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2024-06-14

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通用7篇)

篇1: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贵定县东荞生态观光茶园茶叶

加工厂建设用地申请

尊敬的金南街道办事处、国土局、县茶办:

东荞生态观光茶园茶叶加工项目,以完成相关前期工作,特申报项目建设用地,现将该项目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贵州省贵定县东荞生态观光茶园成立于2012年3月,落户于贵定县金南街道荷花村,属贵定县本土企业。企业组织机构代码:59077768-7,登记号:组代管522723-001649,法定代表人陈旭东。

企业主要从事茶叶种植、绿茶、红茶的生产、销售,茶产品的开发。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的相关背景、必要性: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道路,利用全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建设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及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厂,解决前几年建设的茶园不重视管理,茶青采摘不规范、不标准,干茶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茶园没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问题。企业将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科研院所和本县的技术力量,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构建、完善配套的综合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贵定(特别是金南街道及北面片区)云雾贡茶种植、管理、加工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达到示范带动集成转化运用的目的,真正实现县政府提出的“南茶北移”的既定部署。

2014年3月企业依据社会及自身发展需要向贵定县发改局提出茶叶加工项目备案申请,已获贵发改备案[2014]141号立项批复。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项目拟用地选址具体位置:环西路临西坡地,该地块前期已请国土部门现场踏勘非基本农田符合用地标准。建设项目拟用地规模15亩,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企业自筹。

建设项目拟用地情况:拟用地为山涧凹地,由荷花村村民开荒地非基本农田。拟用地方式为征用划拨。主要建设指标为新建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绿茶、红茶生加工产线及相关配套化验室、审评室、消毒室、更衣室等;新建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的贵定云雾贡茶及其相关配套的茶产品、茶文化展示区;新建2500平方米面积的办公接待场所、职工宿舍及配套齐全的办公休闲生活区。

恳请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办理用地相关手续为感!特此报告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贵定红茶加工项目建议书

3、发改局备案通知贵发改备案[2014]141号(复印件)

贵定县东荞生态观光茶园

2015年2月

篇2: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初步设想方案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额济纳旗具有得天独厚的胡杨林旅游资源,它与东风航天城、西夏黑城遗址、居延海及策克口岸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近年来,历届国际金秋生态胡杨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使这个天然的珍稀树种身价倍增,享誉海内外(“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17万人次,综合收入1.03亿元),因而,神奇美丽的胡杨林为额济纳旗的旅游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只是金色叶子周期太短,丰富宝贵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随着胡杨叶子的飘零而大打折扣,游客极其稀少。嘉策铁路、临策铁路的开通,以及临哈铁路、临哈高速公路和民航直线机场的立项建设,为额济纳生态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建设多功能大型特色生态观光园,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提升额济纳旅游产业内涵和品质,形成一个生机勃发的生态型朝阳产业,以稀特制胜,吸引世界游客目光,扩大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全旗相关三产发展,再次拉动全旗经济实力提升,促进我旗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强劲发展,实现额济纳旗人民率先达到富足安康的目标!

二、项目设计理念

以“低炭、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光园让生活变的更美好”为主题,打造国际一流现代与自然融合的精典生态观光园,突出多功能及民族地域资源特色,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可借鉴世 1

博园最前沿科技成果)。

三、项目设计内容

全封闭式观光园内一条“额济纳河”连接东风航天城、黑城遗址、胡杨林、居延海和策克口岸,同时贯穿“六区”,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朝阳生态旅游景园(为增加灵动感,可视需要和实现难度放鸳鸯嬉水,也可放养金鱼或直接放居延海食用鱼)。

内设:四季胡杨林观光区、四季花卉欣赏区、茶园人生品味区、多功能商务会议区、养生休闲度假区、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区、一条独特景点线。

外设:高空架设索道缆车、观光塔、胡杨生态剧场,建筑物整体设计结构为彩光钢架棚,外围二层环形观光廊道(一层建筑物房间可充分利用开店,二层是双面透明观光廊道,可供游客高处摄影),内部为功能区。

建筑外形和内部整体构造:外部形状取阿右旗沙漠地质公园和鄂尔多斯博物馆结合体,同时融入本地民族元素,提升民族内涵,显示雄浑、苍劲、博大创意即可;内部形式以林间溪流环绕,山、水、林交相辉映蜿蜒曲折,突出灵动、生态、天然、巧夺天工为宜。

1.四季胡杨林观光区:分区种植或直接棚覆天然林,根据不同区划和时段形成叶子成熟变成金色的循环链,采用温控、光照、通风及调节干湿度来控制生长周期,辅助使用催熟药物喷洒或者溶液地下浇灌等技术,根据需求在不同季节时段,以最经济、环保生物手段,达到树叶金色、凋零期延长的最佳观赏摄影效果(园外胡杨也可偿试此法,延长胡杨黄金旅游期),同时挂置部分鸟笼,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意境,还可根据树的年轮,配以文字说明,使游客领略胡杨树“千

