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2024-06-09

《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通用6篇)

篇1:《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推介美文)

佚名

汤普森夫人是一名小学教师,就在开学的第一天,她站在五年级的教室里对学生们说了句违心的话。同大多数老师一样,她看着学生们说,她会—视同仁地关爱每位学生,但那是不可能的。你看,坐在前排那个小男生,懒洋洋的,他叫特迪·斯托达德,汤普森夫人一年前就注意到他,他和其他同学合不来,总是脏兮兮的,真该洗个澡了。特迪也非常招人厌,汤普森夫人恨不得把他的作业本都打上大大的红叉,在他的卷子上写上大大的“不及格”。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审核学生过去的成绩单,汤普森夫人把特迪先放到了—边,想看完了其他人的,再去看他的。汤普森夫人看完特迪的成绩单后,不禁大吃一惊。

特迪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迪是个总能微笑面对一切的聪明的孩子。他的作业写得比较整洁,且非常有礼貌„„与他相处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儿。”

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名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母亲患了绝症,这使他很苦恼,他的生活一定很艰难。”

三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母亲的病故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一直努力想表现得更好,但父亲对他漠不关心。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他的家庭生活很快就会对他产生极坏的影响。”

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个性格孤僻的学生,他对学校生活毫无兴趣,他几乎没有朋友,有时上课还睡觉。”直到现在,汤普森夫人才弄明白,她为自己感到羞愧。让汤普森夫人更为难过的事情发生了。圣诞节了,学生们都送给她许多精美礼品,用鲜艳的包装纸和漂亮的蝴蝶结装饰着,而特迪的礼物却用杂货店厚重的包装纸马马虎虎地包着。汤普森夫人把特迪的礼物从一大堆礼品中挑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只水晶镯子出现在她的面前,上面有几粒珠子丢掉了,另外还有一瓶香水,里面剩余的香水少得可怜,孩子们开始大笑起来。

但是汤普森夫人制止了学生们的笑声,她大声说,这镯子太漂亮了,她当即把它戴上,然后又把香水瓶里的香水喷在手腕上。那天放学后,特迪留下了,对他的老师说:“汤普森夫人,您今天身上的味道和我妈妈的一样香。”学生们都走了之后,汤普森夫人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足有—个多小时。自从那天起,她不再只教授阅读、写作和数学,而开始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汤普森夫人对特迪更加关心起来,陪他一起做作业,时不时地鼓励他。他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他的反应也变得越来越敏捷。期末,特迪成了班级最聪明的孩子,尽管汤普森夫人仍在违心地说她会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位学生,可最喜欢的却是特迪。

一年后,从门缝里塞进来—封信,是特迪寄来的,信上说,她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六年过去了,她又收到了特迪的信,上面写道,他以班级第三名的成绩从中学毕了业,并告诉她,她仍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又是四年过去了,她又收到了他的来信,他说,尽管有时生活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他还是一直坚持在校读书,不久将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他在信中又一次肯定地说,她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也是他最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又一个四年过去了,汤普森夫人第四次收到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这样写道:获得了学士学位后,他决心继续深造,信中仍然说她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也是他最最喜欢的老师。但现在,他的名字后多了几个字,其签名是:硕士萨尔多·斯多特。至此故事并未结束,要知道,那年春天,又来了一封信,特迪说他遇到一个女孩,并打算很快和她结婚。

信中特迪说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他想知道,汤普森夫人是否愿意以新郎母亲的身份参加他的婚礼。当然了,汤普森夫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你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戴着那个掉了几颗珠子的手镯,也记着喷了些香水,那香水味儿曾让特迪忆起妈妈,忆起他们最后一起度过的那个圣诞节。

婚礼那天,他们亲密地拥抱着,斯多特趴在汤普森夫人的耳边小声说道:“谢谢您对我的信任,谢谢您让我懂得珍视自己,并证明了我可以改变自己,使我的生命更加有意义。”汤普森夫人此时已满脸泪水,她轻声答道:“特迪,你错了,是你教育了我,使我真正有所改变。遇见你之后,我才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教书育人。”

篇2:《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读完《汤普森夫人的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正是汤普森夫人的用心良苦,愿意认真地去了解特迪的简历,当着同学们的面肯定特迪,陪着特迪做作业,时不时地鼓励特迪,最终让特迪认识到生命要更加有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这篇课文感染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师生涯中的懵懂和无知。

读完汤普森夫人,回想自己这半年多的教育: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抬头一低眉来大连已经七个月了,这意味着我在大连当教师已经成功地通过了试用期,心里充满着欣喜,有一种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有一种责任悄悄地在心头落了根。

记得刚刚来弘文中学的时候,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也曾像汤普森夫人那样大言不惭地向两个班级的同学许下“谎言”——我会公平地对待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用一种公平的心来批改各位同学的作业,用一种没有歧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同学,用一颗爱的心来呵护每一个后进生,用一种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事业!

可是半年过去了,每次走进班级,班里的同学叽叽喳喳,心里就会感觉特别烦躁,一种莫名的烦躁,有的时候直接燃起一种无名火,对着班级的同学大声地吼叫,发出的言论也有损我弘文中学教师的形象。碰到一些像泰迪那样衣服脏 1的、不太讲究卫生的孩子,头脑闪过的首先不是该如何有效地去引导他们讲究卫生、打扮自己,取而代之的是转过头去,甚至想溜之大吉,大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可转念一想,我上中学的时候呢?不也有脏兮兮的时候吗?谁不是从脏兮兮的孩子慢慢地走过来的?而且脏的只是一时,不是一世!当看见同学字写得龙飞飞舞的时候,不禁皱起眉头,不禁怒火中烧,可是我引导过我的学生吗?这多年的写字习惯是一下子就能够改变的吗?我布置的作业是不是太多多了,以至于他们紧追慢赶?„„凡此种种,都突显了我一颗年轻教师的心——有责任,但是又辨不清轻重;有耐心,但有时不知道该怎么去坚持;有抱负,但有时又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倾听;有精力,却也急躁。

想起上面所有的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一件小事。那一天,在七年级6班上课之前,我想掏笔填写教学大册子,可是一摸腰包,空空如也。于是,我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低声说了一句:“哪一位同学能够给老师拿一只黑笔用一下?”谁知,班级反应快的几个学生禁不住大声地喊“老师!我!我!”有一个同学一个箭步,双手握笔,倾斜身子,递了过来。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另一个同学一把夺下我手中的笔,老师用我的,这支笔比那支笔好用。小小的一颗心,抢着干的态度折射出一颗无比天真、纯洁的心灵。这样纯洁的心灵交在我的手里,我该怎么样去呵护?我该用怎样的文学素养去感染呢?

