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24-06-12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精选6篇)

篇1: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户籍、土地、财政、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加强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推动地方加快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加快实施“一融双新”工程,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瞄准短板,加快突破,优化政策组合,弥补供需缺口,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加快制定公开透明的落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落户目标。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加快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的落户问题。加快制定实施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完成。

(二)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在居住地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申请授予职业资格以及其他便利。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承载能力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动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权利,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各城市要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加快制定实施具体管理办法,防止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脱钩。

(三)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接受学前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政策,统筹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教师编制。组织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万人次以上。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四)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五)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围绕实现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标,实施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和城镇旧房改造工程,推动棚户区改造与名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包括无上下水、北方地区无供热设施等的住房)改造,将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全国重点镇。加强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监督,严格实施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六)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城市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畅通进出城市通道,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七)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强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加强自然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切实保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源。

(九)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加快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计划,加速光纤入户,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和工业余热供暖,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对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各类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实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制定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努力提高优良天数比例,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推动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引导工业集聚区规范发展。

(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加大财政对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的城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力度,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建学办学,增加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供给。统筹新老城区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划建设。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银行网点、零售药店、家庭服务中心等在内的便捷生活服务圈。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住宅、公共建筑等的适老化改造。加强城镇公用设施使用安全管理,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加强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

四、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十一)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公共供水、道路交通、燃气供热、信息网络、分布式能源等市政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提高县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快重点镇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推进北方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的支持力度。

(十二)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以下放事权、扩大财权、改革人事权及强化用地指标保障等为重点,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允许其按照相同人口规模城市市政设施标准进行建设发展。同步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设市模式创新改革试点,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推行大部门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十三)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

(十四)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完善设市标准和市辖区设置标准,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快启动相关工作,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适当放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设置标准,加强产业和公共资源布局引导,适度增加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量。

(十五)加快城市群建设。编制实施一批城市群发展规划,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推动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核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完善城市群之间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建设高速联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统筹推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共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统。做好城镇发展规划与安全生产规划的统筹衔接。

五、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十六)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尽快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通快递,推动有条件地区燃气向农村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强化河湖水系整治,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十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主体。推动返乡创业集聚发展。

(十八)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快递下乡”。支持适应乡村特点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建设,鼓励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完善有利于中小网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发展面向中小网商的融资贷款业务。

(十九)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因地制宜,搞好科学规划,在县城、小城镇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移民集中安置区,推进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在城镇落户。坚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结合,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居住、看病、上学等问题,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改善、发展有前景。

六、完善土地利用机制

(二十)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总结完善并推广有关经验模式,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村庄整治,在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运行的基础上,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和范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土地利用变更情况监测监管。

(二十一)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允许存量土地使用权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对土地进行再开发。完善城镇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供应方式,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补办出让手续的,经依法批准,可采取规定方式办理并按市场价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在国家、改造者、土地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土地收益。

(二十二)因地制宜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生态安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提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适宜地区开展低丘缓坡地开发试点。通过创新规划计划方式、开展整体整治、土地分批供应等政策措施,合理确定低丘缓坡地开发用途、规模、布局和项目用地准入门槛。

(二十三)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地方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探索农户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闲置和浪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七、创新投融资机制

(二十四)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健全价格调整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根据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不同特点,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十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编制公开透明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允许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省级政府举债使用方向要向新型城镇化倾斜。

(二十六)强化金融支持。专项建设基金要扩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覆盖面,安排专门资金定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功能提升等。鼓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针对新型城镇化项目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面向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整合政府投资平台设立城镇化投资平台。支持城市政府推行基础设施和租赁房资产证券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比重。

八、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二十七)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以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房与租房并举、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具备购房能力的常住人口,支持其购买商品住房。对不具备购房能力或没有购房意愿的常住人口,支持其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

(二十八)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采取实物与租赁补贴相结合并逐步转向租赁补贴为主。加快推广租赁补贴制度,采取市场提供房源、政府发放补贴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归并实物住房保障种类。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严格保障性住房分配和使用管理,健全退出机制,确保住房保障体系公平、公正和健康运行。

