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演讲稿改革

2024-06-17

军人演讲稿改革(共8篇)

篇1:军人演讲稿改革

军人演讲稿改革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军人演讲稿改革》的内容,具体内容:军人是坚定的。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艰难所阻,使信念坚定不移,行动始终如一,无所畏惧地实现既定目标。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几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说起改革一词,与中国军队还...军人是坚定的。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艰难所阻,使信念坚定不移,行动始终如一,无所畏惧地实现既定目标。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几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起改革一词,与中国军队还真是很有渊源呢。早在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提出“胡服骑射”的主张来加强军队战斗力,赵国也从此走上了强盛的道路。据说因胡人服饰多为皮革所制,这才有了“改革”这一说。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往往是国家和军队发展壮大的分水岭。火枪火炮的广泛运用,终结了大刀长矛主宰战场的历史,也终结了无数国家安享太平的美梦;飞机坦克的问世,夺取了火枪火炮的战争主导地位,也助推了一批新兴强国的崛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已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谁不改革谁就得当 LOSER。

咱们人民军队 80 多年来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南昌起义后不久,就进行三湾改编、召开古田会议,成功地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了新型无产阶级人民军队。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重大调整

改革,精兵简政强素质,技能升级造装备,成长为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强大军队。军队强大了,国家发展就有了保证,种花家也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被标示得格外清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部署,矛头直指多年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这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实现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抓住治权这个关键,从根本上将权力的笼子编密扎紧,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让能打胜仗的“铁骨钢拳”更加精锐有力。全方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更好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增强“财”的使用效益,强化“法”的规范引领,发挥“创新”的驱动发展作用,让政策制度“经络血脉”更具生机活力。着眼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让国防潜力的“强大根基”更加坚实巩固。

说了这么多变,您是不是有些目不暇接?别急,还有个重要的事:改革不是改向,变革绝非变色。这次改革从总体设计到具体举措,都始终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军的特有政治优势得到巩固加强,确保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人民军队经过此次

淬火成钢,体制机制将更加合理,作战能力将大幅跃升,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改革的红利属于全国人民,惠及国家民族,益于世界和平。改革的任务虽然艰巨繁重,只要同心协力来奋斗,军队改革必将稳步前进,中华民族必定实现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着眼点和战略谋划的落脚点。谋划强军梦,必须遵循有利于实现中国梦这一根本原则。强军路上话改革演讲稿强军路上话改革演讲稿说起改革一词,与中国军队还真是很有渊源呢。早在公元前 307 年,赵武灵王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提出“胡服骑射”的主张来加强军队战斗力,赵国也从此走上了强盛的道路。据说因胡人服饰多为皮革所制,这才有了“改革”这一说。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往往是国家和军队发展壮大的分水岭。火枪火炮的广泛运用,终结了大刀长矛主宰战场的历史,也终结了无数国家安享太平的美梦;飞机坦克的问世,夺取了火枪火炮的战争主导地位,也助推了一批新兴强国的崛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战争已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谁不改革谁就得当 LOSER。

我们人民军队 80 多年来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南昌起义后不久,就进行三湾改编、召开古田会议,成功地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成了新型无产阶级人民军队。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重大调整改革,精兵简政强素质,技能升级造装备,成长为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

力的强大军队。军队强大了,国家发展就有了保证,种花家也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被标示得格外清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部署,矛头直指多年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这是一次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实现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抓住治权这个关键,从根本上将权力的笼子编密扎紧,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让能打胜仗的“铁骨钢拳”更加精锐有力。全方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更好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增强“财”的使用效益,强化“法”的规范引领,发挥“创新”的驱动发展作用,让政策制度“经络血脉”更具生机活力。着眼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让国防潜力的“强大根基”更加坚实巩固。

说了这么多变,您是不是有些目不暇接?别急,还有个重要的事:改革不是改向,变革绝非变色。这次改革从总体设计到具体举措,都始终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军的特有政治优势得到巩固加强,确保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人民军队经过此次淬火成钢,体制机制将更加合理,作战能力将大幅跃升,整体面貌将焕然

