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社活动策划

2024-06-17

电影社活动策划(通用10篇)

篇1:电影社活动策划

电影社团活动策划

系(部):城建

社团性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赏析,交流,学习电影文化与事实实践的平台。社团宗旨:以借助电影赏析,学习世界文化为宗旨。

社团目的:熏陶当代大学生,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以便未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电影社活动策划:电影赏析,鉴赏讲座,人物访谈,云图剖析,电影DV剧表演。

活动一 电影赏析(获奖影片为主)1 多类型,主题影片放映(励志 动作 爱情 喜剧 恐怖 科幻 纪录……)

2世界十大电影节(介绍+奥斯卡获奖影片)活动二 影视鉴赏(讲座)1精彩叙事(剧情 2流年镜像(历史 3无尽的爱(爱情 4 悬疑惊悚(惊悚

活动三 影视生涯人物访谈 1 影视生涯人物访谈(视频)2 影视艺术审美创造(视频讲评)

活动四 云图剖析板块 烧脑族影片剖析(禁闭岛 穆赫兰道 第七封印 基奠(盗梦空间)云图 电锯惊魂系列 黑色地板 致命ID……)2

活动五 电影DV剧表演 独立电影短片赏析(选自2013年各独立电影获奖短片)2 经典电影片段表演(由社员模仿电影经典片段表演)

2013/3/8

篇2:电影社活动策划

——探求人性的特点

一、活动背景:

电影《致命魔术》自从上映以来,称不上好评如潮,也是叫好连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凭此获得了最佳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致命魔术》中,再次展示了自己对于电影叙事结构的精妙操作,整部电影充满了对结局的各种暗示,不看到电影的最后一秒,你永远不会了解电影的真相。

我们本着以互爱为宗旨,以提高思维与推理水平为目的,举办了这次电影放映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在大学的舞台上找到真正的自我,也能进一步思考人生的意义。推理是致力于无尽的思维探求,本次活动为喜爱电影和思考的同学们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推理及科学精神的普及和发展,为吉大学子的课余活动提供更多健康而有趣的选择,增强吉大的人文气息。

二、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主要在于探求人性的本质,加深同学们的思考深度和推理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起到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自身素质,活跃校园社团文化,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精到准确的判断找出疑点;不仅能使同学们获得艺术上的享受,而且得到思想方法上的启发。与此同时,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同学们的道德法律意识,为我校营造人文校园、和谐校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能提高社员积极

性,培养团队精神、增进团队成员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2012年4月日

四、活动地点:老校教学楼

五、活动开展:

(一)活动准备阶段:

1.海报宣传:大型海报(4张)分别张贴于综合楼前坪、1,2号寝室楼通往综合楼处、食堂前洗衣店北侧。

负责人:王思美、刘运铖

指导单位:宣传部

参与人数:6人(刘运铖、王思美、周璐璐、刘少平、许琴、段天怡)

2.联系社员,通知活动场地及活动时间。

负责人:王杰、王宇

指导单位:秘书处

参与人数:6人(王杰、王宇、罗慧、周思、田霞、周娟)

(二)活动举行阶段:

1、活动概述:1)活动项目:电影放映

2)活动规则:

*综述:魔术是魔术师利用技巧进行掩饰的过程,一旦达成某种平衡,就会产生那种前所未见、让你无比震惊的现象。而诺兰,用他那天马行空的创意,令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技巧,扑朔迷离的剧情、复杂多维的结构和开放式的结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宏大的魔术画

卷。魔术的最终目的是带给大众娱乐,吸引注意力、变换为技巧、让人惊诧不已(影片所述的魔术三种特质),而这样的娱乐模式背后被称为技巧的强大技术支持的确让人匪夷所思,是兴趣所在。用魔术师之间的竞争演绎一段关于人性主题的对抗让影片充满神秘色彩。两名魔术师之间对抗的核心不是关于技能,抑或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源于私欲横生的心理斗争。这场斗争在强大的魔术手段的支撑下,变本加厉,逐一升级,从荣辱,到伤害,直至死亡。两者之间没有政治,没有体制,没有大环境的牵制,只在人性之间。

“现在你在寻找秘密,但你不会找到,因为你并不是真的在找,你并不真的想把它找出来,你希望被愚弄。”——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真相呢?明明有许多事比这更重要,更值得人们去珍惜,所以有时即使被愚弄又如何?

*目标:通过观看电影,对人性进行思考:想要获得巅峰的成功,要舍常人所不能舍,失去自我去追逐成功,只为享受别人对自己刹那的钦服和赞叹,值得吗?探求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目标。

*活动流程:参与人数不限,观看电影,发表对情节的推理及想法,总结电影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及蕴藏的真相。

2、地点安排:老校教学楼

负责人:周乐、徐欢、李宇丹、孔修远、罗楠、米泽州、曹丹 指导单位:全体理事会

参与人数:全体理事

3、活动安全:所有活动均在室内举行,安全性高

第一安全负责人:周乐、徐欢

(三)活动后续阶段

1.结果公示:在活动结束后现场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思考的内容。

负责人:周乐、徐欢

指导单位:监督部

参与人数:全体理事

2.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择期进行活动全过程的总结。

负责人:周乐

指导单位:全体理事会

参与人数:全体理事

六、活动经费预算:

1.大型海报4张元

2.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租赁元 负责人:周涛、刘友花

指导单位:财务部

参与人数:2人(周涛、刘又花、王彩云、杨兵、张景玉)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场上的秩序维持;

2.注意保持会场的卫生。

负责人:高力、隆佳

指导单位:监督部

参与人数:2人(高力、隆佳、龙之洋、殷柳、沈慧梅、张蔼婷)

