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2024-06-15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共14篇)

篇1: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投入情感换取真心以对

——拜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说起来惭愧,第一次读《爱心与教育》,是为了完成随笔征稿而机械地大致浏览了一遍,之后生宝宝、带宝宝,一直没有充裕的时间拜读,但爱学生的李镇西老师和他与学生间那些感人的故事却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中。适逢暑假,终于有充裕的时间为自己充电,第一件事便是再次拿起《爱心与教育》,在宝宝睡着后那一个个安静的夜晚,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封封真挚的信件,吸引着我一口气读下去,就像看连续剧一样着迷。我被书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有时甚至潸然泪下。书中宁玮的经历让人有一丝遗憾,却又佩服她的善良与勇敢;万同的反反复复让人揪心,最后的结果又让人舒心;程桦、杨嵩、黄金涛、王铜勇于挑战自我,克服了自己的弱势,不仅学业有成,更锻造出了卓越人格。李老师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有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后进生之艰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这些都和李老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李老师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成功!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言语之间,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校园生活。“爱”,正是本书的主调。“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如是回答。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而这些一般的老师恐怕难以做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让我由衷地佩服、尊敬李老师!看着看着,愧疚之心油然而生。我也是爱学生的:我会为学生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学生成绩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是我的脾气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对于学生的成长往往急于求成,有前劲没后劲。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这位真诚的教育者,以他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的心灵。《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善于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每个孩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现状和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一棵棵正在生长的树苗,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扶持,才能茁壮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心中只有装满爱学生、爱事业的情感,才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爱心与教育》让我明白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

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爱才有教育”。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经营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篇2: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长辈总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他们经历了祖国最黑暗的年代,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然而,当代的我们却总认为自己生长在一个压力最大的时代,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因此,当代的我们反而感觉不到幸福。但是读完《爱心与教育》,我们发现李镇西老师是一个自我感觉相当幸福的人。

通过阅读全书,我看到了李老师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身到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看到了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比如,学生过生日他会送上一张卡片,上面写上一首小诗;发现学生伙食费紧张,他会悄悄给她几块钱,希望孩子能补充营养;家长送的鸡蛋他反而每天煮给学生吃。。。

同时,李老师那些优秀的弟子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善良的宁玮、孝顺的伍建、颇具魄力的杨嵩以及那令人敬畏的杨守丰等。

不过,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李老师的幸福,因为幸福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而又大部分人都没有追求到的东西。现在的明星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幸福,不然崔真实姐弟俩也不会自杀了;现在的富翁,他们拥有巨额的财产,但是他们也不一定幸福,否则黄光裕也不会进监狱了;现在的高层官员,虽然拥有至高的权利,但也不一定幸福,比如文强都被执行死刑了。而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而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幸福。而他这些幸福正是来自他的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老师为他的学生奉献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精力,却收获了无价的幸福。

也许,现在很多老师老师和其他的工作者一样,追求名车豪宅,认为只有那样自己才幸福,也有的老师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认为只有自己的学生进入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才幸福。而李老师不是那样,他是看到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了,成长了那他就会感到幸福。而恰恰李老师拥有丰富而高超的教学智慧,他总能寻找到各种适宜的教育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孩子,孩子在他的引领下就能进步,能成长,因此,李老师就获得了无限的幸福。

宁玮高考落榜了,在和她的通信中,李老师给予了鼓励,他说宁玮身上那些可贵的品质,一定会使她赢得人们的尊敬与信任。结果,宁玮没有因为高考落榜而气馁,而是选择了出去打工,并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这时,李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学生成长了,学会了勇敢对待挫折,勇往直前,因此,他在文中说他不会再担心宁玮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从电话里听到宁玮的问候。

生活于离异家庭的万同偷了同学的随身听,但是在李老师的教导下,主动交还了失物;

先是与社会上的痞子称兄道弟的万同,在李老师的教育手段下,后来与班上的同学成了好朋友;考试的作弊者,变成了国旗下的演讲者。。。看到这些变化的李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将一个原本是走向深渊的孩子拉到了成功的彼岸。

曾经是小调皮蛋的杨嵩,在李老师讲的复旦大学少年班的故事、特定作文题目等方式的引导下,逐渐成了出色的班长并面见市长,最后报送到了复旦大学。这时的李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学生懂事了、成长了、成功了,一颗优良的幼苗在他的培育下长成了参天大树。