一新。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改革的红利属于全国人民,惠及国家民族,益于世界和平。改革的任务虽然艰巨繁重,只要同心协力来奋斗,军队改革必将稳步前进,中华民族必定实现伟大复兴!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我叫 XXX,来 XX 单位,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忠于党,矢志强军敢担当》。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了她 XX 岁的生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为党,我们共同的母亲,祝福她生日快乐!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历史浸满了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点燃秋天的井冈星火,唤起了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丰功伟绩!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家卫国而澎湃的血浪。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如今,南极上空飘扬着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太平洋驰骋着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我们期盼已久的“太空梦”。那些曾蔑视我们为东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一个个惊诧又嫉妒我们的“中国崛起”。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的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但那时我年纪还小,并不能领会当中的深刻含义,只是觉得歌曲朗朗上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因为,我是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驶进知识的海洋,直至加入人民解放军这个钢铁集体,是党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乡村孩童,培养成为了一名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何况党对我的恩情比山重,比海深,我将始终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并为之奋斗终生。

当时间沉淀,岁月逝去,当九十年如弹指一挥间,当那些沧海桑田的誓言沦为最美好回忆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几代人的时间来追随,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一生的信念去铭记,去坚守?九十年的时间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信念,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一生所追寻的阳光,只有对共产党的忠诚才是对国家、对人民最真挚的热爱。请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忠诚于党呢?

我们的党,自建立以来始终与时俱进,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当前,党中央根据国内

外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作为党员,同时也是革命军人,我们必须牢

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圆我们的强军梦,强国梦。

实现强军目标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或许我们的工作只是站岗、饮食保障,有时甚至只是擦擦飞机、扫扫地 R22;R22;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看似平凡的工作,但是强军目标的实现就是依靠像我们在座各位一样的,能够履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人,用毛主席评价白求恩同志的的话说就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用学院三个“敢于”就是,“敢于勇挑重担”、“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较真碰硬”,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敢担当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勇挑重担,是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联系起来,将不负重托和不辱使命联系起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自觉挑起强军兴军的重担,在工作上不拈轻怕重,在个人得失进退上不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在遇有棘手问题或出现失误时,不惯于推脱和撇清自己。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承担责任,是当责任来临时有一种期盼和激动,在承担过程中有一种充实和愉快,在完成任务后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丘吉尔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一个人只有承担了一定的责任,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大的责任。我们穿的一身军装不只是挺拔,挺拔之外更代表着一种军人的责任,一种甘于奉献、随时准备用生命保家卫国的责任。

矢志强军敢担当,就是要敢于较真碰硬,是敢硬碰硬,是敢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手软,做到揭短不怕痛、亮短不怕丑、治短不犹豫,这同时也是党检验我们是否忠诚的试金石。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回避问题只会加剧矛盾,迁就照顾只能埋下祸患,那种做和事佬、当

老好人的思想和作风,带不出过硬的队伍,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害我们的部队。

在我们身边做到“敢担当”的鲜活例子有很多。有只要能站立就要走上讲台,只要能说话就要传授知识的王昊然教员;有用忠诚和责任铺就战鹰起飞之路的任和平;有站着就做柱子,倒下就当桥板的杨小平R22;R22;

回眸历史,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放眼未来,我们还要迎战暴风骤雨。我们国家傲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是西方敌对势力的眼中盯、肉中刺。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不愿意看到我们祖国发展壮大,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复杂的,有时甚至会是十分尖锐的。强军兴军,时不我待,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作为军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始终牢记忠诚于党的军魂,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让和平安宁遮蔽了我们敏锐的目光,绝不能让歌舞升平掩盖了潜藏的生存危机,更不能让暂时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我们应该时刻记得,肩上扛着的是军衔,头上顶着的是军徽,我们有种义务叫承担,有种责任叫奉献。我们要用忠诚守望和平、用热血和担当保家卫国,用有限的生命捍卫我们永恒的誓言——忠诚于党!

