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2024-06-18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写了: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从父亲的魔掌中逃出来。他到杰克逊岛遇见了心地善良、忠实的黑奴杰姆,决定和他去冒险。为了各自的自由便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历,遇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经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莉阿姨家与汤姆相遇……,最后,汤姆-索亚、杰姆和哈克贝利-芬决定再次冒险。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非常喜爱这本书。

篇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英文小说看完,感触颇多。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美国的一个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在历险中从一个不分青红皂白乐于当强盗的孩子变成一个善良、机智、勇敢、能辨善恶的孩子的故事。

我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因为哈克贝利·费恩仍旧是一个流浪儿,即使人们多次向教养,但最终以其失败告终。不同的是,他待人真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的朋友。帮助奴隶吉姆争取他应得的`权利与自由便是其中一例,即使是违背所谓的“社会常识”,冒着被杀的危险。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自由的活着,而不是向父亲那类人一样被社会教条束缚,即使受到教育也永远活在自私与贪婪之中。

我喜欢哈利贝克说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一个家,或像所有其他的男孩子那样去上学。我睡在街上或林子里,只要我想做,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这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大概每个人都会喜欢这句话,或者是这种生活方式,更是这种精神。那么,当你被各种阴霾所笼罩时,请勇敢地跳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朗朗晴空。毕竟,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你得自己找出路。

篇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是作者成熟期的一个划时代的杰作,而且代表着其批判现实主义写作的顶峰。美国内战后,马克·吐温认为会有一个全新的黑人与白人共同的社会,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然而美国的现实令这位伟大的作家深感失望,《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就诞生在这样的美国社会和作者的这一心理时期,追求自由以及觉醒的主题就自然显现出来。

一、主题一:追求自由

对自由的追求是《哈》的重要的主题之一。哈克想逃脱“文明”社会的限制,逃离虚伪和腐败,以及虐待他的醉酒父亲,以获得精神自由。吉姆则想逃离奴隶制国家到一个自由的地方,成为一个自由人。

在他们逃离的过程中,哈克和吉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美国社会。在作者的笔下,美国不再是一个民主、平等和幸福的国家。哈克看到的是大封建家庭之间的残酷和血腥的战斗;狡猾和相互欺骗的雇佣兵“国王”和“公爵”;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毫不顾忌无辜的人的生命,没有任何法律和规则可言。所有这些,无疑将导致哈克对“上层阶级”和奴隶制度的恶习的鄙弃厌恶,也反映了作者的“美国梦”幻想的打破。作者对社会的虚伪进行了最无情讽刺和最彻底的批判。

同样,吉姆也想通过“逃离”追求个人价值和精神的自由。虽是一个黑人奴隶,他也有独立的思想,从来不认为黑人不如白人。当他得知他将以一个大的价格被卖到奥尔良,将被迫远离他的妻子和孩子,他奋起抵抗,毅然逃跑。他很清楚逃跑的奴隶会得到怎样的惩罚,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使他获得追求他的理想的勇气。他的逃脱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存在,更有他的生命目标。在他身上,黑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真正的人生的渴望被生动揭示出来。我们可以说,吉姆,一个仁慈,诚实和诚实的实体,是哈克可以做的小说中唯一的成年模型。

二、主题二:觉醒

小说的核心部分是哈克拯救吉姆的过程和哈克内心世界的冲突,这将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觉醒。对于哈克,与吉姆的旅程是一个道德成长、觉醒和学习的旅程。

在一个有着普遍奴隶制的社会环境中,一个白人男孩哈克接受过传统思想的教育,认为黑人出生次于白人。因此白人可以完全控制黑奴的命运。他被教导奴役制度才是正确的。然而在他和吉姆的逃跑过程中,哈克终于意识到了传统观念的错误,他在由腐败的奴隶制社会造成的道德困境中挣扎着,而最终抛弃了这一错误的偏见。最终他抛弃了“文明”社会教给他的一切。他宁愿去地狱,但也要做他认为是正确的。通过深入自省,他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不再受南方文化那些虚伪的规则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他的精神斗争反映了他打破了社会约会的极限,变得成熟起来。在小说的结尾,哈克学会了“阅读”他周围的世界,区分好与坏,对与错,敌人和朋友,等等。作品强烈谴责社会中的虚伪和腐败。

三、总结

追求自由和觉醒是小说的两个主题。通过深刻阐述这两个主题,作者揭露出奴隶制度的邪恶,对种族偏见和歧视提出强烈的控诉,对宗教的虚伪予以尖锐的讽刺。

小说的主题正是作者想传达和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分析《哈克贝利芬兰历险记》的主题,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吐温对人性探索,对美国南方常规道德的挑战。虽然吐温是在奴隶制被废除后写的这部小说,但是几十年前,奴隶制仍然是社会的真实存在。即使是在吐温所处的年代,南方黑人地位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我们还可以深刻地意识到美国资本主义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虚伪。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种族冲突和种族融合的艰难进展,这也恰恰体现了马克·吐温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想。

参考文献

[1]Pizer,Donald.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Twain,Mark.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Shanghai:Shanghai World Library Press,2009.

[3]Wu Weiren.History&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2008.

[4]田玉霞。“通向自由之旅----试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身心自由”[J]。《新闻爱好者》。2008.6(下半月),第72页

篇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我们总是从林子里跳将出来,冲向那些赶猪的人和那些赶着车把菜蔬运往菜市场去的妇女。不过我们从没有把他们扣押起来过。汤姆·莎耶把那些猪叫做“金条”,把萝卜之类的东西叫做“珍宝”。我们回到山洞里去,吹嘘我们的功绩,我们杀了多少人啦,给多少人留下了伤疤啦。不过我看不出这一套有什么好处。

有一回,汤姆派一个哥们儿,手里举着一根正燃着的火棍,到镇上跑了一圈。他把这火棍叫做信号(是通知全帮的哥儿们集合的)。接着,他说他获得了他派出去的密探探得的秘密情报:明天,有一大队西班牙商人和阿拉伯富翁要到“洼洞”那里宿营,随队有两百只大象,六百匹骆驼和一千多头“驮骡”,满载着珍珠宝贝,他们的警卫却只有四百个人。因此,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妨来一个伏击,把这伙人杀掉,把财宝抢过来。他说,我们必须把刀枪擦亮,做好一切准备——他连一辆装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却非得把刀枪全都擦好,准备好一切。其实刀枪不过是薄木片和扫帚把,你再擦,擦得累死累活,这些东西原本是那个料,最后不过是一堆灰烬罢了。

