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亲情的叙事作文

2024-06-12

高中生亲情的叙事作文(精选9篇)

篇1:高中生亲情的叙事作文

孩童时代我就偎依在母亲怀抱中问道:“妈妈假如我有一天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上为了好玩,你会认识我吗?”母亲笑嘻嘻地摸着我的额头,点点头。那一刻我就明白母亲对我的爱是永不下岗的。

寒风,暴雨。母亲把我抚养长大。脸上的皱纹印下了岁月的痕迹。我生来就像一个乞丐,向母亲乞讨着她无私的爱。

记得,我第一次里看母亲身旁出远门。母亲在家里就对我一次次叮嘱:“路上必须要留意,不要跟陌生人随便说话。”来到车站母亲更是用她粗糙的手紧握着我。我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母亲的呵护下显得十分稚小。

买好车票,我便与母亲来到车上。母亲赶紧找到我的座位,用她随身携带的手巾给我不断整理座位。从侧面我看见母亲从前的黑色秀发一边的黑白相间。脸上的皱纹更是多的让我数不清。座位整理完后,母亲看到车站对面有我最喜爱的芒果就对我嘱咐道:“你等会儿,我去给你买几个芒果后就回来。”因为母亲的腿脚不便,本来我想去的。但母亲执意坚持,我只好顺从。

透过车窗我看到车站对面有一个买芒果的摊位。我从茫茫人海中寻找到母亲的身影。从母亲身后看上去,我发现母亲的背已经驼了,母亲的打扮已经跟不上那些年轻的潮流。顿时,我觉得母亲真的变老了。

望着母亲蹒跚来到对面摊位。远远地隐约能看到母亲为了我,把那摊芒果全找遍了,真称得上是百里挑一。为我选了几个最好的芒果后便匆忙地往回走。我明白,这种亲情是唯有母亲能够永远对我持续的,这种亲情是唯有母亲能够永远对我不下岗的。

待母亲回到车站后,我从车上跑下来赶紧的把母亲手中沉甸甸的芒果接过来与母亲一齐走回车里,回到车后,母亲为我整理好了一切便离开了车站。透过车窗,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身体逐渐消失在人海中,我的泪“哗”的流了下来。

母亲经历寒风,暴雨使我健康成长。我只好努力学习用我的春暖,花开来回报母亲对我这份永不下岗的亲情。

篇2:高中生亲情的叙事作文

听着电话中堂嫂有些嘶哑的声音,我才知道原来是她的女儿逃学了,也是我的侄女,最近好象和家里在闹情绪,可能是学习压力过重给心理造成了一些跗面影响,说自己这么辛苦把女儿拉扯大多么不容易,现在竟然还不听话,说着说着嫂子竟然啜泣起来,我知道,他们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求助了我,这孩子6岁以前一直是我带的多,小时候特别听我的话,小学6年一直很优秀,怎么会逃学呢?脑海里即刻闪出一幅画面:一座古老陈旧的大院里,靠近厨房的墙脚边,站着一个5岁的小女孩,双手背在身后,象个大人似的,嘴里在念叨着什么,样子可爱极了,还不时的转着那双乌黑的圆溜溜的大眼睛……

十几年来因为大家庭的内部矛盾上辈们之间留下来的恩怨,我们已经不联系了,尽管心理还一直不时的会闪出那个属于我们快乐记忆的画面,毕竟我们已经10多年没有往来了,她还会听我的话吗?在安慰几句嫂子之后我决定给萍萍打个电话,看她现在心态怎么样?我们之间还有隔阂么?

篇3:高中导师制教育案例的叙事研究

一、教师应对自闭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引, 尝试打开他的心扉

“云横秦岭路何在”时, 导师指引非常必要, 学校德育处要求各班每月召开一次既分散又集中的特色班会, 这成为了师生交流的主阵地。在一月一次的特殊班会课上, 每个导师带着自己组的几个导生, 就像一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 他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 有了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 这样有利于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导生对导师说出自己高三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导师帮着学生分析指导目标的切实可行性, 并作适当的调整。导生悄悄告诉导师自己近段的思想困惑和学习动态, 获得导师的开导和指引。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高二分到我们班的戴某某同学。他思想偏激, 性格孤僻, 不爱与人言语。说实话, 我开始真心不喜欢他。更要命的是有一次我给学生发月考奖金, 别的学生都情绪高昂的上台领奖, 唯独叫到他时, 我连喊了三声, 他一声都没吭, 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我当时想这不知是一朵什么样的奇葩?但定睛一看, 他脸涨得通红, 头低到了桌子上。我正疑惑, 全班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向我看过来, 此时, 站在讲台上的我就像个犯错的孩子, 顿觉不知所措。我遇到了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千万不能在学生面前毁了形象, 我下意识地暗示自己。于是, 假装镇定, 马上改口说:“我等会再单独给戴同学颁奖。”我用余光看着他, 他仍然双手握拳, 牙关紧咬, 幸亏仍没吭声。我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被他砸场。怎样才能打开他的心扉, 让他不排斥老师、同学?每次与他长谈, 我都要像上公开课一样精心准备, 提前预设好谈话中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想好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没给他分析透彻, 不轻易给事物下结论, 免得他又钻死胡同;不经过调查取证, 不轻易评价他, 免得他误会。终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数不清的谈话, 他开始认可我, 接纳我, 愿意与我交流和沟通。当他终于第一次肯敞开心扉对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 我兴奋得像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偶尔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一样。进入高三, 他变得阳光、积极、向上, 成绩也越来越好, 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二、对厌学学生的指引并走近他的世界

