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门山日记

2024-06-17

游天门山日记(精选15篇)

篇1:游天门山日记

张家界的夏晨,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清晨的乌云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气温骤然上升。我与我母亲一起,一大早顶着炎炎夏日,一行二人,向天门山挺进。

从长沙的一处酒店出发,乘大巴沿大道行驶,在路途中,除了听导游近乎唠叨的讲解,便是看向窗外欣赏美丽的张家界风景,看着那些不时从崇山峻岭之间冒出牧区与村庄。过去许久之后,大巴随茅坡后盘山而上。不知拐了多少个弯道,驶过了多少个“之”字形的公路,约半小时,终于爬上茅坡山顶。公路也到此终止。 这里虽为小山坡,却很十分平坦,开阔的足有数亩地。大巴在这里调头,泊车,毫不费力,十分安全。给旅游者提供了心里上的安宁,不至于担心于滑下坡区。

于山底抬眼望去,导游口中的“天门山”就在眼前,但她却说,少则徒步两小时,多要半天,才能到达。 往山内进发时,慢慢的便见不着那毒辣的太阳,取而代之的是漫天弥散的浓雾,潮气浸人,那浓雾中凝结的水滴落在沿路的树叶上,树叶滴答着点点的小雨。 走了大约一小时左右,遇到一架途中必过的木梯,虽然简陋,却也安全。这是之前政府派人在以前在山上挖药得老人的指导下撘建而成。如果无此木梯,你是绝对无法越过的。那木梯之下有万丈悬崖,上是峭壁千尺,虽然很短,但实在难以逾越。 我打量了脚下的悬崖,因为前面走了许久的路,大腿酸困,腿感觉快要抽筋了,背上的汗直冒,走起来那木梯腿还一抖一抖的。但我鼓起勇气,还是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战胜了看似不可逾越的悬崖。

经过许久的徒步之旅,天门山山腰的“天门”终于到了。我欣喜若狂,那精疲力竭的滋味早抛入九霄云外。俯瞰山下的山路,如同地砖之缝,显得十分渺小;仰望众览群峰,那一座座山峰如少女亭亭玉立,被环绕的雾气装扮得婀娜多姿;如果可以,我想向着这天门大吼一声,倘若吼出,那回音,应该会浮荡于那山岭之中,久久不去。摘下口罩,深呼吸一口,那天门山空气带着些许青草味与雾气之味,甚至有那么几丝甘甜。令人陶醉于天门之境中! 临近离开之际,我希望能向更多的人分享我这先苦后甘的经历,让他们亲自去看看那天门的美景,感受那令人陶醉的天门之境!

篇2:游天门山日记

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于当年飞机横穿天门山洞而闻名中外。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到天门山一睹它的风采。我坐在缆车上,观看天门山的风景,那无数座密如林立的山峰如云似絮的雾,郁郁葱葱的树,构成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卷。从缆车往两边看,到处是山峰起伏,林海莽莽,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小黄花,给寂静的天门山增添了一分生机,使人神气爽。

这儿的山错落有致,这个山峰峰峦雄伟,好像绿色的浪头,起伏汹涌,给人一种雄伟的气势,这些山峰不仅互相接生,而且还互相聚散,山峰的颜色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等各种样子。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缆车到了天门山山脚,我们又转乘汽车,听说导游介绍这儿的盘山公路有九十九个弯。我想:“真的有九十九个弯吗?”我要数一数,不久,车子启动了,我突然发现了一块瓷牌,上面刻着“七十二”这个数。“哦,原来是坐缆车到第七十二个站台上再登天门山啊!”于是我一丝不苟地望着窗边,数着一个个弯。

第一个弯都有一个瓷牌,当我数到第九十九个弯时,车子停下来了,“嘿,还真是九十九个弯!”我心里不禁赞叹着,果然名不虚传。到了天门山,继续再登九百九十九个台阶。从下往上望,笔直的一条楼梯,觉得好像可以一步登天。我一口气爬到四分之一,就觉得两脚酸痛,筋疲力尽。真想一屁股坐下去,可是又想:“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又继续往上爬,终于到了洞口。一阵阵风吹来,我感觉到真是有春风的温柔,秋风的强劲。我快乐极了,终于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美丽风景。

篇3:《望天门山》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先来认一个字。( 出示甲骨文 )

生:人。

师 : 你们异口 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 于是字义引申为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 恍然大悟) 天。

( 师板书:天)

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 出示甲骨文)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 ( 板书:门)

师:( 出示甲骨文) 这个字很形象, 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什么字,读———

生:山。

师:( 板书:山)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

生:天门山。

师: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这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师: 你们没有看过天门山,仅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字能直接表示事物。( 课件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 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书:望)“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 生自由读诗)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 ”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 一生读,速度较快。 )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 七字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 课件出示画节拍线的全诗) 谁再读?