(二十九)加快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实施土地、规划、金融、税收等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引导企业投资购房用于租赁经营,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资产配置持有住房用于租赁经营,引导住房租赁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新建租赁住房。支持专业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通过租赁或购买社会闲置住房开展租赁经营,落实鼓励居民出租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激活存量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住房租赁业务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对购买商品住房开展租赁业务的企业提供购房信贷支持。

(三十)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调整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业务,提高对农民工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住房用地供应制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推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线签订和备案制度,完善商品房交易资金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城镇棚户区改造以及其他房屋征收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鼓励引导农民在中小城市就近购房。

九、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三十一)深化试点内容。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设区模式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实现重点突破。鼓励试点地区有序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有可能突破现行法规和政策的改革探索,在履行必要程序后,赋予试点地区相应权限。

(三十二)扩大试点范围。按照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的原则,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有关部门在组织开展城镇化相关领域的试点时,要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倾斜,以形成改革合力。

(三十三)加大支持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营造宽松包容环境,支持试点地区发挥首创精神,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强化对试点地区的指导和支持,推动相关改革举措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各试点地区要制定实施年度推进计划,明确年度任务,建立健全试点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十、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

(三十四)强化政策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依托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推动相关政策尽快出台实施,强化对地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工作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统筹推进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工作,其他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共同推动新型城镇化取得更大成效。

(三十五)加强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要对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监督检查,对相关配套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和总结评估,确保政策举措落地生根。

(三十六)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及时报道典型经验和做法,强化示范效应,凝聚社会共识,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篇2: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胡祖才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万,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

同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较快。胡祖才说,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已经超过98%,燃气普及率超过95%,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交通也有较快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26个城市建成投运了11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3612公里,在建的还有3000公里左右。

“不可否认,城镇化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胡祖才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估计两者差距比以前还有所扩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因为要增加一些投入;另一方面农民也有担忧,也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他说,第二个突出问题是城镇化质量还不够高,城市数量不足、功能不够完善。当前,大城市“城市病”开始显现,公共服务供给也不足。从城市数量上看,我国城镇人口有7.7亿,但城市只有653个。比较来看,日本只有1.1亿多人口,却有787个城市,美国则有10158个城市。

城镇化潜力巨大

“我国仍然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从城镇化一般规律看,我们已经进入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从世界范围来讲,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差距。”胡祖才说,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在80%左右,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左右,我国城镇化空间很大。

他说,城镇化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潜力所在,可从三个方面来观察:

首先,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统计表明,现在城镇居民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的2.73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3倍,86%的消费是在城市实现的。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民变市民过程中消费会成倍增长。

第二,城镇化是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都会大量增长,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潜力,而且是补短板的有效投资。

第三,城镇化有利于拓展发展新空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数量的增加,新的城市群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群会持续出现。下一步,在中部和西部可能会出现若干个规模相当于沿海三大城市群规模的城市群,这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巨大推动。

篇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和判断

(一) 城镇化与城镇化率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转化过程可谓“化”。“化”的水平高低或者说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 即一个地区常住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 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 中国城镇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推进在不断提升, 建国初期, 工业化水平很低, 基本上是落后的农业国, 1950年城镇化率仅为10.6%, 当时九成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经过60年经济建设, 工业化推进, 特别是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 大力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 城镇化率到2011年已经达到51.3%, 全国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辽宁是“一五”全国实施工业化的重点地区, 是全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最早形成以沈阳为中心辽宁中部城市群, 在不足一小时空间距离内有四座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 当时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辽宁城市化率当时达到35%左右, 高出全国城市化率20个百分点。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 在工业化推动下, 辽宁城市化水平再度提升, 目前辽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5.6%,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而沈阳经济区城市化率大体在67%左右。

(二) 新型城镇化的解读

新型城镇化主要“新”在城镇化的推进方式、路径选择、目标取向和实施重点。

1. 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 其中重要区别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实施城乡统筹, 把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 实施双轮驱动, 城乡一体化推进,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结合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 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2. 突出地域特色推进城镇化。

突出地域特色推进城镇化, 就是要突出地域特点,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地域资源、区位、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 确定新城和新市镇发展方向及目标推进城镇化, 建设新城和新市镇。突出新城和新市镇个性和特色, 不搞一个模式, 避免“千城一面”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格局。