刚进高三, 学生是紧张多余兴奋, 担心多余信心。这时, 最需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和排解。

为了加强导师对厌学者的指导,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师生关系。导师制小组每次月考成绩的进退与导师息息相关, 被评为优秀小组的导师也能获得班级和年级同等的精神鼓励, 年级组彰红榜表扬:“某某组被评为优秀导师制小组, 导师是某某某。”真正做到了导师和学生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同时也能更好地敦促导师对本组导生中厌学者的帮助, 学习上的指导, 思想上的疏通, 精神上的鼓励。 这样既改变了厌学者的学习态度, 客观上又起到了不拖本组后腿的作用, 可谓一举多得。

三、对学生薄弱学科的指导, 帮助其消除顾虑

高三, 每个任课老师都是导师, 除了重点关注本组成员的思想和学习外, 还要对班上该科特别薄弱的尖子生和边缘生进行特别指导。2014 年, 12 月7 号8号, 第四次月考成绩出来后, 看到一些偏科而又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 我想让他们得到任课老师更多额外的关照, 但又难于启齿, 因为自己感觉这样去要求超负荷工作的老师再做更多无偿的劳动, 实在有些过分。于是, 我就换了一种方式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在仔细研究月考成绩后, 我针对每门偏科的重点对象连夜给每个任课老师特制了一条短信。我记得给英语戴老师的短信是这样写的:

Miss戴:您好!高三已过三月有余, 作为班主任, 我非常感谢您对7 班的倾情付出!因为爱, 您宽容;因为责任, 您无怨!面对这样一群多层次、基础弱的孩子, 您全身心投入。历经三次月考, 一次联考, 7 班成绩虽不冒尖, 但仍能看出, 您一次一次辛勤的付出使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想, 您的关怀和温暖, 会是孩子们前进路上不竭的动力!这次联考后还恳请您特别关注:石XX, 朱XX, 阙XX, 吴XX, 张XX, 谭XX, 杨XX, 符XX。您的只言片语, 会让他信心倍增;您的指点迷津, 会使他豁然开朗!衷心感谢!

干华

2014 年12 月11 号日晚

Miss戴给我的回复是:

长路漫漫, 任务艰巨。我愿与大家一起努力, 想百计, 尽千方。

看完寥寥数语, 我已感动无比。这哪是短信, 这明明就是一股力量, 一股来自同一战壕的战友的激励的力量。为了孩子们,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努力。

第二天下课时, 我就看到戴老师在找朱XX、吴XX他们谈话了。有了导师的指引, 学生的学习方向更明确, 情绪更昂扬!

四、鼓励意志不坚定者, 让他提振信心

拿破仑说过:“胜利属于永远坚持不懈者。”高三的学生一定要有一颗励志而又不屈服的心, 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要学会知难而进。关键时刻, 我们导师的鼓励, 会让学生信心倍增。

全年级有名的邱同学, 高一以闹腾著称。高二进入我班, 虽较高一有所好转, 但除了应付月考略读几天书外, 其余改变不大。但刚进高三, 他就似乎变了个人, 有了努力拼搏的决心, 甚至每晚学习到凌晨两点。然而终因底子太薄, 坚持两个多月的努力后, 并未见到明显成效, 月考成绩依然在班级四十几名徘徊。他受到了打击, 意志开始动摇, 一次次跑到办公室跟我说:“老师, 我已经很努力了, 我整整拼了两个月, 成绩还是没有进步, 我肯定搞不上来了, 我想放弃算了......”看到他由于熬夜布满血丝的双眼, 我知道, 此时他内心的失望比失眠更痛苦。他更需要的是老师给他一剂强心针, 给他鼓励, 给他一个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我沉吟片刻, 问他:“你说你没有进步, 那你退步了没有?”他说:“也没有。”我于是就像一个带兵打过很多次胜仗的将军一样气宇轩昂地告诉他:“这就对了!没有退步, 这本身就是进步!所以, 你必须坚持!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一个过程, 你不要幻想一蹴而就。试想, 别人努力读十二年书才进入班上前几名, 你只努力读两个月就想进入前几名, 那上天也太不公平了。你说怎么可能?你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稳中求进, 况且, 你必须得有思想准备:或许第三次月考还不会进步, 第四次月考还不会进步, 但你一定要相信, 只要意志坚定, 努力坚持, 到高考肯定会有进步!”听我说完,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望着我, 眼睛放光, 坚定地说:“好, 那我一定按您讲的去做。”从此往后, 他读得更加疯狂, 成绩也由四十几名到了三十几名, 又从三十几名到了二十几名, 现在到了班上十多名。如果不出意外, 以他现在的状况, 考个二本应该没问题。