师范,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些年,教师过分地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岂不知,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亲力亲为做示范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少出现以前那样师生畅谈的场景了,更别提低下头倾听学生的心声了。很多时候,听到教师们再抱怨,抱怨学生不愿意学习,抱怨学生笨,抱怨学生不听话,抱怨学生不尊重自己。可是,我们尊敬过学生吗?每天,学生在走廊遇见了你,止步鞠躬,喊老师好。可是,老师呢?高兴呢,回答一声;不高兴呢,点点头;更有甚者,不理不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尊重我们可爱的学生了吗?你可曾想真正理解他们?有一次,七年级14班的一个学生端着杯子,小心翼翼地来为班主任倒茶水。她颤颤惊惊地来到我的身边,声音略带颤抖地问:“老师,水瓶在哪里?我可以为我班老师倒点茶水吗?”听完这些话,我头转一下,嘴呶一下表示热水瓶的方向,然后转过头接着批改作业。本来可以用一个夸赞的言辞让学生欢天喜地、心花怒放,转而这一切被一不小心的一个冰冷的动作消磨殆尽。

“教师是个良心活。如果你不喜欢孩子,那么你的教书生涯从一开始也就结束了!”这是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七十六中韩校长说的一番话,是对新教师一种指路,是对新教

师们的一种劝解,也是对所有新教师的一种期待。

像汤普森夫人那样理解孩子、赞美孩子、陪着孩子、鼓励孩子,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篇3:《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凯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先驱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觉醒》表征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用柔中带刚的文学武器呼唤着全世界妇女的觉醒,用女性的意识和话语对抗长期统治女性的父权制社会,让女性彻底走出“家庭天使”“他者”“无声”的窘境,从而大胆地表达自我,努力追求幸福权利,获得和男人相等的社会地位,寻找到真正的自由。《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故事用短小精湛的文字描述了马拉德夫人在听到“丧夫”消息后一个小时的心路历程。与旁观者的期待相反,马拉德夫人并没有因为丧夫而悲痛欲绝,相反,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欣喜若狂,丈夫的死亡让她压抑多年的本我得到释放,也极大限度地唤醒了她沉睡多年的女权意识和自我意识,让她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和重获新生的希望。从这个层面而言,《一个小时的故事》可以称作《觉醒》的“姊妹”篇,这对“姊妹花”超越时空的限制,激起读者的内心涟漪和对女权意识的探索。然而,《一个小时的故事》的悲剧结尾却时时在暗示着这样一个悲剧: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统治西方社会的父权制无比强大,女性要从根本上逃脱父权制的羁绊、获得真正的自由,几乎只是空想,只是在繁琐的家务劳动和无比压抑时候的“一个小时的”幻想和白日梦,梦醒时便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和“死亡”般的生活。

一、父权制

父权制(patriarchy)从英文字面上来看,“patri-”意为“of a father”(父亲的),因此,patriarchy意思是“male head of a family or tribe”(家长,族长)。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勒(kate Millett)在其著作《性别的政治》(1969)中首次使用了父权制(patriarchy)一词,随后父权制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关键词。女权主义者认为父权制不仅指男性对女性的统治,而且还指男性长辈对晚辈的统治,因此,父权制是年长的男性统治的社会制度[1]228。这和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有融会贯通之处,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父权制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共同点在于:第一,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的生活地位;第二,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强迫女性主动接受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因此,古今中外,女性长期在父权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将这种强制性的作用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父权制迫使妇女处于生活的底层,没有经济地位,失去了经济基础的女性只有依赖于男性、父亲和丈夫才能生存下去。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把父权制看作传统支配形式的家庭里主人对属下、妻子、儿童及仆人的个人权力。女性是依赖性的,“因为正常情况下男性在体力和智力上具有优势”[2]268。在父权制的支配下,男性在家庭领域对女性进行压迫,在社会领域剥夺了她们的权利,让女性无权参与经济、政治、军事等活动。女性必须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完全服从于男性,才能找到立锥之地。为了生存的信念,女性必须压抑一切欲望,放弃真实的意愿、盲目服从并取悦于父亲和丈夫,因此,女性成了“家庭天使”“他者”和“无声”的存在。

二、行尸走肉:父权制下的马拉德夫人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正是父权制下的牺牲品。在父权制的压迫下她没有自主权,违背自己的意愿压抑地生存着,她因此而患上了心脏病。但由于丈夫的存在,受到夫权的限制,马拉德夫人连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不敢存在,只能麻木地、行尸走肉般地生存。在马拉德夫人的无意识深处,她的本我强烈地希望摆脱父权制的控制,脱掉“家庭天使”的华丽外衣。因此,当姐姐吞吞吐吐地告诉她丈夫的死讯时,她没有像众人所预期的那样,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丈夫的离去意味着她可能永远失去可以依赖的男人。但在她的无意识深处,她意识到丈夫的离去,意味着她将可以永远摆脱长期受压迫和奴役的地位,将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而生活。因此,当姐姐告诉她丈夫的死讯时,她的表现有着几分表演的成分:“在听到这件事情后,她不像许多女人那样因不可置信而呆若木鸡。她的眼泪马上掉了下来,突然在姐姐怀里肆意地嚎啕大哭”[3]51。她的哭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旁观者,丈夫死了,我伤心;二是在无意识中,丈夫死了,我终于可以摆脱他的统治,我胜利了。因此,她的表现使旁观者感到不可置信,“情到伤心处,欲语泪先流”,她并没有流泪,而是肆意地放声嚎啕大哭。丈夫的在场,让马拉德夫人失去自我;丈夫的缺席,又使马拉德夫人欣喜若狂:“在那些即将来临的日子,她不必为谁而活,她将为自己而活。不会再有强势意愿盲目地强加于她了……”[3]217。而在父权制的支配下,她盲目地生存着,行尸走肉般地忍受着病态的生活,为漫长的人生而感到无奈。

