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2024-06-14

镇人民政府裁决书(精选8篇)

篇1: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兰俊文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行政裁决纠纷案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7-10-19 8:38:49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4)渝一中行初字第10号

原告兰俊文,男,1943年12月22日出生,汉族,个体工商户,住重庆市渝北区鸳鸯镇白寺村一社。

委托代理人李宗沛,男,1951年1月22日出生,汉族,无业,住重庆市渝北区鸳鸯镇凉井村五社。

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住所地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法定代表人王鸿举,市长。

委托代理人吴豫秋,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李卫,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兰俊文诉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行政裁决一案,本院于2003年12月2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4年2月23日、3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兰俊文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宗沛,被告市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吴豫秋、李卫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完结。

原告兰俊文诉称,原告是依法领取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合法经营手续的个体工商户。原告所在鸳鸯镇白寺村一社的土地被征用后,原告有合法产权、用于经营的233平方米房屋应按经营用房进行安置补偿。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经开区管委会)对原告的房屋按普通住宅进行补偿是错误的,被告作出的渝府地裁[2003]13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书》裁决维持经开区管委会的补偿标准的理由和依据不充分,故请求撤销该裁决书。被告市政府未向本院提交答辩状,但在庭审中辩称,被告对原告兰俊文拥有合法产权证的房屋233平方米的性质认定为住宅,符合客观事实;被告裁决对原告的房屋按照住房补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原告未办理合法产权登记的私自搭建房屋,不属于补偿范围,原告无权要求补偿。故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市政府于2004年1月18日收到本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于当日以春节放假不便收集、准备证据为由,向本院递交了延期举证申请。次日,合议庭对此进行了评议,认为其申请延期举证的理由成立,同意其延期至2004年2月9日前举证。被告于2004年2月9日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

1、兰俊文的乡村房屋产权登记卡及房屋所有权证;

2、重庆市土地使用权证;以上证据用以证明原告拥有合法产权的房屋面积为233平方米,房屋使用性质为住宅;

3、渝府地裁[2003]13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书,用以证明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4、渝府复[2003]15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用以证明复议机关维持了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本院要求,被告市政府补充提交了证据5,即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渝经开委发[2001]142号《关于鸳鸯镇白寺村一社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批复》,用以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原告兰俊文起诉时提交的证据:

1、行政裁决申请书及渝府地裁[2003]1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书》;

2、行政复议申请书及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2003]15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

3、行政申请协调书及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兰俊文与 1

重庆市土房局北部新区经开园分局征地补偿安置有关问题的协调书》(渝经开委[2003]100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北部新区经开园分局《关于对兰俊文〈行政协调申请书〉有关问题的答复》(渝国土房管北新经发[2003]7号);以上3组证据用以证明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4、兰俊文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用以证明原告是合法的个体经营户,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起就将自己的233平方米的房屋作为了经营用房;

5、(2000)渝一中行再终字第940号行政判决书及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建房函字(93)23号对湖北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城市房屋拆迁中有关问题报告的复函,用以证明原告的房屋应按经营房予以补偿;

6、原告的建房申请及罚款收据的复印件,用以证明原告已修建但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房屋应予补偿。

7、光碟一盘,用以证明其房屋用于经营的情况;

8、本院(2002)渝一中行终字第262号、263号行政判决书,用以证明原告兰俊文曾因征地提起过行政诉讼。

经庭审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交证据1、2、3、4、5的真实性、合法性均无异议,但认为不能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而证明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被告认为其中证据1、2、3能够证明原告的起诉合法,没有异议;证据4与本案无关联性;证据5不适用于本案;证据6系复印件,且与本案无关联性;证据7系超过了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法院不应采信。

本院认为,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首先应审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在其程序合法的基础上,再对其实体处理是否合法及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因此,本院首先对双方提交的与被告作出的行政裁决程序有关的证据进行审查。其中,被告提交的证据1、2证明被诉行政裁决实体处理方面的证据,与本案无关联性,本院不予确认;被告提供的证据3能够证明本案原告对安置补偿标准不服申请裁决及被告进行裁决的事实和内容,证据4能够证明本案被诉行政裁决已经复议机关复议维持,证据5能够证明对原告实施的、已经批准征地补偿与安置方案,该三项证据证明的以上内容与本案有关联性,形式和来源合法,内容客观真实,本院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证据1、2、3能够证明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证据8系生效判决书,能够证明原告所在的鸳鸯镇白寺村一社的全部土地被征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部新区分局对其合法的房屋、构、附着物等进行了补偿安置的事实,与本案有关联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条之规定,予以确认;原告提交的其它证据,系证明原告实体权利方面的证据,不能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与本案无关联性,本院不予确认。

