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2024-06-14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通用6篇)

篇1: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 郑柏利

您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陶丽丝·诺蒂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心他人;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家长能够前来参加本次家长会。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每个孩子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孩子的价值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责任在你,而不在孩子。孩子是无辜的,甚至是可悲的。好孩子是我们用心雕刻出来的。

家长有三类,那么您属于其中哪一类?

A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10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眼睛; B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5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嘴巴;

C类:不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一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手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对孩子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指责;多一点宽容和期待,少一点粗暴和苛求;多一点唤醒和点拨,少一点埋怨和空谈,也许你将会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应该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是否感到愉快,是否能和睦的与同学相处,更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思维观念,正确对待你所谓的问题。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和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朋友。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她谈心,倾听她的心声。做的好的地方表扬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提示她、鼓励她。让孩子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跟我们无话不谈。

2.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在,很多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孩子一心读书,可孩子偏偏读不好,这是为什么?其实,作为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避免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另一方面,孩子在劳动中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小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会激发孩子认真读书的热情。

3.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

夫妻之间难免不发生一些矛盾,但父母之间尽量要相互理解,特别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还有,孩子在做作业,父母却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当大。如果家庭鸡犬不宁,孩子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

4.学会宽容,学会等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

5.学会尊重,尊重是教育的良方。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无论你现在生活中的角色成功与否,亦或是你上学的时候如何如何。注意,孩子不是你的影子,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孩子是一块玉,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能否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取决于你。

6.学会鼓励,鼓励是教育的催化剂。

学会恰当地鼓励自己的孩子,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支撑的拐杖。他总会在汹涌波涛中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在低谷中总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人的不断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的第一时间内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我们要学会善于抓住契机,充分肯定和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使之从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转化为无穷的前进的动力。

7.学会与孩子沟通,沟通是教育的最好的纽带。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善于和孩子沟通,更要学会培养孩子善于和我们沟通。通过沟通,能够让孩子学会释放,学会宽容,学会理解;通过沟通,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净化。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手势、文字,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始终都会健康的成长。

8.言必行,行必果,永远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哄骗甚至是欺骗孩子。

9.学会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教育不是亡羊补牢,父母不只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工具。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要力争做到先知先觉,不但是孩子休息时的港湾,更是孩子前行的灯塔。同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坚决不能把孩子只是推给学校,推给老师。不负责任的说,我的孩子只听老师您的,根本不听我们的,老师,您随便

打,随便骂,越严厉越好。教育似乎只有严厉这一种方式。那你为什么自己不打、不骂?我希望我的家长从今天开始和我一道共同教育好这个班,在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能关注一下其他孩子,水涨船才会更高吗。学习如果帮不上忙,生活上的忙还是没有问题的吗。尤其是市内的家长更有条件,比如帮外县的孩子洗洗衣服这类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0.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永不会沉落的航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一味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丢了西瓜捡芝麻,而应该把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永远放在首位,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我以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一句话作为本次家长会的结束语:“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谢谢!

篇2: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规划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校本研修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校本研修,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内容

(一)教育教学技术性研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修。

2.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技能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互相学习和交流技术研修。

(二)有效课堂教学研修

1、教学内容“板块”式备课教研。

2、“新授、复习、习题”课型有效教学研修。

3、预习方案和教学设计的共享研修。

4.课堂结构与教学法有效整合研修。

(三)课题校本研究

1、教育教学课题与微课题研究。

2、教育教学案例研析。

3、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组织和策划等。

4、教育教学问题的挖掘与提炼。

5、学生行为管理研修。

四、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2、加强学习与自修。

专任教师除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学校的集中学习外,个人要制定学习、研修、提高计划。更新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和研修计划,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组研修计划,扎实开展研修工作,研修以“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相结合”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考核。

4、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5、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

根据研修的内容和需求添置必须的如:书籍、光碟、多媒体设备,建设备课室、微机室,解决活动和研修的场地、经费等问题。

6、制定新华中学校本研修相关的制度。

为保证研修工作正常而实效开展,根据相应的工作情况制定研修管理制度、研修奖惩制度、课题申报制度、校本研修经费管理制度、研修活动制度、校本研修资料管理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和约束校本研修工作。