三、自由、希望:摆脱父权制的马拉德夫人

马拉德夫人的生活因为丈夫的存在而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由。而听到丈夫死亡的消息后,马拉德夫人虽然在意识层面知道自己应该悲痛,但在无意识层面,她是狂喜的,她即将面对的是充满自由和希望的新生活。丈夫在她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马拉德夫人彻底摆脱父权制的压迫和奴役,她将按自己的意志而活,将自由、欢快地生存。因此,当着众人面大哭之后,她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可以看清自己的内心,“她能够瞧见,在房子前空旷的广场上,树顶的枝叶都洋溢着新春的活力,兴奋地婆娑起来。美妙的雨之气息,漂浮在空中。下面街上,一个小贩在叫卖。不知是谁正在唱一首歌,远远地,一个个音符微弱地触碰着她,还有无数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3]218从伦理道德层面看,刚丧夫的马拉德夫人眼里不应该看到这一副美丽的、春意盎然的、欢快的图片,但是,她现在是关着门,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不受道德的约束,她无法掩饰自己摆脱父权制压迫后的喜悦心情,虽然她也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害怕,因此,“此刻她的胸脯上下起伏,心情纷乱不安……。她不断小声说着:自由,自由,自由了!”[3]219这里“自由”重复出现,作者用反复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马拉德夫人喜悦的心情。她在幻想着未来的美好日子,春天、夏天,每一天都属于自己支配的美好而自由的日子,这是她无意识中一直在憧憬的生活,因此,她“轻声做了一声祈祷,希望人生可以长久些”,让她能尽情享受自由与充满希望的生活,此时此刻,马拉德对生命充满感激和热情,准备起身去迎接幸福人生。

四、死亡:梦醒时分的马拉德夫人

马拉德夫人在丈夫从其生活中缺席的一个小时内,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自由充满着渴望,对未来的日子充满着热情,但当她兴致冲冲地走出自己的房间,居然发现丈夫就在楼下,无法再次面对现实的她,选择死亡。肖邦对马拉德夫人的结局安排,无疑是个完美的结局。因为对马拉德夫人而言,如果再次面对丈夫,她的生活必然受到丈夫的控制和摆布,这样行尸走肉般的日子还不如死去,死亡必然是她摆脱父权制的最佳方式。既然父权制无法在她的生活中消失,那么,她就消极逃避,以死亡彻底走出父权制的魔爪。马拉德夫人的死亡还有另外一层意蕴:《一个小时的故事》发表于19世纪末,当时的西方社会,父权制无比强大,几乎没有人公开质疑过父权制的合理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可想而知,只能乖乖屈从于自己的意志,迎合自己的丈夫和父亲。要逃离父权制的束缚,是不可能的,几乎是空想,只是在繁琐的家务劳动和无比压抑时候的“一个小时的”幻想和白日梦,梦醒时仍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和“死亡”般的生活。若要像马拉德夫人一样,真正逃离病态的生活,憧憬自由和希望的生活,那就只能以“死亡”来对抗父权制。

结束语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19世纪整个西方女性的悲剧,具有超前意识的肖邦意识到了父权制对西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然而,19世纪西方的父权制如此强大,女权运动尚未兴起,因此,肖邦小说的女主人公也逃脱不了社会的宿命,虽然女性有了女权意识,然而也无法对抗强大的父权制,只能遭遇“鸡蛋碰石头”的悲惨结局。因此,凯特·肖邦是女权主义先驱的代表,唤醒了整个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女性的女权意识,让女性意识到父权制对自己造成的压迫和剥削,呼唤女性关注自我,从“家庭天使”中走出来,参与到政治、经济和生活领域,自由、幸福、充满希望地生活。

参考文献

[1]苏红军,柏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篇4:《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郑晓亮带领城区供电分局全体员工圆满完成了供 (售) 电能量、线损、电费回收等经济指标和“两会”、高招保电、三夏、浮丘山寿庆文化周、黎阳仓遗址发掘现场直播、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期的保电任务。他始终把“保供电保民生”作为行动指南, 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 以对工作的执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送给了千家万户, 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重要保电亲力亲为

遇到重要保电任务, 郑晓亮总是科学组织、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在2013年中国 (鹤壁) 民俗文化节期间, 面对艰巨的保电任务, 郑晓亮根据民俗文化节活动安排, 从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社火表演、居民生活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保电方案, 提前带领有关人员对重要线路和电力设施进行全面巡视检查, 对各家娱乐场所、经营摊位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帮助客户排除用电隐患。在仿古街、社火表演区等重要场所, 他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 确定供电方案, 对配电变压器负荷进行了检测、调试, 对特殊大客户 (工副业) 进行走访, 加强错峰、避峰用电的宣传, 以确保民俗文化节期间广大居民客户的正常生活用电。根据民俗文化节组委会活动安排, 郑晓亮组织保电人员每天都在各重要场所进行现场值班, 确保活动期间担任保电任务的线路设备有专人看护, 随时处理各类应急故障, 全力以赴确保民俗文化节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抢修一线身先士卒