我可不相信我们能打垮这么一大群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过,我倒想见识见识那些骆驼啊,大象啊之类的。因此,第二天,星期六,伏击时我也到场。一得到消息,我们就冲出林子,冲下小山。不过不见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见骆驼,不见大象,就只是主日学校(教会办的双休日学校)举办的一次野餐,而且只是一年级学生参加。我们把小孩子们冲散了,把他们冲进了洼地。不过东西呢,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就只是一些炸面包、果子酱。朋·罗杰斯总算捞到了一只破旧的洋娃娃,乔·哈贝搞到了一本赞美诗集和一本小册子。接着,他们的老师赶来了,我们只能把一切全扔掉,赶快溜走。

我可没有见到什么钻石。我也对汤姆·莎耶这么说了。他说,反正那里一驮驮有的是。他还说,那儿还有阿拉伯人哩,还有大象哩,还有其他东西等等。我说,怎么我看不见啊?他说,只要我不是这么笨,并且读过一本叫做《堂·吉诃德》的书,我就不会这么问了,就会懂得了。他说这是魔法搞的鬼。他说,那儿有成百上千的士兵,有大象,有珍珠宝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过,我们也有敌人,他把他们叫做魔法师,是他们,把这一切整个儿这么一变,变成了主日学校,就只是为了存心捣鬼。我说,那么好吧,我们该干的就是去寻找那些魔法师。汤姆·莎耶说我真是个呆脑。

“那怎么行,”他说,“一个魔法师能召唤出一大批精灵。你还没有来得及喊一声‘哎哟’,他们就能把你剁成肉酱。他们的身子有大树一般高,有一座教堂那般大。”

“啊,”我说,“要是我们能让一些精灵帮我们那就好了——那样我们就能把那群人打垮了吧?”

“你怎么能请到精灵呢?”

“我可不知道。人家又是怎么请到他们的呢?”

“啊,他们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然后叫他们干什么,他们便马上干什么。要他们把一座炮弹塔从塔基上拔起来,或是要他们用皮带抽打一个主日学校的校监或是别的什么人的脑袋,在他们看来,那都不在话下。”

“谁叫精灵们这么快赶来的呢?”

“当然是那个擦灯、擦铁环的人咯。他们得听从擦灯、擦铁环的人的指挥,他怎么说,他们就得怎么干。要是他叫他们造一座皇宫,四十英里长,用珍珠宝贝砌成,里边装满了口香糖,或是别的什么,还弄来一位中国皇帝的公主嫁给他,那他们也得服从命令去办——并且非得在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前办好。还不只如此——他们还得把这座宫殿在全国各地来回地搬来又搬去,他高兴到哪里就到哪里,你懂吗?”

我们把这件事想过来、想过去,想了两三天工夫。最后我决定不妨试它一试,看究竟有没有道理。我搞到了一盏破旧的白铁灯,还有一只铁环。我到林子里去,擦啊,擦啊,擦得我全身被汗湿透,活像个野人,指望精灵们给我建造一座皇宫,然后把它卖个好价钱。可是啊,怎么擦也不管用,始终不见精灵出现。我断定,这全是汤姆·莎耶撒的谎,这不过是他撒的无数谎其中的一件罢了。我估摸,他还是相信阿拉伯啊、大象啊那一套,我可不那么想,这完全是主日学校用来对付小孩的那一套。

阅读宝盒:

这段故事里提到的一本叫《堂·吉诃德》的书,你读过吗?读一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汤姆·莎耶能看见大象和阿拉伯人,可哈克却看不见。“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这是《一千零一夜》里的情节。马克·吐温小时候就把这本书读得滚瓜烂熟了。

篇5:《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笔记

这本书主要写了:机智、勇敢、喜爱冒险的哈克贝利·芬,从父亲的魔掌中逃出来。他到杰克逊岛遇见了心地善良、忠实的黑奴杰姆,决定和他去冒险。为了各自的自由便向开罗进发。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历,遇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人。欢乐与经险如影相伴,直到在萨莉阿姨家与汤姆相遇……,最后,汤姆·索亚、杰姆和哈克贝利·芬决定再次冒险。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篇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故事梗概]

哈克贝利·芬和汤姆·莎耶是一对爱好自由、追奇猎险的小孩。他们找到了强盗藏在山洞里的一笔钱,每人分得了六千元的金币,由法官莎彻给他们拿去放利息。寡妇达格丝把哈克收养下来做了干儿子。教他讲究“体面”和“规矩”,学会怎样做人,以便由“模范儿童”,成为未来的“上流人物”。同时,她还让她的妹妹,一位老姑娘瓦岑小姐教他拼音识字,送他到“主日”学校学习。这种“教化”,使哈克忍受不了。

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和无赖,他抛下儿子,整天在外过着游荡的生活。他的头发又长又乱,油烘烘的往下搭拉着;他那两只眼睛在一缕一缕的乱头发后面闪光,“仿佛他是躲在葡萄蔓子后面往外看似的”。他知道儿子发财了,便回来纠缠,要儿子把钱全数交给他,不准儿子再去上学和信教。达格丝寡妇和莎彻法官控告哈克的父亲,要法庭判决哈克父子脱离关系。但新上任的审判官为了表示仁爱,没有答应。他劝导哈克父亲要重新做人。老头子也作了漂亮的保证,表示要改邪归正。可是就在当天晚上,他又喝得酩酊大醉,从房顶上摔了下来。以致审判官认为除了给这老头子一枪外,别无挽救他的法子了。

哈克的父亲终于把儿子拉回身边,把他关锁在树林里的一间木屋里。他自己则常到镇上去喝酒。喝醉了便骂街和狠毒地揍哈克。一次,哈克拾到了一只从河上游漂下来的独木船。他把它藏好。他决心远远地离开醉鬼父亲和达格丝寡妇,逃往外地。于是他把一些食物偷偷地搬到船上,还储备了一些弹药,外加一把猎枪。逃走那天,他又布下了自己被人谋杀的疑阵,用斧子砍破了房门,并用野猪血涂了满地,然后他登上独木船,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

哈克在河心的甲克森岛上逗留了几天。在这里,他遇见了瓦岑老姑娘的黑奴吉木。吉木是反抗女主人把他出卖,而逃亡出来的。他想到北部自由州去工作,将来把老婆、孩子赎出来,一同过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哈克便和他结成伙伴,一同逃走。

河里接连发了几天大水。从上游漂来一座木房,房主已死了。哈克和吉姆从木房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把它们搬回岛上。他们准备起程了,吉木却被蛇咬伤了,哈克留下来照顾他。吉木整整躺了四天四夜才好转起来。

镇上,自哈克逃跑后,人们作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吉木把哈克杀了,因为在哈克失踪的那天,吉木也跑了,他们出了赏格要捉拿吉木;有人则怀疑是哈克的父亲把儿子杀了。后来人们还到甲克森岛上搜查。哈克和吉木都巧妙地躲过了。