7、定期对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整理。

学校每学年对有重要价值的成果进行结集出版成册,从而使研修成果能够共享,并把结集书册作为深入推进校本研修的重要参考、学习资料,深化研修,内化成果。

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瓦房店市第三初级中学 刘赟

一、指导思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增进教师间的合作,以全面激发教师的教研意识,推进文科综合教研组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师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为根本目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管理科学、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安排: 课题负责人:刘赟

1、活动方式:研讨

2、活动时间:2012年6月12日

3、活动地点:瓦房店市第三初级中学

4、研修主题: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以《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为例

5、参加人员:三 中:刘赟 杨春华 九 中:丁淑清 毛永福 十九中:林玉章

各基地校负责人

6、活动要求

(1)参加研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评价等材料,积极搜集资料

(2)研讨教师要准时参加评课活动,并且积极发表意见(3)做好研修活动过程记录并完成研修活动总结。(4)研讨组对研修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

三、活动过程

四、预期效果

1、明确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篇3: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科学

安全是企业的核心利益。其本质就是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 让文化主导行为, 行为主导态度, 态度决定结果, 结果反映文明。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 创造安全的环境, 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 来改变员工的行为, 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行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 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 进一步强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 去认识安全、去搞好安全工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涉及面广, 危险因素多, 技术要求高, 管理难度大。要把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通过多种途径、各个环节、各种方法营造人人参与、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 从抓好安全基础工作入手, 加强安全技术投入, 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为实现企业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保驾护航。

建章立制, 完善规则制度,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国家对危险化学品行业实行准入制, 制订了严格的审批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全面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 建立健全以法人为首, 落实到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形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确保企业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明确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使每一项作业有章可依, 有据可查, 以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操作行为。

篇4:领导是一门科学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决定》又提出,要求在一九八五年底以前完成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任务,并且订出规划,采取切实措施,造就出大批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书记等领导干部。因此,对领导科学的研究、探索,在当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夏禹龙等同志写的《领导科学基础》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和阐述领导学的专著,书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必要的知识。这里拟谈谈我读后的几点感想,算是对这本好书的肤浅评论吧。

