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2024-06-19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共8篇)

篇1: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1.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一辆大客车准

乘70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最少三种答案)

2.海洋馆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一共要花多少钱?

3.表演新疆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

4.申办奥运北京得票56张,多伦多22张,巴黎48张,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树上有32个桃,摘了11个,还剩多少个?

6.去买雨伞,给了阿姨50元,找回38元,问一把雨伞多少钱?

7.二(1)班得16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1)班少三面,二(2)得几面?

8.篮球45元,足球58元,店内促销,每个球优惠八元,足球篮球各多少元?

9.人工野鸭岛去年有35只野鸭,今年比去年多28只,今年有多少只?

10.二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0张票,后来退了8张,二年级有多少个同学看电影?

11.一本书12.30元,小玉想买一本,还差3元,小玉攒了多少钱?

12.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13.有85个西瓜,小明运走了40个,小刚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西瓜?

14.车上原来有67人,到中山站上车28人,下车25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15.拿50元去买一个25元的书包,够吗? 如果够的话能找回了多少钱?

16.暖壶28元,茶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上面三个东西,钱够吗?

17.二年级一班39人,二年级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

18.小亮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个,两天大约写了多少个?

小亮大约还有多少个还没写?

19.台灯51元,运动鞋38元,买两个东西大约需要多少元钱?

20.台灯51元,运动鞋38元,买两个东西需要多少元钱?

21.小明今年13岁,他爸爸今年41岁,10年以后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22.建筑公司有22辆大客车,大货车比大客车少15辆,大货车有几辆?

23.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24.两个星期有几天? 四个星期有几天?六个星期有几天?

25.一个橡皮7角钱,买了5个橡皮花了多少钱?

26.学校里摆了3行花,每行摆了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27.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7辆,卡车有多少辆?

28.去年养了6只兔子,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今年养了多少只兔子?

29.老师买了5盒红粉笔,买的白粉笔是红粉笔的8倍,买了多少盒白粉笔?

30.一个毽子8角钱,买了5个,花了多少钱?

31.一件衣服9个扣子,6件衣服用多少个扣子?

32.一辆小汽车准乘5人,一辆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9倍,大汽车准乘多少人?

33.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买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多3本,买了多少本科技书?

34.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买的连环画比故事书少两本,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35.妈妈给我买了8本故事书,买的数学书是故事书的3倍,买了多少本数学书?

篇2: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生生不息的脉搏,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传遍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爱祖国十月的花朵,无比灿烂辉煌,芬芳美丽;我爱祖国的山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在我心中,祖国是美妙绝伦……每当星期一升国旗,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听着雄壮的`国歌,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啊!红旗迎风飘扬,看着国旗,心中觉到无比自豪……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时间曾停滞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夏土地上迎来清晨第一缕曙光,当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响彻了天安门,响彻了北京响彻了长城内外,响彻了大江南北,响彻了全世界,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历史时刻,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已经苏醒了。雄狮在怒吼,警告那些妄想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中国已经屹立在东方了!

曾几何时,我们把“东亚病夫”的招牌踢开;曾几何时,我们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曾几何时,我们终于被世界认可。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在变更,我们的体育在猛进,我们的国力在昌盛,我们的巨龙在腾飞!用前仆后继的精神,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使祖国的科技快速发展,让中国科技事业又迈上了一个重要的步伐,再也不会让外国人欺侮、嘲笑,而让他们对我国赞叹不已,投来敬佩的目光。

你们可见过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它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嵌上摘不掉的荣光;黑火药的发明,让人们点火变得十分快捷;造纸术和印刷术,更是让中华文明更进一步,让中华万民更加方便。四大发明,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使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现在,国家发展更加迅速,更加发达。人民的生活也大大的改善。你听!远方传来音乐声,还以为是人家在听歌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老大妈、老大爷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跳舞。

你看!那一幢幢高楼大厦,高耸入云;那一棵棵绿树成荫,在风中来回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肢;那一朵朵在阳光下盛开的鲜花,那么美丽和鲜艳,蜂围蝶阵;那一只只小鸟,欢快地站在树枝上唱歌,显得那么不亦乐乎。人们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树下乘凉聊天。

现在,在家里能不出门就能买到东西。不用去各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哪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情。不懂得知识,上电脑查一下便可知道。不用见面,就能聊天。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名字。这就是我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祖国,你将永远会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神圣的地位,因为如果没有日益强大起来的你,就不会有我们大家现在的幸福生活。

篇3: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一、一题多用, 尽显习题的训练功能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因此, 课本从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开始, 几乎每个练习都安排有一组口算的习题。怎样用好这类习题呢?