“把难事做好, 把小事做细”。为确保线路及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避免故障停电给客户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郑晓亮常常带队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对各条分支线路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发现隐患及时消缺, 保证一旦线路设备出现故障, 抢修队伍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组织抢修。2012年12月20日晚10时45分左右, 分局值班室接到客户报修电话:东顺城几家客户没电。当时正值下雪天, 路面已结冰, 郑晓亮二话没说立即带领抢修人员冒雪赶到现场, 发现台区部分客户家中没电, 随即判断是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烧断。经查, 东顺城变因负荷偏大, 低压出线L2相烧断。查出故障点后, 他立即组织进行抢修, 于11时28分排除故障, 恢复正常供电。这只是分局抢修工作的一个片段。在天气恶劣的时候, 他连续几天在分局值班, 指挥抢修人员完成一个又一个抢修任务。

劳模辐射作用显著

2012年, “郑晓亮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 为弘扬劳模精神、体现劳模价值开辟了新途径, 为员工岗位实践、创新创效搭建了新载体, 为员工奉献企业、成长成才创造了新舞台。郑晓亮把这看成一项荣誉和自豪, 更当成一份压力和责任。他多次召集公司劳动模范、技术专家和先进员工进行研讨和策划, 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特长, 以实际行动, 影响、带动和引领广大员工积极创新, 敢于争先, 在公司上下营造“善于学习、善于创新, 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浓厚氛围, 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技能竞赛等活动, 为分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良好局面。

优质服务细致入微

多年来, 郑晓亮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 全面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为提高服务质量, 相继修订完善了领导定期走访制度、首问接待制度、客户来信来访接待制度等工作流程, 实现了“内转外不转”;开展了微笑服务、满意服务、超值服务、零障碍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 实行收费系统联网极大地缩短了客户缴费时间, 解决了客户缴费难问题;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组”, 通过开展电力客户报修、用电常识宣传、义务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等活动, 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 打造了供电优质服务品牌;每月定期开展“走访客户征求意见”活动, 发放《客户征求意见表》, 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设置意见箱等形式, 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 重点查找工作和服务的“短板”并积极完善。在他的带领下, 浚县供电公司城区供电分局先后荣获河南省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河南省电力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诸多殊荣。

篇5:《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几乎所有学钢琴的小朋友在入门时都弹过《拜厄》、《哈农》这种千篇一律的手指基本练习, 虽不能完全否定这类练习的意义, 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 每天反复弹没有变化没有趣味的东西着实是一件痛苦而折磨的负担。这类对培养小朋友的音乐性毫无帮助的练习应是辅助性质的, 而不应占主导地位。《拜厄》和《哈农》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下面介绍两套比较有意思的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供所有教小朋友弹琴的老师们参考。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编写的一套最易学习、最具趣味性, 并附有引导性详解的钢琴基础教程。它倡导快乐学习的理念, 能够让学生快速、轻松地掌握弹奏、伴奏、轻松地掌握弹奏、伴奏、弹唱的技巧, 增加学习自信心, 引发学习动机, 满足成就感。因此, 已被译成多国文字版本, 成为世界各国儿童普遍欢迎的钢琴教材。基础:《基础》是《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核心课本, 集中了重点内容, 以使学习者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所选乐曲包括各国古典及现代名曲、民谣。丰富有趣的彩色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技巧:《技巧》包括许多有趣而又具有效果的练习, 帮助提高手指弹奏的协调能力与灵活性, 可作为弹奏乐曲之前的预备练习。乐理:《乐理》是与《基础》相辅相成的配套教程, 将浅显易懂的乐理知识融入简短的小乐曲中, 寓教于乐, 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演奏:《演奏》中所选曲目旋律优美、生动, 有许多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各国民谣、流行及改编乐曲, 适合音乐会及比赛使用, 以提高表达音乐的能力, 满足学习的成就感。

《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使用较早也较多的教材, 自1995年由上音社独家引进出版以来, 已成为我国钢琴初学者的首选教材和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钢琴启蒙类教程。汤普森钢琴教程以对音乐名作的简易改编为特点, 从“学钢琴首先是学音乐”的战略眼光来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书中的乐曲都经过仔细的挑选, 尽量简单, 曲子短小生动, 节奏感强., 其中结合了一些简单基本的乐理知识, 孩子较容易掌握., 对琴童小汤这套教材, 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 插图与乐谱相结合, 很容易让幼儿理解, 并产生兴趣, 比较适合启蒙教学。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在美国都是很排名靠前的钢琴入门教学教程。应该说, 教材的引进则更加丰富了钢琴教学内容, 使小孩子不再拘泥于小汤、拜厄等等。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和强化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只有注重了兴趣的培养, 我们才能更好的体现快乐教育, 更有效的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功用。幼儿初学钢琴, 教材选用很重要。这种兼趣味性和系统性的教材以后会越来越普遍和受欢迎。幼儿教育强调快乐学习, 游戏化教学, 钢琴的教材也需要注重这一点, 我们可以选用富于童趣、形象生动的教材, 这样幼儿会更加喜欢。《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是国内近些年来钢琴老师选择比较多的幼儿启蒙教材, 下面就两部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 以便在教学中能更合理有效地选择应用。

一、趣味性

钢琴教学是从声音角度即效果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 但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要想接受这种教学是不容易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特别为初学钢琴的学生, 能够正确学习钢琴演奏基础而设计的一套有趣的、内容全面的钢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学习顺序能够平衡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进度;精心设计的全彩插图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程中所采用的乐曲, 除了原作外, 还有大家熟悉和喜欢的各国民歌、流行歌曲和改编曲等。《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这套教材, 旋律同样生动有趣, 简单易于上手, 每首小作品都配以活泼形象的插图, 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并理解,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小汤由于引进较早, 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晚于小汤进入国内, 但它在趣味上较之小汤更加完善。它不但在每个单元, 每首作品中都配以充满童趣的插图, 并且全书还以彩色印制, 色彩丰富, 插图简单易懂, 一看就会, 使幼儿一接触便很快产生浓厚兴趣, 引发弹奏欲望。如识琴的步骤, 是指教师要引领孩子初步认识钢琴的组成:琴箱、琴键 (包括黑键和白键的安排规律) 等, 《巴斯蒂安》 (一) 册中就形象的利用彩图让幼儿很快了解了钢琴的组成。而小汤黑白版虽也有较多插图, 但由于色彩单调, 线条单一, 幼儿往往不能长时间保持兴趣。任何一种学习, 不论它的目的如何, 在其初始, 乃至整个过程中, 兴趣的培养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了兴趣, 学习个体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有了学习的动机, 才有一个自觉自愿的学习过程。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 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还将影响其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艺术学习一般分为:初级阶段的“感性与体验”到中级阶段的“理性+感性”的严格训练到高级阶段的“自由王国”三个层次。幼儿钢琴教学无疑是属于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让孩子入门, 即让孩子对钢琴产生兴趣, 并初步体验钢琴音乐和钢琴演奏。所以其曲目选择更多要考虑到表现的趣味性和情绪的单纯性。