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在你的指领下,我们将献身强军实践,豪情满怀敢担当,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军人演讲稿改革

军人属于祖国,祖国赋于军人以神圣的使命。

军人与使命同在,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现价值。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是在献身使命中体现的;我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在献身使命中形成的;我军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献身使命中确立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的历史使命,承载了党的重托、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安全,也对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人,尤其要把思想境界定位在献身使命的人生追求上,以使命为重,用生命来维系使命,用忠诚来支撑使命,用血肉之躯来践行使命。

以使命为重,就是要有使命意识。不讲使命,就是不讲政治。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的强烈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和松懈自满情绪,时时讲使命、想使命、谋使命,真正做到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以使命为重,就是要履职尽责。履职尽责是军人的天职,是履行使命的基本标准。作为军人,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不能坐而论道,而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岗位作为履行使命之本,把事业作为人生价值坐标,把使命任务的要求与立足本职实实在在的行动结合起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履职尽责中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以使命为重,就要作出牺牲奉献。献身使命是一种职责,献身使命是一种荣光,献身使命也意味着牺牲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坚定的信仰、崇高的追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和生命困难,把个人追求融入履行使命的伟大实践,把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献身使命、矢志不辱使命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意志,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转化为应对危机、谋求打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实际行动,在各种考验中显本色,有效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军人神圣的名字,令世上人羡慕敬仰;

训练场个个意志坚强,忠心报国杀贼寇保家乡;

青春奉献在绿色国防,生命谱写人生辉煌。

篇3:军人保险社会化改革成就探讨

1998年,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准, 军人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开始阶段, 军人保险只有军人伤亡保险一个险种, 主要是为了解决伤亡军人保障方式单一, 抚恤补偿标准低的问题, 以及给予伤残军人一定的经济补偿。2000年, 为了适应国家基本医疗制度改革, 建立了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 实现了军地医疗保险的衔接, 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医疗保障。2002年, 为了解决转业到企业干部的养老问题, 建立了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了转业到企业的军人享有限公务员同等的养老待遇。2004年, 为了解决随军未就业配偶的生活和保险问题, 建立了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 并实现了与地方社会保险的衔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 国家支持鼓励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有效补充。2010年, 军队引入商业保险, 建立了军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显著提高了伤亡军人的补偿水平。2011年总后勤部会同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未就业随军配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 保障了未就业随军配偶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2012年7月四总部修改了《军人伤亡保险规定》, 以及《军人伤亡附加保险》, 有力的保障了伤亡军人的合法权益。2013年总后勤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通知》完善了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有关规定, 从根本上保障了军人养老保险和顺利实施, 为军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2军人保险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2.1 军人保险社会化起步晚, 欠缺经验

自20世纪末期, 我军就开始了军人保险社会化的实践, 并收获颇丰, 但比之不断发展的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不断出现的新挑战中, 我军的社会化改革一直处于被动, 存在滞后性, 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造成军地衔接不畅等等问题。

2.2 军人保险社会化范围比较狭窄

一是与社会保险融合范围不全面。国家社会保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在险种设置等方面已经比较完善。军人保险主要是跟随国家社会保险的改革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解决军人退役后保险接续问题是军人保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军人保险在与社会保险衔接中, 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军人保险与社会保险在待遇条件、待遇标准 (如军龄、工龄、缴费年限、缴费数额) 和待遇项目以及标准上还没完全统一;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完整, 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只解决了军人退役后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融合的问题, 但对军人大病统筹部分尚没有完全解决。二是军人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缺乏融合。随着军人保险事业的发展, 军人保险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 军人保险基金采取自营的投资模式, 也就是说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债, 由于受到政策变化、利率波动以及市场形势等因素的影响, 仅仅依靠这种模式, 无形中造成军人保险基金的贬值与“缩水”, 军人保险基金已经无法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军人保险事业不断推进和广大官兵保障水平日益提高的趋势。实现军人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必须改变现有单一投资模式, 开拓新的投资渠道, 提高保险基金的收益率, 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经验值得军人保险基金的借鉴。另外, 随着委托投资和商业保险的不断发展规范, 给保险基金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渠道, 军人保险基金, 还没有充分把握住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2.3 军人保险社会化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 军人保险社会化机制不够完善体现在军地协调机制不完善。缺乏军地协调机构, 导致社会化过程中相应的协调缺位。在一些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中由于没有妥善的协调好各方关系, 导致军人保险的交接出现问题, 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归根结底是缺乏相应的协调平台, 增加了军人保险社会化的施行。其次, 监督管理机构不够完善。军人保险社会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很难确保正确的方向, 合适的程度。目前, 在监督军人保险社会化方面, 还缺少统一的依据和强有力的监督, 还没有形成以定责、考责、问责的责任机制, 在监督管理上存在着无具体检查、无落实措施、无责任追究、无大众监督等问题。