根据以上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事实:原告兰俊文的住所地原重庆市渝北区鸳鸯镇白寺村一社全部土地已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地[1998]538号文批准征用。该社建制已被撤销,全部社员转为非农业户口。重庆市土房局北部新区经开园分局(以下简称经开园土房局)根据经开区管委会二00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渝经开委发[2001]142号批复的《白寺村一社土地征地拆迁补偿与安置方案》,对原告兰俊文进行补偿安置。原告兰俊文对该补偿安置标准有异议,申请协调。经开区管委会进行协调后,于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作出了渝经开委[2003]100号协调书,认为经开园土房局根据市政府53号令、55号令的规定对兰俊文进行补偿安置正确、合法。兰俊文不服,向重庆市人民政府申请裁决,要求对其用于经营的五个门市按企业房屋进行补偿,对其无产权证的房屋按合法房屋予以补偿。二00三年九月十一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渝府地裁[2003]12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认为经开区管委会对兰俊文办理了合法产权证部分的233平方米房屋,根据权证登记的用途,依据《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确定补偿标准,适用法规正确,予以维持。兰俊文对该裁决不服申请复议,重庆市人民政府于二00三年十二月四日作出渝府复[2003]153号复议决定,维持了渝府地裁[2003]13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书》。兰俊文仍不服,遂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之规定,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系批准征用鸳鸯镇白寺村一社土地的机关,对兰俊文提出的补偿标准争议,有权进行裁决。本案中,原告兰俊文所在的白寺村一社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实施者是经开园土房局,即对兰俊文进行补偿安置的单位是经开园土房局。兰俊文因补偿标准争议提出裁决申请时,裁决机关应对发生争议的双方,即兰俊文与经开园土房局之间的安置补偿争议进行裁决。被告市政府在裁决中,却将协调单位经开区管委会作为补偿安置争议的一方,列为被申请人进行裁决,错列了行政裁决的主体,裁决的对象和内容错误,属行政程序违法,依法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3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地裁[2003]13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

二、限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收到本判决书之日起两个月内重新作出行政裁决。本案受理费100元,其它诉讼费500元,共计600元,由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曾平

审 判 员陈 波

审 判 员邓 莉

二OO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蒲险峰

篇2: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一、概念及作用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依照第二审程序,对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民事判决进行审查后作出的书面决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是法律所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依照法律规定,一审中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诉讼请求权的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可以要求上级人民法院对原审裁判重新进行审判,以保障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因错判而受到损害。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该判决书是两审终审制度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其制作有更高的要求。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二审民事判决书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格式上基本相同,但由于审判程序不同,因此它的内容及写法与一审民事判决书具有不同之处。其主要内容写法如下:

(一)首部

1.标题

标题应将人民法院名称和文书种类分两行书写。标题中不必反映审级。即无需写“××人民法院二审(或终审)民事判决书。”

2.编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编号,表述为“[]×民终字第×号”。

3.诉讼参与人的不同称谓及基本情况

提起上诉的当事人,称为“上诉人”。对方当事人则称为“被上诉人”。双方当事人甚至第三人都提起上诉,则均为上诉,没有被上诉人。对此,目前在理论上有分歧,但在操作时应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执行。

按照次序列出上诉人(原审原告或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如上诉人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先写明单位的全称和所在地址,再写明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

诉讼代理人栏。在这一栏中应先写明代理人的具体种类,如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再写明姓名(法定代理人需注明上诉人的关系)、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委托代理人是律师的可只写:姓名,××律师事务所兼(专)职律师即可。

被上诉人栏。这一栏应写明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或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若被上诉人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时,应先写明单位全称和所在地址,再写明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

被上诉人的诉讼代理人栏目填写与上诉人诉讼代理人栏目写法相同。

如二审中有第三人参与诉讼,还需要写清第三人的身份概况,第三人请了代理人的,其写法仍同上诉人栏目。

4.案件由来与审理经过

案件由来的写法为:“上诉人×××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审理经过在案件由来后续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接着写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情况和“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字样。若是未开庭的,则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1.事实

事实是二审维持原判或者改判的根据。书写时要体现出上诉审的特点,主要是针对上诉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叙述,并适用相应的证据进行分析评断。要注意交代清楚民事法律关系的诸要素,注意详略得当。

(1)要概括地写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结果。

(2)简述上诉人提起上诉的请求和主要理由,被上诉人的主要答辩,第三人的意见。

(3)二审法院经审理认定的事实和证据。这部分写法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书写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上诉人又无异议的,可以简叙。②原判决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部分事实有错误的,对改变的事实要详叙,并运用证据,指出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不当之处。③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有遗漏的,则应补充叙述。④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错误,但上诉人提出异议的,应把有异议的部分叙述清楚,并应有针对性地列举相关的证据进行分析,论证异议不能成立。

2.理由

理由是判决的依据,应根据二审查明的事实,针对上诉请求和理由,就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是否正确,上诉理由能否成立,上诉请示是否应予支持,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是否有理等,进行有分析地评述,阐明改判或维持原判的理由,并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

