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2024-06-12

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案例(2)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何少艾

教材分析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

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另外,我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偶尔看到一点戈壁滩的画面,不是觉得很美,就是觉得那太遥远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设计理念 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

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

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

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

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

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

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重放“水的新生”,由学生朗诵配乐诗──水的新生。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同学们更加体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艺术欣赏与表演,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中山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歧江河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篇2: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B、61%C、71%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B、海洋C、冰川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B、2.33%C、2.43%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位B、第四位C、第六位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B、巴西C、美国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 B、1/3C、1/4D、1/5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B、海南C、西藏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4日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B、内蒙古C、河北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B、3亿C、5亿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篇3: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能力目标: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了解水资源状况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 【教学媒体】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

1.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两份资料,认识海水成分、元素含量等知识,了解水资源既丰富又宝贵的原因。

2.结合图3-26介绍阿拉善地区由绿洲变为沙漠的事实(因缺水,骆驼的故乡,骆驼在大量减少;因生存困难,骆驼在流泪;母马不愿喂养自己的小马崽;千年古树胡杨林因缺水而枯死:人们用水要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取水,其深井深度达千米,因此许多人一生只洗两次澡。目前已被世界环境组织定为恶劣的生存环境)。

3.国内外两张人均水量统计示意图中首尾城市要记住(天津、西藏),我们江苏的相对位置要了解(在中下等水平),明白水资源的有限性。了解人均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4.根据图示3-32讨论水体污染原因、危害程度、治理方法。按表

1、表2进行家庭用水调查,先自查、自评,后交流,总结得出节水的几条经验和纠正不良用水习惯的几条经验,以利学生扬长避短。

5.学生讨论:无锡地区是否缺水,缺什么水?(介绍水质性缺水)介绍或参观无锡芦庄、山北两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情况,了解水价上涨的原因。介绍无锡市旅游口号:让无锡充满温情和水。” 教学过程: 导课:水资源的状况究竟如何?丰富?缺乏?我们该如何对待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努力做些什么? 【新授】

[要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自然界中的水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说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人类资源宝库。但它不适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地球上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仅占总储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南北极,真正可利用淡水还不到地球总储水量的1%,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缺水危机。

讨论:1.把你了解的关于水资源储存和短缺信息整理出来和大家讨论。

2.地球上水很多,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危机? 淡水资源不充裕,而且分布很不均匀,污染越来越严重。[要点2]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提出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共和大家讨论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见P60)。

2.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说明: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讨论:把你身边水污染情况向大家描述,讨论并猜测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学苑新报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作业】

1、课本P62 1、2。

2、目标P35 一、二。

【实例分析】

【例1】水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水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一个成年人在下述情况下需要补充多少水?

(1)每天吃含水约750 mL的食物,并通过氧化食物产生约350 mL水。

(2)每天以尿、汗、呼气和大便等形式排出体外的水分别是1 700 mL,500 mL,400mL,150 mL。

【分析】一个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可获得750 mL水且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水350 mL,而需排出体外的水总共是 1 700 mL+500 mL+400 mL+150 mL=2 750mL,为了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需补充的水应是排出体外的水与得到的水的体积差。

解:成人每天需补充的水的体积为:2 750 mL-750 mL-350 mL=1650 mL才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例2】下列情况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工业废水、废物的任意排放 B.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C.用第四代广谱杀菌消毒剂的ClO2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D.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并把污水随意排放

【分析】本题A、B两个答案明显会造成水体污染,因而不选,而磷是耗氧物质,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A级安全、高效、快速杀菌剂。答案:C 【例3】据199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入海口,水下能见度不足10cm。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泥沙 ④普通雨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水污染的问题,解题时要切中“水下能见度”这一要点,故选择①②③。而④普通雨水不易造成水污染。答案:D 【例4】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为了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如果你是位总设计师,你能提出哪些具体措施?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需从污染来源和治理污水两方面考虑,尤其是污染来源。答案要点:在南水北调的沿途两岸,工厂“三废”严禁超标排放,两岸多植树、种草,严禁随意排放污水和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必要时,可采用管道送水。【达标检测】

1.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A.50% B.60% C.70% D.80% 2.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