也许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写一写得数, 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算完事。而我认为这样不能起到口算训练的效果, 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中“熟练”的要求。

我在做此类习题的时候, 常常会安排这样的几个层次:

……

1. 全体起立, 每个学生从第一列开始认真报一报每一题的得数, 不比谁报得快, 只比谁报得准。

(学生认真地报答案, 陆续报完并坐下。)

2. 老师找到了那么多认真报得数的学生, 比如××、××, 还想继续找出几个最认真的。起立, 从最后一排往前再报一遍。

(兴许个别学生没报完就坐下了, 从后往前再报一遍可以给予弥补。)

3. 大家都报得非常认真,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随意地指题, 让两个学生同时报答案, 几次后分出胜负。可以进行两三组比赛。)

4. 大家都想赢?这样吧,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练习的机会, 等会儿我们再比。自己认真地再报一报答案吧。

5. 同桌两人比比看, 看谁有进步?

6. 拿出你的笔, 写上你正确而漂亮的答案。

……

当然, 并不是每一次口算的练习都要经过这6小步, 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的。

总之, 一组简单的口算习题, 我们可以多次地、多种方法地使用, 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后、在家里进行多少口算练习,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机会。

二、启发思考, 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 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 由于教材智力因素挖掘程度的不同, 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不一样。对于课本习题同样如此,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

例如课本第9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当学生做完该题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第一组的得数越来越大, 第二组的得数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8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7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还有的学生说:“8加一个数, 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如果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 得数也会一个比一个小1”。甚至还有学生有这样的发现:“8加上双数结果还是双数, 8加上单数结果就变成了单数”……

有时, 做完习题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发现往往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多、更精彩。

三、举一反三, 领会习题的内在意义

有些习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但它却不是以一个新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的, 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教学, 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却是全新的。例如课本93页练习十二第9题填表: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格, 读懂表格也是一个难点。像这样的习题, 就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在处理时, 是这样做的:

……

1. 通过观察、讨论, 正确找到表中的3个数学问题, 并正确解答。

2. 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有什么体会?

3. 练一练:

说说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答?

4. 比一比, 与刚才的表格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5. 再练一练:

你又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呢?怎么解答?

6. 与刚才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

通过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看表格的方法:有时需要横着看, 有时却需要竖着看;还知道完成表格首先要找到问题,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加法, 有时却用减法等等。当然,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变式练习:

如此“举一反三”,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答表格中的问题, 而且还能体会到用表格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捷与明了, 习题的价值与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细究, 体现习题的思维价值

有些习题, 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需要“深入加工”的,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进行细究。

例如课本第58页练习七的第4题:

不计算, 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

当学生正确地做完题目, 说清“为什么”后, 我随手写下了“3+5=8”, 并抛出问题:根据你刚才的体会, 你能很快地编出得数比8小的加法算式吗?学生有的减少第一个加数, 编出了2+5、1+5、0+5;有的减少第二个加数, 编出了3+4、3+3、3+2等等;还有的同时减少两个加数, 编出了2+4、2+3等等。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又提炼出了方法:只要让其中一个加数减少, 或者让两个加数同时减少, 就能让得数变小;相反, 就能让得数变大。同样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8-2=6”编出得数比6小 (或大) 的减法算式。

如此“细究”, 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可能。

五、多样呈现, 落实习题的预设目标

有时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 能真正实现习题的目标价值。

例如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是多少, 再数出来。如果像课本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往往为了追求“准”而舍去了“估”的过程, 直接用数的方法得到答案, 这样就达不到“估一估”的目的, 怎么办呢?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

1. 投影出示有10个草莓的图片, 数一数有多少个草莓?