哈克和吉木乘坐木筏,往密西西比河飘流而去。一条破船停泊在江中,旁边还有一只小筏子。哈克爬上船去看看究竟。他发现有三个强盗因分赃的事正在火拼。两个强盗把另一强盗绑起来要下毒手。哈克机灵地盗走了他们的小筏子,让他们无法登岸。然后,他又编了一个谎,让一艘渡船回去“搭救”他们。

木筏快到开罗了。吉木要在这里上岸到北方自由州去。这时哈克思想起了激烈的斗争。他感到把一个黑奴放走是“昧良心”的事,他对不起达格丝寡妇和瓦岑老小姐。他准备上岸去报告。可是吉木眼看即将获得自由,打从心底里感激哈克。他对哈克说:“我成了自由人了,要是没有哈克,我永远也得不着自由;这都是哈克做的好事。我吉木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好处,哈克,你是我吉木顶好的朋友;你也是我老吉木独一无二的朋友。”这种由衷的感情,使哈克软了下来。他下决心不去报告了,并欺骗了两个前来捉拿逃跑黑奴的白人。可是他们错过了机会,开罗已经过去了,吉木来不及上岸。一只逆水而上的大轮船又把他们乘坐的木筏撞沉了。哈克和吉木都掉进了河里。

哈克好容易游上岸来,他和吉木已失散了。一个叫甘洁佛的绅士收留了他。这是个退休的上校,有一百多个黑奴,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住着一座很精致和很有派头的房子。甘洁佛上校个子很高,身材很细,皮肤是黑里透着苍白,连一点儿红润的影子出没有;他每天早晨总要把他那整个的瘦脸刮得光光的。他的两个儿子巴布和汤姆都是高高大大的美男子,他们的肩膀都很宽,脸庞古铜色,头发又长又黑,眼睛也是乌黑的。至于两个女儿:莎乐蒂小姐,年纪二十五岁左右,态度又骄傲又神气,在她不发脾气的时候,她非常和蔼可亲;一到她动了火的时候,“她那副脸色会让你当场吓瘫了”。她的妹妹莎菲亚,年纪只有二十岁。她又温柔又可爱,象只鸽子似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奴侍候着。

离甘洁佛村子不远的地方,住着另一个绅士雪富生。他和甘洁佛家一样高贵、豪华、有钱有势。这两个体面人家,因小事口角,结成世仇,互相斗殴和屠杀。后来整个家族和奴仆都卷进去了。他们连上礼拜堂也扛着枪,互相提防着。可是,偏偏甘洁佛家的二小姐莎菲亚爱上了雪富生家族的少爷海奈。有一天,这对年青的情人,一同私奔了。甘洁佛父子三人闻讯骑马追去,雪富生家族的人预先在路上埋伏好了,把他们都射杀了。陪伴哈克的甘洁佛家的小奴仆叭克也被枪杀了。目睹这番残酷的景象,哈克心里十分难过。他不愿意在这野蛮的地方再呆下去了。

在一个苇塘的后面,哈克凑巧遇见了吉木。原来他落水后,也游水来到这村子。靠了黑人奴仆的帮忙,把他窝藏起来,供给他吃喝,还将一只拾来的木筏送给了他。吉木已把木筏修理好了,于是,哈克和吉木便乘坐着木筏,一同离去。

密西西比河上的风光美极了。每当晨雾渐渐消散的时候,东方红了,河也红了。一切东西都朝着太阳微笑,那些歌唱着的鸟儿,简直是闹翻了天。微风从河对面吹来,又凉爽、又新鲜。河岸上有的是树木花草,那种气味清香好闻。每天夜晚,哈克总有一两次看见一只轮船在黑暗里开着,有时它会由烟囱里喷出一大片火花来,象雨点似地落在河里,好看极了。然后,轮船拐过弯儿去,它的灯光看不见了,那嘈杂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大船掀起的波浪向哈克木筏滚过来,把木筏轻轻地摇晃几下。

一天,哈克在漂流时,搭救了两个被岸上人追赶的男人。原来他们是两个江湖骗子,其中一个老头,大约七十岁的样子,秃着头顶,长着白花花的连鬓胡子,他戴着一顶坑坑洼洼的垂边破帽子,穿着一件油搭搭的蓝色毛衬衫,和一条蓝斜纹布裤子。他是个布道师,自称是法国失踪的皇太子路易十七。另一个较年轻,大约三十岁左右,差不多和老头一样一副穷酸打扮,他是个卖洗牙药水的,自称是布里吉窝特公爵。他们在船上要哈克和吉木按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称呼和尊敬他们。哈克心里明白这两人都是无耻扯谎的家伙,但他装着相信他们的样子。

木筏飘流到剖克卫镇。两个骗子要上岸骗钱,便把哈克带在身边,免得他把木筏开走。那位老骗子走到镇上布道场,自称是个大海盗,他在印度洋里行劫了三十年,现在他要改邪归正了,并且还准备回去感化同伙。说到伤心处,他嚎啕大哭起来。人们同情他,募化钱给他。于是,这位老骗子“拿着帽子在人群里穿来穿去,一边揉眼睛,一边给那些人祝福,并且赞美他们,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对海外那伙可怜的海盗,居然慈悲到这种地步”。这天,他总共募到八十七块钱,认为是他有生以来收入最多的一天。那位“公爵”也以承包印刷业务的花招,搞到了九块半钱。

木筏快到阿堪索州的一个小镇了。两个骗子又合计了一个骗钱的新花招。他们准备到镇上去连台演出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的片断。他们在木筏上排练击剑,打打闹闹,窜来窜去。结果“国王”摔了一跤,掉进水里,好容易才把他救了上来。然后,他们到镇上去张贴广告,招徕观众。

这是个小市民的集镇。所有店铺都排在一条街上。每家门口都支着一个自家制造的布篷。篷底下摆着许多装货用的空木箱,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整天坐在上面,手拿伯乐牌的小刀,在箱子上削来削去,嘴里嚼着烟草。他们闲得无聊,看狗打架取乐。有时,在一条野狗身上浇上松节油,点上一把火,或是在狗尾巴上拴一个洋铁锅,看着它跑断了气。无论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稀泥。

一个从乡村来的老头鲍哥,因喝醉了酒,大骂镇上恶霸佘奔上校。佘奔便在光天化日之下,开枪把鲍哥打死了。全镇的人都围拢来看热闹。有些人同情鲍哥,还有一些想出风头的人,带头包围了佘奔的家。佘奔却很镇静,从容地拿着一杆双筒火枪,站在房顶上。他带着讥诮的口气说:“你们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来收拾一条好汉!……怎么着,一条好汉哪怕是落在一万个象你们这类的东西的手里,照样是平安无事。”他举起了枪,扳上了枪机。人们害怕了,象潮水似地往后一退,便朝四面八方飞跑了。