3. 生态主导推进城镇化。

生态主导推进城镇化, 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景观建设。同时, 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促进城镇紧凑布局, 集约发展。

4. 以产业为支撑推进城镇化。

产业是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 产业是提供农民转化市民的就业之源, 推进城镇化之本、之基, 没有产业谈何城镇化。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条件,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是信息化大背景下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引擎”和建设新的增长区域。

(三)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这也是同传统城镇化“先生产后生活, 先建设后造窝”的重要区别点。把改善民生,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农民转化为市民并提供就业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 提升居住品质, 使“居者有其屋”;以宜居为基本点,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建立合理功能分区, 增加公共绿地;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使城市居民实现劳有所得、学有所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长三角崛起和沈阳经济区实施城镇化的实践表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增长和扩内需, 建立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确保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余年来,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近年来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产能过剩, 商品库存积压严重, 诸如钢铁产品、建筑产品、电器产品、服装产品等;二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对外贸易不断受到欧美发达国家打压, 2012年出口严重下滑, 没有完成出口预期目标。如何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是摆在国人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2年12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时明确指出,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发展还很不平衡, 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 差距就是潜力, 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三、城镇化——发展潜力和扩大内需的汇合点

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和扩大消费动力主要在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 城镇化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增强发展后劲, 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伴随城镇化推进, 新城和新市镇出现, 必将成为生产要素——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新的聚集地, 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地;新城和新市镇的出现将成为老城区、老工业区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地;成为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投资和先进技术新的发展平台。长三角经济崛起是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结果。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沿海五点一线开发新城区建设, 已经成为辽宁新的增长区域, 有力地促进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二)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扩大内需, 缓解产能过剩,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 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更要注重创新、智能和人性, 从创新中开发发展潜力, 从转方式调结构中化解产能过剩, 目标是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运作。推进城镇化必然推动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房建设, 以此带动基建、装修装饰、家电电器等行业发展;扩大包括建筑建材、煤炭、有色、化工, 也包括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产品的需求, 以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并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稳回升。新型城镇化还将进一步扩大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节能环保等方面需求。总之,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保持持续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中国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 要想顺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也需要新一轮城镇化来创造新需求。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差别,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新型城镇化注重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城镇化过于注重城市的开发建设和功能完善, 忽视农村地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 导致人口、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主要流向城市, 城乡收入、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明显扩大, 城乡差距问题更为突出。因此,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推进, 既要建设好功能完善生态宜居新城和新城镇, 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实现城乡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路径。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 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初步回顾

“十一五”以来, 在辽宁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 以沈阳经济区为重点, 按着新体制、新机制、新理念、新方式以城际连接带的县镇和中心镇为据点, 并按着城乡统筹、规划为先、生态主导、突出特色、产业支撑、以人为本等为基本取向, 建设41个新城新市。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和实践上看, 有理由说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跨越, 目前辽宁和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基础框架基本形成。其中, 有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城展现在辽宁和国人面前, 如, 在沈铁的连接带上, 初步建成了全国称谓的生态示范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沈北新城、生态景观特色鲜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丽铁岭新城 (在上海世博会上全国唯一城市入选展示) ;在沈抚连接带浑河岸的荒滩上, 初步建成生态宜居宜业和产业特色鲜明 (新材料和动力装备) 的沈抚新城;在沈本连接带上, 初步建成以生物制药为主体产业特色鲜明的“药都”沈本新城;在沈辽连接带上, 正在建设以轻化工为主导的生态型灯塔新城、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生态宜居宜业的辽阳河东新城;在辽鞍连接带上, 以新材料 (钢材深加工) 和高职教育为特色的鞍山达道湾新城;在鞍营连接带上, 产业特色鲜明的海西新城、营口的营东新城等正在崛起。在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推动下, 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 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极, 成为辽宁持续较快发展的动力之源。

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难题。一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 老城与新城的关系, 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关系等没有完全理顺;二是信息化没有完全融入和渗透到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及管理中, 新城和新城镇建设与管理水平较为粗放;三是城镇化推进中政府强势, 改革滞后市场动力不足;四是城镇化实施中土地和资金不足等瓶颈问题日趋加重, 制约城镇化发展;五是科学理念不强, 建设生态文明新城新市镇措施未完全到位, 招商引资中“萝卜块不洗泥”现象时有出现;六是部分新城新市镇建设中特色不够鲜明, 缺失个性没有摆脱传统城市“千城一面”的模式等等。