3.判决结果

这一部分是二审民事判决书的关键部分。它是对一审判决的最后确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二审民事判决书经过审理,做出最终处理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部分改判;3.全部改判;4.增加新的判决。按照《法院诉讼文书样式》的书写要求,对这四种不同的判决,在表述上可作如下写法:

(1)维持原判的写: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全部改判的写:

①撤销×××人民法院[]×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②写明改判的内容,内容多的可分项书写。

(3)部分改判的写:

①维持×××人民法院()×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的第×项;即……

②撤销×××人民法院[]×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

③(写明部分改判的内容,内容多的可分项书写)。

(4)维持原判又有加判内容的写:

①维持×××人民法院[]×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

②(写明加判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改判的,如果原审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基本正确,二审仅部分变动财产数额,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采取先撤销原判再改判的写法,而应该直接写:“变更×项为……”因为原判就认定事实而言并无错误,二审只不过是将财产数额作适当调整,使其更为合理而已。

全文写完之后,还应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

(三)尾部

二审民事判决书的尾部主要应写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表明当事人再无上诉权利。因而在诉讼费用负担的左下方应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的字样。

2.在此项右下方由合议庭人员,即审判长、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署名。并注明制作判决书的年月日,加盖院印。再下方是书记员署名,书记员署名的左上方打出“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字样。

三、注意事项

实要体现出上诉审的特点,针对上诉人提出的问题及一审认定的事实进行重点叙述。一审认定的事实有遗漏的,复审认定的事实应在其基础上补充叙述;一审认定的事实不准、或错误较多的,复审认定的事实就应详细叙述经审查后认定的查明事实,以便进行比较,从中体现出二审对一审事实的纠正。对于事实认定准确,没有出入的,复审事实则可以从简叙述或不予叙述。

照抄原判理由,反对公式化的空洞语言。要围绕原判决是否正确,上诉是否有理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原判正确,上诉无理的,要指出上诉请求的不当之处;原判不当,上诉有理的,应阐明原判决错在何处,上诉请求符合什么法律、规定;原判决部分正确,或者上诉部分有理,则要具体阐明原判决和上诉请求分别对在哪里,错在哪里。理由部分需要论述的内容较多的,可以分层次进行论证。在援引法律条款方面,维持原判的,只须援引《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1项;全部改判或者部分改判的,除了应当援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外,还应援引改判所依据的实体法的有关条款。

【 范 文 】

××省××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199×]×经终字第×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李××,男,19××年×月×日生,汉族,××县大杨家乡上王庄村民。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县大杨家乡上王庄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王××,村民委员会主任。

上诉人李××因承包土地、果园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县人民法院[199×]×经初字第15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级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承包被上诉人土地、果园,应按合同约定交纳承包金,上诉人拖欠是错误的,应承担违约责任。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支付其1990年下半年工资,查无实据,且已过诉讼时效。据此判决上诉人付给被上诉人土地、果园承包金(含特产税、粮油差价款)2276891元,共计3167

01元。

01元,违约金

李××上诉称,被上诉上应支付其1960年下半年的工资可与本案合并审理,应从总欠款中扣除其工资款。

被上诉人辩称,关于上诉人的请求,一是没账可查,二是当时村委已作过处理,故上诉人以此为由拖欠承包金是错误的。

经审理查明,上诉人自1988年承包被上诉人土地5亩、果园1

8年应上缴土地承包金80元,果园承包金338元,已交174元,另欠粮油差价款28元,共欠44

426元;19891亩(果树38棵)。199

2年应上缴土地承包金80元,果园承包金338元;苹果特产税160元,已交36

22元,共欠54

178元;1990年应上缴土地承包金80元,果园承包金338元,苹果特产税160元,另欠粮油差价款137671

44元,已交4

347元,共欠97元;1991年应上缴土地承包金80元,果园承包金1000元,已交60元,尚欠618元。以上上诉人共欠被上诉人227901元。

本院认为,上诉人承包被上诉人土地、果园应按约定缴纳承包金,无故拖欠应承担违约责任。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支付其1960年下半年工资,查无实据,且已过诉讼时效,上诉无理,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1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36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199×年×月×日

书记员:×××

篇3: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金绍达:登记行为被人民法院撤销以后,登记机构毋须再做出撤销登记的决定,也不能应周某的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理由如下:

第一,某一行政行为通过司法程序被撤销以后,这一行为就不再成立,所以登记机构毋须也不能再作出撤销登记的决定。登记机构应当依据法院的这一判决将李某的登记事项从登记簿中删除,李某的房屋权属证书如无法收回,登记机构可公告作废。

第二,行政诉讼的标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会通过行政审判确认某一房屋的权利归属。因此, 本例中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撤销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而《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条的规定是“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 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 登记机构可以按照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登记。这一规定的前提是法律文书确定房屋权利的归属。因此,本例不能适用这一条规定,不能直接凭该判决书将房屋所有权登记为周某所有。

在某些情况下,登记机构可以凭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办理转移登记,如:人民法院判决登记机构作出转移登记这一行政行为。