高一时那高大而倔强的王铜,公然挑衅班集体的王铜,高二时竟成了班长,高三时将市级三好学生的称号主动让给他人,最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此刻的李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学生成长了,思想境界提高了,有理想了,有作为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读完全书,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整天抱怨辛苦的教育工作者,而是一个时时感到幸福的李老师,他的幸福并不是学生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而是他的教育成功了,他使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成长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优良的道德,那么不管他们以后是法官还是教授或者是普通的工人,都会对社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的社会也变了,变得越来越功利了,越来越浮躁了,到处充满了拜金主义的气息。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刚上大学就在想怎么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而不是潜心学习知识;工作了又在想怎么样才能升职,于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不是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也有一部分人跟着社会浮躁起来了,他们强迫学生参加有偿家教,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他们找人代写论文,而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从而便于自己评职称;他们下班后不再进行教学研究,而是去打打麻将洗洗脚。这样的老师是不会幸福的,因为财富与功名的追求是无止尽的。而且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如此功力、浮躁的话,那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会好吗,我们的社会能变得更加和谐吗。

然而,从李老师那里我们发现幸福离我们并不是那么的遥远。只要我们理解了人民教师的真谛,并踏踏实实地去践行,那我们就会幸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就是奉献,我们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年华,奉献我们的全身精力。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影响到了孩子们的一生,也影响到了祖国的未来。

篇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李镇西老师在手记一的“爱心与童心”里这样写道“: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当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这话但凡教育者都会说,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呢!李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他做到了。

如何爱学生?不妨用解字的方式来解读李老师“爱”的真谛。

“爱”,《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从结构上看,“爱”字属于上中下结构, 上部为“爫”,意为用手抓。手里抓着东西给别人,所以爱首先是给予。一个老师所能给学生的无非是两块:一块是学科知识和技能,是为智育;一块是为人处世道理,是为德育。李镇西老师的手记告诉我们, 与智育相比,德育更重要。宁玮成绩不突出,但学习勤奋,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李老师视她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如珍宝,竭力肯定;伍建家发生火灾,李老师号召全班同学为他捐款献爱心……李老师如一位魔法师,变着法将人类的一些美好品质,如正直、 善良、诚实、谦逊赋予他的学生,让他们走出校园后成为对社会有利,至少不会危害社会的人。

“爱”字的中间是一个“冖”,与房屋有关。房屋是用来遮风避雨的,所以爱应该是呵护。李老师是学生的守护者。他尽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维护他们的尊严,发掘他们人性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李老师始终坚信,即使是再坏的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是有“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因此,对于“后进生”出现的错误行为,李老师总是能看到背后的积极思想,如万同上数学、地理课爱说话,不听讲,我们看到的可能是调皮捣蛋,但李老师却看到了万同听不懂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教室里是多么痛苦,故而给他找事做消磨时间——抄 《烈火金刚》。想想自己及身边的老师,又是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的呢?往往是简单粗暴的,一通狠批算是轻的,更有甚者恶语相加,罚抄、罚站,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辱。对照李老师,我们应时常反思自己是否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李老师对学生的细心呵护还表现在耐心对待后进生转化中的反复。就像万同,时而好转,时而又犯错,有时还是同样的错误屡犯,但李老师没有放弃他,而是宽容他的错误,寻找时机与他谈心,利用集体舆论引导等,一次又一次将他拉回正道。可以说,后进生转化的反复是正常的,可是我们往往就缺少李老师的这份耐心与宽容。

“爱”字的下部为“友”,这层意思大家一看就懂,意为友善,视学生如朋友。从李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教育者。班里的管理崇尚民主,凡事集体商量,老师有的是建议、提醒;休息日,他会和学生一起逛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到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他就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祝;学生毕业多年仍与他书信往来,甚至辗转多地就为看他……就是这样,他以一位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感化学生,改造学生,从而达成自己的教育目的。