领导是一个体制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就都具有社会的性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团体为其组织形式的。任何组织,不管其内部结构如何,都有一定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机制和活动后果。这种团体行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过程,必须有一种制订目标、进行组织和行为控制的实体力量,否则,团体行为就不能形成聚合性,就不可能进行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我们把这种担负制定团体活动目标、对团体活动进行组织和行为控制的职能,就叫做领导。因为人的社会活动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所以,社会团体及其领导职能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同时,由于人的活动的具体历史性,不同历史时代领导职能有着不同的性质、水平、范围、内容,不能混为一谈。但是,领导行为作为人的社会活动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类型、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有其普遍的规律性。以前,人们虽然在多门科学中都注意到了领导行为这种人类活动的社会现象,但没有把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全面普遍性和科学性的高度来予以探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性日益增强,因而研究有组织的社会团体活动中的领导行为的问题就日显突出。领导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创建,客观上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领导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历史过程中团体活动的领导行为。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领导学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各项基本原理为其理论基础,但它更具体地研究领导者和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中的领导行为问题。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能代替对领导学的具体研究。领导学虽然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战略学、未来学、控制论等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且后一类学科在不同的程度上、不同的范围内或从不同的侧面也研究领导行为问题,但它们都没有把领导行为作为普遍化的独立问题加以研究,所以它们也都不能代替领导学。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上来看,领导学同它们平起平坐,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领导科学基础》一书中,作者以简洁而系统的阐述,论述了现代领导体制、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原理、领导者的职责和工作方法、领导者决策的科学化、领导艺术、领导集团的智力结构等问题。这些问题,确实都是领导学应予研究的重要内容,无疑也都是当前领导工作中需要懂得的十分迫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理论解决,对领导工作科学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把这些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提出来,本身就是对我们的巨大启示。拿领导体制问题来说,长时期以来,大家似乎认为,直接决定领导者、领导机关水平高低、工作优劣的主导因素,是领导者、单位首长个人的才、德、智。所谓“官僚主义”或者“有开拓精神”,往往都是对领导者个人的评价。把领导看作一个个人或几个个人,这是流行的观念,因而把领导行为的水平、效率和功过,全算在某个或某些个人的账上,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是,有趣的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某个相当练达高明的领导人,调到一个新单位后,却一筹莫展,变得猥琐、庸俗,工作平平;某个十分平常的领导人调到一个新单位后,却表现得身手不凡,成就了许多事业。这是什么原因使然呢?这正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所告诉我们的那样,社会关系制约着个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好的领导机关,可以造就高明的领导者,一个坏的领导机关也可以毁掉高明的领导者。领导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结构的行为,一个体制的行为。因此,领导是一个体制。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些领导机关中,最高领导者个人可能是十分勤奋、机敏、品德高尚的,但他的那个部门或机关却是工作效率极差,官僚主义横行,文牍主义、自由散漫等都十分严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某种社会结构、团体结构一旦形成,它就和处于其中的个人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不是人们积极地联合起来去改变结构,那末,结构则永远制约着个人,个人能动性的发挥就总要受到结构的限制。领导行为中的领导者个人与领导体制的关系正是如此。因此,领导体制的质量如何?水平如何?对时代的适应性如何?是决定领导行为的根本条件,它远比领导者个人的素质意义重大得多。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在重视对领导者个人加强各种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更为重视领导体制的作用,研究我们的领导体制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间的科学联系,并依据这个规律改革领导体制。这一任务的提出和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同时,改革领导体制问题,也就成为领导学所必须首先加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需要提出的问题似乎应更广泛些,包括:历史上不同的领导体制都是在什么样的具体条件下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领导体制对较为落后的领导体制的代替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规律性?历史上不同时代曾进行过的领导体制的改革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都是些什么?社会主义条件下同社会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领导体制应是怎样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中,所形成的关于领导体制的历史经验都有哪些?应该怎样科学地继承它们?社会主义条件下健全、完善和改革领导体制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这种工作应该如何进行?等等。如果我们能对这些问题有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的领导学关于领导体制问题的阐述的科学性就会更为坚实和更有说服力。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领导科学基础》一书的作者把阐述领导体制摆在领导学研究的首位,确实显示了科学研究中的远见卓识。

领导学的理论体系

要建立领导学,还应研究如何建立领导学的符合科学逻辑的理论体系的问题。《领导科学基础》一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书中所论述的诸方面问题,都是领导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还应该更深入一步考虑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领导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既然以研究领导行为为对象,那末,它的理论体系就应该从领导行为这一概念中有逻辑地生发出来。领导行为作为一般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如何产生于并从属于人类的总体性的社会历史活动,这似乎应该是领导学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它的历史起点。只有研究和阐明了这个问题,领导学的实践性和历史性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中得到基本的说明。因此,这些就构成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内容。我们既然已从人类社会活动说明了领导活动,那末,领导行为的社会实质是什么呢?这种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比较全面地解决了领导活动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问题,所以,研究领导活动的社会实质和特点就成为领导学的第二部分逻辑内容。正是由于领导行为的特点与本质的要求,决定了领导实体形成自己的内部结构,形成领导体制,于是,阐明领导实体的结构和领导体制,成为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第三部分内容。在全面地、双向地考察了领导行为同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应该进入对领导行为的实际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也就是揭示领导行为的社会机制。一般来说,领导行为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前后关联的阶段:一、现状研究、未来预测和目标确立;二、科学决策;三、对确定范围内社会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四、后果审查和领导行为评价。当然,任何领导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把以上四个阶段作为一个周期的多次循环反复过程,正是在这种连续进行的循环式的上升运动中,积极的领导行为作为社会活动的前进性运动的内容,成为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促成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对这一过程即领导行为的社会机制的研究,应该构成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第四部分内容。如果说以上四部分都是属于对领导学进行的宏观方面的研究的话,那么,研究构成领导实体的人员个体即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则属于领导学研究的微观方面的内容。这种微观研究,首先,应该揭示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领导实体以及领导实体中各部分、各层次上的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阐明领导者作为领导实体成员所应具备的共性特征,并研究这种共性特征的形成问题;再次,阐明领导者的个性培养,研究领导者个性与其作为领导实体成员所应具备的共性的协调问题。这种微观研究就构成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第五部分内容。综前所述,我认为领导学的理论体系应该由上述五个部分组成。这一构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领导科学基础》一书本身的启发,但可能还不够完备,仅供著者及对此有研究兴趣的同志参考。