二、系统性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孩子理性思维能力发育还不成熟, 识谱和理论知识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 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成了训练幼儿抽象思维一种途径。《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多调性教学法, 让学生在弹奏多种调性乐曲的过程中, 掌握完整的键盘知识, 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基础的节奏类型、音程、和弦、音阶、音乐记号和术语。主要的四本核心教程——《基础》、《乐理》、《技巧》和《演奏》, 是相互配合使用的, 为学生掌握每一阶段的音乐基本概念提供了最完整的材料。《巴蒂斯安》是从认识音名开始, 即, CDEFGAB而不是唱do, re, mi, fa, sol, la, si。这就给母语不是英文的小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蒙仕娟 (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音乐系563000)

摘要:学习钢琴对提高智能、开发智力, 增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兴趣;唱谱;儿歌伴奏;音乐会

学习钢琴对提高智能、开发智力、增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有很大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学习钢琴, 去感受音乐, 这是学生及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以下就几个问题, 淡淡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要培养兴趣唱谱是关键

兴趣是从喜爱而来, 只要喜欢, 就愿意接受。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是枯燥的, 要解决技术问题需要无数次的重复。如何在枯燥和重复中找出快乐, 这就要多唱。唱是指唱旋律, 唱是能培养学生的旋律感的最佳手段。可把音乐融入学习者生活中, 学习的乐曲是他们经常听的, 能唱的旋律。选择难度适宜的乐曲进行学习,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加强内心的歌唱、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乐曲的理解的培养, 从而避免了学习者在演奏钢琴作品时, 把乐曲弹成了机械的手指练习, 没有把乐曲的音乐弹出来, 没有把乐曲的感情内涵表现出来。通过唱, 能让学生建立相应的节奏感、力度感、调式感、曲式感、风格感等, 从而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 增进对乐曲的理解。

二、融入简单的儿歌伴奏提高兴趣

从即兴演奏、伴奏中培养出学习钢琴的兴趣。学习中出兴趣, 兴趣中出勤奋, 在兴趣中学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学会培养、启发、调动孩子的学琴兴趣, 采取启发式引导、循序渐进, 把相应的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知识渗透到趣味教学中去。

如多用简单的熟悉的旋律配上简单的伴奏, 学生边弹边唱, 在学习中感受节奏。如果太用专业的教学模式套用在学生身上, 很快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训练虽然还在继续, 但不是学生真正的喜爱。作为教师, 我们应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对音乐的喜爱, 才能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规范、严谨技术, 更应掌握学习者心理, 采取适合学孩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小孩幼年同步学习英语, 这个问题则不大。因此, 这也给教师在入门教育时如何考虑到国内小孩的特点提出要求。巴斯蒂安中的《乐理》, 其他任何教材都没有像这样在学钢琴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学习乐理知识的。即使是不会写字的孩子也可以在这本书上学到很多乐理方面的知识, 并且在书上直接写作乐理作业。但也有弊端, 比如在第三册出现的增三、减三和弦等知识点幼儿就较难理解。《巴斯蒂安》入门教材, 强调通过钢琴学音乐, 移调练习、重视视奏、多弹伴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规范, 强调了学习音乐这种思路。《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的特点是:采用中央c入门, 后逐步转入F、G调, 儿童比较容易掌握, 让孩子知道五线谱‘线’和‘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中心音来读谱及能较快地寻找到其他音符的键盘位置。并且对于逐步学习较复杂的节奏、感受内声部及低音旋律、训练手指的触键和跑动、熟悉和理解各种风格均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内容。缺点是对低龄儿童还是比较适合的, 使用也比较普遍.但教材不够系统、清晰。由于仅从中央C入门, 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围绕中央C上下一个八度内达转转, ”容易产生夹臂现象。而且刚入门有点单调, 枯燥, 且一开始就从一指弹奏, 难免造成部分儿童的弹奏手型的缺陷 (如兰花指等) 。

三、实效性

在人类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中, 钢琴的学习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 钢琴的学习也是引领幼儿走进音乐殿堂, 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丰富幼儿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重视钢琴学习的音乐性及实用性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训练, 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教材曲目, 弹什么曲子向来就是钢琴教学的主体, 其选曲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选择能合理有效提高幼儿学习钢琴效果的教材显得更为重要。《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在课习者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从信任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采取鼓励、启发的方法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家里的音乐气氛促兴趣

多注意培养家里的音乐气氛, 经常听听看看音乐节目, 特别是古典音乐节目更不要错过。多营造一家人在一起欣赏音乐唱片或音乐影碟的机会, 这时不要强求小孩必须有多安静, 坐的多端正。只需做到耳闻目染就可以了。也可常举行家庭音乐会, 让小孩有表演的欲望。

四、多表扬促兴趣

平时上课时多表扬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个学生上课时总坐不住, 总想去喝水或上厕所, 我给他讲这样不好, 并告诉他下次课在二十分钟内尽量不要去做无关的事, 他说可以。结果下周他再来上课时果真做到了, 我马上表扬了他, 当时他感觉非常得意, 我叫他在家练琴时也这样经量不去做别的事。并告诉他妈妈, 当他有点进步时要多表扬, 结果没多久, 妈妈高兴的告诉我, 小孩已改掉上述习惯, 在练琴时只练琴, 别的事都不做了。