第三,违法的行政行为自始无效,除登记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外,相当于未发生过一样。李某虽然申请并取得了登记,但在这一登记行为被人民法院撤销后,就等于没有登记,而转移登记时,出让方应当办理过权属登记并持有合法的所有权证。李某的房屋所有权证无论是否由登记机构收回,都已丧失效力。《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依据《物权法》的规定,确定了“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不得办理房屋的其他登记”的原则,《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也有类似的表述,所以登记机构不能为周某办理转移登记。

篇4: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金绍达:登记行为被人民法院撤销以后,登记机构毋须再做出撤销登记的决定,也不能应周某的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理由如下:

第一,某一行政行为通过司法程序被撤销以后,这一行为就不再成立,所以登记机构毋须也不能再作出撤销登记的决定。登记机构应当依据法院的这一判决将李某的登记事项从登记簿中删除,李某的房屋权属证书如无法收回,登记机构可公告作废。

第二,行政诉讼的标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会通过行政审判确认某一房屋的权利归属。因此,本例中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撤销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而《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条的规定是“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房屋权利归属或者权利内容与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的”,登记机构可以按照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登记。这一规定的前提是法律文书确定房屋权利的归属。因此,本例不能适用这一条规定,不能直接凭该判决书将房屋所有权登记为周某所有。

在某些情况下,登记机构可以凭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办理转移登记,如:人民法院判决登记机构作出转移登记这一行政行为。

第三,违法的行政行为自始无效,除登记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外,相当于未发生过一样。李某虽然申请并取得了登记,但在这一登记行为被人民法院撤销后,就等于没有登记,而转移登记时,出让方应当办理过权属登记并持有合法的所有权证。李某的房屋所有权证无论是否由登记机构收回,都已丧失效力。《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依据《物权法》的规定,确定了“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不得办理房屋的其他登记”的原则,《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也有类似的表述,所以登记机构不能为周某办理转移登记。

按《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周某应持相关的证据申请初始登记。倘若周某的登记文件不全、不符合初始登记的条件,仍然不能申请初始登记。

篇5: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2005)苏刑初字第223号

公诉机关苏州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冯子骞,男,1985年4月6日出生,河南商水县人,汉族,初中文化,住江苏省东方花园F栋4单元。2004年9月27日,因涉嫌绑架罪被苏州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11月2日经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绑架罪被批捕,同日由苏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苏州市看守所。

被告人:吴逸,男,1985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汉族,初中文化。住江苏省苏州市格林花园8栋2单元307号。2004年9月27日,因涉嫌绑架罪被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0日经苏州市人民检察院逸涉嫌绑架罪被批捕,同日由苏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苏州市看守所。

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苏检刑字(2004)第10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冯子骞吴逸犯绑架罪,于2004年 12月 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苏州市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龚琴张正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冯子骞吴逸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冯子骞、吴逸吸毒成瘾,因无钱购买毒品,遂与同样吸食毒品的吴逸达成合意,绑架张雅雯及其祖父张仲卿,意图勒索毒品未遂。2004年9月24日,被告人冯子骞在河南省商水县,对被害人张雅雯和同样和其有一技之长的祖父张仲卿进行哄骗,带以上人员前往江苏苏州。2004年9月25日,又以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见面为由将张雅雯祖孙二人骗至冯子骞暂住处东方花园F栋4单元,乘被害人醉酒之后,被告人冯子骞、吴逸用手铐将被害人铐在一起,并搜得康佳手机一部,现金1680元。2004年9月25日至9月27日期间,冯子骞、吴逸二人多次用刀和铁棍威胁殴打被害人张雅雯,令其联系张雅雯在苏州打工的哥哥张飞为其送毒品未遂。2004年9月27日中午,张雅雯、张仲卿乘冯子骞、吴逸睡觉之机,翻窗跳楼逃跑,致张雅雯轻微伤,张仲卿严重脑颅损伤而死亡。后经侦破归案。

上述事实,被告人冯子骞、吴逸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均未提出异议,且有报案记录,到案经过,证人江胜男的证言,被害人张雅雯的陈述,工作说明,辨认笔录,涉案物品价值清单,伤情鉴定书,死亡鉴定书,辨认现场照片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冯子骞、吴逸无视国家法律,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其行为均已构成绑架罪。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冯子骞、吴逸犯绑架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冯子骞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吴逸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对其可减轻处罚。另外被告人冯子骞吴逸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及2001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明确指出:“行为人在绑架过程中,又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构成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的规定,现判决如下:

被告人冯子骞犯绑架罪,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9月27日起至2015年9月26日止),并处罚金3000元(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缴纳)。

被告人吴逸犯绑架罪,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9月27日起至2015年9月26日止),并处罚金2000元(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审判长:张珊珊

人民陪审员:何素雅

人民陪审员:毕晓娟

二00四年一月二十日

篇6:人民法院第二审行政判决书及范例

一、概念及作用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于当事人不服、又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经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参照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终结处理的书面决定。