可见, 当一个人遇到困难, 意志开始动摇时, 导师的及时鼓励是多么的重要。

五、鼓励基础薄弱者, 让他看到希望

专业特长生, 由于他们平时训练耽误了太多的学习时间, 所以, 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专业和文化两者兼顾。我班的康康同学, 他是学篮球专业的, 教练说他专业不错, 但成绩除了语文比较稳定, 其他都不够突出, 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一次, 在他离开教室去训练了, 我偷偷地在他桌上贴了一张纸条, 上面是这样写的:“康康好, 球场你为王。日日离那六月近, 争分夺秒读书狂, 数外要加强。”放学后, 康康在走廊上碰到我, 他的表情分明在告诉我:“老师, 我懂了!我一定会努力的!”困难, 是无法阻挡一个人求知和前进的脚步, 它反而会激起强者更加强烈的欲望, 给人以不尽的动力。所以, 作为导师, 我们要在导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 充分挖掘他的非智力因素, 伴他走出困境, 接近美好。

“吹尽黄沙始到金”, 让学生学会养成不骄不躁、沉着理性的个性, 让成功增加他们的信心, 这其中少不了导师的提醒。这个学期一开学, 离高考就只有最后三个月了。作为班主任, 更作为全班学生的总导师, 我给每个不同特征的孩子分别提了个醒, 让他们知道自己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高三最后阶段该怎么做?我利用一个中午学生放学回家吃午饭的时间, 亲自把早已写好了提示语的红色便利贴悄悄贴到了每个人的座位上。

一是提醒态度浮躁者, 使他变得踏实。高二第二学期由理转文的女生刘同学, 成绩虽处班上前列, 但是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我给她的提醒是:理亦可, 文更行, 弃理从文是英明。浮躁去, 踏实行, 宁静致远是良训。

二是提醒沾沾自喜者, 使他变得沉稳。文综尚可, 成绩略有起色就开始放松的男生吴同学, 我根据他的姓名特点, 给他写了这样一段提醒的话:承吴父之宝气, 接刘氏之聪明。携自身之努力, 奏胜利之强音。望他戒骄戒躁。

三是提醒学有所长者, 使他变得全面。语文成绩好, 擅长写作, 但考上重本还有困难的郭同学。我给她的提醒是:七班有女曰婉容, 诗词歌赋样样通。查漏补缺得要领, 金榜题名六月红。另有阳光生谢同学, 音乐专业联考已上重本线, 校考已过厦门大学, 为了激励她一门心思突破文化, 我写给她的几句话:专业已开花, 一心拼文化。“钉子”精神在, 厦大我来了。希望她能一如既往的努力, 争取实现自己的愿望。

篇4:论高中生的亲情现状和对策

摘要: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教育的结果,因此社会也应该为营造良好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付出努力面对当代高中生亲情观念匮乏,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念,这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落脚点,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高中生;亲情现状;原因分析

齐市第八中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相当贫困。所以相比较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存在的亲情方面的问题更多,作为高中教育的管理者,为了深入了解高中生和家长的亲情现状,我校对711名学生和605名家长进行了 “关于亲情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说明,高中阶段的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亲情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高中生、家长的亲情现状

(一)针对学生,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调查:“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你的父母为了全家生活而工作繁忙,疏于对你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关心,你能够理解父母吗?”“你平时会对父母大胆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吗?”“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最想交流的人是谁?”“你与家长的沟通存在障碍吗?”等共计十五个问题。调查显示,有36.5%的学生竟然不记得父母的生日;76.5%的学生羞于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父母劳累一天回家后只有17.6%的学生会主动向他们表达问候;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学生最想交流的人父亲仅有5.8%,母亲也只有15.4%,而最多的是朋友,达到了44.2%,最令人担忧的是有34.6%的学生选择谁也不说;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51%的学生认为存在障碍。关于“每天父母为孩子准备饭菜,你的感觉是什么?”59.6%的学生选择了“习惯,没感觉 ”;“你最想给父母的报答方式是什么?”15.7%的学生选择“工作后给他们买一个大房子”,56.8%的学生选择“有能力后好好地孝敬父母”,27.5%的学生选择“从现在开始尽自己能力让他们生活快乐”。

(二)针对家长,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调查:“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的事情?”“您是否拿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在家里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当孩子给您讲学校、老师、同学的故事时,您的态度是?”“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您的态度是?”“您与自己孩子的关系如何?”等共计十五个问题。调查显示,51.9%的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62%的家长选择偶尔拿自己孩子的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在家里和孩子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学习方面的话题,占到了51.9%;36.7%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障碍;20.8%的家长需要老师帮助解决与孩子的沟通问题;63%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亲情教育工作很重要,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亲情活动。

二、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关于亲情教育的缺失

目前,高中学生出生于九十年代末,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从小就受到了父母长辈的溺爱,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家庭只重视如何为他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如何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去造就他们美好的心灵,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从小只知道从父母、从家庭中索取爱,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知道向父母、家庭去回报爱,亲情观念自然也就逐渐淡漠。

(二)学校对亲情教育的忽视

我国古代幼儿启蒙教育必学的篇目《弟子规》中对子女如何孝敬父母有明确的阐述,如:“首孝悌”强调的是要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放在首位,在如何与父母沟通上强调“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反观现代教育,无论是幼教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教育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关注高考成绩,关注高考升学率。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缺失。