五、不定期开音乐会促兴趣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是瞬间艺术, 音乐是表演艺术,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不定期的音乐会的演出, 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心理, 为充分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取得良好演奏效果的前提, 拥有强烈的演奏欲望和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舞台表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学生程度的深浅, 多上舞台对提高他们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当勤奋学习的结果, 在得到掌声鼓励的那一刻, 胜过平时老师千百次的嘱托。一次简单的登台表演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说有些紧张, 有些失误, 在鼓励下, 在互相倾听学习中, 他会树立信心更有兴趣, 为下一次表演做好充分准备而努力学习。

艺术实践会使学生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相信通过钢琴的学习, 在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提高了其它的能力。

程安排上, 虽都有转调、移调、各种伴奏音型的掌握及简单曲式分析的知识学习。但是在具体训练方面, 巴斯蒂安的曲目安排更多, 实践性更强, 注重孩子自己动脑动手, 曲目简单通俗, 更适合幼儿表演。同时提出了首调概念, 对于培养孩子即兴弹奏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且巴斯蒂安的视奏训练对于提高幼儿的读谱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教程打好了基础。小汤是根据一般儿童的特征编写的, 对于儿童间个体差异的关注则存在不足之处。又由于曲目较少, 常常是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 就已过渡到了下一单元, 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

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 它着重于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作为美育范畴内的音乐艺术教育, 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幼儿而言, 他们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 控制力, 毅力都很差, 对于任何事物, 他们都是以兴趣为诱因去探索。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要以兴趣的培养来贯穿始终, 以兴趣的培养来达到音乐感、美感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选择启蒙教材时应当在众多初级教材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技术缺陷、风格掌握程度等等情况, 进行慎重选择。并根据幼儿所处的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所有的教学都要围绕激发孩子对钢琴的兴趣这一基本理念来进行, 更好的为幼儿全面素质的培养发展服务。

摘要:钢琴在中国已经成为一样传播中外音乐的重要媒体, 所以钢琴教育在中国, 尤其对于幼儿钢琴启蒙即幼儿初学钢琴的教与学这个领域, 专业的探索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钢琴启蒙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趣味性、系统性、实效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 在幼儿钢琴启蒙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钢琴,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小汤森简易钢琴教程》,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 (修订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波]约·霍夫曼著.《论钢琴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

[3].[美]简·S·巴斯蒂安, 詹姆斯·巴斯蒂安著, 张雄, 朱迪, 陈斌译.《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

篇6:《汤普森夫人的爱心》感人的故事

关键词:伍德,汤普森,工人阶级,阶级意识,阶级经历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 (1942-) (Ellen Meiksins Wood) (以下简称伍德) 是加拿大约克大学荣休政治学教授, 曾长期担任国际重要左派杂志《新左派评论》的编辑, 现居住在英国, 主要著作有《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阶级的退却》、《资本的帝国》、《政治理论与资本主义的形成》、《农民———公民与奴隶》、《资本主义的原始文化》。她是英语国家杰出的左派马克思主义者, 主要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伍德认为汤普森突破了传统经济决定论和结构主义的阶级定义, 重新对阶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认为阶级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和经历, 阶级经历对工人阶级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凸显了大众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揭示了工人阶级在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主观形成自身的过程, 推进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工人阶级形成的认识, 有利于重视对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培养和文化领导权的建设。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者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阶级及工人阶级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最后一章对阶级概念进行了简略的论述, 正如艾里克·欧林·赖特 (Erik Olin Wright) 所言:“尽管马克思从没有系统地回答这一问题, 但他的这一著作充满了阶级的分析。除了少数特例之外, 这一著作的大部分涉及了两个问题:对阶级关系的抽象结构构图的描述, 和对阶级作为行为主体的具体事态构图的分析。”[1]马克思晚年在给他的朋友约·魏德迈的信中写到:“在我以前很久, 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 (1)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 (恩格斯后来补充说明, 原始公社的历史除外) 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变革的产物, 以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辩证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强调阶级的产生是受生产关系决定的, 是历史的产物, 阶级的消亡依赖于阶级斗争。这为我们认识阶级提供了总的方法论原则。列宁在其著作中对阶级的定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 不同, 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 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列宁的这个定义是从社会的经济结构视角出发定义来划分阶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单纯依靠经济结构和掌握生产资料的多寡来判定一个阶级是不完整的, 在阶级分析中, 既要坚持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也要根据阶级结构和阶级构成之间的区别特别应该关注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的变迁等上层建筑对阶级形成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述了资本主义掘墓人———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的斗争策略、力量建构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社会结构中的冲突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并提出了“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的概念, 他将前者定义为由相同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 但还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阶级而存在的阶级。后者是指意识到自身作为一个阶级是与其他阶级相对立和冲突, 并采取实际行动来克服这种矛盾的阶级。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分析社会的线索———阶级斗争, 让我们明白社会矛盾的起源与变化。马克思依据社会的变化对各个阶级的地位都作出了客观的分析, 指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马克思将各个阶级和国家看作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强调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正确的策略。“在每个发展阶段, 在每一时刻, 无产阶级的策略都要考虑到人类历史的这一客观必然的辩证法, 一方面要利用政治消沉时代或龟行发展即所谓‘和平’龟行发展的时代来发展先进阶级的意识、力量和战斗力, 另一方面要把这种利用工作全部引向这个阶级的运动的‘最终目的’, 并使这个阶级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日子到来时有能力实际完成各项伟大的任务。”[4]