“国王”和“公爵”在镇上上演莎士比亚的戏,总共才到了十一、二个观众。于是,两个骗子大为生气,咒骂镇上的居民需要的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滑稽剧,他们根本不配看莎士比亚的名剧。第二天,两个骗子又在镇上贴出海报,要上演惊人的悲剧《皇帝的麒麟》,另外附加上“妇女幼童恕不招待”的字样。果然镇上的人都轰动了,纷纷买票来看戏。老骗子便光着身子,怪模怪样地在台上跳舞,把到场的小市民都乐坏了。但除了这个下流的裸体舞之外,没有别的节目了。小市民们都感到自己上了当。再度演出时,他们都带了臭鸡蛋、烂白菜之类进场,要寻骗子报复了。两个骗子早有了准备,他们不等开幕,便带着门票钱从后台溜之大吉。

木筏继续往下游漂去。有一天,两个骗子在一条停泊在岸边的轮船上探听到一个消息:附近田庄一个叫彼得·威耳克的富人刚死,他们一家正在等待两个兄弟哈卫和维廉从英国来理丧,还有一袋金币留着分给他们。于是两个骗子便起了歹意。他们化装成彼得兄弟到死者田庄上去,并叫哈克充当他们的佣人,吉木看守木筏。彼得家人和亲戚谁也没见过哈卫和维廉,被骗子们瞒过了。两个骗子装模作样地在死者灵前痛哭了一场。老骗子的英国话说得很糟糕,引起医生的怀疑。但彼得的三个女儿玛莉·贞、苏珊、俊娜却单纯幼稚,把骗子当成亲叔叔维护。看到这一切,哈克心想无论如何不能让金币落在骗子们的手里,他要把金币偷出来,埋藏在地下,等自己离开后,再写信告诉玛莉·贞。晚上,他找到了那袋金币,把它扛在肩上,可是大门上锁了,出不去。哈克在匆忙间把金币藏入了死人的棺材里。

第二天,两个骗子以亲叔叔的身份,拍卖彼得的家产和黑人,弄得黑人奴仆妻离子散,十分凄惨。哈克忍不住了,把两个骗子的事暗暗告诉了玛莉·贞,并要她们姐妹躲到她们父亲的朋友家去。正在这时,彼得真正的亲兄弟从英国来了。两个骗子故作镇静和他们对质。但老骗子说不出彼得胸口上有刺绣花纹的标记,村人便决定开棺验尸,以分辨真假兄弟。坟挖开后,却发现棺材里有袋金币,人们都大吃一惊,拥上前去了。两个骗子情知事情要败露。便乘人们慌乱之际,溜跑了。哈克也在这之前逃了。

骗子们回到木筏上,对于金币为何会藏在棺材中一事,互相猜疑起来,后来竟动起武来。结果他们都承认自己曾想独吞那袋钱,只是没有先下手。他们始终不明白这是哈克干的。

木筏靠近一村镇时,两个骗子上岸溜了。老骗子还把吉木拐上岸,把他卖给菲力浦家当奴隶。哈克又气又恼,他想写信给瓦岑老小姐,告诉她吉木的下落,但这样会使吉木永远失去自由。他想起了和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飘流的日子,他们间结成的深厚的友谊。他下决心要把吉木偷出来,不让他再给人当奴隶。虽然奴隶主宣传说帮助黑人逃跑,死后会下地狱的。但哈克心里想:“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打定主意再走邪道,走邪道是我的本行,因为我从小就学会了这么一套,做好事我反倒不内行。”他留心观察了地形,盘算着行动的计划,并把木筏划到岸边藏好了。

恰巧,哈克在村镇上遇见了汤姆·莎耶。他是到南边萨莱姨妈家作客的。哈克便把吉木的事告诉他,他很赞同把吉木偷出来,并邀哈克一同住在他姨妈家里。汤姆是个爱幻想,做事总要追奇猎险的孩子。他想按书上写的那样办,把吉木当作牢里的犯人,他们去劫牢。于是他和哈克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到关押吉木的住房。他还装神弄鬼的,制造了种种紧张的气氛。结果他们把吉木劫出来时,汤姆被追来的庄稼人打伤了大腿。吉木把他扶上了木筏,他们把船划到河中的一个长满大树的小岛躲藏起来。哈克回到镇上去请医生。

在镇上,赛拉姨父把哈克当作汤姆,拉回家关了起来。哈克急得要命。接着,汤姆和吉木被人们找着了,抬回村来。吉木被揍得半死,并钉上脚镣手铐。正在这时,波蕾姨妈从北边带来了一件消息:瓦岑老小姐死了。她在遗嘱上宣布让吉木自由。于是人们把吉木放了。汤姆呢,原先知道瓦岑小姐的遗嘱,他到南边来就是要宣布这一消息的。但他想过过冒险的生活,便导演了这样一场自讨苦吃苦的闹剧。

篇7:《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笔记

这里面,讲述了一个叫哈克贝利。芬的十二岁男孩。住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过着不平凡的生活。他有一个脾气不好的父亲,他的母亲从小就离开了他,所以他决定要逃走。就开始了他的历险记。在历险途中,每当遇到坏人时,他都会用自己聪明的头脑想出一些鬼主意,逃离危险。到了最后,他获得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两个道理,第一个是:这本书中的那脾气不好的父亲,也给各位父母一个教育。不要对孩子过于暴燥,要批评时就要批评,但绝不是骂。当孩子值得表扬时,就得表扬,才能使孩子下次做得更好。第二个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理当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想出一些好主意。

这让我想到在暑假时的一件事。当时,我们去顺德玩。对当地还不熟悉,我们就住在宾馆里。那时,我很闷,待不住,就到楼下的游戏场所玩了一会儿,然后,再跟楼下认识的小孩玩了一下。天色不早了,我们顿时找不到宾馆了。大家都很着急,突然,我镇定下来,绞尽脑子地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啊!对呀!这附近,不是有一个保安亭吗?我们可以找保安叔叔帮忙呀!大家狂喜万分,马上跑向保安亭,经过保安叔叔的指点,我们找到了宾馆。事后,大家夸我“小精灵”,我高兴极了!