( 一生根据节拍线读)

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 ,且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 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 师板书:景)

师: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 师课件出示注释2:楚江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生:广。

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

生:很远。

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 师按照诗 的节奏用 手势指导生慢读, 生渐渐读出了诗的韵味。 )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 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

生:绿得像碧玉一样的水。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 ( 出示诗句) 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

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 指课题“望”) 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 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体会一下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

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 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 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是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是从“中断”“开”“东流”“ 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词看出来的。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1. 人山相望 ———山是山 , 水是水。

师: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字的繁体字。( 课件出示“斷”) 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

生:楚江水。

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 课件出示“開”) 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

生1:浩浩荡荡。

生2:来势汹涌。

师:这“断”“开”二字,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

师: 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 男生读,很有气势。 )

师:全班,一起来———

(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

师: 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回”字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回旋;回转,改变方向;返回。

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 说说理由。

生: 我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 我觉得是第三种意思,“返回”。

师:( 板画简笔画) 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坚硬无比。

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再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 全班再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

( 师生合作读)

2. 人山相融 ———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

师: 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师:什么叫“相对”? 这是一条楚江,( 指两竖排的学生) 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

( 生一一指出)

师: 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生:迎接李白。

师:日边指的是———

生:太阳边。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对! 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生:李白。

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就动起来了, 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临,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

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 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 板书:情)一起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 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 ( 出示诗句) 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 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 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阔的山水来抒发。读———

生1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2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高广辽阔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 负、广阔 的胸襟 !读———

生( 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 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 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诗句,( 配乐) 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人山相悦 ———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

师 :1000多年过去 了 ,( 课件出示“天门山”三个字的甲骨文、楷书) 天门山仍旧是静静矗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想起图画。

( 师课件出示 :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阔、气势雄伟。请你读———

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师:( 课件出示:碧、青) 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阔、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

生:碧、青。

师:( 课件出示:中断、开、回、出、来) 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 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

生:中断、开、回、出、来。

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

【评析】

《望天门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年的探究和施教,内容和教法似乎 都已成型 ,难有新见。但是王老师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探测”此 诗,不仅确认了某些解说, 并且开掘出了新意。

一、虽说“ 诗无达诂”,但解读诗歌还是要依据尽可能多的材料。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解读文学作品自然要尽可能地依据真实生活。王老师设计此诗教学, 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解读本诗的字词句。本诗虽仅四句, 但有些字词的解说不一, 妨碍了对全诗的合理解读。王老师尽力研讨落实这几处不同的解说, 甚至托我请教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副会长薛天纬教授,得到了科学解答,对诗的解读有了科学的依据。比如“碧水 东流至此 回”的“回 ”字,流行解释为“回旋”,即“由于两山夹峙, 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 , 形成波涛 汹涌的奇 观”。(《教师用书》) 但是 , 古今一些资料却证明天门山两岸之间并不“ 狭窄”,而是江面宽阔,“相去数里”,没有“激起回旋”之壮景。于是,王老师依据宋本,解读“回”为江水随着山势“折北而 去”。此说 不仅确定 了本诗“回 ”的意思 ,而且也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合理解读奠定了基础。试想,李白顺江舟行过天门山,如果两岸间江水回旋,波涛汹涌,舟船颠簸强烈,他怎能静心观赏“相对出”的山景呢?所以,这个“回”的正确解析,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从造字角度说是“因义构形”,从阅读角度说要“因形求义”。因此, 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能极大地 提高古文 阅读的效果。 古代的“训诂学”,就是讲求明确字义, 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王老师此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她清晰地解析 了“断、碧”等几个字的形义关系, 进而深入解读相关诗句的意境。比如“碧”字,从珀从石, 本义是青绿色的似玉美石,引申指青绿色。这样解析不仅使小学生对“碧”义理解深刻,进而对“碧水东流”的意境有了形象的理解, 而且传授了汉字知识, 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收到了一教数得的效果。