A.气态淡水 B.陆地淡水 C.陆地咸水 D.海水

3.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氢 B.氧 C.钠 D.氯

4.我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A.2倍 B.1/2 C.1/4 D.1/8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学苑新报

6.下列物质可以看做是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农夫山泉矿泉水 7.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既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又要节约用水 D.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8.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为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9.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不均匀,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10.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 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11.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大量含铅等有害物质,下列各项中可能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加大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12.用直线把下列水污染物的来源和它的实例连结起来。

水污染物来源 水污染实例

a工业污染 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农业污染 ②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c生活污染 ③冶金工业的废渣 d放射性污染 ④核废物投入深海中

★世界水日

为了在全人类提倡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风尚,国际上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把每年的3月22日至3月28日确定为“中国水周”。同时,还将每年的5月15日所在的一周定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大海在哭泣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105.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世界海洋经济产值,1995年为8000亿美元,2000年为1.5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达到7%以上,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海洋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1000多万吨(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5%)、汞1万多吨(比目前全世界的汞产量还高)、多氯联苯2.5万吨、铜25万余吨、锌390多万吨、铅30多万吨。这些物质进入海洋后,导致有的海城海水丧失自净能力;有的海域赤潮频繁,★海洋石油污染的清除

清除海洋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化学药剂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清除海洋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撇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英国有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机编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扩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质量多15倍的石油,可防止油轮流出的石油污染海岸,禾草中又以大麦秸秆治污最为有效。1992年,一艘油轮在舍德兰群岛附近失事后,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长的禾草

学苑新报

排,从而保护了海滨浴场和渔场不致遭受污染。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露事件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件发生在1991年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倾泻。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100多万吨。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这一地区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没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我国的水资源

人类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当人类步人现代文明的21世纪之时,人的生命之源——水,却向人们发出了警报: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

在2002年3月21日的世界水日,联合国列出了这样一些数据: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亿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的地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如果人类不改变目前的消费方式,到2025年全球将有约50亿人生活在用水难以完全满足需要的地区,其中25亿人将面临用水短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十分令人堪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

我国虽有水量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1998年我国人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缺水将达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供水量不足,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我国部分山区、草原、滨海和海岛还有6000万人口和4500万头牲畜饮水十分困难。每年的农业收成和工业产值都因缺水造成重大损失。

目前,我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基本线。全国60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这表明,目前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更大的水危机在后头。缺水,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

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两者成反向分布。

在华北大地,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水库、河道已是水枯见底,因缺少湿度,空气里弥漫着焦灼;在西部地区,现有的水对众多的需求来说实为杯水车薪,许多地方已是“水贵如油”。天津市重要供水水源——潘家口水库已接近死库容,一些水库、河道干枯,生活用水困难,市政府被迫对城镇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曾有1000多眼泉水的北京,部分河道断流,泉水基本枯竭,目前靠水库多年的“积蓄”维持供水;因泉水丰富而有“泉城”之称的济南,昔日清泉喷涌的情景已不复再现,有关部门报告,由于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得地下水开采难度加大,加之供应城市用水的两座水库容量在急剧减少,济南市的供水已处于危机状态。(3)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

行家指出,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抑或是人们日常生活,浪费水的现象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了许多,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在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上游灌区,人们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培植作物,饱受黄河断流之苦的豫、鲁两省引黄灌区也是如此。我国农业生产大多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多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多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百分之三四十,发达国家为百分之七八十。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洗手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有的用完水后不把水龙头拧紧,有的人甚至开着水龙头“冰镇”瓜果,或冲洗衣物。这些“无意”的行为让大量的水白白流逝了。全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致使水的损失率达15%~20%。专家指出,若要保证新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种种浪费水的现象及早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水污染也是导致缺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年排放污水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700多条重要河流

学苑新报

中,有近50%的河段J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污染严重。许多原本清澈的江河湖泊之水被污染至已不宜饮用。由于对水资源无节制索取、不合理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江河断流、水体污染、土地沙化、生态恶化,人为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国近海的海洋资源

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仅海洋石油资源就达241亿吨,天然气资源超过1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海洋石油资源量的10%。其中近海油气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3,已探明的储量为5亿吨,目前年开采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