篇8:《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 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 又要时刻在文体, 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 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 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 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 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 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 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 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 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 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 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 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 , 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 易让孩子发挥想象, 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 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 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 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 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 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 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 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 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 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 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 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许钧, 2003:75) 。从中可看出, 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 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 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 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 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 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柯平, 1993:23) 。它区别于字面意义, 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 (literal meaning)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 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 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 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 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 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 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 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 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 借助助词“呢”, 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 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 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 表达意义 (主要同发讯人有关) 、社交意义 (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 、祈使意义 (主要与收讯人有关) 和联想意义 (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 ” (柯平, 1993:27) 。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 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 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 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 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 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 他的语言不规范, 时有错误发生, 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 (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 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 (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 (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 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 (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 抬着头望着我, 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 说:“你敢不听我的话!” (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 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 (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 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 如音节的省略, 主谓不一致, 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 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 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用语十分口语化, 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 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 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 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 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能反映源语特征, 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 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 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 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 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 口语化更强, 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 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 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 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 (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 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 ;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 (奇) 怪了, 太希 (奇) 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 (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 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 (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 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 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 (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 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 如译文2的翻译, 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 (奇) 怪”一词, 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 其发音与“奇怪”相近 (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 。为方便读者理解, 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 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 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 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若译不出来, 将丢失大量信息, 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 不仅仅是小读者, 即使是成年读者, 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 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 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 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 “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 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 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 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 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虽然“仿”也有“假”之意, 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 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 “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 而在mock一词中, 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把握了意义之后, 指称也罢, 语用也罢, 言内也罢, 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 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 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 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 in the after-time, 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 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 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 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 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 (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 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 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 (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 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 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 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 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 (方卫平、王昆建, 2004:7) 。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 其中的语言就要美, 充满动感, 带有节奏音乐之美, 且不能拖泥带水, 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 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 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 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摘要:本文分别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文译本为参照, 阐释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关注意义的三个方面,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并指出, 译者在关注意义的同时, 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注意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美感。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意义,语言特点

参考文献

[1]方堃.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2) .

[2]方卫平, 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贾文浩, 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4]贾文浩, 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 1999, (2) .

[8]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10) .

[9]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篇9:《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关键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汉译 译本 特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10-02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虽然为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译者翻译内容是失真还是尽可能还原,与作者本身水平、学科知识、侧重角度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大量的口语化或者方言化的语言同样使得翻译异常困难。本文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从对其汉译本现状研究出发,讨论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并探讨其具有此类特色的成因,分析译者是否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的现状

目前,中国所出版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有十几种之多,总体来说,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首先是全译本。这种译本里,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意图、小说整体结构、各类景物等的描写以及语言特色等都作为翻译内容是译者需要关注的重点,译者所要考虑的主要是目的语与源语的沟通以及文化的差异性等内容,主要有1954年出版的张万里的翻译版本,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时的翻译版本,还有贾文浩、贾文渊两人共同完成的翻译版本。就全译本来说,张万里所做的翻译版本更注重写实性,他在进行翻译时主要致力于对于文本内容的再现,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这部作品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其所使用的翻译语言都比较庄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翻译内容也大都与中国读者对于文化的理解水平相契合。成时的翻译版本则已经开始注意原作的语言特点,与原作者相同的是,成时在翻译过程中也采用了大量的口语化和通俗化的翻译语言。而贾译本则更加注重对原文的还原,即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贴近原作的创作风格,对原文再现程度也较大。

其次是简译本。这里的简译本主要指的是某些译者根据原文的内容与作者的目的相互结合所进行的翻译版本。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大都会在选择某些与自身目的相互契合的内容的基础上,以读者为主要目标进行相关作品的精简或者内容的截取。在进行这类版本的翻译时,译者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截取内容的连贯性、截取内容与本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读者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等等。大多数简译本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将作品尽可能地靠近读者的需求和理解水平,以求提高原作的影响力,或者说提升自身再创作的作品展现力。主要有苗广华的翻译版本、田庆轩的翻译版本、海浪的翻译版本,等等。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的特色

因为简译本大都注重目的语的语言特色和读者需求,因此其主要翻译策略为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再现程度较低,译文也不符合原文的框架结构、语言特色。本文主要以张万里译本、成时译本为主要范本进行分析研究,从各个译本叙事风格的再现、语体风格的展示等为主要方向,探究不同译本的主要特色以及今后译本的发展方向。

(一)注重叙事风格的再现。叙事风格主要是指作者以何种视角进行故事的讲述。叙事风格作为故事得以进行的基础,对整部作品的内容起到规范性作用,是译者进行情感揣摩、语言风格模仿的主要参照内容。通过研读张万里和成时所做的译本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翻译过程中,叙事的视角都是第一人称,方便了读者更直接地感受主人公对于他所经历的事情的感受。而这种翻译方法同样也就决定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大都是忠实于原文的,旨在尽可能地再现作者的叙事风格,展现作者奇巧的构思等。

比如在翻译哈克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段内容时,从原文来说,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运用大量的口语化语言,从故事开头就把我们带入了哈克的境界当中。哈克认为《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汤姆的流浪生活就是真实的生活,虽然汤姆所经历的内容他也没有见到过,虽然有些地方的讲述他也觉得十分不现实。在张译本当中,其将“stretch”和“stretcher”分别翻译成了“瞎话”、“胡扯”,成时则翻译成了“假话”和“添油加醋”。

这两种翻译方法都采用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有效地再现了原文的风貌。就原文整体来看,哈克本身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作者所采用的又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所以原文在叙述上尽可能地贴近了孩子的表达口吻,将十几岁孩子那种未经世事又想要装作大人的天真、幼稚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哈克本身受的教育不多,他又想要成为一个流浪人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出哈克那种向往自由、不想受别人约束的口吻,而且要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他对世界、对社会和对他人的看法。这也就决定了哈克所使用的语言必定是口语化和通俗化的内容。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是作者对于原文的再现,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哈克那种想要装作大人的幼稚的表达语气,同时也符合哈克那个年龄阶段的口语化的表达特点,因此两种译文都符合原文的叙事风格,切实地传达出了原文想要的表现效果。其次,在一些句末语气词的介绍当中,笔者认为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因为儿童常常会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赋予他们自身的感情色彩,而这些色彩的体现主要就在句末语气词的使用当中。对比张译本和成译本来看,成译本当中采用的“吗”、“哩”、“吧”等语气词明显要多于张译本,而且大量使用了儿化词语,比如“鸟儿”、“老头儿”等,集中表现了哈克叙事语言的儿童化,因此成译本更符合原文的表达特点。

(二)注重语体风格的展示。语体风格作为一种必要的修辞手段,是小说作者思想的重要表达手段,同时也是小说本身能否赢得读者青睐的必要内容。在张译本和成译本当中,译者都注意到了原文语体风格的差异,对于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做到了最大化的还原,尽可能地保证了译作与原作在语体风格上的类似。比如对于在说吸鼻咽属于自作自受这类事时,张译本中认为这种事是合情合理的,成译本中也表达出这种事是个人自个儿想要犯的。两种翻译都尽可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图。但是,两种译本还是有很大差异。