2.4 军人保险社会化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有关军人保险的立法主要有几个, 首先有法律层次的《国防法》、《劳动法》、《军人保险法》。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伤亡保险规定》, 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退役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这些法规的出台对保障军人权益, 稳定军心、增强部队凝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动了我军现代化建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军人保险法律制度还表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 《军人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军人保险的宏观方面。微观方面还需要各项法规制度予以规范, 只有宏观微观配合才能规范好军人保险的发展。尤其是存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法律制度还存在比较大的“真空”。军人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分支, 不能脱离社会保险的体系独立存在。军人保险开设的险种多与社会保险前后衔接互为阶, 但现在已有的军地联合立法很少, 这不利于军人保险的发展和连续性。这也为入伍、退伍人员的保险账户积累、转移, 保险险种的选择、增加、保持造成了困难。其次, 要建立军人保险社会化方面的法规制度, 规范军人保险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军人保险社会化改革必须要以《军人保险法》为依据, 但是在《军人保险法》中缺乏对于军人保险社会化发展所面临的尖锐问题的规范, 所以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论证。

摘要:从军人保险社会化改革现状入手, 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军军人保险社会化改革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篇4:推进军人保险制度改革之我见

关键词:军人保险制度;军人权益;法制化

一、军人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军人保险立法兼有军事法、社会法、经济法、民法的特征,立法时要全面考虑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军事法相互协调问题。《军人保险法》作为军队保险制度的基本法,为军队保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配套法规还不完善,实际操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保障效果。

军人保险业务涉及军队和政府众多部门,需要建立联合决策机构。比如,美国专门设置退役军人事务部,其下辖的保险委员会负责军人保险事务,由财政部长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卫生部长等诸多政要。保险委员会定期召开军队和政府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军人保险事务。在全美各地设有服务机构,具体办理保险业务。我国目前还缺少类似机构,缺少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难以开展军地多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二)保险互助作用未体现

从目前军人保险的构成来看,政府主导的退役军人社会保险和市场主导的商业保险机制已经建立,而军队主导的内部互助保险却行动迟缓。从根本上讲,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摊和互助共济制度,军人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军人职业风险的保险制度,互助共济是关键环节,采用个人缴费的筹资模式是其内在要求。

退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用个人账户的模式,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用于转业到企业的军人的保险与地方社保体系的衔接。目前,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要交纳养老保险。因此,今后所有转业军人都要把个人帐户转移到地方社保机构。由于全国各地社保规定不尽相同,保险体系不能自动衔接,导致退役军人个人保险帐户转交不顺畅。

(三)商业保险类型单一

引入商业保险是军人保险制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有的商业险种难以满足军人家庭全方位的保险需求。比如,战争免责虽然是商业保险常见条款,但因为承保对象是军人,一味坚持战争免责将导致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获赔金额远远低于平时牺牲,这直接形成违背常理的错误导向。

二、对推进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联合机构

参照美、德等先进国家经验,通盘考虑军队、社会、政府和个人等因素,由军委挂帅,成立由军地多个部门参加的联合部门,并在各省成立分支机构,专门处理退役军人福利、待遇和保险等事务,协商解决包括军人保险的在内的各种退役军人问题。

军人保险法规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律框架结构还不完整,军人保险政策规定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出台一批保险法律和规章,才能进一步推动军人保险事业的进步。比如,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集中推出一批军人保险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军事规章,这样可以避免在颁布上级法后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与之配套的规章用于指导落实法律的行动。