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神奇和额济纳人民这种自强不息、民族团结、务实拼搏的进取精神,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最佳四季观赏摄影景致。

2.茶园人生品味区:在大众追求绿色纯天然的时代,北方引入茶树更是奇妙,额济纳土地适宜南部棉花、西部蜜瓜种植,那么,有可能适宜种植部分茶树,也可以先选茶种,再从产地少取土样育苗,基层做砂砾隔层,中层本地绵沙水冲去减后铺垫,并引进茶树种植技术,建小规模茶林,配套特色茶吧,包括品味人生堂和相约情侣苑。

3.四季花卉欣赏区:根据花朵的不同品质和季节反差的适应性,种植若干种花卉植物,以增加园内生机,产生调节单调和疲劳的良好生态效应,同时观赏花也可以提升人生文化品味和内涵。

4.多功能商务会议区: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会议厅,配套两个室,其中一个会客室,一个会间休息室,配套远程可视信号设备,提升召开远程视频会议功能。

5.养生休闲度假区:主要以住宿客房为主,外形如包、内居木屋,或直接建设木屋,配套养生之道讲授室、书法室、健身房、按摩室、洗浴间、练歌厅、咖啡厅、酒吧。

6.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区:以土尔扈特东归浮雕为主题色调,同时增加一个东居延海故事传说、一个丝绸古道演变发展介绍,配套民族特色餐饮(可增设蒙餐主题实践餐厅,自己动手烤肉、煮奶茶或手扒肉)、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奇石、胡杨根雕展售厅。

7.高空索道与观光塔一体建设,由专业人士设计。

8.生态胡杨剧场,由专业人士设计。

四、项目技术难点

1.胡杨林生物周期控制技术;

2.温度、湿度、通风、彩光,进水(包括引入净化处理河水、循环)及排污;

3.茶林种植管护技术;

4.花卉种植管护技术;

5.灯光照明配套技术;

6.消防设置;

7.大型钢架覆顶技术;

8.植物、药物防污技术;

9.浮雕、根雕装饰和内外部施工建设技术。

五、项目部分环节技术咨询情况

1、经过向内蒙农业大学林学博士生白尧咨询,给出的初步结论是其他植物有此先例,胡杨树还是第一次,建议在一棵树上先试验,再推广。提出两种措施:一种是模拟秋季胡杨叶子变成金色的环境(包括白天和夜晚的气温、光照、温度,关键在气温,模拟温差在+2度,应该是可以的)来实现催熟,使胡杨叶子变成金黄色;另一种是偿试用脱落酸适量喷洒(应该有多种药物,作为微量辅助使用)。

2、网上树叶生物知识了解,树叶里除了叶绿素,还有红色素、黄色素、橙色素,秋天温度和日夜光照改变,叶绿素合成受阻,反而分解降低,叶绿素的对比度减小,相对其他色素对比度增大,便显示出金黄色,而且叶子里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增多有利于形成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

篇3: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1.1 研究背景

最早的景观生态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学家Carl Troll于1939年提出的,他认为景观生态系指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其中的“景观”是一个广义的“人类生存空间的‘空间和视觉总体’,包括地圈、生物圈和智能圈的人工产物”。80年代,R.T.T.Forman和David M.Sharpe开展了中小尺度区域的景观生态研究,认为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是结构生态研究的对象,其核心是揭示景观元素相互作用的关系[1]。

城市景观生态学要求以综合的观点和方法将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景观格局进行调整和合理布局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善其整体功能是景观规划的主要目的之一[2]。由于空间要素,尤其是区位、连通度和相对位置的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因此,对景观要素的数量、比例和时空配置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使景观中资源组合在结构和功能上接近或达到最优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实现优化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1.2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以及生态网络原理为依据,分别从宏观(区域)和中观(功能区)两个层次对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生态格局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不同层面上建设景观生态体系的基本框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园区目前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宁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园的导向性建议和实施措施。

1.3 研究意义

从现状的基本情况来看,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在使整个生态环境水平逐渐恶化,表现为污染物质的增加不断挑战自然环境系统净化能力的极限、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部分问题等。此外,从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域的角度来看,随着在土地开发面积、旅游人口不断增加、各种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原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也将日趋严峻。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加快建设的步伐,定量的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脆弱度,处理好生态系统建设、环境保护与农林及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达到双方博弈的最优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 区域景观生态体系保护与建设