首先,就哈克的语言翻译来说,原文中所表现的哈克本身属于一个小孩,并没有受过多长时间的教育,语言表现效果相对较差,前后使用的词语也大都是相同的。但是张译本中所使用的词语变化相对较多,口语化色彩不够明显。相对的,成译本则对哈克的身份把握得较好,尽可能地展现了哈克的语言色彩。比如在翻译哈克描述自身流浪生活的词语时,对于“canoe”一词,张译本分别采用了“独木舟”和“小船”的翻译,成译本则前后采用的都是“小划子”的翻译,对比来说,“小划子”更具口语化色彩,前后一致的特点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主人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局限。

其次,因为原文中有黑奴这一角色出现,所以作者也采用了一些俚语化或者不太规范的黑人英语进行小说的叙述。而就某些黑人英语的翻译来说,张译本所采用的都是比较正规的汉语,虽然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原文的语体风格已经完全被重造;成译本则采用了一些错别的谐音字,虽然这一手法过于表面化,某些内容的翻译上造成了中文的理解困难,一些中国人对于这种翻译手法也难以接受,但是其有效地将方言和普通语言做了区分,保证了原文语言色彩的有效传达。比如在翻译“Is dat you?”这句话时,张译本采用的就是“是你吗”的正规化翻译,成译本则运用了一个谐音字,即“史(是)你吗?”这样的翻译。虽然成译本看起来夸张了一些,但是原文中的“dat”本身就不是正规化的英语内容,张译本的普通话翻译模式显然更不合适。因此相对来说,成译本更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展现原文的语言效果。

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汉译本特色成因分析

由上可见,不同的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译者都尽可能地注重了原文的特色。造成这部小说的译本特色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时代特征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翻译作品众多。而就两者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译本的时代来看,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且中国百废俱兴的时期,文学本身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而在这一时期,严复先生曾就自身的翻译经验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严谨的工作作风更使得两位学者在进行翻译时,在严格遵守了“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自我发挥,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的表达效果和叙事风格,保证了翻译的水准。

(二)译者翻译风格影响。张万里先生和成时先生都是资深的翻译家,为中国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译者一生著作无数。而就成时先生所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来看,其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普通话翻译,还采用了众多土话式翻译。正如马克·吐温一般,在原文标准美式英语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美式俚语。一方面,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让原文更贴近人民现实生活,读来更加亲切;另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群,便于群众理解原作内容和风格。而张万里先生在翻译时,更是注重原文的特点,尽可能贴近原文每个人物的表达口吻,尤其从这部小说的翻译更可以看出成时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不同人物的表达色彩和表达效果。

(三)翻译策略要求。马克·吐温本身的语言特色和修辞风格决定了这部小说不能单纯的遵循“信”的翻译标准,而是需要译者在研究美国语言特色、中国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解析两者的共通点并使用一些更符合表达要求的翻译策略。就这两个翻译版本也可以看出,译者虽然都尽可能地还原了原文语言特色和语体风格等内容,但是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挥,比如成时先生采用别字翻译法让译文更通俗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由于其自身语言风格的独创性、构思的艺术性等内容受到中国译者的广泛欢迎,在中国也有很多翻译版本。但是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和文化背景等,各类翻译版本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尤其在全译本的翻译过程中,不同译本在叙事风格、语体风格等的表现中都存在诸多的不同。因此读者在观看不同版本的翻译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版本进行理解。

【参考文献】

[1]姚钦,胡翔.《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两译本比较赏析[J].海外英语,2013(5)

[2]宋平锋,罗国太.《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的修辞效果对比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

[3]傅玲娟.《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

[4]哈克贝里·芬历险记[M].张万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0-55

[5]刘永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6]刘荣,周江林.文学作品中人物非标准言语的翻译手法初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篇10:《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笔记

这本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书里讲的精彩极了,如果你想听,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忍受不了“文明”家庭中的各种清规戒律,害怕酒鬼父亲的毒打,与黑人吉姆在一起,乘坐木伐沿密西西比河漂流,去寻找心中的快乐、自由。那只飘飘荡荡的小木筏带他们去寻找梦想。密西西比河两岸如诗如画,满天繁星,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能触摸。他与劫船的强盗捉迷藏,与狡猾无比的骗子周旋,戳穿他们的阴谋······有人问:“他是谁?”他就是——哈克贝利·芬。

篇1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了:“国王”和“公爵”冒充遗产的继承人,骗取了彼得生前留下的财产,彼得的三个侄女--玛丽·简三姐妹对即将要被洗劫一空却浑然不知,在相处的日子里,玛丽·简三姐妹的有教养唤醒了哈克的良心,他不忍心三姐妹收到骗子的欺负,于是决定出手帮助三姐妹。他悄悄地溜进了“国王”和“公爵”的房间,千方百计的偷出了金币,并将金币放到彼得的棺材里,尽管哈克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是,哈克觉得,这总比说谎话要好得多,所以,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玛丽·简,并想出彻底摆脱两个大骗子的办法,帮助玛丽·简三姐妹夺回了遗产。

以善良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善良对待你,本书的主人公哈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善良对待玛丽·简三姐妹!最终,也得到了别人的回报。虽然哈克和两个大骗子在一起,但他也没有因此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能做到刚正不阿,明辨是非,这才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明辨是非的青少年。

和两个老奸巨猾的骗子在一起,哈克没有屈服,没有向邪恶低头,在困难来临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主见,值得我们去学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2

我在寒假期间读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好词语、好句子,光是好的成语就有二百一十六条;除了这些,我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哈克贝利·费恩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他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几次逃离历险给我的印象深刻。他有一个酒鬼的爸爸,只要一有钱就去买酒,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灌得酩酊大醉,哈克讨厌这种生活,就采取“东躲西藏”和“脚底抹油”的策略,四处流浪。后来,因为他曾经救过陶格拉斯寡妇,哈克被陶格拉斯寡妇收养,在寡妇家里有一套古板的清规戒律,要上学、要做作业,不自由,像一只小鸟被关进笼子里一样,后来他又逃了出来,跑到了杰克逊岛,岛上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善良、忠厚、老实大个子的黑奴。有一次,有两个骗子来到吉姆和哈克的木排上,神气活现的说:“我们俩是英国的国王和公爵,你们跟我说话时必须先叫一声“陛下”,吃饭时也要说“陛下,请慢用”。”吉姆和哈克很真诚地对待他们,可他们还是不满意。所以吉姆和哈克决定甩掉他们,吉姆和哈克在逃离的过程中两人也走散了,当时哈克来到一个农庄,这农庄空气清新,人也非常热情,哈克就进去打听一下吉姆的消息,听到吉姆的消息后,哈克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原来吉姆被抓了。哈克离开了这个农庄去找吉姆了,在路上巧遇了汤姆,汤姆是一个聪明、热心肠、会出谋划策的男孩,两人商量一起去救吉姆……。