(二)完善保险类型

理论上,保险类型可分三种:完全由军队承担费用的国家保障型,如军人伤亡保险、特殊任务保险等;个人和军队共同承担费用的分担保障型,如军人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等;主要由个人缴费的风险互助型。

要加快风险互助型保险机制的建立。军人最大的风险来自战争,但是伤亡附加保险具有战争免责的先天不足,互助型保险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案。建立互助型保险是外军通行的做法,战争伤亡风险由所有现役军人共同承担,既可以提高军人集体荣誉感,又能弥补商业保险的漏洞。互助型保险需建立公共产权基金,所有现役军人向该基金缴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对因战争牺牲、致残或重大疾病等情况,在军人伤亡保险理赔之外,给予军人更合理的经济补偿。

(三)延伸覆盖领域

职业化是军队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应提前研究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变化,探索设计相应的险种,与未来的改革同步推出,预防军人保险政策出现空档期。第一,要覆盖海外。随着我国经济利益拓展到海外,未来军人赴海外维护国家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势必常态化,如何合理设置军人海外行动的保险种类仍需积极探索。第二,要覆盖军人家属。为了使职业军人安心服役,保障范围要延伸至配偶和子女。比如,新加坡的军人保险就充分考虑了家庭成员,参保对象除现役军人外,还包括非军职的各类在军队服役的人员及其家属。目前,针对军人子女的保险尚属空白,可采取建立专门保险基金资助军人子女教育、医疗等具体措施。第三,要覆盖退役后。应根据职业特点提高退役军人保险的水平,美国军人保险的很多条款都体现了这种特殊性,军人退役后,可以将持有的军人团体寿险保单转换为退役军人团体人寿保险,或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个人终身寿险。可以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退役人寿保险,所有退役军人都纳入保障范围,提高军人退役后的生活水平。

三、结语

我国军人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应该正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自建国以来,我们军人保险制度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从草创之初,到现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军人保障体系,这些都是实在的进步。军队建设归根到底是军队人才队伍的建设,唯有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不断学习的态度,保护好军人的利益,让军人保险制度紧跟时代潮流,我们的军队建设才能做出成绩,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磊.军人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军事经济研究,2010(06).

[2]刘剑萍.军人保险制度实施中的风险防范[J].军事经济研究,2006(04).

篇5:军人演讲稿改革

作为青海省军区的拳头力量,自该团整建制转隶青海省军区以来,这个团就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青海繁荣稳定作为自身的神圣使命,始终奋战在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第一线,同时还先后完成了青藏铁路险难路段施工、玉树抗震救灾、贫困州县援建等重大任务,并于去年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团官兵连续机动16小时紧急驰援玉树,成为第一支从陆路抵达灾区的部队,并先后从废墟中搜救出19名各族同胞,为灾区群众带去了生的希望。如今,该团官兵从废墟中营救出的藏族小伙索南江才也加入到这支部队,成为了一名守护高原的“金珠玛米”。

“驻守一方,温暖一方”,这是该团官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自觉的践行。去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活动中,该团官兵向对口帮扶群众捐款3万余元;在去年为省内院校执行学生军训任务过程中,该团向5个共建单位的20余名贫困学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并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今年2月12日,时逢农历小年,该团官兵同往年一样,赴驻地3个贫困社区,为贫困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进行义务劳动……战士们不断把爱心的小溪汇聚成暖流,流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你把人民装心里,人民把你心里装”,该团同驻地群众双拥共建所结出的累累硕果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每逢春节、建军节,驻地各级党政领导及街道社区群众都要来到这个团慰问官兵;为丰富官兵业余生活,青海图书馆定期开展“优秀书籍进军营”活动,累计免费为团队官兵借阅图书上万册;驻地社区多次组织“缘在军营”相亲活动,先后有十余名优秀女青年同团队官兵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驻地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该团多名随队失业军属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当兵就要当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兵”,这是该团官兵对守卫着的一方百姓永恒不变的承诺。这个团紧盯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将练兵备战作为第一要务,结合驻地实际,每年将部队拉动至陌生地域组织野外驻训,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全面摔打锤炼部队;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这个团组建成立了特战分队,逐步完成特战化探索转型,反恐处突能力有效提升;同时,他们还以“老高原精神”为载体,持续激发官兵驻守高原、热爱高原的理想信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顽强作风在该团官兵心中不断凝聚。去年年底,在上级对该团军事训练考核中,该团凭借100%合格的优异成绩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这也是该团连续4年获此殊荣。

篇6:军人演讲稿改革

作为一名军人,时时刻刻都在准备打仗,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时时刻刻准备为祖国献出生命和鲜血,去履行那神圣的职责,这就是军人! 军人本色!