今后一段时期, 辽宁省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 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 要总结过去多年来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 立足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 调整和优化, 促进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稳定和高效推进。

(二) 按着科学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

1. 以协调为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

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城镇化进程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性, 推进城镇化中要注重三个主要方面“协调”。

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要注重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关系协调。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 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 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 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二是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 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 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 促进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三是新型城镇化要注重理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特别是要注重老城与新城发展的协调关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 新城要紧紧依托母城 (老城) 人才、技术、产业和资金等辐射和转移, 新城建设离不开母城支持。同时, 按新方式、新理念和新机制创建的新城, 反过来促进老城结构调整、功能完善、城区改造。所以,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 处理好二者关系, 既要重点抓好新城和新市镇建设, 还要抓好老城改造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二者相互促进。

2. 以科学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规划, 稳步推进, 分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大力倡导集约、绿色、循环、低碳等先进模式和技术,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促进生态功能平衡、稳定和可持续, 保障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单元规模和边界, 发挥生态领域的环境效益。二是新型城镇化要科学规划为先和法制化, 避免随意性。以宜居生态为主导建立科学合理功能分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园区及环保设施等, 明确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要确保生活服务设施和产业功能设施配套、完善和高效, 引导生产要素空间集中集聚;促进生活功能安全、便捷和舒适。新城镇规划要法制化, 要经过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上一级政府备案, 以避免因负责人变动而规划随意改动。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强信息技术对城镇化、工业化的渗透和融合, 提升城市化推进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 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技术推广应用, 促进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跨越式发展, 促进城镇化实现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综合效益改善等多重目标。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实行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管理模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提高, 需要加强和提升数字化、人性化的城镇管理水平, 实施智能化管理, 满足日益拓展和深化的城市功能和服务需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应对未来城镇化进程衍生出来的更多人性化需求;着眼经济全球化趋势潮流, 提高对外开放度, 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 科学处理城镇化中几个关键问题

1. 科学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铺平推进城镇化道路。

推进城镇化首先要碰到征地和征地补偿标准难题。目前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引发不少问题。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提高乃大势所趋, 因为这有助于农村土地问题的理顺, 并将为中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铺平道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征收土地的, 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恰恰是这一过于具体的法条规定, 造成补偿评估办法过于死板, 也导致实际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为此, 国土部曾在2005年出台《关于开展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 以求化解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此后, 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标准, 使得全国集体土地补偿额平均提高30%。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提高是大势所趋。科学制定征地补偿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当前的补偿标准合法化, 从法规层面保障被征地人的权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农用地的流转速度, 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土地制度改革或将成为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必经的环节, 改变二元结构束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都将是未来政策的着力点。

2. 理清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关系。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情况下, 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首先, 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和农民始终是中国第一位安邦定国的战略大事, 切不可忽视和淡化。要大力实施以城带乡, 工业反哺农业。其次,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安全, 维护农村稳定。而且, 要严格约束占用耕地。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软性服务, 提升地区产业拉动力和吸引力。最后, 通过打造产业载体, 搭建产业平台,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升级。建立和完善产业促进机制。注意整合产业龙头企业、产业促进机构的优势, 形成地方产业崛起和升级的驱动力。

3. 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和农民市民化问题。

城镇化必须处理好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农民市民化问题。首先,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保护基本农田。中国进口粮食已经达到6088万吨, 其中主要是进口大豆。全世界出口大豆一半左右运到了中国。从2011年开始, 中国的三大谷物均已经转为净进口。如果我们不进口这部分粮食, 而是由国内自产供给, 据有关方面测算需要增加6亿亩耕地。人口的增加、城镇化的发展都是粮食消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城镇化进程中, 人口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带来粮食消费量的增加, 这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是长远大计。其次, 要认真解决农民入城后的市民化的问题。需要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解决这些涉及民生的切实问题, 那么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推进城镇化一定要有新的思路, 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四) 理清思路,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总结实施新型城镇化以来的成功经验, 坚持按新体制、新机制、新理念、新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新型城镇化。

