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2024-06-16

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共6篇)

篇1: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青岛开发区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

(2009年10月30日)

青岛开发区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接受其辐射的行政区——黄岛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04个社区,人口58万,其中户籍人口31.2万。建区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和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青岛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昔日的一片荒原渔村、盐碱滩涂,已经发展成为今日一个以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为主要特色、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自身建设和发展历程

20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开发区战略定位的调整与充实,青岛开发区在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2年,为探索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上马‛的工作方针,致力于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了一些中小型的项目。在建设安排上,“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本着这一精神,青岛开发区拟制了“大规划,小开发”的实施方案,既着眼于远景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规划控制面积,同时又立足于现有的条件,从小范围入手,启动实际开发工程,力争收到“扎实起步,滚动发展”的效果。到1992年青岛开发区已建成10平方公里,引进建设了三美电机、青岛正大、统一产业、中达化纤、美得视、广裕实业等一批内外资项目。文教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期间,1989年12月份,国家级青岛新技术试验区在开发区成立;1992年11月份,青岛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为二次创业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转折点是1992年的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青岛开发区与青岛市黄岛区的体制合一。在这10年期间,青岛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体制安排、规划调整、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功能定位上,青岛开发区根据自身远离青岛母城的实际,对‚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进行了创新和充实,认为开发区不能搞单一型的工业区,明确提出开发区要向现代化的国际性的新城区方向发展,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城区。在体制安排上,青岛开发区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政府运行机制,与一般行政区相区别、精简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完成了区直企业改制,推动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特别是始于1992年终于1994年的两区体制合一,开了全国沿海城市把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标志着新区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为推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3月至今,其标志性事件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历史性作出了‚挺进西海岸、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青岛开发区要作为所在城市乃至更广区域的‚增长极‛,‚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的战略定位,从而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完成了发展战略调整。在此期间,青岛开发区确立了‚经济国际化、以港兴区、科教兴区、城市化‛等四大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四个经济亮点‛,突出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 区等‚四大特色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余年保持在30%左右的发展速度。期间,2006年5月份,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在青岛开发区设立;2008年9月份,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在青岛开发区设立。

二、主要成就和成功经验

建区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青岛开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区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有机统一,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增速居全市之首,比重占全市15.1%。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2亿元,人均近2万美元,是1985年的65倍,是1999年的11.1倍;工业总产值2015.6亿元,同比增长44%,是1985年的111.8倍,是1999年的15倍;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是1985年的116倍,是1999年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亿元,是1999年的12.3倍,年均递增32.3%;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是1985年的25.6倍,是1999年的5.7倍。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16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30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6个。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引进总投资过十亿元内资项目21个。

(三)现代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建设的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产业发展主体框架基本形成,逐步进入产出期,集群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4以上,全区工业总产值占青岛市的1/4。港口产业,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冷藏箱和原油进出口港,集装箱吞吐能力最终将达2400万标箱,跨入世界大港前列。家电电子产业,已形成从整机到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液晶模组最终将达年产500万片的规模,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目前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1000万吨炼油、70万吨芳烃项目建成投产,是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造修船产业,国内最大的造修船基地投入使用,世界最先进的船用发动机、大型船用曲轴、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海洋工程产业,拥有世界先进钻井平台生产技术的中海油、中石油、武汉船厂海洋工程公司等投资的海洋工程项目投产或开工,将建成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工程机械和零部件项目形成批量生产规模,年产能最终将达100万辆。预计到2012年,全区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建成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对青岛西海岸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四大突破‛,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COSCO、马士基等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纷纷落户,将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特色旅游业,国际游艇俱乐部、海上嘉年华、银沙滩度假酒店等总投资200余亿元的一批高端旅游和高星级酒店项目落户,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之城、创意新区‛文化品牌,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国产电影交易会、国际儿童电影节等三大主题电影活动永久落户,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山海经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纷纷入驻。服务外包,普加商务搜索引擎在同类网站中全球领先,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启立软件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将逐步成为青岛西海岸服务外包聚集区。

(五)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深入实施‚双十高工程‛,提出在3-5年内引进建设10家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10家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科技园区、技术中心、企业品牌‛三个载体,实施‚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孵化‛四管齐下,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全区已取得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3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引进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孵化器38家,109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发展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132家,山东省名牌50个,中国名牌22个,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4338件和1321件。高新产业结构已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领域扩展到了汽车、造船、海洋工 程、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高科技产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0%左右。

