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2024-06-13

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封面(精选6篇)

篇1: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绪论

实验一:电位差计的使用

实验二:用分光计测光波波长 实验三: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四:模拟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 姓名:杜雪

专业:201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班 学号:4112320050

篇2: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姓名:朱琪璋

学号:121140083

院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周次:

实验室:基础实验楼乙区315

实验柜号:28

指导老师:李海江

篇3:中南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合作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有Salvin (1980) 最初提出以来, 一直备受关注。小组学习使得学生们有机会交流、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思想, 从而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Gere (1987:73) 指出, 合作学习最适用于写作训练。

一、相关概念

(一) 反馈的定义

关于反馈,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过不同的定义, 然而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与教学实践过程相关的反馈, 即写作过程中的反馈。近年来, 反馈被看作是过程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指作者从读者那里获取的有助于修改其作品的信息输入。

(二) 反馈的分类

反馈有很多种, 写作领域中常见的两种反馈是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即学生间的反馈。教师反馈通常指教师给予学生的书面反馈, 一般包括阅读、修改及评分等步骤。因其比较费时, 只适用于班额较小的情况。教师反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然而因为教师反馈通常使用含糊的语言, 或者被学生看成是过于权威, 因而, 质量不高。 (Sommers, 1989;Connors and Lunsford, 1993) 正因如此, 近年来, 很多学者对教师反馈提出了很多的质疑, 而更多地提倡学生之间的反馈, 即同伴反馈, 或称同伴互评等。

同伴反馈是写作修改阶段的一种行为, 在此过程中, 学生们从他们的同伴及其他的同学那里获得关于写作的信息反馈, 学生们两人一组或三人以上为一组, 互相阅读作文, 并提出修改意见 (Richards, 2000:336) 。

同伴反馈, 作为过程写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很多现代的语言学习理论相符, 如:合作学习理论, 近邻发展理论等。关于同伴反馈, 国内外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和教师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论证了同伴反馈在一语和二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局限和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以及它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1.同伴反馈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有何影响?

2.同伴反馈如何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能力?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涉及的实验对象是来自长春师范大学11级的两个本科班, 每个班级30人被分作控制组 (11化本) 和实验组 (11生本) 。控制组 (Control Group) 采用传统的教师反馈法, 学生参照教师评语写出第二稿;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 的同学在完成初稿后由同伴进行评阅, 给出修改意见, 学生写出第二稿, 然后由教师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 学生完成第三稿。实验时间为16周, 即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 在此过程中, 两组同学都要完成五个作文, Self-introduction, Mother’s Day, The Best Age, The Reading Population in China, 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其中第一个为实验的前测题目, 最后一个为实验后期的后测题目, 实验过程中的写作任务为中间三个作文。

实验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EG:pre-test→peer feedback→post-test

CG:pre-test→teacher feedback→post-test

本研究中主要数据采集于学生的写作手稿, 其中包括考前的成绩对比, 主要参考了两组学生第二学期末的英语作文成绩, 确保两个班级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写作能力基本处于相同或类似的水平。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通过SPSS19.0进行了分析。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 那就是作文大多来自于历年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实考题目, 评分标准也依照真题的评分思路, 主要聘用了多次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卷的教师帮助评分, 更好地保证了本实验所得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写作实验结束后, 笔者对主要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首先简要对比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前的期末英语作文成绩, 通过独立样本测试程序对比了两组实验对象的水平, 测试表明两组同学在实验前处于基本相同或类似的英语水平。

见Table1。

然后通过小组样本对比法分别对比和分析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开始前的前测分数和实验结束后的后测的水平。

见Table2、Table3。

然后通过小组样本对比法分别对比和分析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开始前的前测分数和实验结束后的后测的水平。

见Table4、Table5。

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对比和分析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后的作文测试分数。