策划人:邹雄师、唐新校、谭志超、胡国莲、周才政

吉首大学社团联合会

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吉首大学推理社

吉首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篇3:电影社活动策划

关键词:西易俗社,改良,影响

1912年初, 在辛亥革命引发的震撼余波中, 一个民间文化团体雏形正在一群满腹经纶的书生中悄然萌生。在修史局任职的关中学者李桐轩和孙仁玉以“中国旧社会, 率有旧戏曲熔铸而成, 拟组新剧社, 寓戏曲于教育, 劝善惩恶, 改良社会”之见一拍即合, 遂草拟秦腔戏班《简章》, 新戏班取名“陕西易俗学社”, 获得关中各界知名人士赞同, 至1912年8月创立大会召开之时, 有军政文化等各界人士百余人成为该社成员。陕西易俗社以“移风易俗”为旨趣, 历经民国三十余年, 吸引了大批关中知识分子, 艺术发展不曾中断, 影响日益广泛, 成为民国关中社会文化盛开的一朵奇葩。1962年8月14日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在《人民日报》纪念易俗社成立五十周年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有几个易俗社, 天津、山东都有过, 只有陕西办的最有成绩。在我们国内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剧团, 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一、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陕西易俗社成立之动机

辛亥革命硝烟尚未散尽, 热心革命的知识分子们已将眼光投向民生, 投身大众生活的改造, 这是他们对时代变革方向的追随, 也是他们儒家人本思想的回归, 更是他们济世情怀的文化自觉。简单分析, 动机有四。

首先, 继承和发扬了开放进取的精神。在近代中国, 关中知识分子始终以开放进取的精神, 活跃于社会变革的每个时期。公车上书, 陕籍学子不乏其人;经世致用风起, 刘古愚在味经书院讲新学、倡导实业;辛亥革命酝酿时, 宏道学堂的于佑任等投身革命。毕业于宏道学堂的李桐轩和授道于宏道学堂的孙仁玉, 在科学民主成为时代强音之时, 主动思考在民间社会倡导和根植科学民主精神的途径, 并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这场宏大的事业当中去。

其次, 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现状的思考和认识。革命初成之际, 不唯革命阵营中分帮立派、争权夺利, 社会上更是充斥着趁乱打、砸、抢等野蛮行为, 这令热心革命的知识分子深感社会风气和观念改良的迫切, 引发了相当部分的知识分子纷纷转向移风易俗社会活动, 活跃于教育、文化科学等领域,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易俗社创建人孙仁玉就表示:戏剧之于社会, 为施教育之天然机构, 结新社起名“易俗”, 意在移风易俗, 俾久压于专制之民, 程度骤高, 而有其共和之灾焉[1]815。

再次, 改造关中社会活动的延续。以秦腔为改造活动切入口, 是因为秦腔广泛流传于关中城乡。清中叶时期, 即有观戏者“半夜空堡而出, 举国若狂”, 至民初此风未减。由于秦腔在关中具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对戏剧的改良就成为这些志趣相投者从事新“革命”活动的广阔天地, 也成为尽可能凝聚和沟通不同社会阶层, 从而养成新社会观念的桥梁。他们仿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建立了管理机构:“有议会, 有执行, 有选举, 有弹劾、编辑、教练、决算、审查, 秩序井然, 一丝不苟, 俨然一个小小的中华民国。”[2]715

最后, 浓厚的草根情结。关中地区自古农业经济发达, 耕读文化绵延不绝。知识分子对乡村社会, 不仅有浓郁的血缘感情, 更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在风气醇厚的乡村社会中, 不仅乡民对知识分子尊重和敬慕, 知识分子们也自觉以先进、智慧和正直的形象活跃在乡村生活中。民国期间, 以易俗社为代表的民间戏剧学社创作出的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如《三滴血》、《青梅传》、《柜中缘》、《复汉图》、《新忠义侠》等,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传颂。

二、创新传统艺术, 彰显时代精神———陕西易俗社的改良活动

易俗社的改良活动, 主要集中在对行业发展模式、表现内容以及艺术形式的改良上, 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艺术到生活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

改良行业发展模式, 江湖艺班变身文化实体。戏班子在传统观念中常被视为讨生活的下九流, 从艺者即便演技高超, 也难逃伶人的身份。为使易俗社摆脱民间草班形象, 获得生存空间和社会精英认可, 创立者们以“易俗”为基本定位, 设立干事部、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和排练部。民主管理体制克服了民间班主专制的特点, 社长、编辑、教员、教练各司其职, 平等相处, 戏社规模大而社务不乱。在此后三十余年中, 在民主评议制下社长几易其人, 戏社发展不曾中断。在近代秦腔戏剧人才的培养机制下, 学生不同于传统上任人驱使、学戏全凭师傅好恶的学徒, 不仅在学戏上获得了平等, 在生活中也获得了人格尊重。这对改变民众对演员的歧视, 演员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起了重要作用。编辑部聚集优秀知识分子, 编创了一大批具有新意、脍炙人口的秦腔剧本, 使该社在表演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 令观众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始终引领关中秦腔之时尚, 也为知识分子同民间文化娱乐的成功结合提供了新的舞台。