除了论述阶级的定义和斗争策略外, 经典马克思主义还论述了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关于阶级的形成马克思提出了“什么事情形成阶级?”[5] (P1000) “什么事使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成为社会三大阶级?”[5] (P1001) 的命题。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地论述, 但是指出阶级的形成是由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决定的。除了指认阶级的形成与生产关系有关外,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关系也决定了阶级的形成, 这也是列宁意义上的阶级定义。经典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阶级形成中的剥削因素, 正是由于剥削的存在, 形成了阶级的对立与冲突, 在资本主义社会则形成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它简单地强调阶级冲突的重要性, 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把冲突的产生理解为是由阶级关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而不是依情况而定的。剥削者界定了相互依存的对抗性利益的结构, 在这一结构中, 剥削者的利益取决于他们对被剥削者实施伤害 (惩罚) 的能力。”[6]正是在这种反对剥削的利益斗争中, 无产阶级逐渐形成, 并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

总的来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各自从不同角度对阶级及工人阶级进行了分析, 基本上以不同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 从剥削关系的角度指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阶级是受压迫和异化程度最深的阶级, 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 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社会变革的重任, 但是, 他们在社会阶层的分化、工人阶级的构成和形成机制方面探讨不足。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工人阶级始终是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阶级斗争理论依然是我们认识社会的法宝。经典马克思主义注重从经济关系和结构层论述阶级的形成, 对阶级形成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论述不足, 而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则突破了对阶级形成的固化认识, 深化了工人阶级的形成理论。

二、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

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时代背景是英国宪章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 其时间跨度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理论文本主要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和《18世纪的英国社会:没有阶级的阶级斗争》。《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整个一代劳工研究学者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议程, 为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形成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为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确产生了巨大的世界影响。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主旨是:通过考察工人阶级的形成历史, 为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培养和道路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汤普森之所以遭到英国左派的攻击, 其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原理论和过程论的区别。“其中, 原理论主要涉及工人阶级的本质、概念与形成机制等问题, 而过程论则是对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7] (P61) 汤普森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辩证法, 认为不能脱离和分割原理与过程之间的关系, 因为原理是过程的总结, 过程是原理的具体化。应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 也是很多批评他的人所忽视的。

汤普森详尽阐述了以下内容。首先, 他论述了18世纪以来英国流传下来的人民传统, 这包括四个方面:其一, 清教非国教派的思想与传统;其二, 人民自发而无组织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群众暴动、骚乱等;其三, 英国人对“生而自由”的认同和作为英国人的自豪感;其四, 法国大革命时期所激发的英国“雅各宾传统”。其次, 他详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经历”。这些经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这也开辟了研究工人阶级日常生活的先河。最后, 他将工人阶级的形成放在其政治斗争的领域内进行考察, 揭示了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等形式的影响。

汤普森突破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对阶级的结构化定义, 重建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历史, 强调了文化等上层建筑在阶级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总的来说, 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就。其一, 重建了阶级的定义。汤普森认为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 而不是一种结构。“我强调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 而不把它看成一种‘结构’, 更不是一个‘范畴’, 我把它看成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 (而且证明已经发生) 的某种东西。”[8] (P1) 阶级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 是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社会关系中展现出来的。其二, 工人阶级的本质是一种关系。“阶级是一种关系, 而不是一个东西, 那就不会这样来思考了。‘它’之存在, 既没有典型化的利益与觉悟, 也不像病人躺在整形医生的手术台上那样让人随意塑造。”[8] (P3) 他所理解的关系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一切社会关系, 既包括经济关系, 也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在这些历史关系中, 产生了阶级经验和阶级意识, 它们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 但要实现从阶级经验上升到阶级意识必须依赖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其三, 从工人阶级的经历中分析阶级的形成过程。汤普森从其经验主义原则出发, 详细分析了众多个人生活的经历, 并指出当人一出生事实上就进入了某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 而在这些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的相似经历就构成了阶级的经历, 但这只是构成阶级的第一步, 因为阶级的构成需要文化、意识形态、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共同作用。当一批人由于有共同的经历 (继承或分享的) 感受到或清楚地表达了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利益, 而且他们的利益与其他人不同 (而且时常对立) 时, 阶级就出现了。换句话说, 只有产生阶级觉悟, 阶级才形成。

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对阶级概念和阶级形成史的重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从工人阶级的国别史角度对阶级进行考察, 其主要理论成就是:“以英国工人阶级为范例, 揭示了工人阶级从无到有、从‘自在的阶级’到‘自为的阶级’的一般发展历程, 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研究其他国家、地区、族群工人阶级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范式;在坚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 充分证明了文化传统在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乃至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决定作用。”[7] (P65)

三、伍德视角的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

伍德对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形成理论是持认同态度的。她对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阐释立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划分标准和阶级定义的基础之上, 也受到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其一, 伍德指出, 汤普森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基础, 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汤普森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历史的研究前提是:“生产关系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状况, 阶级状况必然导致人们在根本利益上的对抗和冲突, 由此形成了阶级斗争的条件。”[9] (P80) 正是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 阶级的形成和阶级意识就产生了, 由此就形成了具有某种共同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集团, 因此汤普森就认为阶级斗争要先于阶级。而伍德指出, 之所以汤普森被指责成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者, 并不是因为汤普森忽视了阶级形成的客观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而是因为“他拒绝将阶级形成的过程归为从‘客观’的物质决定领域中分离出来的偶然性和主观性的领域, 而那些批判他的人争着这样做的。”[9] (P81) 汤普森抛弃了这种静态的、封闭的决定论, 坚持从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分析阶级的形成, 并认为阶级只有从这一过程中才能发现。