三、本课教学,王老师的目标之一是教学生朗读。不同以往的是, 她的朗读指导不仅与理解字义、诗意紧密联系,而且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朗读。请看王老师对“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的朗读指导:

它的停顿是二、二、二、一。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 , 所以要读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朗读讲究快慢疾徐,但其语速不能凭着感觉随意走,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这里,王老师指导学生读慢一些,就是要根据“望”产生辽远广阔的情景。而读慢一点,也是为了表现这辽远广阔的境界。这样指导朗读,既使学生知其然,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朗读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有趣的是, 对这句诗的朗读,王老师搞了一个所谓的“叠读”形式,即如“唱歌有重唱”。表面上看,这是在玩花样,其实,暗合朗读原理。古人唱歌有“一唱三叹”之说。这里“ 叹”是“和”( hè) 的意思 ,“三”是多的意思 。“一唱三叹”即一个人领头唱 ,多人和着唱。“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很有气势的诗句,小学生独自很难读出气势。于是王老师采用“一唱三叹”的方法,在做过示范后领读一句,学生依老师的节奏齐声朗读“楚江开”,以众读的气势表现山“开”的轰然气势,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意,体会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后面的一些朗读方式继续体现着这个教学目标。

篇4:为《望天门山》进一解

《唐诗通论》中说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后,李白长期住在东南,多往来于广陵与宣城之间。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的长江南岸,在江东的称东梁山,在江西的称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犹如一座天设门户,故名天门山。知道了天门山所处的位置及山体形势,我们再看“望”,既然题目是《望天门山》,那作者是如何来望山的呢?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独特感受?让我们根据诗的内容做一推断。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本是东梁山、西梁山,对江水而言它们夹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才称为天门山。句首“天门中断”,当指天门山中断。楚江,既指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于楚国,所以流经这里的长江也称为楚江。但接下来楚江“开”就有了不同的注解。楚江是物,对于它的理解不应是施事者,如果是施事者,“开”当为“冲开”,那它前边的“中断”当为楚江所断才对,但整个句子显然又不能这么理解。那么又如何解释“开”呢?把楚江作为受事者,“开”只能解释为“被开”,那么楚江被“谁”所开呢?又让人费解,结合整个句子去分析,更显得牵强附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就因文生意,循臆求意,把“开”注释为“通”,似乎这样一解释,就万事皆“通”了。因此,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中“开”就注释为“通”。其它教辅书也都解释为“通”。根据这一注解,对句意的解释大同小异,这句诗大致解释为:天门山从中间断裂,长江水得以从这里通过,或天门山从中间断了,长江从这里奔流而出。但解释为“通过”的已不是古文“开”而是“过”的意思了,解释为“奔流而出”的是有意回避了对“开”的解释。“开”即繁体“開”,《说文解字》中解为:张也,从门开声。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开”字的六个注解意义及引申义的解释中没有“通”的解释。在《辞海》中“开”有十一条意义的注解,但也没有“通”的解释,只第三条有与“通”沾上边的“打通”的注解。我认为在此应取“张”之意,解释为“张开”、“打开”更为准确,更符合句子的语意。在这一句中,句首的“天门”是个“双关”语,它有两个谓语动词“断”和“开”。对“断”来说,它的施事主语是“天门山”,对“开”来说它的施事主语是“天门”而非天门山。“双关”这种手法的运用在古诗中的使用很常见。这样这句诗就得到了通畅的解释:天门山从中间断裂像天门一样为楚江打开(或张开)。这样不仅疏通了文意,也与下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主体意识的凸现相一致,并为诗人主体意识的转移与更替作了注脚。