关于同伴反馈的积极作用, 很多学者如Keh, Murphy and Nelson (1992) , Jacobs (1998) 都从不同角度对同伴反馈的积极作用给予了相关的论证和阐述。比如, 同伴互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认识, 激励他们协作学习的动机, 因而提高他们对自己作文的责任感 (Tisui&Ng 2000) 。

Murphy and Nelson (1993) 指出, 同伴反馈可以强化学生作者对文本的所有意识, 因为他们清楚自己不再只是作者而且还是读者, 因而会在交换作文之前更认真地阅读和思考, 他们甚至会设想别的同学将如何阅读和评价自己的作文。

另一方面, 一些学者也对同伴反馈的写作训练方法表现出怀疑和忧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 有些学生并不相信同伴具有评改自己作文的能力。Canson and Nelson对中国学生进行的实验显示, 他们大多不愿评改同伴的作文, 因为他们害怕负面的评价会导致分裂和不和。

在这方面, 中国学者也进行过诸多实验。莫俊华在大学生中做过系统的实验, 其结论为:1.开展同伴互评来部分地代替教师评改, 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大多数中国学生喜欢同伴反馈, 但是他们觉得教师评改更加有助于提高作文写作能力。3.实施同伴互评是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一大挑战。他们应更加注意课堂的设计和管理, 以及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培训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开展互评活动。

蒋宇红 (2005) 的实验结论为同伴间的网络互评方法会更好, 因为他们可以免除面对面互评的尴尬和不自在。

四、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 同伴反馈能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能更好地帮他们理清写作思路, 有助于减少错误, 培养他们的读者意识, 改善写作态度, 提高写作成绩, 增强作文修改的自主性, 等等。

同伴反馈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积极作用和影响, 应该在写作教学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使之成为教师反馈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

有一点需要指出, 同伴互评往往停留于一些表面的问题, 尤其是对汉语式英语等问题的修改, 更是一大难题。总之, 同伴互评可以看成是教师评改的必要补充。它能帮助学生作者更好地理解写作过程, 运用写作技巧从而完善写作成品。

参考文献

[1]Gere A.R..Writing Groups:History, Theory, and Implications[M].Carbondale, 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7.

[2]Johnson, R.T..&Johnson, D.W..Action Research: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J].Science and Children, 1986, 24:31-32.

[3]Keh, C.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 44/4:294-304.

[4]蒋宇红.在线同伴评价在写作能力发展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05 (03) :226-230.

[5]童长涛.过程教学法与英语写作能力——一项写作教学实验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5) :130-132.

[6]邢宏.试论大学英语过程法学作教学[J].海南大学学报, 2002 (04) :107-133.

篇4:绘本封面里的大学问(上)

陶小艾

知名亲子阅读推广人,三级心理咨询师;芭拉乌拉高级星阅讲师;爱贝乐亲子阅读创始人;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在读;西城区图书馆首届故事妈妈;亲子公益讲师团讲师;著有《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等。

封面原本是如此重要

拿到一本绘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小朋友们拿到绘本,有的时候其封面会让他做出决定:是特别喜欢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还是放下不再看了。

比如《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喜欢上这个看上去似乎没有那么乖巧,而且好像和我们成人喜欢听话的孩子这个标准相差比较远的这么一个形象。就连创作者大卫·香农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也时就说到:“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也正是圆脑袋、尖牙有个性的大卫,一下子走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封面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

插图精华做成的封面

有些绘本的封面是绘本里的一页插图,当然这些图画往往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比如,我们看到的《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的封面,就是书里面特别重要的一页,是所有蚂蚁齐心协力搬运西瓜的场景。在这幅图中,我们看到的蚂蚁就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孩子一样。比如,有些蚂蚁会特别努力地搬运西瓜,也有的蚂蚁会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还有的小蚂蚁比较调皮,一边搬运西瓜,一边玩耍。看完封面再看内文中同样出现的这一页时,也可以考验孩子的观察力,看有没有之前在封面中没有注意到的,再次看到同样的画面时又发现了好玩有趣的细节。