领导体制的改革

《领导科学基础》一书的价值,我认为不在于它是否提出了一个完备的领导学理论体系,而在于它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工作所需要迫切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把这些问题提到科学化的高度,进行了颇具时代特色的阐述,而一扫陈腐说教之陋习,使人觉得清新、痛快。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体会最深的,就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形势,在对我国现行的领导体制进行必要的社会主义性质改革的时候,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领导体制的社会主义民主化。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的领导工作传统,就是民主作风。领导者、领导机关,都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勤务员,领导者、领导机关除了作为人民的共同意志的执行者之外,决没有什么私人的或小团体的利益和目标。正因为我们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的领导者、领导机关、领导部门才呈现出民主、团结的精神面貌,也正因为我们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们的领导者、领导机关才富有活力、气魄和智慧。但是,多年以来,在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由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思想的腐蚀和影响,一些处于领导岗位的同志、一些领导机关,程度不同地滋长了家长制、一言堂、个人意志、独断专行、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对社会主义事业不但起不到积极的领导作用,反而起着阻碍甚至瓦解的作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我们日益朝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化方向发展的健康的领导体制,使封建专制主义和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沉渣泛起,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化的领导体制建设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这种种现象是共产党人的革命原则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所绝对不能允许的。在目前,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建设,就是要深入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领导集团内部,领导者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形成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杜绝那种崇拜个人、以某个个人的日常言论和个人好恶为领导准则的领导现象,而切实地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领导;在不同的领导部门和领导层次之间,杜绝那种互设壁垒、互相扯皮、互不服气的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歪风,而建立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健康的上下级关系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领导体制的务实化。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经过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才能实现,因而,领导这一事业,就需要有能够务经济建设之实的领导实体。过去,由于多年来“左”的路线的影响,许多领导班子、不少的领导者养成了善于抓阶级斗争(其实是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善于部署政治运动(其实是人为地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喊口号、摆阵势、搞形式主义的习惯,而对于实实在在的业务,则知之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领导体制中尚虚不尚实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尤其近年来狠抓了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部门中配备专业人才和对在职领导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这两项工作,使领导体制的务实化改革正在健康发展。但是,在领导班子中配备专业干部或对在职领导进行专业培训时,不但应该重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和知识,还应重视社会科学和社会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和知识,才能使领导体制的务实化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领导体制的活力化。消极的领导体制和积极的领导体制的不同,就在于一种是僵化的,另一种是有活力的。所谓僵化的领导体制,就是领导实体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都消极被动地、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从事领导工作。在这种体制中,最高领导是领导体系中唯一有能动性的因素,它下属的各领导部门、领导层次都只能对它的指令唯唯诺诺,完全照办、照搬。而所谓有活力的领导体制,就是不但最高领导层有活力,而且领导体制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领导者都有活力,都是积极的、主动的领导者,他们不但有职,而且有权、有责,他们的任务不是机械地、千篇一律地服从,而是在协调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部门联系中有创造性地、有独立性地进行领导。领导体制的这种全面活力化,使领导体制成为一个类生命的有机体,因而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成长”能力。在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局部或整体变化的情况下,它有较强的自动应激性。目前我们在体制改革中强调职、权、责三者统一,强调扩大各部门、各层次领导工作的自主权,正是我们从向国外学来的僵化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的重大科学改革。