在我军的成长中,军人的核心价值无时无刻不在体现。

上甘岭战役,敌我双方持续鏖战43天,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我军击退敌人冲锋900多次,歼灭敌军2.5万余人。虽然,我军伤亡非常惨重,但无一人退缩。涌现出了以身体堵塞敌人枪眼,为部队冲锋打开道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等等。他们的壮举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驻我们心间。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斗志的?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价值观支撑着革命军人所向披靡。难怪美国人惊叹:“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部队,这是一支具有‘谜一样东方精神’的部队。”

这种精神正是来自于革命军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对革命军人职责荣誉的誓死捍卫。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军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这种精神来自我们军人对于祖国和人民的责任。责任如影相随,尽责是本分,更是我们通向未来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斗争中真实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余震来临前,部队指挥员挥泪下了死命令,让已经钻入废墟的人员马上撤出,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战友说:“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这种用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刻画出来的感人场景,这正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完美展现。

篇7:军人演讲稿改革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自卫反击,这支军队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为了国家兴亡,舍弃妻儿父母,舍弃自己的生命奔赴前线,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安康,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解放了全中国,捍卫了领土主权;从开发北大荒、修建创世界奇迹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这支军队总是冲锋陷阵、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为建设和谐社会,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建立了一次又一次的功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日新月异的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80年的历程,记载着人民军队的辉煌;80年的历程,铸就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二郎山精神、风雷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发扬光大和生动体

现,是人民军队的军魂。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我军一代代官兵骄傲传唱的军歌,虽经岁月沧桑,却历久弥新,愈唱愈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向着太阳前进。

我也曾经是一名军人,每当耳边回响起这首歌曲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英雄们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祖国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感人景象,心中回想起当年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令行禁止的军容和作风。我为军人深深的祝福,我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感到自豪和光荣。

其实,在我们安全生产的岗位上,穿过军装、受过部队大熔炉锻炼的同志不在少数,我们都有着一样的感触和经历;我们共同传承着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革命精神;我们都在为我段的安全生产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着。

战友,无论你今天在哪个岗位,做何工作,也许正承受着各种压力或有着许多的不如意,但我们都应为有这段难忘的历程感到自豪和光荣,都应把我们“打不垮、压不弯”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永远传承,决不辱我曾是一名军人的美名。

战友,让我们振奋起来,在安全生产第一线,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勤奋工作、勇于奉献、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始终做到遵章守纪、令行禁止,为我段安全生产作出我们的贡献。

篇8:司法改革复转军人不缺席

关键词:司法,司法改革,复转军人

回顾司法改革的历程, 成就是勿庸置疑的。然而, 当前由于一些地方司法腐败、司法效益不高等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司法公信力, 而部分精英学者罔顾国情执意推动西式司法独立阻碍了现行司法制度的改良, 加上人民司法、党领导下的司法与司法公正间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在去中国化思维的鼓噪中有被扭曲的倾向。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司法改革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步入了新的困境之中。

这样的背景下, 中央出台了新的司法改革的指导意见, 高层也多次喊话。由此, 始终以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司法改革又一次进入了破冰之旅。本轮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鼓励复转军人充实到司法系统内。具体来说, 就是对军政素质优秀的复转军人, 经过两年的法学知识学习, 逐步充实到各个司法部门内, 从而加快司法人才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 把复转军人这一群体纳入司法改革政策体系中, 必然是考虑了复转军人这一群体在过往的司法实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今司法改革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其优势何在?反对者的立论错在哪里?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复转军人从事司法实务的历史沿革