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在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秀生、青春期教育、突发事件处理中,方式方法都显得相当睿智,这与他渊博的学识有关,但我认为根本上还是源于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篇4: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篇5: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合起书本,我依然心潮澎湃,李镇西老师让我重新审视: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高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但是我们又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在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故事中,我知道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不管他(她)是优秀生还是差生。用心爱每一个学生。乖巧、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谁不爱呢?可是调皮捣蛋成绩差还爱顶嘴,这样的学生,你爱吗?其实,我们老师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在管理一个接近五十人的班级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难免有被气得头顶冒烟的时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对自己说:“你不也曾叛逆过吗?你不也曾是犯错的小孩吗?你不也从屡次犯错中成长起来吗?你不是立志要当一名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每一回,这一个个问题拷问过后,我都会豁然开朗,明白对孩子们应该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归根到底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心。不管他是天鹅还是丑小鸭。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对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学生也给出了答案:“儿童视角”,即教育者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孩子”,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也许,你以为好老师就是很努力地在教,就是对学生负责。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没有掌握的笔画笔顺,不厌其烦地把学生不会的知识教给他们;当我看到李老师的《爱心与教有)一书时,我知道教育需要智慧。譬如,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老黄牛”一般事无巨细地一味管,看起来仿佛对学生极负责,但是不讲究方式方法,其效极微,甚至无效,那又怎能对学生起促进作用?又谈何对学生负责?所以想作一名好老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离开这一切,空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用的。

篇6: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唐太宗李世民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而以《爱心与教育》为镜,可以时时刻刻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得失。我是参加工作的,先在一所乡镇初中呆了一年,做的是班主任,调入县城高中,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至,因为身体原因、为从事班主任工作,又开始担任班主任,今年是两个班的班主任。

有人说,做教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做一个好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难是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复杂,劳身又劳心;然而做班主任又真好,因为从中你可以体验到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

篇7: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这是李镇西教育手记里的一句话,说的是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什么是民主、科学与个性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阅读了李镇西关于这方面的手记。

我感觉教育学生要有爱,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尤其是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应该是为了追求某种教学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应该是教师的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用爱赢得心灵,当爱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他们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亮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用的人”的自信。

另外教师的爱不应该是一种教育技巧,而应该是一种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当“后进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批评,把学生那种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熄灭,还应该多和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心中的美好的道德萌芽长成参天大树。

篇8: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对李老师的敬仰与崇拜绝非因为他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就, 仰慕李老师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是对他人格的崇拜, 是对他人性的一种品读, 以至于以能够与之同样被称为“李老师”而感到自豪。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我看来不是简单的情感上的爱, 那是一种能力, 一种爱的能力。

作为老师, 说句良心话, 谁都有怨恨和心生不平的时候, 同样也都会有因为学生的一个小小举动而感动和欣慰的时候。我们是教育工作者, 我们面对的是学生, 是心灵和思想都还比较纯洁和幼稚的孩子, 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我们经常被他们感动, 我们多数时候愿意付出多一些, 换孩子们一次次成长和懂事的举动, 我们是爱他们的。

然而爱, 不是你付出就可以的。我一直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爱的感情, 是可以和成年人的恋爱相类比的。谈过恋爱的或者暗恋过别人的人都能体会, 不是单方面一个人想爱、想付出就能够成就一段恋爱关系的, 只有对方接受你的爱, 接受你的付出甚至愿意为你付出, 才能够算得上恋爱。老师和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想付出, 你爱学生, 学生不接受, 甚至感到厌倦、排斥, 那就是失败的。

所以我说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 更是一种能力。

再读李老师的书是产假快结束的时候去参加全体大会, 学校德育高主任匆匆忙忙给了我两本书, 其中一本就是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一直觉得, 要想讲道理, 用讲故事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更吸引人, 所以这本书我很快就读完了。合上书, 闭上眼睛, 我的脑海里忽然涌现出在我简短的教学经历中的许多个案例, 学生的脸庞一个个浮现在我眼前。

因为休产假, 我带的学生到了初二就由别的老师带了。起初每次进教室都想发脾气的我, 现在想起曾经的他们, 竟然总会哽咽, 我想我是想念他们的。其中有两个学生便是我“爱的能力”的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一个学生是我的班级里成绩最差的。我对他可以说在内心里从来没有厌弃过, 无论他怎么不完成作业, 怎么不好好听课, 因为我一直觉得我能帮助他, 能够感化他。当然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 我也不免会抱怨两句。就这样, 我用自己的耐心和他安然相处, 我以为我为他付出了, 我是爱这个学生的。然而, 最终他也没能有所提高, 而是以转学告终了。现在想来, 这或许就是我爱的方式还不对, 我爱的能力还不够吧。

