盾特殊性原理的重要意义在于()A、认识矛盾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C、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D、它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E、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基础

6、从意识活动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可分为()A、潜意识 B、显意识 C、对象意识 D、自我意识 E、社会意识

7、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认为()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地理环境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D、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E、地理环境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

8、国家和氏族的区别在于()A、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居民,氏族按血缘来划分居民 B、国家是一种特殊权力机关,而氏族则不是 C、国家要征收赋税,氏族则不征税

D、国家要使用暴力,氏族则不使用暴力

E、国家要组织经济建设,氏族则不从事经济活动

9、人是机器的观点是()

A、非决定论观点 B、朴素决定论观点 C、机械决定论观点 D、统计决定论观点 E、辩证决定论观点

10、在联系问题上,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联系的普遍性 B、唯心主义者都否认世界联系的客观性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世界的普遍联系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才有联系的观点

E、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否认事物之间有确定的界限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全体。”

2、“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3、“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尺小怪„„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是主观意志的产物。

2、相对静止是物质的特殊状态。

3、意识的产生不是单纯的生物过程。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作用。

2、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3、简述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17分)

试运用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党的“三步走”战略方针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八)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观点有()A、一元论 B、二元论 C、可知论 D、唯物主义一元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2、实践的客观现实性在于()A、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实在

B、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和受客观规律支配

C、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D、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E、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3、哲学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E、关于自然知识、思维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心外无物” B、“理在事先”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我思,故我在” E、“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牵着走”

5、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和道路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规律 E、社会基本矛盾规律

6、“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A、都是辩证运动观 B、都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D、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E、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7、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阶级矛盾 B、社会关系 C、引力场

D、镜中花,水中月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8、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A,否认同一性中包含着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C、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D、只承认同一,否认斗争 F、只承认斗争,否认同一

9、否认意识形式主观性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朴索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F、庸俗唯物主义

10、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A、人有自我意识,动物没有自我意识

B、人的意识借助于抽象概念反映本质,动物心理只以感性形式反映现象 C、人借助于语言传达思想,动物则靠声音本能传递信息

D、人不仅有第一信号系统,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动物则只有第一信号系统 E、人的意识以人脑为物质器官,动物心理以动物脑为物质器官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同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2、“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3、“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意识的真正源泉不是人脑而是外部世界。

2、物质形态是多样性与同源性的统一。

3、自在世界是客观的,人类世界是主观的。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

2、简述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3、简述量变、质变、部分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17分)

试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九)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l、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统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E、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

2、把握事物物质的意义在于()A、是区分事物的前提 B、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C、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 D、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E、是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根据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意识依赖于()A、人的大脑 B、人的各种感官 C、客观存在 D、社会存在 E、文化传统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结成为同一生产体系中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社会集团。这个事实表明()

A、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 B、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C、矛盾的斗争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E、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联结而存在

5、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并进行系统阐述的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康德 D、黑格尔 E、费尔巴哈

6、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表现在()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发展上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B、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 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规律上具有同一性 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

E、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7、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认为()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性质 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地理环境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 D、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E、地理环境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8、生产资料是()A、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 D、生产工具和组织管理的统一 E、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统一

9、“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句话是()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D、肯定联系的条件性的观点 E、否认人的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10、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A、要看到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 B、要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C、研究部分不能忘记整体 D、局部要服从全局 E、不要用主观联系代替客观联系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对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

2、“只要坚持公有制有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控制力,竞争力得到加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上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3、时空观是绝对性和相对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简述实践的本质及其世界观意义。

3、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式。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论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意识的构成要素有()

A、“知” B、“情” C、“欲” D、“理” E、“意”

2、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统一于物质 E、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A、形而上学错误 B、唯心主义错误 C、庸俗唯物主义错误 D、不可知论错误 E、相对主义错误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可分为()A、潜意识 B、显意识 C、对象意识 D、自我意识E、社会意识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实践 B、物质 C、客观实在性 D、生产方式 E、自然界

6、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表现在()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发展上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B、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

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规律上具有同一性 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

E、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7、矛盾的本质属性是()A、同一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斗争性 E、共性