司法从广义来理解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关系到对利益纠纷的最终处理, 关系到民心所向, 所以一般而言人们把司法看作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因为这道防线如此重要, 所以自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以来, 都始终注重发挥人民心中最可爱也最信赖的群体——军人包括复转军人, 在司法实务中的作用。可以说建军八十多年来, 司法队伍与人民军队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础——服务人民与党的领导, 共同经受了不同时代的检验, 也正是在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捍卫中, 军人群体与司法队伍建立了血肉相联、相互融通的密切联系。

(一) 革命战争年代军人群体成为当然的司法队伍主体

战争年代各根据地、解放区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 军人与非军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从事刑事案件侦、诉、审以及民事纠纷的调解和审理的人员绝大多数都肩负着战时拿枪、平时做司法工作的双重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 严格意义上的复转军人群体在这一时期是不存在的, 而离开了军人群体, 根据地、解放区的保卫、司法等工作也就无法开展。马锡五作为革命军人及司法人员的双重代表, 其主导创建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正是这一时期军人群体创造的人民司法奇迹的典型。

(二) 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建设时期复转军人创造了司法战线的辉煌

在继承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基础上, 军地干部队伍建设开始两条线发展, 军队干部与非军队干部有了法定的区分。建国初期的全国各地方政权的建设中, 军队复转干部成为主导和骨干力量, 司法战线上也不例外。应该说, 这一时期复转军人从事司法工作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得人民司法较好地完成了巩固革命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司法改革也在这一背景下得以稳步发展, 中国特色的司法架构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时期司法工作在反腐败、保民生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司法公信力始终处于高点。

改革开放前的十年, 全国干部队伍除了人民军队外基本都受到了冲击, 而司法战线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正是在这一非常时期, 复转军人发挥了对司法战线的重要的支持和补血作用, 使得这一时期的人民司法战线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改革开放后司法改革的再次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 改革开放至今复转军人在司法领域中建功立业

改革开放伊始,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 为响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的需求, 大量符合时代需求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法学教育和研究也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 随着司法体制的恢复, 司法队伍也呈现迅速扩大的局面。新增的干部中从部队复员转业的军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当时法律人才急剧缺乏的情况下, 复转军人由于其出众的意志品质在法律理论及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整体上要领先于其他出身的干部。八十年代大裁军, 客观上进一步提高了复转军人进入司法队伍的速度和比例。这一时期大量复转军人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有相当部分走上了司法队伍的领导岗位。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司法队伍尤其是法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加速, 司法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不断提高, 职业道德水平也受到法律的严格要求。伴随着这一趋势, 进入司法队伍的复转军人的标准也在提高。至今, 复转军人仍然是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身影遍布司法战线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 这一群体创造的业绩也为党和人民所认可。

二、司法改革中复转军人的优势

回顾党和国家司法工作的发展历史, 我们无法回避复转军人这一群体的历史贡献。转首审视当前司法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到新的司法改革指导意见之所以为适格的复转军人广开司法界大门, 至少是因为关注了复转军人的三大天然优势。

(一) 军人历来为党和人民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品质呼应了司法改革破除西化迷雾, 构建人民司法、和谐司法的时代需求

复转军人脱胎于军人群体, 他们同样具备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强烈信念和勇于担当、敢于实践创新的品质。这些正是当前司法改革为满足人民对司法公正、司法和谐的正当要求而提出的对司法队伍构建的品质标准。

(二) 军人群体道德水平总体较高、纪律意识较强, 能有效应对复杂环境的诱惑和冲击, 能满足困境中的司法改革对司法从业人员道德品质的要求

《法官法》、《检察官法》和《人民警察法》等法规, 均对司法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前, 司法困境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部分司法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失衡引发违法滥权从而冲击了司法公信力。而复转军人这一服从命令、严格自律的群体能够起到稳固司法队伍的主流品质的作用。

(三) 军队长期依法从严治军的环境使得复转军人的法律素养具备高起点, 这有利于缩短司法从业人员法律素养培育的周期, 符合司法队伍构建的效益原则

军队自身对岗位任职的高标准, 使得复转军人呈现出总体高学历高素养的特点。而军队人才培养对依法治国的国策和依法从严治军的原则的践行, 使得多数复转军人在军队里受到了较严格且高水平的法律教育, 养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思维习惯。