另外一个学生也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他却让我感受到了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他平日里就不爱学习, 对英语学科更是厌倦。我抱着尝试的态度和他沟通了一次并且我俩达成了一个协议:每天回家他自己背会一个单元的单词, 第二天中午我帮他默写。就这样坚持了将近一个学期, 我把自己休息的时间让了出来, 耐心的帮他一个个背, 一个个改。这里边的辛苦是肯定有的, 但令我欣慰的是, 这个学生不但英语有了进步, 给我更大的收获是他非常热爱我教的科目——语文, 每次语文听写他都能达到很高的正确率。我想, 这就是我在用正确的爱的方式教育他吧, 这种正确的爱的教育方式或许就可以称之为爱的能力吧。

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儿, 用心就会有用心的收获, 敷衍就会有敷衍的结果。我们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学生就会让我们拥有惊喜。这是爱的能力。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方法, 也用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和身体的成长, 这是一项人与人交往的工作, 是一项人类灵魂的教育事业。当我们用心去与学生建立情感时, 当我们不由自主地爱上自己的“孩子们”时, 我们却失望地发现——爱, 需要能力。再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 感触颇深, 聊以此文表述内心。

篇9: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篇10: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李镇西,1958年9月生,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出版了19部著作。他的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教学类畅销书。本人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初读这本书,感悟颇深。

李老师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确实如此,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会真诚地与学生们交朋友,切身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心理障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的,从古到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切教育都不能离开情感。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

在这一点上,李镇西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李老师给学生举行生日晚会;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用小煤油炉煮上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对于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对于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情绪波动很大的宁玮,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等等。

李老师为我们重新解读了什么是“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都不应仅仅止于班级内部,而应该有爱的扩展和升华。这种爱的扩展,是对周围其他人的爱――同学、邻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识但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爱的升华是对我们祖国的爱!

这才是爱的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

对于“后进生”,李老师认为“用心灵赢得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对此,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

对于后进生的认识和转化,我们还要从多方面角度去关心,比如家庭方面、学校方面、个人方面,以及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

篇11: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就是说,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源泉。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的收获。陶行之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爱心典范。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才能让学生在爱中成长。.

教育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最朴素而又最精炼的表达。教师享受着学生纯洁的尊敬,就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我领了工资,我要对得起这份报酬;因为我享受过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因为有学生是通过各种‘勾兑’才编到我班的,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因为学生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要对得起我的‘哥们儿’!……”

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对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对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对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对自悲的学生说句自信话,对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对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对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对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对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对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时.不仅学生会把我们当作老师。而且这绝对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李老师在书中所讲到的案例表明: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爱你的学生吧,只要你播下爱的种子。它一定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爱,一切皆有可能。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读了《爱的教育》一书后,我决定今后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篇12: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拜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彷徨的时候,你给我走出迷途的勇气;

寂寞的长夜,你为我撒播欢乐的笑意;

难奈的酷热里,你如一股清冽的小溪;

浮躁的人世中,你像一片幽深的天地;

……

读你,感觉像春天;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在为我们解惑。

更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使我的心灵受到激荡,“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随意”与“从容”,突然间我觉得以前的“随意”是一种逃避,以前的“从容”包含着惰性,他那凝练、隽永的文字和独到教育的阐释给我深深的启迪,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和教育观。

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爱心是教师职业的生命!是的,心灵需要真情和爱心去播种,去点燃,去强化,去升华!我尝试着去做,带着激情,带着责任,带着“视学生若亲子”的理念。我尽力去做,因为许多人已经去做了,他们做出了成效,成就了事业。我尽力去做还因为“亲其师、信其道”的至理名言鞭策着我必须去做,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李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一个个生动的爱心实例,把爱诠释的如此晶莹剔透,不能说不为之折服,不能说不为之感动!李老师的教学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的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爱学生的过程。“为师之本在于心”,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职的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发自真心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品,是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兴奋剂,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李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它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活生生的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优等生,但我们应该为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努力。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看着,想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

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缺乏更多的是“恒心”,有时忍不住发火。而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粒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疑深深地震憾了我。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我们许多时候自我封闭了“善良之门”:为了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举起了惩戒之剑;为了充当“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而端起了“师道尊严”的架子;为了表面的成绩而因循守旧……我们应该学习李镇西老师,给学生以充分的阳光和雨露,用爱心浇灌爱心,用“善良之门”打开“善良之门”!