(六)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循环经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以最小的环境损害、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抓好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级的循环,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建设等‚七项工程‛,加快涉及家电电子、港口物流、石油化工、修造船、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九大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在项目引进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突出抓好石化基地和港区的环保,投资近7000万元建设了石化区环保监控中心。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抓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和环境友好型项目,华欧海水淡化已形成2.6万吨/日的供水能力,成为国家级海水淡化基地,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供热制冷项目投入使用。目前,全区重点企业重复用水率达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达100%;2008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按可比口径下降5%、水耗下降9.3%。

(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着眼于建设最适合人居和创业发展的精品荟萃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系统意识和人本意识,着力建设精品工程和城市亮点,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以战略的眼光规划城市,率先成立规划委员会,实行票决制决策,形成了科学、民主、开放有机结合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新机制,保证了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坚持高标准建设,突出抓好行政中心轴线工程、唐岛湾滨海公园工程、城市骨干交通工程、水资源工程、热力工程、国际贸易中心工程、小康新居工程、‚大学城‛、城 市化工程、绿化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坚持建管并重,推行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为市民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座精品荟萃、特色鲜明、最适宜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在胶州湾西海岸迅速崛起。

(八)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大力发展富民经济,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0元,同比增长1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6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59元,同比增长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898元。紧紧抓住‚教、医、养、业、居、安‛六个关键问题,深入实施‚五项民心工程‛,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形成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教文体卫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和谐社区建设全国领先,六型社区与和谐社区建设地方标准被国家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全国首创‛,顺利通过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评估验收。以‚平安西海岸‛建设为载体,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构建了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互动、政府力量与社会调解互补的社会管理格局,先后四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九)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 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营造一流投资环境,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思路,逐步建立起以两区体制合一为基础、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全省率先整建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启动了省级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年内完成试点总体方案的报批,重点在多区港联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争取用3-5年的时间将西海岸规划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政策最集中的开放先导区和示范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持为企业松绑,先后四次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1054项精简到104项,与项目引进和建设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并按照法定时限减半的要求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坚持为企业减压,积极推进‚零收费区‛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区属收费项目由原来的334项减少到目前的2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负担2亿多元。在规划、工程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投资体制、环境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率先实行票决制。今年,青岛开发区获得首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称号。

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岛开发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经验:

(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解放思想、反骄破满,探索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运行机制。特别是1992年以来,为破解新区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我们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建立起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发展、行政区服务 经济功能区的行政运行机制,不仅适应了西海岸统一规划建设、形成整体合力、减少行政运营成本、促使资源合理布局的需要,而且对于突破青岛开发区远离母城和‚三为主、一致力‛传统开发模式的制约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完全符合新时期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将上级政策、精神与区域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积蓄发展后劲。

(二)必须始终坚持集约持续科学的发展路径。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致力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深入探索发展的最佳路径,认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确定了六大功能区布局,在全省较早确立了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的思路,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适时确定了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集群‛,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大项目,带动上下游配套项目发展,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实践证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形势下,都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不放松,既要在‚快‛上做文章,更要在‚好‛上下功夫。

(三)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事业建设,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于新区发展,受益于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只有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让群众更多地从发展中受益,才能使各项决策赢得群众的拥护。

(四)必须始终坚持队伍建设不动摇。20多年来,青岛 开发区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按照‚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形成一个好的作风‛的思路,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决策,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注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重点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查处、一岗双责‚五个关键环节‛,落实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农村财务管理、干部人事任免‚五个重点领域‛的六个监督办法,努力把党的组织建好,把干部选准,把班子配强,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回顾开发区这25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缩影,更是几代开发区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辉煌历史。实践证明,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部队伍开拓进取,广大党员奋发有为,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开发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继续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扩大开放的‘排头兵’,成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打造城市圈、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的要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机遇,围绕建设全国最好开发区的目标,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培育‚四个经济亮点‛(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四大特色区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城市建设精品荟萃区和环境优美的首善之区),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环湾保护、拥 湾发展‛的桥头堡和重要增长极。

(一)千方百计深化改革,着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开发区功能创新、优势再造,努力破除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开发区由单一功能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变。一是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按照目标新、功能新、体制机制新的原则,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开展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为平台,充分发挥青岛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黄岛区、青岛前湾港区的区位功能优势,将‚五区一港‛的功能政策优势整合叠加,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推动新经济区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力争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二是积极开展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省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政策最集中的开放先导区和改革示范区。重点是深化‚三项改革‛,实现‚三个突破‛,即:深化‚大通关‛改革,在以青岛开发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前湾保税港区为主体的‚多区港联动‛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区域经济运行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实现突破。