从个人经验决策转变为集体科学决策

由于现代化建设事业规模的宏大、工作的复杂、科学技术要求的高水平,所以,传统的领导者个人决策的领导工作方式已经过时,而实行集体性的科学决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领导者作为个人,他的直接经验总是受到一定的时空局限的,他的知识范围和程度也是受到人类个体智力发展的局限的。如果说在以个体为单位的小生产的条件下,决策采取单个或少数领导者依靠自己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的方式还是适应的话,那么,它在处理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以及具有高水平文化、科学背景的广阔时空范围内的社会事件、社会活动时,已经远远不能胜任。在现代社会事件和社会活动面前进行正确决策,已经不可能纯然依靠领导者个人的智力,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领导体系中特定的智力集团,这样的智力集团就叫做智囊团。同时,与日益社会化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社会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由不同科学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参加,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组成的咨询团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库。它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开展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一定的领导机构提供决策方案。智囊团和思想库的出现,使现代领导工作的决策成为一项社会化的科学活动,它可以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保证指令和政策以及方案和对策的正确性,使预定的社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在我国现时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正在从领导者个人进行直接决策的领导方式中摆脱出来,日益重视建立智囊团和社会思想库。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许多领导者都深切地认识到,如果不这样做,仍然坚持个人经验决策,那么,个人经验的局部性、个人好恶的片面性、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个人情感和意志的主观性,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些部门、某些地区和单位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实行科学决策的关键就是在真正地尊重知识分子和各类科学技术专家的基础上抓好智囊团的组织工作,并为社会上建立以各种咨询公司为形式的思想库提供必要的有利条件。如果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单位都能重视智囊团的组织和思想库的建设,并在实际决策工作中充分地使用它们,发挥它们的积极性,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水平,就将出现一个时代性的突破,就能避免社会、事业、工作中不必要的人为的振荡和损失,使现代化建设得到平稳的、扎实的、高效的迅速发展。

领导观念的现代化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领导者和领导机关关于领导行为的观念必须现代化。换言之,就是对领导行为的特点和本质的理解的科学化。这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大问题。在《领导科学基础》一书的启发下,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观念现代化应该受到重视。

其一,把认为领导工作就是包揽一切、总抓一切的观念转变为把领导工作看做仅仅是制定战略、进行组织、确立规范的工作的观念。实现这一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领导者、领导机关肯于放权。这里所说的放权不是说放掉战略指挥权,而是指肯于把本来就应属于下一层次的领导权和事务权下放,真正相信下一层次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放权出现的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手里过去集中的资金、物资、人事权及多种便利条件等都要相对地减少,而从下面来的制约性则可能相对地增加。对于那些有私念和私欲的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来说,这当然是致命的损失,因而可能遇到阻力。但是,克服这种阻力,正是端正党风、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提高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的革命化素质、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从而也是把领导工作转变到抓大事的科学观念上来的必要条件。同时应该看到,一些领导者、领导机关不愿放权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只会做具体的事务工作,而不懂或不善于作战略性的工作、部署人才的工作和制定规范的工作。因此,一放掉事务权,他们就觉得无事可做。改变这种状况,有意识地培训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学习战略学、人才学和管理学,是实行领导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其二,把过去亲身行、亲眼看、亲手记以积累实际经验的调查研究的观念转变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情报系统、实行迅速实效的全局数量统计和分析的调查研究观念。要求实现这一观念转变,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亲自进行调查研究。领导者经常亲临工作第一线,接触实际、接触群众,这对于领导现代化建设仍然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但是,单单满足于这种调查研究,对于领导工作来说,则是不充分的。领导工作要求统辖全局,要求迅速抓住社会活动本质,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这种要求同领导者本人的感性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经验水平是有很大距离的。只有科学的全局数量统计、科学的信息情报系统,才能为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提供正确的依据。因此,现代化的调查研究观念要求领导机关在自己的领导部门和领导范围之内建立科学的信息情报系统,开展全局性的数量统计和分析。除此之外,要实现对现代社会活动的有效领导还要求领导实体加强对自己所领导的工作范围和对象的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科学预测;要求加强对与自己领导工作有关的外单位、外地区、外行业、外部门、外国的调查研究。这样,就使得调查研究成为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多课题的和多维性的(多元性的)。要实现领导观念的这种转变,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者和领导机关重视对现代统计学、信息论、情报学和未来学的学习研究,重视对广阔的“外界”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和理解。