(三)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影响了我们的高中生。一些学生爱慕虚荣,与同学“拼爹”,一旦比不过,就抱怨自己父母没能耐,不能给足够的钱供自己消费,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另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使他们把亲情给遗忘了。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部分学生心里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但却羞于表达。另外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意识,有自己的主见,有时不认可父母的观点,再加上有些父母也比较固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互相的不理解。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觉得有代沟。有许多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什么也不和自己说,一问就烦,最终造成了亲情的淡漠。

三、加强高中生亲情教育的对策

1、开展关于亲情教育的课题。2011年至2014年,我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关于强化高中生亲情教育”的课题研究,共有48人直接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家长的亲情现状,研究并制定强化亲情教育的目标,探索强化亲情教育的措施、途径和方法。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一系列的研究有效的改善了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关系,家庭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2、开放办学,加强家校沟通。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开放办学的进程,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课堂向家长全面开放,每年举行两次教学开放月,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走进班级参加听课、评课,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举行学情交流会、家长座谈会、校长见面会等等,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与老师的合作。

3、加强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学校组织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如“和父母如何相处”、“感恩”、“亲情在我身边”等;在5至6月份,以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开展给父母写封信的征文评比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每年在高三学生家长动员会上,我都会对高三学生进行亲情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在剩下的一年高中生活如何同父母交流,如何去孝顺父母,每一次这样的讲座都让不少的高三学生和家长受益匪浅;对学生开展个案追踪活动,对帮扶对象定期开展谈心,深入家庭家访;2014年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聘用了东北师大心理学专业硕士来我校担任专业的心理教师,在高一、高二开设了心理课,在高三定期开展团体辅导,许多学生通过心理教师的专业辅导,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家长要多读书,多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爱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努力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5:亲情叙事作文800字高中精选

下了车,看向那陈旧但整洁的屋子,发现灶上的烟气正在袅袅升起,。与爷爷奶奶寒暄了几句边溜进了厨房,妈妈和奶奶也先后跟了进来。见了满桌子的菜,又见了已经蒸好了的妈妈一电饭煲的白米饭。我不解地看向奶奶,想知道这大锅灶里煮的,引起者烟气的东西是什么。奶奶看向妈妈,偷偷比划了个三角形。噢!我恍然大悟,原来锅上煮的事我最爱的粽子啊!我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这暗号不知用了多久了,主要是为了防妈妈。妈妈老说肉粽子里的肉太肥,甜粽子里的料太甜,吃了都容易发胖,死活都不让我吃,可是我哪里抵挡得住诱惑呀!幸好我还有一位助我阳奉阴违的同伙,最懂我的人是我最亲爱的奶奶!

饭桌上的妈妈问奶奶灶上还在烧什么,奶奶随口回答说是水。我一下乐了,奶奶这谎撒得太高明了。“开水怎么不用水壶烧?”只听得妈妈又问。奶奶只好又说:“太多了烧不下!”这时的我都快把头埋进胳膊里了,实在是太逗了。我故意少吃了饭,因为我还要偷偷留点地盘给粽子呢。饭吃完了,爸爸和妈妈出去串门了这可是大好机会!奶奶急忙把我拖进厨房,一掀开锅盖,水汽挟裹着粽香扑鼻而来,朦朦胧胧中,那一个个粽子小巧可爱极了,馋得我呀口水都快掉下来了。奶奶夹起了个肉粽子,剥干净粽叶递给我,嘴里还不的停地说:“快吃吧,馋死你了吧!”好烫啊,我只好将粽子在左手与右手间抛来抛去。好不容易等凉了些,一大口咬下去,满满一大口的糯米和肉伴着浓浓的粽香:人间难得的美味啊!胖就胖点吧,管他呢!我看了眼一边的奶奶,脸上早已笑开了花,眼中全是对我的怜爱。我嗅着粽叶香,明白亲情的味道,那是多么香浓的味道啊!

篇6:高中生亲情的叙事作文

当小男孩起床时,他们又去上班了,每天都只有他一个人。渐渐地他成为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可想而知他多么想和父母呆在一起,那怕只有一分钟也好,可这个愿望一至都为实现,就算过生日也好也只有他一个人,他曾这样质问过父母,“为什么,你们总是那么忙,连儿子的生日也不一起过,昨天明明说好的,你们又食言了”而父母总是说“下一次吧!下一次我给你一个完整的生日”可是这个下一次说了好久好久,他们却从未实现过“下一次”小男孩再也不相信父母的诺言。在他的日记本上总有泪滴过的痕迹,都出现每年同一样的日期,而且总有那么一句话“他们又食言了”,他越来越讨厌他的父母,他甚至认为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 当他成为一个少年时,他翻着幼时的照片,里面有他的照片,父母的照片,可他们永远是分开的,只有他满月时的照片上有他的父母和他,他好想回到那个时候,在父母的身旁,哪怕自己还是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婴儿,只要他能够回去,他可以答应时间之神任何条件,可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是回不去的。在黑暗之中哭泣的少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安慰。过了数十年,他也当了父亲,他把所有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想自己的儿子讨厌自己,因为那种感觉绝对不能让他体会到。

当他收拾父母的房间时,无意翻到了母亲的日记本,他好奇的翻开来看:4月5日 明天我儿子的生日,怎么办,这是他10岁生日我一定要好好准备。4月6号 今天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病人,我不能为他过生日了,他看起来他有点生气,以后再向他解释,病人最重要。后面的4月6号似乎父母都有事情要做,而且都有关人命。他眼眶已经湿润,他错怪了父母那么多年。他走向在厨房忙碌工作的父母,在后面悄悄的说了一句“我爱你们”