(二)全力以赴调整结构,着力开创科学发展新格局。按照集群高端化、高新规模化、结构协优化、生态集约化、发展人本化的‚五化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争取用5-10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以高科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与功能优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产业新格局。通过产业优化加速推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带动能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打造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具 体做到‚两个并重(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两个突出(即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循环经济水平)‛。一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六大产业集群‛主导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国内外高端项目,力争在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成融入国际产业链、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海西湾‚海上重工‛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清洁环保型石化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特色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四大突破‛,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特色旅游业方面,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北方最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突出‚一山、一湾、一岛‛特色,加快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景区‛开发。现代物流业方面,以前湾保税港区封关运营为契机,加快南港区开发建设,推动港口转型发展,建设区域性集装箱核心港和国际航运重要枢纽港;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和专业化物流服务公司,大力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及管道物流,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方面,加快拓谱学院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普加搜索引擎、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等项目发展和建设,努力打造青岛西海岸服务外包聚集区和创意新区。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重质油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实验室、中船重工725所海洋环境试验站等研发机构建设,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发挥好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驻区高校和区科技创业园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完善与产业相融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 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一批在产业发展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和产业转化项目,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重点抓好节能降耗减排、集约利用土地和环境保护,提升循环经济水平,确保实现各项约束性指标,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区。

(三)坚持不懈扩大开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开放优势,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打造全省对外开放和面向东北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门户。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紧紧围绕‚四个经济亮点‛,集中优势招商资源,集聚高端发展要素,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发展货物贸易,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发挥国家级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引进建设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带动型项目,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建设与周边组团产业协作、主体功能突出的国际一流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依托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发挥好海湾大桥桥头堡的优势,引进建设高端制造业项目,将北部工业区建成出口加工区的辐射带动区和西海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聚精会神优化环境,着力建设精品荟萃功能完善新城区。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建设西海岸辐射和带动功能更强的中心城区。一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规划建设凤凰岛、唐岛湾、滨海大道周边等重点功能区域,建成‚两片‛ ‚三线‛重点项目,高质量打造一批展现开发区特色的精品工程。争取到2012年,行政商务中心 区等主体功能区全部建成。二是协调推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黄连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要疏港交通设施和隧道连接线等城市道路建设,建立融入青岛主城区的快速交通系统,形成集公路、铁路、海路、航空等为一体的高等级综合集疏运体系。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实施水资源工程,加快推进棘洪滩水库引水复线工程建设,推行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确保2012年城区日供水能力达40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2%左右。实施热力工程,加强南北城区、北部工业区及辛安等重点片区供热管网建设,努力扩大集中供热面积。

(五)统筹协调改善民生,着力开创和谐社会新境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一是持续推进富民增收。严格落实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政策,保证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结合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发展以高效观光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庄园经济。争取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800元。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扩面、提标、保落实‛的思路,完善全覆盖、更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定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突出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和管理,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高水平规划建设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文化展馆等社会公益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四是深化‚平安西海岸‛建设。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满意度。

篇2: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历史潮流,对外开放是我基本国策,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单靠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区域的国际机场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合理布局就是在三大区域中间沿海区域再布局国际机场,最终形成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综合对外开放、沿海均衡发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等需要,笔者认为将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意义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和世界经济一体要求。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国际化发展。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GDP总量63.6万亿元。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即超过8-12万亿美元,GDP总量达到100-200万亿元,中国的国际化水平将比现在大大提高。而目前北京天津一带的国际机场、上海一带的国际机场、香港广州深圳一带的国际机场都已经非常饱和。

如果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必然需要增加新的国际化机场和国际港口航运。而从地理位置角度看,在上述国际机场之间再增加国际化机场也就势在必行,青岛、厦门正是最佳的选择点。事实上,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三个新的国际机场已经表明国家这一战略意图。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厦门是面向台海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二)中国沿海均衡发展的需要。

区域平衡发展是我国当前基本政策取向。均衡布局国际化城市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中国沿海已经有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天津(北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分布区域,从均衡布局国际化大都市角度,在它们之间的地理中点附近选择适合的城市做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最佳城市只能是青岛和厦门。如果未来青岛、厦门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则中国沿海就呈现均衡发展的格局,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国正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推进海陆统筹发展。加大沿海地区发展面临新的转型选择。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这就表明,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主要关注陆地经济,开始扩展到关注海洋经济。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3%-4%),表明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厦门是中国沿海两个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海洋城市,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地理中心城市,厦门在未来台湾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关于青岛发展成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

(—)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青岛定位: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黄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城市。首先,青岛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其次,青岛拥有中国北方优良的港口,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城市。再次,国家十二五规划青岛建设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化城市。

2、以港兴市: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山东半岛南岸沿海永不淤积,青岛拥有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自然优势。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在:外海永不淤积的自然禀赋优势,具备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滨海旅游、高端海水养殖的绝对优势。根据地球物理学原理,我论证青岛是中国北方沿海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的地方。