1. 城乡统筹, 一体推进。

实施城乡统筹, 双轮驱动, 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的着力点在城际连接带和城乡结合部, 即新城和新市镇建设选择重点在城际连接带的乡镇和县镇。这既有利于农民向市民转化, 同时也有利于带动新农村建设, 还有利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 突出特色, 产城同步。

立足地域资源、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条件, 发展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 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建设各具特色新城和新市镇。如沈抚新城充分利用母城石油化工、钢铁等产业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及能源装备产业集群;铁岭凡河新城充分利用沈阳汽车和装备工业优势及东北中心大市场优势重点发展改装车和物流;辽阳河东新城依托辽化和忠旺金属深加工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辽阳汤河新城依托温泉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健康休闲旅游新城;本溪药都新城主要依托丰富得中药材和沈阳医药人才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制药。

3. 生态立市, 宜居宜业。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把生态文明作为新城和新市镇的规划和建设基本准则, 生态宜居作为规划和建设的着力点。从目前进展上看, 一是重点引进和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普遍建立市场准入门槛, 限制高耗高污染企业市场准入;以优势产业为依托, 按循环经济理念“低投入、再利用、零排放”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重点建设绿色生态空间环境, 新城建设生态绿地面积不低于新城区面积30%。

4. 以人为本, 安居乐业。

沈阳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五年来的实践,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建设新城和新市镇。一是认真搞好新城区规划, 以宜居宜业为出发点, 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保、金融、信息中介、交通等在内建设科学合理功能分区。二是为农民转化市民提供就业机会和住有所居, 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实现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依。

5. 规划为先, 法制约束。

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新城和新市镇必须做好总体发展规划, 其中包括新城和新市镇近期和远期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目标、空间功能分区布局 (居住区、公共服务区、产业园区、环保设施配套) 、公共交通和绿地等等。并严格按《规划》操作实施。同时, 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规划要实现法制化, 要经过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通过, 上一级政府备案, 最大限度避免因地区领导人变动, 不按规划实施。

6. 依托改革, 建设新城。

篇4: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綿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加快特色镇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

四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五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六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金融支持,多渠道保障城镇化资金需求。

七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

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试点内容,扩大试点范围,加大试点支持力度,鼓励试点地区发挥首创精神,尽快实现重点突破。

篇5: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9年12月3日)

省直机关开展效能建设以来,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改进,工作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但一些影响机关效能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更好地发挥省直机关职能作用,必须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基层和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在提升干部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提供有力保障。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1、根据省政府机构改革确定的新的“三定”规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中介组织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管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省直各部门要细化“三定”规定,编制管理权限目录,明确管理事项、内容、权限、权力行使方式等,对于原则性、开放性权限条款,必须正面列举具体涉及范围和权力行使情形,对于自由裁量权,必须细化标准、层级和行使规则,除涉密外一律向社会公开。未向社会公开管理事项和权限,一律不得行使。

2、合理界定部门职能,坚决从条条框框、权力惯性和部门利益中解放出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杜绝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扯皮。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应明确一个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必须主动承担主办和协调职责,提出具体办理意见,征求协办部门的意见建议,拖延办理或者未提出主办意见,应承担相应责任。协办部门应积极承担协助职责,对主办部门提出的办理意见,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具体协办意见,逾期视为同意并承担相应责任。

3、积极探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逐步消化富余人员,从源头上控管过多干预市场主体自主事务和以费养人问题。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规定外,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行使,确需行使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授权,按有关程序报批。省直部门不得将由部门办理的事项临时指

定所属事业单位办理,行政管理过程中要求相对人提供有关证明、评估等事项,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作为依据,并由相对人自主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人员作出。

二、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

4、继续对各类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的行为进行清理和规范。各职能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年度清理和公告制度,每年度

12月31日前,应将本部门下年度实施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告,公布具体事项、执行依据、审批部门、审批内容、审批程序等,未公告事项,一律不得行使或者变相行使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权限。年中遇有调整,应及时重新公告。

5、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作为依据,对国家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在第一时间取消。加大对省级立项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力度,逐步取消省级设立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省以下严禁设立任何形式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负有领导和业务指导责任的省直部门,要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6、坚决下放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权限,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由省级部门行使的外,一律下放到市、县级部门行使。省直部门主要通过内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市、县直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职权,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