2. 投影出示习题中的第一幅图, 只能看一会儿, 要求估一估比10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3. 数一数草莓到底是多少个,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4. 出示习题中的第二幅图, 仍要求只能看一会儿, 估一估比刚才的14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5. 认真数一数、圈一圈,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

表面上看, 这样的处理与直接出示习题让学生做没有什么分别, 从量化的作业结果来看, 也不会区分出什么优劣。但是这样的处理, 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估”了, 既落实了习题的预设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由此可见,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化的。

六、渗透孕伏, 品味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数学思想是那么高深莫测, 不会在一年级涉及, 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到四年级才教学, 低年级没有这部分内容, 所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在一年级上册, 很多习题中就蕴含了数学思想,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要求我们在习题教学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渗透孕伏。

例如课本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当学生做完这三组题后,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自己做题的体会。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的两道题得数是相同的, 而且学生发现, 算下面的题目就是像上面的题目那样“想”的, 例如算9+5, 就可以想9+1+4, 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快。显然, 学生对于“9+5”转化成“9+1+4”已经有了很真实的体验, 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发芽了。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 但可以提炼的数学思想与解题策略却也不少。例如学统计的时候, 就蕴含了分类的思想与列表格的策略;结合小棒图认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图形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运用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减法想加法又是互逆思想与倒推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注意。

篇4: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1.拼一拼,写一写。(13分)

2.请你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打“√”。(6分)

二、字词小魔术。(39分)

1.请你照样子,帮小刺猬找找丢失的草莓吧!找到后用线连起来。(6分)

2.趣味加减法。(8分)

减一减:

郊 —— 交 梨 ——( ) 胳 ——( )

( )——( ) ( )——( ) ( )——( )

加一加:

女 —— 安 子 ——( ) 白 ——( )

( )——( ) ( )——( ) ( )——( )

3.写出同偏旁的字。(3分)

好( ) 行( ) 仙( ) 纷( ) 灿( ) 愣( )

4.填上合适的词。(16分)

一( )掌声 ( )的岩石 ( )地握手

一( )紫丁香 ( )的笑容 ( )地点头

一( )电脑 ( )的办法 ( )地唱歌

一( )歌 ( )的汽车 ( )地观察

( )虫子 ( )鸽子 ( )花草 ( )图画

5.查字典。(6分)

三、句子万花筒。(8分)

例:夏天的山是绿色的,冬天的山是白色的。

春天的草是 色的,秋天的草是 色的。

例:小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像一位小小歌唱家。

小溪的水叮叮咚咚地流着,像一位小小 家。

例:小青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

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是小青。

刘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例:小红把作业本交给了老师。

作业本被小红交给了老师。

小明把蛋糕送给爷爷了。

四、课文小天地。(17分)

1.按课文填空。(6分)

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的图画。梨树挂起 的灯笼, 露出 的脸颊,稻海翻起 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 。

2.填写古诗。(5分)

寒山 斜, 。

停车 ,霜叶 。

3.把词语填写完整。(6分)

景色( )( ) 五( )( )登 天( )云( )

( )( )飘香 和蔼( )( ) ( )( )时节

五、小小阅读屋。(10分)

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是由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在1913年设计的。它是一面有五个圆环的白色无边旗帜,五环相套,颜色从左至右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在北京上空高高飘扬。它骄傲地告诉世界:中国,真棒!

1.你知道奥林匹克旗帜是谁设计的?(2分)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答案。(2分)

奥林匹克旗帜颜色(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3.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一( )旗帜 五( )圆环 ( )飘扬

4.奥林匹克旗帜是怎样的?在文中用“——”画出来。(3分)

篇5: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写字表组词

*课文*

两(两个

两人)哪(哪里

哪儿)顶(头顶

顶尖)肚(肚子

肚皮)孩(孩子

女孩)

变(变成变化)片(一片

刀片)海(大海

海水)作(作业

工作)给(送给

分给)

法(办法

方法)脚(小脚

脚步)娃(娃娃

女娃)|

毛(皮毛

毛笔)

更(更加

更多)知(知道

无知)

识(知识

相识)

|

朋(朋友 亲朋)友(友好 友情)

④ 田家四季歌

季(四季 季节)吹(吹气 吹风)肥(化肥 肥料)农(农民 农场)忙(连忙戴(穿戴苦(辛苦

◇课文◇候(时候底(到底秤(秤杆站(站立然(果然

画(画画评(评理候(等候另(另外拿(拿着急忙)戴上)吃苦)等候)海底)大秤)车站)居然)画家)评价)时候)另收)拿手)归(回归 归来)辛(辛苦 辛劳)年(万年 少年)|