我国海域已探明海洋矿物资源有65种,储量约为1.6亿吨;不仅有重金属、稀有金属,而且有放射性元素和贵金属,在海底还有钴结壳、锰结核和热液矿床。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约有15 000多种,其中鱼类就有2566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千米,近海可捕量占世界的5%,是世界上第三渔业大国。

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海洋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永恒性、分布广、数量大、无污染等优越性,必将成为本世纪的重要能源。

篇4: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吗?(如:没有水我们就不能做饭。没有水我们就不能洗澡。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C)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B)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D)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D)

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C)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C)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D)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B)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0.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B)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1.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C)

A、1/2 B、1/3 C、1/4 D、1/5 12.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A)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此教师可以小结:地球上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淡水资源很少,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更少。)

三、师生互动 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和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展示资料图片,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3)水体污染的危害:(4)水体污染的防治。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D)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小结 课后反思

我在讲本节课时充分注意了当前学生的学情,在学完前面三个单元之后,学生在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上有所冷却。因为在第三单元的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的引入后,学生第一次受到认知上的障碍,使原本在刚接触化学时的热情高涨开始下降。因此我利用本节知识难度较小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就感。

另外,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视频引入与图片展示,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因此课前我们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5:课题四爱护水资源正稿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3、初步掌握节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方法与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感受到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2、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3、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的发源的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难点: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水的简单方法。

篇6:第四单元课题爱护水资源学案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九年级班姓名时间:2013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3)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节水、爱水的责任感。

【学习难点】1.水资源和水污染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课前预习】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1018m3,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

总水量,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3.我国水资源

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且分布不均匀。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提高水的,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以减少用水量。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的来源:。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和。

③生活污水实行。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部分解决下列问题:

思考与交流: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片4-

2、4-

3、4-

4、4-5,你有何感想?

【训练题一】

1.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

A.气态淡水B.陆地淡水C.陆地咸水D.海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3.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

B.地球上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

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等

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二、精讲点拨:阅读课本“爱护水资源”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谈谈你的节水经验。

2.说说今后你将在“爱护水资源”方面如何去做?

【训练题二】

1.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或刷牙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观念

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

2.某湖水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快速繁殖生长,死亡腐烂后使水体产生异味。为

改善该湖水水质,除去水中的异味,下面所提建议不合理的是()

A.人工捞藻,投加活性炭B.加入大量明矾

C.增加水量,促进水体流动D.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确保达标后排放

三、我的收获:(小结)

四、达标检测

1.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

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

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B.②④⑥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2.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3.“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全面动工。

(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是。

(2)“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的三个重大原则:

①先节水,后调水,如图所示标志中属于节水徽记的是,请你分析该徽记,说

出其中一种象征意义。

②先治污水后通水,请你任举一个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

③先环保后用水。

4.2009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用水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D.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2)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纯净水B.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不利

(3)有两瓶从外观无法区别的“水”,其中一瓶是硬水,一瓶是软水,你区别它们的方法

是。

(4)净化水的方法有很多,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其中过滤(填“能”或“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

璃仪器有烧杯、、。

(5)“建设碧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邓亚萍代表中国节水大使提名人在第十七届“世界水

日”和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在宣传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出的倡议,号

召社会各界青年踊跃投入节约保护水资源行动,共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请你写出一个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能力提高

1.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既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又要节约用水

D.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2.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为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

中可以采用的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③禁止使用化肥、农

药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9.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10.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

A.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

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11.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

大量含铅等有害物质,下列各项中可能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加大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12.用直线把下列水污染物的来源和它的实例连结起来.

水污染物来源水污染实例

a工业污染①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农业污染②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c生活污染③冶金工业的废渣

d放射性污染④核废物投入深海中

【课外拓展】

篇7: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设计理念】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性、辩证性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式之一,“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就中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爱护水资源,是建立生态文明的第一步。

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能够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制法懂法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了解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核心。

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1、水污染和防治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多媒体教学 【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调查小关水库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 自学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播放】多彩贵州纪录片