青岛完全可以体现发挥这一绝对优势,定位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即使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先定位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这一定位符合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与港口物流对应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正在充分体现沿海适合建世界级大港的绝对优势,加快董家口等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优化港口布局,确立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地位。

3、海洋科技: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青岛拥有中国最多海洋科研机构、中国最多海洋科技人才、中国最大海洋科研基地、中国最大海洋教育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应当充分体现发挥这些先天绝对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定位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这一定位既体现青岛的绝对海洋科技优势,又体现青岛海洋绝对自然禀赋优势。这一定位既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的定位,又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定位。

4、国防支撑:国家海洋国防科技城市。青岛在中国海洋国防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守卫北京天津的海洋国防门户、保卫海洋领土重要基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建设强大海洋国防的时候,青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国家海洋国防战略中可以而且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未来五年每年国防军费将在8000-1000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军费开支用于海军。青岛拥有制造业的强大基础,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海洋科技教育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国防军工产业,打造中国海洋国防科技城。

(二)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厦门定位: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湘赣、辐射台海两岸,东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厦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结合部,邻近港澳,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沿平台和纽带。厦门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厦门作为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滨海旅游:滨海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厦门应当突出“海峡旅游”品牌,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完善旅游会展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滨海旅游、文化旅游、对台旅游、高端旅游,提高旅游会展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休闲旅游中心。

3、港口支撑:台湾海峡国际航运城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第三方物流、城际配送物流,大力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新格局,打造两岸海运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重点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一是加大航线拓展力度,重点拓展台湾经厦门中转的国际航线,争取国际航商将更多的中转货物转移到厦门港,做大国际中转业务。二是建设赣州、长沙、龙岩等“陆地港”,拓展海铁联运业务,将厦门港腹地从闽粤赣十三市延伸至中西部地区,打造便捷的东南出海通道,实现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城际配送物流,完善物流载体平台建设。

三、关于青岛定位发展成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共同政策

(—)交通先行

1、打造国际航运枢纽。青岛要打造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中心或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厦门要打造台海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

2、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青岛是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厦门是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台海两岸,东南沿海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

3、打造铁路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以青岛为起点辐射环渤海、长三角、沿黄流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以厦门为起点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湘赣区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4、打造高速公路枢纽。规划建设形成以青岛和厦门为节点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二)行政独立

1、成立胶东省或青岛直辖。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

2、成立岭南省或厦门直辖。包括厦门、彰州、泉州、金门。这样,中国沿海就可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上海、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北京)等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格局。

(三)经济特色

1、滨海旅游。滨海旅游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一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拥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滨海文化旅游业是国家战略需要。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航运贸易。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地方,厦门拥有比较好的港口资源。当今世界35个国际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是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因此,围绕港口形成的航运与贸易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3、海洋渔业。现代海洋渔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三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海洋具有淤积少、污染相对较少的特点,具有适合高端海水养殖和发展远洋渔业的条件和基础。

4、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后工业化阶段的重点产业,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五大产业。青岛和厦门都拥有适合建设港口和造船的海洋资源,也具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

(四)政策优惠

1、金融政策。鼓励发展蓝色金融,如海洋租赁、船舶租赁、海洋保险、离岸金融、贸易金融。

2、财政优惠。对海洋科技、海洋粮食、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基础研究、海洋教育、海洋运输、海洋高端装备等事关国家战略和长期发展的领域给予支持。

3、体制创新。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新领域实施大部制改革和管理,成立特殊的金融高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科技研发。

篇3: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城阳区在1994年至2006年间, 各项市政需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其中, 用电量年均增长12.8%, 邮政总业务量年均增长89.7%, 固定电话用户数年均增长62.6%, 数据及多媒体用户数年均增长117.9%, 移动电话用户数年均增长84.9%, 有线电视用户数年均增长92.6%。各类需求中, 用电、用水等的基本需求较为平稳, 通信需求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居民燃料由高污染的燃煤过渡到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2003年区城开始使用清洁安全的管输天然气。这些情况表明该区的城市基础设施需求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2 满足现状需求的完整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城阳区建区以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到重视, 并得到大力发展, 形成了由给水、排水、电力、燃气、供热、通信、环卫、防灾等专业系统组成的较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基本满足现状需要。其中, 供水系统主要以区城和八个街道为中心构成, 排水管网系统在区城和机场周围较为完整, 由220KV/110KV/35KV/10KV电网构成的供电系统涵盖全区, 燃气系统由区城为中心的管输天然气系统和覆盖全区的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组成, 供热系统由以区城和民营工业园为中心的集中供热系统和各企事业单位自备的分散供热系统组成, 由邮政、电信和广播电视组成的通信系统覆盖全区。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城阳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基础设施建设水准较低的主要表现