李老师努力实现着一个朴素,但难而又难的愿望:“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多年来,他一直在自己的实践中悉心追问与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爱?细细品尝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只觉似一汪甘泉自然流淌,让我满脑子的真情感动。确有同感,对于班中的后进生和“闹将”,他们是不幸者。长期以来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享受健康愉快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应还他们以本该拥有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馨。

给孩子一枝蜡笔,让他们描绘未来!

给孩子一份爱心,让他们感受温暖!

给孩子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翱翔!

给孩子一份信心,让他们成为强者!

——献上我们的爱心吧!如一缕春风一丝阳光,捎去一份善良的问候、温馨的关怀、无形的鞭策和诚挚的祝福。——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为了明天,我们无怨无悔!

【后记】: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书、感悟、人生。

读书、感悟思想、升华人生。

篇1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关键词:“差生”,关注

差生, 或更确切地说是学习困难生,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的教师对之如自己的子女, 无私地关爱他;有的教师对之如仇人, 厌恶之, 抛弃之。然而, 差生又确确实实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因此, 应该怎样理性地对待他们, 实际上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天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待差生的态度不一样, 其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一种是健康地成长, 被社会所纳, 成才立业;另一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 甚至成为社会之不安定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品格、态度往往是学生有意无意模仿的榜样,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师, 其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积极的接纳。学生会自觉希望成为教师肯定、爱护和欣赏的对象, 也会不断致力于满足教师的期待。这种教师的指导效果将是出色的。由他承担教学工作, 几乎不会出现差生现象, 即使存在一时学习困惑的学生, 也会通过教师的治疗教育而取得显著成绩。然而, 被学生讨厌或疏远的教师, 即使他也对学生热心指导, 却难以受到学生的接纳, 难于取得指导效果。

由此可见,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会给学习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应当说, 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爱心的, 希望他们都能发展成为国家有用之人。然而教师的这种信念和教育作用未必被学生接受。甚至有的学生还误认为自己已被教师所嫌弃, 从而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即使教师毫无恶意, 由于学生的误解, 导致嫌弃教师并拒绝教师的指导, 放弃学业而陷入学业不良者, 也为数不少;由于教师在谈话中不经意间刺伤了学生的心灵, 结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敌意, 对学习丧失热情的也决非罕见。因此, 在治疗教育中教师首先必须反思师生关系, 要真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 并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说明, 以和谐的师生关系, 妥善地解决问题。

案例1:一位姓沈的学生, 刚进我班时, 英语成绩较差。由于基础差, 其上课也跟不上节奏, 上课时不是开小差, 就是睡觉。后来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 了解到他其他功课较好, 上课也能积极发言。我感到非常纳闷, 于是多方了解, 从侧面了解到, 该生由于当初对英语老师的一次误解, 引发了冲突, 由对英语老师的“恨”转化到对英语的“恨”。进而在英语课堂上也不再认真听讲, 作业也不认真做了, 从而英语成绩一落千丈。在知道了这些情况后, 我专门选了个星期天, 约他谈心。从他所喜爱的数学说起, 不知不觉, 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他的“心结”也解开了, 人也看上去“精神”多了。慢慢地, 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也能主动来问问题了。在上一次期末考试中, 他的英语单科成绩也由不及格变成了及格。

二、关注“差生”的非智力因素

面对差生的教育, 要关注其非智力因素, 应要求差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培养其自信心。

差生的学习问题通常表现为学习行为习惯的混乱。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 在家里不想温习或复习功课, 显示出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逐步要求差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看到, 教师心急火燎地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而学生却常常漠不关心, 只当耳边风。究其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家长往往抱有过高的期望, 而学生却不能满足这一期待。结果, 学生感到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 而处于学习混乱之中, 教师和学生家长则对学生增长了不满情绪, 彼此都陷入了情绪焦虑之中。由此可见, 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得抓住现状, 审慎地组织旨在实现最终目标的系列化的学习步骤, 并逐步实现之。