其三,把受“左”的错误严重影响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转变为千方百计地充分调动千百万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几十年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多年中,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工作在相当多的部门和单位变成了搞政治运动的工作、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工作、专门寻人的毛病和记“黑账”的工作,变成了整人的工作、搞大批判的工作,因而,严重地败坏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使领导工作中的这一项重要任务被人们视为难事、苦差。这种情况的流毒和影响使得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在许多部门至今得不到发挥,不少部门、单位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实际上削弱了党和政府的领导,甚至由于继续搞“左”的一套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给现代化建设帮了倒忙,甚至对其产生了严重干扰和阻碍的作用。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从领导上排除“左”的干扰,端正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根本转变。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坚定、鼓励和激发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念、热情、毅力和斗志。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讲改造世界,不动员群众去实践这个改造,那么,它就是只讲空话了。”(转引自《领导科学基础》第154页)只有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这个重大转变,我们的领导工作才能合民意、得人心,我们所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篇5: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培训心得

近期,我有幸在网上聆听了北京人大附中校长王金战老师的精彩报告,他用幽默的语言对自己教育工作的切身体会进行详细讲述,给在坐的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富于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才可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要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注重教学行为的创新,需要教育者不断学习,不学习就对不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篇6:法学是一门科学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王利明 日期:2013年11月19日 浏览:231

法学是一门科学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千百年来却一直挑战着法律人的智慧。“法学”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拉丁语“juris prudentia”。这个词是由两个词即juris和prudentia组合而成的,前者的意思是法、权利、正义,后者的意思是智慧或实践智慧,两者合起来的意思是法的智慧或法的实践智慧。魏德士在其《法理学》一书中认为,该问题并非无病呻吟、无关宏旨。因为,法学的科学性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我能够信赖法的内容吗”?这实际上就是指法律问题是否具有确定性答案,能否凭借人们的经验和理性思考加以认知。如果有答案,那么该答案在多大程度上是确定的?

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法学知识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进而作用于社会,人们通过法律规范来建立社会的规则秩序。在现代社会,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研究方法的进步,特别是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经济学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研究,因此,人们可能并不怀疑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但同样作为社会科学,法学问题的共识性似乎主观性更强,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一个问题,往往会出现甲说、乙说、折衷说,甚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的一个争论,即法学是一门科学吗?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取决于对法学的内涵如何界定。在对法学的内涵进行界定之后,如果认为法学符合科学的标准,则其应当属于科学的范畴,反之则不属于科学。应当承认,“法学”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是几个世纪以来困扰法律哲人的重大课题。例如,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从法学易受立法者的影响以其固有的本土性等方面出发,认为法学不是一门科学,并提出“人们可以问道,有哪一门科学,竟需仰赖立法者之心情,使今日有效之事物,于明日遭废弃,使于某处为假之事,于他处为真?有哪一门科学,竟需受国家边境界桩所限?”在他看来,一门科学应当具有普适性,就像自然科学中的定律一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法学具有很强的本土性,显然不是科学。我认为,耶林的这一观点失之过简,并不全面。事实上,法学本身也有许多普适性的价值和规律,例如,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理念,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民法上对合同的成立与抗辩、对财产权的保护等,都是世界通行的规则;刑法上对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制度的规定,也是现代国家一致采纳的制度。更何况,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法学所研究的内容、范畴等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即便我们承认法律具有一定的本土性,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其是一门科学。如果将科学仅仅定义为一种认识人类社会、包括特定区域内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方法,那么无疑法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科学的特征。