功能存在薄弱之处。燃气仍以分散的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为主, 集中的管道供应普及率仅仅才1%。供热方式仍以分散式为主, 锅炉容量小, 热效率低, 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信仍以传统业务为主, 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新业务普及程度还非常低, 网络整体水平相对比较低。

布局分散, 系统小而全。城阳区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主要是一种分散式的发展模式, 而城市基础设施一直是以一种跟进式的方式配置, 即先有需求, 后行配置, 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小而全的分散式布局。目前, 城阳区除区城等中部地区较集中、规模较大外, 东、西部地区多是以各街道 (或村) 为单位形成, 各子系统相对独立, 多未形成互联互通。

专业发展不平衡。城阳区基础设施各专业中, 给水、电力、通信等专业系统得到了大的发展, 排水、燃气、供热、环卫、防灾等专业则相对滞后。专业间的失衡, 导致难以形成高效协调的专业协作;给排水系统无法实现合理循环, 水有进无出;能源系统中, 燃气应用面窄, 供热普及率低, 电力长期担负很大的压力, 缺乏代用的能源, 电力高峰差居高不下;垃圾处理没有与能源建设结合起来, 综合利用和资源水平很低。

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城阳区基础设施建设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多、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它投资主体的积极进入。市、区、特别是各街道受到资金、体制等方面的制约, 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基础设施建设。

4 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城阳区在青岛市快速发展的宏观趋势推动下, 正处于大力发展的新阶段, 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结构转换期, 未来的发展将从“量”的扩张转换到“质”的提升。在空间发展上, 城阳区将成为未来青岛市城镇空间的重要地域。随着青岛市整体城镇空间布局的逐步推进与完善, 未来城阳区的发展将更多的参与到更广阔空间的发展中。

5 未来发展目标

(1) 水源与给排水系统。

①水源:对地表水、地下水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合理调度、综合利用。②给水:本着集约化发展的原则, 对现状以村、镇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供水格局进行整合, 逐步形成区域性的集中供水, 实行给水系统的互联互通, 统一调度。③污水:按照“雨污分流, 分区排放”的原则, 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 根据河流分布、地形地势特点, 将全区划分为4个污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内部治理应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相结合, 加大污水资源化力度, 鼓励工业、市政和居民清洁冲刷、绿化浇灌使用回用污水等。④雨水:该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形比较平坦, 排水坡度较低, 根据全区河流的分布、地形地势特点, 本着就近排放的原则布置雨水系统, 同时结合道路建设建立健全雨水管网。

(2) 能源系统。

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充足、安全可靠、经济、优化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保障系统。①电力:在尽量争取从市网获得电力供应的同时, 结合城市集中供热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积极建设本地电源。②燃气:建立以清洁安全的天然气为主, 液化石油气为辅的燃气供应系统, 逐渐覆盖全区。③供热:大力发展集中供热, 建立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主的集中供热系统。

(3) 通信系统。

①邮政: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为主线, 提高邮政运输能力、内部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②电信: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和综合化, 建成具有通信能力强、业务类别多、运行高效、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现代化电信网, 为信息化全面快速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以SDH技术为基础继续优化完善传输网, 提高传输容量、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③广播电视: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 有线电视网建成满足电视、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宽带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信息网, 达到电信运营级的网络标准。全面改造升级的广电网, 建成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宽带双向交互式网络, 逐步实现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交换。

(4) 环卫与防灾系统。

①环境卫生: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源头控制。建立资源回收系统,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采用以材料回收、焚烧发电和卫生填埋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②综合防灾:贯彻预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 建成现代化、多功能、快速反应的城市综合防灾、抗灾体系。

6 未来发展策略

(1) 区域合作策略。

城阳区须认清其在青岛市乃至更大的区域范围中所处的地位, 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大局, 故在研究自身需求的发展时, 还需密切关注周边区域的发展, 同时在积极协助各类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争取市级、省级等有关部门的支持, 争取得到更多的资源。

(2) 集约与滚动发展策略。

针对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分散、规模小、档次低的状态, 城阳区应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 打破行政界线, 推行横向整合, 建立组团式的整体配置形式, 形成统一的经营和管理体制, 促进基础设施的高效集约化开发利用。

(3) 基础先行与适度超前策略。

城阳区应改变现状跟进式的基础设施配套方式, 推进先导性的配置方式, 即城市建设, 基础先行。首先构筑起功能健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 并在总量上适度超前, 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诸多不可预见因素留有余地, 由此达到夯实基础, 提升土地价值, 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提高竞争能力的目的, 促进城阳区发展从“量”的扩张的“质”的提升。