2.1 县域自然条件

2.1.1 区位及气候。

武宁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中游,地处赣鄂边界。东北与瑞昌市交壤,东靠德安县、永修县,南与靖安县接壤,西和湖北省通山县、阳新县相连。境内温差不大,全年平均气温为16.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霜期较短,春季温湿,夏季炎热,秋季干爽,冬季阴寒。

2.1.2地质与地貌。

武宁县在地形上属鄂赣边缘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北部之幕阜山为省际界山。南部九岭山为县际界山和分水岭。两山均近东西走向,构成该县南北屏障。

2.1.3 自然资源。

武宁县山多,耕地少。全县土地总面积35.066万hm2。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一级分类要求:耕地(毛面积)2.37万hm2,占6.76%;园地3621.6 hm2,占1.03%;林地1.75万hm2,占49.9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7万hm2,占3.34%;交通用地505.27 hm2,占0.15%;水域2.81万hm2,占8.02%;未利用土地10.77万hm2,占30.72%。武宁县地层发育较全,出露较好,自元古界至新生界都有存在。根据历年的地质普查结果,该县已累计发现矿产30余种。

2.2 区域生态格局分析与评价

2.2.1 生态格局现状分析

基质:园区内的生态基质组成主要有山地森林植被(包括果树经济林)、特色生态农业植被等绿色植物和自然水体。

斑块:山庄(新光宾馆、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接待中心、各园区管理站等部分地块)和其他建设项目地块、园区内的文化景点、果品加工等。

廊道:道路系统是园区的主要生态廊道。

上述斑块、廊道、基质的主要作用如表1所示。

2.2.2 生态格局现状评价

优势:(1)森林。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是园区最大的生态格局优势,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碳氧平衡等生态功能。(2)丰富的水库沟塘水系。它们在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体、农田灌溉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3)小型斑块离散分布。形成了“林、房、水、田”的独特结构,能够给乡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劣势:各种生态基质包括山体、林地(包括园地、苗圃等)、湿地等,类型比较多样。但是存在保护力度不够,容易受人工干扰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利。在微观层面上,虽具有良好的“林、房、水、田”的独特格局,但是,区内沟塘大部分为污染“水”,因果林腐蚀物流入,人居环境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从宏观上看,区域内人造景观单元(镶嵌体)通过交通网络连接成旅游功能较为发达的人造景观系统;而与人文景观要素镶嵌共生的原始的自然生物栖息地被破坏或被切割,生物物种迁徙、移动、繁衍的通道受到一定阻碍,生态功能有所减弱,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生态系统自我维护和自我平衡的能力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在所难免。因此,思路是以调控生态环境功能为主要目标,提出景观生态建设的对策和重点建设工程,从空间上规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生态景观保持其生命活力,发挥生态调控的功能。生态系统构建遵循的总原则是:1)景观连续性、完整性原则;2)生态敏感区域保护和节点镶嵌体生态控制原则;3)空间异质性原则;4)生态资源节约和可再生原则;5)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原则;6)地方特色原则。

2.3.1 生态基质。

对于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这样一个生态基质比较丰富的大区域而言,对生态敏感度较高地区的保护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敏感度较高地区是较大面积的自然林地,其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意义尤为重大,应该作为特殊生态功能重点或优先保护区。

1)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措施:禁止进行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对区域内集中村庄应逐步调整,并加强生态修复;对园内重点建设地区实施积极的建设性保护;加强绿化与生态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

2)重点保护区域:“百花、百果、百树”3个园区是对区域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要素,其主要承担的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功能,因此,重点强调保护,其中服务于人民群众旅游、休闲、观光的建设应进行严格控制。建立防护绿地,保持一定宽度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在各水系源头地区的集雨范围内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高绿化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进入水源地及其保护区。

规划目标是维持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确保关键物种、关键生境和重要动植物资源得以保留。在内部适当发展生态休闲,适量建设基础设施,不建设企业、不进行破坏性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可以发展特色生态养殖等。在重点保护和培育生态敏感地区自然基质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和发展区域内较大面积的生态农业产业植被基质。

3)生态控制点:景观中的某些关键性点,通过控制这些点而异常有效的控制或促进某种生态过程,如物种的空间运动、养分及污染物的流动等,这些关键性的点叫做生态控制点。通过生态控制点的判别和改变及管理将异常有效地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园区内开发的各个休闲旅游设施、景点等都是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生态控制点。

2.3.2 生态廊道。

在形态布局上,沿园区内主要水系荷塘与主要道路,构建整个区域的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网络框架的林带廊道除应考虑景观、水源涵养、防风、防污染隔离等基本功能外,也考虑其连接不同功能组团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功能。区域内的河流和水库集山体的“灵”、“秀”于一体,也是各种生态流动的介质。利用柘林湖水库、新光库湾、武宁湖等形成景观生态网络的主要骨架,以保护好饮用水源及不破坏山水环境的可持续开发理念为前提,发展生态型游览活动,适当规划度假、休闲及水上活动内容,以缓解远园内的生态压力。