“碧水东流至此回”,根据有关的注释,碧水,当指水的颜色;东流,江水向东流去;江水到此折北回旋而去,所以说至此回。这样这句可解释为:向东去的碧绿的江水到这里回旋折北流去。若说上句是诗人乘船来到这里,对以山为主两山夹峙江水的一个总体感觉的话,诗人的视点在山,是山给作者带来的整体感受,那么这一句诗人的视点似乎在水,关注的是水的颜色,水的流向。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此”字在这里的突出作用,“此”指代天门山,音节的重读更突出了天门山的强势,突出天门山对江水流向的控制与改变。这看似写水实为写山,以水的流向的改变突出山的雄奇、山的壮美,也使山的主体意识再次得到彰显。想象一下,此时诗人站立舟头,凝目远望一路的行程得到的该是怎样的审美感叹与遐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小学课本对此无注释,教辅书上注为:长江两岸的青山面对面地耸立着,或两岸青山隔江对峙。关于“出”字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出”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进也,象竹木益滋上出达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条注解为“超出、超过”。我认为在这里也应解释为“超出、越过”。“相对”在这里并非指面对面,它不是指“出”的形态,而是指“出”的动作神态,应解释为互相竞争,是“竞相”之意,即相对争着超出对方,这样就把山势的高耸、峭拔、崔嵬之势写了出来,而山体的高耸、峭拔之势恰又与前文天门的高耸峭拔相合。解释为:长江两岸的青山相互争着超出对方。这一点正是本诗动景入诗、以动带静的一大特点,也从诗人行进中两山相互削长的视觉变化上得到了印证。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这首诗的末句,教辅书上解释为: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远远而来。还有的书上解释为:一条孤零零的帆船宛如从太阳旁边驶来。这些解释都可以说是望文生意。“孤”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无父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单独、孤单,就是单独、仅有。“孤帆”当指仅有的、单独的一条船,“一片”意指一叶扁舟,以船的小来衬托江面的浩淼、山的高峻,也就是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从太阳的那边驶来。驶来的船不是指别的另外的船,而是诗人自己所乘的船,这条船正驶于两山之间,形成船与山的相对,像船从两扇天门之间穿行一样,以船的渺小来衬托山体的崔嵬、高峻,并把这一感觉投放于整个行程的视野之中。这样,就突出强调了天门山的峭拔险峻,山体雄伟的态势;加强了对祖国山河壮丽行程的感叹、也使诗人的主体意识在赏悦感叹自然的神奇、雄壮、伟丽之时发生了转移与更替,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消解于壮丽的山河之中,以舟喻人,以舟喻己。

总之,全诗无一句用“望”,而又处处写望,以舟行作为“望”的立足点,以江山的动景入诗,以水写山,以船衬山,以山比山,写出了山的高峻、峭拔、雄奇,也为我们描绘出了山高水秀、碧空孤帆的艺术世界。

篇5:游天门山作文

我来到了一个寺庙,寺庙的头上写着天门山,沿着楼梯走,到了玻璃桥旁的一个小房子我穿上鞋套,向着玻璃桥迈出第一步,老师和导游也上了玻璃桥,桥不时地晃一下,导游说,这座桥长约180米,宽3米,落差约188米。我听了心悬在空中,又不禁把头伸往下看。同学们都陆续踏上了玻璃桥,我擦了擦我额头上的汗,深呼了一口气。突然,桥大晃了一下,一个同学大叫了一声,把我吓了一跳,接着他不知所措,站着不是,坐着不是。走完玻璃桥,给人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我继续往前走,到了万石瀑布,瀑布直泻而下,瀑布周围群山环绕,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瀑布上还有彩虹,导游说这个代表吉祥,幸运。我看见的彩虹只有三种颜色,可能是因为几种颜色掺在一起,肉眼就看不见了。接着我的眼睛一转看见了潭底,瀑布把潭水冲起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在我脚旁的水却水平如镜与瀑布底下的水,形成了两幅风景图。

接着导游又介绍了济公的葫芦、帽子等。最后来到了地下河,我随头往溪里看去,几只溪鱼热情的纷涌而来,随着越走越深,温度越来越低,导游介绍了观音菩萨、弥勒佛,都栩栩如生。

啊!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天门山。

★ 游天门山作文1000字

★ 旅游的作文700字 游张家界天门山

★ 游清东陵导游词作文

★ 游颐和园导游词

★ 游故宫导游词

★ 游三峡导游词

★ 游避暑山庄导游词

★ 游兵马俑导游词

★ 天门山作文600字

篇6:游天门山作文

经过长时间排队,我们终于登上了环保车。车上导游说:“我们要经过八十八个弯道,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扶好把手。”一开始我还没在意,等车子发动进入弯道后,我整个人差点被甩了出去,车上一片尖叫,有些小朋友还哭了,像坐过山车一样。我们晕晕乎乎的来到了天门山。

来到了天门山,面对的是九百九十九个台阶,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开始爬山。我背着包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艰难地向上爬。来到半山腰,我猛一回头,山下人山人海,人们都像蚂蚁一样不断向上爬。看见很多人已经到了天门洞,我鼓起干劲继续向上爬,不一会儿我终于爬上了天门洞。放眼望去,云雾缭绕,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白云一样。我以为已经到了山顶,错!其实前面还有更惊奇、更惊险的地方等着我们。我们来到了扶梯口,不知坐了多久的扶梯,到达了山顶。我们小作休息,补充能量之后来到了人们传说中的玻璃桥。玻璃桥是用玻璃做的,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好壮观呀!我和弟弟一点都不怕,开开心心的过了桥,大人们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过着桥,生怕自己会掉下去。玻璃桥真是惊险又刺激!