(4) 专业协作策略。

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协作机制, 通过高效合作, 既可增强各自的功能, 又可强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合力,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促进水源、能源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5) 产业化发展策略。

转变政府职能, 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实行间接调节管理, 分阶段逐步实施对政府投资或扶持兴建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委托建设和管理制。宏观上, 在政府控制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微观上, 加强监督协调, 建立建设效益评价报告制度, 防止重复建设, 保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有序进行。

(6) 投融资市场化策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依靠社会资金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首先, 政府财政应更多的发挥导向作用, 制定财政扶持政策, 加大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重点地区的投资比重, 使政府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其次, 发展金融型、证券型融资方式, 广泛融通社会资金;通过特许经营权, 吸引外资、动员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7) 制度保障策略。

调整有关价格和收费政策, 按照“受益者付费”的原则, 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 通过高透明度的政策措施, 制定合理的用户价格机制, 形成对能源结构调整强有力的支持。

制定与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落实执法责任制, 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完善执法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 保持各层面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册之间的高度协调。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是保证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青岛市城阳区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为例, 分析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 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现状,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篇4: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国家力挺“农业+光伏”

在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发展安全高效的绿色农业,大力转变农业经营、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方式。

转变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中最快捷的方式之一,也许就是“农业+”:就像“互联网+”那样,把农业与其他行业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拓展农业的收益来源,提高附加值。

其中,“农业+光伏”是一个方向。今年的一号文件就直接提出,用光伏农业生产、光伏人畜安全饮用水等光伏发电方式,解决偏远无电或缺电地区的电力难题,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来自政府决策层的大力支持,光伏农业的各种实施政策也在逐步落地。比如国家能源局推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光伏扶贫政策,就能让农业与光伏这两大产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再比如,国家电网在2015年将投资1600亿元改造升级农村电网,这将有利于太阳能发电、风电的顺利并网。

跨界合作发生的“化学反应”

业内专家认为,“农业+光伏”,两者完全可以实现“强强联合,互补不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达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光伏项目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就是农业和光伏兼容性比较好,利用农业大棚的透明、半透明性实现光伏发电。而发的电也可以直接就地消化,用于大棚控温、照明等。与农业结合,也省下了光伏建设场地,目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大可小,适合不同的农业项目。

此外,对我国光伏行业来说,如果能将温室大棚充分加以利用,不仅能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农业收入、推动农业观光化和有机化,还能将普通大棚变成具有金融属性的长期资产,便于业主融资。据专家估算,如果我国大规模推广光伏农业建设,五年内就可形成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光伏农业依旧面临困境

即便有了政府和光伏行业的支持,光伏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依旧面临困境。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高祥根就曾对媒体表示:“国内现在还没有明确文件规定光伏农业享受哪些政策,实际执行中存在地区差异、理解差异……每个项目都要经过十几个部门审批,严重影响项目推进速度。”

光伏农业的某参与者表示,在推进农业光伏项目时,由于各项政策正处在落地期,各地的具体执行方式也不一样,使得普通业主很难掌握所有信息,进而全拿到全额的政府补贴。光伏农业的投入较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一般人很难承受。

篇5:未来10年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

2011年7月27日,复旦大学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举办以“未来10年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是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国家建设研究中心组织进行的“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研究”项目的系列研讨活动中的第8期。本次学术沙龙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与会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思考和整体建构,现将本期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当前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肖巍教授谈当前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意识形存在“封闭的”特征,这带来了很多严峻的问题。如宣传部门在很多时候首先强调的是控制、审查。他重点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科书的弊端,组织了很多专家逐字逐句斟酌定夺,搞的像文件一样的教科书,根本进不了大学生内心。他认为,我们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做法如果不能抓住时机进行改革,不能在下一个十年有明显改观,说的和做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民怨会越来越积累,控制效果也肯定越来越差。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国希教授指出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还是不够成熟的。他提到我们才刚刚提出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且虽然提出这个命题,但实际上还没有搞清楚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目前的四大块内容的堆积,其中四分之一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任远教授认为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有日益分化的危险,提出其原因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封闭化,而社会思想意识却不断多元化。

社会科学基础部吴海江副教授介绍了自20世纪以来,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意识形态正在向形象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趋势演变。

杜艳华教授指出意识形态最为突出问题是国家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包括大学教科书的内容接受和认同度到了低谷。她认为这也是未来十年困扰中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危险性因素。党的理论的不断“升华”与党的实践严重脱节,其结果必然是执政党威信的下降,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力。因此,构建信仰、化解信仰缺失和困顿的风险,是未来中国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意识形态