7、凡国家和省公布取消、停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坚决停止征收,任何部门不得变相继续收取。国家和省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凡有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收取。从2010年起,省级原则上不再新批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已设立的一律取消。省直部门要加强

对系统内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

8、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行年度公布制度。省财政厅、省物价局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省直有关部门应在收费场所公布执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单位、收费对象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属于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和合法批准的收费,任何部门不得收取。违反规定

收费的,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9、省直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全部编入部门综合预算,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违反规定自收自支或者设立小金库的,一经查实,严肃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按规定予以处罚,同时部门年度效能建设考核一律定为警示等次。

10、加快推进职能部门与各类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和联合会等脱钩,依法支持各自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产业[2008]2351号),省直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诱导或者变相强制、诱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向各类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联合会等缴纳各种会费、赞助费、宣传费、专项活动费等。否则,除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外,按规定予以处罚。

四、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11、切实加强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职能。按照“进中心是原则、不进中心是例外”的总体要求,省直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除经省政府批准外,一律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支持和鼓励省直部门政策咨询和公共服务有关事项进入服务中心办理。

12、加强省政务服务中心与省直部门信息化建设,实现省政务服务中心与省直部门窗口办事业务系统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上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打造政府面向社会公众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的整体应用水平。全面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和“首席代表制”,提高现场办结率。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有关事项,不得再要求相对人到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13、加大省直部门招投标改革力度,依托省政务服务中心加快组建招投标服务中心,将省直部门招投标项目逐步纳入省招投标服务中心统一办理。研究制定省直部门招投标项目实行监察、财政、审计全程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招投标交易活动的全程监督。

五、进一步加大政务党务事务公开力度

14、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本部门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和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认真清理行政执法事项,逐项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动态发布行政职权运行情况,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研究制定党务公开实施意见,切实加大党务公开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机关事务公开工作,内部管理的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等,除涉密事项外,应通过一定形式及时向本部门干部职工公开,确保干部职工的知’隋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加强省直部门内网和互联网站建设,使之成为推进政务党务事务公开的重要平台。

六、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15、省直部门要建立健全效能建设有关制度,形成效能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在省直部门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文办事限时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省直效能办要专门制定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省直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和办法。

16、切实加强省直部门内部制度建设,把制度管理覆盖本部门用权和管人、管钱、管物的全部过程及各个环节,提高制度设计科学性,强化制度遵守自觉性,维护制度约束权威性。对省直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时,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七、进一步强化效能监督

17、建立健全效能建设监督的长效机制,省直效能办组织的明查暗访每年不少于2次。改进明查暗访形式,将不定期、小规模、跟踪性暗访与明查相结合,增强暗访效果。加强专门机关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建立效能建设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作用。重点加大相对人监督力度,畅通投诉渠道,实行被投诉部门领导包案制,省直效能办全程跟踪督办。对新闻媒体“曝光”的或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及时、严肃、认真地进行处理。

八、进一步改进效能考核办法

18、继续实行并完善分类考核办法,加大完成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省直各部门核心工作和人、财、物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在效能建设考核中的权重,加大投诉受理及处理情况、群众满意度测评、明查暗访情况在效能建设考核中的权重。探索实行效能建设抽查考核办法,从省直部门职能处室中随机抽取一个处室进行效能考核,考核结果按一定权重计入对本部门的考核。同时,在各部门推荐基础上,每年评选表彰50个效能建设先进处室,推动效能建设向处室一级延伸。在稳定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每年度确定一个公共指标对省直部门进行单项考核,如干部选拔任用、政务公开、车辆管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考核结果按一定权重计入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运用领

导班子年度考核、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政风评议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考核结果,减轻被考核部门工作负担,提高效能建设考核的科学性。将考核结果与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干部职工奖惩和行政问责有机结合起来,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九、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19、省直机关加强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发挥领导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有关部门要提供人员、经费等保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党组(党委)统一领导,党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其他领导按照分工负责,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机关党委具体承办的责任机制和工作格局,并保证充足的工作力量。