法学是否是一种科学?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也需要对科学的内涵进行界定。知识界历来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类,并依据这种划分标准形成了三套不同的知识体系。人文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自然科学注重对客观规律、定律的探索,其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普遍适用性;社会科学的研究则注重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其在研究过程中受到研究者个人偏好(personal preference)和生活背景(background)的影响程度较高,这就使得不同研究者在同一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不同问题的研究上,我们很难说不

同的研究结论之间有对错之分。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主要用于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而不同社会的具体情形不同,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性较强。有人将其称为一种“本土性知识”(domestic knowledge)也不无道理。法学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不能因为法学不是自然科学就否认其是一门科学,而应当按照社会科学的判断标准来进行界定。

方舟子在《科学是什么》一文中,曾经援引了美国学者伯恩斯坦(Root-Bernstein)的观点,即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属于科学,要看其是否符合逻辑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和历史的四项标准,缺一不可。我认为,伯恩斯坦的这个判断标准应当是对社会科学的判断方法,可以用于判断法学是否是一门科学。而按照这个标准判断,法学符合伯恩斯坦标准的四个要素,应当是一门科学:

一是逻辑的标准。逻辑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法学具有自身的体系,而该体系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标准来构建的。现代法学知识和法学论辩也是以逻辑学为基础的。法学具有自身的特定研究对象,是人类认识和运用一切法律现象活动的集合体,其不仅包括对法律的形式性描述,还包括对法律性质的哲学思辨以及对法律操作技艺的抽象和总结。依据这些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法学学科又可以分为理论法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比较法学等二级学科。这样的层级划分适应了学科对象的差别和“术业有专攻”的社会分工规律。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各个部门法都形成了自身的规则、逻辑体系。法学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体系,也具有逻辑严谨的其重要特征。

二是经验的标准。法学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并可以通过实践加以运用与检验,具有显著的经验性的特点。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观察性和可验证性,也就是卡尔·波普尔所说的可证伪性。我们说法学是一门科学,但必须强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现代社会普遍认可“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百科全书”的论断。在这一点上,法律的实践性明显地区别于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法学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完善。在罗马法中,法学被称为真正的哲学(vera philosophia),或者说罗马人的民族哲学,因为其基础是罗马人在实际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而从自然法学到概念法学、利益法学和自由法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学者都在努力探究法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英美法学研究中的实证法学、法律经济分析等都以实证分析为其基本方法。即便是近几十年兴起的法律现实主义和批判法律运动,也面向法律实际,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其更强调“生活中的法”。正是法学方法在起源上的实践品性,使其能够被人们以经验和逻辑加以认识、抽象和总结,并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活。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无论法学怎么分类,其核心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因此非常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分析,强调法律的实际运用。法学工作者的任务事实上并不仅仅局限于构建法律的概念和体系,以及对概念体系进行理论描述,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对法律这一社会调整工具的实际运用及其方法给予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从而实现霍姆斯所说的将“纸面上的法”(law in book)转化为“现实中的法”(law in action)。法律的精髓在后者,而不是前者。即便我们对于法律文本的价值做出了准确、科学的判断,但如果不能通过法律适用体现在具体的个案中,那还是一种象牙塔式的形而上的研究。与之相类似,即使对于部门法中的每一个具体规范都有深入研究,但如果不能把握法律适用在实际操作中的一般方法、规律,仍然不能准确地、娴熟地将具体的法律条文运用到个案之中,并实现公正裁判。因而,法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其发展也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是治国理政、经世济民的学问。

法学是一门符合逻辑、符合经验和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社会科学,是一种人类通过理性认识事物、且能够为人们所反复使用的方法,即我们所称的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法学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甚至在大量问题上体现出了较高的确定性。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不可更改的基本规则,例如,遵守允诺、勿害他人、欠债还钱、尊重他人生命、保护人身安全,等等。无论是自然法学派,还是法律实证主义者,在这些问题上都存在着高度的共识。相反,并非所有的自然科学都具有确定性,或者都能够被理性所验证。哈佛大学昂格尔教授在《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一书中举例道,关于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重要自然科学命题,很难说“大爆炸说”与“渐进扩张说”之间哪一个就是绝对的真理。且这些理论也很难得到科学的证明,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宇宙形成理论”这一问题的科学性。