园区内的一级道路为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交通联系,它不仅保持内部交通的连贯性还联系着与外界的交通;二级道路贯穿于园内的主要景点之间,成环状;三级道路主要为一些支路和游览步道。园区内的道路两边设置绿化带,并在适当的距离之间设置服务设施及管理用房。

2.3.3 生态斑块。

首先加强对建筑建设的控制。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提倡发展生态庭园经济。通过实施清洁家园工程、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等,通过各类生态庭园经济模式,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现代人居环境和生态庭园经济体系。

2.4 景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域景观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主要依托水库及山体,通过加强库、塘、山体绿色基质环境和廊道的建设,提高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域的生态网络体系的完善度。

1)建设库塘周边生态涵养空间。在水库两侧预留50~80 m的防护带,使水库水质返清,保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适当保留并丰富库塘生态系统。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库塘多,可通过发展鱼虾、莲藕等水生物种生态种养,以美化环境、丰富经济。

3)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覆盖率,并发展多样化的树种。首先,进一步修复园区的山体森林生态系统,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丰富树种,避免病虫害蔓延。其次,构建防护林网络,建设沿交通通道、沿河、建筑周边的防护林网络,并种植落叶树、常绿树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农田与果林带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绿化系统。

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1 区域环境现状分析

3.1.1 水环境质量。

区内的整体水质较好,受到的污染相对较小或基本没有污染。

3.1.2 环境空气质量。

全县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 488.3mm,四季雨量分布不均,一般为夏雨冬干,春雨较丰,秋雨较少。从全年的雨量分布情况来看,一般年份均与该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基本相适应。日照充足,年平均1 700 h。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不大,年盛行风向偏东。因区域内无污染的工业和城市污染源,区域内空气质量优良。园区环境空气质量比城区要高得多,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生态环境压力开始增大。

土地利用的转型,重土地的经济产出和轻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的思想倾向有所萌芽;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自然景观系统受到挑战,如果不注意及时保护,则区域生态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能力必将会减弱。

3.2.2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区域内的环境基础设施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对区域内的环境废弃物污染不能及时清理和调整,给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3.3 环境保护规划

3.3.1 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保护总目标:近期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持区内的环境质量,中远期增加区内的环境基础设施,保持环境清洁优美,形成生态良性循环。2)环境质量目标:加强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使大部分村民的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区内的环境质量与现代化生活水平相适应。3)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整个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较好的地区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一级。4)水环境质量目标:各个水库的水质稳定控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

3.3.2 生态建设工程。

1)高标准林网建设:高标准林网建设,将以库塘、山、水系为骨架,随地划形、因地制宜,形成以自然式结构为主的林网体系。2)生态园建设工程: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的目的在于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并且能够降尘,调节空气,减少水土流失,形成稳定的自我调节的植物生境、生态林效益和生态气候。结合地形,从高大的乔木、花灌木到地被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及优美景观。

3.4 环境保护实施措施

1)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破坏行为。加强环境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成效。在当地企业、居民及游客群内推广环境保护的意识,制定奖惩制度。

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区域内各部门一切要从大局出发,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环保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定期研究环保工作,及时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工作成效。

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

4.1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必须重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分析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当前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系统理论和方法指导构建的指标体系、基于环境金钱分析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衡量指标。

4.1.1 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译成生态脚印、生态基区、生态立足点),也称生态占有,首先由加拿大学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E.Rees于1992年提出来的,是一组基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的土地面积供给与需求的量化指标。实际上,生态足迹是传统生态承载力或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概念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态足迹的形象化概念:“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

生态足迹分析中把人类的生态资源消费折算成具有一定生态生产能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归结为以下六大类:化石能源地(fossil energy land)、可耕地(arable land)、牧草地(pasture)、森林(forest)、建筑用地(built-up areas)、海洋(水体)(sea)。

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将每一项人类的最终消费量折算,并转换成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即提供生产这种消费所需的原始物质与能量),通过对比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和人类的生态足迹需求,来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若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则为生态盈余(ecological surplus),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处于本地区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为生态赤字(ecological deficit),表明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处于本地区提供的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外,生态系统是不安全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4.1.2 生态足迹的基本计算步骤。

生态足迹的核心,就是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活状况而消耗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其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确定某个范围内人们消耗的资源及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二是将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转化成相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得到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EF=N ef=N∑γAi=N∑γ(Ci/Pi)

(i=1,2,3...6)

其中,EF为研究区域的生态足迹总量(hm2);N为研究区域的人口总数;ef为某种人均生态足迹(hm2/人);γ是为了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之间具有可比性,分别赋予它们的均衡因子;Ai是人均实际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Ci为第i项生物资源的年消耗量(kg);Pi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i项消费项目的年平均生产力(kg/hm2),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类型[3]。