过了玻璃桥,我们又来到了鬼谷栈道。鬼谷栈道真是鬼斧神工,旁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万丈深渊,走着鬼谷栈道真是吓出一身冷汗。走完了鬼谷栈道我们就坐缆车下山了,在缆车上,天门山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是美极了!

篇7:游天门山作文

我们来到了山脚,踏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山间小道直达山顶,整齐划一。路的两边种植松树扎根在石缝中,茂密的树叶遮住了毒辣的阳光,江风吹来一丝丝凉风,感觉十分清爽。

到了半山腰,我环顾山下,铜佛寺依山盘水,黑瓦黄墙的庙宇,优雅华丽的吊脚楼,悠远肃穆的钟声。吸引全国各地信徒前来拜佛,听说每逢佛事,香客如潮。再看上方,一个水泥浇筑的过江高压电杆矗立山顶,横跨长江,与对江西梁山电杆相连接气势宏伟。越往上走越陡峭,爬到后来竟没石梯了!我们好奇地顺着羊肠小道艰难地爬到山顶,累的我疲惫不堪,但是我看见脚下奔腾的长江就像一条巨龙横穿山涧,载着现代化的船只。听见树上小鸟欢快的鸣叫着,仰望一片苍翠欲滴的大树时,心情豁然开朗,正如古诗里描写的风景回忆着诗人李白当时的心境。

篇8:鬼谷峡老道湾天门山

鬼谷子,鬼谷洞

好山好水,似乎总和佛道神仙分不开。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里配上古老的传说,总会是一处美景的点睛之笔。悬崖上有著名的鬼谷洞,说是鬼谷子曾经修炼过的地方。春秋诸子百家,真能传世的不多。鬼谷子是纵横家的开山祖师,上通天文,下达地理,无所不通;更精通行军布阵,占卜八卦,满腹经纶还兼有罕见的好口才,果然是世间罕见的奇人。他修行的地方,自然也不会差劲到什么地方去。洞在半山,寻常人的足迹绝难到达,据说曾有高人攀援而入,山腹里果然是别有洞天。

天子山顶的栈道铺设在千尺峭壁之侧,一根根碗口粗细的水泥桩深深打入山崖中,再在上面铺设路面。路虽然平,却挡不住山势陡峭,如果在险峻处低头俯瞰,脚下云雾缭绕,多看一会儿,竟会觉得山体浮动,惊心动魄。

好在有了栈道。凡人除了遥遥观望洞口浮想联翩外,从栈道上也能移步借景,享受一下当年鬼谷子坐在洞门观山景的场面。说到底,鬼谷子是人不是仙,来去不会踏风驾云,还是得老老实实地走路。鬼谷洞下面的山谷也就有了“老道湾”的外号。也有说老道湾的名号来历是因为一块长得颇像道人的山石,但在这怪石嶙嶙的天门山麓,一样是游玩,我宁可相信山谷因鬼谷得名,多几分探幽思古的闲情。

老村长,老道湾

老道湾原本没多大名气,默默地躲在湘西第一神山——天门山的山脚一隅。游客络绎不绝来到张家界,却多是奔着山顶风光和佛寺庙宇而去。从山顶,人人都能看见这道绿树掩映中的山谷,却极少有人会专程走进这里来探访一番。天门山风光了成百上千年,除了当地的山民,真懂这地方灵异的,大概也只有两千多年前在这儿设坛释易的鬼谷先生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二十世纪末,老道湾成了张家界市附近的杆子坪村。村子不大,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路,却因为山路崎岖,交通着实不方便。好在山水有情,百来口人靠山吃山,不好不坏地活着。直到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老道湾人才忽然明白,自己日夜守着的,竟然是一方仙境:那天老村长出山开会,住招待所,正巧看到电视里一档旅游推广节目。看着电视屏幕上的山泉瀑布,村长若有所思:老道湾的山水可比这电视里漂亮太多了,只是没路进去。山民翻山涉水如履平地,游客可没那本事。要把好景拿给外面的世界看,就非得在山水间开条路出来。村长是个实干的,回家找了几个老伙计一合计,大家凑份子,买了风钻铁镐钢筋电焊,硬是要在老道湾的山水间开出条通路。