8、阶级产生的经济原因是(或阶级产生的根源)()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产品分配上的不均衡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E、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9、意识从本质上看()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人脑的机能 C、是社会的产物 D、是物质的产物 E、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0、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理解为“原了结构”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E、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是有过深刻教训的,决不能重复一手硬,一手软错误。”

2、“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3、“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同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国家是从氏族演化而来的,所以国家和氏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主体是主观的,客体是客观的。

3、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经济结构的内容和类型。

2、简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理论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一)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在太空生活”是()A、现实性 B、可能性 C、现实可能性 D、不可能性 E、抽象可能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A、落后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 E、人民内部贫富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一识论 B、坚持了反映论和不可知论

C、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D、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E、把反映论原则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4、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B、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是借助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D、现象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E、现象是共性的,本质是个性

5、坚持真理观上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是真理观上的()A、唯物论 B、辩证法 C、唯心论 D、形而上学 E、机械论

6、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 B、无穷绝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C、过去实践业已达到的认识成果 D、进一步迈向真理的起点 E、认识过程一个个承先启后的中间站

7、下列观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A、大多数人的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8、下列精神产品中,最集中反映经济基础的是()A、《本草纲目》 B、《国家与革命》 C、《反杜林论》哲学篇 D、《企业法》 E、《西游记》

9、生产关系往往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客观原因在于()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性的反作用

B、生产力是最活跃多变的因素 C、生产力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D、生产力无法打破生产关系的束缚 E、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10、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反对“天赋观念论” D、反对“左”右倾错误 E、批判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3、“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使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2、感觉了的东西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深刻感觉它。

3、相对真理是包含某些错误因素的真理。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价值及其特性。

2、简述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简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容。

五、论述题(17分)

试述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二)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培植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基地,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D、忽视了偶然性的决定作用 E、在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反映论观点 E、唯理论观点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是因为逻辑证明()A、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B、是一种探索、论证真理的手段 C、是另一种检验真理的标准 D、给实践作最后的裁决和检验 E、是实践标准的逻辑补充

4、旧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B、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未深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物质原因

E、未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5、笛卡尔在认识论上主张()A、回忆说 B、流射说 C、白板说 D、蜡块说 E、天赋观念论

6、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在于()A、把技术的作用绝对化、理想化 B、否认技术发展对社会条件的依赖性 C、以技术革命取代社会革命 D、夸大技术的负面影响 E、把科学技术同人们对技术的滥用等同起来

7、下列精神产品中,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A、《本草纲日》 B、《国家与革命》 C、《反杜林论》哲学篇 D、《企业法》 E、《西游记》

8、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A、自由和必然 B、真理和客观规律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D、理论和实际 E、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9、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在于()A、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 B、互相利用,相互促进 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促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E、促使旧统一体解体,新统一体产生

10、唯物反映论认为()A、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 B、反映者能与被反映者相一致

C、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 D、被反映者不依反映者意志为转移 E、反映与被反映者是绝对同一的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共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个别举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一切都是必然的。

2、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社会形态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

3、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三)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价值的特性是()A、绝对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相对性 E、抽象性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B、坚持了反映论原则和可知论 C、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D、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E、承认感觉是知识的起点

3、“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在于()A、把技术的决定作用绝对化、理想化,夸大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B、认为技术的发展不依赖社会条件 C、以技术革命代替取消社会革命 D、否认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夸大技术的负面影响 E、把科学技术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滥用等同起来

4、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生产关系 D、人民群众 E、阶级矛盾

5、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A、经验论的错误 B、诡辩论的错误 C、相对主义的错误 D、绝对主义错误 E、唯理论的错误

6、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培植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基地,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D、忽视了偶然性的决定作用 E、在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是因为逻辑证明()A、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B、是一种探索证明真理的手段 C、是另一种检验真理的标准 D、给实践作最后的裁决和检验 E、是实践标准的逻辑补充

8、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外在的 B、现象是可感知的,本质借助思维才能把握 C、现象是易变的,本质量是相对稳定的 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E、现象是共性,本质是个性

9、人类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 B、无穷绝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C、过去实践业己达到的认识成果 D、进一步迈向真理的起点 E、认识过程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