三是社会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指针对社会生活现象,能够把握认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提出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显然,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其具备这些功能。法学就是研究法现象的学问,法学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从法的运行活动和现象中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从而指导特定社会的法律发展活动。具体而言,首先是解决立法的科学性。立法机关意图实现的价值也要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调整和规范予以落实。而权利义务关系正是法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法学家需要以现行的法律为研究对象,但又不能囿于现有规则,而应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从法律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需要等角度提出立法的目标以及完善的方向。所谓科学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些指导可适用于立法的制定与修改、法律适用效果的评估等所有领域。其次是法律适用的规律。法学需要研究文本,并指出这些文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因为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我们通过具体适用法律才能解决具体的各种社会问题。最后是法律在整个社会治理中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的实际影响。法学需要认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其与道德、宗教、政治等各种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分析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和总结法律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四是历史的标准。一门知识能否成为一门科学,应当具有历史的演进过程。事实上,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法,欧洲最早的大学即1087年的博洛尼亚大学,其最初开设的主要课程就包括了法学。在中世纪,法学与逻辑、修辞、神学等一起,成为欧洲贵族子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而中国的法律制度史则可以追溯得更远。由此可见,法学比许多近现代才出现的自然科学要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但各个法律规则并非凭空而来,其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以现代大陆法系民法规则为例,其基本理论框架主要来源于古罗马法。正是因为法学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这本身也决定了我们是可以在法学这一历史性知识中寻找规律的。

另外,任何科学都应当遵循一定的方法,离开方法的科学就不能称之为科学。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取决于其研究对象。因此,讨论法律科学的方法及其特征,首先需要考虑这门科学到底研究什么。从研究对象上看,法学至少具有两个维度。在第一个维度上,法学关注的是那些写在文本上或者表现在判例中的法律规范,包括其形成、解释和适用。所以,法学采用的规范分析方法、法律文本分析方法等法学独有的方法。在第二个维度上,无论是法律文本还是判例,其背后反映的都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发展规律。在这个维度上,法学研究应当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视野上关注社会关系及其规律,包括这些关系的人文性

和社会性。只有在对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制定出来的法律规则才具有妥当性。为此,法学需要广泛采用伦理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各种学科的方法。但是,由于法学本身所要求的“规则性”及“规则确定性”,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运用必须要服务于法学自身的特征。古往今来的自然法学、社会连带法学、历史法学、功利主义法学、利益法学、社会法学、法律现实主义法学等各大学派都致力于对法律的社会功能及其属性进行研究。这些思想流派广泛使用了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也促进了法学自身的发展,构成了对法的现象进行观察的多样化的视角。因为这一原因,法学也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够全面地理解和研究法现象,因此其在西方常常被称为“博学的学科(a learned discipline)”。

应当看到,在英美法国家,法学教育是作为一种职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来进行的,其宗旨在于培养职业的法律人,法学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但并不能因此否认法学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毕竟法学教育和法学自身的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二者相互影响,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就是说,法学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但如何将其运用于教学以及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传授,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即便在英美法国家,也从来并未因为法律的职业化特征而否认法学的理论性,这些国家仍然十分重视对法学知识体系的研究。

魏德士在讨论“法律是否为科学”的命题时,认为应当坚持法律的科学性,其重要目的在于,强调坚持法律的可信仰品质。这就是说,如果认为法律不是科学,那么,法学可能走向法律虚无主义和个人专断主义。如此一来,法律不仅不能经受理性分析的科学检验,甚至可能成为权力滥用的工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分子通过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来屠杀犹太人,并通过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正是法律虚无主义和专断主义的后果。法学是一门科学,可以带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立法者会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制定法律,而不是将法律完全变成一种纯粹主观的臆断。而司法者则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发现法律的精髓和立法意旨,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而这将使法治文明真正结出丰硕的果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法学是否为一门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登记结算业务规则下一篇:二建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