今天的老道湾,进山的路依然崎岖,离开柏油公路没多远,山谷生态已然将我们完全环绕。路面是夯土和碎石,还得越过几道山溪。如果赶上下雨,溪水还颇有些声势,驾驶越野车的得小心水底的锐利石块扎轮胎。徒步而来的人,就更得小心探明道路,才敢踩着那些露出水面的石墩过河。

三条线的探险之乐

从依然朴实无华的湘西村落出发,老道湾风景区被规划成东西中三条线路。最惊险的莫过于西线仙女峡。这条长近一公里,上下落差近200米的峡谷幽深曲折,从山顶冲下的山水奔腾,形成多处峡内飞瀑。如果赶上大雨,谷中栈道就必须关闭,否则会有性命之虞。而倘若没有这条栈道,老道湾的美丽,也许还会在深山中淹没许多许多年。

踏着流水走入仙女峡谷下方的入口,瀑布的轰鸣在谷中回旋。谷中本无路,为了建造这条栈道,当年老村长带着伙计们,在崖壁上凿出一个个孔眼,再将一段段钢筋插入焊在一起。三年的工程,水中带电作业,最简陋的工具,居然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也许桃花源的进口都会有这样一段险路,阻挡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探险者。等我们终于攀到峡谷顶部,从阴森森的峡谷中走出,才格外体会到豁然开朗的意思:环绕着的青山绿树,阳光明媚中的白云蓝天。同行的朋友里有天门山著名植物专家黄工,一路上指点着各种奇花异草,见花不再仅仅是花,游山玩水知其然也学到知其所以然,果然其乐无穷。

漫山遍野的竹海,风吹过沙沙作响。透过竹林,就能看到天门山顶。距离太远,看不见山顶的人来人往,他们一样无法看见山坳中的我们。区别是山顶人潮如海,而环绕我们的却只有鸟语花香了。山路修缮得很舒服,很多地方用山石铺路,上下坡的石阶也是就地取材,不加雕琢。朋友说,景区规划时,曾有人提议做花岗石阶和不锈钢扶手,好在主持修建的人对环保颇有见地。对那些疯狂开发的旅游目的地,老道湾也许会是个很好的借鉴。

山坳中果然可以用“幽静”形容。一路走去,极少见到行人。放眼望去,竟然没有任何民居。据说在森林公园开发之前,曾经有过几户违章居住的人家。不等政府介入,这些人在几年后自己主动搬了出来。究其原因,却是因为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缘故:违章住户违章拉的输电线,因为远离正规管理,经常被更违章的人偷偷剪去卖钱。一来二去,违章住户不胜其扰,将安静的环境还给了自然。

篇9:游天门山作文

我觉得没有再比细雨丝沐浴后的青山更迷人的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的及散尽的雾气像淡雅的丝绸,一缕缕地缠绕在天门山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露珠都变成了颗颗闪亮的宝石。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蜿蜒而上。一边走一边观赏,观赏它的俊俏,观赏它的险要,观赏它的雄伟,观赏它的千姿百态……“终于到了!”我不禁一声大叫。望着那雄伟的天门洞,我的目光再往下移,天呐!还有这么高的楼梯!为了一览群山,我一囗气登上了这险峻的楼梯,本以为这丁可以看个痛快了,没想到它还有些梯子。天呐!这些楼梯简直就是垂直的嘛!我不禁望而却步。但这时哥哥对我说:“明明,加油哦!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一定要爬上去!

我终于顺着扶手爬了下来。

天门洞由东西两块大巨石和顶端一大石头组成了一个洞门,抓住后面的扶手往下看一座座巨山、一条条小溪印入眼帘。但与此同时你的恐惧感也会因天门山的壮观而被抛到九霄云外!再从上往下看,你会听见泉水叮咚叮咚地响,会看见泉水经过一些峭壁慢慢流了下来……

篇10:游天门山作文

清晨,姨父开着车一路飞驰,山峦中清泠的山风迎面扑来,冷飕飕的,“7月份了,天气昨还这么冷,看来,山中与城区的温差确实还挺大的”我嘀咕着。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天门山。