10、下列叙述中表示矛盾同一性的有()A、相互依存 B、相互吸引 C、相互贯通 D、相互分化 E、相互转化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能否抓住机遇,历史是关系革命的建设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了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3、“不改革旧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超载历史发展阶段,把成熟阶段的一些特征和做法搬到今天的实践中来,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反映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3、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因此一切都是必然的。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简述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3、简述非理性因素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四)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理的客观性是()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的内容是一元的 D、真理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E、真理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笛卡尔在认识论上主张()A、回忆说 B、双重真理说 C、流射说 D、两类真理说 E、天赋观念说

3、旧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未深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D、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E、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司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E、人民内部矛盾

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主观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价值原则

D、绝对性原则 E、真理原则

6、下列情况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A、原始公有制—奴隶主私有制—封建主私有制 B、生产-—消费—生产 C、甲—乙—丙„„ D、发展—整顿—发展 E、商品—货币—商品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B、坚持了反映论和不可知论

C、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D、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E、把反映论原则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8、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反映论观点 E、先验论观点

9、矛盾同一性的作用在于()A、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 B、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E、促进旧统一体解体,新统一体产生

10、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培植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基地,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

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D、忽视了偶然性的决定作用 E、在变可能性为现实性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

见之,坚闭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它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3、“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假象是本质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2、相对真理是它包含着某些错误因素的真理。

3、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简述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方法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十五)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价值的特性是()A、绝对性 B,客观性 C、主体性 D、主观性 E、相对性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的内容是一元的 D、真理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E、真理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3、在真理发展史上主张“双重真理论”的思想家有()A、罗吉尔·培根 B、弗兰西斯培根 C、阿威洛伊 D、奥古斯丁 E、笛卡尔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B、坚持了反映论原则和可知论 C、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D、把反映论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E、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5、笛卡尔在认识论上主张()A、回忆说 B、双重真理说 C、流射说 D、两类真理论 E、天赋观念说

6、旧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B、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未深入考察思考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E、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7、“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在于()A、把技术的作用绝对化、理想化,夸大为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B、认为技术的发展不依赖社会条件 C、以技术革命代替取消社会革命 D、否认科技发展的积极意义,夸大技术的负面影响 E、把科学技术和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滥用等同起来

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E、人民内部矛盾

9、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社会关系 D、人民群众 E、阶级矛盾

10、第一个使用“本质”概念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康德 D、黑格尔 E、马克思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在表面上偶然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真理和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只要有效地保护其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心。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简述文化的功能。

3、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论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十六)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情况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A、原始公有制—奴隶主私有制—封建主私有制 B、商品—货币—商品 C、生产—消费—生产

D、甲—乙—丙„„ E、发展—稳定—发展

2、能动的反映论 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E、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3、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对范畴揭示了()A、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B、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两种不同趋势

C、事物存在的两种不同状态 D、事物内在要素和结合方式的关系 E、事物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的关系

4、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主观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价值原则 D、绝对性原则 E、真理原则

5、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A、经验论的错误 B、诡辩论的错误 C、相对主义的错误 D、唯理论的错误 E、绝对主义错误

6、文化系统的基本要素是()A、文化产品 B、文化活动方式 C、文化观念 D、文化心态 E、文化市场

7、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B、它改变着社会发展的规律 C、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D、它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E、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由它决定的

8、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 B、生产关系结构中的决定因素

C、区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D、区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E、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尺度

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A、国体指国家的阶级实质和内容,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C、国体没有阶级性,政体有阶级性 D、国体是相对稳定的,政体是多变的 E、国体和政体都是区分国家类型的标志

10、社会意识形态()A、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 B、属于上层建筑

C、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D、是对全部社会存在的反映 E、直接作用于生产力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共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能否抓住机遇,历史是关系革命的建设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了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

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3、“十五大”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人是目的,但不是手段。

2、真理是相对的因而是多元的。

3、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简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容。

3、简述发展的两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论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十七)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相对主义错误 D、诡辩论的错误 E、宿命论的错误

2、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对主义真理观的有()

A、怀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真理和谬误有原则界限 C、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怀疑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D、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 E、真理与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3、在真理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价值性 C、真理的辩证性 D、真理的主观性 E、真理的相对性