人民法院通过第二审审理并以二审行政判决书结案,可以切实纠正第一审行政判决书可能发生的错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错案、错判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体现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正确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帮助下级人民法院提高行政审判工作质量,公正执法。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标题分两行写明法院名称和文书种类。

2.编号

写在标题的右下方。如:“[]×行终字第××号”。

3.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二审案件当事人应写“上诉人”、“被上诉人”,并用括号注明其在原审中的诉讼地位。

原审有第三人的,除提出上诉的也写“上诉人”外,仍写“第三人”。

原审上诉人都出上诉的,可并列为“上诉人”,不必再写被上诉人。

当事人中只有一人或部分人上诉,如果诉讼标的是可分上诉,那么未上诉的当事人在此可不列出;如果诉讼标的是不可分上诉,未上诉的当事人可列为被上诉人。

二审案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基本情况的表述,与一审行政判决的写法相同。

4.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开庭审理过程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行政案件,在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都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而二审行政案件,则既可以开庭公开审理,也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59条“认为事实清楚”时,实行书面审理。故该项的写法应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情况来决定。行文格式如下:

“上诉人×××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书面审理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1.事实

该部分应包括上诉争议的内容以及二审法院依法查明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二审案件所审理的客体是一审法院的判决,二审案件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主要是通过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被上诉人的答辩表现出来的。这一段的表述,可先概括写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结果,再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其主要理由,被上诉人的主要答辩内容以及第三人的意见。

上诉争议的内容写完之后,应另起一行,写明二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2.判决理由

理由,要针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就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有无违反法定程序,上诉理由是否成立,上诉请求是否应予支持,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是否有理由等。进行分析论证,还应同时写明判决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

阐述理由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参照制作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注重事实分析和法理分析,回答上诉争议的主要问题,引出合乎逻辑的公正结论。

二审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应分别引用《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其中全部改判或者部分改判的,除引用《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外,还应当引用改判所依据的实体法的有关条款。

3.判决结果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不同的情形,有一种不同的判决处理结果: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上述三种用判决进行处理的不同的结果,在行文时可以分别表述为:

(1)维持原审判决的,写成: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撤销原审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的,写成:

一、撤销××××(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3)撤销原审判决,同时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写成:

一、撤销××××人民法院(××××)×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三、……(写明二审法院改判结果的内容。如无需变更判决的,此项不写)”

(三)尾部

应依次写明诉讼费用的承担、判决的效力、合议庭成员署名、判决日期、书记员署名等。至于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要区别情况而定。对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案件,二审诉讼费用由上诉人承担;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的,由双方分担;对撤销原判,依法改判的案件,应同时对一、二审两审的各项诉讼费用如何承担的方式和数额作出决定,相应地变更一审法院对诉讼费用承担的决定。

尾部其他内容的具体写法与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尾部写法相同。

【 范 文 】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19××]×法行上字第2号

上诉人:黄××,男,63岁,汉族,××县人,个体户,住××县××乡××村。

委托代理人:陈××,××县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伍××,××县××乡司法员,住××乡政府宿舍。

被上诉人:××市卫生局,地址:××市××湾西路。

法定代表人:石××,××市卫生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龙××,××市卫生局副局长,住××市××西路××号。

上诉人黄××为对送检牛黄行政处理纠纷一案,不服××市中级人民法院[1989]×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以认定事实不符合实际,适用法律不当为由,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查明:

上诉人黄××于1988年2月初宰杀其买回的一头水牛,在牛腹腔中发现七八块鸡蛋大小物品,黄视为牛黄,即拿到××县中药批发部辨认,后将该“牛黄”烘干(重640克)要求卖给该中药批发部。由于牛黄是贵重药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经药检部门检验是真牛黄才予收购。2月23日,上诉人和中药批发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将该“牛黄”送××市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结论是“本品经按《中华药典》(1985年自版)牛黄项下检验,外观性状,显微鉴定均不符合有关规定,不应作天然牛黄药用”。1988年4月18日市药检所将少量送检物及检验结果送××自治区药品检验所复核检验。结果“不符合《中华药典》1985年版一部和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的有关规定,不是正品牛黄,不可作牛黄供药用”。××市卫生局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精神,于1988年8月5日以×卫药罚字[1988]第005号“行政处罚通知书”做出如下处罚:

一、就地没收假牛黄,监督公开销毁;

二、不给予经济处罚。上诉人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在诉讼进行中,被上诉人又重新做出撤销原处罚通知书,改为行政处理,以×卫字[1988]089号文件“关于没收黄××同志送检假牛黄的决定”对上诉人送检假牛黄予以没收,在适当时候公开销毁。上诉人仍不服,最后,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维持××市卫生局的处理决定。