篇7:【实用】叙事亲情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叙事亲情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叙事亲情的作文 篇1

窗外的雨淅沥沥的下着,而我的心情仿佛也如那天气一般,阴沉沉的。打开伞走出家门,外面的行人在急促的奔走着,我打着伞漫无目得地走在雨里,突然,一抹鲜红的颜色闯入眼帘,是一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在棚子底下避雨,摸了摸口袋里的几元钱,快步走上去,买了一支,便就离去了。我一口一口的品尝着,往日的记忆全涌上了脑海……

思绪回到了我的童年,那时候,我最爱吃的零食就是爷爷给我弄得糖葫芦了,一层一层的糖,咬一口,又酸又甜,过了很久,那种酸甜的味道还弥漫在舌蕾,久久不散,令人回味无穷。那时候,爷爷总是笑呵呵的抱着我说:“小孙女呀,你长大着还会为爷爷弄糖葫芦吗?”我用自信满满的声音对爷爷说:“会的,我会为爷爷弄好多好多的糖葫芦,上面都由好厚好厚的糖那!”爷爷听后,乐得合不上嘴。从那以后,见了人就说“我的小孙女可孝顺、可懂事了”那时的我,总是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听着别人的赞赏,心里乐滋滋的。

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学业的增加,我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和爷爷聊天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次爷爷想找我聊天时,我总是心不在焉的听得,不想听的时候,便摆摆手,对爷爷说:“爷爷我出去玩了”那时的我没看见爷爷失望的脸……想到这里,愧疚感顿时涌上了心头,我赶紧跑回家,按下了那好久没播的电话号码,爷爷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显得格外的清晰“爷爷,过几天我回老家,给你做糖葫芦”爷爷欣喜的声音传来:“丫头,我等着你呀”这回我坚定的点了点头,说:“爷爷,我会的!”放下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站在窗前,撩开厚重的窗帘,一缕明媚的阳光洒向屋里,暖洋洋的,好像是对我的赞同,阳光下,我看到了一种美丽的光芒,那光芒久久不散……

叙事亲情的作文 篇2

“哥,早!”她对他说。但是,与她同桌的他别过头去,依旧不理睬她。这是第几次了呢?她已经记不清了,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听到自己的自尊心“砰”的一声碎了。

哥哥是城里人,随着城里的爸爸一起生活。她和妈妈住在乡下,从小就在乡下长大。蹩脚的地方口音、朴素的着装、垂下的麻花辫是她这样一个乡下人的标志。妈妈为了她将来能考上好大学,千方百计地把她转到这所学校念书。没想到,竟在这里碰见了哥哥,而且,她居然和哥哥同桌!

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是一个春天,阳光明媚,她走进了教室。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了当班长的哥哥站在讲台上大声喊:“不要说话!”她欢快地跑向他,说: “哥,早!”同学们都向她投来了诧异的目光,全班哄堂大笑。哥哥羞得满脸通红,一把推开她,说:“你认错人了吧!”她愣住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

她想起了以前,爸妈还在一起时,她和哥哥是多么幸福。时间停止了转动,开始倒退……

小时候,她和哥哥一起去田里玩耍,突然,她看到一条毛毛虫蜷缩在一片菜叶里!她最怕毛毛虫了,吓得直喊救命。哥哥也只不过比她大一岁,却勇猛得像个骑士,一把就将毛毛虫拎起来,扔得远远的`。她破涕为笑,说:“哥,你真勇敢!”哥哥只是“嘿嘿”一笑,说:“这就是早出生的好处。”“为什么?”“因为早出生的那一个,会保护晚出生的那一个啊,所以就变得勇敢了。”她接着问道:“那你会永远这样保护我吗?”哥哥又笑了,但表情却十分坚定:“当然,谁叫我是你哥!”从此,她对“早”有了新的认识,见了哥哥就“早啊早”地叫个不停。

“当然,谁叫我是你哥!”她也记住了这句话,可如今,眼前的哥哥是那么陌生。她不知道,是不是城里的生活给哥哥戴上了虚荣的面具;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留在哥哥的记忆中。时间停止了,空气也仿佛停止了流动。

这时,班主任走进来了,向大家介绍了她,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刚好,林晓华,你旁边的位置是空着的,新来的这位同学,你到那儿去坐吧。林晓华,你是班长,要多关照一下她哦!”哥哥点了点头,可是身子却一直在抖,一直在抖,像是要把什么抖出来似的。

于是,她坐到了哥哥的身边。每次只要有机会,她都会跟哥哥重复着这一个字——早。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这个暗号代表着兄妹之爱,只有他俩才懂。可不是嘛,小时候一碰面,他们就会击掌:“早!” 可如今呢?只有她一个人保留着这份充满麦香的记忆,难道哥哥连我也忘了?她想着,突然觉得心猛地颤了一下。她难过极了,数不尽的小虫在她的心里乱咬,很疼,很疼。哥,你怎么可以忘记我们的暗号呢?哥,你怎么可以忘记我呢?