篇6: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商务厅(局):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是指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要求建设提升、达到先进水平的产业集聚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等有关部署,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和经验推广,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发展新理念和新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为导向,通过实施分级、分类指导,加强动态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构建从培育、创建、提升到打造卓越的示范基地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支撑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协同创新发展。鼓励示范基地营造利于创新要素集聚和紧密协作的环境与平台,加快技术产品、业态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示范基地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产业交流,提高示范基地国际化水平。

坚持集群集约发展。引导不同行业和地区示范基地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集约高效利用,提高示范基地投入产出强度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智能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示范基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示范基地企业生产和园区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建设成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平台。

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推动示范基地节能减排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走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示范基地培育、创建、提升体系不断完善,启动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计划,示范基地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在我国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到,规模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示范基地从现有的333家稳步提升到400家左右,发展一批专业化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形成10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到2025年,示范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卓越提升计划取得明显进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成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支撑。

二、明确发展方向,提升示范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

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内涵和新要求,深入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形成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创新发展,增强竞争新优势

引导示范基地完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各创新主体紧密协作的创新网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依托国家级示范基地,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支持示范基地采取品牌共享、合作共建、整合托管等方式,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增强示范基地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链整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示范基地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参与标准制定,引导企业围绕创新发展开展并购重组,提高整合运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鼓励依托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新型创业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

(二)培育优势集群,推动高端化发展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结合示范基地自身特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培育创新动力强劲、特色优势突出、平台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东部地区开放创新的新高地、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跨区域产业转移合作的主要载体。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示范基地集中,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内部合作机制,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建设,支持专特优精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推动示范基地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国际影响力。支持示范基地完善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处置不符合标准且长期亏损的企业,推动产业集群优化结构,发展迈向中高端。促进示范基地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建立更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吸引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集聚,以示范基地为核心枢纽,建立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各环节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推动智能发展,引领转型升级

鼓励示范基地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加快推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国家级示范基地要率先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支持有条件的示范基地建立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应用,开展网络实时诊断、流程优化再造、产品质量追溯、云服务等新型服务。加快新型网络化智能工厂建设,发展网络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建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加快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级。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推动园区智能化管理,培育一批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示范基地。

(四)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励示范基地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动产品、工厂、园区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供应链。优先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示范基地,推行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示范基地能源需求侧综合治理,建设集中供能、“三废”集中处理等节能减排公共基础设施,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严禁开展不符合环境容量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开发建设。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新技术,开展锅炉、电机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示范基地探索用能、用水、排污、碳排放交易试点,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合理设置示范基地项目准入条件,严格执行各类工业用地标准,引导企业增容改造,鼓励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示范基地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建立风险识别、质量追溯和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安全生产体系。

三、加强统筹指导,完善示范基地体系建设

加强对示范基地的指导和支持,总结推广示范基地创建经验,按照“培育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梯度推进,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体系建设。

(一)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聚区

鼓励各省(市、区)发挥地方积极性,选择有发展基础和成长空间的产业集聚区,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和新要求,统筹规划、集中资源,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推动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加快做大做强,推动专业化细分领域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加快做精做优。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聚区,作为省级示范基地的储备,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创建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的示范基地

完善省级示范基地创建的.规范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突出新型工业化示范要求,创建一批省级示范基地,加强对省级示范基地的管理,建立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机制,突出奖惩激励导向,引导省级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在省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级示范基地的标准,好中选优,遴选创建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参与更高层次合作与竞争。

(三)提升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示范基地

加强对国家级示范基地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质量评价,进行分级分类指导,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示范引领带动效应更加突出。实施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计划,优选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示范基地,与国际先进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加强交流合作,集中各方资源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四、推进产业升级,发挥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

结合各类型示范基地的行业领域特点和提升发展需求,明确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打通关键发展环节,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产业层次水平,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对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装备制造示范基地

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强链”、“补链”,鼓励示范基地培育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资金密集度强和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推动其与配套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示范基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支持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和制造。加快企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鼓励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领域的示范基地进一步放大中国“名片”效应;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领域的示范基地;加快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传统优势领域示范基地的转型升级;依托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四基”企业集聚区。

(二)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加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工业大数据、工业云、智能硬件、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卫星通信导航、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创新及应用,发展检验检测、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专利代理、科技咨询、创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打造一批协同发展的优势产业链,构筑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加强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增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