其二, 伍德指出, 汤普森对工人阶级的形成强调的是他们的“经历”和过程。汤普森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工人阶级的出现是1890~1932年工人之间复杂和矛盾的阶级经历的产物。这里的经历是客观决定的效果, 也即生产关系和阶级剥削。这个过程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它决定了阶级形成的先在结构, 但要形成阶级也必须依赖于大众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区别生产方式对阶级的构筑以及阶级形成过程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也不是在理论上微不足道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所必须承担的主要任务不是要识别阶级的定位, 而是要揭示与说明阶级形成的过程。”[9] (P81) 伍德认为必须在阶级形成和生产关系之间引入“经历”范畴, 只有如此才能体现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阶级形成的具体过程。虽然汤普森注重于工人阶级形成中的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强调, 但他并没有否认工人阶级所经历的转变所依赖的客观物质条件 (资本积累和工业化) , 客观物质条件为工人阶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这实际上正凸显了具有文化和价值观的工人阶级在自我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承认工人阶级的自觉活动不仅是汤普森历史理论的核心, 也是其政治理论的核心。”[9] (P93) 汤普森的目的不是否认在缺乏阶级意识时阶级的存在状况, 而是揭示“阶级”如何形成的社会过程, 不管是在其初始还是成熟阶段上。汤普森也没有否认产业革命对阶级及阶级意识形成的影响, 而是去努力对这一影响进行阐释。汤普森指出在形成工人阶级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形式从属”与“实际从属”的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正是由于“经历”而不是单纯的客观物质条件所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 生产关系与阶级形成之间的联系可能永远不会以任何其他方式被人察觉到, 因为人们实际上从来都不是直接以阶级形成的方式聚集在生产过程中的……他们超越个体单位以阶级的方式进行聚合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进程, 这取决于他们对共同经历和共同利益的意识, 以及由此而采取行动的倾向。”[9] (P92) 伍德认为汤普森正是在坚持大众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 揭示了在阶级发展过程中实际的社会力量和过程的重要性。

其三, 伍德指出, 汤普森反对否定工人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伍德认为汤普森在对待社会主义革命主体这个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和历史观, 汤普森相信只有工人阶级才具有批判资本主义的精神, 只有这个阶级才具有自觉能动性, 才能消灭剥削和压迫, 实现人类的解放。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发达国家阶级恶化社会结构的变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对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解滑向在理论上否认工人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成为社会改造的主要力量, 以及把工人阶级的这种作用向其他的社会活动, 尤其是向知识分子的转移。”[9] (P104) 伍德认为汤普森力图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 重新强调工人阶级的阶级行动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他们会实现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汤普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霸权体现着阶级斗争并带有被统治阶级的自觉活动和反抗的印记, 但反对对于阶级的静态的分析, 而应该关注阶级的形成的历史过程。正是通过历史过程或经济, 工人阶级才最终形成, 并从理论上回答了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是如何从经济的生产者转变为政治的行动者的。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极大地扩展了工人阶级的历史认知, 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 突出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对阶级意识形成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 伍德对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阐释是非常精辟到位的,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她的阐述又具有某种视阈遮蔽和理论矛盾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伍德的阐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平等的现实和工人阶级异化的现状, 丰富了我们对实现社会主义变革路径和依靠力量的认识。伍德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由资本操控的社会, 资本主义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 反而其资本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实现了全球扩张, 工人阶级成为资本的附庸, 成为现代化技术的奴仆, 工人阶级丧失了对生产和社会的总体控制。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是我们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武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出现了严重的削弱, 工人阶级同资本主义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同一化。但伍德认为尽管工人阶级仍然处于弱势, 但其革命斗志并没有消失, 工人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和剥削最深的阶级的地位, 工人阶级没有消亡, 现阶段只是缺少有效的措施将工人阶级的力量统一起来, 激活他们的革命斗争和行动罢了。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必须在实现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的同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来保证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不至于走向权力话语的陷阱。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依靠广大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 坚持不懈地同资本主义进行斗争, 强化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维护好工人阶级的利益, 脱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 走上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与人类解放之路。

第二, 伍德的阐释凸显了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将过去注重工人阶级的阶级政治研究转变到对工人阶级丰富的日常生活的研究, 深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 扩展了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意识培养和革命活动的领域。以往的工人阶级研究从宏观方面抽象地将工人阶级的活动当作劳工运动来对待, 忽视对工人阶级自身生活的考察, 而这势必忽视工人阶级合理的利益诉求, 不能有效地将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主义的阶级政治统一起来, 使工人阶级有被资本主义体系整合的危险。而伍德指出汤普森从工人的丰富经历中探寻其阶级意识形成的条件, 这些经历包括罢工游行、秘密起义等政治层面的宏大叙事, 更包含民谣、交易会、歌舞表演、宗教传统、爱情婚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经历。这些经历无不成为汤普森研究的范围, 成为其构建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基础。伍德认为汤普森的对工人阶级日常生活的阐释无疑使我们摆脱了传统僵化的工人阶级认识, 实现了我们对工人阶级真实生活的认识, 工人阶级不仅存在政治生活, 也存在文化、娱乐、休闲等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第三, 伍德的阐释存在着方法论和理论视域遮蔽的问题。从方法论上看, 伍德通过对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阐释, 提出了其颇具特色的中介理论或中间环节理论, 深入地剖析了处于抽象层面的生产关系与处于具体层面的阶级形成之间的关系, 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形成理论从一般规律的解释发展到具体过程的演变上来, 强调应该按照历史发生学的逻辑来认识工人阶级乃至所有阶级的活动, 不应该将工人阶级限定在静止和抽象的理论层面, 应该将工人阶级的活动与阶级政治联系起来, 扩大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深化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 实现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领导权。她认为,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才能实现它们两者之间的贯通, 她用“经历”这一具有明显经验论色彩的术语来表达, 但实际上从“经历”的视角来界定阶级的形成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因为“经历”无法使得工人阶级在所有阶段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利益, 但这并不表明阶级就不能形成和产生, 伍德从纯粹历史学角度进行的分析抛弃了马克思的历史本质论, 走上了历史虚无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话语建构之路。从理论视域上看, 伍德过于强调了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中的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重要性, 忽视了国家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工人阶级形成的影响。实际上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 是由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汤普森对工人阶级内部的性别差别、阶层差别、利益差别以及它们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行动产生的影响等都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这也是伍德所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M].刘磊, 吕梁山,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47.

[3]列宁全集 (第37卷) (中文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

[4]列宁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6][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M].马磊、吕吴菲,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1.

[7]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8][英]爱德华·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 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上一篇:2018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入队仪式主持稿下一篇: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