⑥ 一封信

封(开封

信封)信(书信

写信)今(今天

今晚)

写(写字

书写)支(一支

几支)圆(圆形

团圆)

珠(珍珠 灯(台灯

哄(哄骗 闭(关闭 事(事情 发(头发

楼(高楼 尽(尽头 层(云层 炉(香炉 挂(牵挂 明珠)灯光)哄骗)闭口)好事)理发)楼房)尽力)层次)火炉)挂念)

笔(毛笔

粉笔)

电(电灯

电视)⑦ 妈妈睡了

先(先生 首先)脸(笑脸 小脸)沉(沉重 深沉)窗(门窗 窗户)|

【登鹳雀楼

南(南方 南北)部(部首 全部)些(一些 这些)巨(巨大 巨人)位(座位 一位)每(每天 每当)升(上升 升高)闪(闪亮 闪电)狗(小狗 花狗)

名(姓名迹(古迹丽(美丽展(展开披(披上

份(一份枝(树枝客(做客收(收到市(城市

井(水井沿(沿海⑩ 日月潭

名字)胜(胜利 必胜)足迹)央(中央 央求)华丽)华(中华 华丽)展现)现(出现 现在)披着)⑪ 葡萄沟

两份)坡(山坡 上坡)枝叶)起(起来 起立)客人)老(老师 老人)丰收)城(城市 京城)市长)利(有利 利用)

|

渴(口渴 干渴)喝(喝水 喝奶)话(说话 真话)际(天际 边际)

⑬ 寒号鸟

面(前面 面包)阵(阵雨 一阵)朗(朗读却(却是纷(纷飞

棵(一棵想(思想言(语言治(治病

洪(洪水难(灾难认(认真业(农业

扁(扁担晴朗)枯(干枯 枯死)却步)将(将来 将要)纷纷)夜(夜色 夜晚)⑭ 我要的是葫芦

几棵)谢(谢谢 感谢)想念)盯(盯着 盯住)自言自语)邻(邻居 乡邻)医治)怪(奇怪 怪人)|

志(同志 志向)伍(队伍 军伍)师(老师 师长)军(红军 军队)战(战士 战斗)士(战士 士兵)

忘(忘记度(炮(花炮向(方向

危(危险惊(惊奇似(似乎苍(苍白

于(于是岸(河岸切(一切散(散开

⑰ 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泼(泼水 泼洒)度过)龙(龙船 龙灯)礼炮)穿(穿着 穿衣)向上)令(口令 军令)|

⑳雪孩子

唱(唱歌 欢唱)赶(赶走 赶快)旺(兴旺 旺盛)旁(身旁 旁边)浑(浑身 浑浊)谁(是谁 谁呢)轻(轻松 轻重)汽(汽水 汽车)

食(食品 食物)眼(眼睛 眼角)爪(爪子 鸡爪)活(生活 活动)

奶(牛奶 奶奶)吵(吵闹 吵架)急(急忙 着急)

24风娃娃 ○车(汽车 马车)得(得到 飞得高)秧(秧苗 插秧)苗(禾苗 秧苗)汗(汗水 流汗)场(一场 广场)伤(伤心

篇6: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通过诵读、品味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诗歌的音韵美,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4.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起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读懂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难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初步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模仿诗歌中明显的语言范式进行创编。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书、小组比赛读、评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交流、想象画面、课件图片展示、感情朗读等方式读懂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3.借助仿写及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以及对课堂生成情况,利用评价做出精当的引导。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

教师: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质疑。

绿色的课本指的是什么?

教师在课题中加上“这个”--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这句话把______比做______。

(通过在题目中加上“这个”,让学生理解课题。知道作者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为什么作者省略了“这个”呢?