本院认为:上诉人黄××将从牛腹腔中取出的物品做“牛黄”送××市药品检验所检验,目的是为了辨明是否牛黄,然后卖给国家。就这一事实来说,黄××虽无过错,但牛黄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用于治疗疾病,属特殊商品,应受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现上诉人送检“牛黄”经××市和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检验均证实不是牛黄,因此,便无医用和经济价值了。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严防假劣药品失去控制流入市场以假乱真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33条及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5]卫药字第59号《关于对制售假药、劣药案件经济处罚的通知》第3条规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维持××市卫生局×卫字[1988]089号关于没收送检假牛黄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归还假牛黄的及赔偿经济损失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上诉无理,予以驳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1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60元,由上诉人黄××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颜××

代理审判员:潘×

代理审判员:覃××

1989年7月21日

(公章)

篇7: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刑 事 判 决 书

公诉人:××市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员张××。

被告人:冀×,男,26岁,××市人,原系××市汽车公司三场实习司机,住本市××区××门外小街××号。因交通肇事,于19××年2月8日被拘留,后被逮捕。

辩护人:××市法律顾问处律师付××。

本院于19××年6月13日由审判员刘××担任审判长,和人民陪审员张××、齐××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被告人冀×交通肇事一案。现已审理完结。查明其犯罪事实如下:

被告人冀×于1979年2月8日早晨6时30分,驾驶由××至××庄的联运定点的402路公共汽车,由西往东行至建华路南口,以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在交叉路口,向左打轮强行超越顺行的37路公共汽车时,发现前方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被告人为了绕行躲闪自行车,继续向左打轮,以致驶入逆行大型车分道线内。此时,又发现了由南往北横过车路的行人傅××(男,66岁)及其妻李××(67岁),被告人虽紧急刹车往右躲闪,但因车速过快,停车不及,汽车左前部将傅××撞出17.8米,李××撞出24.6米,致傅、李二人严重颅脑损伤,颅内出血身死。

上述事实,证据确凿,被告人供认不讳。

本院认为,被告人冀×身为汽车司机,忽视交通安全,违反了《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规则》第8条第2项关于“通过繁华街道,交叉路口……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和《××市交通管理实施细则》第20条关于“机动车在距交通岗位50公尺以内不得超车”的规定,造成撞死2人的重大事故,后果严重,责任重大,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严肃国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本市交通秩序,本应从严惩处,但念被告人冀×平常工作表现较好,第一次走这条路线,道路情况不熟,肇事后积极进行抢救,态度较好,故酌情予以从轻判处。

被告人冀×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刑期自19××年2月8日起直至19××年8月7日止。)

篇8:镇人民政府裁决书

总体来看, 我国许多乡镇领导干部和职工都很爱自己的岗位, 工作都很尽责。他们在工作中结合各个农村的政策, 认真把上级交付的工作做好, 帮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热心为他们服务, 并在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然而, 有些乡镇干部, 工作热情不高, 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作风存在不少问题, 应予以充分重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 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 搞形式主义。

有些乡镇领导干部存在政治理论知识不足和工作技能缺乏等问题, 却很少主动学习, 往往上面有安排就学习, 不安排就不学习, 学习也只是为了完成上头布置的任务, 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在学习中学而少思, 不深入研究, 使得学习脱离了实际, 并认为农村工作靠讲理论做不来, 认为理论知识不实用, 所以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想当然地认为许多工作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做好, 因此对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够, 这就影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的顺利完成, 影响行政的效率和质量。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搞研讨会、培训等形式的学习活动, 但多是表面文章、应付了事, 有很强的形式主义色彩, 认为只要活动搞了就行, 而不重视干部们是否从中受益、学到知识, 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有的镇干部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不认真学, 强调自己业务工作忙, 不愿花时间学。

(二) 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的思想, 群众意识不强。

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 认为自己高高在上, 把群众的利益抛至脑后, 甚至侵犯群众的利益, 对群众的态度不友好。有的则对待来访群众态度较差, 缺乏服务的意识。这些都是“官本位”思想存在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有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它是决定党执政地位是否稳固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然而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并没有很好地发扬这一传统, 爱摆官架子, 群众意识不够强, 对职权的使用还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时他们的责任心也不强, 遇到难事就喜欢扔给别人, 常常推卸责任, 很少下乡, 对农村的情况不够了解, 对村民群众不够关心, 对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漠然置之。有的下村屯了也多是走马观花, 喜欢由村干部陪同看看, 听听村干部的汇报, 不深入群众, 不解决实际问题。

(三) 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贯彻不力。

市场经济使得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这就要求政府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而科学的民主决策可以使各方面利益得到很好的协调。而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并不够重视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发扬民主不充分, 在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 缺乏深入调查研究, 不征求群众意见, 即使调查了也不认真、不细致、不彻底, 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有的做决定时往往独断专行, 不按制度、程序办事。有的虽在干部选聘上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 却是在表面上走的程序, 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暗箱操作。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则是决断能力和总揽大局的能力不强, 不能很好地集中大家的意见。领导干部班子成员相互猜疑、相互推诿, 导致内耗严重、组织涣散, 或存在武断专行, 决策缺乏科学性, 导致集体蒙受重大损失。