4.2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足迹计算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划分为以下3步:1)计算各个主要消费项目的人均年消费量,并将这些消费项目的人均占用量转换为对应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得到生态足迹的需求量;2)计算实际生态承载力;3)得到生态足迹分析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关键在于有效评价环境功能阈值及人类活动是否超出了它的范围。由于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这个计算结果未将自然资本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等积极因素考虑在内。因此,若将自然资本的供给能力的提高、科技进步、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素质的提高等积极因素考虑在内,可以认为目前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4.3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承载能力分析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域的最大生态承载能力分析,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在不限定其“瓶颈”因素的条件下,仅从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的角度考虑,得到在理想状况下的最大值;二是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寻求“木桶理论”中限制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该因素的极限条件确定区域的最大适宜承载量。

4.3.1 生态平衡。

根据逾渗理论,当所有城镇的建设用地面积达到该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时,即会发生过量转变,城镇空间将会迅速连绵形成一体而难以再实施区域生态修复。所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持较高的生态绿地比例,则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4.3.2 林地安全。

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势起伏,具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同时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区内林地安全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4.4 促进农业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生态区域是一个过程,生态是一种机制,它是不断进化与完善、通往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追求一种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程序持续和谐的功能,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生产力。任何一个区域的建设都需要跨越5个台阶:一是基本的环境问题;二是生态安全;三是景观生态,减弱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四是以传统的产业经济导向的资金掠夺式产业转向循环经济导向的环境共生型产业;五是生态文化教育,城市的主动破坏者都是人。5个台阶说明了5个问题即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这5个方面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4]。

4.4.1 保护生态基底,保障生态安全。

农业园内林地高度密集,水质较为清洁,以农田、水系和山林划分形成以农业为生态系统主体的基底;在这种生态基底上散布着居住和农业旅游设施,实现生态产出与生态摄入的基本平衡,是一种比较稳定、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基于“生态优先”的生态安全格局,自然生物群落是骨架形成的核心所在,自然廊道和自然基底都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保护、恢复和发展自然生境群落而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骨架是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大力推行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是维护园区内的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4]。

4.4.2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农业园建设作用力的源动力。它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之处在于其综合性、整体性、适应性、简朴性和历史延续性,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竞争与共生、开发与补偿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保护的意识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旅游及生活方式[5]。

4.5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5.1 保护自然资源。

保护天然植被区域的发展,设立50 m宽的岸边生态走廊,查明和保护具有特别科学价值的特别栖息生物和栖息区域,确保各处栖息地之间的连接性。

4.5.2 复原受损土地。

将鱼池和虾池改造成湿地,将废弃的农地改造成具有生态价值的栖息地,重新种植本土品种植物,提高总体森林覆盖率。

4.5.3 减少现有村落的拆迁。

查明目前没有人定居的发展区域,创造远离现有村落的发展节点,确保各个发展节点将来的发展不会侵占邻近村落,研究将村落合并,以减少它们总体占用的土地面积。

4.5.4 转化农村聚落。

教育农林社区,鼓励有机耕种;开放传统农业耕作活动(包括渔业捕捞活动),将它们当作旅游观光吸引要素;鼓励开设提供传统“农村风味”食物的餐馆,开办专为旅游人士而设的传统本地特产介绍课程;设立提供“家庭烹饪”和新鲜制作食品的农产品零售店;非农产品零售店,例如徒步健走设备出租商店……[6]

4.5.5 加强现有交通基础网络。

沿用现有道路网络,避免过多建设新道路;拓宽现有道路,提高其安全性,同时尽量减少占用土地;保留“道路外”通道,将它们当作荒野自然的一部分。

5 结论

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途中采取不同策略时可能产生的不同情节,新光生态农业观光园未来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是由人施加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向和反向力决定的。

参考文献

[1]WackernagelM,Lewan L,Hosson CB.Evaluating the use of na-tional cap ital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 rint:App lications inSwe-den and Subregions[J].AMB IO: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1999,28(7):604-612.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0-636.

[4]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8-15.

[5]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1):53-56.