(通过对比初步感知诗歌语言特点:语言简洁)

4.再一次齐读课题,感受诗歌简洁的语言。

5.题目质疑。

通过学生质疑筛选出本课教学重点: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学生带疑读书。

2.交流预习单。

A.出示学生预习单,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重点指导,如“敞”翘舌音,上声。“苍劲”的“劲”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jìng”

B.针对难写的“敞”“芬”“限”三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通过捺这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走向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相同之处,又要仔细观察其不同之处。

C.学生练习自己写错或不满意的的字词。

D.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查到的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

A.指名朗读课文。

(一是要读得正确、流利,二是要指导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B.解决质疑问题,(把握学情,为下一步组织教学做好铺垫)

C.自由朗读诗歌,思考预习单第三题(大自然里有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的“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微风”这些词语感知诗文内容。)

D.电脑出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大自然?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概括大自然的特点,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

电脑出示:正是因为大自然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祖国召唤我们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概括诗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程度。)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理解,重点突破--探究大自然这本书中有什么,感受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祖国对我们的亲切,热情的召唤?

(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关键词语“敞开”“去吧”“去吧”体会祖国亲切,热情的召唤。)

2.指导学生情感朗读第一小节。

3.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去吧”?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两个“去吧”强烈表达出祖国殷切的希望我们去打开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感受诗歌的又一个特点--节奏感强。)

4.指导读出体会,读出诗歌的节奏。

5.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

(1)配乐范读2--5小节学生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

师电脑提示:

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感觉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汇报交流:

(3)根据学生汇报内容教师随机组织教学。

A.第二小节抓住“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让学生分别说说脑海中的画面,然后想象画面感情朗读本小节;

教师电脑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的画面,再一次情感朗读本小节;

(通过联系生活感受,想象画面,图片展示,让学生再现诗句描绘情景,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诗句。)

教师通过调整词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另一个特点--韵律美。

例:a.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b.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丰收的果园,耕耘的沃野。

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法更好?为什么?

(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原文诗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

同位尝试背诵本小节。

B.第三小节抓住“鸣禽”“野花”让学生说一说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配合课本插图让学生谈一谈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感受。从而理解“温馨”一词。

通过查字典理解“洋溢”一词,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指名情感朗读本小节。

C.第四小节通过教师引读“青山”“绿水”的话,结合文中的“!”让学生感受到青山绿水的呼唤,从而感悟大自然对我们的呼唤。

感受表达方法,仿写片段。

电脑出示: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这一小节运用了__________表达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蓝天____说:___翱翔吧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D.第五小节抓住“片片云锦”体会“撒开”一词运用的精当,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回忆。

6.教师小结:一花一世界,大自然的课本,就是一本神奇无比、永远也读不尽的厚厚的百科书!

7.学生感情朗读2--5小节,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理解,重点突破--探究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开拓“打开”内涵。

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在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中,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还能受到精神方面的熏陶,大家默读2--5小节思考:你从大自然这本书中受到哪些精神方面的熏陶?把你的体会写在书中空白处。

3.学生感悟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从翠竹的挺拔,感受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从松柏的苍劲感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洁;从“无限风光在险峰”感受青山的豪情;从绿水启迪“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襟;从“联欢、相聚”感受到景人合一,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与愉悦……)

5.补充练习: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划线部分让学生自由填空)。

6.小结:大自然这本书即让我们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又让我们的精神得到?(陶冶)品质更加?(高尚)让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快乐温馨幸福健康)

所以,课题说是“绿色的课本”。

(通过大自然给人们的启迪,一草一木折射出的品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一切,来理解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从而突破本文其中一个重难点。)

7.你对诗歌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还有其他理解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比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绿色代表着希望;绿色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的……甚至于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有的学生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等,教师可以引用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阐明每一个人对自然欣赏的角度不一样,而对自然地理解就不一样,本文只是作者心目中绿色的大自然,意在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表达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在阅读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齐读课题。(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8.既然绿色的课本里有那么多的营养等待着我们去汲取,我们该如何去打开它呢?

默读诗文画下表示动作的词语,思考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方法。

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电脑出示: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去倾听、去攀登、去感受”,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9.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帆风顺的吗?我们知道了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方法还需要哪些品质?