(四) 生活作风不够严谨。

乡镇领导干部作为公职人员, 生活作风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他们的行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能够影响很多人。而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生活上贪图享乐, 铺张浪费, 自私自利, 认为享受不是罪、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就行了, 不管任何人的看法, 不顾对谁会产生影响。然而他们在生活上的作风不仅影响到他人的行为, 也对他们自己产生影响。他们的这些不好的生活作风往往容易引起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有的群众会为此投其所好, 给其送礼, 对其进行贿赂, 方便以后好办事。一些领导干部有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那么在工作上他也会尽量为政府节约开支, 而有的则不然, 有的甚至在使用公共财政上大手大脚、不懂节制。不良的领导干部作风对政府的形象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

(五) 工作状态不佳, 纪律较为松弛。

乡镇领导干部容易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惧怕挑战, 拈轻怕重, 推卸责任, 在工作上毫无建树。有的甚至没有把大部分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得过且过, 满足于完成任务, 而不寻求最优结果, 遇事不思考, 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不按照各项政策做事, 多是依自己的意愿决定执不执行;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讲关系而忽视纪律, 导致一些腐败事件的发生。有些领导干部工作纪律也散漫, 往往需要考勤就按时上班, 不考勤就不按时到岗, 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而为了不伤和气, 许多干部不敢批评指正其行为, 助长了这种不良作风。一个组织的纪律做得很好, 它就会有很强的凝聚力, 使组织成员间能够友爱、团结, 整个组织的风气和成员的作风也不会差到哪去。干部的纪律问题也是乡镇政府内部出现一些不团结的现象与不良的风气的重要原因。

二、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的领导干部在作风上暴露出来的这一系列的问题, 其原因不是孤立的, 也不是偶然的, 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未能认识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性及领导干部作风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是导致有的领导干部作风散漫的一个重要原因。更多原因如下:

(一) 主观上松懈, 忽视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设。

有的领导干部起初任职时是怀着服务基层的理想, 但在任职之后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着差距, 感到一个人的努力并不能使现状得到很好的转变, 而逐渐淡忘理想、放弃信念, 这就为一些不良的作风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有的领导干部在担任领导岗位之后, 认为已经功德圆满, 可以歇一歇, 于是开始在生活上和工作上放任自由, 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的领导干部在就高位后, “官本位”思想严重, 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群众意识弱化, 不能正确对待群众, 处理好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不能区分主人与公仆、领导与服务的关系。有的在意识到个人思想上存在问题以后, 并不积极改正和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这更助长了不良作风的进一步恶化。

(二) 监督机制不健全, 考评机制不完善。

各级乡镇政府虽然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 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 但有些监督制度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现行的监督体制中, 作为监督者的乡镇纪委往往在人、财、物等方面受制于党委和政府, 使得纪委不能有效地对同级党委和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有的监督者惧怕遭到打击报复, 不敢行使自己监督的权力, 或者不懂得进行监督。同级人大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由于缺少制度约束和激励, 不够规范。对领导干部的政绩缺少具体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 又不进行深入调查, 使得一些好做表面工作的形式主义者骗取了荣誉。存在对有的在作风上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考评和监督不严的现象, 使得违纪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纠正, 造成了错误的工作导向。

(三) 人事制度的缺陷。

乡镇的领导干部一般是由上级党委和政府任用, 而上级政府对候选人的情况的了解会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 甚至在乡镇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未能遵守德才兼备原则, 存在重才轻德的现象, 致使一些素质较低的人走上领导岗位。他们在讨论任用乡镇干部时, 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 可能不充分发扬民主, 把集体决定当做形式, 致使一些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和作风不良的干部走上岗位。有的领导干部甚至是靠关系、走后门才走上岗位, 而不是靠群众拥护、靠个人努力, 这往往挫伤了许多干部的积极性, 甚至促使他们去跑关系以求晋升。在乡镇干部的考核上, 方法陈旧, 不能多渠道、全面地考查干部, 存在着失真、失实的现象。在教育培训乡镇干部上, 教育方法往往千篇一律, 侧重于看材料、听报告等, 往往不注重培训他们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致使他们忽视思想教育培训, 进而导致他们的思想空虚、理论缺乏, 产生这样那样的作风问题。

(四) 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对乡镇领导干部能力和作风提出新要求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和开放性使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忽视全局利益, 搞无政府主义, 开展不正当竞争和寻租活动。它的过分强调物质性也滋生不良的思想, 从而形成不良的作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时, 也使得一些西方腐朽思想流入中国, 有的乡镇领导干部缺乏一分为二的精神, 不能很好地把消极的和积极的思想加以区分, 非理性地全盘接受, 致使他们养成了一系列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不相符合的不良作风。由于中国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 一些乡镇领导干部易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脑子里还是存留“官本位”的思想, 使得他们作风漂浮、奢靡, 与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的思想不符。