改良戏剧表现内容, 新旧兼容。易俗社在剧本的创作和表演的内容上用力颇深, 把传统精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做到了极致。创社之初, 李桐轩按照“可去、可改、可取”对当时民间流行的剧目进行甄别改良, 其中“可去”有“诲淫、无理、怪异、无意识、可为训、历史不实”六种;“可改”有“善本流传失真者”、“落常套者”、“总本可取而抽象犯有可去六种者”三种;“可取”有“激发天良”、“灌输知识”、“武打之可取者”、“诙谐之可取者”四种[3]94。以此, 改编后的民间传统戏文, 粗俗的唱词文雅了, 晦涩难懂的语言口语化了, 情感表达真实而不失优雅, 缠绵而不失细腻。易俗社深谙寓教于乐的真谛, 所编著剧目没有板起面孔教训民众而高高在上, 也没有囿于为文人取乐的小圈子, 所表现的剧情和人物性格, 则是既贴切民众传统道德观念中值得继承的如忠义、厚道、奉公、守信、乐观等品质, 又吻合新时代道德价值观中亟待提倡的如科学、民主、自由、独立、尊重等品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紧扣“易俗”宗旨不忘戏剧娱乐之本, 内容上入俗世而不落俗套, 精神上尊俗习而不媚陋俗, 实现了知识分子文化优势与民间娱乐社会根基的有机结合。

改良艺术表现形式, 由俗入雅。戏剧来源于大众, 终要回归大众, 接受大众检验和认可, 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易俗社遵从这一规律, 逐步把秦腔从“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首先是抓住民众欣赏心理取向, 着力打造旦角。年轻俊美的旦角在当时格外受青睐, 易俗社延聘著名旦角如陈雨农、党甘亭等, 精心培养出被人赞誉为“北方梅兰芳”的刘箴俗、赵振华等优秀旦角, 更不忘“易俗”之宗旨, 塑造出一批大胆追求自由、形象俊美优雅的女子形象, 寓教如春雨润物无声, 如《春闺考试》中饰演徐小姐的刘迪民就被赞为“一种温柔敦厚之气溢于眉宇, 却不染半点狎亵之气”, 这既符合民众审美情趣, 又提升了民众的审美层次。其次是不断改进秦腔的唱腔艺术, 主动走出关中, 拓展更广阔的市场。1921年易俗社赴武汉演出。为了获得武汉观众认可, 易俗社在西安乱弹本身较柔和敦厚的基础上, 吸收南方剧种细腻缠绵的特长, 与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相得益彰, 终以唱腔优美、风格各异、功夫扎实获得好评。最后, 锐意革新, 提升秦腔的生存发展能力。随着社会发展, 借助先进技术、反映现代生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新式娱乐方式, 如电影等, 对固守传统表现形式、手段的戏剧威胁最甚。30年代初, 从北京返回的封至模带着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走进易俗社, 以其对京剧的造诣和对现代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体会和认识, 对秦腔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革新。如发展教练职能, 建立导演制;引进京剧表演艺术;改进化妆, 美化服饰;取消检场制度, 强调舞台整体效果等等。

正是易俗社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良活动, 让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文化逐渐走向通俗与高雅、娱乐与教育、艺术与理论完美结合的发展道路。

三、弘扬地方文化, 丰富社会生活———陕西易俗社改良活动的社会影响

易俗社一经成立不仅吸引了众多学者, 也引发民间文化团体纷纷成立。以易俗社为代表的戏剧改良活动, 不仅弘扬和发展了关中地方文化, 也丰富了民众单调保守的社会生活。

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 一些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由于形式或内容中存在不少落后的因素而面临生存危机。以易俗社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团体, 以“移风易俗”为宗旨, 赋予秦腔新的发展取向。易俗社成立后, 不仅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加入, 还在关中甚至全国为戏剧行业开了创办学社的风气, 各类戏剧社团多以“学社”形式出现。对秦腔的整理、研究, 有利于秦腔剧种的保存与发展。秦腔长期流传于民间, 多为口口相传的舞台剧本, 而刻本鲜见。易俗社编著的大量优秀剧本, 来自于创作者们对良莠不齐的民间流传剧甄别取舍、保存整理, 一经演出成功, 单行剧本旋即销售于各大书店, 大小戏社纷纷演出, 在民间广为传唱, 也引发了秦腔理论的专门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 以易俗社为代表的社团, 更聚集了一批颇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创作梯队, 在吸收先进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上具有良好的继承性:早期孙仁玉等人, 不仅擅长历史、社会、家庭剧, 更开创科学剧;20年代李约祉等人, 走出关中, 运用现代手段宣传秦腔, 积极吸收外地文化;30年代封至模等人, 吸收京剧、话剧艺术特长, 致力秦腔艺术改良。这不仅使易俗社能够始终引领西部地区秦腔界的时尚, 也使关中文化在整个民国时期表现出开放性和进步性的特点。

秦腔改良活动开创了民间戏班新的生存方式, 繁荣了民间演出, 推动戏曲演出经常化、内容品位化, 丰富社会娱乐生活。以潼关县为例, 在1938年至1949年间, 聚集了秦腔、蒲剧、京剧、眉户、洛阳曲子、花鼓、说书道情等八九个剧种, 十余个戏曲组织[4]332。频繁的戏曲演出活动, 使观众的欣赏水平、品位也不断提升, 各地剧社争相演出易俗社当红名角的剧本, 易俗社培养的演员也因水平高、品行端被各剧社争相聘请。