(提示:我们要想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就要善于观察,具有松竹一样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想体验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就要不怕劳苦;要想饱览无限的风光,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不怕危险,勇于探索。)

10.小结:打开大自然的课本除了要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还要具有善于观察、不怕劳苦、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通过学生默读,圈画,从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所需要的“方法”和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两方面入手,由浅入深,轻松的突破本文其中一个重难点,并又一次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响应祖国的和自然地热情召唤,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1.齐读最后一小节。

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发现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相同,让学生初步认识反复修辞手法。)

电脑出示: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2.找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感受本诗文运用反复的好处。

电脑出示本诗文运用反复的特点:

(首尾呼应,增强作者表达情感。本篇文章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小节是对本文主题的暗示,最后一小节是作者情感的升华。)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四)回归课题,诵读课文

1.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探究的心。

2.自由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大自然的语言》

1.课件出示,学生自由朗读,组内交流朗读收获。

2.班内交流。

(六)小练笔

1.用心观察大自然里还有哪些事物,我们从中能增长哪些知识,仿照课文第二小节的句式写一写。

2.学生习作

3.交流习作。

(七)作业

1.搜集赞美大自然的诗歌阅读,有兴趣的可以尝试背诵。

2.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首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或亲近的人听。

(八)板书设计

9.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简洁节奏感强韵律美)

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去倾听去攀登去感受

(不怕劳苦不怕困难善于发现勇于探索)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这需要通过想像完整地把握诗意;另外,诗之美不仅仅是语言,还有韵律、色彩、语调等语言之外的手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大胆地舍弃了原有的逐节教学,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化跳跃松散为连贯流畅。先通过老师范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然后顺势将分散在2--5中的诗歌意象抽取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这样,原来凝练、简洁、跳跃性很强的文字,就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情有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田野的肥沃”,“丰收的果园”,“珍奇的鸣禽”,“野花的烂漫”。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中,与作者的心灵交汇,相互融合,不禁怦然心动、心旷神怡。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感受到了祖国的呼唤,如果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不只是祖国的呼唤也是大自然的召唤,作者的召唤,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由于学生词汇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时,没有把头脑中意象的东西表达到位,老师如果能够随时补充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表达具体,课堂生成会更加精彩。

教学建议:在诗歌教学中“读”虽然贯穿于教学始终,但一定要凸显出其层次性,在本篇诗歌中,第一层次的“读”:读正确,流利--读懂大自然里有什么--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情感朗读诗文。第二层次的“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字词品悟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诵读重点段落;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字词品悟如何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诵读重点段落;抓住重点句段感受文中表达特点--诵读重点段落。第三层次的“读”:有感情诵读诗文--拓展朗读。

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预习单

第一关:字、词大比拼。

1.认读下面生字,并在课本上描红。仿写在下面田字格内,没个生字写两遍,做到正确美观。

敞芬限锦昏

把不满意的再写一个:

2.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

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

相聚苍劲饱览黄昏无限

纠正写错的字词:

第二关:读书擂台赛。

1. 朗读诗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诗歌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听,记住他们对你的评价。

第三关:我会思考。

1.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大自然这本书里有什么?随时用笔圈画出来。

2. 请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尹作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中心小学教师,荣获枣庄市优质课二等奖,被评为“山亭区优秀教师”。

篇7: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教学重难点:

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读。教具准备:

复韵母卡片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ɑ、o、e、i、u、ü

2、出示音节,自读、指名读。

二、学习复韵母ɑi1、导入: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前后后都挨着谁?

2、出示卡片ɑ、ɑi、ɑi3、学习复韵母ɑi的发音;学习读ɑi的四声。

4、谁能用ɑi的四声说话或组词?

5、出示教材中的音节,学生尝试拼读。

三、学习复韵母ei1、游戏:和同桌进行扳手腕比赛。

2、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3、出示ei的四声,小组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4、拼读教材中的音节,并说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语。

四、学习复韵母ui1、出示卡片,学生试着读一读。

2、正音,指导发音方法,学生练读。

3、进行四声练习和说话练习。

4、小组练习拼读音节。

五、游戏巩固:我会拼

出示声母卡片、韵母卡片,学生上台自由组合声母和韵母,然后大声明、拼读,全班跟读。

六、指导书写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3个)他们都是谁?(ai、ei、ui)我们给他们起的名字叫什么?(复韵母)。这些复韵母也能和声母相拼组成音节,课下同学们自己去找一找,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八 板书设计

9ai ei ui

aidaitainailai

āiáiǎiài

eibeipeimeifei

ēiãiěiâi

uichuishuirui

uīuíuǐuì

说课稿

张仁菊 《ai ei ui》一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中包括韵母教学和儿歌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会认读“ai、ei、ui ”的四声。