篇4:中坝村:长江边上的生态观光园

中坝村位于南溪区裴石乡的最南面,距南溪中心城区约7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302户,1130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602亩,河滩510亩,森林覆盖率85%。早在2005年,中坝村就被四川省环保厅评为生态村,自然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是天然的度假胜地。

正因如此,中坝村在稳步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快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步伐。

长江第一岛生态度假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乐园式娱乐,更多的追求生态式的娱乐和旅游。

在娱乐中感受旅游并体验文化,在旅游中享受娱乐并体验项目,这一模式被称为生态体验度假区。

而在宜宾乃至周边城市,至今没有一个成规模的生态文化体验区,因此,若在南溪规划建设一个生态文化体验区,必然是人们与家人、朋友出行的最佳选择,市场空间巨大。而位于长江之滨的南溪区裴石乡中坝村,天然的具备长江生态体验度假区的雏形,更有不可复制的先天性优势,成为这一项目规划最为理想的所在。

中坝村村委主任付叔强在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万里长江第一岛生态体验度假区项目已于2015年启动,预计将在2018年建成。项目计划对度假区沿线农房统一风貌塑造,新建产业通道260米,环岛入户生产路7公里,停车场2个1200平方米,打造观光通道和观光点,整治渠道1公里,安装路灯50盏,绿化村社道路3.1公里,还将整治垃圾中转站、公厕,打造文化景观假山、奇石展览馆和游客座椅,装修爱心帮扶站、群众文体活动中心、日用超市、便民服务中心170平方米等。

生态体验度假区建成后,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和投资利率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更重要的是,从南溪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建设旅游项目,能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资力度,使旅游地的生态保持平衡,而且,对加速南溪区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提高文明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把所有旅游项目一并计算入内,届时生态体验度假区将每年接待100万人次,按照每人150元计算(含农产品采摘),可实现年旅游总收入1.5亿元以上。而在社会效益方面,则可轻松解决当地就业1000人左右。通过旅游宣传以及各类节庆的活动组织,加强了中坝村乃至整个南溪区与外部的交流,能极大地促进南溪对各类先进信息资源的了解和把握,更好地推动南溪经济社会发展。

烟叶柑橘产业助推生态观光园

离长江岸边不远,是一大片开阔地,每当汛期一过,中坝村民会在潮水退去后的土地上栽种烟叶,与600亩柑橘林连城一片,景色蔚为壮观。

由于土壤条件和自然气候适宜,中坝村烟叶品质较高,市场批发价不低,一直是该村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烟叶栽种已在中坝全村实现了全覆盖。

中坝村1社的村民刘彩鲜家的烟叶长势喜人,“今年种了一万多株,看这长势,纯利润肯定在两万元以上。”刘彩鲜的谈话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而在离烟叶地不远的地方,一颗颗橙树被金黄的橙子压弯了腰,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金色光芒,让人赏心悦目。近几年来,回归乡野、亲近自然、品尝生态食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追求的时尚生活。中坝村顺应时代新节拍,结合当地特点,加速当地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一年四季(除7、8月份外)都有柑橘品尝,使得这里的柑橘生态观光园远近闻名。

付叔强说,中坝村村民从1972年便开始种植柑橘,但那时种下的大多数柑橘树已进入“老龄化”,品质渐渐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需要引进科技技术,改良品种。于是,一场柑橘产业的革新开始了。

通过高接换种,现在的中坝村拥有塔罗科无核血、脐橙、椪柑、鹅蛋柑、北碚447、夏橙、冰糖柑、红袍柑、金桔、梨形二号等10个品种,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新鲜可口的柑橘,并且年产量能达到200吨以上,为中坝村建设柑橘生态观光园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除了栽种柑橘,提升科技质量,中坝村还进一步打通村道、硬化公路、修建观桔台石城墙等,让游客们更好地看花散心、游园品果。一到周末,这里游人如织,农家乐更是热火朝天,村民们个个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篇5: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

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

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

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

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

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

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

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

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

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

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

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

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

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

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

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

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

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

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

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

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砌花槽种植向日葵,利用向日葵巨大金黄的果实,寓意大富大贵、富贵吉祥、出人投地,吸

引游客眼球;

(三)、山涧路--上山探险必经之路:利用山涧路的特殊地形位置,并结合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分段分点种植以下品种:

1、锦屏藤,多年生藤本蔓性攀爬植物,四季常绿,由于在生长期间会在藤的节位间,不

断长出红色细长的气生(新)根,种植后在棚架上气生根自然向下飘垂,远望就像置身于一

段珠帘红丝当中,一次栽培,可以多年观赏;

2、西番莲(鸡蛋果)藤本常绿果树,生长寿命长达3-4年,每年4-10月开花结果不断,是一种观果型的景观树种;

3、炮仗花,多年生,藤本植物,每年3-4月份开花,开花时花蕾金黄色一串串犹如炮仗;

4、建议在休息亭边加种锦屏藤;

(四)、办公大楼:

1、办公楼对开小桥(即“黄金河道”景观石那条)两边搭“T”字形竹架种植特长豆角,豆角全

长约1.0-1.2米;

2、办公楼侧面空地可搭平面竹架种植巨型南瓜或特大冬瓜;

3、办公楼下花槽可种植彩色蔬菜或增建蔬菜墙,种植红叶、绿叶或散叶包心类生菜,羽衣甘蓝等新奇品种;注:蔬菜墙为用塑料泡沫板作墙面,配合基质栽培的一种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景观效果很

好,目前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应用,属于首创!