戏剧改良不仅完善戏剧表演形式和内容, 还引导和培养了观众的文明行为和鉴赏水平。从民国时期保留的易俗社秦腔剧目看, 基本符合史实的历史剧和宣扬传统美德、反映社会进步风尚的社会剧、家庭剧占据主流, 受此风气影响, 关中人热爱的社火活动也出现了积极反映新式教育、抗战精神等先进的社会内容。易俗社摈弃传统秦腔中野蛮、残忍的表演内容, 改良荒诞怪异、唱做淫亵、服饰离奇的表演形式, 以演员纯正圆熟的精湛表演改变传统剧目以爆、奇、劣取悦观众的误区, 引导秦腔走上文明、高雅艺术之路, 也为其他传统娱乐的发展作出了表率。戏曲欣赏成为不同阶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演戏的和看戏的正是在一场场赏心悦目的戏曲当中, 获得观念的认同、心灵的共鸣。

民国肇立, 百废待兴。作为辛亥革命首应省份之一的陕西, 正面临各项建设事业亟待发展的问题。易俗社创新和发展不仅继承发扬了辛亥革命精神, 也是关中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社会变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更是关中知识分子弘扬地方文化、探索文化救国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戏剧志 (西安市卷) [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

[2]中国戏曲志.陕西卷.[M].中国ISBN中心, 1995.

[3]陕西文史资料.第21辑.[C].西安: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篇4:电影社活动策划

本刊讯5月18日,由人民出版社、王府井新华书店主办的作家兼电影导演江小鱼的新书《20位电影思想者——20世纪电影大师小传及作品》签售会在北京举行。《20位电影思想者》展示了中外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2 0位电影导演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与情怀,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电影艺术家一个个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作者江小鱼,又名江熙,电影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编剧、影评人、文化时政评论家。此次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位电影思想者》全书近四十万字,配以精美电影海报,图文并茂,读起来赏心悦目。姜文、冯小刚、张元、王小帅、高希希等9大著名导演为本书作了热情洋溢的专业推荐。姜文说:“江小鱼本是个电影思想者,他在书里写了二十个电影思想者,结果他自己成了一个电影的大思想者!这明明是在写他自己嘛!写自己并不太可怕,只要写得有意义还有意思。他办到了。”冯小刚说:“小鱼喜欢的电影人,错不了!”这20位导演虽然来自1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仅是一百多年以来数以几十万计的电影导演中的极少一部分,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世界电影才有今天的广度和深度,他们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才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升格成座精神上的丰碑。(素素)2013年《产业蓝皮书》在京发布本刊讯5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继续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走势、重点工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外,同时,比较了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产业竞争力;并对世界上重要经济体的竞争优势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估。此外,报告增加了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绿色经济、国际贸易摩擦、出口退税、中国的产业升级等热点问题的分析。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比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增长势头,2010年超过10%,2011年与2010年相比,基本稳定,市场占有率为10.43%,与2002年相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相当于1950年的10倍(1950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不足1%)。2012年,国际市场占有率重拾升势,以截至2012年9月的数据计算,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11%,这个水平虽然已超过了当前的美国、德国和日本,但仍仅相当于美国l 94 8年4 5%左右的水平。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8年经过三年下降后,到2012年同样略有回升。(荣芬)诠释新生活农业社关注家庭绿色生活本刊讯生活在高楼大厦的人们,渴望能经常近距离接触自然。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菜园进家的革命迅速到来,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消费时尚。阳台种菜翠枝绿叶、硕果累累,即可成为一道美景,作观赏用;更能让都市人体验到从种到收,最后做成美食的乐趣。近日,中国农业出版社关注到这一领域,并组织编辑出版的《阳台种菜彩图详解》一书,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不同朝向阳台种菜种类的选择及种菜基质、容器、装置的选择,分步讲解了在阳台种植番茄、迷你黄瓜、辣椒等24种蔬菜,从种子播种、出苗、成株到采收完成全过程的方法和技巧。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是北京12316农业服务热线首席专家——曹华研究员,他从事蔬菜栽培研究工作30年}近10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阳台种菜技术及装置”的研究工作,获得相关专利多项,并在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讲授阳台种菜。(黄字)二十一世纪社推出《神隐大陆》系列图书本刊讯近日,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原创幻想类冒险励志小说《神隐大陆》在全国同步上市,该系列图书共12册,先期首推4册,故事内容着重于励志与成长,其亦真亦幻的风格与冒险模式契合了当下小读者的阅读口味。《神隐大陆》讲述天性乐观的孤儿苏迪,立志进入“影踪派”。一次奇遇让他坚信自己是百年一遇的奇材,与离家出走但又个性胆小的龙儿、热情张扬的司徒曜、背负复兴家族使命的御姐凌茜和少年神医玄壶,来到浮岛共同展开了一段奇遇冒险故事。故事里,五个性格迥异的少年在旅途中遭遇了种种困境,内忧外患,命悬一线,最终为了“寻找梦想”这一共同的信念,一一化险为夷,并完成了各自的使命。书中除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情节之外,还将许多科学和文化领域知识,细腻融会于故事情节之中,读者不但能在阅读中体验快感,还能从中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是最早提倡幻想文学的出版社,上世纪末就出版了20册《大幻想文学》丛书,既有引进的也有原创的。此番推出《神隐大陆》,试图在儿童文学出版品类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现“幻想文学”江湖,决心将该系列图书打造成为最受小读者欢迎的励志幻想类畅销书。

nlc202309021032

篇5:电影社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影社伴随着大家又走过了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的期末,电影社正认真总结过去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希望给大家展现出一个自立自强,不卑不亢的社团形象。