三、对反对复转军人进司法论点的辩驳

正视复转军人群体在我国司法工作发展中的历史功勋, 把握当今复转军人在司法改革进程中具备的三大天然优势, 就能轻易明了那些喧嚣一时的反对论调的错误所在。

(一) 无视历史事实, 以偏概全认为复转军人不懂法、素质较低, 不能胜任司法工作

这一观点明显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是源自精英思维的天然偏见。部分复转军人素质提高缓慢不能否定这一群体尤其是复转军官群体的高素养, 部分复转军人不适应司法岗位不能否认整体的适应, 正如部分非复转军人司法人员的腐败和无能不代表所有非军人司法人员的主流。何况, 即使是对法律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法院, 至今每年仍有一批复转军人站上舞台建功立业。在法院的法官岗位、纪律管理、行政管理、装备管理、法警工作以及党务岗位上, 复转军人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充分证明高素质的复转军人群体在司法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 依然能高标准地胜任司法工作

(二) 从复转军人倾向强调顺应民意、听党指挥的特点出发, 主观臆断该群体天然有违反司法中立、破坏程序公正的倾向

党和政府, 对司法改革的重视和推进, 是三十年来司法改革稳步前进的主要支撑。司法改革的风雨历程告诉我们, 司法中立与程序公正必须扎根于中国国情才有生命力, 才能为人民接受。当前司法改革急待解决的是司法不公造成的公信力问题, 需要继续巩固司法为民的理念, 要通过构建人民司法、和谐司法来满足人民对司法公正的期待,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 司法理性的构建必须考虑民众情绪, 中国的司法改革必须体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三者的辩证统一。复转军人具备三者统一的强烈信念, 能够推进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在法治状态下的最大拓展, 司法改革由这一群体来参与推进符合逻辑, 顺应民意。

(三) 精英思维出发对复转军人设立双重标准, 认为该群体没有司法实务经验, 长期军旅生活使其难以提高专业素养

目前关于司法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法律规定, 极其明确, 并没有对复转军人进行专门限制, 也不要求司法从业人员天生擅长司法实务。实际上, 每一个初入司法队伍的人员, 其司法实务经验都需要在专业培训与实务锻炼中提高, 并且由一系列考核激励机制来保障。以法官和检察官为例, 司法考试作为统一的从业门槛, 只要复转军人经过学习和培训通过这一考试, 就初步具备任职资格。更何况由于军队建设重视依法治军, 吸纳和培养了大量法律专业人才, 而军队晋升的金字塔结构使得复转军人中必然会有大量中青年法律专业人才。这些人更是当前地方司法队伍建设急需的中坚力量。如果罔顾事实, 针对复转军人进入司法队伍加以特别限制, 显然违反了就业公平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也不符合人才使用的效益原则。

历史一再证明, 穿着军装的公民是好样的, 脱下军装的军人同样是好样的。建军八十多年来,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急难险重的一切领域, 军人群体交上的都是满意的答卷。今天, 新一轮的司法改革拉开了帷幕, 国家呼唤脱下军装的公民去捍卫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司法公正。只要在入门把关、专业培训以及考核淘汰等方面加强立法保障和执法监督, 就一定能引导适格复转军人进入司法战线、保障适格复转军人成功转型、保持复转军人始终以高超的司法业务水平面对时代的召唤。

司法改革的进程必将再一次证明, 军人的忠诚和无私正是司法公正最好的标尺。面对时代的召唤, 复转军人必将继续发挥其天然优势, 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展现勇于担当的气魄和适于担当的宿命, 在司法改革中永不缺席。

参考文献

[1]左卫民.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 现代法学.2008, 06.

[2]厦门大学法学院课题组,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福建法学, 2008.03.

[3]贺卫方.复转军人进法院.南方周末.1998-1-2.

上一篇:可爱的小狗小学生状物作文350字下一篇:从来没有这么快乐初二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