(五) 干部自身的素质不高。

乡镇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对他们的作风和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的乡镇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对党和政府的重要思想及各项方针政策了解不够深入, 导致个人思想的片面性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方法和原则不当。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强、知识储备不足, 缺乏驾驭复杂形势的市场经济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 致使他们在工作中盲目、被动、铤而走险。有的不能很好地继承优良传统作风, 认为传统作风已经过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 特别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已经越来越被淡忘、摈弃。有的虽传承了优良的传统作风, 却不能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赋予它新的内容, 使这些优良传统烙上时代的印记。

三、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 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的服务理念。

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服务”的职能,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拥有很强的服务意识。而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就要工作中坚持服务理念。在当前政府管理工作中, 既存在服务理念不牢的问题, 也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 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的服务理念、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增强他们的服务理念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 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以为落实服务理念提供保障。可以采用到高校深造、外地学习等方式, 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的服务理念、思想理论教育和工作能力的培训。但要很好地改正不良的作风, 更好地进行服务理念、思想政治的教育和提升工作技能的培训, 就要让乡镇领导干部认识到其重要性, 使其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才能改变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态度。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乡镇政府应该把提升领导干部的服务理念作为改进干部生活和工作作风的依据。

(二)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服务”职能, 这就要求政府放开管制, 在决策等过程中给予公众更多的权力, 充分发挥民主, 从而有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乡镇领导干部处于基层, 是上层与群众连接的桥梁, 发扬民主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扬民主, 乡镇领导干部要有宽阔的胸怀, 尊重他人的意见, 也要善于思想沟通, 能从他人的意见中汲取营养, 有助于进行科学决策。对重大问题的决定, 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 事先要公开,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保障群众在这方面的知情权, 还要广泛征求民意, 发挥民主的作用。在进行决策之前要进行全面的调查, 深入调查, 为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避免决策失误。个人决定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个人偏见, 个人的眼光也具有狭隘性, 集体决定克服了个人决定的缺点, 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所以, 乡镇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 实现决策科学化, 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涵之一。

(三) 健全领导干部监督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 离不开各方面的监督。监督到位了,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才有保障。而对领导干部作风的监督, 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监督作用, 做到全面的监督。

1. 要加强对乡镇重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对重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乡镇干部作风监督工作的重点。要规范他们的行为, 防止其非法滥用权力。乡镇的重要领导干部要在本镇的干部大会上汇报工作, 接受民主评议, 并将报告内容公示, 接受其他干部的监督。要积极开展乡镇领导干部间的工作交流与评议会议, 使各个领导干部相互了解各自的工作, 进行相互监督、相互批评。

2. 发挥大众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要保障人民群众能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力, 严惩打击报复的行为, 使人民群众敢于进行监督。要鼓励群众举报和进行批评的行为, 使群众踊跃监督。要保障新闻媒体进行客观报道的权力, 使其对腐败行为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3. 实行多方面的监督。

需对领导干部进行全面的监督, 包括工作和生活, 也包括他本人及身边的人。鼓励大家发现不好的作风和行为, 要做到及时通知和勇于批评, 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

(四) 完善领导干部选拔和考核制度。

服务型政府要求有公开、透明的选拔和考核机制。而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更需要制度来保障, 特别是管理干部的人事制度。抓好制度, 不仅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利, 更有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要重视考核和选拔制度。

1. 深入选拔制度改革。

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不能全由上级任命, 应该给乡镇政府适当的任免权, 使其通过下放的权力加大选拔的公开性和竞争上岗的力度, 适当的时候实行票决制, 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力, 确保选拔到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2. 完善考核制度。

若注重干部的考核, 他们的行为和作风就会受到无形的约束, 他们也会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能忽视干部考核的作用。乡镇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求不断完善考核评价的内容, 明确考核标准, 选用适当的方法, 从多个角度有效地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效和道德素质。考核时要坚持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改进, 同时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 加强干部的自律精神。

加强乡镇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等, 需要同领导干部的自律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各方面协同作用, 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乡镇领导干部产生不良作风有外部的诱因, 但更多的问题是出自他们自身, 由于他们自身的意志薄弱、缺乏自律精神, 才会经不起各种诱惑, 逐渐堕落, 引发不良的行为和作风。因此, 必须从乡镇领导干部自身下手, 加强他们的自律精神, 从根本上降低不良的行为和作风的可能性。乡镇领导干部具备了自律精神, 就会严于律己, 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效地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就能有效地杜绝腐败现象及不良作风的发生。

四、结语

为了弥补我国传统政府模式存在的弊端, 服务型政府模式被运用到政府体制的改革中。领导干部作风是其内在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政治觉悟, 将会对领导干部自身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关系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 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乡镇政府。由于社会形势的复杂化, 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呈现多样化, 这就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去分析, 以便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我国各乡镇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的建设, 这样才能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摘要:改善乡镇领导干部的作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 我国开始重视并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在一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成就, 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本文分析了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上一篇:国家基本药物培训试题下一篇:保安员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