2011年10月27日,是今年社团招新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成功,电影社的成员准备的很充分。由于电影社去年刚刚成立,相对于有了多年社团运作经验的大社团,我们有很多的不足。因此,早在9月份,电影社便召开多次会议商量如何在新生中宣传电影社。在会议上,大家集思广益,得出很多可行性的建议,这为我们下一步具体实施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招新的前两个星期开始,电影社成员拿着厚厚的社团宣传单去大一学生宿舍楼进行了两轮地毯式的走寝宣传。我们所提出的“免费观看电影”“电影节”“光影讲坛”等项目吸引了很多新生的眼球,不少新生纷纷表示立即就想参加我们电影社。但是我们电影社听从社联的招新安排,于是只有耐心告诉学弟学妹如何在招新那天找到我们电影社,到时候再加入。

10月27日招新现场,一块宣传板,一张超大海报和一个巨型拱门,还有各位部长、社长的奔走宣传,让电影社无疑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不断的有新生要求填表加入。至最后社联统计,电影社实际招收会员222人,这与我们去年的会员规模相比,今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接下来社长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为即将进行的会员见面会做安排布置。

会员见面会当天,电影社向社团联合会批下了科学报告厅。各个部长身着正装,早早的赶到科报,欢迎前来参会的电影社会员。这一次见面会,我们充分吸取了其他社团的成功经验,突破了去年电影社的运作模式。当社长做完社团的宣传介绍工作后,各个部部长上台进行发言,向新生介绍自己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并在最后统一收取由招新当天发放的干事申请表。

接下来的数日,电影社又召开了几次紧急会议。希望尽快选出干事,以便正式将社团运作起来,充分履行当初对广大同学做出的承诺。

干事面试现场,各个部长对前来面试的同学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择优选拔。从而选出了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意识和办事能力的干事,为社团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也为接下来的“校园影院”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了紧锣密鼓的策划,我电影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市场动向,决定放映《失恋三十三天》。宣传部负责绘制宣传海报,会员部负责通知会员到时观看电影。

放映当天,尽管气温骤降,但是前来观看电影的同学数量仍然非常可观。在影片放映前,影评部部长上台讲解了影评,希望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感悟电影的精髓。放映的过程中,会场纪律相当的好,一些原本考虑在计划内以应付突发状况的方案完全没有实施的必要。这也充分体现了观众的素质和影片的吸引力。

这次校园影院放映的成功,像是一剂强心剂,使社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了鼓舞。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转眼就到了期末,社团联合会

考虑到不能影响到同学们的复习工作,于是暂停了全部社团的活动。虽然不能继续放映电影,但是之前的活动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也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下学期的社团活动,我们也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划。校园影院会继续放映,同时我们还会与大连大学电影社合作,筹划一次大型的“电影节”活动。

电影社刚刚成立不久,举办的活动有成功之处,但是所暴露出的缺陷也不少。我们会吸取其中的经验,并继续向其他兄弟社团学习,借鉴各个社团的成功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影社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篇6:电影社申请书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抽出宝贵时间,来审阅这份申请书。

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是11级工程五班的李梦君,通过了解及准

备,想创办一个电影社团,来丰富我们在校生的大学生活。

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社团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参与

者们发挥个人特长,彰显个性。我们发现同学们热爱电影者甚多,乃

至成为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减压方式。由此,我们希望可

以使能人异士齐聚一堂,发挥我们的特长更直接的为同学、学校服

务。

一,电影社团的宗旨

用影像去展示我们想表达的一切。我们将会配合院系各

部门,共同营造我校积极、上进、和谐的社团文化。我们的社团更是为了唤起同学们心中的电影梦,让他们更好的发挥

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他们把好的创意想法付诸行动。

二,我们的口号是:

年华易逝,光影常存。

三,电影社的规划与发展

(一)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影评课,带领大家一起看电影,评电

(二)我们可以定期为大家培训,有关电影剪辑及制作方面的知识,大家一起探讨

(三)带领大家翻拍并制作微电影,去参加各项比赛,为学校

带来荣誉。

(四)我们可以随时拍摄校园内发展的新动向,促进校园文教

育的建设。例如:

1.学校各个活动,我们电影社都可协助拍摄活动记录,并留下

纪念,可以为日后做学校宣传片储备各种影像资料。

2.环境建设方面的拍摄,可促使学校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 作,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地。

3.学生风纪方面的拍片,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

度、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珍惜学习时间、讲究学习方法,杜绝迟到、早退、旷课和不规范行为,在学生中形成“轻松愉快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4.校园文化方面,让学生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

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使第二课堂形成风景线,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并且加强人文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 效育人”的原则。

5.道德规范方面,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 内

在取向。使同学举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

人为乐、互相关心、关心集体、珍惜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先公

后私和先人后已的好风气。加之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

观和爱国主义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国爱校、成才报国的教育。

更好得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6.学校各个活动,我们电影社都可协助拍摄活动记录,并留下纪念,可以为日后做学校宣传片储备各种影像资料。

7.公益方面,如爱心人士或者学生自发举行的向社会捐赠财 物的活动。内容可为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等,来宣传“努力奉献”的公益 精神。

声明:电影社不会以任何的个人名义去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以电影社或者学校的名义去参加任何不法活动,或者任何不法行为,为学校带来麻烦和不良的影响。也不会影响我们社成员的任何个人利益。

我们会听从学校的指挥和调度,将学校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活动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服务回报学校社会为最终目的。

我们将听取学校领导的教诲,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办一个高质量的社团。我们信心坚定,整装待发,以高昂的热情组成一个团体。通过这个团体的力量来建设学校内部良好的电影文化氛围,从电影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希望以电影的名义交友,沟通,传达彼此的思想。希望以电影为媒介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希望校领导对于我们的不足之处予以指正,也希望学校领导能够审批通过我们的申请,给我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梦君

篇7:微电影社申请书

校微电影社现申请于2015年7月27日至2015年7月31日早8点至晚5点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进行校园电影《青春档案》的拍摄工作。