她托着下巴看向窗外。天空很蓝,很美,然而洒下来的阳光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温暖,碎了一地的美丽无人收拾。突然,她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转过头,哥哥已是满脸泪痕,“早!”阳光盛在空气中,时光和着透明的风倏地一下过去了,一刹那间,时间又静如止水。“早!”她也满脸泪痕。世界突然变得焕然一新。

这个早晨,像一支奏鸣曲,很美,很美。

叙事亲情的作文 篇3

自古至今,那震倒山河的亲情总是不曾改变的。在外面的人会欺骗你,侮辱你,鄙视你,嫌弃你。但是亲人永远不会如此对待你,他们只会在你受委屈时鼓励你,安慰你,温暖你的心灵。随之而来的可能也有小小的批评,但是担心与关爱永远大于这些,因为这世间唯一最永恒、最不会改变的就是亲情。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总是烦自己的父母:烦他们的唠唠叨叨,烦他们不理解自己,甚至烦他们不够时髦……可是,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那不曾改变的温暖的亲情。

八年级的我觉得还是小时候好,那时整天无忧无虑,而现在上学时学习很紧,周末还要布置很多作业。我有时想偷点懒,但是妈妈总是监督者我在家写作业,我开始不喜欢妈妈了,觉得她不理解我,也不关心我。

在一个星期六,父亲和母亲早早的就下地浇水去了。我终于得到了一个睡懒觉的机会。我起床后把被子叠好,又好歹的收拾了一下房间,觉得今天终于自由了。于是我给几个伙伴打电话,要她到我家来“写作业”。嘻嘻,说是写作业,实际上是来玩。我还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来一大堆零食。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多了。母亲从地里回来了,她一脸的疲惫,身上满是水和泥、。看到我们,母亲没说什么,伙伴们都知趣的走了。母亲做好饭好歹吃了几口,给父亲带上饭又急匆匆的下地去了。临走前告诉我吃饱了收拾一下。我突然发现母亲的手是那样的粗糙,母亲的眼神中似乎充满了无奈。

从此以后,我开始仔细的观察母亲。母亲每天都要使用那种廉价的护肤品,所以母亲手早早就开裂了,裂缝中还有红红的血丝,可是母亲还是每天为我忙这忙那。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流泪。我觉得自己以前太对不起母亲了,我也为自己能够拥有这不曾改变的亲情而自豪。

从哪以后,我每天都不等母亲召唤而早早起床。起来后叠好被子,吃饱饭就去上学。周末时,我写完作业就自己洗衣服,还帮助母亲收拾房间,我觉得这样似乎能补偿一些什么。

我敢说,如果女儿是一棵草,那么母亲就是地下那吸收营养的根;如果女儿是一朵花,那么母亲就是花下那输送营养的茎。父母总是默默的奉献着,无论你如何对待父母,那亲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篇8: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达成的叙事研究

现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都非常重视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路海东, 2000) 。教学目标的表述由于侧重不同, 其叙写也有差异。如行为主义的ABCD表述法。布卢姆 (F S.Bloom, 1956) 的行为目标表述法。加涅 (R.M.Gagne, 1977) 的教学目标五分类法, 还有格伦兰目标陈述法等也广为研究和接受。

基于上述这种种研究而编制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明确提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方面的教学目标 (国家教育部,

2003) 。

有效教学 (Effective instruction)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话题。国内外研究者们也对有效教学提出了种种模式。其中影响力最广泛的如卡罗尔 (J.B.Carroll, 1989) 提出来的“学校学习模式”, 以及斯莱文 (R.E.Slavin, 1987) 提出的QAIT模式 (Quality, Appropriateness, Incentive and Time) , 从质量、适宜性、激励和时间四个因素来诠释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综述以上关于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和有效教学 (Effective instruction) 的讨论和表述, 结合我十年在高中课堂英语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重点讨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两个主要方面, 即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对有效教学的引领作用。

二、知识目标的启示

1. 故事呈现

五年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故事一则:

有一年, 我教一个很基础的班。第一堂课, 我从基础音标开始讲起, 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 四十分钟过得飞快。我觉得这些孩子基础不错, 听课习惯也好。第二堂课就不讲音标了, 直接上课文。为了培养他们的听力, 我课文也基本用英语讲解。很多学生明显听得很努力, 但脸上表情有些迷茫。我想过一阵就习惯了, 继续这样上课。可是过不了多久, 学生们开始走神的走神、聊天的聊天, 睡觉的睡觉。我就批评了:你们懂不懂什么叫课堂纪律啊?可是没啥作用。我又教育:英语很重要, 你们要认真听。可是更无效, 学生们上课明显越来越听不进, 课堂效果越来越差。面对这样的困境, 我应该怎么办?