一下车,原本“抑郁”的天空不知什么时侯已张开了笑脸。来到山脚下,一片片茂密的树林,遮住了远眺的视线,一条曲折而又神秘的石径弯曲着伸向远峰。沿着小路向上攀登,山中绿树成萌,从树叶缝隙之间偶尔透过几缕阳光,鸟儿在树上断断续续唱着婉转的“歌曲”。一弯清澈的溪水潺潺的流淌,灌木丛中时而拥出一簇簇鲜红的野花。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

山路越来越陡,攀登起来也不如之前轻松自如,路过半山腰一个亭子,我踌躇是否还要继续?忽然不远处一道亮光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两座悬崖峭壁的缝隙之间透出了一线刺眼的光芒,像是给幽暗的山谷点上了一盏明灯,抬头望去,人如井底之蛙,只望见一线蓝天。难道我真要停下来,做一个坐井观天的“癞蛤蟆”,不,我应该是凌峰绝顶的“雄鹰”,咬牙坚持,一鼓做气爬过无数的阶梯,终于登上了山顶————天门峰。

站在山顶一眼望去,群山峻岭,云雾缭绕,江如绿带、风过处山峦起伏,野花在丛林中摇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宛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篇11:游天门山作文

天门山的主峰海拔有一千五百多米,这么高的山,开辟出了一条盘山公路,更为神奇的是,在公路竣工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条顺山势修建的通天大道刚好有九十九道弯,暗合了“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我和妈妈坐在观光车内,随着车子的一百八十度急弯而左右摆动,道路两旁都是万丈深渊,妈妈双眼紧闭,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敢朝窗外看,车内时而传出阵阵尖叫声,真的好惊险。

终于来到了天门洞,天门洞很大,但因为当天雾气很重,根本看不清。可想而知,那些挑战者想飞越天门洞是多么困难。天门洞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从一九九九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穿越天门开始,到二零零七年法国著名蜘蛛人打破神话,成功徒手攀越天门,天门山注定成为世界所聚焦的传奇之地。

下山时,我们乘坐天门山索道下山,天门山索道全长约七千米,这个长度是世界第一。在索道轿厢内,窗外的风景时隐时现,就好像穿越在仙境里一样。而且这个索道穿越了张家界市区,最终在市中心降落。

篇12:游天门山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天门山索道站,排队乘坐索道上山。人可真多,像长龙一般,排了好久的队终于坐上了缆车。坐在索道缆车上,有一种凌空飞仙的感觉。索道的坡度渐渐地陡了起来,在空中看到通天大道就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带子蜿蜒盘旋,四面悬崖峭壁,高不可攀,大约二十分钟后,缆车终于到达了山顶。

山上云雾缭绕,树木葱茏。接着,我们来到了天门山玻璃栈道。它是一个悬挂在峭壁上凭空伸出的玻璃观景台。透过玻璃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让人胆战心惊。走玻璃栈道十分刺激,一路上感觉都在“飞檐走壁”。乘着扶梯我们到达了天门洞。它是一个南北贯通的山洞,像明镜一样镶嵌在蔚蔚天幕之上,在浓浓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壮观极了。

从天门洞往下看,就是999级台阶的天梯。我和爸爸妈妈决定走下天梯。虽然下天梯比上天梯轻松很多,可是,回头往下一看,呵,天梯陡峭得近乎垂直的坡度还是让我不敢掉以轻心,一阶一阶小心翼翼地往下走。

篇13:游天门山

我们乘着大巴跟着大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了目的地,瞧,山上长满了翠绿的草,艳丽的花,高大的树,我们踏着长长的石阶走在美丽的山路上。树上有许多小鸟,有的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欢乐的歌曲;有的展开翅膀飞向蓝蓝的天空;还有的在捉虫子,小脑袋不时地低着头认真地寻找着,可爱极了!

我们跟随老师准备去走玻璃栈道了!我先看到了玻璃桥导游介绍说,它长180米,宽3米,落差188米。我刚走上玻璃桥,往下一看,哇!真高哇!我都不敢往下看,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对面,又没忍住去往后看自己走过的玻璃栈道,我发现玻璃栈道不像玻璃桥一样会晃,走上去心里感觉踏实。

我们又跟着导游来到万石瀑布面前,我看到万石瀑布就想到了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注意到了瀑布的下方有一道彩虹,我仔细一看彩虹有四种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绿。老师告诉我们彩虹其实是有七种颜色的,只是有的颜色我们肉眼看不见。接着导游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地下河,地下河可真凉快呀!因为这里没有阳光直射进来,所以温度轻低。我发现地下河有几群小鱼是溪鱼。我还看见了一块块巨石,像极了了观音像,这些石头是天然形成的石乳,不是人工制作的,大自然可真奇妙!