我们承诺,在校拍摄期间不毁坏学校公物及公共设施,不从事违法校规校纪的行为。所有入校的剧组成员均佩戴印有剧组标示的胸牌以便辨认和管理,未成年人经监护人同意后方可参加拍摄,在校拍摄期间至少有一名校内教师全程监管,确保学生安全。

《青春档案》是一部约90分钟、高清全彩的电影,会在成片后以我校名义参加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及其他青年电影节评选活动,希望以此弘扬我校的优良校风,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

因此我社现申请在校拍摄,希望校领导能够批准。

朝外微电影社

2015年7月26日

校内成员家长同意签字: 导演

张竞文家长 主演

李天瑜家长

刘宇靖家长

王琰璋家长

张瑀皓家长

薛琪铭家长

吴冰洁家长

傅子绮家长

陈方怡家长 编剧

杨佳文家长 编曲

郑艺蓓家长 录音

陈汗青家长 制片

赵欣滢家长 客串

王少瑄家长

郑淞之家长

潘雨萱家长

篇8:电影社活动策划

关键词:八音会,演出形式,班社活动

吹打乐, 吹打并重, 在民间又称八音会。晋城八音会是上党八音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山西民间吹打乐中的一种, 至于它始于何时, 至今尚无定论。但八音会作为民间自娱性的表演, 八音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本文主要运用典型案例, 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从班社本体的变化发展以及班社演出活动对当今八音会多种演出形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对八音会音乐的发展进一步分析研究。

一、晋城八音会班社传统的演出活动

八音会不以承揽红白乐事挣钱为生, 不同于鼓坊。入会随个人情愿, 吹打只是业余爱好和娱乐消遣。春节闹社火、庙会或各种庆典活动, 八音会代表本村、本镇、本行业也作公益性演出活动。上党地区民间八音会本初也是自娱性质的乐社组织。八音会受人雇邀为婚庆吹打, 开始挣钱, 也是后来才有的事。据高平市有名八音会艺人暴锁才[1]回忆:“他的父亲暴全顺[2]和他的师傅苏黑人[3]在50年代主要就是兴趣爱好, 一般就是和村民们组织娱乐, 有时给村民们帮忙, 但绝不要钱, 一般就是吃顿饭即可。除此之外有时也参加庙会凑热闹。”山西民间吹打乐以演乐人自娱为主, 也参加庙会、春节社火、村镇或行业庆典等公益性演出活动。阎钟先生对上党地区民间乐队的调查认定, 所谓“八音会”是民间乐队的一种组织形式, 成员全部由当地老百姓组成, 以唢呐吹奏为主, 吹、拉、弹、打兼备。最初只在民间为社火等活动提供吹打服务, 以自娱为主;所谓“红衣行”据说是由八音会演变而来。八音会本来“办事”[4]不挣钱, 后来挣开钱就成了红衣行, 他们的得名是因其穿红衣服“办事”。他们与乐户的区别在于, 八音会不办红白事, 后虽办红事, 但绝不办白事。

二、晋城八音会班社改革开放至今的演出活动

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西卷》晋城集的调查人尹保太[5]介绍:在十年文革期间, 可以说:“集市庙会一扫光, 红白喜事无乐声。”晋城八音会一度处于消沉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腾飞, 各级领导对民间音乐的重视, 加速了晋城八音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 晋城市八音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目前主要包含 (本文主要根据八音会演出的场所划分) 舞台八音会、民间八音会、街头八音会、广场八音会、庙堂八音会、旅游八音会六种演出形式。其中舞台八音会和民间八音会为最活跃者。它们之间在社会功能、组合形式、演出目的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区别与联系。当然, 无论哪种演出形式都脱离不了八音会所表现的那种火爆氛围。“文场”[6]和“武场”[7]的结合是六种八音会演出形式的共同突出特征。除此之外, “个性”仍然存在其中。笔者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 对几种八音会形式的班社演出活动进行了跟踪专项调查, 并选取典型田野案例分别深入介绍六种八音会形式。

1. 舞台八音会

舞台八音会是指以民间八音会为基础, 从时代审美和价值取向出发进行艺术加工的舞台表演音乐形式。表现为服装、舞美设计等方面的添加;民间音乐与西洋音乐、通俗音乐等的融合, 舞台赋予了八音会新内容、新性质。是晋城八音会新形式的出现。据尹宝太[8]介绍, 晋城八音会自1985年到直今曾多次在省内外荣获奖项。如:我省于1989年在太原体育场举办了首届民间锣鼓大赛, 晋城代表的《醉鼓》荣获一等奖, 《泽州锣鼓》获一等奖;大约在1987-1988年间, 高平市八音会除参加国家级民乐汇演后, 又在中南海怀仁礼堂为中央首长作了汇报演出;随后, 晋城市组织全市各县组织的擂台赛;1999年元旦, 晋城电视台又组织了《小康杯》八音会电视大赛。近年来, 我市、县, 各乡镇不时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八音会比赛已经不计其数。因此舞台八音会已经在逐步发展, 现已经成为八音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间八音会

民间八音会是八音会班社的活动主体, 是民间礼俗有机的组成部分, 八音会班社承载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其审美功能。八音会班社尤其在乐户的坡度制度日趋淡化乃至不复存在以后。这时一些八音会艺人便可承揽一些农村的红白喜事并渐渐成为主要谋生手段。尤其在一些已经很少或无乐户的地域, 八音会便有了执业活动的可能和必要。[9]八音会班社是晋城市[10]大部分地区所离不开的群体, 每逢婚丧嫁娶、岁时庆典、喜庆佳节, 八音会音乐就会响起, 尤其是红白喜事, 八音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山西民间对高寿老人的丧葬礼仪尤为隆重和庄严, 这与当地的民俗紧密相联, 现今乐户群体不复存在的今天, 八音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八音会活跃于民间, 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3. 旅游八音会