【教师】看了多彩贵州的记录片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否感到心情舒畅呢?贵州的山美水美,人也美,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就是来自贵州省的各个地区,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教师】作为一个贵州人,我们自豪于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但也有不美的地方。【视频展示】小关水库蓝藻爆发水质恶化 【教师】这段新闻是10月15日在贵阳电视台直播贵阳播出的。看到这段新闻之后我的心情也非常沉重。我和同学们一起对小关湖的水质恶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请这些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调查小组呈现】小关湖水库在2000年以前曾是贵阳市的饮用水源,后来因为污染严重加上降雨较少,就没有作为饮用水源了。其中污染包括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养殖废水、洗车场、豆腐作坊、小餐馆(将洗碗的有油的水排到水库里)、橡胶厂(橡胶厂处的主管入口被泥沙堵塞),排污管堵塞还致使村民生活生产污水不能进入截污管。小关截污管的三个泵房的泵由于超期服役而经常坏,不能有效工作,致使大量污水直排入水库。【教师】总结污染原因:工业上的废渣、废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养殖场的污水未经处理排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教师】小关水库污染的原因:天灾和人祸,所谓的天灾是指近年来贵州省的降雨都比较少,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对于天灾,我们的能力有限,但由于污染造成的人祸是可以改变的。面对小关水库的污染该怎么办呢? 【学生】将这些污染企业全部关闭

【教师】这样做法是不是合理呢?公不公平呢?

【学生】养殖户:非常不满,要维护我们经营者的权益,我们要生存,不能关闭

周边有700多户的养猪户,超过一万头猪,这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要养的猪年底卖了才能给小孩交学费。你看那边的那位同学,你来说说,要不是天天吃到我们养的肥美的猪肉,你能长得这么俊俏嘛~大家评评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少了我们,你们餐桌上,又要少了多少鲜美可口的菜啊???而且,我也看书了,没有猪肉,人就长得不好了~~~

豆腐作坊:你们金阳好多菜市场卖的豆腐都是我们提供的,要是把我们关闭了,你们吃什么?没有这些白白嫩嫩的豆腐补充植物蛋白,你们怎么做到营养均衡~而且,一块豆腐就几毛钱钱的利润,你还要让我们这样那样的,我也想啊,可是,你还让不让人吃饭,生存了?我也是上有80岁老母,下有还在换尿布的娃娃啊,现在的奶粉、尿布哪一样便宜啊?我哪里有多余的钱处理污水啊。

橡胶厂:我们也知道橡胶产生了很大的污染,连我们自己在生产时都害怕毒副作用,谁不想活得健健康康,天天没事谈谈低碳,聊聊环保,可是,并不是,坐着就有饭吃,就有钱拿,就能活得无忧无虑,开开心心。我们还要养家糊口,还要促进自己以及大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并没有只是污染,我们厂为小关湖周边的市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每年我们还要交十多万元的税,也算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至于,污水处理,我们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考虑,只是,我们实在没有这个能力来完成啊,你们看吧,我们能怎么办?你们要我们怎么办?

洗车场:我们洗车场为住在小关湖周边的市民提供了多少方便啊,如果把我们关闭了,你们到哪去享受24小时全天无休的洗车服务。【教师】通过上面大家的发言,他们对社会都有贡献,不能关闭,那让他们继续污染下去吗? 【学生】环保人士:作为一个热心环保的市民,我有必要给你们普及一下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贵州省正在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环保知识。国家还有专门的标志来提醒大家注意环保。(展示标志)。而且联合国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由于水库周边的污水直接排到水库里,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中,蓝藻常于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因此我们才会在新闻里看到大片的绿色漂浮物。

水库周边的小作坊和小企业全部关闭是不现实的,应该将他们产生的污水处理之后再排放,而且必须达到相关的排污标准。就算是条件达不到的企业,也应该将污水排到排污渠里。

贵阳市民只要发现任何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拨打12369进行举报!

法律人士:(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我国为了保护水资源,还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第二十四条 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第四十九条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的,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教师】各位同学听了各位代表的发言以后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污染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学生】工业上污水处理后排放

农业养殖业所产生的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不在水库洗东西,不将剩饭剩菜倒入水库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了解了一些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法,接下来老师再补充几点

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篇8: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精选)

宁国中学初中部汪仕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原因、保护水资源方法。

过程与 方法

1、利用所学的有关水的知识,宣传水的常识,学会科学 利用水

2、初步学习利用身边的生活、媒体资源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节水意识;

2、培养为环保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学习用辨证的 观点看待水资源的 丰富和 有限。

教学重点:

培养爱护水的意识;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资源。

教学用具:烧杯(1000)量筒、试管、胶头滴管、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为什么科学家都把探测火星上 是否有水存在,作为探究火星上有无生命现象的 突破口?水对于人类到底有哪些用途?