(五)、饭堂、司陪室对出走道搭平面或“T”字、“V”字形尖顶竹架种植锦屏藤或老鼠瓜;

(六)、绿色长廊下面上阶梯处转弯位置搭“T”字形竹架种植大冬瓜或砍瓜;

(七)、菇类展示厅至卖部门口:

1、菇类展示厅门口建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薄荷;

2、门口前面走道两边各搭建拱形竹架分别种植蛇瓜、老鼠瓜,另外在靠近河道边搭竹凉亭

种锦屏藤;并加装“A”字形水培装置用来种植绿叶蔬菜;

(八)、游客更衣室门前搭“T”字形竹架种植砍瓜及搭平面竹架种植玩具南瓜;

(九)游泳池边斜靠竹林位置,摆放“A”字形水培装置种植绿叶类蔬菜;

(十)、斗牛亭靠山的一边,增设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或“A”字形水培装置;

(十一)、亲水湾水上乐园岸边(放指示牌的位置)走道,搭“广”字形竹架,种植锦屏藤、蛇瓜,并增挂宣传资料;

(十二)、九龙湾餐厅走廊增挂宣传资料,地面(指水塘)种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来

篇6:茶叶生态观光园方案

可比性原则 评价结果应具有系统自身在不同时段的纵向可比性及相同层次的不同系统在同一时点的横向可比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个方面:(1)采用同一种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功能和效益;(2)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为综合功能效益评价服务,指标体系的分类设置要便于进行权衡分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给同类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3)要对各种指标进行统一量纲和无量纲处理,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相同的意义。

构建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般倾向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可将一些量化困难的定性问题 在严格数学运算基础上定量化;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分析。

篇7:农业生态观光园策划书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前言

20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稀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的规划原则与要求,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整个园子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于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出现了。

农业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绿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方案

二、项目单位

XX公司

三、项目地点、规模、主要内容

1、项目地点

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西登瀛村

2、项目规模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聘请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总面积约为1000亩。

3、项目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自然生态区、文化体验区、绿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和科研教育区。

四、公司目标和宗旨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把游客的利益作为公司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一个集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建设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的,可供人们一年四季观赏游玩的度假胜地。

第二章 市场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体验。农业观光园凭借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民俗风情浓厚等独特特点,对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此外,在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重庆、山东等地都有成熟项目案例。

二、SWOT分析

S:

(1)观光园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

(2)观光园位于崂山区沙子口,属于城郊,地价较低,可以为开发建设节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3)沙子口依山傍水,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4)四季如春是观光园最大的亮点。

W:

(1)在市场的细分和观光园的管理方面还缺乏进一步的认知和经验;

(2)在招商引资上存在一定难度;

(3)周围村民的安置问题。

O:

(1)依托青岛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青岛是一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数据显示 2009年青岛市接待国内游客3903.4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1.41亿;

(2)生态农业观光园与青岛的城市景区形成旅游的差异性互补,发展潜力大;

(3)各级政府均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并给予大力支持。

T:

(1)同类观光园数量激增,竞争激烈;

(2)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遗失,失去原滋原味的特色;

(3)投入过大,利益难以管控,可能存在风险。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三、政策规定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

2、2010年,山东省投入近8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果菜产业项目,承担了67个国家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任务,推动引领全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3、2011年07月25日出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四大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园区带动,打造四大基地建设的示范载体。一方面分类打造重点园区,“十二五”期间,在全市规划建设100个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提高园区设施装备水平,完善园区运行机制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专业大户等投资建设农业园区,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经营机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订单生产,推进农超对接和连锁经营。

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

一、项目内容

1、畅游农业长廊

2、果蔬采摘

3、奇花异草观赏

4、走进动物园及观看动物表演

5、参观立体农业模式

6、观看太空农作物生长视频

7、农业知识大比拼

8、体验民俗文化

9、在欢乐谷中挑战自己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分

1、自然生态区

该区占地200亩,包括农业长廊,绛珠仙葩,动物园三部分。农业长廊在各个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保证四季长青。一方面可以供游客一年四季游览观赏,另一方面,每个季节都有采摘活动,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体验到农家的生活。绛珠仙葩种植着来自各地不同的珍奇花草,每年每季景色各异。动物园里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此外,还有幽默的动物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

2、科研教育区

该区占地150亩,包括研发中心和展览馆。

研发中心内设研发基地。园区引入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有智能温室和高档日光温室,使园内品种丰富又有特色。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果基鱼塘,养鱼的水灌溉果树,鱼的排泄物也能成为树的肥料,同时树为鱼提供氧气,既环保又具观赏性。