旅游八音会一般活动于一些旅游景点内, 其作用主要是招揽游客, 一方面在游客旅游观光的同时给予一种音乐上的惊叹与陶醉!另一方面, 八音会热闹欢腾的氛围适合给于游客一种快乐的心情。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八音会起到了很好的对外宣传作用。

4. 庙堂八音会

庙堂八音会是八音会班社传承至今的活动形式, 本文主要指在庙里演出的八音会, 通常包括庙会演出和一些神灵的祭祀 (通常是某个人聘请八音会班社给神灵过生日, 以期待保佑完成某种心愿。) 但庙会已经不是八音会班社自行参加, 而是聘请八音会班社前来助兴。

5. 街头八音会

街头八音会往往活跃于大街小巷, 经常为主家开业庆典所闹红火。当今八音会这种形式也时常可以看到。其目的主要一方面是达到红火热闹的氛围、以最大音量和最显眼的表演方式招惹过路行人引起注意。另一方面是晋城人民传统的迷信所致。

6. 广场八音会

广场八音会一般由诸多个八音会班社结合而成, 演出地点往往在地理位置比较宽阔的广场。它的主要特点是乐人多、观众多。它通常展现在一些盛大的喜庆节日中, 一般由政府文化部门专门组织排练, 主要营造一种喜庆、热闹的氛围。

如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传统班社演出活动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 笔者通过演出场所不同对当今班社活动进行二次归类, 主要划分为舞台八音会、民间八音会、旅游八音会、庙堂八音会、街头八音会和广场八音会六种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演出形式都脱离不了八音会所表现的那种火爆热闹的氛围。由此可见, 班社活动的丰富多彩促进了当今晋城八音会的兴盛发展。

如右表格所示, 班社艺人的组合最多已经增加至上百人, 这与传统的八音会班社组合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而各种演出形式观众的需求也活跃于百人至几千人, 由此可见, 班社艺人和欣赏观众的不断增多充分展示了晋城八音会当今生存的良好空间和可观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 (山西卷) (第1版)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4:868.

[2]乔健, 刘贯文, 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 (第1版) .江西:江西人民出版, 2002:150.

[3]同[1]

[4]景蔚岗.山西民间吹打乐申论.中国音乐学, 2000, 2:32.

[5]项阳.乐户与鼓吹乐.文艺研究, 2001, 5:94.

[6]张振涛.乐队革命——晋北采风录.中国音乐, 2008, 1.

篇9:电影社活动策划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1月20日,人民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三产化——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一书向图书馆赠书的活动。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小平及作者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贺有利向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四家图书馆进行了赠书。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先生认为,“三产化既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该书作者贺有利博士在从事经济学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研究中,结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低的实际,认真研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在简单回顾第三产业的形成、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三产化的概念。论述了三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三产化的增长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探讨了三产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就业和“三农”的关系,论述了中国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蓝精灵”中文简体版图书落户接力社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 1月14日,“蓝精灵”50周年全球生日party从比利时拉开帷幕,盛大的欢乐气息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蓝精灵”全球版权方比利时IMP向全世界宣布其中文简体版系列图书花落接力出版社。

50年前,比利时艺术家皮埃尔·居里福特塑造了这些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并创作了一系列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图书,深受各国读者喜爱。“蓝精灵”系列图书目前在全球销售2500万册,被译成25种语言,成为比利时的“国宝级”图书。早在十年前,接力社就有了引进蓝精灵图书版权的想法,并开始全力筹备。作为比利时“国宝级”的图书,“蓝精灵”版权人即作者的后裔非常珍惜和爱护这个品牌,对所有合作者采取非常严谨、甚至挑剔的严格筛选。甚至美国派拉蒙公司预将《蓝精灵》改拍成电影三部曲的计划,也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才达成协议。经过一次次的沟通,接力社的执著和诚意终于使对方将目光聚焦过来。最终,在蓝精灵5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时,接力社和“蓝精灵”版权方正式签约。

2008年5月,“蓝精灵”中文版第一批图书将与读者见面。现在,全球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庆祝蓝精灵50周岁的活动,“蓝精灵”中文简体版也将推出一系列活动。

广西师大社北京贝贝特:从“品位”走向“力量”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 通讯员 孙瑞岑)如果说2000年成立至2003年是广西师大社北京贝贝特的草创期,2004年至2007年是发展期,那么,自2008年开始,北京贝贝特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高效的选题机制、丰厚的作者资源、精干的编辑团队、多样的营销策略,成为北京贝贝特不断发展的动力源。“贝贝特”已从出版业的一个现象,转变为一种持久而有影响的力量。《退步集续编》(10万册)、《孟宪实讲唐史》(15万册)、《蒙曼说唐:武则天》(20万册)。2007年至今,北京贝贝特的销售纪录在不断地刷新,全年接近50%的品种加印率,也令越来越多的媒体、发行商以及作者对北京贝贝特的市场运作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2008 年“北京贝贝特”提出:更经典——以思想照亮精神生活;更时尚——成为时代的文化先行者;更实用——体贴读者,体贴生活;更市场——追求最大的影响力的口号,并在新年伊始推出了著名画家万青力的《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德国历史学家布瑞克的《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为代表的具有颠覆性与冲击力的经典之作。2008年,北京贝贝特更加注重把握青年人的思想潮流和阅读心态,《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声音与愤怒》、“电影馆”丛书等,将在前卫理念与时尚设计两方面,继续引领青年阅读潮流。