案例2:一位姓邱的学生, 基础差又学习习惯不好。其父母也很着急, 回到家里不是数落他, 就是骂他, 有时甚至还要打他, 真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其父母也多次到校向教师“求助”。后经过与该同学的谈心, 我了解到其实该同学也是很想学好英语的, 就是不知从何处着手。背单词、句子和课文, 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背出来, 可一会儿就忘记了;做练习, 想了好长时间才做完, 可核对完答案, 发现大部分答案是错误的。久而久之, 自己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从此, 英语成绩越来越差。针对以上情况, 我分析了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都对该同学抱有很大的期望, 希望他英语成绩能很快上来;而另一方面, 该同学虽然也想尽力达到这一期望, 然而由于基础差和方法不对, 学习成绩始终很难提高上去, 信心也慢慢消失了。针对这一情况, 我决定从培养该同学自信心着手, 要求该同学从读课文着手, 写句子开始。要求他每天写1~2句力所能及的英语句子, 并到我处批改;对所学课文, 要求从熟读开始。其间, 该同学虽也有拖拉甚至畏难情绪, 但经多次鼓励和表扬, 过了一段时间后, 他对英语也逐渐有了兴趣, 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 自己也要求像其他同学一样背课文了, 字也写端正了, 上课也专心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他一定会使我们骄傲的。

自信是一个人成长素质中的重要元素。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 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当今的社会, 充满剧烈的竞争, 自信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 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计效应, 愈是自信的人, 愈会成功;反之, 愈是缺乏自信, 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寻找自信, 把握自我。

三、调整“差生”的教学策略

出现差生以后, 我们常常从学生方面考虑得多, 而从我们教师方面考虑得相对少点。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听了教师的讲述之后, 有的学生浮想联翩;有的学生则沉思良久;有的同学善于领会一般原理;有的同学则对种种事例迷惑不解。如果教师一味地以统一的方法施教, 用一把尺子度量所有的学生, 必然会出现差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因材施教, 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就要有计划地分层施教。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提出育人要“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 即主张“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就是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 目的是“人人都能出成绩, 出自己的最优成绩”。

教师对差生不能只停留在主观、表面、片面的理解上, 否则, 指导行为也必然是主观、表面、片面的。对差生的理解, 必须是客观、本质、全人格的。这种理解, 是超越了一般的调查、观察、测验之类的技术范畴的, 它必须求得教师同差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古人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差生, 亲近差生吧, 他们拥有不可剥夺的学习权与发展权!也唯有这样, 才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呼, 社会也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

篇14: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美】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著

珍乐 译

三联书店

生于1979年的美国人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目前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他在1998—2002年期间曾经在哈佛求学。为了让人们认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哈佛大学,他撰写了《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教育》。本书中,他以非虚构的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往事。本书作者虽然年轻,但是在社会观察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理性,他的文字真实、坦率、诙谐风趣。作者指出,不论是哈佛也好,还是国内的大学也罢,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是大学与社会合作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与社会合作交往越来越密切。服务社会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基本职能。然而大学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很多教授再也坐不住学术的冷板凳,乐于跑项目、拉课题。比如统计学是热点,一些在基础数学领域耕耘多年的教师,干脆就转型研究数理统计。学科交叉是没有问题的,可基础学科也需要人扎扎实实地研究,若一窝蜂地跻身经济建设的战场,大学就是一座空巢,大学的办学品位必然受到削弱。尤其是国内一些大学教授,对于三尺讲台已经毫无兴趣,热衷于和企业老板、政府官员打交道,这些教授也被学生公然称为“老板”,师者风范已经荡然无存。

其次是学术道德的问题。近年来,从很多报道中不难发现,不论是美国大学还是国内大学,学术道德的底线不断在下沉。国内有的大学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压力很大。有少数教师在这种困局中铤而走险,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或者同样的一个实验,将分析数据拆开分成多篇论文发表,还有的教师更更是出格,随意编造实验结果或者数据。学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毒瘤正在吞噬大学健康的躯体。大学如果在学术道德方面丑闻频出,也意味着大学声誉已经扫地。

上一篇: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下一篇:资金系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