通过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要学习哈克的善良、聪明、勇敢;我要学习吉姆的善良、忠厚、老实;我要学习汤姆的聪明、热心肠;我要学习华森小姐的爱心……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两人成了好朋友。哈克贝利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

文中第十四章后一部分写了哈克与汤姆讨论所罗门王的才智。吉姆因为一个关于所罗门王的事情——两个妇女抢夺一个孩子,所罗门王把孩子砍成了两半,一人一半,这件事情觉得所罗门很傻。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许不像他所想的那么糟糕,所罗门王说不定是想,切开孩子后,妇女中是孩子妈妈的一定会率先边哭边叫:“我可怜的孩子啊!”而不是孩子妈妈的妇女则会愣在那儿,这样就可以分辨出谁不是孩子的妈妈了,再给她应得的惩罚,给真正孩子妈妈的妇女补偿。

从这件话中,我觉得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考虑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答案,必定有一种答案会让人理解支持,如果只是死板地从一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很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庐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从不同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生活也一样,也许你很健康但生活并不富裕,可换个角度想,大自然赋予你鲜活的生命,多彩的世界给予你生机勃勃地活力,你拥有生命与活力,这不也是一种财富吗?你是幸运的,你应该这么想。

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的人格所打动。使我认识到人一定要有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敢想敢做、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被迎刃而解。通过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有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4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先生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人物——哈克的正义感和敢做敢想的精神所吸引。更被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黑人吉姆所打动。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白人男孩哈克为了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而走,遇上想摆脱贩卖命运的黑人奴隶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一路漂流,经过了种种历险和奇遇,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悟出一些道理,并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看了这本书,我心潮澎湃。在哈克的内心深处,一直与人们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观念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起初还对规定必须把吉姆还给他的主人的法律是否合乎正义而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断认识着自己,坚定着自己,善良的天性战胜了社会的偏见。我不禁想为哈克喝彩。

哈克时刻把正义和善良放在第一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上虽然有爱与善良,但更多的还是猜忌与怀疑。我在很多报纸上都看到过:某某老人摔倒了,某某好心人将老人扶起来,老人却说是那人将他推倒并乘机讹了那个好心人一笔钱。这样的新闻多得数不清。也有一些人可能想伸出援手,可看到周围的人纷纷议论着碰瓷之类的话题,也就会跟随着大众,硬下心不去扶他们。可万一有些人是真的需要帮助呢?这时却没有人坚持心中的正义与善良去帮助那些可能需要帮助的人。

不仅是大人,我们现代的孩子也是一样。哈克这种善良的天性和正义的力量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而我们都缺乏这种观念。看到小朋友被其他不良少年欺负,玩弄,嘲笑,同学们却不敢去伸张正义,那些不良少年恃强凌弱,我们却不敢帮助弱势群体,有的甚至还和他们同流合污。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鲜活的例子。

而我们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以前我也是一个善良的女生,可看到社会上这些负面的例子,我心中的善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失了。我没有坚持并坚定心中的那一份光明。

自从跟着哈克一路冒险后,我心中的那一点亮光开始闪烁起来。哈克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能勇敢地抛开世俗对黑人的偏见,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吉姆说话,主持公道。而我为什么不行呢?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也代表着一种责任。我决心向哈克学习,学会在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个声音,那份信念。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只要坚定信念,敢做敢想,不逃避,不退缩,那么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坚定心中的光明,让生命的船只在光辉的照耀下在人生的洋海中迎风起航,越行越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5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如果没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就一定看不懂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冒险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位主人公在两本书中均有出现,分别扮演主配两角。但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哈克费恩,这位没什么文化的小家伙。

接着《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结尾说,被寡妇收养的哈克,过着还不错的日子,知道他不负责任的酒鬼爸爸找到了他,他父亲把他带到一个荒岛上,把它看管起来,不让他自由,还经常拿他出气,哈克每天都会受到一顿毒打。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它运用自己的`聪明,从父亲的手中逃脱,在躲避风头的几天里,他碰到了从寡妇家逃跑的黑奴杰姆。他俩相依为命,乘坐着木筏远离了这个小镇。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两个骗子不幸的杰姆被骗子出卖,被汤姆的塞莉姨妈买下,囚禁起来,正巧汤姆来看塞莉姨妈,哈克为了帮助杰姆,和汤姆串通好一起救出杰姆。谁知汤姆这个文化人总搞出些多余的事情,让老杰姆逃出来后又被抓住,说要被处死。而且汤姆自己还中了一枪,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危急时刻,正好包莉姨妈赶到,让汤姆澄清了一切,杰姆才获得自由。

汤姆的性格就是很自大的,所以在汤姆和哈克配合的时候,他从来不把哈克说的或提议的当回事,说明他不把哈克这个文盲放在眼里,或者他对自己太自负了。但说实在的,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都知道,汤姆的确很有本事,从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问题,这本书是以哈克为主人公的,但却把汤姆仔细描写的很勇敢,我只能说马克·吐温这本书写的比较散,没有突出哈克贝利的特点,但描写的手法和情节的叙述还比较清晰,值得一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6

在寒假里,是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好时光,所以我有幸拜读了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险记》,从书中让我明白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本书主要写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芬为了摆脱酒鬼父亲的纠缠,制造死的假象离家出走,又遇上不想被卖掉出走的黑奴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漂流,历尽艰险的经历。

到最后,他和汤姆帮助家奴吉姆得到自由。我最难忘的地方是:他们为了救出吉姆自找了很多麻烦,也想了很多办法。在这本书中,哈克让我看到内心的正义和善良,使我为之感动。

我觉得我们都要做善良的人,虽然有时候做的善事很小,但因为你的善良可以给别人带去帮助,就会感到很快乐!可谓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在这个寒假里,我就和同学们做了善良而有意义的事情。

正月初六上午,我们在萧山区志愿者协会义工阿姨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望志愿兵——楼爷爷。我和同学们拿了几桶油和一些米去爷爷家慰问,爷爷的家在半山上,要经过一个很陡的斜坡,大家铆足了劲,拎着慰问品向爷爷家冲去。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爷爷的家里,眼前出现的是一幢矮矮的两层楼平房,外面看起来有些陈旧,走进一看,里面的基本上没有装修,卫生情况也是非常的糟糕,我们把慰问品放在了桌子上。爷爷看见我们进去,吃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可是他自己已经不能下床了,是一个妈妈把她搀扶到轮椅上的。

我们的到来让爷爷欣喜不已。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和我们说新年好,在场的同学们都被逗乐了。爷爷还和分享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等保家卫国的从军经历,说着说着,爷爷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俞哲瀚马上为爷爷递上餐巾纸,在场的人都被爷爷感动了!爷爷还教育我们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为建设祖国多做贡献。

最后,我们争先恐后地为爷爷打扫了房间,使得老人的房间焕然一新,还打来热水给爷爷洗脸,喂爷爷吃面包。爷爷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我们的心里也好满足!