展览馆内设有太空农作物图片展和百科知识智能机(通过闯关来获取知识的游戏机),让游客在玩乐中学习知识。

3、文化体验区

该区占地80亩,建有地方特色的民宅,农家庭院式的风格,村落的形式,整体上中心集中、周围分散,墙体有展示沙子口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以及青岛各个节日的来历传统和习俗的图文,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岛,同时可以为外地游客提供住宿。

4、绿色餐饮区

该区占地50亩。这里有独具特色的农家宴,风格分为清真和非清真。同时,建有面积广阔的餐厅,提供中西式餐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休闲娱乐区

该区占地100亩。利用地形,建设游乐场,有丛林探险、迷宫转转、旱冰场、跑马场等,还有高尔夫球、台球、SPA等俱乐部,将田园与城市融为一体,使游客充分享受观光和健身的乐趣。

6、其他

医疗中心位于园内中心处,以便意外发生时救护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停车场建设在地下,节省了路面相当大的空间,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园内配有接客车,游客可以凭借门票免费搭乘。

7、总体设计

从上空看,观光园是一个橙子的形状,各区道路相通,路两旁围上绿篱,或种植松柏树,营造一种林荫小道和田园小路的氛围,行走其间,有如体会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静谧、幽雅,让人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回归自然。

模拟平面图:

三、管理、服务、保障

1、现代化的管理:与附近村民合作承包,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准备不同的方案,统一管理与责任分配相结合。

2、人性化的服务:宽敞的地下停车场、清洁的公共卫生间、服务咨询台、可供休息的长椅、导游服务等设施和服务,给游客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3、全方位的保障:保卫室和医疗中心保障了游客的安全;超市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民宅住宿接待解决了外地游客的住宿问题;游客投诉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市场营销策略

一、营销理念

以“四季如春”为营销点,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定位,主张绿色满园的营销理念。

二、营销活动

1、适时举行采摘竞赛,可依据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组、双人组、家庭组或者依据参赛人员的年龄分为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

2、定期举办农业知识竞答;

3、在媒体上刊登一些农业科研新成果等,扩大知名度;

4、在适当的时间在观光园组织野营,举行篝火晚会;

5、针对游客喜欢边游览边拍照的爱好,可以举行游客摄影展,题材是关于观光园的风景、人物等;

6、在农地里,可以体验农耕机械的使用,体验乡村劳动; 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策划书

7、在相关报纸、户外、电视、网络等媒介上做广告,宣传其“四季如春”的差异点,准确定位,形成差异化营销;

8、在六一儿童节或者重阳节等节日,可以组织免费观光或者以优惠价。

三、营销资料

门票、旅游手册、折页、书签、手提袋、展板、碟片、园区的吉祥物或者纪念品

四、网络行销

制作高质量的主题网站,实现网上游览如同亲身体验一般。发布旅游信息,实现网上预订,支付和结算等功能。开辟专栏,让游客对观光园的服务、设施、感受等进行投票,提合理化的建议,针对建议的可执行性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观光园发展。

第五章 预算与收益

一、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估算(万元)备注自然生态区 2000 文化体验区 600 休闲娱乐区 1500 科研教育区 400 绿色餐饮区 600 绿化工程 300 设备采购

800

道路规划 200 停车场 300 水电工程 150 营销费用 5 其他 145 合计 7000万元

二、项目收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符合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有利于崂山沙子口街道区域环境的改善,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项目盈利分析

本项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绿色餐饮、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根据本项目的经营能力,估计年接待游客可达30000人次(据官方统计,2009年国内到青岛旅游的人数达到3903.42万人次),在餐饮消费上,以每人次40元计算,则年收入可达120万元;在生态观光方面,以每人次消费2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60万元;在本项目的特色民宅里上,每人次消费50元,则年收入达150万元;在休闲娱乐区,以每人次消费10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300万元。综上分析,本项目的年收入保守估计将达到630万元。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本项目的前景十分可观。

第六章 项目评价

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也代表了21世纪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出现,为游客提供了绿色空间,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在崂山区沙子口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增加崂山区的旅游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要素结合起来考虑,本项目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经过项目收益分析与项目评价后,可得出本项目的研究结论:绿缘农业观光园项目具有可行性。

二、建议

工程建设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实际相结合。有关论证、设计、施工紧密配合,体现“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同时,学习其他具有类似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经营,采用合理、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观光园的设计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积淀,在内容上应有主次之分,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定位准确,实现差异化经营。

注重宣传,扩大观光园的知名度,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游客的认可度。

附录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上一篇:描写沙尘暴的诗句下一篇:光彩夺目的近义词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