(三)原材料示范基地

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推进行业间的链接共生,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污染治理,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预警体系,规范投资活动,推动企业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消费品示范基地

积极适应新的消费方式变化,针对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改善供给结构,在示范基地实施“三品”战略,创新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品质,创建优质产品品牌。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进产品关键工序智能化和供应链优化管理,围绕终端市场,加强展示平台和立体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第三方工商业设计、时尚创意机构,提高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

(五)军民融合示范基地

进一步突出示范基地的军民融合特色,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端迈进。军工资源密集的示范基地,着力推动军用技术转化,增强先进军工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牵引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民口资源优势突出的示范基地,着力提升优质民用资源对军工科研生产的支撑保障水平,拓展“民参军”的范围和层次。鼓励引导以示范基地为载体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军工科研院所及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健全军民信息对接、技术孵化、产权交易等支撑服务体系。支持示范基地与军队有关部门及军工集团公司建立常态化的对接合作机制,推动战区建设、装备研制、后勤保障等军事需求与示范基地发展建设的有机衔接。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以示范基地为基础和支撑,开展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六)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基地

鼓励、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领域示范基地的培育,重点推动工业设计、研发服务、工业物流等服务型制造领域、节能环保安全领域、以及围绕“互联网+”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服务型制造领域重点围绕工业设计等产业发展,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将设计服务支撑范围扩展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节能环保安全领域要从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培育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安全产业、应急产业等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服务链协同发展。“互联网+”领域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公共无线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紧密协作、融合对接,推动无线移动技术、IPV6、标识解析等互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在安全可控基础上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工信、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土、环保、商务、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大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各地区示范基地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联席会议制度。

深化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合作机制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建立示范基地会商和定期交流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探索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试点,联合制定合作方案,根据新情况、新要求,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形成政策和资金支持合力。

加大智力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校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智库作用,为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研究示范基地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组织专家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示范基地问诊把脉,提供决策建议。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财政支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优先在示范基地内开展中国制造2025重大工程试点示范。支持通过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项资金(基金)支持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卓越提升计划实施。搭建资金、技术、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金融保障。创新并用好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基地重大工程和项目支持力度。促进示范基地内企业与银行对接,建立银企交流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机制,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发挥信用保证保险的融资担保和增信功能,支持保险机构在示范基地内积极发展保险产品和服务。

优化土地配置。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总量,对新增建设用地要向投入产出效益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高的示范基地及企业倾斜。加大对示范基地闲置土地的监管和对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推进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探索工业用地节地节约利用的税收调控方式。

(三)推进规范管理

完善管理规范。制定完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相关管理办法,对创建类型、条件、程序等进行必要调整。调动发挥地方、行业工作积极性,分地区、分行业建立健全示范基地创建和管理的规范要求。

加强运行监测。完善示范基地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制度,密切跟踪示范基地发展情况,建立常态化数据收集、挖掘和共享机制。依托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等平台,做好监测预测预警分析和相关研究。

抓好质量评价。组织开展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建立分级分类指导的工作基础,加强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保持示范基地发展先进性,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围绕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引进“高精尖缺”专业技术人才。支持示范基地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同建设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行业公共(共性)技术平台。组织实施示范基地“博士服务团”、“专家服务团”行动计划。

实施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利用中德合作等平台,推动与国外先进园区和知名企业合作,加强示范基地管理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选拔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领军人才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构建校企对接平台,加强示范基地与职业院校合作,采取“企业+院校”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模式,造就一批紧缺产业工人和高级技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持示范基地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高技能人才技术培训体系,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四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五)强化示范带动

推动交流合作。鼓励通过联盟等形式,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行业性、区域性的合作交流平台,完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业务培训、会议交流、项目观摩、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动示范基地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编制发布示范基地年度发展报告、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示范基地推进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其他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对外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外园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升示范基地国际影响力。开展示范基地国际对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鼓励示范基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产业园区为重点,有序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合作。支持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展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附件:

1.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计划

2.装备制造细分行业示范基地发展

3.信息产业细分行业示范基地发展

4.原材料细分行业示范基地发展

5.消费品细分行业示范基地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商务部

上一篇:护理本科毕业生的求职信下一篇:为妈妈洗次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