今天我们为爷爷做了这么一件小事,让爷爷高兴了,其实我们的心里更加高兴,这种善良有爱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地想,下次有机会一定还要来看爷爷!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这是继《汤姆·索耶历险记》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儿童历险的小说。这两部姐妹篇堪称马克·吐温的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耗时八年,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当然没有任何著作是完全真实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虚构了情节、夸大了事实。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汉尼伯镇和密西西比河沿岸,那是马克·吐温生活了14年的地方,那里富有生命气息的河流、岸边的自然景色、童年的伙伴、镇里各种的人以及发生的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性的小说。这部小说耗时八年,由此可见作者马克·吐温这本书的执着,对写作的执着。所以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方面都相当成熟,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的最优秀作品。

马克·吐温不仅是美国的著作家,还是有名的幽默家,这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有体现。书中在哈克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称“国王”、“公爵”的两个骗子,虽然两人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黑人吉姆还是上当了,可是哈克确心知肚明,一路上通过几人夸张的表演骗了不少的钱。我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的文笔,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也曾经被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深深吸引过,那种自由放荡的生活仿佛成了我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像书中哈克和汤姆那样的孩童的幻想罢了。在看到书中导读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市面上读的都并不是原稿,都只是马克·吐温手稿的后五分之三,这使我相当惊讶,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少了什么,这也使我相当好奇那五分之二的内容是什么,希望什么时候有幸能读一读那五分之二的内容。

说句老实话,我看了哈克的种种历险却并不觉得有多么的精彩,感觉比《鲁宾逊漂流记》差远了。《鲁宾逊漂流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都要离我们的生活更远的多,作者能够更加天马行空的构思很多有趣的东西,反正我看的是很有趣的。也许因为我并不了解哈克所处的环境,对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不了解得很深入,难以领略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东西,也许还要再读几遍?

有人认为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不承认,他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它,它是专门未成年人写的。”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的马克·吐温,一个带领着大家在文学上打了一场南北战争的伟人,他的作品竟然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自认文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旨还是稍有领悟:反种族歧视、批判罪恶的蓄奴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将一个反蓄制的英雄放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将以叶扁舟作为避风港,将吉姆的解放寄托在沃森小姐的一纸赦免令……凡此种种,表现了马克·吐温不满现实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可读之书,你不仅可以领略书中朴实的修辞,还可以领略美国蓄奴制给黑人同胞带来的疾苦,还有一个正直孩子的心。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8

近日,我看了一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哈克贝利·费恩在被寡妇收养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便开始了他的冒险旅程。冒险之后,他便在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定居了下来。

这本书的关键词就一个词“漂泊”。哈克一直都在漂泊,一直都在。他漂泊了那么久,他为的难道是金钱吗?并不是,他为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呀!可见自由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同样,自由对于我们也有深刻的意义。匈牙利的诗人斐多菲曾经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就是说生命虽然很珍贵,但爱情更宝贵,但是如果这两者和自由之间要我做出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抛弃掉这两个东西,因为自由更为之贵重。

正因为自由的贵重之处,所以历史上人们不敢做出什么不算太坏,也不好的事,因为那样就会被关进监狱,被剥夺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生的自由。没有自由谁也不会好受的,但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人慢慢的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自由,那些人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们,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被补习班夺取了属于他们的自由时光。失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尊重孩子们的自由时光,孩子们的梦想,不要只在乎成绩单上的数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9

当我合上这本书后,嘴角流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这样一本书我还是第一次读到,我想,它写出了对奴隶制的不满、对社民的讽刺、对时代不公正现象的悲哀、还有对人格内心的剖析。对于主角―――哈克贝利。费恩也赋予了很多特点:对大人世界的叛逆、对黑人的同情。以上这些,是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在这本书中,有另外一种味道,一种哈克贝利。费恩和那群小男孩散发出的味道,这是这种味道塑造出哈克贝利。费恩独特的个性,这种味道,只有真正的孩子,才能真正读懂。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那一群小孩老是幻想干一些大事:做强盗、做英雄。说一些“如果本帮哥们泄露秘密,必须割断他的喉管,并把他的尸体烧掉,骨灰撒掉,把名字用血从名单中抹掉”之类一些听上去“像那么一会事”的话。而实际上“连一辆装满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我小时候也常认为自己是传说中神的女儿,是拯救世界的天使,而实际上连一个人呆在一个较黑的屋子里就会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孩子最天真的梦想。(.)

这种味道,让哈克和汤姆想“用一把小刀化37年时间挖一个地洞救出黑奴吉姆”,但发现行不通时,他们便打算“事实上是用铁铲马上挖,在这之后,我们不妨只当用小刀挖了37年”,我小时候经常用我认为“公主的睡姿”睡觉,可睡一会就不舒服了,于是我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只当是用公主的睡姿睡。这,是一个孩子几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

这种味道,让汤姆和哈克往吉姆那小小的“监狱”里放水蛇、老鼠等“宠物”,让吉姆用泪水浇灌一株花,而实际上吉姆已经自由了,只要汤姆说句话就可以被放出来。这,是一个孩子奇特的幻想。

而这种味道,叫“童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10

马克吐温曾说过,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我也有很多好书,比如:四大名着、冰心散文集、巴金散文集。我也爱读书,但,我还是最爱读这本冒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哈克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受不了爸爸的打骂,逃到一个小岛上,和也在逃的黑奴吉姆相遇,他们开始了水上历险:遇到两个冒充国王和公爵的人,到处诈骗,最后,国王和公爵又为了挣钱,把吉姆卖了,哈克独自去寻救吉姆,路上碰到了他的好朋友汤姆,一起救出了吉姆,还让吉姆恢复了自由。

我欣赏哈克的善良,他逃到杰克逊岛上,发现了黑人吉姆并没有因为镇上正在搜捕吉姆而通风报信。但在当时美国正实行农奴制时,白人把黑人当作财产时,是多么难得可贵啊!虽然他只是个孩子,却知道黑人也是人,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4篇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范文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范文400字

5.《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7.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三篇

8.费恩的名人名言精选

上一篇:智能家居系统项目介绍下一篇:瞬间抓像训练1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