“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见证中国商业变迁

本刊讯 (记者 杨 嘉)历时达两个月之久的第四届商业图书总动员活动于1月10日落下帷幕,“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随之新鲜出炉。与往届不同,本次活动主办方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动用了线上——爱读爱看网,以及线下——出版行业合作伙伴、地面书店等丰富资源参与评选,通过爱读爱看网,评委和网民可以轻松试读131本候选书目,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各方面的意见,评选综合了网友评论、销售数据等多项内容,能够反映大众对目前我国主流商业图书的评价态势。

篇10: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观后感

风云变色的开场镜头就已经将《凤凰社》电影的黑暗风格显示出来,波特小说自《火焰杯》开始就已经完全往这一方向发展,看过《火焰杯》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然而导演大卫叶慈似乎有意将这个电影的风格完全暗黑化,从波特到达凤凰社总部之后赫敏伸出双手给波特一个热情的拥抱拍成恐怖镜头这点就显示出导演将这部电影完全按照惊悚片的方式来拍的决心。

从故事本身看,《凤凰社》电影与小说相似度至少超过90%,130多分钟的片长绝对不能将小说中的所有情节包容进去。在对于精彩情节的取舍方面,编剧与导演做的相当用心,将片中所有精华都融进电影的同时,更懂得剪去一些会让故事变得嗦的情节,譬如《预言家日报》烦人的女记者在赫敏的威胁下发文章澄清哈利没骗人这一小说中的情节就被导演大卫叶慈爽快的砍掉。而在砍掉一些旁支的同时,大卫叶慈也将原本的故事做了些修改,譬如将韦斯莱兄弟放烟花大闹学校的场面放置到考场上,这一改动比起小说中韦斯莱兄弟在乌姆里奇驱赶特利劳妮教授出校时候的放烟花大捣蛋的情节要更胜一筹,大卫叶慈这一小巧设置使得考场变成学生狂欢发泄压力的地点,显然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细节显示了导演与编剧对电影语言的理解程度。电影将张秋设置为喝了吐真剂之后共处邓布利多军据点的叛徒也基于同样理由,砍掉小说中告密的张秋同学这一角色,不仅使得这部人物已经够多的电影更紧凑之外,还为张秋这个原本没什么亮点的人物提供了发挥机会。这些改动体现了导演与编剧对电影节奏的敏感度以及对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而这些改动都肯定得到JK罗琳的认可,众所周知,罗琳向来要求波特电影要忠于原著这一点。

看过小说的观众在看电影时如果把精力放在欣赏演员如何用技巧、导演如何用镜头剪接将一些意味深长的小细节体现出来的话,应该会比只顾着看电影与小说哪点有出入要好玩得多。《凤凰社》电影中最有意思的细节都集中的金发小姑娘卢娜与波特的几场戏中。通过这些戏可以看出导演对卢娜这个角色的喜爱程度远高与张秋,而卢娜这个小说中原本看起来像傻大姐的角色到了电影竟然被初次演戏的伊凡娜林奇转变成充满神秘感的美丽少女。电影中她与波特的几场戏都似乎与心灵导师或者解围者的身份存在,譬如在众学生意见纷纷讨论该不该自己学黑魔法防御术的时候,卢娜仅一句话就将整个讨论由伏地魔是否真的回来转到跟波特学更好的魔法这一正轨上,丹尼尔所演的波特这时对卢娜一个点头,将他对这个少女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这些内容小说都有涉及到,然而比起小说中傻大姐卢娜无心之语,伊凡娜所演的卢娜的表现更像是有意替波特解围,伊凡娜给了卢娜一个更为讨人喜欢的形象。卢娜的出彩,使得原本就不太出众的张秋和金妮更为失色。金妮这一角色导演没给足够的空间让其成长,然而张秋这个必须完成暗送秋波、心情复杂的初吻以及被迫成为告密者后的内心痛苦这些很有得发挥的戏份的角色,因为梁凯蒂木衲的表现完全埋没了这个角色,也白费了编剧导演的良苦用心。幸好整部电影中糟蹋角色的现象只发生在梁凯蒂一个演员身上,其他演员,无论是戏份吃重的艾梅达斯汤顿(乌姆里奇教授)还是只有少数几个镜头的艾玛汤普森(占卜课教授特里劳妮)和海伦娜波汉卡特(食死徒贝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海伦娜仅靠几声狂笑加疯癫表情就将贝拉演得入木三分,而汤普森更仅用不到五句的台词加上一双大眼镜就将特里劳妮演活,这就是演员的力量。

《凤凰社》的特技场景与打斗场面做的相当用心。这部电影的大场面,比起波特初吻戏要炫目得多。打斗方面做的最出色的场面出现在结尾神秘事务司黑白两派大决斗这场戏上。导演将经典的打斗场面都借鉴过来,再用更先进的特技加以美化,使得这场原本在小说中通篇充满“昏昏倒地”之类“简朴”咒语的场面变得更富美感。波特与小天狼星合力斗卢修斯马尔福与另一个食死徒的场面,魔杖互射的情景很像西部片中的枪战场面,而双方使用魔杖的姿势又很像西洋击剑,最后邓布利多与伏地魔双方互用魔法打斗的场面更像星战中的绝地武士拿光剑互砍的情景,这些借鉴与升华使得这场重头戏华光四射,相当精彩。

上一篇:怀化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下一篇:说说家乡的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