篇14:游天门山小学作文

我们先乘索道去天门山顶。这索道可是天门山风景区的四大奇观之一,它斜长七千四百五十五米,上下站水平高差一千二百七十九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犹如一道彩虹飞渡人间天上,又像一条巨龙腾翔素云苍穹,依山籍壁,拔地冲天,荡气回肠,恢宏壮观,震撼无比!

我们坐在缆车上,看见了美丽的梯田、清澈的湖泊、高高的崖壁、长长的火车轨道、郁郁葱葱的松柏林……忽然,我们进入了白茫茫的一片,原来,我们乘坐的缆车直插云霄,到达了云雾缭绕的山顶。

接着,我们走西线的鬼谷栈道。这条栈道是修在崖壁上的,因为崖壁上惊现了一个鬼谷头像而得名。在鬼谷栈道中段,有一段悬于悬崖峭壁之上的玻璃栈道,它长六十六米,最高处海拔一千四百三十米。

中午,我们稍作休息之后,就乘坐自动穿山超长扶梯来到了核心景区——天门洞开。天门洞开高一百三十一点五米,宽五十七米,深六十米,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气势磅礴,巍峨高绝,是罕见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尽显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观,如:一九九九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飞穿天门洞;二零零六年,俄罗斯空军最强战将含泪吻别天门山洞,因此,天门山洞就有了不可逾越的神话;二零零七年,法国著名蜘蛛人将这一神话打破;二零一五年,冰冻活人大比拼,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天门洞开因此又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我们从天门洞开走下九百九十九级天梯,来到了一个大平台,从这里仰望天门洞开,这样更能让我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魅力!

随后,我们就乘坐观光车从通天大道下山了。被称为通天大道的盘山公路共计九十九道险弯,似玉带环绕,紧紧相连,层层叠起,依山籍壁,直冲云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观横空出世,从索道上观看公路,有如蜘蛛网一般密集的公路垂直高差达千米左右。它只有十一千米,海拔却从两百米升到了一千三百米,真的可谓是通天大道啊!

虽然游览天门山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它那磅礴的气势却令我无比震撼!

篇15:初中游记作文:游天门山

踏上天门山观光索道的览车,缆车滑入索道。坐在缆车上,导游介绍说:“天门山的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长7455米,高差1279米,共有轿厢98个,索道支架57个,其中含有3个救护支架,上站到中站之间的局部斜度最大,也是支架最多的索道。”我们听了啧啧赞叹,真想不出人们是怎样建造这条索道的呀!抬头仰视,便是神奇的天门洞;低头俯视,又直接投入原始空中花园的怀抱。索道在运行间的风景变化万千,使我们犹如融身于一副壮丽的山水画长卷!这是多么惬意呀!

下了缆车,我们步入西线游道。一路走去,只见山上花草丛生,鸟语花香。不一会儿,我们由导游带领我们走入鬼谷栈道。一边走,导游一边介绍道:“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区,全长800米,悬于鬼谷洞上侧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我们听了这些,不少人都打了一个冷战。我们一路走,一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风光。我们一直“慢步”了一个来钟头,才算出了栈道。顺着林间小道走去,在栈道上紧张的心情便随着美景悄然而去……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天门山的各个景点。由西线到中线,由中线到东线一小部份。最后,我们乘车行驶在“通天大道”上,准备去今天的最后一站——天门洞。“‘通天大道’共计九十九弯,扣合九霄之意,全长不到11公里,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导游说,“一百八十度急弯回峦盘绕,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一路上,听导游讲解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天门洞前。

抬头一望,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态势,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宛如一道通天门户。通往天门洞下的最近道路,人称“天梯”,据说有一千多层石阶呢!天梯下,放着一个大鼎,里面插着大大小小的香,一缕缕烟气在四周弥漫着。上下一个来回,又花了近一个小时,可见那天梯可长了啊!参观完天门洞,大家已筋疲力尽了。这时,晚霞染红了天空。哦,原来太阳在跟天门山说“拜拜”了,我们这才反应过来,也要跟天门山说“see you”了……

上一篇: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主题班会下一篇:诗意文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