2. 故事评价

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全神贯注”到后来的“表情迷茫”, 再演变为“聊天、睡觉, 课堂效果差”, 表明这是一个失败教学的故事。

3. 故事分析

现从知识目标达成这个切入口来解析此故事。

现代学习理论的“信息加工”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理论 (Anderson, 1995) 认为, 学习从“尝试记忆”开始, 也就是说,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比如, 此故事中的第一堂课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既然学生是起点程度差的班, 那么从基础音标讲起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的。老师引领全班学生尝试记忆一些知识并加以激活和补充, 学习顺利开始。

接下来, 我却忽略了他们认知起点低的事实, 盲目挺进课文, 居然在学生已经不知老师所云时还用全英文讲解。此时, 教学已经亮起可能无效的红灯, 因为老师的传授跟学生的先前知识基本脱节, 学生的认知起点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由此缺乏了尝试记忆这个起点。

可我此时仍然缺乏分析反思, 盲目地认为“过一阵就习惯了”。在这样的课堂中, 我一厢情愿地感觉在教学, 而学生这一头,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因为没有与先有知识接轨, 学生始终无法真正开始学习。在这种情况下, 我教育学生“英语很重要, 你要上课认真听”又怎么会有作用?学生其实十分痛苦, 这样日复一日, 他们就开始睡觉、聊天或走神。

因此, 我现在回想起这些课堂教学的情景, 心中总是充满了愧疚。当时虽然有不少老师帮助我, 但因我并未真正领会“认知起点”这个切入口, 虽然做了不少工作, 但收效甚微。

4. 走出故事困境

对于现在的学生, 无论是上新课、复习课还是作业讲评课, 我必对学生的认知起点细细分析,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点进行统计, 并在自己的备课本上认真标注学生的错点, 进而揣摩学生当时的思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偏差, 以确认他们的认知起点现在只到哪一步。

上课时, 我就照着这个起点去激活他的先有知识, 再一步步扩展提升。当然, 教学中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 但总的来说, 学生的“认知起点”这个突破口一打开, 就不会盲目赶进度, 也敢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删取舍。只要课堂上看到师生互动时学生那一双双闪亮的眼睛, 那就告诉我们离有效知识目标教学不会太远了。

结合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心中有书, 眼中有人”, “备教材, 备学生”, 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来阐释, 就是知识目标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对学生知识起点的分析, 学习从“尝试记忆”开始。

三、情感目标的启示

1. 故事呈现

此为四年前的一个英语课堂教学故事。

以前我教一个学生小军 (化名) , 他上课听得很认真, 还能积极回答问题。每天上课下课, 也总是热情地叫一声老师, 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可是, 有一天他上课不听, 就在那里睡觉。下课了, 我正在整理教材, 他气鼓鼓地冲上来, 嚷道:“老师, 你跟小兰 (化名) 说我这人不好, 叫她不要理我!”

我没放在心上, 心想过两天就好了, 可是接下去几天, 他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聊天。我来气了, 就当着全班的面大声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 还拍他的课桌责备他。小军哭了。我开始上课。他下次上课照样不守纪律, 我常常因为管他的纪律暂停上课, 但都没有效果, 这个学生就是上课不停地讲话, 一点不服管, 烦得我一进课堂看到他就没有上课的兴致, 我常常想, 现在做老师是不是越来越没有尊严?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2. 故事评价

该生从一开始的“上课听得很认真, 还能积极回答问题, 热情地叫老师”, 到后来的“不听课睡觉”, 再到最后的“不停地大声讲话”, 说明了此为失败教学的故事。

3. 故事分析

它的失败同样也有很多影响因素, 现从情感目标的角度进行解析。

第一, 后现代主义理论对情感目标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一反课堂的知识授受的功利层面, 大张旗鼓地提倡“课堂即生活”, “教师即课程”, “师生的课堂质量即师生的生活质量”。

长期以来对课堂话语的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Chaudron, 1986;Allwright, 1988;van Lier, 1988;吴宗杰, 2004) 。把课堂当作一种生活来研究是在传统课堂研究基础上, 关心教师和教学的深层问题。这种研究不仅仅把课堂语言看作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而是把它看作一种教育活动, 一种“生活方式” (Wittgenstein, 1997) 。教师表面上是在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 实际上他是用这样一种交谈方式在构建某种课堂形态。过去我们仅仅关注课堂语言的知识内涵, 忽视语言构建的生活质量的内涵, 使许多课堂成为一种痛苦的生活感受。

从这个层面解析, 我在该故事中的课堂生活质量极差。很难想象, 一个生活质量极差的老师在上课, 恐怕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折磨。对于学生来说, 课堂质量也是他的生活质量, 那时候他的生活质量必然极差, 只有靠讲废话来维系。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能有什么样的专业发展呢?恐怕只能进一步恶化职业倦怠感。同时, 学生能有什么样的情感发展呢?所以, 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教学风景”给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耳目一新的思路。

第二, 情感目标的达成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内驱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将之分为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Covington, 1999;施良方、崔允漷, 1999) 。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方面要多加关注。

在此故事中, 学生小军本来喜欢老师的课, 也喜欢亲近老师, 一切都很正常。但一件偶然的事, 使他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明显受到了阻碍, 因为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核心是人的自尊。我无意中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 而事后我非但没去弥补, 反而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他, 还跟他拍桌子。小军哭了, 此时我还是一味批评说教, 无视他已经严重受伤的自尊, 致使他对于英语学习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几乎降为零。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纵然做了很多工作, 但因为始终没有击中问题的核心, 效果微乎其微。

每每想起此故事, 我心头总是沉甸甸的。如果回到多年前, 我真想对他说:“是老师的无知伤害了你, 以后的日子让我们一起相伴成长。”