肖巍教授认为我们需要的意识形态一定要有利于强大社会,激活人性,亲和青年。他指出,随社会方面的需求、社会力量的成长、社会和谐的愿景肯定越来越强烈,意识形态要反映这个实际,要加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研究,而不能一味沉浸在国家主义的“迷思”中。而这些事情肯定要靠青年去想去做,但是如果还是按照眼下的方式去教育青年,结果只能有两种情况:要么很假,即迫使许多人表面一套,另外一套;要么疏离。因此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特别要了解青年,亲和青年。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陈华杰教授认为未来10年的意识形态发展必须重构中国的民族主义。他指出中国正在崛起,历史的悲情和现实的自豪决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很强烈,它对中国未来10年的意识形态会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对世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思想或意识也可能盲目以外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由此都就会给中国崛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10年的意识形态发展必须重构中国的民族主义,发扬光大具有新内涵的新时代的民族主义。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杨宏雨教授讨论了意识形态和世界共识的关系,他强调未来10年的意识形态发展必须兼具宽松、包容和承认共识的特征。

社会科学基础部徐蓉副教授提出意识形态不是一个自由选择的东西,需要符合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应该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来。

高国希教授指出我国的意识形态发展要逐渐走向成熟。他认为这个成熟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平民化、质朴性,即意识形态核心价值必然真正能够与群众利益实实在在做事,不能完全从文件到文件;第二是意识形态应该能够和国际上对上话,虽然自89年以后,我们的意识形态更多强调的是坚决防止西化,强调自身的立场,自己有一套封闭的话语体系,但当前的世界不容许我们继续在文化上观念上闭关锁国;第三是中国的意识形态要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如对中国而言,不管是大社会还是小社会,强政府(不一定是大政府)一定还是会存在的;第四是意识形态仍然要主张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社会科学基础部钱箭星教授谈了意识形态要兼具包容性和批判性。她认为意识形态对极端思维要提高警惕的同时,对那些符合普世价值的东西

要包容。她提到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具有开放性,意识形态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特别是强国的意识形态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要和全世界达成共识,一定要承认人类社会共同的东西,这也就是普世价值的意义所在。包容性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需要,但是,包容性会遇到极端思潮的挑战,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思潮和组织,无论是极左还是极右都需要我们警惕,包容性还是有底线的。关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功能,这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要强调的,她还提出大学尤其要以批判性视角反思现实,要对社会现实进行价值追问。

社会科学基础部朱伟副教授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出发,提出意识形态建设对国家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现存的国家制度作辩护,二是对现有的社会思潮起引领作用。她还指出在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正视意识形态的开放性,这样的意识形态才能够引领社会发展。

三、如何建设我们的意识形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邱柏生教授提出当前意识形态建设要避免走向“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塔西佗陷阱”是任何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中都力求避免的现象,也是社会意识形态运作中必须警觉的现象。尤其在今天,在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迭出的时期,意识形态更要防止自己陷入“塔西佗陷阱”。我们既要预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体系本身、如它的意义赋予、意义诠释、价值分享、价值再生产等活动丧失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公信力,同时也要警觉宣扬和传播这些思想理论体系的社会工具本身的社会公信力问题。他认为目前看来,最根本、最险要的危机状态集中在掌控和使用着那些社会工具并宣传一定思想理论体系的社会集团及相关人员与人民群众不信任心理之间的矛盾之上,在于官民矛盾的分化方面,而意识形态预防或警觉“塔西佗陷阱”问题仅仅是这些矛盾的一些表象而已。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绝不在于意识形态本身,人们需要认真解决在意识形态问题背后的那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矛盾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年来凸显的劳资矛盾、干群矛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矛盾等。

顾钰民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应该坚持主流控制和多元放开。他提出制度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面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党的合法性绝对不能撼动。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坚持内容有三:一个是制度层面的意识形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二是思想层面的意识形态,要继续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合法性,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能动摇。多元化的放开,这个特点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整个

社会出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政府行为的分离。因此,并不一定政府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我们今后在观念上会加强对政府行为的批评。

任远教授提出,国家意识形态要适应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要向社会开放,在不断汲取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的内容的过程中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朱伟副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采取经济上开放,意识形态封闭的做法。今后十年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如何大有可为,他的看法是:首先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今后十年的意识形态建设,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和其他理论思潮之间找到契合点,即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共同的普世价值,从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可以对意识形态的建设采取开放的姿态;其次,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进行概括和简化,他认为只有简化,才能够深入人心,才能使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否则意识形态教育只能停留在学者层面和干部层面,很难大众化;第三,意识形态的教育手段必须更为深化和细致;第四,意识形态的建设要与制度安排具有一致性,他指出今后十年的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相配套和保障的话,任何尝试改革和调整的努力都会陷于空谈。