4、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B、是否承认阶段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规律性 E、是否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5、宗教是()A、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B、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感情的产物

C、一种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将消灭 D、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E、一种世界观,将伴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段话说明()

A、革命运动的成功只需要革命的理论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C、先进的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来源和决定力量 E、革命理论可以不来自革命实践 7,“人都是自私的”说法是()A、符合阶级社会实际的 B、把剥削阶级的本性普遍化 C、否认了自私观念是私有制的反映 D、把人抽象化 E、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

8、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上,唯心史观的主要表现是()A、唯意志论,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

B、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上帝、天命、神仙之类的东西 C、认为英雄人物拥有“决定一切的力量” D、主张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阶段

E、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9、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它是独立的生产力 C、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D、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并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E、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0、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它()A、是一切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

B、包括了社会基本生活领域,构成了社会基本结构 C、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D、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E、说明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在表面上偶然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没有抽象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

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2、简述实现认识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和条件。

3、简述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论述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十八)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劳动者 E、科学技术

2、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E、人和自然的统一

3、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A、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B、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C、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D、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E、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4、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B、没有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和背后的物质原因 C、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否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和自然的矛盾 E、阶级矛盾

6、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军队 B、议会 C、哲学 D、法院 E、政党

7、“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在于()A、肯定科学技术的伟大作用 B、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 C、否认技术的积极意义,夸大技术的负面影响 D、用科技革命否定取代社会革命

E、认为技术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条件

8、人的本质在于()A、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影响 B、理性

C、阶级性 D、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E、意志

9、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有()

A、黑格尔 B、康德 C、费尔巴哈 D、休谟 E、贝克莱

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C、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E、从分析到综合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能否抓住机遇,历史是关系革命的建设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了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2、“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志”。

3、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石。

2、并非所有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3、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价值及其特性。

2、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理论意义。

五、论述题(17分)

试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论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十九)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阶级的实质是()A、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思想控制 C、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政治压迫

D、社会成员按职业、地位等分成的不同层次 E、按血缘划分组成的不同集团

2、社会意识形态是指()A、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B、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C、社会意识形式 D、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E、思想层建设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木质()A、是社会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 B、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C、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再现 D、是对象直接进入意识的结果 E、是主体在对知、情、意、利的统一追求中的主导方面

4、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A、真理不包含谬误,谬误不包含真理 B、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C、真理超出一定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 E、有些真理是不会转化为谬误的

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上层建筑 B、人口 C、地理环境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E、社会组织

6、科学技术是()A、直接的生产力 B、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现实的生产力 D、潜在的生产力 E、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7、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有()A、哲学 B、宗教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 E、自然科学

8、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E、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9、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观点有()A、一元论 B、二元论 C、可知论 D、唯物主义一元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0、实践的客观现实性在于()A、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物质实在

B、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C、实践结果是客观存在的 D、实践无须理论的指导 E、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受规律支配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要敢于试验,大胆地闯。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都百分之百的把握,谁敢说这样的话”。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在认识的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3、认识主体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2、简述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举例说明应如把握可能性。

五、论述题(17分)

联系实际,论述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哲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二十)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重要更为根木的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D、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E、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矛盾

2、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B、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C、只有实践才能把理论同客观现实加以对照、比较

D、实践证明某一认识是否对人有用

E、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3、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实用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E、辩证的观点

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A、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E、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承认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所制约

C、对绝对真理的否定

D、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E、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7、构成认识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的是()

A、实践—认识—实践

B、认识—实践—认识

C、感性-—理性—抽象

D、感觉—知觉—表象

E、概念—判断—推理

8、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要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E、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9、我国的改革是场深刻的革命,但不属于社会革命范畴,因为()

A、改革是自觉调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改革并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是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

D、改革不变革现有根本政治、经济制度

E、改革是一种自觉活动

10、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A、维护全体国民利益的非政治性组织

B、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C、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

D、按地区划分国民

E、征收赋税

二、原理概括题(简要说明下列每段材料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每小题6分,共18分)

1、“人和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2、每个人都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

3、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历史是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2、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人类活动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点并说明“重构论”、“选择论”的错误。

2、简述如何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3、简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17分)

上一篇:高中二年级政治教学计划下一篇:11003文件关于深入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