再如《咕叽咕叽》的封面也是内文里的一幅图画,是特别有爱的一幅图画。在封面中,我们看到了鸭妈妈在为她的宝宝们读书,尽管有一只鳄鱼宝宝进入了她的宝宝队列里,但是她依旧爱他们,爱每一个。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爱,她的鳄鱼宝宝才没有听信其他坏鳄鱼的话。在这个封面画面里我们看到了浓浓的爱意。

单独创作的封面

当然,还有很多封面不是选自内文中的精华,而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单独精心创作的。比如《撅嘴巴的大头鱼》的封面,虽然在内文中没有将这一页单独呈现,但看到封面上这个撅着嘴的大头鱼,闷闷不乐,一下子把整本书的精华都表现出来了,而且与书名也交相呼应。故事讲的就是这条撅嘴巴大头鱼的故事,他历经多次寻找快乐,终于明白长着这样的嘴依然是可以幸福快乐的。因为他的嘴可以变成亲亲嘴,他也终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了。

像这样单独创作封面的绘本,还有很多,比如《苏和的白马》《我喜欢书》等等,封面都是单独创作的。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封面?

在如上所述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封面在表达主题、传递信息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封面呢?

读标题,短暂停留,让孩子读封面图画

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看下封面图画,然后读标题,也就是读绘本的名字,读完标题后,短暂停留30秒左右,给孩子留出一些看图画的时间。有些封面的标题和图画关系特别紧密,孩子在第一时间就会将文字和图画对应上,比如读《下雨了》这本绘本,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在拿到书时,我还没有读出“下雨了”这三个字时,我儿子就对我说:“妈妈,你看下雨了。”我说:“是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下雨了》。”我儿子听后开心地笑,他的笑容也在告诉我,他很开心自己想的看到的就是书里要讲的内容。

再比如,我们在读《第五个》这本绘本,初看名字,真的不知道这本书要讲什么,但是当我读出这个名字时,孩子很快就去数封面中的有几个动物和人,他一边数、一边说:“果真是五个啊。”当然,书的内容并不是一个关于数字主题的绘本,但是当孩子听到我们读出的绘本名字后,会去与画面联想,就算有差入也没有关系的,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创作者的信息,也可以分享译者和出版社的信息

读完标题后,读一下创作者的信息。我曾经在我的书——《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这本书中,也提到要读下创作者的信息。我写到:在创作过程中,每个创作者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经常读下创作者名字,慢慢的孩子也会有感知,感知这位创作者的创作特点,画风,甚至是创作手法。

比如安东尼·布朗,最开始我们是读他的作品《我爸爸》《我妈妈》随后我们又一起阅读他的《隧道》《看看我有什么》《公园里的声音》以及“威利”系列绘本,每一本书我们都读得津津有味。虽然我并没有向儿子去细细解说安东尼·布朗的创作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画风,但是孩子经常读,相信艺术的审美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生命中。随着他的成长,我们还可以慢慢去讨论安东尼·布朗的创作风格。倒是孩子有时经常会给我们惊喜,他现在可以自己很轻松地分辨出安东尼·布朗创作的绘本。

再如,我和儿子爱读莫·威廉斯的作品,最开始我们读的是《古纳什小兔》,儿子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后来我们又一起读了《古纳什小兔又来了》。在读《再见,古纳什小兔》时,我提示儿子,这位创作者他很喜欢,而且还读了他的很多绘本,让他猜猜创作者,没想到儿子很快就猜到了。之后我们又读了莫·威廉斯的《鸽子捡到一个热狗》《别让鸽子开巴士》《别让鸽子太晚睡》等绘本。

篇5: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验报告封面

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 所学专业:

综合涂料实验

篇6:实验报告封面格式

院:专 业 班: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专升本131

戴世城

3130422044 俞远志

2013 年 月

目录

一溴丁烷的制备

上一篇:描写故宫的作文三年级下一篇: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