3、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的书写韵母ai、ei、ui。

(二)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

ai ei ui教学反思

张仁菊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枯燥的汉语拼音需要掌握巩固,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起来才会轻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游戏,创设了情境、语境。寓学于玩,寓教于乐,不仅吸引学生了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的品德教育。

我在教学《aieiui 》第一课时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位卡通动物主人:小白兔、刺猬、袋鼠、海龟、梅花鹿、奶牛。在教学中,始终以卡通动物的游戏故事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1、在复习导入揭题新授环节,我以卡通动物为小主人,让这些卡通小主人背着单韵母出现在教室里,让学生响亮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小游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学生有乐于往下学习的愿望。于是,引出复韵母时,设计了小刺猬的勤劳终于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它找到了新朋友。这样的设计既人性化,教育孩子要懂得勤劳又可以为后面复韵母的出现做了很好的辅垫,从而引出新课揭题aieiui。

2、在教学带声调读复韵母时,我又以当小老师、开小火车、老师和你赛一赛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先让学生互相认读带调的复韵母的四张卡片,接着教师进行抽读,检验小老师是否做得合格,小火车能否开起来。游戏的设计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尽头主动学会复韵母的四声,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性,让学生不是那么干巴巴地读韵母的四声,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的活动。读得认真,念得响亮引出小白兔想拔大萝卜送给学生。

篇8: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本

教材简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空间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 没有空间观念, 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此, 从小学会正确的辨别方向,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 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 能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教学难点: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教具课件:题卡、记录纸、课件通过创设“指挥交通”这样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也为后面练习中的这一活动做铺垫。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 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 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对本课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能够准确辨别方向对于低年级学生却很难。

二、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一是通过先到室外实践活动, 以太阳从东方升起为确定方位, 依次辨明其他三个方向;再回室内抽象地认识图上方向。

二是通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游戏活动等既有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趣味的方式构建新知。融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注重学习方法和探究。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所以, 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因此,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 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教学程序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 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游戏活动, 导入新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节课一开始, 我就抓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上下、左右、前后”的复习,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2. 室外观察、感受方位。

在这一环节我们来到了校园的操场上以“你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吗?”“你是怎么找到东的?”“你还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吗?”为引子,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辨认学校的四个方向, 并和同伴找一找, 说一说这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如生答:早晨面向太阳是东方、校园的东方有校门;背对的方向是西方、校园的西方有树林;右手所指的方向是南方、校园的南方有柏树;左手所指的方向是北方、校园的北方有教室。最后让学生随意转身, 面向各个方向指指说说。如:我面向北, 我的后面就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等等。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互助, 在实践中学生克服了室内抽象模糊的认识, 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3. 室内辨认, 学以致用。

基于学生爱玩、爱动、喜欢游戏的特点, 我在这一环节回归生活、玩中强化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 如:让同学们脸朝 () 面, 后面是 () 左面是 () 右面是 () 这是为后面学习地图方向做准备。

其次, 我让学生辨明教室的方向, 先确定教室门窗的方向是南方, 请同学找出其他三个方向并说明主要标志。这一环节是巩固、应用、进步, 指导要先确定一个方向, 才能准确辨明其他方向。

再次, 我让学生玩“超级模仿秀”的游戏, 如:学青蛙向南蹦两步;面向西, 学公鸡迈几步;超凡脱俗扮演孙悟空向北点点头等。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分辨方向。

4. 整理记录, 实现迁移。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绘制学校地图, 由于绘制地图方向不一致, 人们难以根据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产生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必须有统一的方向才能使人们看得懂地图, 不会混乱。在这一问题矛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讨论, 最后得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明白了地图上的规定, 再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定对自己绘制的地图进行修改, 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 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5. 体验收获, 拓展延伸。

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课堂上的学习很不够, 需要在生活中观察、应用, 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第一环节我设计了森林之家这一情境练习。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到小动物的家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其次让学生说说:想去哪只小动物家?该怎么走?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地图上方向的认识。最后的课堂总结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并鼓励学生搜集辨认方向的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正所谓“课虽尽, 思未了。”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等环节, 使学生勤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提高各种能力。

摘要: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本文通过《东南西北》课程教学设计, 探讨教学过程的教法、学法,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 使学生勤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提高各种能力。

上一篇:在“心系大厦,敬业奉献”演讲比赛上的讲话下一篇: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法的课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