二、探索新知

引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人类要加倍爱护水资源。

板书课题4爱护水资源

讲述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适时投影“太空中的地球”图片),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着。地球上的水主要是海水。

阅读课本第59页有关海水的图表、文字,并思考如下问题:海水占全球储水量的 比例是多少?在海水中含量最多的 四种元素是哪几个?海水能否被人类利用?

过渡 虽然地球上的 水很多,但被人类利用的 淡水却异常短缺。

板书

(一)水不足

实验 教师演示下图实验。

小结这个实验形象的说明: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只

有一汤匙!

投影 课本第60页的 图3—

27、3—28。

讲述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量却居世界第121位,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 13个 国家之一。水已经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影有关缺水的 图片

录像我国西部严重缺水地区的人们日常生活片段。

过渡 虽然我国水资源紧张,但浪费现象严重。

板书

(二)水浪费

学生活动 汇报“家庭用水情况的 调查报告”

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用水习惯与科学用水相比,用水量有何不同呢? 投影课本第62页表3—1.小结 号召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习惯,而且向周围人节水用水常识,使节约、科学 用水成为社会风尚。

过渡 在我们身边,比浪费水更严重的 情况是水体受到更严重的污染。

板书

(三)水污染

学生活动汇报学校或住所附近水源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 阅读 课本第62页“水体污染的 原因和 危害”

讲述 我国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浪费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设法爱护水资源。

板书

(四)水爱护

学生讨论如何爱护水资源

小结 教师将 学生的 方案整理成下表投影。

投影 有关“母亲水窖工程”图片、“西沙群岛雨水班”图片。并 介绍相关内容。讲述 爱护水资源已迫在眉睫,为此,我国政府1984年颁布了 《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有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提高全民节水意识,还设计了 节水徽记和 节水标志。

投影 节水徽记、节水标记并 讲述其意义。

小结通过这节可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感想。

课后冲浪

1、动手:节水标志和 节水徽记个 画一个,贴在家中用水的地方。

2、动笔:完成课后习题1、2、3.3、动口:想 家长节水一些节约用水的 方法。

4、登陆:(中国水

网)

篇9:《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西峰中学:祖国龙

本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应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学生很需要一个平台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通过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严重的水污染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情况。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需要

本节课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上课伊始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画面的方式,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了本节课的研究任务上。抓住三年级学生好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整节课以活动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以玩促学,给足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率达到100%。

如何节约用水不仅是工农业生产研究的问题,也直接联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每个学生自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是本课题的一再强调的中心。本节课的化学知识内容较少,主要是常识性介绍,让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动手实践是本课题的特色。本课题在科学教育融合人文精神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通过水资源与节水录象的播放、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

二、探究材料细致,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作用

探究过程之前,教师通常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画面材料。在探究过程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画面材料的使用方法进行细致的指导,关注学生在使用画面材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画面材料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可以自主选择的图片,使他们的活动有目的有实效。此外这种探究活动课对老师的要求较高,授课之前要精心选题并设计每个探究环节形成问题串,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而调控学生的活动过程。此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化工生产资料,使我们设计的探究内容不致于脱离生产实际。

三、更多关注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些纷繁的信息中筛选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应该重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字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总结目前人类水资源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在渗透法制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危及人们正常生活的地步。同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稀缺。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现象。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通过讲述《环境保护法》对水污染的要求,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保护水不被污染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必须履行的义务。通过这节课,转变了学生的观念,节水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水体污染的严重性,真正地产生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并树立爱护水资源的决心。从学完这一节课开始,真正地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节水行为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通过这节课也使我放开了眼界,向传统的教法提出了挑战,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篇10: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受很深,在此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留有不少的遗憾。下面简要谈一下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

一、引入有震憾力。通过“新闻调查”节目的一段片断,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一个原本依傍淮河的美丽的村庄为什么变成了如今令人恐惧的癌症村?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可能会想到与水源、空气、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关,那么再看到问题的答案,令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由于水质污染给人类已经带来了惨重的灾难,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爱护水资源!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办法下一篇: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