4. 走出故事困境

在今天的日常教学中, 我还是会碰到这类学生, 我再也没有以简单粗暴的批评说教了事, 我往往先想到的是保护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我往往会问他是否身体不好, 是否老师讲的听不懂, 有什么具体的困难能不能跟我说说。往往睡觉的学生不睡了, 聊天的不聊了, 走神的眼神也发出了光彩。

其次, 认知内驱力是高中生的一大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往往要通过课堂激趣的办法。

再者, 附属内驱力如适度的称赞、表扬也对高中生也同样适用。

结合时下常用的一些语言如“尊重是爱的前提”, “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王金战, 2006) , 分别在内驱力的这三个层面找到了契合点, 也为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理想“课堂生活质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四、结语

篇9:高中语文叙事诗教学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叙事诗;特征;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叙事诗一直备受师生的关注。叙事诗所表现出的叙事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等特征,是非常值得中学语文教师进行研究和思考的。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所选入的叙事诗就有“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等,对这些叙事诗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有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叙事诗的内涵,把握叙事诗的要点,进而充分感受到叙事诗的艺术魅力。因此,本文对叙事诗的教学方法试从以下三点展开讨论。

一、从诗歌的叙事性为抓手,把握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叙事性是叙事诗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从诗歌的叙事性入手,把握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是诗歌鉴赏的核心内容。在对叙事类的诗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首先让学生理解叙事诗的叙事性特征。诗歌的叙事性所体现的是诗人直面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在创作诗歌的艺术过程中恰当地融入了民生疾苦,后以巧妙的手法表达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因而叙事诗所展现出的深度不仅是叙,还有创作者的深刻思考。中国古达叙事诗在创作时讲究艺术精神好主题追求,讲究把现实主义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从而有了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境界。所以,到了唐代,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的叙事诗得到迅速发展和繁荣,并流传为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以及黄遵宪等诗人的诗歌。叙事诗所追求的现实主义精神,使这类诗歌在历史长河中能够永久保存下来,并具有很大意义的历史价值。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在对叙事类诗歌进行教学时,要在对叙事性的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进入到相应的历史情境中,进而有效领悟和把握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魅力。

二、以诗歌的艺术性为钥匙,有效地分析和鉴赏叙事诗

我国是诗歌的伊甸园,是诗歌的国度。诗歌从夏商周时期发展开始, 到了唐代,诗歌迎来了鼎盛时期。我国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后,诗歌的创作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叙事诗成为一个方向,虽然叙事诗在诗歌的长河中未能成为发展的主流,但似乎叙事诗的艺术魅力未能受到影响,相反却使人们对叙事诗的艺术魅力情有独钟,并且在另一个角度上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方面,它以诗歌的艺术形式出现,主要发挥了“赋比兴”中“赋”这一创作方法,后来发展为更为成熟的叙事体的出现,恰好让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也向结构短小的律诗渗透,比如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浓重上绣楼;蓦见墙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类型的代言诗,都是叙事诗的演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叙事诗保持了诗歌“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也秉持着“诗言志”的中国诗歌的艺术精神,同时在创作角度、关注现实等方面展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中国的叙事文学从神话、传奇到明清小说的发展,叙事诗也有自己的独特贡献。叙述性的创作方式是叙事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在教法上如果不能从这两方面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叙事诗既失去了诗歌的艺术气质,也不及传奇、小说的叙事艺术的完整。但事实上,叙事诗恰好是两者最有机的结合,其艺术魅力也独具特色。

三、以情节为突破口,领会叙事的情感性特质

以情节为突破口,领会叙事的情感性特质,是品味叙事诗艺术魅力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古典叙事诗历史悠远,从《诗经》开始,自明清一代,在历史的承传中也有了多个层面的变化。有以纪事型的叙事结构模式的创作,这类创作主要以反映社会重大事件为中心,比如曹操的《蒿里行》、杜甫的《兵车行》以及白居易、元稹、吴伟业等人的长篇叙事诗歌,都是这类型的典范;有以感事型的叙事结构模式的创作,作者强烈的主体性情感对事件有直接的反映和评价,是抒情和叙事最紧密的结合,甚至说是情感体验和价值评价凌驾于叙事之上,叙述的进程依靠抒情和议论来进行推进,特别是在爱国主义诗人那里这种类型最为鲜明。

所以,从叙事情节入手,教法上主要以讨论情节在诗歌中的作用和地位,其结构能力和推动能力是诗歌叙事完整性的前提。同时,所有的叙事表达都围绕着一定的情感展开,不能把握这些情感的内涵就很难领会叙事诗的艺术魅力。比如《长恨歌》,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就是非常复杂的情感,在诗歌中有不同的情节进行细致、深入和到位的表现,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情节与情感的特质,才能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叙事诗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围绕叙事诗的叙事性、艺术生和情感性等三方面来进行。只有有效把握了这三种特征,才能在叙事诗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叙事诗教法初探[J].课外语文(下),2015(10):66.

[2]李鸿雁,曹书杰.中国古典叙事诗研究综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3):104-110.

[3]舒艳.试析唐人叙事诗的小说化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0(2):87-89.

[4]李亚锋.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述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9):119-124.

[5]王新霞.先秦汉魏叙事诗述评[J].中国文化研究,1999(2):129-134.

上一篇:看透了人生的经典诗句下一篇:十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