吴海江副教授就如何积极推进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建设,提出要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一,在研究的方式上,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的关系,所谓“中国向度”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其指向是强调本土化、民族性、特殊性,而所谓“世界向度”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其指向是强调国际化、世界性、普遍性;其二,在研究的立场或价值取向上,注意把握和处理好“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关系;其三,在研究的对象上,注意把握和处理好“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杜艳华教授指出未来十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旨是为国家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他认为在意识形态工作上至少应该坚持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不能放弃,执政党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精髓来主导和引导意识形态工作。第二,必须解放思想,彻底转变思想教育的陈旧思维和错误做法。思想教育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即贴近人心,潜移默化。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从武断的框框中解放出来,把思想教育从专断式的管理中解放出来,还教育的内在本质,换教育应有的功能。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应肩负起化解风险的任务:一是内部风险,主要是针对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二是要有抵御外部风险的意识,要明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依然存在。

篇6:国家给青岛未来发展

发文文号: 青地税发[2011]31号

发文部门: 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青岛市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 2011-3-29

编辑时间: 2011-4-7

实施时间: 2011-3-29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税务内部行政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青岛

发文内容:

各区(市)党委宣传部、普法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大税收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税收法律意识,积极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大力推进全市依法治市的进程,决定在今年4月第2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由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共同开展“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六五”普法目标,结合法律六进活动,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深入宣传税收在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收入、税收政策、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等有关内容。通过社区税收普法活动,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和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税收法规知识,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营造全民学税法、懂税法、用税法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内容

在活动期间,各组织单位将围绕社区普法特点,重点搞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系列活动:

(一)编印赠发《税收知识宣传手册》,刊发税收普法100题;

(二)举办“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三)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成立“税收工作站”,籍以开展常态化税收宣传;

(四)举办“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社区税收普法知识电视大赛。

三、方法步骤

(一)发动准备阶段(3月20日—3月31日)

1、联合制定、签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社区税收普法活动的通知》,各单位围绕活动主题和活动安排细化活动内容。

2、在各类媒体刊发活动公告,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4月25日)

1、由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联合编印《税收知识宣传手册》和税收普法知识100题,各级税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向社区赠发《税收知识宣传手册》,并通过各类媒体刊发税收普法100题;各级宣传部门和普法办利用宣传优势和普法网络扩大社区税收普法活动的影响力。

2、4月8日,在市南区珠海路办事处香港花园社区广场举办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届时,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有关领导参加并致辞和讲话,向部分社区赠书、授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向社区现场解读《税收知识宣传手册》;设立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普法办公室等单位和部门现场咨询台。通过启动仪式,进一步助推系

列活动的开展。

3、结合社区税收普法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在有条件的社区,成立税收工作站。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合,定期举办最新税收政策宣讲活动;在此基础上,培训一批社区税收宣传辅导员;充分发挥税收宣传辅导员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即时、快捷、高效的服务,实现税收宣传的全方位、常态化。

(三)总结表彰阶段(4月25日—4月30日)

为检验社区税收宣传系列活动的成果,4月下旬,组织全市首届社区税收普法知识电视大赛,决赛现场举行颁奖仪式,表彰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

1、比赛时间:预赛4月25日;决赛4月28日。

2、参赛人员:青岛市七区五市范围内社区工作人员或社区居民。

3、比赛内容:《税收知识宣传手册》和税收普法100题内容。

4、活动形式:由各区(市)地税部门牵头组织选拔出4名选手(其中,正式队员3人,替补1人)组成代表队参加全市的比赛。全市12支代表队参加预赛,根据比赛成绩取前六名进入决赛。决赛在青岛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并于4月底播出。

5、奖项设置:比赛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组织奖6个,发放荣誉证书和相应的物质奖励。

6、报名时间:各区(市)地税部门于2011年4月15日以前将参赛人员名单报市地税局政工处(报名表附后)。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的第一年。税收普法进社区,既是法律六进活动的需要,又是税收形势发展和纳税意识提高的必然要求,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升法治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与国税、宣传、普法部门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吸引广大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扎扎实实将社区普法活动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开展全市“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 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重在全民参与,要突出“税收?发展?民生”主题,结合活动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各区(市)地税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指导并协助各街道办事处开展好社区税收普法活动。各级国地税部门可采取成立社区税收顾问团、税收工作站、服务直通车、税收宣讲小组等形式指导和帮助社区税收普法,使广大社区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形成“学税法、懂税法、用税法,做守法好公民”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围绕全市“服务社区促发展 和谐税收惠万家” 社区税收普法系列活动,加大税收普法暨“六五”普法的宣传,精心组织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附:社区税收普法知识电视大赛报名表

上一篇:重庆市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下一篇:2011XX镇落实农村党风廉政规范化管理工作汇报